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1.86W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精品多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一

《萬曆十五年》雖然以此爲題,但實際上萬歷十五年但是是個引子,黃仁宇只是借在這一年發生的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展開文章,把萬曆十五年作爲敘述的線索和落腳點,全面地展示了明代後期萬曆年間從皇帝到官員國家暗藏的癥結,顯示了在落後的制度裏無論怎樣的個人,身處在何等位置,做出怎樣的發奮,無論是他個人,還是他所想改變和擺脫的社會環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錮着,讓個人成爲了這制度的犧牲品。既然個人憑一己之力已無法做出任何改變,這制度讓明王朝離開了世界的中心,甚至無法跟上白山黑水邊上一個小部落的節奏,明王朝已經到了沉沒的邊緣,落日沉沉,敗落已經是無可奈何的事了。

看起來黃仁宇只是選取了幾個獨立的人物作爲章節來撰寫,而實際上他選取的這些人頗具代表性,作者總是把他們放在一個更大的社會制度與背景中來敘述,他們看起來是個人,他們認識到了自己時代前進與滯後的碰撞中所出現的問題,也付出自己的發奮,他們都是作者認爲那個時代中的佼佼者,但無論是堅持道德的力量維持復古亦或是某種程度追求自由和變革,結果對於個人命運或者個人的社會追求來說都是失敗的。正因單憑一己之力無法對抗制度,每個人都是制度鏈條中的一分子,當他想改變這鏈條時,他無疑會被鏈條上的其他人所殘酷打壓,維持守舊平衡的羣衆力量是強大的,而想阻擋時代的前進也是個人辦不到的。因此即使某個人意識到了現實與社會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無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際,只能感受着社會的暗流涌動而束手無策。

第一章從小事切入萬曆的宮廷生活和處處被安排好的成長環境,他最終清算了自己堅持原則的老師和首輔張居正,想獲得自主的權力,最後發現皇帝只但是是制度的執行者而已,並不具備自主權。而第二章裏繼任的首輔申時行則發奮在皇帝與文官集團之間折中共濟,留意謹慎地維持文官集團內部的平衡,使國家機構能夠正常運轉,但這種處世態度並不爲文官集團理解。第三章皇帝爲立儲一事與羣臣對抗,認清了自己所處的環境無法實現自己的個人意志,最終對百官採取疏遠、消極應付的態度,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百官失去了效忠的好處,也採取消極敷衍的做事態度。第四章進一步借內外政的大事證明了皇帝不能以個人意志做出決定而實際決定於羣臣,活着的皇帝個人和他已死去的祖宗沒什麼區別。第五章清官海瑞期望恢復洪武皇帝時的制度和風氣,然而這樣做無疑與社會時代相悖離,雖然道德值得敬佩但無法真正施行。第六章從一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角度敘述了明朝武官處於被文官壓制的境地,而無法有所作爲。第六章社會名人李贄的思想與社會的衝突,其實是儒家內部思想派生出的心學與傳統朱熹理學的對立,然而李贄的思想雖然批判時弊,但並不能建立新的思想體系,故而本質上無法改變社會反而顯得自相矛盾。

總而言之,作者的觀點是認爲明代當時的制度已然極爲落後,財政與組織上極爲鬆散,導致國家實力名不副實,而微薄的薪水也導致文官陽爲道德,陰爲私利,實際主導國家的文官集團都處在此種陰陽衝突之中不能自拔,而任何企圖的改變都遭到了強烈的攻擊和反對。皇帝、首輔張居正和申時行、海瑞、武官戚繼光、思想家李贄從個人的角度應對混亂的現狀期望有所突破和改變或者憑藉道德的力量恢復平衡,但種種發奮在對抗現實的龐大羣體時都顯得無可奈何和無能爲力,正因他們既然無法改變制度,就無法避免的遭到來安於此制度的文官的攻擊,因此即使是小的改良也無法推行,留意謹慎地持續平衡也不可能,國家此時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問題只是時刻而已。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二

1、所謂大歷史觀,是將歷史放到更長的歷史時期內觀察,與世界其他國家橫向對比

2、宗法制的社會結構傳統、廣闊的國土、衆多的人口,在當時交通信息極不發達的小農社會背景下,自然而然就發展出了以道德爲準繩,以士大夫階層爲統治階級的形式,這是歷史的必然。

3、中國是一個道德觀念極其盛行的國家。常言道,道德是要求自己的,如果用在了要求別人身上,那多半要出問題。但這種觀點,一是很難落實,二是這本身也是一道道德標準本身。其實中國人的道德觀念,是分受衆的,有些只適合士大夫爲代表的的所謂精英階層;而有些則是針對底層民衆的。

4、越是深入歷史,越是發現歷史的現實性。以前讀書時候時候,教科書上賦予的歷史觀,在萬曆十五年這類書籍面前,已然全部面目全非。先不說教科書上那些傾向性的表達,即使是客觀表達,在你深入瞭解那些結論背後的事件人物以後,也可能會有全然不同的觀感。這就好像一條你認爲很有道理的道理,但當你運用到具體事務中的時候,又會碰到諸多問題。當你終於在不斷摸索中明白了其真諦以後,雖然你仍然認可這條道理,但那種感悟是截然不同的。

5、最後,這是一本好書,值得對歷史有興趣的人去閱讀、思考。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三

這本書——《萬曆十五年》是無意間發現,起初是以爲與大明王朝一樣,是小說,是演繹,後來卻發現不是這個樣子,如作者所言,這本書既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學術報,也不能算嚴格意義的商業產品。

作爲一個多年旅居國外的華人,文字的寫作風格已經深受影響,中國人做的史書多數很隱晦,雖不至於像段子裏講的,中國的史書裏除了名兒是真的,情節全是假的,但是讀起來總感覺懸在空中,紀傳體由司馬遷發明,我不確定這是不是武俠小說的起源。這本書的文風平淡如水,婉婉道來,但是這水不是清流急湍,而像泡老了的帶着茶末的水,總感覺沉沉悶悶,但是又說不出哪裏有問題,就如同書裏的那些主角一樣,在大道德的規範下,都低着頭,弓着腰,不能突破,也不敢突破,就像頭頂一層厚厚的雲層,這就是這本書整體的感覺。

作者的大歷史觀,要放到什麼樣的視角去看待歷史的變遷,王風起於青萍之末乎?還是客觀的事物規律有其必然解決,這本書裏對於現狀我看不到解決的方式,太多的無奈可奈何,太多的無能爲力,最終只能被歷史的洪流推動着,最終被碾爲粉劑,唐宋元明清,秦皇漢武,唯獨這個明的味道有些特殊,邏輯思維有幾期節目講的就是這個大明,有意思,可以看,這本書,也值的一看。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四

近日拜讀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此書英文名爲“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可直譯爲“平淡的1587年”。黃仁宇先生並非如傳統史記般瑣碎地描寫該年事記,而是以1587年爲支點,將明後期的歷史支撐開來,更大的意圖在於從人性角度闡釋中國文明史。我不是學歷史的,所謂“門內看行道,門外看熱鬧”,在熱鬧之餘,漸覺歷史大潮從心中涌過,一時感慨萬分,以求一吐爲快。

歷史本無所謂錯與對,但人們在討論歷史的時候總愛如此評論:“如果當年韓信在漢中自立爲王……”,“假如元朝大軍向日本進發不遇到海難……”,這些言論無法改變已過去的事實,有意義的在於總結經驗,以改造未來。昆德拉所言“永遠隆起的硬塊”意亦如此。

歷史是慾望推動的,衆多的慾望組成之合力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類開始住在樹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獵爲生,後覺得植物也不錯,於是開始了種植。當然,這其中固然有很多衝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從樹上跑下來的時候,其他的強烈反對,“野獸來了怎麼辦?”“在地上怎麼睡啊?……,這些反對和贊成衝突融合,推動了人類的進步。

最初的人類公社,是人類最團結的時刻,因爲那時人常常捱餓,用馬斯洛的理論來說,就是人的需求還處於最低層——生理需求。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五

提筆即是練字時,寫下即永恆!

看完了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後,讓我又重新認識了歷史。

全書共分七章,分別寫了最高統治者萬曆皇帝、大學士申時行、首輔張居正、模範官僚海瑞、自由派知識分子李贄、抗倭英雄戚繼光等。同時,也寫了他們之間存在的重重矛盾,如皇帝與羣臣的矛盾,保守派與自由派的矛盾,官員與官員之間的矛盾等等。

《萬曆十五年》從“大歷史觀”的研究視角出發,選取了明朝萬曆十五年作爲考察切入點,運用歷史小說的敘事模式和傳記體式的章節,通過對關鍵歷史人物悲慘命運的描述,探析了晚明帝國走向衰落的深刻原因。這充分體現了作者的大歷史觀,即宏觀的、系統的歷史,也即“從技術的角度看待歷史”。

《萬曆十五年》以1587年爲關節點,在歷史的脈絡中延伸,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的歷史大事與人物着手,記敘了明朝中晚期的種種社會矛盾和開始走向衰敗的跡象。作者指出,“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爲歷史的重點”。正是從這些細枝末節的中,作者認識到,萬曆十五年是明朝甚至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走向滅亡的轉折點,是歷史的關節點。

推薦大家可以去讀一讀這本書。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六

在明朝這個龐大的帝國,本質上,禮儀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對於違法行爲的掩飾則被認爲是忠厚和識大體,封建王朝的社會制度本身就存在許多缺陷。 餘大猷和戚繼光都是十分優秀的將領,二人在領兵作戰方面都頗有謀略,他們也都知道戰場上先進的兵器十分重要,只是二人最後的官職地位差別很多,是因爲什麼呢?那便是二人期望採取的改進措施了,可以說,餘大猷沒有像戚繼光那樣對於形勢有着透徹的分析,他不明白在封建王朝落後的制度下,想要說服國家改變農業的基礎地位,從小農經濟的體制下走出來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更別提用新的技術改變鬆散的社會體制了。

而相比之下,戚繼光就十分明智,他知道一己之力搬動舊制度是不可能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腳踏實地,在現有制度下盡全力把能做的事情做好做完善,或許這樣才更能有利於國家長治久安的'發展吧。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七

讀完《萬曆十五年》,我想重點通過萬曆皇帝,張居正,海瑞這三個人物來分別分析明代的社會制度,政治狀況和倫理道德。

書中,萬曆皇帝早期曾是充滿激情的,曾希望勵精圖治,他閱覽各朝實錄,同學士們討論歷史興亡,親自徒步十餘里前去求雨……但隨着文官不斷地對他提出勸諫,對他不合道德的意圖作出抗議,萬曆皇帝深感自己是不自由的。自秦開創君主專制中央集權以來,君主受限的因素變成了倫理道德。多少年來,文官已經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力量,通過所謂道德禮法,強迫坐在寶座上的皇帝擯斥他個人的意志。皇帝已不是國事的處置者而是一種權威性的象徵。縱使身爲九五之尊,天子依然受制於羣臣。萬曆皇帝清楚地認識到這點之後,索性以“無爲”來對抗文官,採取了長期怠工的消極對抗。

在我看來,個人私慾同倫理道德在大部分情況下是相背的,而萬曆身爲皇帝,在衆目睽睽之下,絕不能有逾距的行爲。如果將私慾比作陰,道德比作陽,那麼一衆文官都不希望皇帝有陰的存在。他不能立心愛的皇貴妃之子爲太子,也不能在死後同貴妃葬在一起,他無法置文官的意見於不顧。明朝廢宰相,設內閣,是君主專制高度強化的時期,但是萬曆年間,皇權卻依然受到束縛與限制。這是合理的,因爲皇權理應受限以保證政治的清明。但這又是不合理的,因爲朱元璋廢除宰相設內閣是爲了加強君主的權力,而到了後世,這種制度卻過度僵化,以至於在這樣的體制之下,萬曆皇帝只能成爲被體制束縛的傀儡。

從第一章開始,這本書就提到了張居正。張居正是個有執政才能的人。他生前權傾朝野,死後卻慘遭抄家清算,甚至連“太師”之名也被奪去。他的不幸下場除卻他自己處事不妥的因素以外,還離不開衆文官集體對他的參劾。從這裏我們還可以看出,明朝時期文官集團是非常具有團體意識的,他們懂得什麼時候同別人聯合起來對付敵人,來憑藉多數人的力量達到自己的目的。

張居正一生勇於改革創新,着實有功勞,他生前被人忌憚,還有很多人試圖同他交好,而在他倒臺之後,大家卻又集體檢舉他的表裏不一,獨斷專行和待人不善。這應該可以稱作是“世態炎涼”。書中寫,同鄉之間,甚至是同年之間參加科舉獲得功名的官員,甚至考生與主考官之間,都是應當相互關照的。明朝時期文官俸祿微薄,爲了彼此之間相互照應,產生了很多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團體。張居正在任官時期憑藉自己個人好惡提拔官員,以致很多有權力的人都是他的親信。而申時行在擔任首輔之任時,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不斷調解官吏之間,官員與皇帝之間的各種矛盾。有人曾背地裏評價他,說他並沒有什麼建樹。申時行只覺得他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在他看來,如果他的施政記錄是一張白紙,這反倒證明了一切都被納入規範之中,都在正常運轉。不管這兩個人以怎樣的方式處理政務,都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明朝政治體制之下官場上的腐敗。

很久以前就看到過海瑞備好自己的棺材,然後去痛罵皇帝的故事。海瑞這個人的性格特點非常鮮明,那就是正直,甚至正直到了古怪的地步。他力求節儉,吃穿用度一律從簡,甚至連文書用的紙張都做出了嚴格限制。他的剛正不阿受到了一致的讚揚。文人飽讀四書五經,知道什麼是忠義,他們知道怎樣能夠流芳百世,所以哪怕放棄生命也要來販售自己的道德。我們沒辦法揣測海瑞本質上是不是出於這種情懷,但是他確實身體力行,比誰都要清廉正直,愛惜百姓。

這到底應該如何形容?我們爲他的高尚人格而感動,稱讚他的品性,稱讚他的節操。但是這種崇高的背後,實際滲透着千百年來爲中國社會所恪守的倫理道德。這種道德觀念經由歷朝歷代留存至今,皇帝用道德來統治人民,但自己和自己的臣子卻無一避免地受到了道德的洗禮。沒有人能逃脫精神上的禁錮,道德已不僅僅是統治者的工具。當統治者試圖利用道德來穩固自己的政權時,道德卻也使政治體制越發固化。即使如此,皇帝和官吏都不是絕對的“陽面”。他們嘴上往往頌揚着道德,行動上卻將個人私慾排在前面。海瑞受到集體表彰,但背地裏,百官排斥他,厭惡他,彈劾他。宋代大儒朱熹對於四書的註釋被列入了科舉考試的內容,明明社會風氣理應更加純良,而人們內裏的私慾卻與表面的道德越來越遠了。

從主觀上來說,我很欣賞張居正先生。雖然他也有短處,但是我認爲他總體上是功大於過的。“工於謀國,拙於謀身。”是海瑞對他的評價。他的勵精圖治,他的銳意改革,還有他出言譏諷無能者的行爲,都讓我很有感慨。看到第三章的題目“世間再無張居正”的時候總覺得唏噓不已,隱約能感覺到黃仁宇先生對這位首輔應該也是一種惋惜的態度吧。

全書開篇提到“……這些事件,表面上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再看本書目錄,從萬曆皇帝到首輔張居正,從將領海瑞到思想家李贄……每一個章節都對不同的歷史人物進行了着重敘寫。受着種種限制束縛的萬曆皇帝,活的得一直都像他死後所葬的地下玄宮一樣凝固與窒息。海瑞同張居正一樣都是在不斷求索,希望能找出一種合適的方式,使帝國能納入他們所設計的政治規範內。然而最終他們的命運都是無望的,生在一個道德倫理不斷加強,君主專制不斷僵化的裏,每個人的命運都是早就寫好了的悲哀,正如這個即將走向覆滅的社會制度。

同大多數進行整體性理論概括的書籍不同,《萬曆十五年》以單獨的個體爲着眼點,以1587年爲時間主軸,向前後左右不斷延伸,向我們展現了明朝萬曆年間的社會狀況,由此又能夠見微知著,從而窺見當時整個中國社會的發展趨勢。中國在明朝中期之前,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自明朝中後期以來,便不斷沒落,再也不復昔日的榮光。

萬曆十五年總會帶給我一種沉重感,書中的很多人都在努力地伸出手試圖挽回着什麼,然而更多的人選擇無動於衷。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努力者的功夫都是於事無補,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只好選擇放棄。或者說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放棄了什麼,又順從了什麼。一代王朝走向覆滅,而搖搖晃晃的封建制度也最終轟然倒下,只留下了落後的中國。這是社會的必然,也是社會的悲哀。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八

終於斷斷續續讀完《萬曆十五年》,這是今年看的最慢的一本書,總是沒有太多的零碎時間可以用。

這本書總體上講講,是一部悲劇的書,悲劇的人物、悲劇的時代、悲劇的政治、悲劇的中國,然而黃仁宇卻可以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去完成這部鉅作,雖然其中有一些西方的研究方法理念上的痕跡,但絕不掩蓋這本書在那種情況下誕生的光芒,何況,黃先生之謙虛,讓人敬慕,他說:下一代的人證實我們的發現,也可能檢討我們的錯誤,也就等於我們看到前一代的錯誤一樣。以這樣的視角去看待歷史、以這樣的胸懷去解讀歷史,這纔是我中華民族應有的眼界與胸懷吧。他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帝王,那種落寞、憤慨,是那個時代的文官集團和政治制度所賜。

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文官武將,文官不僅用筆,更會用心,更會制衡,武將不止使刀,亦會攻心,會迎合……這些歷史,讓人不可思議,讓人瞠目結舌,讓人流連忘返,讓人嘆之、敬之、愛之、罵之……歷史長河中,發生過的事,總會以特有的方式讓人記住、被人提起的!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九

1587年,在大明帝國的歷史上是稀鬆平常的一年。這一年沒有大事發生,一切都如帝國既定的設想一般,嚴絲合縫地運轉着。

然而也就是這一年,在世界史上,西班牙的艦隊已經全部出動徵英,一個新的時代正拉開帷幕。

何以明朝在這樣的洪流中停下了腳步,致使後來幾百年間中國的封建社會在風雨中色厲內荏,搖搖欲墜呢?黃仁宇寫了一些小事。

一位充滿創造力卻囿於高牆之內,心灰意冷轉而不問朝政的皇帝;一位位極人臣,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卻中道身故的首輔;一位剛正不阿受人敬仰,但最終調任閒職無法施展的官員;一位革新戰術大勝敵人,卻最終失勢淡出政治的大將;一位言行出格超脫時代,以自我犧牲結束生命的文人。

當我們還相信依靠個人天賦和努力能人定勝天的時候,這些人或身敗,或名裂,擊碎了有關這個朝代的幻夢。勵精圖治與耽於聲色,克己奉公與徇私舞弊,推陳出新與墨守成規,並沒有結局上的區別。這並非能夠怪罪到個體的身上,而是因爲這個時代已經在歌舞昇平中日薄西山,走到了它的盡頭。

一個疆域遼闊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管理模式。在政治上以低效率文官集團爲核心,在經濟上則以小農經濟爲尊,在思想上以改造後的儒家學說作爲指導,以道德作爲最高準則,對於法度則輕描淡寫,甚至依賴宗教和神祕的力量來維護社會機構的運作,集體無意識的陰影籠罩在這個王朝的上空。

在這樣的模式下,維護穩定是最重要的事。爲此,這個還沒有意識到世界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的帝國,秉持着慣有的習性,亦步亦趨地遵守禮儀,犧牲少數羣體的利益,驚懼新的技術和新的法則。

物質文明往前發展,而國家的法律和組織機構不能隨之而改進,勢必發生**。

四海昇平的萬曆十五年,暗流已經在潛層涌動。從九五之尊的天子到著書立說的異端,他們的生命走到這一年交織在一起打了一個結,往後再延續也受到這個結的影響,大歷史亦如是。

讀歷史,探求真相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能做到的只能是以史爲鑑。太陽底下無新事,怕只怕當局人眼前迷霧重重。自勉。

PS:怎麼說,《萬曆十五年》我看的時間太久了,可能是中間斷層太久,也可能是對明史不熟悉,看完竟說不出什麼來,希望下次重看的時候會有所進步吧。

名著《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十

明朝時,中央集權已經達到了高峯,廢除丞相制度,文官集團日益強大,但是軍隊建設卻極其落後,依靠多次翻修的城牆鞏固國防,待倭寇入侵纔開始培訓新兵。天下的奏摺,評判的標準則僅僅依靠仁禮道德,沒有強而有力的法制建設,文官集團越發強大,卻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叛亂、異族的興起,最終走向滅亡。

中華民族是一個自古以禮爲尊的國度,從民風淳樸的先秦、百家爭鳴的春秋、詩詞盛行的唐宋,甚至是大部分民族的傳統文化已失傳的今天,傳統道德的滲透力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它就像是手錶中的齒輪,在歷經時光歲月的磨損之後,終於在運作中發出了不和諧的噪聲。

現在的歷史書籍,因爲大都太單調、太教條、太格式化。而《萬曆十五年》簡直給我們開放了另一個世界,原來歷史是如此的有趣、複雜、豐富。在現在這樣一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確實需要這樣的書讓學生樂於走進歷史,走進文化,真正的提升自己的素養和底蘊,去思考一些過去和未來。

明代晚期和鼎革之際的李贄、顧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一些在當時社會上離經叛道的思想。市民文化興起,四大名著問世。

歷史的悲劇源於我們的無知和少知,痛定思痛,從明朝到現在,有許多東西是變了,但也有許多是沒有變的。禮爲一切社會行爲之規範,但道德卻不能代替法律,與此同時也並不表示道德可以被拋棄。健全法制體系,提高道德修養中華民族才能走的更快更好,民族的未來將走向何方,答案掌握的我們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