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2023年學黨史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3.3W

2023年學黨史讀後感多篇

2023年學黨史讀後感篇1

黨課作爲一種傳統的黨員教育形式,是提高黨員素質、增強黨性觀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行之有力措施,是我黨經過長期實踐證明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黨組織生活制度。作爲一名共產黨員,參加過很多各種形式和內容的黨課,如果在自己心中選一個黨課的標籤,那就是呆板。讀完《頂天立地談信仰─原來黨課可以這麼上》這本書後,我才發現原來讀黨課講稿也能讓人慾罷不能,原來黨課也可以很吸引人、感動人。

黨課講稿?是的。看書名這是一本談信仰的書,但我認爲它更是一本優秀的黨課教材,因爲全書一共七章,談馬克思主義、談共產黨宣言、談黨章黨史、談黨紀黨規,任何一章拿出來都可以作爲高質量的黨課講稿,都可以照本宣科上一堂生動的黨課。同時,全書七章邏輯嚴密的整合在一起,圍繞爲什麼入黨這個問題,旁徵博引、深入淺出把在入黨過程中應該釐清的重要話題講透講通,又是一次很好的理想信念教育。

在向黨組織靠攏的路上,有很多話題是繞不過去的,比如得知道得想清楚什麼是信仰,爲什麼要有信仰;什麼是共產主義,爲什麼要信仰共產主義;爲什麼是中國共產黨,怎麼加入中國共產黨;要了解黨史,學習黨章,熟悉黨建的相關內容,等等。此書就是在堅持忠於歷史、實事求是原則下,用小故事講出大道理,語言通俗易懂,事例生動形象,既接地氣又有溫度。本書最大的亮點是內容精準,因爲本書重點對象是在校大學生,所以徐川團隊主動將黨言黨語轉化爲青言青語(包括網言網語),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表達,溝通黨言黨語和青年心聲。比如,談馬克思一章,就是從網絡流行的馬克思表情包入題,進而談到馬克思的生平與經歷、摯友與圈子、想法與做法,最後落腳到馬克思的歷史評價,一章讀下來,完全能還原一個真實、豐滿,有血有肉的馬克思,同時對馬克思主義有一個整體印象,整章有許多地方通過諸如微信好友、簡歷、rap等流行語言和網絡語言,以大學生熟悉和容易接受的方式來闡述觀點,增強語言吸引力。

讀完這本書,我有對作者學識淵博的敬佩,有對新穎獨特表達方式的驚奇,有對深入淺出闡述道理的嚮往,但更多的是對當前如何上好黨課的一些啓發。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squo;鈣squo;,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squo;缺鈣squo;,就會得squo;軟骨病squo;。黨組織和黨員幹部隊伍中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理想信念出了問題。黨課作爲加強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當前在黨課方面卻存在不少問題:有的黨組織落實黨課制度不嚴不實,搞形式、走過場;有的黨員領導幹部不會上黨課,很多時候只是念一念文件,讀一讀報紙,看一看視頻資料,形式單一,內容枯燥;有的黨員不願上黨課,認爲上黨課只是一個花架子,對自身沒多大作用。

分析上面三個問題,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因果關係,因爲落實制度不嚴不實,導致領導幹部對上黨課不重視,久而久之就不會上黨課,從而造成黨課質量不高,黨員不愛聽,最終產生廣大黨員不願上黨課的後果。通過分析,對如何解決問題就有了一個清晰的思路,從根本上來講就是要從嚴落實黨課制度,從關鍵上來講就是要提高黨課質量。在當前推進兩學一做學習常態化制度化的背景下,應該說上黨課不存在時間和空間的障礙,因此提升黨課質量就成爲了重中之重,這是一個承上啓下的環節,黨課質量有保證了,可以促進制度的落實落地,也可以吸引廣大黨員積極參與,最終,問題就落到如何提升黨課質量這一點上了。通過本書的學習,個人認爲至少以下三點有借鑑意義:

首先,情感得讓人有共鳴。講黨課貌似簡單,只要事先準備好一份講義,登上講臺人人都能講,但真正讓黨員產生思想共鳴、行動啓迪,乃至受用終身卻絕非易事。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要讓聽課的人產生情感共鳴,關鍵在於真實。要有真情實感,只有講課的人對黨、國家、民族、人民有真感情,纔有可能感染打動聽衆。聽衆的眼睛是雪亮的,通過幾句話就知道你是真情流露還是故作姿態。本文作者徐川爲何能通過上黨課成爲網紅,就是因爲從他個人經歷與深情講述中能夠看出,他是一個非常愛黨的人,自己愛黨,才能帶動更多的人愛黨。要會真學實用,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要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如果授課者本身對這些都是一知半解,黨課效果可想而知。只有真學真懂,才能做到上課時遊刃有餘,纔可能融會貫通,進而引起聽衆的共鳴。要說真話實話,少講、不講空話套話廢話。現在不少授課者高高在上、口若懸河,習慣於講大概念、空道理,聽講者食之無味、心不在焉,原因就是在於不講真話實話。很多人上黨課怕講錯、怕犯錯誤,用空話套話迴應一些羣衆最關心的問題,對一些尖銳的問題不敢說、不會說,難以形成感情認同。

其次,內容得讓人願意聽。黨課的核心其實就是內容,一堂高質量的黨課,內容一定是具體吸引力。要提升黨課質量,必須在內容上下苦工。一是準備要充分。上黨課絕非一件易事,在網上看到過一位省委黨校教師關於上黨課的報道,說他上一堂一個小時的黨課,需要準備三個月。這本書的每一章除去網絡素材,也還至少有九篇的參考文獻。這些黨課專家尚且要花費大量精力來準備一堂黨課,那我們又花了多少精力呢?好一點的花個一天半天時間寫個講稿,還有不少是在網上下個所謂的黨課講稿,一念了事,這樣的黨課內容如何讓人入耳入心。二是內容要精準。毛主席教導我們: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黨員有工作領域不同、年齡黨齡長短、文化程度高低、理解能力強弱,如果不加以區分,搞一刀切一鍋煮,那效果差是必然的。比如上十九大主題黨課,就是對着十九大報告念一遍,上廉政黨課,就是學習黨章黨規,這樣的黨課能有什麼樣的效果。要在堅持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原則下,聽衆想聽啥我們就講啥,改變我講啥聽衆就聽啥的模式。三是知識要豐富。大家都知道準備充分、要內容精準,才能上好黨課,但是知道不代表能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能力不足。每個授課者很想講一堂出彩的黨課,奈何受限於自身的能力素質,講不好、講不出彩。這就要求每一個授課者都必須不斷增強自身素養。強化理論武裝是根本,同時不斷增強理論指導實踐能力,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工作實踐,纔有可能講出高質量的黨課。

最後,語言得讓人聽得懂。再好的內容都需要以語言爲媒介來表達。要會化雅爲俗。就是要以最接地氣的語言,把黨言黨員轉化爲羣言羣語,讓廣大黨員聽懂黨的創新理論。黨言黨語當然很必要很重要,但也必須學會與人民打交道,必須將其轉化人民喜聞樂見的表達,否則,黨的羣衆路線就無法真正得到貫徹落實。當然,化雅爲俗不是無原則的,必須要樹牢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堅定四個自信,俗不是低俗、惡俗。要會化繁爲簡。在黨課中難免會碰到一些理論性較強、複雜晦澀的內容,會講的人,把複雜的問題講的很簡單。比如這本書講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時,就以兒歌《採蘑菇的小姑年》來說明,小姑娘是勞動主體,小鏟子是生產工具,籮筐是生產關係,然後以挖蘑菇的過程的變化來揭示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辯證關係,讓每一位聽衆都能聽懂,同時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都要增強這種化繁爲簡的能力,黨課是上給人聽的,只有讓人聽得懂,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沒有人聽的理論,入耳入不了心。

2023年學黨史讀後感篇2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瞬之間,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100年的風風雨雨。在黨的100歲生日之際,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情,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激。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從南湖的一葉扁舟成長爲一艘鉅艦,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東方雄獅,拔開了數百年來籠罩於千萬仁人志士心頭的迷霧,亮出了共產主義的偉大旗幟,點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從此,炎黃子孫們的理想有了歸一,有了值得託付的領導人——中國共產黨。悠悠長夜下終於亮起了一顆耀眼的啓明星,它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指引着前進的方向。

在那災難深重,血雨腥風的漫漫長夜,是七一的晨曦撥開華夏大地重重迷霧,激勵着華夏兒女,爲了民族的自由獨立,拋頭顱、灑熱血,將共產主義信念的火種撒向大地,把理想的火炬照亮強國之路。萬里河山因此而挺拔俊秀,雄渾壯麗;歷史的長河因此而波瀾壯闊,豪情萬丈。

在戰爭年代裏的每一天,我們每時每刻都會爲發生在戰士身上的故事感動着。董存瑞、黃繼光、張思德、劉胡蘭每個熟悉的名字都讓我們難以忘懷,都給我們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爲了中國人民的事業,爲了共產主義事業,他們無怨無悔地奮勇向前。我以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感到驕傲,我以生在這樣英雄的國度而自豪。

和平年代裏的雷鋒留給我們做人的真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他對同志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工作像夏天般的火熱。雷鋒精神鼓舞着幾輩人,教育了幾代人。

強國之路在探索的腳步聲中不斷延伸,富強的夢想一天天實現。申奧、申博成功、加入世貿……中華大地喜事連連,照亮了華夏兒女的愛國之心。

紅旗飄飄,黨旗獵獵,祖國欣欣向榮,經濟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國際地位空前居高,中國人民正滿懷喜悅和希望朝着現代化的宏偉目標邁進。一百年的光輝歷程,走出了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中國共產黨是時代的中流砥柱,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用歷史驗證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曆程。我們要銘記黨,擁護黨,堅定理想信念。以信念爲舟,政治爲帆,以黨章黨規、系列講話爲指路燈塔,爲夢想乘風破浪。

2023年學黨史讀後感篇3

?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收入習近平同志2012年11月29日至2020年11月24日期間關於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文稿40篇。沉浸書中,我的心靈接受了黨史教育的淨化洗禮。廣大黨員幹部必須扛起爲時代、爲人民奉獻青春和汗水的責任,永葆赤誠之心,才能無愧於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才能在新時代新徵程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

常修忠誠心,懷信仰堅定之正氣。信仰,是人們對理論真實性和實踐正確性的認可,一旦形成,就會成爲我們的思想動力和精神支持。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有了堅定的信仰,就能正氣盎然、民心凝聚、勵精圖治、百折不撓;一個人,有了堅定的信仰,就會一身正氣、百邪不浸、執着奮鬥、自強不息。大量事實說明,信仰的缺失是最危險的缺失,信仰的動搖是最根本的動搖,信仰的背叛是最可怕的背叛。一個人一旦喪失了信仰,什麼事情都能幹得出來,什麼問題都可能發生。對黨忠誠,既是衡量幹部合格與否的根本標準,也是做好工作的本質要求。作爲黨員幹部,最核心的信仰就是要愛黨信黨,對黨忠誠,這是作爲黨員幹部的大節、大義。要時刻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事事以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爲先,時時以幹部形象爲重,處處以思想正派爲本,行使職權不越權,工作到位不越位,以公心贏得公正。要抱着對黨、對人民、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堅定理想信仰,真正把工作當事業幹,把本職崗位視爲成就事業的舞臺。只有始終信仰堅定,鬥志纔不會消沉,纔會在新的時代創造新的業績。

常修責任心,蓄恪盡職守之底氣。責任心,是我們不斷進取的精神源泉。古人云:天地生人,有一人當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日之責。在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打贏脫貧攻堅戰等國家大事面前,廣大黨員幹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人展示着堅強,書寫着責任和擔當。毛主席曾經說過,革命戰士是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各級黨員領導幹部,無論身處什麼崗位,都要做到看待職權想着責任,運用職權出於公心,行使職權考慮後果,切實用好職權、負好責任,以高度的責任感投身到工作中。要將履行責任看成檢驗個人能力水平的試金石,又要把責任作爲約束自我、錘鍊自我,增強政治定力、規矩定力的緊箍咒,切實讓責任在紀律制度的軌道內運行。

常修進取心,揚奮發有爲之銳氣。進取心是人一往無前、奮力向上、百折不撓、開拓創新的勇氣和意志。世界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拿破崙·波拿巴有句人盡皆知的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就是要告誡人們時刻保持一顆不滿足於現狀,堅持不懈地向新的目標追求的蓬勃向上的進取之心。青年紀檢監察幹部,正值幹事業的黃金時期,更要銳意進取、奮發有爲。要自覺到脫貧攻堅的前線、疫情防控一線等急難險重崗位,積累經驗,增長才幹;要不斷完善自我、突破自我,錘鍊過硬品質,磨鍊過硬本領,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始終保持百折不撓的堅韌品格,把困難和挫折當成錘鍊自己的熔爐,在解決困難中磨鍊意志強化素質;把困難和挫折作爲人生珍貴的閱歷,在逆境中提高水平豐富經驗;把困難和挫折當成對自己的考驗,在接受考驗中增強事業心和進取心。要牢固樹立無功便是過,不進就是退,平庸就是錯的標準,凡事要走在前、做樣板,幹一件是一件,抓一樣成一樣,既出活更出彩。

常脩敬畏心,養慎獨自律之靜氣。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曾告誡黨員領導幹部,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算得清三筆賬:政治利益賬、法律紀律賬、個人良心賬。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一旦在思想認識上發生了偏差、產生了懈怠,對黨的事業缺少敬畏之心、對人民缺少敬畏之心、對崗位缺少敬畏之心,玩弄職權、玩忽職守,也便有了可乘之機。從警示教育片黨員幹部犯罪的案例中不難發現,常常是懷着無人知曉的僥倖心理去作案,僥倖中的不幸結果就是走上政治生涯甚至生命的終點。作爲一名黨員,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敬畏之心,才能明界限、常自省。要始終把紀律規定作爲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的清醒劑和定心丸,慎獨、慎欲、慎微、慎終,經常想一想爲了滿足一時之名、半鬥之利、口腹之慾,可能要付出的慘重代價,從而多一分清醒、多一分理智、多一分定力。要把嚴守紀律規矩當作每日的必修課,看牢自己、管住家人、謹慎交友,堅決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園

2023年學黨史讀後感篇4

我們政黨的優越性更加的突出,其強大的執行力令全世界動容,這也更加表現出我們中國共產黨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中國共產黨在1921年初創內時,其優越性和純潔性就已定下了。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以國內有這樣的先進政黨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黨史是黨員幹部的必修課,從中能夠汲取經驗教訓,汲取不懈奮鬥的力量,在面對前進道路上的挑戰與挫折時,找到更堅定、更自信的自己,在信堅定、行篤定中書寫夢想的新答卷。

學好黨史必修課,以堅定的理想念書寫夢想的新答卷。夢想的出現或許是一時之念,但是實現夢想絕非一日之功,黨的歷史進程告訴我們,偉大夢想的實現一定是在持之以恆的堅持中實現的。力量需要生長,力量需要凝聚,力量需要在時間長河中不斷沉澱,一個黨員幹部的跋涉足跡能走多遠,在於其理想信念有多強。人們常說:理想信念高於天,夢想是天,天之大在高處;奮鬥在實,千里路在腳下。黨員幹部的奮鬥要有源源不斷的力量補給,要堅守精神追求,以理想信念紮下根,以理想信念補足鈣,不斷錘鍊自身的筋骨,讓自己在苦難挫折中淬火成鋼,讓堅不可摧的理想信念成爲一艘巨艇,滿載青春熱情和昂揚鬥志,越過重山萬座,在一往無前的衝鋒中,抵達夢想的目的地。

學好黨史必修課,以強韌的鬥爭意志書寫夢想的新答卷。黨史是有記憶的,這種記憶是共產黨人身上的紅色烙印,是傳承的血脈基因,也是攻堅克難的制勝法寶。黨員幹部在趕考的路上,總會面對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和嚴峻的鬥爭環境,志不強者智不達,黨員幹部要在黨史中傳承紅色基因,接過精神火炬,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勵精圖治。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時,千千萬萬個黨員選擇逆行,勇扛使命與擔當,與來勢洶洶的病毒做鬥爭,無論是手術檯上的爭分奪秒,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夜以繼日,還是運送物資的倍日並行,都彰顯了共產黨員絕不服輸與決心向前的韌性。沒有共產黨人這種不怕苦、不怕累的鬥爭意志,就沒有新時代偉大的抗疫精神,這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內在動力,是實現夢想的意志力量。鬥爭意志是開啓新徵程的鑰匙,嶄新的道路上是更加磅礴的力量,是更加燦爛輝煌的未來。

學好黨史必修課,以自信的風發意氣書寫夢想的新答卷。翻開百年黨史,從艱苦卓絕的革命年代到改革發展的建設年代,中國共產黨的自信力開拓與實踐中不斷增強。共產黨人風發之意氣與年齡無關,與精神狀態和本領才幹有關,這種風發意氣是黨員幹部在朝霜暮雪的學習中得來,在思考總結的智慧沉澱中得來,在不斷摸索的實踐探知中得來,歸根結底是由成長與經驗得來。黨員幹部的自信力不但展現着個人的風采,還能帶動我們黨事業發展開拓進取。黨員幹部要增加才幹來增添風發之意氣,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讓這種意氣高高飄揚,成爲前進道路上的激勵和鼓舞,厚積闖關奪隘的底氣,在自信前行中實現自我價值,去打破更多的不可能,創造更多的新精彩,書寫夢想的新答卷。

2023年學黨史讀後感篇5

如果說把黨課比喻成是一個人,那麼情感就是黨課的靈魂,內容是黨課的軀體,語言是黨課的動作,三者缺一不可,只有有機的融合起來,纔算是一個完整的、健康的人,纔算是一堂精彩的黨課。

?朱明王朝》與大多歷史文獻書籍相悖,現行的歷史文獻書籍多爲對一個朝代整個興衰榮辱及一些重大事件、內幕事件進行闡述和揭露,而《朱明王朝》則在明朝的行政體制、監督體制、社會風氣及文化風氣上進行介紹。因此,在閱讀後,記憶更多的並非是皇權如何交替,而是對明朝的一個整體框架的理解,主要是針對皇權與相權鬥爭、權力監督體制、以及憂患意識重要性有了一些更深層次的看法。

一、權力的過度集中容易導致事業坍塌。中國古代封建歷史有一個奇怪現象:皇帝崇尚君權天定,自封爲天子,代天行事,自身權力希望毫無節制,要求一人集權;而往往皇朝的強大,除了皇帝需要開明以外,一個敢於抗衡皇權制定合理政策的行政機制也必不可少。朱元璋作爲我國古代史上唯一一位從南到北實現統一的開國皇帝,其本人具有歷代以來開國皇帝的優點,同時也兼有對集權的慾望。朱元璋認爲元朝之所以滅亡,根本原因在於主荒臣專,也就是相權壓制了君權,於是在中國延續了千年的宰相(丞相)制度在其手上夭折,而其本人的親力親爲和集權慾望導致最高行政機構成爲了國家領導人的祕書處,歷任內閣首輔也僅僅是其以及其子孫後人的意識執行者。

這種體制的建立其實僅僅是讓皇權得到了極端昇華,但是對事業卻並無好處,行政人員作爲政策的具體執行人員,喪失了基本的思考能力,一味地崇上,缺乏對政策的理解和因地制宜的實施能力,導致整個行政機構失去了應有的執行能力,最終導致整個機構的坍塌。

二、權力的監督失衡容易導致事業下滑。監督就是把權力的慾望關進枷鎖中,監督失衡就會導致權力失衡、慾望失衡。作爲朱明王朝最爲著名的兩個皇帝——朱元璋、朱棣兩父子都有通病,都對他人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心和防範心,因此在這兩個皇帝在位期間,多數官員均是戰戰兢兢去早朝,生怕回不了家,而爲了更好的鞏固自身統治和防範風險,於是朱元璋父子創立了明朝所特有的廠衛。錦衣衛是皇帝對百官、百姓進行監督的機構,而東西廠則是對監督機構進行監督的機構,自明朝中葉開始,廠衛監督失衡,監督者與權力執行者身份重合,廠衛可以不經任何程序和批准對官員、百姓進行處置,嚴重導致監督缺位,因此從明中葉開始,政治生態順流直下,一去不復返。

權力的監督失衡,讓整個行政機構處於一種失管狀態,行政人員開展工作更多的不是擔心工作能否出現成效,而是擔心自身是否會不明不白的被處理,幹事者無心幹事、不敢幹事,當權者不給予支持而是更多的進行壓責懲處,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幹事者不敢幹、擔當者不敢擔、民衆幸福感完全缺失,腐敗墮落成爲常態,最終造反成了唯一出路。

三、憂患意識缺失容易導致事業失敗。縱觀中國古代史,歷朝歷代都逃不了一個邏輯——前期強盛、中葉守成、後期墮落。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本人認爲更多在於憂患意識的不斷減弱甚至消失。封建王朝,前期總是外敵環視,雖已安定,但居安思危的心態鼎盛;經過前期發展,國家不斷強盛,外敵退卻,玩樂思想開始盛行,到了後期,在外敵人強盛,在內奢靡之風盛行,王朝衰敗氣運日漸凸顯。在明朝,朱明家族大力修建了萬里長城以防外敵,於是外敵進不來,大家只顧着在家裏享樂,最終玩物喪志。例如明武宗朱厚照只顧玩樂,不理政事,成爲頭號玩家,太監劉瑾成爲了實質決策人;萬曆皇帝更是可以足不出戶,多年不早朝,太監魏忠賢則成爲了全國人民的九千歲。

曾經有一個寓言故事講在山上養一羣羊,把狼全部殺掉,結果養羊不成,而留下了一隻狼,結果羊變得健康。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居安思危從來不是一句空話,危險的存在更多的是提醒人們要往前走,只有後面有人追,前面的纔會往前跑。保持憂患意識,認清當前存在的危險,事業才能夠更加穩步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