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關於《罪與罰》讀後感(精彩多篇)

讀後感2.91W

關於《罪與罰》讀後感(精彩多篇)

《罪與罰》讀後感 篇一

我們知道小說中有兩次拉斯科尼科夫去找索尼婭,也是整部小說的轉折點。我們不禁會問,拉斯科尼科夫爲什麼要去找索尼婭呢?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都是出賣靈魂的人,也都面臨着生活的困難。相同的遭遇會使人和人之間建立起很強的聯繫。也就是說他們同病相憐。拉斯科尼科夫也認爲他們目標相同,他們要走一樣的道路。他們都越軌了(良心),他們也都面臨着困境(特別是索尼婭,她已無路可走)。他們抱團取暖,也會走同樣的路,至少拉斯科尼科夫認爲是這樣的。

所以第一次他去找索尼婭,就對她說:我們一起走吧,我們同路,都越軌了,我們目標相同。你也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再這樣下去只有等死,你們毫無希望,別再像個孩子哭哭啼啼的把希望放在無動於衷的上帝了。該打破的就打破吧,只有權利和力量才能改變命運,而權利是要靠自己來爭取的。

面對苦難,不公和絕望。怎麼辦呢?拉斯科尼科夫給索尼婭的出路是權利和反抗,是強大和力量,是打破良心的束縛。要麼做發抖的牲畜,被人主宰,毫無權利。要麼成爲發抖牲畜的主宰者。權利只有靠自己來爭取,命運靠自己來改變,而不是把自己的人生和命運交給一個虛無縹緲的上帝。

確實擺在索尼婭面前的是絕望,被人任意欺負污衊卻得不到應有的懲罰。沒有任何的權利,生活毫無指望,無依無靠。難道索尼婭不應該站起來反抗嗎?整部小說中最有理由起來反抗的是索尼婭,因爲她真的已經無路可走。可是就在這樣的絕路與不公面前,索尼婭卻堅信上帝,以受苦來回應這一切的苦難與不公。

拉斯科尼科夫和索尼婭的兩次談話是兩種信念的交鋒。無神與有神,反抗與忍受,靠自己伸張正義與信靠神會主持正義,強權理論與相信上帝,獲得權利與主權在神,自己做法官與讓神做法官。如何面對社會的苦難與不公?作者給出了兩種不同的路,不信神的人選擇反抗,起義暴力革命。在他們來說,把正義與命運交給虛無縹緲的上帝是愚蠢的。因爲他們不相信神,或者不相信神主持正義。所以要靠自己,用武力解決,用拳頭獲得權利。而信靠上帝的索尼婭,就算環境再苦,遭到如此的不公,依然相信上帝,忍受這一切。因爲她相信上帝終究會主持正義。而我們人不該遇阻代庖站到上帝的位置發號施令,來決定社會的命運和別人的生死。她沒有去用武力獲得權利,而是把權利歸給上帝,因爲只有上帝纔有這一切的權利。

如何面對苦難與不公?這是一個永恆的答問。有時候環境不得不讓你做出選擇,你是願意成爲一個被人欺負的牲畜?還是要成爲一個欺負人的畜牲呢?在後者看來,前者是發抖的牲畜,可以主宰他們的命運。可是在前者看來,後者是沒有人性的畜牲。陀思妥耶夫斯基透過文學給出的藝術性解答,是那麼的震撼人心。

罪與罰讀後感 篇二

《罪與罰》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極其窮困的大學生,因痛恨當鋪老闆娘的盤剝,憤而行兇——殺了老闆娘,卻自以爲是伸張正義。但以後的日子裏,他飽受殺人的恐懼,良心的譴責。最後,他醒悟了。在家人、朋友的幫助下,投案自首。

其實那位大學生有正義感是好事,可我認爲他用了一種最極端的方式去伸張正義,結果事得其反。變成了殺人兇手。有時候,在做一些事情之前,要想清楚這些事該怎麼做,事情才能做得更好,更完美。而那位大學生正是因爲太恨老闆娘,頭腦發熱,才殺人行兇的。

但主人公畢竟是受過教育,有良知的一個人。他在殺人後十分不安,就怕自己被抓。這時,我想他已經明白,自己即使逃脫了,也會不安地度過一生。於是,大學生首先把殺人的事實告訴了自己的愛人、親人、朋友。並最後告訴了警官。這也是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第二個道理:在你犯錯後,一定要勇於去承擔責任,而並不是去逃避。因爲這樣,你的一生都會充滿恐懼。

所以,我們一定要用大腦思考後才能做事。哪怕做錯了,也要敢於承認事實。這也就是《罪與罰》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罪與罰》讀後感 篇三

黑夜已深。

窗外交錯的樹影如同鬼魅一般,搖曳不定。

開燈,昏黃的燈光照映在翻開的書頁上。書頁上行行的鉛字在我的眼中漸漸

模糊了。我開始尋找腦海中些許殘存的記憶碎片。

一個孤獨的靈魂在黑暗的深淵裏拼命掙扎,但在黑色的迷霧中,他無法尋到出口的方向……我一點一點走近陀思委耶夫斯基的«罪與罰» ,走進了拉斯科爾尼科夫的世界。

這兒的彼得堡只有灰藍的天空,一派暗無天日的景象。乾草廣場上聚集着眼

睛被打得發青的女人,污濁的河水中掙扎着自盡的女工,喧鬧的街頭橫躺着被馬

車軋得渾身鮮血的小官員……發瘋的女人帶着孩子沿街乞討,老馬被主人抽打得哀哀慘叫,最後斷了氣。在拐角的別墅裏還有放高利貸的老太婆正瞪大貪婪、兇狠的雙眼,渴望榨乾窮人的最後一滴血汗……

拉斯科爾尼科夫生活在這種社會背景中,他爲了擺脫痛苦與折磨,追求光明

與美好而踏入了一個可怕的夢魘。

在那昏暗的月夜, 那孤獨的黑影, 進入了老太婆的家裏。在清冷的月光下, 他用那雙乾淨、顫抖的手舉起了一把晃着寒光的利斧,向放高利貸的老太婆的腦後狠狠地掄去。那時,他也許不僅是對老太婆,更是對社會無邊的黑暗砍去。他渴望能撕破黑暗與痛苦的幕布,使人們能看到光明與希望的展臺!

可當黑影看到倒下的老太婆汩汩流出的鮮血,看到被紅色液體浸染的屍體,

看到自己被血跡濺到的褲腳時,他行兇成功的驕傲消失怠盡,只剩下滿心的懊悔、驚恐和手足無措。

他意識到自己幹了一件最卑鄙、惡毒的事——奪走了一條鮮活的生命,把自

己推向了犯罪的深淵。他的手再也無力握住那沉重的斧,只得任斧落下,發出刺

耳的悶響……

拉斯科爾尼科夫本爲着追求美好,本爲着自我的救贖,但現在卻被自己所折磨,一步一步走向毀滅。靈魂深處的孤獨和罪惡感壓迫着他,正義和良知無情鞭打着他,他覺得自己就像兒時見過的那匹垂死的馬,承受了所有的奴役,還要遭受孤獨與痛苦的嘲笑。他脆弱的精神崩潰了,他陷入了一種神經質的、敏感的病態中。但即使這樣,當他看到悲慘的馬美梅拉多夫一家時,他仍傾盡全力地幫助他們,只因本性的仁愛和善良。

讀到這兒,我爲拉斯科爾尼科夫的糊塗與無知而流淚,爲他的善良與博愛而

感動,爲社會的醜惡與骯髒而憤怒。因爲黑暗而動盪的社會扭曲了他本性的美好,

使他變成一個集中了理性與非理性的,罪惡與善良的,性格孤僻、陰暗而暴躁的,

卻又渴望與人傾訴,嚮往光明、平靜生活的矛盾人格者。他在對立的世界中掙扎

徘徊,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力量。但這矛盾者在心中愛和信念的感召下,終於自

首贖罪,重獲新生。看到這兒,我含淚地笑了。

我領悟到,人類以肉體犯罪,受到上帝最嚴厲的懲罰的卻是他的心靈。孤獨、痛苦和惶恐時刻包圍着他,折磨着他,甚至將其吞沒。這種心靈的拷打是人救贖的必然,而人類靈魂深處善與愛的激起才最終使人獲得新生。

是的,正是人類自身的信念、希望以及仁愛與善良的存在,才讓我們的存在變得合理,使人成爲不可磨滅、征服抑或是戰勝的生物,因爲肉體永遠不可能超越人性和理性的閃光點……

合上書,我停止了我的隨想。

天隱約破曉,

《罪與罰》讀後感 篇四

說到世界文學名著,就不得不提到列夫·托爾斯泰,說到托爾斯泰,就不得不提到與他同一代時同在俄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而說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不得不提到同學們開始變得昏昏欲睡的神情……

我想,我們長久以來由於被動讀書而造成的對“世界名著”的恐懼在某種程度上誤導了我們。塞萬提斯、狄更斯、司湯達、巴爾扎克……這些名字總讓我們感到難以仰望。然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卻不一樣。著名作家格非在提到這部作品時說,即便把《罪與罰》和其它暢銷書放到一起,它也可以是一本毫不遜色的懸疑小說。如果我們排除如上所述的感情色彩和對俄國拗口人名的不習慣,重新審視這本小說,就會發現它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罪與罰》的情節佈置得十分緊湊,而且懸念設置十分到位。就以開頭來說,“七月初,天氣特別熱的時候,傍晚時分,有個年輕人走出他在C衚衕向二房東租來的那間斗室,來到街上,然後慢騰騰地,彷彿猶豫不決地往K橋那邊走去。時間,人物,然後就是事件,沒有大段的風景描述,也沒有寫這個“年輕人”的衣裝身着,只說他“彷彿猶豫不決”,也就是說,他有心事,是什麼心事呢?作者並不急於說破,慢慢開始傳達關於這個年輕人的各種信息,到了第三段才說,他決定要做一件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讓他想到都會感到恐懼的計劃,是什麼計劃呢?作者又打住了,只是說他去抵押東西之事。吊足了我們的胃口之後,作者轉向敘述他遇到醉漢和家信,導出另外兩條重要的線索。直到我們的耐性消磨待盡,作者終於說,他是要去殺人!於是我們馬上打起精神來,想要看看一個品行並不算差的大學生(即主角拉斯科爾尼科夫)怎麼去殺人、能否成功……我們就是這樣一步步跟着作者的腳步走進小說裏,被情節本身所吸引住,從而讀完這樣一本“世界名著”。

當然,如果僅只是情節具有吸引力,那麼《罪與罰》也算不上偉大。《罪與罰》所表現的對於小說中人物行爲的評價是前所未有的,他對人物的評價是:沒有評價。對於主角拉斯科爾尼科夫,作者同時把可憐、正義、兇殘、軟弱各種性格集中到了他的身上,而且從始至終沒有對他是正是邪作出論斷。這與我們通常所看充滿了正義與邪惡對抗的小說是不一樣的,與諷刺小說是不一樣的,與頌揚小說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對生活稍微思考,就會發現它的真實面目就是如此,我們幾乎不可能對身邊的任一個人物作出其是正是邪的判斷(如果你足夠公正的話),也就是說,這樣一部小說不再是對我們進行教化,而是反應出我們生活最真實的狀態,然後帶着我們一起去思考,生活中的某些事情,究竟是對是錯,是好是壞。最終我們會發現,生活中的事總是複雜萬分,難言是非。意識到了這點,也就意味着我們的成長。

《罪與罰》情節佈置的平易近人讓我們感切親切,帶給我們思想上的精進又讓我們仰首。我們發現這是一部“可以仰望”的世界名著。讀完了這本書,你定會大聲感嘆,原來世界名著也可以這麼精彩!

罪與罰讀後感 篇五

第一次讀陀翁的書,然而對他的名卻是如雷貫耳,一直心怯不敢輕易打開,讀了長長的兩百四十多頁的序後,還是雪藏了幾個月,再次讀序,看正文。開篇的序寫得非常具體,譯者簡述了西方文學史的發展;陀翁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他的生平,作品創作的歷史背景以及他個人思想轉變的過程。在瞭解了這些情況後再讀書就好像找到了小說在整體框架下的一個發展基本點。

《罪與罰》,關於內容和作者的創作精神,看到有些書友書評寫得很棒,自嘆不如,就不復述。對於小說的整體感覺,添加幾個看法,說不定會對還沒讀此書的朋友增加點興趣:

一,這是一本心理大戰書,看到聰明人之間的脣槍舌戰、鬥智鬥勇,實在很過癮。

二,這是一本懸疑推理書,故事情節緊湊,邏輯縝密,看似無意的情節設計往往會令讀者意外到吃驚。

三,這還是一部多幕長篇戲劇式悲劇。陀翁把地點集中在彼得堡的幾個場景點,故事主線明朗,中心人物集中,圍繞兩個人物而展開故事情節: 羅佳和他的妹妹杜尼婭。

陀翁的書,放在任何時代都不過時。緩一緩,第二本繼續。

罪與罰讀後感 篇六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陀斯妥耶夫斯基用冷峻峭厲的筆鋒,在《罪與罰》中無情地展示出人性的虛僞、冷酷、殘忍和狡詐。拉斯科爾尼科夫是個因窮困而輟學的法律系大學生,他租住在一家公寓的五層樓斗室內,靠母親和妹妹從拮据的生活費中省下來的錢維持生活。拉斯科爾尼科夫已經很久沒交房租,房東太太也停止了伙食供應。在這樣一種窘迫窮困潦倒的狀態下,他對生活的一切厭倦不堪。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放高利貸的老寡婦阿廖娜,老寡婦的刻薄和富有深深刺傷了拉斯科爾尼科夫的自尊心。他恨這個不公平的世界,在他眼中,老寡婦無情,冷酷,對社會毫無用處,是吸人血的蝨子。殺機,在他第一次見到老寡婦時就有了。

陀斯妥耶夫斯基用大量篇幅描寫了拉斯科爾尼科夫犯罪的動機和準備。其實一開始拉斯科爾尼科夫就在掙扎。他並不是一個習慣性的罪犯,甚至一想起這個犯罪的念頭,他都覺得骯髒,卑劣,可惡。可是社會處處可見的不公平又不斷推動着他的犯罪動機。最終,他向老寡婦舉起了斧頭,順便也殺掉了老寡婦的妹妹麗莎維塔。這個妹妹的出現是個意外,他並沒有想過要殺她,只是她出現在了一個不恰當的時間。麗莎維塔是個善良的人,她熱愛上帝,與人爲善,她的死不斷拷問着拉斯科爾尼科夫的良心。殺死老寡婦是爲民除害,彷彿有一個正義的目的,而殺死麗莎維塔卻僅僅是因爲害怕罪行暴露。拉斯科爾尼科夫不管爲自己找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他的內心始終都無法迴避善良的麗莎維塔。儘管他很聰明,狡猾詭詐的與波爾費利鬥智鬥勇。但對罪行敗露的恐懼,對人生的絕望,時而亢奮,時而頹廢的複雜心裏卻讓他幾乎精神崩潰。殺人,並沒有改變他糟糕的現狀,並沒有實現人生理想,反而更糟糕,更絕望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寫作風格非常銳利,特別對人物複雜的心裏從來不吝筆墨,對人性赤裸裸的揭露是入骨三分。拉斯柯尼科夫的內心如同一個不可揣測的深淵,包含着人類所有的善良與殘忍、誠實與虛僞,痛苦與微笑、平靜與瘋狂、忠誠與背叛、聰明與詭詐。這其實就是我們的內心,只是很多時候,生活的美好粉飾了我們的靈魂,讓我們看自己過於美好了。

整本《罪與罰》,充滿了絕望和掙扎,但如果只是這樣,這部作品就算不得什麼。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個偉大的作家。除了拉斯科爾尼科夫的罪與罰,還有妓女索尼婭的愛和接納,除了罪與罰,還有十字架的救贖。當拉斯科爾尼科夫不顧一切的向索尼婭吐露了實情後,他問索尼婭:“你爲何不罵我,卻擁抱我呢?”索尼婭說:“因爲全世界沒有比你更不快樂的人了!”。當他問索尼婭這一生的苦難,上帝的回答是什麼?索尼婭給他念完了聖經中拉撒路死而復活的故事。當他問:“你覺得我卑賤嗎?”索尼婭說:“不,你只是在受苦。”拉斯科爾尼科夫的內心因一個妓女的愛,在不自覺中走向了救贖之路。他自首了,並向社會承認了他的罪行。索尼婭是這部作品中最美好的人物,而這種美好的背後,是她的十字架。十字架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說中一再出現的,是“主動選擇悲憫苦難、選擇與他人一起受苦”的象徵,是基督救贖人類的象徵。拉斯科爾尼科夫自首前,他問索尼婭:“你會離我而去嗎?”索尼婭說:“不會,無論你到何處,我都跟着你。”當拉斯科爾尼科夫向索尼亞要十字架,索尼亞給了他自己帶的十字架,而她帶上了麗莎維塔的十字架。他說:“這是一個象徵,意味着我將要背十字架了。”這個一直不相信上帝的人終於願意背自己的十字架。耶穌說:“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人的苦難究其原因是因爲人的罪。解決苦難和罪的問題最終都會回到聖經,回到耶穌的十字架。托爾斯泰的《復活》,雨果的《悲慘世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無一不是表達了這個主題。

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拉斯科爾尼科夫從心裏懺悔他的罪行,從願意背十字架那刻起,他已經脫胎換骨,象拉撒路一樣復活了。

罪與罰讀後感 篇七

最近在看一本書叫《罪與罰》,剛看完兩章而已,對其中人物的悲劇人生就已經讓我心生難過了,先拋開主人公不談,說說馬爾梅拉多夫此人,他曾經是一個九等文官(相當於軍隊中的大尉),因酗酒丟了工作,致使家徒四壁,甚至自己十幾歲的女兒爲了救濟一家,成爲了妓女,可即便如此他仍舊死不悔改,只要家中還有一點錢或物,都要拿去換酒。但就是這樣一個無可救藥的人,內心深知自己爲家庭帶來了什麼災難,愧疚、難過、痛苦、懊悔,但就是沒有辦法戒酒……像戒毒一樣困難,讀這個人物讓我深感無力,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能就是說他了吧。

但是仔細想想,每個人可能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癮難以戒掉吧,明知道這是不好的。

比如菸酒毒癮大概是最常見的癮,也是全世界痛恨的癮,這些基本上都是觸犯法律的,很多國家會明令禁止、法律控制。因爲這他們危害巨大。

比如追小說,電視劇等等,偶爾的娛樂可以,但若是沒完沒了的追劇,時間、工作、學習等都會受到影響。

貪吃,暴食無度的人,是有暴食症的,吃東西會讓人產生愉悅的感覺,但是一旦超過了身體負荷,久而久之是一定會生病的。

網癮,除了學習和工作等必要的時候外,如果長時間的上網,就已經成了一種癮,這種癮很普遍,現在的年輕人幾乎都要中招,即便是我們的父母輩,也有很多機不離手的,手機把我們的碎片化時間利用了起來,走路,坐車,等人,隨時都可以看和玩,使得我們過度的依賴它 ,這種及時性娛樂讓人上癮,沒日沒夜的看,對我們的身體傷害其實很大。

追星族,這一羣人是讓我更加擔憂的羣體,這裏引用一位作者提出的以下內容:

布熱津斯基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曾提出 "奶頭樂效應"。當時在美國舊金山舉行過一個集合全球500多名經濟、政治界精英的會議,其中包括喬治·布什、撒切爾夫人、比爾·蓋茨等大名鼎鼎的全球熱點人物。精英們一致認爲,全球化會造成一個重大問題——貧富懸殊。這個世界上,將有20%的人佔有80%的資源,而80%的人會被"邊緣化"。屆時,有可能會發生馬克思在 00年前預言的所謂的你死我活的階級衝突。

布熱津斯基表示,誰也沒有能力改變未來的"二八現象",解除"邊緣人"的精力與不滿情緒的辦法只有一個,便是推出一個全新的戰略"tittytainment",即在80%人的嘴中塞一個"奶嘴"。娛樂明星就是奶嘴最好的形式之一,通過大量的明星綜藝和電視劇,夾雜着他們的花邊新聞,讓吃瓜羣衆看得開心,不用去深沉的思考痛苦的現實。因爲消遣已經佔據了工作之外的大部分時間。

這就是"奶頭樂"戰略,但即使沒有平臺的引導,佔據頭條的會是誰呢?

很遺憾,我認爲依然會是這些小鮮肉和當紅小花們。真實生活很痛苦啊,如果現實社會那麼好玩,誰會來玩遊戲,來看偶像劇呢?王者榮耀和偶像劇又孰高孰低?

換言之,TED演講,新聞聯播,名校公開課,何嘗不是另外一種奶頭樂呢?沉浸其中的人,到底是收穫了真正的知識,還是收穫了認同感,恐怕呈現的最終結果也還是二八分化。

雖然我不追星,但是我仍然會喜歡看一些娛樂新聞,久而久之感覺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實際上除了八卦之外,什麼收穫都沒有。而現在追星的大多數都是青少年,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追那些和自己不會產生任何聯繫的明星們,得到了什麼呢?假若如此沉淪下去,毫無節制,最終將走向何處呢?

其他已經影響到他人甚至上升到犯罪的一些成癮我就暫且不說了,畢竟是少數吧。以上這些就足以毀掉人本身。所以做人,真的要時常警醒,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爲習慣,學會自律,因爲放縱自己,就等於身在地獄而不自知。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 篇八

《罪與罰》是一部卓越的作會心理小說,它的發表標誌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藝術風格的成熟。

小說以主人公拉斯柯爾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後受到良心和道德懲罰爲主線,廣泛地描寫了俄國城市貧民走投無路的悲慘境遇和日趨尖銳的社會矛盾,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作者始終讓小說人物處在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通過人物悲劇的內心衝突揭示人物性格,比較全面地顯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善於“刻畫人的心靈深處的奧祕”的特點。

在彼得堡貧民區一家公寓的五層樓斗室裏,住着一個窮大學生拉斯柯爾尼科夫。

他正在經歷着一場痛苦而激烈的思想鬥爭——他要確定自己是屬於可以爲所欲爲的不平凡的人,還是隻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

他原在法律系就學,因交不起學費而被迫輟學,現在靠母親和妹妹從拮据的生活費中節省下來的錢維持生活。

他已經很久沒有交房租了。

近來,房東太太不僅停止供給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緊。

這時他遇見了小公務員馬兒美拉陀夫。

馬爾美拉陀夫因失業而陷入絕境,長女索尼婭被迫當了街頭女人。

拉斯柯爾尼科夫不願像馬爾美拉陀夫那樣住人宰割,他打算用 “實驗”來證明自己是一個“不平凡的人”。

離他住處不遠有家當鋪,老闆娘是個高利息貸款者,心狠手辣。

一天晚上,拉斯柯爾尼科夫乘她一人在家,闖入室內,把她殺死。

此時老闆娘的異母妹妹外出返回,拉斯柯爾尼科夫在慌亂中又殺死了她。

次日清晨,他收到警察局的傳票,驚恐萬分,後知是爲迫交欠款時才鬆了口氣。

他在離開時無意中聽到警官談論昨晚兇殺案,緊張得昏厥過去,引起一警官注意。

他清醒後回到家裏就臥牀不起,幾天不省人事,後來病情有所好轉,但內心卻處於更痛苦的矛盾衝突中。

幾天後,拉斯柯爾尼科夫仍然見到因車禍而生命垂危的馬爾美拉陀夫。

他要求警察將傷者送回家中。

馬爾美拉陀夫到家後就死去,拉斯柯爾尼科夫桐情孤兒寡母的不幸,拿出母親剛寄來的25盧布接濟她們。

律師盧仁想用欺騙手段娶拉斯柯爾尼科夫的妹妹杜尼婭,由於遭到拉斯何爾尼科夫的極力反對而告吹。

盧仁懷恨在心,企圖以誣陷索尼婭偷他的錢來證明拉斯柯爾尼科夫行爲不端——將母親的血汗錢送給壞女人。

拉斯柯爾尼科夫當衆揭穿了盧仁的無恥行爲,索尼婭十分感激他。

拉斯柯爾尼科夫殺人後,儘管沒露痕跡,但是卻無法擺脫內心的恐懼,他感到自己原先的一切美好的感情都隨之泯滅了,這是比法律懲罰更嚴厲的良心懲罰。

他意識到自己的“實驗”失敗了。

他懷着痛苦的心情來到索尼婭處,受到索尼婭宗教思想的感召,向她說出了犯罪的真相與動機。

在索尼婭的勸說下,他向警方投案自首。

拉斯柯爾尼科夫被判處8年苦役,來到了西伯利亞。

不久,索尼婭也來到了那裏。

一天清晨,兩人在河邊相遇。

他們決心虔信上帝,以懺悔的心情承受一切苦難,獲取精神上的新生。

《罪與罰》讀後感 篇九

剛好之前讀完了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寧納,這兩個人都是堪稱小說界的四大天王之一。

相比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利寧娜,罪與罰是十分入味好讀的,罪與罰讀起來就像在看一個情節緊湊,跌宕起伏的偵探故事,而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寧納真是半天才能翻一頁紙,常常一個普通情景的描寫有紅樓夢細節描寫般的繁瑣冗雜即視感,裏面的主要出場人物傳說有150位,而且名字加上姓非常長,看起來不把讀者給淹死不罷休之感。但是讀完後真個畫面感非常震撼,給人以深刻的思考。由於罪與罰裏面男主角具有像分裂人格般的雙重人格,自然而然對罪犯的心理和人性描寫也比較多,總體而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語言功底還是比托爾斯泰要紮實。

兩者的共同點我想就是把故事放在第一位,沒有考慮太多語言上的問題。剛好也讀到了毛姆對這兩位作家的描述:’人們總就寫作分風格小題大做,我們想要寫的再好一些,我們努力把文章寫的簡單,清楚,精煉,我們力圖句子的平衡,有節奏。大聲朗讀,看它們聽起來好不好。然而事實上,從古至今,最偉大的四個小說家:巴爾扎克,狄更斯,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寫作的時候根本不關心語言,事實證明,如果你會講故事,創造人物,設計情節,而且如果你真誠,具有激情,那麼你的語言如何根本無關緊要。’當然,我覺得毛姆也是一個把故事放在語言形式前面的作家,但是同時他的語言也非常簡練,生動得令人喜愛。

裏面和安娜卡列尼那一樣有很多宗教的問題,關於人性與救贖的主題是換湯不換藥。 但罪與罰比較側重的是探索一個人的靈魂。主角拉斯科爾尼科夫有一點人格分裂的傾向,他內心是非常善良的,但是他的行爲體現出來有時候讓人覺得他的軀體是被惡魔佔領着的。他的善良體現在:他明明非常貧窮,但是卻可以去救助寡婦卡捷琳娜,他也會爲了救火,燒傷自己也要去搶救一個小生命。所以以至於他殺了債主老太婆都是那麼顯得那麼冠冕堂皇,因爲老太婆常常壓榨窮人的錢財,因爲他家中有着貧窮得不得不犧牲自由,要嫁給一個狼心狗肺的彼得洛維奇的妹妹還有爲了要讓他順利完成學業不得不砸鍋賣鐵的老母親,剛好他也病得厲害,神志不清,他毫不猶疑拿了斧頭砍死了老太太,老太太的無辜妹妹偶然遇上這一幕,也被他砍殺了,殺了後。他以爲可以拿到很多錢,可是老太太只有很多珍貴的首飾和珠寶,他搶到了又不敢拿去換錢,只好藏在一個石頭底下,然後接下來一直都活在惶惶不安的日子中。故事有他和警察波爾菲力鬥智鬥勇,還有他發病起來陷入噩夢中的各種光怪陸離的世界裏,善良的朋友拉祖米欣怎麼照顧患病的他,還圍繞着和他一樣貧窮的階層發生的故事(遇上貧窮得不得不賣淫的妓女索非亞,幫助她並愛上了她),最後,在親友灌輸了一些列的宗教教條下,不信教的男主角還是去自首,獲得最後的安寧與救贖。

首先讓我感嘆的是,惡與善真是一念之間的選擇,而不是一個人固有永恆不變的性質。男主角在常人看來是非常善良和崇高,以至於連警官波爾菲力在面對一些很明顯指向兇手是男主角線索的時候,他都覺得是自己的問題,是自己懷疑錯了,所以最後即使他已經知道男主角是兇手,他也只是勸他去自首,因爲他是從心底覺得男主角是個很善良正直的男人。其實,現實中很多變態殺人案件裏面有很多在親朋好友看起來是老實淳樸的人,絕不可能做這件事的人。所以,也許,善不能保持在一個比較連續的狀態,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樣,善良的人不可能偶爾做出一個在常人看起來非常’惡’的事情。那如果一不小心衝破了那條線呢?就要否定以往全部的善了嗎?所以這也大概是爲什麼法律之外還要有人去審判,有人文關懷在這裏面吧。

人間苦難至極,這裏作者提供了兩種的造福人類的方法:1.改造社會。2.完善自我。主角拉斯科爾尼科夫憎恨社會的貧富差距過大,厭惡社會的不公,決意親自改造社會。他在年輕的時候就在一個雜誌上發表了一套理論,在他看來,歷史由兩類人創造,一種是超人,他們通過流血建立新的一個社會新的秩序,而讓社會上另一種人,常人,去遵守,常人的義務就是遵守規範。比如歷史上的拿破崙就是屬於’超人’,他在血流成河的土地上建立新的國家,他的功績無疑是被後代人所歌頌和讚賞的,雖然可能他手上沾滿了無數無辜人的鮮血。主角拉斯科爾尼科夫覺得自己也是屬於像拿破崙一樣的超人,他覺得自己有義務去衝破社會常規道德的束縛建立一個更加和諧的社會。

但是,衝破那層社會所強加給人的約束的代價是沉重的,其實一個人在社會道德規範下能夠做的事情很多,個人的發展空間很大的,如果一開始拉斯科爾尼科夫能從自身出發改造自己,而不是去改造社會,或許他一想從自己的缺陷着手也許會有一個更好的結果。

主角拉斯科爾尼科夫的惡不是像通俗的人一樣的本性的惡,他是思想的惡,他做惡首先是本着一個美好的願想,但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就是,無論是出於善還是惡的目的,都不能去做惡,因爲在書裏面我們可以看到:主人公雖然由那套自己自以爲合理爲善的準則去做惡,沒有受到任何一點良心的譴責,但後面的罰無疑也是存在的。愛他的人時不時守着煎熬,還有無辜的人作爲他的替罪羊,他最後進監獄導致母親病逝。爲了製造善而引發一系列的惡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主角最後從沉湎幻想回歸現實生活的歷程就是他最後的救贖。他從‘改造社會’走向‘完善自我’。

我會給這本書80分的書,不讀也沒什麼損失。

《罪與罰》讀後感 篇十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與列夫·托爾斯泰並峙的俄羅斯文學雙峯之一。魯迅曾說他既敬佩又愛的作家一是但丁,二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爾斯泰出走,在阿斯塔火車站的站長房中逝世時只帶着兩本書,一本是蒙田的《隨筆集》,一本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在德國哲學巨擘海德格爾早年大學的閱讀書單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也赫然在目。毋庸置疑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深深影響的這幾位先賢也深深地影響着全人類,留下了豐富的思想遺產。

作爲法律人,陀思妥耶夫斯基豐厚的文學遺產中,最會關注的應該是《罪與罰》。筆者最初看到這部著作的名稱,是在國中閱讀《中文自修》雜誌的時候,當時的感覺是作者的名字夠古怪(因爲此前還未曾接觸過俄羅斯姓氏),書名卻呈現出幾何式的對稱。認真閱讀這部著作,卻是在工作十五年後。

罪與罰,與其說是一種幾何式的對稱結構,不如說是一種戲劇式的推進。本來,人生如戲。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經是一位廢除俄羅斯農奴制度的擁護者,一位接受過西方正式科學訓練、深受西方文化薰陶的自有知識分子,也深受沙皇專制的迫害。但他的父親被農奴殺死後,他就成了沙皇、東正教的虔誠信徒,一位泛斯拉夫主義者,但同時他又是一位博愛主義者。雙重的性格氣質讓他的著作,包括《罪與罰》在內,具有更多的對抗性和戲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