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精彩多篇

讀後感1.05W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精彩多篇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一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讀時累,讀後輕鬆;而它,《緣緣堂隨筆》,讀時輕鬆,讀後,更是心中暢快。

一、筆是質樸的筆

豐子愷的散文大多通過質樸的語言表達率真的情感。他一向反對“做”文章,反對用生僻,晦澀的詞語。他的散文和他的漫畫一樣,純粹自然。在《藝術漫談》中他曾形象地把藝術比作米、麥,認爲藝術應該大衆化,爲大衆所欣賞和接受,如同家家戶戶每天能吃到的米和麥一樣普及,而不應該成爲只供少數人享用的山珍海味。用筆如此質樸無華,容易讀懂,忙中抽出兩三個小時即可讀完,爲此我也推薦給了我的七年級學生

二、事是純粹的事,理是說不完的理

豐子愷常常能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寫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暗示現實社會種種較深入的問題。《我的母親》是一個例子,從母親的座位,坐姿這一特定的角度,姿態,他看到那承擔了嚴父慈母雙重任務的母親形象;《從孩子得到的啓示》中,兩個孩子在他眼前力爭自己好,別人不好,他慚愧自己比孩子還“蒙”、“昏”:孩子常是成心而言的,誠實的,而大人則難得有一日不犯“言不由衷”的`惡德。豐子愷愛寫兒童,顯然是要用大人之間的隔膜與孩童的天真相對照。就是吃瓜子這樣一件小事也逃不過豐先生的法眼,《吃瓜子》一文中他例舉了各種吃瓜子的方法,從看似漫不經心的閒談中點出主旨:而能儘量地享用瓜子的中國人,在消閒一道上真是了不起的積極的實行家!試看店中瓜子的暢銷,試看茶樓、家中滿地瓜子殼,便可想到中國人在“咯、呸、的”的聲音中消磨時間……

此種平凡小事見哲理的寫法,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最喜小中能見大,還求弦外有餘音”。

三、魂是純潔的魂

巴金先生曾說:我的腦子裏有一個“豐先生”的形象:與世無爭、無所不愛、一顆純潔無垢的孩子的心。而豐子愷先生的這本《緣緣堂隨筆》便將巴金腦子裏的這個“豐先生”形象表現得活靈活現。豐先生之所以能看到這純粹的小事,用好這支質樸的筆,說着世間人都讀的明白的理,大概都因他純潔的靈魂了。像這樣一個人,就算被禁錮在一個房間也能找到他的快樂罷。這一點在他《閒居》這篇散文中可以得到證實。

《華嚴經》中有這樣的四個字,叫做“不忘初心”。這樣斷章取義的一句話在網上有諸多解釋,然而我還是傾向於理解爲“不要忘記最初時候的本心,就是人之初那一顆與生俱來的善良、真誠、無邪、博愛、進取之心”。讀到豐子愷的散文集《緣緣堂隨筆》,我真正看到了一個不忘本心的人。

如今我講此書置於枕邊,每每捧而讀之,腦海和心靈都如冬日清空一般歷歷分明。離開校園將近兩年,前途已不如當初清晰。但不管時間如何流逝,前途如何迷茫,都不要忘了最初那顆善良、真誠、博愛、進取之心。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二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可屋裏的我卻依然捧着那本書。因爲老師偶然的推薦,我才遇到這本如此有愛的書。

《緣緣堂隨筆》是由豐子愷寫的一本書。提到豐子愷,我便要提一提那些樸素、自然的文字了。沒有太多華麗的詞藻,也不使用那些深奧的語句,偶爾還會出現種種古風的名句,還有那些有趣故事,讀起來真是津津有味。

再來說一說這本的的內容吧!我認爲,全書有兩大種對愛的解讀:一是對孩子們的愛,二是對豐子愷生活的地方,緣緣堂的愛。

一、對孩子的愛

豐子愷認爲,孩子是人們最棒的老師,他們能撤去事物的因果關係的網,看見事物的本身的真相,所以他十分羨慕小孩子們,也正因如此,他有對孩子愛的獨特解讀。

整本書中,最令我難忘的便是《送阿寶出黃金時代》。這篇文篇,作者寫出了送阿寶出黃時期悲喜交集的心情。悲是因爲阿寶將推動童年所擁有的童真與童趣,還有那些對外界事物獨特的見解,喜則是因爲作者認爲阿寶將要成爲大女孩了。作者還舉了幾個阿寶小時和現在的全然不同的做事風格,這也更使我感受到了作者當時悲喜交集的無奈心情。我看的時候,心中也是一揪一揪的,也是猶豫極了。是啊,生活中,這樣的無奈,悲喜交加的時候不也很多嗎?就比如我國小畢業時,心情是那樣複雜,又有對六年同學深深友情的不捨,還有對新學校、新環境、新學期的期待。想到這些,讀書時的心情便有了更深一層的解讀。

二、對家鄉的愛

對於家鄉緣緣堂,豐子愷也特意用了許多筆墨寫出“我”對它的愛意與思念。書中,也寫到了許多作者與緣緣堂之間的故事,對於我來說,有趣、新奇、好玩,但當然,更多的則是作者在字裏行間,透露出對緣緣堂的喜愛與思念。

令我記憶最深的就是《告緣緣堂在風之靈》。文中,作者寫到離開緣緣堂之後對它深切的思念,還寫了一篇《還我緣緣堂》爲它伸冤,如此深切的愛與思念,豐子愷也是花了許多心思的,連緣緣堂這名字,也來源於作者。離別時,作者對緣緣堂的無限不捨,也是從那樸素但鏗鏘有力的文字汩汩流出,正是因爲這字字那樣自然,我才能如感同身受。

小時侯,我老家邊上,有一座水橋,以前奶奶總會還着我去看船、看山、看田,許多美麗的景物,我都是那時看到的,當然記憶最深,記憶中的那裏,永遠是充滿美的。長大後,我在硤石住了很久,再回去一看,那水橋已經不見,只剩下一片田野,孤零零地生長,還有那漸漸渾濁的水,我的心立馬涼了,望着那片孤單的田,主中空落落的,現在已經忘記那天是怎麼回家的,如今再想起來,心裏便只有思念與熱愛了。想畢,豐子愷的心情,也正是如此吧!

看完了《緣緣堂隨筆》,慢慢合上書,腦海裏的思緒卻不以退去,這些樸素的文字,有趣的故事,還有深深的愛,真值得我去回味,也正要謝謝這本書,讓我也對愛有了更深的解讀。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三

最近品讀了豐子愷關於父母與兒女的幾篇小文章,深深覺得讀這些文字就如同在與朋友閒話家常,親切自然,不拘形跡,平淡而又深刻。

在《兒女》一篇中,豐子愷從父親的角度,講述了自己送走孩子之後獨居時的內心感受。“就在送走孩子的當晚,他把剩在竈間裏的很多東西都送給了別人,唯獨留下了四雙小鞋子。”留下小鞋子這一舉動,豐子愷對兒女感情的殷切和內隱,不禁使我感同身受。

不知道我的父母在我離家之後會以怎樣的形式想念我,但我卻訝異自己也會像豐先生一樣,通過留念一些小物品去留念家人。在很多個外地求學和工作的日子裏,我都會將家中的一些小物件留在身邊,有時是和父母的合影,有時是屋子裏的一個小擺件,更多的時候只是錢包中夾着的一塊糖果,一粒瓜子,彷彿思念也要有“抓手”。

不管多大,我們都是父母臉前的小孩子。

姥姥在七十有餘的時候還會經常塞錢給媽媽,媽媽寧願將就自己也不願委屈我們,她們都是將自己最深沉的愛奉獻給了下一代,也將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傳承給了下一代。

天下的父母恐怕都是這樣子。

但觀察過諸多家庭的相處模式,我發現人在成年組建家庭後,給自己孩子的愛會有一大股,給父母的愛卻只有一小縷,縱使只有這一小縷,很多時候還摻雜了埋怨和不耐煩,彷彿一代一代都是這樣過來的,覺得正常的同時又有點惋惜。

什麼時候我們和父母的關係沒有兒時那樣親密了?最後一次抱着媽媽的脖子睡,最後一次在趕集的時候拽着媽媽的衣服。.。.。.都已經記不清了。什麼時候父母會見我們的臉色行事了,什麼時候我們會在離別的時候才驀然發現光陰偷走了過往的種種。

思考這其中的原因,不過是我們身邊有了比父母更重要的人罷了……

今天我從豐子愷筆下解讀了父母深沉的愛,但父母那深沉的愛又何必從別人那裏獲知呢?他們對你所有社交媒體賬號的關注,不過是想在你不理他們的時候悄悄看一下你在忙什麼;他們發現你居家辦公很忙很焦躁時,用手勢、表情和極低的聲音交流,不過是爲每一個突如其來的工作電話創造安靜的環境;他們向你隨時分享的家裏的花開、貓的長大、新買的衣服,也不過是想多多參與被越來越多家庭以外的事情所侵佔的時光。

我們深諳越長大,離曾經不斷環繞的家庭大樹越來越遠,遠到最終我們也成爲一棵最終被環繞的大樹。

當我們靜心思考這一切,定會是無奈的,但我們是可以做些什麼的。在工作沒那麼緊急的時候,不要把火無緣無故發到父母身上,也不要擱置每一條留言和問候,他們知道你很忙,聊天也不過幾十秒;就像父母曾經對我們的那樣,不定時的零食“投喂”一下,他們會覺得你三天前就在想他們了。

讀書有時不是要獲取什麼吧,也許是讓我們對一段關係進行反思。

今晚最大的收穫。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四

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一位廣博的學者,一個平實的凡人,一位真切的徹悟者,豐子愷,不僅能以其簡潔白描般的漫畫引人深思,一本薄薄的《緣緣堂隨筆》也讓人掩卷漫思、受益良多。最近看完豐子愷先生的《緣緣堂隨筆》,豐先生睿智的思維和豁達的人生態度,着實讓我敬畏萬分。

他在書中寫道:“我似乎看見,人的心都有表皮。這表皮的質量與重數,依個人而不同。有的人的心似乎是用單層的紗布包的,略略遮蔽一點,然而真的赤色的心的玲瓏的姿態,隱約可見。有的人的心用紙包,細細摸起來也可以摸得出。且有時紙要破,露出緋紅的一點來。有的人的心用鐵皮包,甚至用到八重九重。那是無論如何摸不出,不會破,而真的心的姿態無論如何不會顯露了”。和下一句:“我家三歲的瞻瞻的心,連一層紗布都不包,我看見常是赤裸裸而鮮紅的”。這些話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讓我沉思良久。在它裏面蘊含了鮮爲人知的道理:“每個人的心都有表皮”。的確就是這樣,表皮越厚重數越多就更不容易被欺騙,更堅強,但與別人交往的想法與慾望就會越少;反之,表皮越薄重數越少就會容易被人欺騙,更脆弱,但會給人感覺很真實,別人就願意與你交流、溝通。而瞻瞻呢,卻又不一樣了,他那一顆沒有表皮的、赤紅的卻是童心。天真、善良這兩種性格正是擁有一顆童心的表現。

另外,豐子愷先生又十分崇拜弘一法師。弘一法師是豐子愷先生學藝術時的老師,又是他學宗教的導師。他的一生,受法師的影響很大。他還認爲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而弘一法師則住在了第三層上,他住在了第二層上,只能在第二層裏徘徊,有時能去望望第三層的風景,卻不能入,不能真正地進到裏面。

此外,豐子愷先生總能夠把任何事寫的透徹。就拿吃瓜子這件事來說吧,他把瓜子的來源、包裝、形狀、吃瓜子的方法全都描寫了出來。裏面有他嗑瓜子時把整粒瓜子全部咬碎時,便會不想再去吃了,可瓜子那非甜非鹹的香味會引逗他再吃,拿瓜子沒有辦法,可再次嚼碎的時候他又會停下來,甚至把瓜子拿到離自己稍遠的地方或轉過身去,但又和朋友閒聊時,又會發現自己再次吃上了瓜子,而且已經吃了好幾粒了。在這之後便對瓜子產生了恐懼心理,不敢再吃瓜子了。 在豐子愷的筆下,任何事物都具有了生命,能把文章寫成這樣正是我敬佩豐子愷先生的緣由。所以,我讀了這本書之後受益匪淺,因爲裏面充滿着太多太多的人生哲理了。但給我印象最深最重要的一點還是童心,他是一個佛教徒,但他對童年、童心的渴求也同樣是重要的。童年在豐子愷的筆下充滿了快樂與歡笑,即使他不能跨入生活的第三層他也希望能再次擁有童年,擁有童心。所以,我們也應該珍惜現在的時間,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每一分,每一秒。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五

最近看完豐子愷先生的《緣緣堂隨筆》,豐先生睿智的思維和豁達的人生態度,讓我敬畏萬分,其中《漸》讓我感處最深。

“在不知不覺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成人;血氣旺盛的成人“漸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漸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極微極緩的方法來隱蔽時間的過去與事物的變遷的痕跡,使人誤認其爲恆久不變。這真是造物主騙人的一大軌跡!造物的騙人,使人流連於每日每時的生的歡喜而不覺其變遷與辛苦,就是用這個方法的。” ——《漸》

“漸”是無形的,你看不到她輕輕挪移的腳步,漸又是有形的,多年後你會驚詫她改變世界的巨大力量;“漸”能掩蓋很多變化,使身在其中的人感覺不到,局外的人也難於感覺到。因此,當一個人奮鬥一生逐步走向人生的巔峯時,我們不會覺得驚詫,因爲他付出的努力與艱辛人們可以一幕幕地回想起來,雖然那些都已成爲過去,但依然清晰。同樣,當一個人從溫柔富貴之鄉中逐步走向破落衰敗,只要其中經歷了幾十年,人們在感嘆的時候,也覺得沒有什麼稀罕了,很多平民百姓正是希望有一些變數,使他們不至於永遠處在社會的最底層,當然,他們在祈禱上蒼時,並沒有求佛不給那些富貴之家關照。事實上,一個家庭順延幾代之後,就會有一些崛起與落差,少有十代都富貴而謙和的,因此,社會上流傳這樣的說法:家無三代富,清官不到頭。這是規律,這也是傷感,這更是無奈——沒有讀懂人生的無奈。

正因爲人生是如此短暫,即使你能活上百來歲,或者與彭祖一樣以八百歲爲人生之秋,對於浩渺的宇宙來說也是短暫的。人都是時間這一輛永恆列車上的一員,不同的是,有的人從這裏上車,有的人從那裏上車,有的人在這裏下車,有的人在那裏下車,每一站都有人上下,如果人們的人生如同上下車一樣,那便是圓滿:上車便是喜悅,下車更是喜悅。達到這一境界是異常難的,不是有很多人因爲在車上打瞌睡,一不小心該下車時卻未下車,這於人生來說也許不是很大的悲哀,人們只是這樣說:好死不如賴活着,但這樣的生命沒有多大價值。那些在車上不安分的人,甚至危害乘客安全的將會被提前逐下車,於人生來講,那便是生命的結束。

因爲時間的順延性與不可逆轉性,人生便是唯一的,也可以說是一次性的,從這一角度講,人生真不如南山腳下一株草,枯草逢春又添綠,人生枯老無再春。既然這樣,我也能理解莊子面對妻亡這一世人公認的大打擊爲什麼會鼓盆而歌:人從生到死,都是自然的,如同四季更替,萬物更新。萬物的存亡都有定數,嚴格地講,世界上沒有永恆的物質,更難有永恆的精神與信仰。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六

一直就很想去看看散文兼漫畫大師豐子愷久負盛名的大作《緣緣堂隨筆》,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沒有精力,有精力的時候又沒有時間,只能利用一些拼湊的零散時間,終究不能全部看完,挑着看了大部分。

有人說,他寫的東西存在着個人主義色彩,我認同這點,但我想問,每個人寫的東西,或多或少不都傾向於個人色彩嗎?我喜歡他的散文,他將人的直觀感受用一種幾近哲學的語言寫的讓你感覺是那麼深刻卻又貼近人心。例如“我——我們大人——的舉止的警惕,是爲了身體手足的筋骨已經受了種種現實的壓迫而痙攣了的緣故”。再如在《兒女》篇裏,大人與其子女由於歲月的間隔,其生活方式的描寫“因爲我那種生活,或枯坐,默想,或鑽研,搜求,或敷衍,應酬,比較起他們的天真,健全,活躍的生活來,明明是變態的,病的,殘廢的。” 大人與子女或者小孩的行爲方式和生活方式是顯然不同的,我時常羨慕那些五六歲天真爛漫的稚童,喜歡便是喜歡,我就是要得到什麼東西,張口就來,想打你就打你,而我們大人生活在一個假話圈裏,就像作者在《作父親》那散文裏,作者的小兒子元草聽到擔擔子賣小雞的過來了,便一股腦兒地往外衝去,連膝蓋摔破了也惦記着那小雞。作者在與老闆說價過程中,體現了大人的“智慧”,而小孩子們一個勁兒地直嚷嚷要小雞。而老闆定是吃住了這點,便不肯讓價。最後生意沒有做成,作者教育還在道:“你們大家說好來好來,要買要買,那人就不肯讓價了!”小孩子聽不懂大人說的,也不能理解大人的思維,作者最後一句話沒有說出來,因爲下面的話是“看見好的嘴上不可說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說要。”可是,在這一片天真爛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作者怎捨得用這種思想去玷污那爛漫。

作者的散文多是對家庭,孩子,親友而寫的隨性之感,記錄着他的孩子們那麼多天真爛漫的時刻,回憶着自己的成長 ,並有關於其對住所緣緣堂的深刻感情。當緣緣堂被暴寇所毀,作者在《告緣緣堂在天之靈》中寫道:你是我安息之所。你是我的歸宿之處。我正想在你的懷裏度我的晚年,我準備在你的正寢裏壽終。在這一散文裏,作者不僅抒發了對於暴寇侵佔緣緣堂的憤恨,更是表達了列強肆意侵略摧毀我國領土的憤怒,將其散文從個人主義提升到了愛國主義,從而使整個散文集提升了一個高度,賦予了它愛國主義的濃厚色彩。並在篇末,表達了“最後的勝利快到了!你不就一定會復活!我們不久一定團聚,更光榮的團聚”這一希冀。

“我有馨香攜滿袖,將求麟風向天涯”,這就是豐子愷。隨性,藝術,漫不經心卻時常有驚人之筆,這就是豐子愷的散文。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七

豐子愷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作家和漫畫家,我最近讀了他寫的《緣緣堂隨筆》,緣緣堂是作者在石門灣的家,後來日軍侵略石門灣時被炸燬。書中講了作者對童年、親人和家鄉的回憶與思念。其中我最喜歡的有《我的母親》和關於緣緣堂的幾篇文章,先來說《我的母親》。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寫了自己對母親的回憶。他的母親總是坐在八仙椅子上,眼睛裏發出嚴肅的光輝,口角上表出慈愛的笑容。當她探問作者學業時,她嚴肅;當她歡迎作者歸家時,她慈祥;當告誡作者時,她嚴肅;當關照作者時,她慈祥……

作者的母親在他三十三歲時就逝世了,可作者對她的記憶還那麼深,在這段回憶中,有快樂還有懺悔。作者因爲接受了母親的表揚,可沒全接受母親的批評。正如文中所說的:“昔聞長者言,掩耳每不喜”,他爲此感到有點懺悔。他在文章中還表現出了他對母親深厚的感情與猶新的記憶。

寫緣緣堂的幾篇文章令我記憶更深。他先介紹了緣緣堂是他親手設計的,並且在屋裏的陳設上一直堅持他的風格,別人給他一個黑人木雕,他不要。因爲他認爲緣緣堂的性格是和平幸福的,這種“殘忍而非人道”的東西不適合它。從有“緣緣堂”這個名字開始,作者已經把這房子當作一個有生命,有個性的人來看待了。而這種“簡單樸素”、“和平幸福”的生活正是作者所向往的。

“你是我的安息之所,你是我的歸宿之處。”從這裏我讀出了作者與五歲多的緣緣堂結下的深厚的感情。在這個樸素的院落中,有春天的和平幸福、夏天的歡喜暢快、秋天的安閒舒適、冬天的溫暖安逸,還有書香陣陣、歡聲笑語……這都是讓作者不斷回想的記憶。

可是當日軍侵略,攻破杭州與上海,作者在這些文章中多次寫到石門灣也被攻破。他和家人當時爲了保命,被迫離開緣緣堂,逃到別的地方去了。但是他對緣緣堂是那麼的依依不捨,“與其死在野外,不如與你(指緣緣堂)同歸於盡,所以我們大家站着不動,幸而炸彈沒有光降到你身上”。他是那樣的愛緣緣堂,可是他沒想到,這匆忙的一別,竟是他與緣緣堂的永絕。

他相信,緣緣堂被炸燬後,在天上是有它的靈的。讓我更難忘的是他還認爲,緣緣堂若是被敵軍的飛機炸燬的,它一定很不甘心,可它若是被我軍的大炮焚燬的話,它一定很心甘情願,而且,作者也願拿緣緣堂換來我軍的勝利。作者的敢於失舍、忠於國家深深地打動了我。

讀完《緣緣堂隨筆》,作者娓娓道來的一個一個故事像緩緩的泉水一樣深入心田,像清香的茶水一樣沁人心脾,像和風細雨一樣溫潤人心。我領悟了母愛的偉大,我崇敬作者的愛國,我欣賞作者樸素、和平的內心。我也希望能有一個像緣緣堂這樣屬於自己的精神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