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新版高中《飄》讀後感暑假多篇

讀後感2.01W

新版高中《飄》讀後感暑假多篇

最新高中《飄》讀後感暑假大全1

《飄》又名爲亂世佳人,書名與電影名都爲《Gonewiththewind》。無論是劇情還是細節都引人入勝,是經典中的經典,是真正雅俗共賞,拍出的電影爲奧斯卡獎的榮譽稱號。影片開始於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前夕。主要講的是美國南北戰爭背景下的一段曲折的愛情,郝思嘉原先是一個漂亮而任性的嬌小姐,喜歡招蜂惹蝶,成爲男人們的中心。她愛的人艾希禮卻愛上選擇了她的表妹韓媚蘭,郝思嘉傷心欲絕,併爲了嫉妒和報復,執迷不悟的認爲艾希禮需要的是自己,就隨意嫁人。

直到韓媚蘭去世後聽到他的肺腑之言,白瑞德貌似一個花花公子,而且帶着老道商人的圓滑世故,其實內心卻充滿對於郝思嘉熱烈而又能執着的愛。但在郝思嘉一次次傷害他的心後,疲憊的白瑞德選擇了離去。這樣的愛情故事漂浮在南北的恐怖而動盪的年代裏,變得格外曲折和具有歷史意義。不管作者的歷史觀是否正確,但是我們看到了之前到結束過程中衆多的鮮活的人物,看到了下突顯的林林總總的人性。永遠的費雯麗扮演的郝思嘉和永遠的克拉克蓋博扮演的白瑞德把這樣的故事演得蕩氣迴腸,其實郝思嘉是一個剛強、堅韌、又愛慕虛榮、貪婪、殘忍與自私、美麗的人,《亂世佳人》一部經典傳奇。

最新高中《飄》讀後感暑假大全2

初讀《飄》,是一個月前,對它只有一點模糊的印象——主人公思嘉嫁了三次:第一次嫁給了韓查理;第二次嫁給了甘扶瀾;第三次嫁給了白瑞德。可是最終她也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快樂和幸福。

再讀《飄》,是一週前,對它有了更深的印象——思嘉喜歡衛希禮,而衛希禮卻娶了媚蘭,她賭氣嫁給了查理,但查理卻在戰場上染上了重病,命歸黃泉了,她又爲了金錢而嫁給了甘扶瀾,之後又嫁給了白瑞德,雖然她沒有得到該有的東西,但她相信明天會更美好!

又讀《飄》,是今天,明白了它不僅是講思嘉的三次婚姻,而是透過她讓我們做個能夠接受失敗的人,她面對戰火毀壞的家園,堅定不屈、毫不餒協;面對家人的死亡,她擦乾眼淚、震作精神;面對愛人的離去,她下定決心、重頭再來。她愛土地,象土地一樣承受種種磨難、飽含激情。

她所帶來的,是經歷坎坎坷坷曲曲折折後永不服輸、永不低頭的精神,風風雨雨中這點挫折和失敗算得了什麼!

面對困難不畏懼不退縮,面對失敗不氣餒不灰心,這就是作者瑪格麗特。切爾女士要告訴我們的!

這本書所給我們的,不正是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品質嗎?不正是要我們做一個勇敢的、堅強的、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嗎?

最新高中《飄》讀後感暑假大全3

《飄》的主人公Scarlette(斯佳麗)是一個性格複雜的人物——她給人的印象很好:勤勞、直率、有責任感;而她的風一般的善變性格,正如本書題目“隨風而行”一樣。她之所以有3次坎坷的婚姻,只因她複雜多變的性格。因而,在我讀到這部小說的時候,我不僅沒有因所謂斯佳麗的“叛逆精神,自強不息”所感動,反而爲她漂泊不定的生活,失去所有而仍不知真愛在何方的性格悲劇感到遺憾。畢竟,書的結尾這樣寫道:

她具有她的家族那種不承認失敗的精神,即使失敗就擺在眼前。如今就憑這種精神,她把下巴高高翹起。她能夠讓瑞德回來。她知道她能夠。世界上沒有哪個男人她無法得到,只要她下定決心就是了。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作者的這句話給了一代又一代人精神的洗禮,給人以自強不息的精神。而在我看來,“沒有哪個男人無法得”並不能表明她的成功,反而是揭露了她的不擇手段。爲了金錢,她可以出賣自己的幸福;而爲了自己的幸福,她可以出賣自己妹妹的幸福,出賣他人的幸福,製造出一切她所能製造的假象。可最終,她也不會再獲得什麼真正的愛情。可是斯佳麗,她認爲她控制住了那個男人,她認爲她沒有失敗,仍然期待着明天——不是充滿自信,而是茫然的期待。這種自私、虛僞的性格,決定了斯佳麗到了故事的最後都沒有一個圓滿的歸宿。

我認爲這是一部由於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引發的一個過程坎坷而結局悲悽的故事。然而字裏行間也能體現出斯佳麗是一個善良的人,有着“三大精神”。那時她頂多也不過是個二十來歲的小姑娘,本應是個在母親懷裏撒嬌的小姑娘。可是面對如此巨大的困難,她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勇敢挑起家裏的重擔,與命運抗爭。這好像成爲了她讓自己的妹妹終身失去幸福,讓自己可以去欺騙和隱瞞他人,以至於讓自己的幸福之路多次夭折的“藉口”?面對這樣的家庭窘境,事情難道真的就沒有更好的解決的辦法麼?

這樣說來,斯佳麗在莊園裏辛苦勞作和遭受的一切不幸,只是斯佳麗愛情悲劇的陪襯而已;斯佳麗的人物性格必然成爲這部偉大的愛情故事的核心。

所以,最終,還是這故事自始至終的悲慘引發了人們對主人公的同情和對其性格的深深思考。她的性格多麼真實,彷彿這個人就存在於我們身邊——

其實,善變、自私、虛僞,這些性格的弱點也是人人都有,彷彿一個柵欄,阻擋我們奔向事業的成功、生活的幸福。《飄》借愛情的題材,寫了每一個人因爲自己的性格弱點而遇到的窘境。“新的一天”固然是好,然而總是期盼“新的一天”,總期待有別的愛情能夠收穫,而不想清楚自己做錯了什麼,抱着所謂的希望和信心就去尋找渺茫的機會,斯佳麗怎能獲得她的幸福?也許她只能活在所謂的莊園的夢中了。

所以,我們不妨站在斯佳麗這位主人公的視角,遍歷整個故事,你會對“一個人如何挑戰自己的人性的弱點而最終成功”的話題有自己的思考。如果站在白瑞得等主要人物的角度上看,你會感覺到:性格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這本書也激勵着我,也激勵着大家,改變自己的性格,盡力克服性格上的弱點,而不要懷揣着實爲“茫然”和“試一試心理”的“自信”,在老路上重蹈覆轍。只有勇於面對自己的性格缺陷,努力實現新的自我,明天才真正是“新的一天”!

最新高中《飄》讀後感暑假大全4

《飄》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歷時十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它以美國南北戰爭爲背景,講述了一個嬌生慣養的莊園小姐,經歷了戰爭之後,蛻變爲一個堅強的,自食其力的.女商人的故事。或者說,這是一個讚揚勇敢的故事。

任性的少女

郝思佳是個不會向任何事妥協的人,簡單的說,她是一個以自我爲中心的人。只要是她認爲可以做的事就一定會幫。但當事實並不如她所願時,她便毫不留情地予以報復。當她向阿希禮表明愛意卻遭到拒絕後,她馬上利用了愛慕者查爾斯,迅速嫁爲人婦,以此作爲對阿希禮的報復,同時也維護自己的“自尊”。正是這種不理智的行爲讓她早早失去了少女應有的快活時光。這也體現了人後種通病,即遇到挫折時頭腦不夠冷靜,一味地想越過這個坎兒,結果卻丟失了自己以前的某種東西。郝思佳是虛榮的、現實的,她對生活永遠充滿好奇和熱情,戰爭和丈夫的死亡都不能讓她稍微收斂一下個性。她也會有一點點的矯揉造作,總體上卻是率真的,簡單的,並且是勇敢的,爲了能夠跳上一場過癮的舞蹈,她甚至可以完全不顧整個亞特蘭大上流社會的眼光和議論。這就是郝思佳,一個野性、自私又不失可愛的小女人。

女性的力量

或許是由於出於女性作者之手,小說中女性形象顯然比男性更爲豐滿動人,郝思佳和玫蘭妮分別成爲戰爭前後艱難歲月裏的經濟支柱與精神源泉,也成爲小說中最具震撼力量的兩個人物。玫蘭妮雖然外表瘦弱,但她的內心卻善良、堅強、有主見。當所有人都非議白瑞德的時候,她能夠挺身而出,仗義執言。這需要很大的勇氣,也體現了她不爲上層社會的思想束縛,有自己特人外事的方法。而她的丈夫,那個郝思佳時時刻刻在意着的阿希禮,卻在戰爭中越發變得懦弱與不合時宜。他就如同已經過去的舊時代,被時代的潮流留在了沙難上,無法再次振興。

故事的女主人公郝思佳,無疑在戰後重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爲了生存,她不惜用自己纖嫩的雙手來耕種、收割。她被迫肩負起整個塔拉莊園的生計,爲了全家能夠吃飽穿暖而斤斤計較,努力勞作。可喜的是,她憑藉堅強的意志和在商業上的才能積極適應新的生活方式,成爲了一個令其他男性商人難望其項背的女商人。郝思佳的性格具有自私、貪婪、堅定、敢愛敢恨等多重特點,複雜而且矛盾。但人性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她的勇氣就會有奇蹟,就不會被毀滅,這也是她最終蛻變爲一個堅強,自食其力的女強人的原因。

戰爭、故鄉、遠方

除了愛情,《飄》的另一條主線就是戰爭。美國南北戰爭,又稱美國內戰,是在美國本土進行的制止南部分裂、維護聯邦統一的國內戰爭。這場戰爭讓郝思佳變堅強,讓阿希禮變得懦弱,也讓我們看到了白瑞德內心對家鄉,對南方的依戀與尊敬。這場內戰以解放黑奴爲標誌,但我們可以從黑人在亞特蘭大城的生活狀態以及北方人對他們的態度中看出,這場戰爭遠遠沒有真正解決黑奴的問題。

塔拉莊園在小說中是郝思佳生命和力量的源泉,只要回到塔拉,她就能重新從這片紅土地汲取繼續生活下去的能量,開始新一輪的衝刺。土地和人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土地是永恆的,只要保有了永恆的土地,就保留了永恆的力量。這片紅土地養育了郝思佳,也維繫了她的堅強和生命力。“明天,是全新的一天!”這是《飄》中最激勵人心的一句話。郝思佳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她還會成爲那個任性、固執、執着的郝思佳。很難說《飄》是一部悲劇,畢竟小說的最後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有希望就有遠方!

最新高中《飄》讀後感暑假大全5

很久沒有一本讓我欲罷不能的小說了,尤其是世界名著類的,哪怕歸屬於通俗小說。

最近看的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中篇小說《幻夜》及《百年孤獨》等雖都有不痛不癢的觸動,卻總是少了一些讓我爲書中的人物、情節、揭示的“真理”休慼與共的趣味。

不過我敢肯定,這不是書不夠精彩的緣故,我熱愛每一本能到我手中書,他們都是經過普羅大衆挑剔過篩的結晶。之所以有些能觸動我有些劃過也便不再留念,更多的是我的心境與困惑是否能在當下書籍獲取共鳴,或是解惑答疑。

這次翻看《飄》也是機緣巧合。它存在kindle裏已不下半年,每一次書荒,眼神觸過這個名字,都是毫不留念着摒棄。不知道爲什麼對這類噱頭很大的名著反而更不敢興趣,或許是因爲涉及了太多的國外歷史、階層制度、思想差異?上一次看《百年孤獨》,也不過是因爲感覺受到了神指引。不過名著總是有他永流傳的價值,仔細一想,還那麼多的書不曾靜心享受,這是多少可惜的事。

這本氣勢恢宏的長篇小說,有太多太多讓我觸動的情境。僅僅是人物某一些品格便讓我唏噓不已,斯嘉麗的愚昧無知與堅韌、白瑞德的洞察高傲、希裏的無能、媚蘭的善良等等,都可以讓我開始絮絮叨叨一番,而小說背景下的恢弘美國南北戰爭戰爭帶來的時代變遷,讓我又陷入及自身渺小之感的寒蟬之禁中。

小說結尾時,思嘉才28歲,自她16歲開始掌控自己人生,才12年。動盪的年代導致她本該波瀾無驚的貴婦生活失去生活保障,掙扎着一次次的崛起的同時,陸續遭受親情友情愛情三重覆滅。她以超乎尋常的愛爾蘭精神,不斷抵抗着生活的碾壓。她展現的“愚昧無知”恰恰是每個幼稚的人都在堅持的觀點,愛而不得帶來執着、陷入深淵的苦苦掙扎,美夢成真時的任性,都是人性最通用的弱點。只不過她敢愛敢恨,在深嘗戰亂貧窮的可怕後,不顧代價地用自己的方式征服這個世界。

而白瑞德,這個比思嘉年長17歲的男人。過於寬廣的眼界與和各色人打交道經驗,輕而易舉地看穿她的每一個小心思,小心翼翼地寵愛着着任性的靈魂。因爲過分清晰的洞察力,反而讓自己陷入了無力的境地,男人就算擁有再怎麼強大的內心都需要有有一片女人母性的柔軟來承載,而一次次的不得後,終於消磨盡了所有的愛意。我想着這死灰般的落寞是最可怕的,其實哪怕有一絲的慾望,都能挑逗起一個人的生氣。

不過誰知道呢。

這才12年的故事,往後,他們要各自經歷多少個12年,遇到多少個其他人。故事永遠沒有結尾,只要有明天,所有的過往都是生命的養分,直到死。

所有人裏面,我欽佩白瑞德。我想這紛亂的思緒,更多的是想紀念下這個輕浮的男人。這是一個多麼充滿勇氣且智慧的腦子,與生俱來的紳士風度融合着對卑劣人性的輕蔑,不掩飾地諷刺所有人的僞善與愚昧,同時不知廉恥地利用着這些。玩世不恭的同時對於真情與美德視諾珍寶,敢愛敢恨,殺伐果斷,毫不沉迷於無意義的情感,卻又對愛抱有最真摯的熱愛。

我是多麼欽佩他的經歷與能力,想成爲他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