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親子閱讀心得體會

讀後感1.34W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是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個讀書給我聽的媽媽。”——《朗讀手冊》

親子閱讀心得體會

是的,很早我便意識到閱讀對於大腦的智能發展,有超出其他的優先級作用,是非常值得投入去培養的能力和習慣。

女兒1歲開始,在買繪本這件事上,我就特別慷慨,不管是成套的系列,還是經典的單冊,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凡是得獎的、有人推薦的、想得到的,統統都買回家,共讀繪本也成了我每日最幸福的時刻。到現在國小一年級,女兒的繪本數量已經可以放下3個書櫃。

經過5年的親子共讀,女兒對閱讀的熱愛不言而喻,然而隨着進入國小一年級,我發現還是需要每天給她解釋作業題到底是要她做什麼。我感到很茫然,以前的繪本都白讀了嗎?爲什麼女兒的閱讀能力沒有想象中的量變引起質變?我開始反思,過去幾年的共讀過程到底哪裏不對勁。經過線上線下的學習,我發現我們共讀的彌天大霧——我把故事講得太生動!說白了,就是一直是我在輸出,女兒輸入多少不得而知,輸出更是0。

跟孩子親子共讀的目的是什麼?

並不是爲了要給孩子讀一百、兩百個故事,而是要培養出孩子自己的閱讀能力,讓她將來有一天能夠脫離開我,自己獨立閱讀。換句話說,給孩子讀書的最終目的,是爲了有朝一日不讀。然而一直以來我都存在着非常嚴重的目的和方法的錯位。

親子共讀不純粹是父母給孩子講故事,閱讀能力跟聽故事的能力不能畫等號。兒童閱讀所包含的聽覺、視覺、語言、認知、情緒五個方面的能力。腦科學研究顯示,閱讀絕不是那麼簡單,它牽涉到非常複雜的能力。

首先,當然是視覺和聽覺信息的接收,大腦的視覺區和聽覺區開始活化。

然後,大腦就要進一步處理和加工這些信息——我看到的是什麼意思,我聽到的是什麼意思?所以閱讀涉及的還有圖像的處理、文字的解碼,還有語意的提取,因此語言區就會明顯活化。

同時,語意提取之後,還要有背景知識的提取。什麼意思呢?通俗地說,就是需要思考,這個東西對我既有的認知體系來講有什麼關聯。還要做因果判斷和推理,故事才能繼續下去。這時候,人的認知區塊整個都發亮,整個都活化起來了。

最後,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要有情緒的涉入,還會刺激杏仁核和海馬迴等情緒相關的區塊。所以,閱讀不是隻有聽、只有講,對於孩子整個大腦的活化,是全方位的。還有研究顯示,孩子在閱讀時如果有成人的陪同,並進行解釋和探討,大腦的活化會更加明顯。那麼回過頭我來總結一下,閱讀要牽涉到圖像的處理、文字的解碼、語意的提取、背景知識的提取,以及情緒的投入等等。所以,高質量的親子共讀,不是簡單地講講故事就完了,應該以提升孩子的能力爲核心,儘量讓說的人是孩子,讀的人是孩子,反應的人也是孩子,而不是我把所有角色都搶來做。

瞭解這些之後,重點來了,我開始思考今後究竟該如何開展親子共讀;怎樣通過閱讀,來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

於是我開始修正共讀的目的和方法,並逐漸實踐於共讀。

一、有討論的閱讀纔是好閱讀

口語討論是閱讀重點

閱讀不只是在做語言能力的擴展,它還有很多的理解能力和因果邏輯思考在裏面,所以口語的討論至關重要。

共讀技巧:確認理解、預測和回想、延伸討論

我是怎麼做口語討論呢?有三個方式:

第一個,確認理解。就是她到底有沒有聽懂,知不知道這個故事在幹嘛。方式很簡單,只要問她說“欸,他怎麼了?他做了什麼事?他怎麼樣?媽媽剛剛講了這個,你知不知道什麼意思?“此外我格外注意一點,不再把故事中比較難的字,自行替換成簡單的口語,孩子會在閱讀中不斷累積新的語彙,如果每次都先幫她簡化,她反而就學不到新詞了。

第二個,預測和回想。比如我看到這一頁,然後問問孩子“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爲什麼?”這叫預測。預測不是亂猜,孩子需要根據之前閱讀的經驗,根據故事裏頭的線索,去揣測接下來的情節。這是練習整理之前得到的訊息、然後去推論的一個邏輯思考過程。

那什麼叫回想?講完故事之後我會問她“故事講完了,這個故事在講什麼呢?你還記得多少?”別小看“回想”這件事,腦袋想和嘴巴說出來是兩回事,要能回想又說出來,孩子要有好的組織能力,才能把腦袋中散亂回想到的訊息,通過口語,串連成完整的語句。口語表達能力需要持續訓練。

第三個,延伸討論。就是除了講故事本身文本內的訊息,還可以去做天馬行空的發揮。比如問問女兒對於這個故事的想法跟感受是很重要的,因爲這可以讓她練習發表個人評價,這是批判性思維的起步。表達看法和感受的能力永遠是重要的,不管是拿來考試,還是寫文章或人際相處,都需要這個能力。一樣的,她講了什麼,我會稍微誇張點,表示一下驚訝、認同和讚美,然後也說說我的想法和感受,父母的分享會讓孩子的思考質量再提升。

始終記得,孩子纔是閱讀的主角,不是我。想辦法連接到生活經驗,去做一些發表和討論也是非常好的。

例如重慶翻車事件討論。

我說你知道那種公交車嗎?就是在每一站都會停,有一部分乘客到站了下去,有一部分乘客從那個站上來,去她想要的目的地,女兒說知道的。我說好,那有一個女乘客,她坐過站了,你知道坐過站是什麼嗎?女兒說,知道啊,就是她想要到一個站下,可是忘了下車了,比如說看手機呀,她就忘了。我問,那這位乘客該怎麼做呢?女兒說,應該在下一站下車啊,然後可以坐反方向的車回去或者打出租車。我說不錯呀,寶寶,你這樣做是對的,可是呢,我們新聞裏面的女乘客她沒有這樣做,她去騷擾司機,跟司機打架。

女兒說那怎麼行呢?要翻車的,我說是的,翻車了。你知道他是怎麼翻車的嗎?你知道司機的座位是在左邊還右邊嗎?女兒說在左邊。好的,司機在左邊,女乘客站在司機的右手邊去打司機,司機呢,就像右轉打回去,媽媽問你啊,如果你的身體向右轉向右轉,你再賺回來的時候你會覺得什麼?女兒說,我會覺得車子往右邊開了。那如果你覺得車子已經往右邊開了,你會怎麼樣?女兒說我會往左轉,我說對,司機當時就是向左打了方向盤。這種現象在醫學裏面就叫做科里奧利加速度錯覺。這個科里奧利加速度錯覺就是說,你的身體在順時針旋轉的時候,順時針你知道的哈,女兒說是的,我繼續說,你順時針旋轉的時候,你的頭迅速的從右往左極速轉動,就會感覺到自己在向右旋轉,完全沒辦法定位,所以說呢,就是在這個新聞當中,司機在跟女乘客打架的過程中,多次扭頭轉身就產生了這個科里奧利加速度錯覺,誤以爲車輛在向右轉,於是他急打左方向盤,就造成了這個悲劇。女兒說,那要撞到別人的呀。我說比這個還要再嚴重一點,因爲當時在橋上往左邊打方向盤之後,車子就撞斷了大橋護欄直接衝到了河裏面,車上的15個人就淹死了。

女兒說,這些人太可憐了。我說是啊,你想一想,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個事故呢?女兒說,首先是那個女乘客不好,她坐過了站就應該在下一站下車,都不應該在路上跟司機打架,嗯,我說你說的很好,還有嗎?女兒說司機也不應該跟乘客打架,他應該停車,把這個事情解決好了再繼續開車。我說很好,那還有呢?女兒說,還有你剛剛說的科什麼幻覺。我說不是幻覺,是科利奧尼。加速度錯覺,女兒說哦呵呵。

我問她還有什麼原因嗎?她說想不起來了,我說你能想到這些已經不錯了,那媽媽告訴你,你作爲一個乘客,如果離這兩個打架的人很近的話,你是不是應該去勸一勸,拉住那個女司機,讓她不要跟司機打架,影響其他乘客的安全呢?女兒說是的,但是如果那個女乘客不聽別人勸呢?我說,那就需要法律,來制約他,他能聽別人勸的話,那他也只是用道德在約束自己,當道德不能再約束他的時候,那我們只能訴諸法律。比如說這個女乘客這樣做是危害公共安全,就是在公共場合做出了一些危險的行爲,可能會危害到別人的安全。那我們怎麼辦呢。不聽別人的勸說的人,我們就應該用法律來懲罰他。讓他知道,在社會上做事情是要遵守規矩的,你違反了規矩就要被懲罰,對不對?女兒說是的,我說好,那我們告他一個危害公共安全罪。對他作出懲罰,他下次就不敢了?好,除了這些,我們再想想還有沒有其他的原因好不好?女兒說,那個橋的欄杆也不牢呢,怎麼一撞就斷了呢?我說對,所以呢,這個大橋的護欄是不是也要加固啊啊?也要增強它的承受力啊。女兒說是呀。

我說好,我們今天就討論到這裏吧,我再給你總結一下。首先呢,這個翻車的事故呢,結局是很慘烈的,我們都不想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那我們就要反思,以後怎麼不再讓類似的悲劇發生。那首先呢,要從個人做起,作爲乘客,要考慮到自己和別人的人身安全,不可以去找司機打架,作爲司機,也是一樣不要去跟乘客打架,那公交車公司呢,也應該加強對司機的培訓,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作爲車上的其他乘客呢,能勸就勸一下,畢竟就這麼看着別人打架,最後可能把自己的命都搭進去了。往大了說呢,在法律層面上,我們也應該對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人加重懲罰力度。那大橋的圍欄呢也可以加固一下。

孩子閱讀能力發展的最後一個階段——文字期,該如何陪孩子閱讀。我們進入這個階段是較晚的,因此也要調整共讀策略。

第一件事:逐字指讀

我們讀語文課本、故事書、腦筋急轉彎、古詩,儘量做到逐字指讀,這過程孩子會發現中國文字“一字一音”的對應關係,也會發現文字的排列順序是由左到右,由上到下。雖然我們國小纔開始指讀,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下次跟我去街上,她就會跟你說“那個字我認識,我在書裏看過,那個是學校,那個字我也看過,那個是廣州”,所以說,“逐字指讀”是幫助孩子認字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開端。

第二件事,“留意部件”

認字過程中,引導她去注意文字中的“部件”。什麼叫“部件”呢?說白了就是組成每個字的零件。比如“晴天”的“晴”,就是由“日”和“青”組成的,“日”和“青”就是“晴”這個字的部件。中國文字是方塊字,很像拼積木一樣,是這個組這個、那個組那個。雖然中文的造字方法有六種,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但有非常高的比例是形聲字,將近90%,而形聲字的部首表“意”,偏旁表“音”,所以一個字我們只要看部首,就大概可以猜到它是什麼東西,再看那個偏旁,就大概知道它怎麼唸了。比如語文課本中,認識一個字叫“青”,青蛙的青。“青”是一個部件。過陣子呢,她可能看到另一個字,“青”旁邊出現了一個“蟲”,我說:“你看,這個字有‘蟲’邊,這個字是在講昆蟲哦!”那她就會知道這可能是某一種蟲,再讓她猜這怎麼念,她說“蜻”,蜻蜓的蜻,猜對了。過陣子,她又看到一個新的字,“青”旁邊出現了三點水,孩子看到水部,她知道是一種水的狀態,然後讓她猜這個字怎麼念,她就念成“清”,她又猜對了。好,再來一個字,她看到“青”旁邊有一個“目”,表示眼睛的目,這個時候她知道大概是某一種眼睛的狀態,她下意識默唸成“眼青”。可是口語中有“眼睛”這個詞,所以根據上下文,立馬改唸成“眼睛”,然後她就認識了“睛”這個字。

這個過程很緩慢也很辛苦,但透過“留意部件”,教她去看看字裏面的結構長什麼樣子,看到虫部就猜是某一種昆蟲,看到草部就知道是某一種植物,我想當腦袋裏累積了大量的部件之後,她就可以自己去拼、自己去讀了。根據研究,中文裏面,一個孩子只要具備1500字的識字量,就可以看懂周遭文字達九成以上。也就是說,雖然中國文字成千上萬,但孩子只要具備基本的識字量,他日常生活的閱讀就不成問題。而這1500個字,只是由300多個部件組成的。所以,認識部件,是一個識字的非常高效的方法。

認字多了,她就可以自己讀了,這也是幫我自己在減輕負擔。要不然國小天天陪着做作業,念題,多頭疼。

多給孩子提供主題豐富多元的書

我爲她準備了一些橋樑書,文字多一些、圖像少一些的書,文圖比例大約在1:1,很適合國小一、二年級的孩子閱讀。有意挑選更多元、更多主題的書籍。希望在我和女兒的共同努力下,通過親子共讀,幫助她完成獨立閱讀的目標,有了這個能力,孩子不光是上學輕鬆,理解其他學科,數學、科學、歷史等就更容易,而且她還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突飛猛進地擴大閱讀量。

始終牢記,我的目的是一步一步地把閱讀能力傳授給她,最終實現讓她自己獨立閱讀,同時希望我和孩子在閱讀中擁有親密的時光和美好的回憶!一起加油吧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