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新版的道士塔讀書筆記

新版的道士塔讀書筆記

《道士塔》是劫後的甦醒,餘秋雨寫的散文。我們讀了道士塔,筆記如何寫呢?下面爲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道士塔讀書筆記,共同閱讀,請您閱讀。

道士塔讀書筆記1

最近讀了一本餘秋雨寫的《道士塔》令我感到的是對於中國文化與寶物的損失而感到痛心。

王道士只是僅僅因爲自己眼前的利益,而出賣了祖國的文化,賣掉了祖國的珍寶,換來的只是幾個錢財但是卻永遠也換不來祖國的悠久歷史。因爲他的自作聰明將記錄着中國歷史的壁畫改成了慘白色的一堵普普通通的牆壁,曾自以爲自己得到了財富但是他並不知道當時自己是多麼得愚昧無知。王道士這個人雖然並不垂名千尺,但是他卻留在了作者的心中。作者利用生動的筆法,使王道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他的無知,他的愚昧,他“笑咪咪地數着那一點微不足道的銀元”時的自以爲得意,都讓讀者感到無限的悲傷,痛心,更讓我們感到可憤可恨。

莫高窟這個地方雖然沒有華麗的外表,比不上青瓷但是它的文化價值卻是令我們驚訝的。如果說王道士愚昧無知的話,那麼當時的官員呢?他們同時也只是自己一時的貪圖享樂而造成了現在的懊悔。他們難道只懂得自己嗎?我們曾有能力去抓住那即將偷運出去的寶物,但是因爲他們只願在客廳中慢慢地喝着茶,等於親眼看着自己國家的文物變成其他國家的財產,卻不願意去挽救。有的甚至聽信了讒言相信一個外國人的話,一車車批發給了西方國家。這讓我們感到的恥辱。自己祖國的文化自己不懂的保存,反而卻擺在了外國的博物館中。看看莫高窟曾留下的一卷卷經書和歷史悠久的壁畫,敦煌文化顯然是人類罕有的藝術寶庫。可是,這一切幾乎都在王道士和中國官員們的手中完結了。他們太卑微,對他們再憤怒也無濟於事,因爲他們的無知是無法扛起中華民族的尊嚴,無法付起那筆沉重的文化的責任

那不堪回首的過去已將成爲回憶。我們堅信,日益強大的中國,不會聽任歷史文物在我們的時代飄零,不會再變得愚昧無知。失去的不可能再回來,我們能做的只能用我們的雙手我們的思想創造新的文化財富,去超越以往,國家富強,可以讓新的“奇蹟”永存我土!

道士塔讀書筆記2

<道士塔>中的王圓籙絕對是一個愚蠢的角色,但正如作者所說,如果讓他來承擔這段歷史,的確是厚愛他擡舉他了,他是一個小人物,他根本擔負不起這樣的重大的責任,連替罪羊的資格都不夠。但是透過他,我們是否看到了一個愚蠢的政府,一個沒落的文化族羣,乃至一個愚蠢的民族,一種黯淡了的文化。

偌大的一個民族,竟然讓這位酷似農民的人來守衛和呵護敦煌的寶藏,姑且不論他的文化水平,也不論他的道德操守,一個沒有走出故土,缺乏閱歷的人怎麼能夠對自己的責任和職務認識清楚,一個不懂得文化的精髓的人,自然就會把文化當成自己的自留地,王道士夠瀟灑,夠氣派,夠大方。他不懂文化,但曉得銀元,他不懂守護,卻知道奉送,這也正如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中所寫,一路地送過去,一者見得博學,二者見得大度。

其實王道士也很冤枉,那麼多拱手將國土資源送出去的人,都沒有受到譴責,而且堂而皇之地享受着榮華富貴。王道士也很幸運,至少到今天還有人記得他,也算得上青史留名了。

拋卻王道士不說,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不值得我們用大量的筆墨,花費大量的腦筋,我們道士想問,當時的政府做什麼了?地方政府難道不知道敦煌是一個寶庫嗎?不知道這是地方文明的標誌嗎?不知道子孫後代引以爲榮和繁衍生息的驕傲嗎?

知道,但沒有人考慮這些,官員們都在考慮自己的腰包是不是很鼓,皇城的關係用什麼東西打通,於是捧着金碗的人奉獻了自己的奴顏媚骨,而上官們也名正言順地享受着地方政府官員的孝順,於是一個龐大的腐敗系統悄悄地蠶食了這個寶藏,那個王道士即便真的是一個盡忠職守的豪俠,也會淹沒在這樣的交易洪流中無聲無息直至終了。

看看餘秋雨的描寫吧:

夕陽西下,朔風凜冽,這個破落的塔羣更顯得悲涼。

冷的是人心,悲涼的是情感。

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啓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悽豔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一個具有憂患意識的人,一個對於文化的失落痛心疾首的人才會寫出這樣悲壯的文字。當所謂的冒險家強盜般地盜走屬於中華民族的國粹,一個真正具有民族情感的學者如何能夠忍受這樣的奇恥大辱。這是對民族文化的強取豪奪,這是對文人的蔑視和不屑,這是對民族的一種戕害。真不知道,這些東西即便放在大英博物館內展示的也應該是中華文明和華人的智慧,應該是外族的侵略行徑。畢竟這種文化的姓氏應該是中國。

中國是窮,但只要看看這些官僚豪華的生活排場,就知道絕不會窮到籌不出這筆運費。中國官員也不是沒有學問,他們也已在窗明几淨的書房裏翻動出土經卷,推測着書寫朝代了。

今天的中國更不窮,說句實話,我們可以到世界各地買房購車,我們可以培育世界各地的品牌,但是我們忘記了自己的名譽,忘記了自己的產品。這似乎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民族,他們敢於吸收世界上任何優秀的文化,而惟獨冷淡了自己的文化,他們可以傾慕時尚任何國家的時尚,而惟獨尋不到自己的時尚,他們可以走出國門爲自己的驕傲,而忽略了自己的深厚的文化積澱,更有甚者,還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假洋鬼子,對自己的同胞評頭品足,說三道四,指手畫腳,數典忘祖。

真的,運走一點東西,不打緊,大不了我們還可以仿製,但運走了思想和靈魂,文化的土壤就會日漸貧瘠,那時,我們只能是走在無盡的沙漠中去尋找海市蜃樓了。

最怕的,不是丟了的,而是丟過了之後,我們依然在丟失。

道士塔讀書筆記3

看到了嗎,那西邊悽豔的晚霞?那是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當那幾車、幾十箱、幾百卷的文物被運往其他各國時,孰知,那是我們中國延續到現在的傷口。

那愚笨的道士總是自作聰明,當他把洞窯壁畫塗成自己覺得漂亮的樣子的時候,他不知道,他損害的是一個民族的文明古蹟;當他把那些婀娜的雕塑砸到他滿意爲止時,他不知道,他丟棄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古物;當他以貪圖小利送出洞窯裏所有東西后,他更不知道,他已成了一個千古罪人

僅僅一個道士,就毫不吝嗇地把我國千古文明送了出去,我們是該批判他的愚蠢,還是該批評當時統治者的短淺目光?一個金光閃耀的石窟,怎會讓一個道士看管?還有那些文人竟然知道這些文物的價值,又爲什麼單單吝嗇於那點運費?就像作者說的?只要看看這些官僚豪華的生活排場,就知道絕不會窮到籌不出這筆運費?。相比較外國的那些學者冒着生命危險前來徵集的精神,這又是何等的令人悲哀!

當看到我國的文物被運往其他國時,我的感情不單單可以用憤怒來形容,那種是感情高於怒與恨的。

當日本學者說?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時,中國專家沒有太大的激動。對啊,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可那些文物卻不在中國。當自己的東西到了別人手裏,自己研究時還需經過別人的同意,且要用照下來的膠片去研究。這可謂只是心酸所能概括的?

傷口總會被撫平的,可那個疤痕,卻無法抹去

道士塔讀書筆記4

第一次看道士塔時強烈的感受到中國人的無恥與無奈!前者是指那些自栩風雅實是敗類的文官,後者是那爲討生活的無知道士。另外那些外國人你能說什呢?先人之所爲?後代的有識之士又能如何?

但是第二次再看道士塔時卻認爲代表了中國社會中的幾個層級:窮苦卑微的王道士爲了生活而將先人的文化結晶分批出售代表了芸芸衆生的無知與無奈,高官的禮品與故做高雅的玩賞並不代表着他對文化藝術的重視,講好聽的是附庸風雅,講難聽的卻是以這些東西做爲升官發財與加官晉爵的老本。至於外國人隨着列強的入侵而發現此一寶藏,利用了中國人的貧困與無知輕易的大量的將這些無價的藝術寶藏運回其所在的國家加以研究,進而讚歎中華文化的偉大,而這些寶藏或許也意外的獲得妥善的保存,不至於成爲高官們的玩物而至於飛灰湮滅。所以這種結果可說是中華民族的不幸,但也可說是中華民族以致於全世界的幸運,讓這批無價的寶藏能夠爲世人所認識與保存。第叄類則是則是作者本身與那些與會卻啞口無言的後世中國學者,他們參加這場國際性的研討會而主題卻是本屬自己土地上的東西啊,再面對外國人讚歎偉大,其內心的感受應該是很複雜的呀!

最後吾等認爲無論這事兒是真是假,不但說出當時暨現時的中國,對於今日的臺灣而言未嘗不是相當貼切的一個比喻。表面上臺灣的經濟水準是優於昔日,教育水準也顯着的提高,但文化價值觀念卻並未完全隨之提升,在昔日所謂的強人政治下所打造的表象能否經由開放後的民主真正予以落實暨改善,仍有待觀察不過在文物保存的工作上來看,如何?從樣板到真正落實於民間仍是一條很長的路要走,更因爲臺灣歷史上的特殊性使得這一方面的工作特別不易進行,住民的短視近利與相關工作者的過於理想性忽視所有權人的利益,事使得此一工作的推行更爲不易。再加上民主政治並未常態的發展,除非有利可圖,否則如王道士者衆,縱使高官不是狗官,也是無能爲力呀!更何況傳統的價值觀念中除了無形的觀念是守舊與保守外,物質上的除舊佈新確是窮困的大衆所追求的啊!

道士塔讀書筆記5

讀了餘秋雨的《道士塔》,我的心和指間都是蒼白的。

我看見了一個民族的血痕,深深的,還滲着血。

一、王圓祿其人其事

“歷史已有記載,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這個人的名字的確是足以令人唾罵萬年的。如今流落到海外的敦煌國寶們終日的抽泣,很多是因爲他,才用不幸的自己見證了一段屈辱的歷史。

他是一位道士,卻看管着佛教的聖地。與其稱他爲道士還不如說他是地道的農民,那個時代到處可見的農民。當一個農民把持着一個民族最燦爛的文明時,其實悲劇列車就無可挽回的向前開動了。

不對,不對!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向前的小丑”。當我們咬牙切齒地痛惜。撕心裂肺地憤恨時,“最大的傾瀉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默然的表情。”我不禁苦笑,敦煌之不幸,文化之不幸,民族之不幸,怎能由這位認認真真做錯事的農民扛起?他扛得起嗎?

華美的壁畫,是這位老農仔細地用石灰刷抹,他不喜歡豔麗。那唐代的笑容,悲苦地向慘白的牆壁嘆息一聲,隱在了王道士滿意的粉白中。“乓乓”幾錘下去,“婀娜的體態變成了碎片,柔美的笑容變成了泥巴。”在她們的位置上,王道士膜拜的靈官、天師穩穩坐定。

讀到這裏,我恨不能早生一個世紀,飛身奪下他手裏的刷子和鐵錘,大聲呵斥:“你這愚人,你知道你在幹什麼?住手啊!”

誰知道呢?或許,他卻會迷惑的反問上一句:“我在整理我家院子,關你何事?”說罷,拾起地上的刷把,得意地望着白灰刷過的牆,“嘖嘖”地盤算着刷牆的花費,漫不經心地把散落的雕塑隨片踢出洞外,踢入凜冽的溯風中。

想到這裏,我突然發現,我腦子也一片慘白。

二、遠行的車隊

如果還有什麼稱得上掠奪美麗,那麼,一看圓明園,二看敦煌。

當二十世紀初,西方文化一派欣欣向榮的時候,國外的學者不止一次的把目光投向我們這個美麗的國度。而此時的王道士的腰帶上正栓着敦煌文化寶庫的鑰匙。在他手上,是剛從外國探險者那裏得到的小費,在他身後,是牛高馬大的洋人,自稱來取經的“洋唐僧”。道士掂掂手中的銀圓,心花怒放的想真是交了好運,這破玩意還能換錢?於是,他把一卷又一卷的經書、畫卷從深深的洞穴裏取出,裝滿了一輛輛牛車。臨行還依依不捨地目送“取經人”遠去,恭恭敬敬給人家鞠上幾個躬。

嘿!這是多大的便宜啊!足不出戶就能得錢!他心中竊喜着。

“沙漠上,兩道深深的車轍。”

三、餘秋雨的痛與恨

貫穿本文的是作者餘秋雨感情的軌跡。

在悲涼的圓寂塔前,作者吃驚的發現了“王圓祿”的名字。由此,他開始了回憶。從他讀過的關於敦煌的史料裏,搜索着他的影子。

王道士給作者的印象是一個“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索索”的農民。作者心裏發涼:中國最燦爛的文化竟然是這樣的人把持!繼而,我國當代的敦煌學者們在進行研究時,拿着從國外買來的微縮膠捲,嘆息着走到放大機前的情景,開始縈繞在作者心裏。他開始痛心。

望穿時空,他似乎看到外國冒險家,也是文物販子斯坦因,和他滿載敦煌精華的車隊,徐徐走出我們的視線,他感到一陣等同於戈壁溯風的悲涼。

餘秋雨不愧是餘秋雨,沒有指着王道士鼻尖的漫罵,卻鋒芒畢露地轟擊了他的愚昧與無知。儘管有無數條足以讓他傾瀉憤恨的江河,然而,他內心的苦痛卻不僅僅指向一個農民。大量反語的運用,如嗆天呼地,他已經痛不欲生。

全文最富有意味的是,那些靠從“強盜”手裏買回的膠捲加緊研究的專家們,在國際敦煌學討論會上,因日本專家的發言而“默默”着。這是最沉重的一筆。無論別人是讚譽還是安慰,歷史都無法改寫。他仰天長嘆。

這篇文化散文很沉重。它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作者的痛與恨,就是我的痛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