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董卿《朗讀者》告別觀後感多篇

讀後感3.17W

董卿《朗讀者》告別觀後感多篇

董卿《朗讀者》告別觀後感 篇一

董卿曾說過,堅守一顆莊重之心,給文學以禮遇——不要賦予書“強心針”的功能。“生活裏還可以有一頓飯,是耳朵的飯。”一卷書,一盞茶,在輕聲吟誦中走入詩意的世界;一段文,一個人,從翰墨幽香中感受文化的沉澱。

觀看完第二季的我最印象深刻白巖鬆的演講,從他的演講中,我學會了很多;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經歷,白巖鬆也是一樣,他的少年時代充滿着艱辛,也有難忘的回憶。家鄉是忘不掉的牽掛。當下我們被太多的成功學包圍,我們這個時期的人,都太過去熱衷成功學,從而導致了一種畸形的判斷標準。只有成功,別人纔會高看你,只有成功你纔會有地位,只有成功你的人生纔是成功。在我們都想去成功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中國老話,“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這句話我們也能夠看出,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不成功就會沮喪、就會消沉、意志就會削弱、自信心就會喪失。這樣的標準要不得。

人從出生開始,就是一條單行線,直奔死亡而去。就算你贏得了全世界,你也贏不了死亡的這個結果。面對死亡這麼大的一個失敗,你該怎麼辦?

成功固然好,失敗也沒關係。重要的是在過程中,我們能夠得到什麼。一個沒有經歷過失敗沒有經歷過挫折的人就像一個純淨的。玻璃球,有一點磨損,在別人眼裏就會失去光彩奪目的本來。高處不勝寒,越成功,站的越高,摔下來就會摔的越狠。如果我們經歷過挫折經歷過失敗,再次摔下來的時候,疼痛感就會大大減弱。

一個人有一個不成功的一生是失敗的。但是,一個人如果沒有經歷過挫折和失敗就很可能夭折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董卿《朗讀者》告別觀後感 篇二

《朗讀者》第一期節目以“遇見”爲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大家許淵衝等嘉賓,在節目中,濮存昕第一個亮相,他講述了自己鮮爲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童年時竟被同學起綽號“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節選《宗月大師》致謝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恩人,濮存昕感謝了一位醫生,改變了他的命運。柳傳志暢談因拙成巧的人生軌跡,高三時爲何與成爲百裏挑一的飛行員的機會失之交臂。節目現場柳傳志重現“父親的演講”,朗讀兒子婚禮上的家信,“柳式家訓”讓觀衆深受啓發。=張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舉奪魁,當選世界小姐的決定性因素,並分享了爲人母近一年的驚喜與感動。

以朗讀和訪談爲核心的節目內容,加上經典音樂藝術的組合,《朗讀者》首期獲得了巨大成功,實現了董卿當製作人的開門紅。

壓軸出場的是曾翻譯《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牡丹亭》,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的'96歲高齡的著名翻譯家許淵衝先生。董卿在現場與許先生娓娓互動,許淵衝道出了曾用翻譯林徽因詩詞追求女同學的獨家趣聞。已爲中外文化傳輸做出傑出貢獻的許淵衝老人,近百歲高齡每天依然堅持工作到凌晨3、4點,他活到老、學到老,永遠用年輕人的心態努力工作,感動了觀衆。

董卿《朗讀者》告別觀後感 篇三

與《朗讀者》的遇見讓我感受到什麼叫氣質,什麼叫平凡,什麼叫美麗,什麼叫普通,什麼叫簡單,什麼叫命運。這是由董卿主持的一項記錄片節目。董卿的華麗自信出場帶來了太陽般的光芒,瞬間照亮全場的觀衆,同時響起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是帶着喜歡和敬意的。

嘉賓越來越重量級,這次最有感觸的是86版西遊記的總編劇許鏡清老師,原來最喜歡的《女兒情》就是出自他的筆下,真是爲自己的孤陋寡聞感到汗顏。30年爲自己人生這一次音樂會的'努力,一次次努力,一次次碰壁,但是倔強的老藝術家還在堅持,必須要開。回想自己音樂會當時的場景,許老師還是動容的流下眼淚,30年的堅持,終於有了結果,人生又有多少個三十年呢!許老說,只要活着就不晚!並沒有刻意的追求名利,把一生都獻給自己熱愛的事業,真的讓人敬佩!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在浮躁的環境下沉澱下來吧!--女兒情-->

但是最大的感觸卻是,在中國,真正的藝術家都過着清貧的生活。開始許老師的獨白,到現在跟老伴還住在普通的居民樓,董卿說,在那個年代,並沒有給您帶來太多的名利。爲什麼總覺得是對現代社會的諷刺呢?!一個對中國藝術奉獻一生,對國家有貢獻的老藝術家,想開一場音樂會等了30年的原因竟然是沒錢!我們還口口聲聲說尊重知識,這不是在打臉嘛?!

還記得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卻不如演員黃曉明則與Angelababy舉行婚禮受人矚目,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卻至今在北京只能買半個客廳。而明星則辦一場婚禮都會幾乎癱瘓上海兩座機場。前段時間北京的買房記,中科院的員工因爲買不起房,帶着孩子離開北京。這樣的例子一遍遍沖刷着我們的眼球,同時也拷問着我們的內心,我們到底真正崇拜着誰?我們從小被教育的價值觀真的被社會扭曲了嗎?

董卿《朗讀者》告別觀後感 篇四

朗讀者第三期徐靜蕾讀後感是什麼?朗讀者第三期徐靜蕾讀後感介紹,朗讀者第三期主題是“選擇”。每個人生都面臨多樣的選擇,才女徐靜蕾爲奶奶朗讀史鐵生的《奶奶的星星》。那麼我們看看這期朗讀者第三期徐靜蕾讀後感是什麼?想了解的趕快到清清下載吧看看吧。

細膩的情感感染到臺下的董卿,不禁留下情動的淚水。徐靜蕾的朗讀是否也勾起你的回憶?

節目之後,徐靜蕾和董卿大方暢談自己的愛情觀,她說:“現在的感情生活很美滿,可以說是100分,也不會因爲結婚就變成120分。”談起男朋友和爸爸的關係,她說兩人見面很尷尬,男朋友只會搬東西,還是少見面的好。

這樣的徐靜蕾是不是讓你想起《將愛情進行到底》裏的文慧,她是楊錚在大學裏的第一個女朋友,這是她的初戀,也就因爲這樣,給她留下了最美好的回憶以至於在要結婚前回國的時候都要和楊錚在一起找尋原來純真少女的初戀情懷。

43歲的徐靜蕾至今還保留着這種文藝純真的感覺,對愛情和婚姻的認識,其實非常清醒,實在是難得。

對於老徐的'這一段朗讀,網友們是這麼認爲的:

稀土部隊cheng:還記得有一個地方我們知道,在電影的結束,大屏幕上老徐寫出了這幾個字:謹以此片獻給我的奶奶,是她教會我如何去愛。

行走在時光的空間:特別感動。徐靜蕾,娛樂圈爲數不多的真正的大才女,情感細膩而敏感,自然清新、令人動容。只戀愛不結婚的你,幸福就好。

穩穩的c幸福:大學時候特迷戀徐靜蕾。青春清純可愛。文藝氣息。

鞋子我丟了:老徐讀的這段,就像在聽她自己的故事,我完全從史鐵生裏脫離了。

想環遊世界的Alice:好久沒在電視裏看到老徐了~這一看又把我感動地一把眼淚一把鼻涕。

董卿《朗讀者》告別觀後感 篇五

著名翻譯家許淵衝,今年96歲高齡,拄着柺棍最後一個出場。許淵衝是北京大學教授,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候選人。20xx年,國際譯聯將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授予了許淵衝,是首位獲此殊榮亞洲翻譯家。

上週六,《朗讀者》在央視首播,一位老先生走上了舞臺,與主持人短短十多分鐘的交談,老先生迅速在網上走紅。

也許你不知道他是誰,但是正是因爲他,我們遇見了包法利夫人,我們遇見了於連,我們遇見了李爾王……同時,也是因爲他,西方世界遇見了李白、杜甫,遇見了崔鶯鶯、杜麗娘。

在他看來:“翻譯就是應該把一個國家創造的美轉化爲全世界的美。創造美是人類最高的幸福,這也就是我人生的意義,別人都在談對等,我在談超越。”

他回憶道,“1931年翻譯第一首詩,就是林徽因的《別丟掉》。”許老打趣說,“當時翻譯這首詩,是因爲喜歡一個女同學。”

《別丟掉》是林徽因爲紀念逝去的徐志摩而作,“一樣是明月,一樣是滿山燈火,只有人不見,夢似的`掛起。”許淵衝現場念起這兩句,動情時眼中噙滿淚水。

“林徽因通過這首詩表達的感情很真很美,所以我就把它翻成英文,還把它送給喜歡的女同學,可惜這位女同學已經名花有主。”

講起自己熱愛的翻譯事業時依舊充滿熱情,給自己定的“小目標”,是100歲前翻譯完莎士比亞所有作品。

不管何時何地,提到翻譯,許老的快活勁兒立馬從眼神裏奔出來,溢滿整個臉龐。臉頰紅撲撲的,看不到老年人常有的老年斑;白眉毛自在招展着,茂盛程度甚於稀疏的白髮。

董卿《朗讀者》告別觀後感 篇六

《朗讀者》第七期——面對告別最好的態度就是好好告別

關於告別,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正如董卿所說,有些時候,告別是主動的選擇,有些時候告別是被動的承受,她說,那我們如何面對告別呢?面對告別最好的態度就是好好告別。

姚晨有點從喜劇明星向女神發展的節奏啊,央視新的化妝師水平很不錯。她講了初到北京,作爲北漂,被一個胖姑娘收留的。故事,看得我淚目。

董卿《朗讀者》第七期——告別,聽姚晨的朗讀想到的

其實,由於一些原因,我在去年到今年,在西安被一家收留了一段時間,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兩家人和一家人一樣挺着,忐忑的接受着種種改變。

這一期的主題很好,說人生不是別的,而是各種各樣的告別。不過值得欣慰的事,我們這次告別是帶着很大的喜悅的。這次告別後很快還會再相見,而且以後再見也是方便的。

也許,若干年後,一切都過去了,她家也搬家了,但我還是懷念在紡織城的日子,在三廠四廠中間的過道了,打麻將的老頭老太們。

懷念那個臨時的港灣,懷念一起創造未來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