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真假美猴王讀後感精彩多篇

讀後感1.33W

真假美猴王讀後感精彩多篇

《真假美猴王》讀後感 篇一

我喜愛看書,這天我去了一個圖書館,那裏有很多書,看得我眼花繚亂。你知道這個圖書館在哪裏嗎?告訴你吧,它就是北京中小學生數字圖www.書館,這個網絡圖書館中天文、地理、軍事、文藝……種類十分多。我再次讀了我最喜愛的《西遊記》。

其中《真假美猴王》故事主要描述一隻猴子變成孫悟空的樣貌打傷師父、搶走行李、佔領花果山。孫悟空和他找了觀音、玉皇大帝和師父,他們都沒有分辨出來。最後他們去找如來,如來說:“六耳彌猴最擅長模仿和變化,明白許多東西的品性,與悟空聲音和相貌相同的只有六耳彌猴了。”假悟空現出原形,被真悟空打死,真假美猴王大戰最後結束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要做一個誠實的人,不好撒謊騙人,否則只會害了自己。在學習上也是一樣,不好像那隻“六耳獼猴”,要紮紮實實的掌握知識,學習本領,只要一心一意的做事情,就必須會成功的。

真假美猴王的讀後感 篇二

我讀完了《西遊記》之《真假美猴王》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唐僧師徒四人走到一座高山裏,有個妖怪變成一個假悟空,兩個悟空(真和假)誰也分辨不出來,如來佛祖最後分辨了出來。

我讀完這個故事後,我深受啓發,懂得了這樣的一個道理,如果你弄虛作假,就算裝得更誘人,更逼真,最終也會有被別人識破的時候。這讓我想到了我們的學習;你上課不認真聽講,不懂裝懂,到考試的時候一塌糊塗,什麼也不會做。這還讓我想到了在生活裏,比方說,像詐騙、想騙錢的人都是壞蛋,我們不要輕易相信,一定要提高警惕,而且,更不要那種人學習,不要讓那些假的東西來影響我們。

《真假美猴王》讀後感 篇三

我每天堅持讀《西遊記》這本書,每個故事都很有意思。

今天我讀了《真假美猴王》這一回,我知道了唐僧把孫悟空趕走後,假孫悟空打倒了唐僧。沙僧去找觀音菩薩,觀音菩薩那裏有個孫悟空,可是花果山也有個孫悟空。沙僧冤枉了觀音菩薩身邊的真孫悟空,說孫悟空綠色作文網打暈師傅了,於是,沙僧就和孫悟空去花果山找假孫悟空去了,他們一起找菩薩辨別真假。觀音菩薩也分辨不出真假。最後,真假悟空鬧到了如來佛那裏,如來佛看出來了,假孫悟空是隻六耳獼猴,被孫悟空打死了。

從這個故事裏,我知道了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犯錯,我們一定要記住,也許某個錯誤就可以讓你丟去生命。而我們在面對別人的錯誤的時候,要懷有包容之心,冷靜思考,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真假美猴王的讀後感 篇四

《真假美猴王》出自於神魔小說《西遊記》,是其中一個經典的典故。它說的是悟空因爲把幾個土匪殺死而被師父逐出師門,而由六耳獼猴假扮的孫悟空又乘虛而入,妄圖偷走聖經自己去西天取經。最終,在真孫悟空以及衆神仙的幫助下,六耳獼猴被如來佛祖繩之以法,師徒二人也就再一次重歸於好。

通過閱讀,我認爲唐僧是一個沒有用正確的角度看待事情的人,悟空助他除妖,他都不領情,還一味的認爲是悟空殺人不眨眼,連百姓的生命也不放過。

在文章當中,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唐僧趕走悟空的那一段。雖說悟空對師父的做法感到十分的不滿,但他寧可被師父念緊箍咒也不肯離開師父,非要護送師父去取經,而不分青紅皁白的唐僧卻聽從了八戒的胡話硬生生地趕走了悟空。

讀完這篇文章,我明白了要多方面的去思考問題,要從別人的角度看待事情。

真假美猴王讀後感 篇五

這是西遊記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

悟空打死謀財害命的強盜,卻被唐僧趕走。於是假悟空出現了,打倒唐僧,搶去包袱,並聲言自己將去西去天取經。真悟空聞訊與假悟空怒鬥,兩個悟空揮舞金箍棒上天入地一番惡戰。一時間真假難辯。後來如來指認假悟空是六耳彌猴,使他現了原形,悟空一棒將其打死。

假作真時真亦假,誰真誰假誰能辨?一善一惡,或許正是悟空心中的善惡相鬥。其實,每個人都有善惡兩面,只有克服了惡的心魔,才能顯現出善的本源吧。

真假美猴王的讀後感 篇六

讀了《西遊記》中的《猴王出世》後,我深有感悟,石猴的活潑好動、敢做敢爲的生動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篇故事主要講了一座石像因受日月之精華,使得在石像內蹦出一隻石猴。這石猴不怕一切事物,和任何生物玩耍。有一天,石猴正因幫忙猴羣找到了花果山福地,便被猴羣稱爲王,名爲美猴王。

石猴這種活潑、敢做敢爲的個性在人們心目中有一種與衆不一樣的感覺。我覺得這故事寫得淋漓盡致,十分有意思。作者吳承恩把石猴的形象寫得栩栩如生。

我最喜愛石猴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他做一件事就會一向做到底,從來的不會半途而廢。也許,這種精神正是我所缺少的。我每做一件事,如果有困難,我就會停止不做。我就應向石猴學習,做事做到底,遇到困難就堅持到底。

這篇故事使我懂得了不好半途而廢,要堅持到底才能做成一件事。這篇故事真讓我收益不少啊!

真假美猴王讀後感 篇七

《西遊記》裏有這麼一段,說的是真悟空身邊蹦出個假悟空,假悟空道行甚高,把真悟空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模仿得惟妙惟肖,旁人難分彼此。於是二人來到唐僧面前,唐僧看看這個悟空,分明是自我的徒兒;看看那一個,分明也是。不知如何是好,生怕認錯了徒弟,雙手合十,無能爲力。二人又相求於觀音,觀音看二人都像是自我苦心扶植的那個悟空,一時沒了主意,揮揮手,愛莫能助。二人又來到地藏菩薩殿下,菩薩有一神物喚作地聽,能辨世間萬物,可是地聽伏耳貼地聽完之後卻搖了搖頭。最終二人還是來到了如來佛祖面前,如來眨一眨眼就辨出了真僞。

爲什麼唐僧不能辨出哪個是他朝夕相處的徒兒呢?問題可能出在彼此朝夕相處感情親切相依爲命上。觀音心心念念栽培悟空,地藏菩薩與悟空私交不淺,他們都有所偏向,有所顧忌,生怕認錯了害了真悟空,也就影響了正確的認識和確定力。如來能分辨清楚,毫不含糊,可是如來不是人,他是佛,無愛無憎,不存在感情親疏的問題。人不可能做到如此,活着的人就要食人間煙火,就要有七情六慾,認知上會出現偏差,確定事物就不能無所顧忌。以《韓非子》裏“智子疑鄰”這個故事爲例,同樣是正確的預見,那個富人心裏已經認定鄰人是賊,卻根本不懷疑兒子是不是監守自盜,只是一味地認爲兒子聰明。僅僅因爲兒子是兒子,在情感上已經先入爲主。應對與自我親近的人,總是往對其有利的方面推想,當然也根本不願意相信對方是不是有可能作出對自我不利的事。於是在同等條件下,感情親密一些的便自然而然佔了上風,疏遠一些的便處於劣勢,這大概是很多人的共性吧。

若要一個人確定事物像如來一樣不偏不倚,不受感情親疏因素的干擾,怕是一件難以辦到的事情。所以當年纔有“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斬是斬了,諸葛亮做得沒有如來那麼瀟灑,痛哭流涕地送馬謖上路,因爲他不是佛。但也沒有像那個富人一樣,與馬謖深厚的感情並沒有影響他對問題的確定。他做到了“執法如山”。

作爲人,在情感上有親有疏在所難免。不能否認,在很多時候,對於一個人的愛憎經常左右着我們的確定力。我們雖然難以做到如來的毫不偏差,無愛無憎,也不能像那個富人那樣讓感情親疏左右自我的認知。所以學學諸葛先生,關鍵並不在於情感的親疏在主觀上是否影響了你,而在於如何把這種影響降到最低,儘量客觀地去看待事物和確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