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中國哲學史》讀後感

讀後感7.52K

第1篇:《中國哲學史》讀後感

《中國哲學史》讀後感

《中國哲學史》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哲學史》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喜歡買書,但不是愛讀書的人,每次讀書都是虎頭蛇尾,一旦不能一氣呵成,就從此擱置了,於是家裏、辦公室到處都是看了一半的書,或將書翻扣着將封面封底統一向上,或夾個書籤等待下次能把它想起,理論書籍更是如此。要“照鏡子,正衣冠”,我應該老老實實承認,每次寫個人評價“能夠認真學習理論知識”,其實是撒了謊的,對於我這種說假話已經近乎習慣的人,的確應該“紅紅臉,出出汗”好好進行一下批評與自我批評了。

兒子讀高三,經常會在網上買書,中學封閉管理,無法收快遞,地址常常留我的。鑑於此,我比兒子早一步接觸到了馮友蘭先生《中國哲學史》的中文版。冬日的午後,天氣格外好,太陽暖暖的照着,大院裏的銀杏樹葉子飄落下來,一地金黃。水池邊的長椅被曬得暖暖的,四周靜悄悄的,應了一句俗話:太平時代“連午後的陽光都是安寧的”,我乾脆坐到長椅上,打開快遞包裹拿出《中國哲學史》,四周一片靜謐,內心的世界彷彿一下子變得安靜乃至乾淨,“一篇讀罷頭飛雪”,不知今夕何夕。我這樣一個無知的躁動者,第一次與馮友蘭先生慈父般的目光深切對望。

不得不說,《中國哲學史》是一本很好的哲學讀物,它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我對哲學產生了濃厚興趣,開始思索人生。

馮有蘭先生說,“哲學,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有些時候,人們常常受到生活環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環境,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不同的哲學也就有特定的強調之處和省略之處,構成某種哲學的特色。中國特定的社會背景,形成了獨特的中國哲學,中國哲學有着衆多的門派和不同的發展完善階段,在中國,哲學與人人有關,中國哲學支撐起了中國信仰的半壁江山。

《中庸》第一章上寫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人的感情還未迸發出來時,內心無所謂“過分”或“不及”,這時稱爲“中”。人的感情傾瀉出來,保持恰如其分,達到“和”。“和”來自“中”,“中”又是“和”所必須。這個思想適用於表達人的感情,也適用於表達人的慾望。每個人的行爲在人與人的社會關係中,都有一個平衡點,使人在表達感情和滿足慾望時,知乎所止。如果在一個社會裏,各種人都懂得對自己的.慾望和感情適度地滿足,社會便達到和諧、安定、秩序井然。當然,有些事情爭取是好的,在現在的這個社會也必須要去爭取,沒有人願意做行屍走肉或僅僅是人生過客,這是一個好時代,我們應當通過努力來成就自己。而現實的慾望常常讓人瘋狂,不擇手段讓自己的房子、車子、票子等等各種財富最大幅度的增長,或以自己擁有的各種權力爲榮耀,爭一時之高下,此刻,是否應該靜下來想一想:爲了什麼?那真是我們想要的嗎?富貴也好,貧賤也罷,最後只不過或無或有的一塊墓碑而已吧!

中國與西方的差異歸根到底是哲學上的差異,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而是倫理。記得有一次在領導宴請西班牙客人時,席間聽到這位客人說,中國的問題是“管了太多的窮人,所以富人的負擔很重”。此刻,這個問題用中國哲學觀點便能回答:“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就是“仁”,這個“仁”就是“共同富裕”的政治基礎—“王道”,中國需要富強、渴望富強、離開了“富強”國家便會陷入積貧積弱,這是中國近代史最慘痛的經驗教訓,但中國的問題顯然不是簡單的“富強”所能解決的,把富強建立在王道的基礎上,實現王道與富強的統一,纔是更高層次的富強。

中國哲學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發展內聖外王的品格,中國哲學討論的問題就是內聖外王之道。

如果說讀史可以明智,那麼讀哲學,可以讓人活得通透。

此文有感於馮友蘭先生《中國哲學史》。

第2篇:《中國哲學史》讀後感

這是一個互助平臺,爲您提供大量《中國哲學史》讀後感範文,送一篇給你。

《中國哲學史》讀後感

讀完《中國哲學史》後,再比較之前讀的《西方哲學史》,我可以明顯感受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和東西方人思維方式的不同,縱觀當今之世,東西方意識形態上的差異可能也就是根源於此。

《中國哲學史》中也是以人物思想爲單位展開闡述,向讀者呈現了一副中國思想的發展脈絡圖,但究其核心,中國哲學史中還是有幾個顯著的特點,而這幾個特點,我認爲也是中國人思想的核心,我們可以從這幾點上來探討中國人的思想。

中國哲學史中給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中國人重人情”。從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說起,無論是儒家的“仁”,還是墨家的“兼愛”,還是道家的“人道”都彰顯了中國古人對人情的研究,尤其是思想史的後期,儒家思想漸漸成爲主流後,儒家思想中的“仁義道德”“禮義廉恥”更加擺在了突出的地位,中國的統治者開始走上了孟子所說的“王道之路”。人情成爲中國思想教化的核心,中國人慢慢也陷入其中,所以不得不說當今的中國人也還是沒有脫離封建思想的枷鎖。

第二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就是中國人思想的發展之路,從人到家再到國,中國的“家國夢”,從《大學》中“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顯現出這樣一個清晰的脈絡,而西方與我們不同,他們是“人—民—國”這樣一個發展思路,首先成爲公民,再由公民組成國家,這也許也和西方國家的小國寡民有關,但這卻也增強了他們的公民意識和國家意識。而中國的“家國之路”隨着大家庭的瓦解,核心

家庭的組件,“家國之路”也爲大多數人所廢棄,禮教也逐漸衰落和被時代所拋棄。

但是中國思想中也有很值得我們繼承和學習的東西,那就是中國人的“中庸之道”,孔子說“中不偏,庸不易”,謂之“中庸”。不偏不倚是“中庸之道”的核心,後人對這一觀點也加以運用,比如漢朝統治者的“義利雙行、王霸並用”之道,“外儒內法”之道,其實就是對中庸的實踐運用,不走極端,包容百家,堅持一條道路走到底,反觀現在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實也是對“中庸之道”的一種運用,堅持以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並存,不偏不倚的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中庸之道可謂深入中國人心,中國人骨子都有“中庸”的影響。中庸之道總結起來就是八個字“不偏不倚、堅持到底”。《中國哲學史》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和特點,在此我就不再詳細論述了,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都是巨大的礦脈,沿着他們逐漸深入下去,我們可以發現許許多多我們未知的東西。這就是哲學的魅力!

2013年4月1日

標籤:讀後感 哲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