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吶喊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1.65W

吶喊讀後感【精品多篇】

吶喊讀後感 篇一

發出“吃人社會”吶喊的狂人;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孔乙己;“善用”精神勝利法的阿q;由天真活潑而變爲木偶人的閏土……這一個個經典的人物形象全部出自於魯迅的一聲吶喊,這聲吶喊直擊中國人的內心,穿透了中國人的靈魂,在中國文學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這一聲吶喊打響了徹底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聲春雷。

《狂人日記》,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部本站小說,奠定了新文化運動的基石。魯迅先生藉由一個似狂未狂的“狂人”之口揭露了這個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進而歸結到這個社會的歷史是吃人的歷史。這位狂人先是被一羣圍觀者用奇怪的眼神望着,又被孩子們拋棄了,又聯想到狼子村吃人心肝的事,最後認定哥哥與大夫也是想來吃他的。這位狂人整個的認知過程顯示了他從覺醒到反抗的過程,這位狂人的這一形象恰恰代表了魯迅等第一批五四運動的青年,他們是最先覺醒的中國人。最後魯迅先生又借狂人之口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吶喊,體現了魯迅先生高尚的愛國情操。

除了如《狂人日記》這般冷峻的筆調外,《吶喊》中還有一些作品用詼諧風趣的筆風,如《孔乙己》。《阿q正傳》,用喜劇的色彩表達悲劇的內容,使作品耐人尋味。

孔乙己這個站着喝酒而穿衫的唯一的人是《吶喊》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他是那樣的迂腐,滿口之乎者也;他是那樣的可憐,人們只會嘲笑他;他是封建科舉制下的犧牲品,他那不願褪下的長衫和只能站者喝酒的尷尬處境,似乎預示了他悲慘的結局。魯迅對他是且恨且愛。

另一個同樣讓魯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便是阿q了。他那一套“官打自己便是兒子打老子”的精神勝利法是那樣的自欺欺人,卻寫出當時隱藏在中國人心中的一種自輕自賤,妄自菲薄。阿q這一資產階級革命下的犧牲品,揭示了舊民主主義革命的脫離羣衆和不徹底性。

魯迅的這一聲吶喊塑造了多少不朽的形象,揭示了多少發人深省的問題。

《吶喊》讀後感 篇二

精神勝利是有底線的,例如墮落是不可取的。假如你是奴隸,首先因該不要抱怨你是一個奴隸,而引以高尚的行爲舉止保自己提高到奴隸水平之上。在你想別人抱怨你是一個奴隸之前,要在思想上肯定自己不是努力,這便是精神勝利的宗旨。但絕不忘細細改掉自己身上存在的努力行爲習慣,你自然而然地克服了所有不利的條件,所有的困難都回響你低頭。

現實更是這樣,市裏層出不窮。過去的奴隸相當於現在的保姆,不要抱怨夫人壓迫你,你能保證在你有錢之後不去壓迫別人嗎?記住那是永恆的規律!這條規律結對公正,那就是:今天你是別人壓迫的,明天你可能在壓迫別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但在這晴間有個過渡期“精神勝利法”。

吶喊讀後感 篇三

在《吶喊》自序中,作者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其中了反應了作者思想發展的過程和從事文藝活動的目的和態度。同時也說明了這些小說的由來和起名的原由。作者從學洋務、學醫、走科學救國之路,到推崇文藝,把文藝做爲改變國民精神的武器,表現了他愛國主義思想的發展和求索救國救民道路的精神歷程。本篇對於瞭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說的內涵,及意蘊均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在寫作上,本篇自序文筆清新老到,周密流暢,震人心魄又引人入勝,讀之使人慾罷不能。其語言風格充溢着魯迅獨特的個性,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也是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發表於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採用了魯迅這一筆名。本篇塑了一個反封建戰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過狂人的敘述,揭露了中國社會幾千年的文明史,實質上是一部吃人的歷史;披着“仁義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禮教,其本質是吃人。同時,作者發出“救救孩子”的呼聲,呼籲人民覺悟起來,推翻封建制度。本篇以鮮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從而爲整個中國新文學運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篇在藝術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運動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作者用寫實主義手法描寫狂人

《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說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藥》,《孔乙己》等等魯迅先生的名作。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意識甦醒,醫學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他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魯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於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孔乙己》中那個因爲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爲職業,在最後因爲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了腿,最後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

《故鄉》中那個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藥》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兇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爲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裏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爲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而犧牲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盲從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脫離羣衆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爲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

《吶喊》讀後感 篇四

無論是《孔乙己》的茴香豆,《故鄉》的西瓜地,還是《社戲》的羅漢豆。都是魯迅先生童年當中的一些記憶比較深刻的點滴。說起每個人的童年,大家一定都能說上幾段自己難以忘懷的趣事。

今天回到父母那邊吃飯,飯桌上擺着母親認爲他兒子從小到大都非常要吃的油豆腐塞肉。我們邊吃邊聊。母親跟我女兒,也就是她的孫女說,今天就住下吧,奶奶明天帶你到烏鎮去逛街、看鸕鶿。女兒就說奶奶的桃源話她聽不懂。母親就講了我小時候,帶我去烏鎮賣西瓜的事情。

那時候,家裏的田裏每隔幾年都會種一季的西瓜。

西瓜籽首先要讓它們發芽,這個工作其實是很好玩的。母親會縫一個小袋子,就像香包一般大小,袋子裏面裝滿西瓜籽。然後把這個袋子縫在我的棉襖背心胳肢窩的內處。小孩子經常衝進衝出,西瓜籽發芽就需要這樣的溫度和溼度。每天臨到睡覺前,都會很神祕的瞅瞅這些小傢伙們有沒有冒出芽頭來。這是一個漫長的等待過程,也是生命的希望,也是我們小孩子可以吃到紅紅甜甜的大西瓜的倒計時。

在等待發芽的後半階段,母親還會在自家屋前的菜園裏弄一小方地,把泥兌水,用腳踩,踩到這些泥變成細膩的麪粉團似的,只是黑色的而已。然後縱橫規整好,劃成現在的慕斯小蛋糕那麼點大小見方。再在上面蓋上塑料的膜子,搭成一個小棚。將來,我們就會在每一塊小方格里面,嵌上一粒發了芽的西瓜籽。蓋上塑料膜。讓這個西瓜籽在能夠提供土壤養分,溫度和溼度都比較適宜的小棚裏面繼續長大。長成西瓜苗後,我們就可以把一塊塊的“小蛋糕”,移植到田裏面去了。自然田裏的工作也是少不了的。在這些瓜苗到來之前,就得把農田弄成一壟一壟的,在每一壟上面還有鋪好塑料膜,避免瓜苗移出小棚後凍着。就這樣,瓜苗從我胳肢窩到了小棚,最後來到了條件更加粗放的農田裏了。此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等着這些瓜苗不斷的長大,開花結果。期間,少不了除草施肥。最令人難忘的還是在瓜田裏,還會搭上一個簡單的草棚,白天可以玩耍納涼,晚上就要守着那些個偷瓜賊了。

西瓜成熟了,我們就要跟村裏的其他農戶,合着搖上一條帶櫓的水泥船,趕早就要搖烏鎮北花橋堍邊上的大碼頭上去叫賣。我母親說的就是我跟着我父親去賣西瓜的事情。

父親經常會忙着給買瓜的那些人稱重算賬。我呢就守着一個打開的西瓜坐在瓜堆前邊。父親吩咐了,這個西瓜是讓客人嚐鮮的。母親說我每次去了回到家都會生悶氣,都會嚷嚷着下次再也不去了,可下一次又都會跟着去了。

這些新鮮上市的西瓜,鄉下人是不捨得自己吃的,我們這些小孩子也是沒有這個機會的。那個又大又甜的西瓜,儘管我沒有吃到,當時的口水是告訴了我,這個西瓜一定是非常爽口美味的。就這樣擺在我面前,我也不是完全不懂事,烏鎮的這些鎮上人,經常會來嚐鮮,我呢,也不餘遺力的吆喝着,有種黃婆賣瓜自賣自誇的意思,剛纔我也說了,我一直吞嚥的口水是不會騙人的。這些買瓜的鎮上人,有幾個嘗過之後,很滿意,又看我這個小孩挺懂事也怪可憐的,就會買上一兩個,我呢藉此就向父親邀功,父親就會來上一句,真乖。就又忙乎着張羅賣瓜了。

鎮上的很多人,多數是隻嘗不買的,而且會從碼頭的這邊拾掇着到碼頭的那邊,既不點頭說瓜好,也不表現出難吃。難道這就是大人?而且是鎮上的大人?稚氣的我好像懂了些什麼。

要是過了晌午這些瓜都賣不出去的話,很多瓜都是會被扔掉的。因爲被太陽這麼一曬之後,一些西瓜都會自己爆開,有些搬上搬下整傷的會餿掉。起一個大清早,折騰老半天,飢腸轆轆,我們也就只能吃到些個爆開的熱忽忽的西瓜。

瓜農的生活是艱辛的,作爲農民的兒子既是有趣的,但又有着跟父輩一樣的苦楚。

母親說到我的悶氣,大概就是我兒時最好的內心表達吧。

吶喊讀後感 篇五

《吶喊》小說集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魯迅先生的作品。讀過那麼多的文學作品,《吶喊》文集卻讓人讀過後蕩氣迴腸,久久不能忘懷。

《狂人日記》,“瘋言瘋語”可所說的卻未必不是真話。那本寫滿“吃人”的日記,是社會的真實寫照。恐怖的封建壓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條條靈魂;在仁義道德的面具下掩蓋的是吃人的本質。狂人說:“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在那樣的吃人社會裏,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當一個吃人者,在哪裏還有純白的靈魂?那是發自內心的狂呼。任一個被壓迫,被禮教呀得喘不過氣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發出這樣的吶喊。可是,最爲可悲的是,在封建禮教的壓迫與束縛下,人們卻沒有勇氣發出這樣的吶喊!狂人是幸福的,因爲他的瘋,使他擺脫了封建禮教的對心靈的摧殘和壓迫,也只有瘋子纔有權利擁有純淨的靈魂,希望這社會都是瘋子! 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幾千年來抹殺了多少有識之士,磨去多少個性的棱角,它所塑造的是無數條沒有思想的,滿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爲了那四書五經竭盡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傑爲了功名盡折腰。

《孔乙己》是繼《狂入日記》後第二篇評擊封建禮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靈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窮因潦倒,被人們作爲笑料;滿口仁義道德,卻爲生活所迫也當起“樑上君子”,最終,死是對他最好的解脫,在封建壓迫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社會,只有死人和瘋子倖免於難,這是多麼諷刺! 《阿Q正傳》是《吶減》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戶曉,因爲它“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魯迅《俄文譯本

沒有華麗的語言,故事也並不引入入勝,在魯迅的作品裏,表現的是他那憂國憂民的民族責任感,是他對中華民族的深深熱愛。他的作品尖銳有力評擊地評擊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譽爲徹底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聲春雷。他的言語犀利,像尖刀一樣直刺敵人的心臟。同時,魯迅先生也對生活在這樣社會的人們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希望通過《吶喊》小說集的吶喊,喚醒麻木的靈魂,被壓迫的人們,都來吶喊吧!都來反抗吧!

吶喊讀後感 篇六

寂靜深沉的夜,薄霧瀰漫在喧囂的街頭;漫步於小巷,聽鷓鴣輕怨,心裏別有一絲痛楚。踱步於路邊,透過窗前那微弱的燈光,忽見一位面黃肌瘦的中年人重重地擱下了自己的筆,哀聲嘆息着。我透過窗去,輕輕望見被秋風拂過的扉頁——《吶喊》。

吶喊!吶喊!中國人民站起來啦!一本《吶喊》,曾經激勵了多少舊社會的年輕人。

出自魯迅之手的《吶喊》,是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作,是五四運動時期社會人民的真實寫照。“描寫病態社會的不幸人們,解除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併爲新文化運動吶喊。”魯迅是這樣介紹這本書的。它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儘管,那個時代離我們很遙遠很遙遠,但看完這本書,我心情也不禁沉重下去。

讀這部小說集,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狂人日記》了。《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也是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發表於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採用了魯迅這一筆名。本篇塑了一個反封建戰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過狂人的敘述,揭露了中國社會幾千年的文明史,實質上是一部吃人的歷史;披着“仁義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禮教,其本質是吃人。同時,作者發出“救救孩子”的呼聲,呼籲人民覺悟起來,推翻封建制度。本篇以鮮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從而爲整個中國新文學運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篇在藝術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運動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作者用寫實主義手法描寫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態特徵。而且用象徵主義的手法寫狂人含義雙關的表述。狂人對封建勢力作得象徵性描繪,將寫實的手法和象徵的手法結合得天衣無縫。從而產生了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其次是語言性格化。《狂人日記》使用的是現代文學語言。作者精心構思了一個“語言雜錯無倫次”的狂人。語言似雜亂而實敏銳,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點,又道出了被壓迫者的心聲。性格化的語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實具象徵意義的戰士形象。

此外,看完以後讓我受益匪淺的還有《藥》。《藥》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就義爲背景,經過藝術加工和典型創造而寫成的。小說描寫了革命者爲民衆流血犧牲而不被民衆所理解,他們的鮮血反被做成人血饅頭去醫治癆病這樣一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悲劇,發人深省的剖析了辛亥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歷史原因。本篇獨具匠心的採用了雙線結構。一條線索寫華老栓爲兒子治病;華老栓買人血饅頭,華小栓吃人血饅頭,華大媽上墳;一條線索寫夏瑜的革命活動和犧牲。兩個悲劇交織起來,形成了一幅悲壯的圖景。作者精細的構思,突出體現在採用特殊的反襯和暗示的寫作手法。用“華”“夏”這兩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姓氏作爲流血者和食血者的代稱,其意蘊極爲豐富深長。全篇其實只是寫一個革命者犧牲事件的反面,通過一羣不覺悟的人對此的印象及其反應,來反襯出革命者的慘烈。夏瑜被殺沒有明寫,而是從圍觀人的動作描寫中暗示出來;其被殺地點也分明點出爲古某亭口,這正暗示着秋瑾被害的紹興古軒亭口;其視死如歸的精神是通過獄卒和聽衆們愚妄的反應反襯出來的;其墳上的花圈則暗示:他的同志們仍在堅持鬥爭。小說末尾以闊人祝壽的饅頭比喻墳頭,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遠,令人警醒了。小說的全篇籠罩着濃重的陰冷氣氛,也是作者爲突出人物和主題而成功營造出來的,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就是懷着“哀其不幸,怒氣不爭”的心情寫下了這些文章,描寫出一段段社會風貌,塑造出一個個人物,展現出一種性格。他寫這些文章是爲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判的語言,揭露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魯迅先生急切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甦醒,重振我中華之雄巍!也許,《吶喊》留給我們的不只是頗有思想色彩的小說,他留給我們的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奮發向上的力量。在人人尋求中國夢的今天,一點點的匯聚,一縷縷的奮鬥,伴着對民族的責任,一同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