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2021年道士塔讀後感

讀後感1.09W

2021年道士塔讀後感

《道士塔》是餘秋雨創作的,相信不少人都有閱讀過,那麼你們知道它的讀後感是怎樣寫的嗎?下面是爲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道士塔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哦,請您閱讀。

道士塔讀後感1

聽了餘秋雨先生的《道士塔》,心頭一向被一股彌久不散的陰霾壓抑。漫無邊際的悲憤襲來,我彷彿看到一個目光呆滯、神情猥瑣的老道立在沙漠邊,注視着那深深的兩道車印。這一個畫面的定格,蘊含了多少的慘然與憤然啊!我好恨!

這個老道叫王圓籙,以前是莫高窟的住持。但目不識丁的他根本不瞭解莫高藝術的璀璨與繁榮。無價的壁畫在他手上竟宛如兒戲般的被覆上了慘白的石灰,一尊尊精湛的上古禮佛竟被他應手擊碎,去塑成了粗劣的佛像。但就是這樣一個蹂躪藝術、摧殘藝術的人,歷史卻如同開玩笑般的,將莫高窟最精湛的藝術結晶留給了他。可這個卑微的王道士,竟拿着莫高,乃至中國、世界的藝術精魂,換來了少量的一疊外國人給的銀元!那大車大箱裝走了多少的藝術瑰寶啊!連同王道士的愚昧、無知,一同墜入了時空的漩渦。於是,中國的古文學界又多了一個彌深的黑洞!悲哉嘆哉!

愚昧不是錯,而知錯犯錯就是大錯特錯了。如果說王道士是歷史的罪人,將萬頃的經書寶卷揮霍出洋,留下藝術的空白。那他也但是是因爲愚昧無知罷了。這便如同一位世代耕織的農夫,即使他藏有唐寅的真跡,他又怎會懂得欣賞呢?而此時懂得欣賞莫高藝術的人呢?晚清政府的官員呢?他們對此毫不知曉嗎?翻開史書,此時的官員正鐘鳴鼎食,品茗覽卷,極盡悠哉之至。而他們爲何不去善加對待,予以保護呢?他們的回答是多麼的可笑,何等的荒唐!竟言之,運費過昂,不便出資!豈有此理!

回言歷史,清政府的愚昧腐朽又豈輸於王道士!種種所作所爲恐有過之而無不及!英法爲鴉片二度侵華,大好河山慘遭蹂躪,火燒圓明園,大火三日未熄!異物奇珍,琺琅翡翠,那一樣又會輸於莫高佛典?而這些藝術精華,清政府又豈會不懂!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光緒溜之大吉。《辛丑條約》談判桌上,4.5億兩白銀拱手外獻。當慈禧說出“量中華之物力,給予國之歡心”的喪國之語時,她又豈會不知祖宗河山是何等珍貴!而她卻葬送了、摧殘了。這顯然比王道士之流更罪惡深重、遺臭萬年!

而如今,應對日益豐實的科學文化知識的殿堂,我們卻不知珍惜,不盡力汲取。難道要數年之後,爲我們抱憾的後人說我們是歷史的罪人,是王道士,晚清幕僚之流嗎?我想這幾個名詞,哪一個都內含值得掂量的分量,哪一個都足以令人遺臭萬年!

我彷彿又看到一個老道立在沙漠邊,望着深深的兩道車印,目光呆滯,神情猥瑣。我更不明白這格還要定多少年!

道士塔讀後感2

莫高窟是我國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也叫"千佛洞"已歷經一千多年的歷史.莫高窟是我國文化藝術的一大寶庫其中的藝術品凝聚着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因此莫高窟屬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國中時我多次聽到老師作過類似的介紹.因此我常想象在人跡罕見的廣闊沙漠中蘊藏着中華民族那麼豐富的文化遺產的莫高窟該是多麼的神祕和肅穆.我向往着有那麼一天能親臨敦煌深切體會一下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燦爛和輝煌.

然而自從讀過著名作家餘秋雨的作品《道士塔》後我深刻感受到了莫高窟經歷了積貧積弱的舊中國歷史的滄桑和無奈真正體味到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藝術的榮辱和淪落.

在《道士塔》中作者運用傳真的語言和生動的筆法使當時舊中國國民的代表人物--王道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他的無知他的卑賤他的愚昧他"笑咪咪地數着那一點微不足道的銀元"時的自以爲得意都讓讀者感到無限的可悲可嘆可哀可痛更讓我們感到可憤可恨.

是的讀着課文我們的心在滴血我們都會痛苦地思索:中華文化寶庫遭到盜竊與破壞敦煌文物受到極大的損失這一切大都與當時莫高窟的主持道士王圓籙有關.但是釀成整個民族文化悲劇的社會根源又是什麼呢

"洞窟裏的壁畫……暗乎乎的……亮堂一點多好呢……"於是王道士把它們粉刷"成了一片淨白";"中座的塑雕顯得過分惹眼……體態過於招搖……"於是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幾下就把"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1920年10月俄國人勃奧魯切夫用一點點隨身帶着的俄國商品與王道士換取了一大批文書經卷";……

王圓籙的愚昧是當時封建統治者長期推行"愚民政策"的結果!其實豈止是"那個時代到處都可以遇見的這樣一箇中國平民"如此無知就連出身文官的縣長身爲金石學家的甘肅學臺葉熾昌位高權重的甘肅藩臺也因爲"東西很多運費不低"對如何處理敦煌文物猶豫了又猶豫徘徊了又徘徊.最後他們果斷而文雅地"吩咐手下:'什麼時候叫那個道士再送幾件來!'"面對這樣的國民面對這樣昏庸無能只會享受的貪官作者只能懷着滿腔怒火向天空大吼一聲:"我好恨!"

道士塔讀後感3

藍藍的天空,白白的雲,每每想起餘秋雨的《道士塔》,心中不免有些寂寞,又有些憎恨。

莫高窟大門外,有一條河,過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幾座僧人圓寂塔。在道士塔中曾經住着一位姓王的道士,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當各國藝術家都在創作他們的舉世傑作時,古老的敦煌文化正在王道士的手上一步步走向深淵。

他,一個道士,因爲看不慣雕像、壁畫,就找人將雕像砸碎,將古老的文化變成幾個怪模怪樣的天師靈官;將“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都塗成一片慘白。

雖然“藏經閣”是王道士發現的,但他卻沒有將這寶貴的文化遺產留下來,外國人的一點錢、商品就能換回幾大卷在現在可以算得上無價之寶的經書。

“1920年10月,俄國人勃奧魯切夫用一點點隨身帶的俄國商品,換取了一大批文書經卷;1920--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疊銀元換取了24大箱經卷、5箱織絹和繪畫;1920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郎和橘瑞超用難以想像的低價換取了300萬卷寫本和兩尊唐塑;1920年,斯坦因第二次又來,仍用一點銀元換去了5大箱、600多卷經卷……”這是在文中寫到的,令人驚訝的不僅是用那樣低廉的價錢換走了一大批的經卷,更讓人絕望的是中國文官們的滔滔奏摺中竟沒有提“墩煌”一個字,甚至那些各國的冒險家沒有任何手續、任何關卡地就來到中國。

但如果單憑王道士的迂腐,還不足造成墩煌毀壞性的損壞,可恨的是中國官員門對文物毫不重視,貪婪的他們一步步把文物吞沒了,享受着紙醉金迷的生活。一切的一切,在他們眼中,就只有錢,錢對於他們來說比任何東西都重要,但他們不知道,再多的錢也買不會這些文物,再多的錢,也彌補不了他們的罪過。

看看莫高窟留下的古代造型藝術傑作和浩如煙海的經書,就知道敦煌文化是人類罕有的藝術寶庫。可是,這一切幾乎都在王道士和中國官員們的手中完結了。他們太卑微,太渺小,對他們再憤怒也無濟於事,因爲他們那無知的軀體無法扛起中華民族的尊嚴,無法付起那筆沉重的文化債!

我爲墩煌莫高窟默默流淚。

道士塔讀後感4

《道士塔》是餘秋雨的一篇散文,篇幅不長,講述了一個敦煌的道士,曾經無人知曉,但他所做的事情讓人們開始注意他。他被記錄在歷史裏的一個隱晦的角落中。他叫王圓篆。

他原來是個隨處可見的農民,逃荒早甘肅,做了道士。不幸的是,他當了莫高窟的家。莫高窟,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燦爛壁畫、雕刻、石窟文化的一個重要的彙集地,讓我們看看,一個農民會如何掌管它。

王道士每天愛去石窟轉轉,但那兒的畫並不招他的喜歡,飛天的婀娜,金剛的雄偉,他看不懂也不懂得欣賞。在千年前的壁畫面前,他像一個瞎子,看不見那燦爛的文化之光,他用石灰刷掉了面前的幾面石壁,欣賞着面前的雪白。

一天,他偶然發現了一個洞窟,滿滿一洞的寶物。就在這時,歐美的考古家、學者,千里迢迢的趕來,他們做好了葬身沙漠的危險準備,風餐露宿來此。可他們想象中的森

嚴保衛並沒有出現,在他們面前,只有一個衣着破舊骯髒的土道士,這也未免令他們失望——說來真是諷刺無比。於是,一批批文物被他們一行人運出來,運到了國外去。先人留下的文化魁寶,就這樣被一點銀兩換去了。

王道士的作爲,爲現在的考古學家,敦煌學者留下了什麼?他留下的,是空曠的洞穴、破碎的石像和慘白的巖壁。使得後來的敦煌學者,都只能對着國外拍來的照片研究,只能從破舊的石窟中去尋找完整的部件。要知道,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原本都是屬於我們國家,我們民族所擁有的啊!面對慘白空洞的牆壁,餘秋雨先生寫到:“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

王道士身上,滿是愚昧無知的氣息,作爲舊時代的農民,他麻木到了極點,他不知道什麼是美,更不懂得什麼是傳承。他不知道那洞裏的東西都是無價之寶,是什麼金銀財寶也換不來的寶貴的財富,一筆厚厚的精神財富。但是,一切已經過去,現在考古學家的痛聲疾呼,再尖利再刺耳,再撕心裂肺,也擋不了當年那一箱箱文物的運出。

看看現在。在某些時候,中國人身上多多少少還有着王道士的相似的氣息。景點隨處可見的,很多是“某某到此一遊”等。古人留下的寶貝,就這樣被無數人踐踏。相比之下,有時候外國人反而知道珍惜,他們對我們中國的文物反而比中國人更感興趣。說來嘲諷,對待自己的文物,我們真應該向別人學學,學着對我們的文化寶物有更多的珍惜和敬畏和保管。

“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對一個民族來說,沒有什麼比麻木更可怕,然而,想清除這種根劣性,還有很長的道要走。

道士塔讀後感5

王道士和我一樣也姓王,但讀了餘秋雨先生所著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後,我不知是該爲他辯還是該罵他,或者說既不辯也不罵。作爲原本是湖北麻城的一個農民,他大概小時候因家貧沒有讀過什麼書,或者說是沒有接受過系統而規範的教育,以至於不太明白眼前這些敦煌文物的價值。一個沒有學過什麼知識的農民又能對他苛求多少呢?對於一個貧困的農民來說,眼前這些文物是不能餵飽肚子的,遠沒有那些洋大爺們口袋裏沉甸甸的銀元來得實惠。至少那些銀元可以換來糧食和土地,甚至這一輩子都不敢想有的老婆與孩子。

一個農民又能想得多遠呢?無非是一家人的溫飽或者是一個人的溫飽罷了,而洋大爺們呢?用幾個小錢就能騙取人家的國寶,當然是非常之樂意與這樣一位中國傳統的農民老道做一筆有賺無賠的划算買賣的。所以罪不在王道士,或者說敦煌文物大面積遺失之罪不能全怪在王道士一人之身上。

外國人能夠如此輕而易舉的從王道士一人手中,用極少的銀元購走大批敦煌莫高窟裏價值連城的文物,這與當時清政府對敦煌文物的漠然視之,有直接的關係。一個農民有如此的膽量與權利出賣世界級文物,晚清政府對敦煌文物的輕視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餘老先生認爲不喊一聲“我好恨!”不足以解心頭之恨的話,那麼我覺得,愚昧無知的王道士固然是該恨,即使他是筆者的“家門”,筆者我也絕不會對他有任何的姑息。但簽署喪權辱國條約的清政府就更可恨!因爲有這樣無能的政府,纔會有這樣肆無忌憚的農民,因爲有這樣肆無忌憚的農民才最終導致了敦煌文物的大量流失。這些都不是單個的事件,這是晚清政府的無能和腐敗所必然導致的結果。

標籤:讀後感 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