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500字精品多篇

讀後感8.3K

傅雷家書讀後感500字精品多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一

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捧起《傅雷家書》。這本書凝聚了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育兒子待人要謙虛,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高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出色的藝術家”。

《傅雷家書》,充斥着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期望,關愛及嚴峻要求,洋溢着濃濃的父子情深。它讓我感到像戲曲那樣給人以脫俗的氛圍和無窮的回味。

傅雷把教導子女當成了對社會,對祖國的一項榮耀的義務和責任。不是每個家長都能把教導提升到這種境界,但對子女的關切珍愛,卻是永恆的,不變的。

我的父親文化程度不高,常年打拼積累了豐厚的人生閱歷。父親把教導我當成重要任務,他在我身上耗損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每當親朋讚賞我取得的成績時,總不忘誇誇父親這個“大功臣”,而父親滿是溝壑的蒼老的面容上總會現出幸福的笑貌。

不知從何時起,父親開始在我耳邊“嘮叨”,大概就是些人生哲理,處事法子。那是,不明事理的我總認爲不勝其煩,常常敷衍了事。不知道傅聰有沒有排斥過這種“嘮叨”?不過想來是沒有的。他完整的保存了父親的書信,保存着這筆精神財富。如今,我逐漸讀懂了父親,也逐漸注重父親的諄諄善誘。雖然父親的說教我無法以書信的形式保存下來,但在我心中,那永遠是一筆無價的財富。

父親依然忙碌,依然“嘮叨”,依然用期待而嚴厲的目光矚目着我。不經意間看見父親頭上有銀光閃過,仔細一看,發現父親頭髮又白了幾根,眼角的皺紋又深了幾分。每當這時,我都想說:“父親,您辛勤了大半輩子,該歇歇了。”可愚蠢的我始終開不了口。

父親,在我心中,您永遠是偉大而成功的。在您的言傳身教下,我會有更大的勇氣和氣力,去戰勝各種各樣的魔障,踏上我的成長道路。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二

提到家書,我首先想起了一代偉人毛澤東在給兒子信中所開的那一長列書單;想起了魯迅與許廣平的〈兩地書〉;想起了要求孩子們象曾國藩說的那樣“莫問收穫,但問耕耘”“儘自己能力去做,做到那裏算那裏”的梁啓超;想起了告訴孩子“時刻要爲別人想想”的合羣基本原則的胡適;想起了力圖用家書爲女兒的一生“打個前站”的王朔;想起了重慶的渣滓洞江姐臨終前給雲兒寫的那封信。這一封封家書,在家庭的傳承中,是媒介,起到了對子女家人及時教化的作用;是證據,留下了長者一生積累的成果;是傳承,讓文化成爲一家、一國延綿的基因。

家書,是家人交流的重要平臺。在電報出現之前,文字的家書,幾乎是遠距千里的親人間交流信息、溝通親情的唯一載體。那時的一封信,要在路上走過幾十天、幾個月、幾年。有的甚至於是泥牛入海,永遠收不到。去年,在號稱“沙漠裏的一滴水”的〈又見敦煌〉劇場裏,我印記最深的除了張儀潮收回國土的艱辛和王道士盜賣經巻背後的無奈外,就是那個在隋唐斗室裏,夜不能寐,期扮着遠託的錦書,早日到達行走在絲綢之路某個地方的丈夫手中的少婦米微的暗泣孤淚。現在,隨着網絡的發達,家書的送達,已經不是過去鴻雁傳書幾個月,甚至於幾年的時長,而是在電子郵箱中的一瞬間。信件收發容易了,人們就如同蘿蔔快了不洗泥一樣,珍惜程度也大大淡化了,原來家書中那股溝通親情、相夫教子、孝敬長輩的味道也越來越淡了。

家書,是一個非常好的文學平臺。一個有心人,可以在自己和父母、孩子、愛人、友人、朋友的通信中,系統的去表達自己對某一問題、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某一觀點的思考成果,最終積沙成塔,形成一個非常好的文學成果。象本書的主人公傅雷,與兒子十八年的通信,系統的收集了這位老先生一生在教育、婚姻、人際關係、職業道德等等方面的思考。像這樣如此有心、有品並最終成書的系統性家書,我還讀過《親愛的安德烈》、《尼赫魯家書書信集〉和《曾國藩家書》。其中,安德烈與龍應臺的交流,更多的是內地母子交流少有的平等朋友味道;曾國藩與他的兄弟們的交流,更多的是居高臨下的長兄若父說教;而傅雷與他的兩個兒子、包括大兒媳的家信中,更多的是生活上亦師、藝術上亦友的心的交融。

我曾和一個文學大家討論過書信體、日記體文學作品。他認爲,書信體、日記體,是最寬鬆的一種文學表達方式,是一個什麼都能裝進去的藍子。你可以往裏面裝進去任何一種的文學載體,一點也不顯得有什麼不合適。我想了想,也是,你在裏面,寫上一首詩,講上一個故事,寫一個虛構的小小說,讀後感。寫上長篇小說的一個章節,寫一篇隨筆,寫一本書的讀書體會,都能妥妥地裝下。就連尼赫魯先生,給女兒用信的形式寫的那部厚厚的世界史,不也放下了嗎?

知道《傅雷家書》,是看了《太原日報》的一篇有關《傅雷家書》的文章。這篇文章講,《傅雷家書》是與《曾國藩家書》、《鄭板橋家書》、《顏氏家書》等齊名的幾大必讀家書之一。講該書洗脫了一般人對父親嚴厲不可侵犯的刻板印象,時而激昂、時而可親、熱血與理智並進、企盼與自省交揉、完全是清清楚楚血肉俱全的現代父親樣貌。這篇文章講,金庸盛讚傅雷先生的家書,是一位中國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中國君子。這篇文章說,傅雷先生的一個晚輩親戚講,這半輩子能挺過來,全靠傅伯伯的《傅雷家書》,迷路了,看幾段,又找回了方向;消沉了,念幾篇,又抓回了意志;幹累了,翻幾頁,又笑着重上戰場。

看了這樣的介紹,心嚮往之。專門買回了這本書,認真讀了。接着,又拓展閱讀了書上推介的《顏氏家訓》和《了凡四訓》。《顏氏家訓》最欣賞的是顏子推老先生對物質享受的那個“止”字。《了凡四訓》,有很濃厚的佛味,書中講的主人公積德行善,延長陽壽的故事,你可以將信將疑,但故事包含的道理值得大家好好的去品味。

最近,再讀此書,版本換成了三聯書店的〈傅雷書信選〉。相比上一版書,這本書多了給二個兒子以外的親人、孩子的老師以及自己的朋友的書信摘選,新增的信中,絕大多數都和孩子的成長教育有關,看了這個版本,你可以更全面的瞭解傅老先生夫婦的家教。

對了,我還想說明的是,再讀之後,我發現這個書名有些問題,因爲,這本書中的家信,有一些帶星號的,是傅雷先生的夫人朱梅馥寫的。因此,這本書最恰當的書名,應該叫〈傅雷夫婦書信集〉。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三

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培育兒女是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世界應該的盡的一項神聖的義務與責任。

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多麼豐富的精神養料。父親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的成長道路。傅聰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在數萬裏之外對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開的。 再看看這些書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樣的政治處境中寫出來的。有多少人在那場“黑暗的災禍”中受到傷害,傅雷卻在其中顯出了他不變的本色。 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傅雷與傅聰一起討論藝術,詢問傅聰的感想,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讀後感《傅雷家書讀後感400字》。傅雷教導傅聰遇難事不要放棄,多虛心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成功時保持虛心,失敗時保持信心,這些因素都造就了傅聰的成功。

作爲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有着比過去更好的條件,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我相信,即使沒有父母的告誡我們也能在生活中時時刻刻警醒自己,爲創造美好的將來而努力。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四

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同時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傅聰--着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

後來的傅雷就悟通了這個道理,他的晚年雖然飽受折磨,但在一點上他是幸福的,那就是他和兒女成了知心朋友。

《傅雷家書》是本值得當下父母細看和咀嚼的好書。傅雷給兒子寫的信有多重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在兒子傅聰留學海外的過程中,先後寫了近百封家書,教導他立身行事、愛國成才,要以中華文明爲準,報效祖國。整本家書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也融入在對兒子的尊尊教誨中。

《傅雷家書》給了我很多啓示:當今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遺忘了享受爲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爲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沒有真正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過,光一個‘打’字,就真的能打出好結果嗎。而對於孩子來說,拳頭下的自尊往往嚐到的是壓力和恐懼,孩子金色的童年變得暗淡失色。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家書,更是傅雷和孩子們之間濃濃的親情,讀了這本家書明白了作爲當下無憂孩子的我們,不能對父母有過多的依賴性,父母過分的溺愛往往變成了孩子們任性的理由。要像傅雷那樣和孩子積極溝通,及時發現解決問題,父母應做孩子的良師益友,我們要做父母的驕傲航帆。通過父母的引導,我們立志成爲對祖國有用的人。我也要向傅雷的孩子們學習,不要做溫室弱不經風的花朵,堅強成爲大自然中狂風暴雨後仍然屹立的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