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孤獨者》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2.11W

《孤獨者》讀後感(精品多篇)

《孤獨者》讀後感 篇一

今天,我讀了魯迅先生寫的《孤獨者》這篇文章,孤獨者寫了主人公魏連殳的對劇。從文章的一開始他就不被別人所理解,所學的是動物學,卻到中學堂去做歷史教研,對人總是愛理不理的,卻常喜歡管別人的閒事,常說家庭應該破壞,一領薪水,卻一定寄給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這是行爲在別人眼裏是古怪的。可是我們才能從這字裏行間中感受到主人公魏連殳的精神。

其實在文章的一開始主人公魏連殳心中對這個世界還是有些熱愛與留戀的。雖然他知道像他這樣的人必定不被別人所理解,但他仍然熱愛着合做自己所喜愛的事情。如,和小孩子們一塊兒玩耍,喜歡發表文章,喜歡看些書……可到後來他這樣的生活完全被打亂了。

在他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之後,主人公魏連殳看似在活着,其實內心早已死亡,早已麻木,只剩一個沒有靈魂的殘缺的軀殼了。一開始是聯繫“我”去做抄寫的工作,後來又求過許多人。最終他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去躬行自己之前所憎惡,所痛心的一切事物。魏連殳一點一點被迫的成爲了人人所稱讚,所羨慕的杜師長的顧問,每月的薪水也不知道翻了幾倍。可魏連殳並不快樂,從他每日流水似的花錢就能看出來。以至於最後葬禮都沒有花大價錢,葬禮也是隻有零星幾個人。孤孤單單的去了。也正好契合了題目——孤獨者。

我從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魏連殳看到了當時時代的縮影,以及當時五四運動中千千萬萬個熱血奮鬥,想要推翻封建禮教的青年們。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一定要學習他們的精神,不懼權威,有錯就要指出來!

《孤獨者》讀後感 篇二

我所讀的《孤獨者》是被選入《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節選,選文節選自《孤獨者》的第一、四、五節。第一節講訴了“我”與魏連殳的相識,以及魏連殳的種種“古怪”。第一節中塑造了第一個孤獨者——魏連殳的祖母的形象,“聽說她先前也曾經吃過許多苦,現在可是安樂了。但因爲他沒有家小,家中究竟非常寂寞……”從此處可看出魏連殳的祖母是一個人居住多年,而且也不常與人交往,至少在精神和肉體上是一個孤獨者。“山村僻陋,這些事便算大家都要打聽的大新聞,第二天便轟傳她病勢已經極重,專差也出發了;可是到四更天竟嚥了氣,最後的話,是:‘爲什麼不肯給我會一會連殳的呢?……’”,寒石山的村民竟要等到她的病勢極重,纔派專差去叫連殳,由此可見,她的孤獨並非一般,而她最後的話“‘爲什麼不肯給我會一會連殳的呢?……”也帶着些對那些村民的譴責,“爲什麼不肯”,帶着些怨恨,也夾雜些無奈,她親手造成孤獨,又放在嘴裏去咀嚼。

第一節的第二段中講到“一領薪水卻一定立即寄給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從此處可以看出魏連殳對祖母的孝順,或者說,在世人眼中,他是個孤獨者,可是他還有祖母可以依偎,此時的他並非十分孤獨,無論是精神抑或是肉體上,制止他祖母的去世,纔給了他沉重的打擊,他的精神是與其祖母相承傳的,祖母的去世,無疑是告訴他一個事實——他,現在是一個孤獨者,文中的“他們就姓魏,是連殳的本家。但他們卻更不明白他,彷彿將他當作一個外國人看待,說是“同我們都異樣的”。

從這句話中也可以看出,作爲先覺者的魏連殳,是不被社會上的庸衆所容,在精神和肉體上均孤獨無依的孤獨者形象。魏連殳回到家,“一進門,向他祖母的靈前只是彎了一彎腰”,直至後來,族人商議祖母的後事,他只是簡單的回答道——“都可以的”,然後他靜靜地給祖母穿衣,井井有條,只是默默地,遇見怎麼挑剔怎麼改,神色也不動,在葬禮上,“連殳就始終沒有落過一滴淚,只坐在草荐上,兩眼在黑氣裏閃閃的發光”,“但連殳卻還坐在草荐上沉思”……如此種種,“暴風雨前的平靜”,都爲之後的“暴雨”坐下了鋪墊,“忽然,他流下淚來了,接着就失聲,立刻又變成長嚎,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裏夾雜着憤怒和悲哀。”,此時的魏連殳怕是真正的孤獨了吧!選文的第四節講訴了,在一個下雪之夜,“我”收到了魏連殳的來信。第四節中有兩處連殳說到了“我都可以的”,給我的感覺就是他在努裏奮鬥卻什麼收穫都沒有之後,歸於無力,很無奈的一種說法,對現實生活或是說對一些庸衆的無力的反駁,對一切都無所謂了。“我已經躬行我以前所憎惡、所反對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張的一切了,我已經真的失敗——然而我勝利了”,首先要說明的是魏連殳在被現實徹底擊敗以後,不再爲愛他的人而活,而是以表面上的敷衍於現存體制而復仇與他的敵人,付出了戕害自己身體以及靈魂的代價。因此也就可以理解連殳所說的“我已經真的失敗——然而我勝利了”,相同手法的還有“我現在已經‘好’了”,都運用了反語,表達了連殳此刻的孤獨和無比的諷刺……隨後的第五節中,“我”在陽山呆不下去了,輾轉大半年回到S城,去拜訪魏連殳。

文中第二段首尾都提到了:“一切是死一般靜,死的人和活的人。”,與臧克家所說的:“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經死了。”有異曲同工之妙,既惋惜了先覺者魏連殳的死,又痛恨於活着的庸衆。第三段中:“大良們的祖母談的可高興了,說話滔滔的泉水似的涌出……”,在連殳的葬禮上,大良們的祖母仍談得如此高興,不可以說不是一種悲哀,先覺者的去世,對這些庸衆來說不過是少了一個茶餘飯後可談論的話題而已,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真誠的關切,是如此的諷刺。“到入棺,是連殳很不妥帖的躺着……”中的“很不妥帖”也是對魏連殳的諷刺,作爲先覺者、孤獨者的他,連死後都是如此的不安穩、很不妥帖的躺着,也寫出了他的孤獨,正是因爲沒有親人,少了人與人之間真誠的關切,所以他纔會以如此的姿勢入棺、長眠……“三個親人扶着棺沿哭了一場,止住拭淚”“口角上彷彿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着可笑的死屍”連殳的一生都是如此的孤獨與悲劇,連最終圍繞着他冰冷的微笑的死屍的,依然是那些庸衆以及那些並不理解者的虛假的哭泣,除了“我”。最後要講到的就是第三個孤獨者——“我”,“我”是一個處處與魏連殳遭遇相似,一樣受時代新潮流的影響試圖改革、反抗舊社會、反抗庸衆,而不被社會所容的知識分子、先覺者的形象。

魏連殳在祖母的葬禮上出人意料的哭,就如“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裏夾雜着憤怒和悲哀。”而在送別魏連殳後,在潮溼的石路上走着的“我”,耳邊響着的正是“長嗷,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裏夾雜着憤怒和悲哀。”這暗示着什麼呢?或者說魯迅如此寫作的原因是什麼呢?或許從某個角度上來說,“我”就是魏連殳,甚至可以說“我”和魏連殳都是魯迅的`不同側面的所幻化出來的,各自表達着魯迅的不同思想,傳承者異樣的態度。當時的魯迅,由於對現實狀況的思考與探索,內心世界充滿苦悶、孤寂而又渴望衝破這種桎梏尋求希望,從而陷入迷惘、困惑、虛空的孤獨的世界中。文章最後一句寫到:“我的心地就輕鬆起來,坦然的在潮溼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在祖母和魏連殳都走了以後,“我”還要繼續在“潮溼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繼續反抗絕望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魯迅在四面受敵,“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的情況下的一種態度,“心的就輕鬆起來”是否可以理解爲此時魯迅已找到一種解決當時現狀的方法?或是當時的他也僅僅是自我安慰中?但無論是哪種情況,他都會繼續反抗……

《孤獨者》是魯迅在一特定社會環境——“五四”落潮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所創作的。在我看來,文中的孤獨者,無論是魏連殳的祖母、魏連殳、亦或是“我”,都是典型的悲劇人物,在他們身上無不充斥着諷刺,在力圖改造強大飛舊勢力的這條道路上,他們儘自己的一切努力,甚至於獻出生命,只爲了一個目的。但“孤獨”卻時刻徘徊、充斥在他們身邊,使他們倍感彷徨與無奈,最終以死亡的悲劇收場。在文章中,我們能感覺到透徹心扉的寒冷感,“寒石山”、“冷靜的月光”、“冰冷的死屍”、“人與人之間的虛僞”、“潮溼的石路”,形成了整篇小說透骨的冷……

孤獨者讀後感 篇三

我鬆下一口氣,終於把魯迅的《孤獨者》讀完了,這是一篇僅爲十幾頁的短篇小說,可我卻分了幾次纔讀完,不僅是因爲魯迅先生文筆的晦澀與深奧,更是文中的冷峻與黑暗讓我難以品味。

餘傑說:“我習慣在夏夜最燥熱的時候讀魯迅。沒有一絲風,室內像個蒸籠。翻開書後,黑色的方塊字一行比一行涼,如冰一般涼入骨髓裏,一行比一行苦,如黃連一般,要治病就得慢慢咀嚼。漸漸覺得靈魂被掏空了一般,欲笑卻又無可笑,欲哭亦覺無所可哭。”我同樣也是在這麼一個酷夏讀着魯迅的小說,“靈魂”真若“被掏空了一般”,空曠而迷茫,失落而無望。有時我真恨魯迅,他首先爲我們揭示一個黑暗的“現實”,然後再隱約點亮一絲希望,最後當這點零星的“希望之光”還尚爲火星之時,再迅速拈滅它,如從未出現過一般。

如《藥》中的夏瑜的墳上縱有憑空出現的花環, 但連烏鴉也不願棲在上面;又如《孤獨者》中作者借魏連殳的話表示:“孩子總是好的。他們全是天真……”然而又讓“天真”的孩子“拿着一片蘆葉”指着魏連殳道:殺!而那個孩子“還不很能走路……”。我知道這怨不得魯迅,魯迅先生是講真話的人,事實如此。只是我還像很多人一樣,即使相信這個殘酷的現實卻還要寄託一絲美好的希翼,中國人歷來喜歡圓滿。

這個故事是送殮始送殮終,“滿臉黑氣”的革命者魏連殳走了,不是死於革命,而是死於癆病。爲他送葬的一切也是“死一般靜,死的人和活的人都是”,這些是“敬”他的人,是他死前去做顧問“交運”賺來的“敬”,是的,他爲了擺脫生活的慘狀,他從事了他所反對的。他不再是孤獨者與異人,而是人們敬重的“魏大人”。這些是他“躬行先前所憎惡,所反對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張的一切”所換來的,也就是說他放棄先前畢生所追求的崇高理想,而俯就於所反對的現實黑暗。他叫老人家爲老太太時不得敬,他溫和恭敬的請孩子們吃花生時不得敬,而他“交了運”後喚老人爲老傢伙,給孩子們東西讓他們學狗叫或磕頭時卻得了敬,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可悲?魏連殳雖然改變了自身的。生活慘狀,但用他的話說卻是“已經真的失敗”。

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失敗,身處絕境尚有生還之機,而心處絕望就無復活之望了。可怕的不是黑暗存在的本身,而是習慣黑暗並歌頌黑暗,艱難的不是爲追求理想去對抗現實,而是放棄理想俯就現實。精神上被殺死了,剩下的肉體不過只是精神的屍體。其實我們往往在夢想的追求之路上遇到“好心人”的“現實”相勸,讓我們現實一點,學會圓滑,奉迎與媚笑。但我們內心真是隻願爲生存而俯就“現實”嗎?肉體死去倒不是終結,夢想死去我們就真的如行屍了。面對現實但不是放棄夢想。魏連殳最終也未能改變什麼,他依然是孤獨者,落寞的孤獨者……

《孤獨者》讀後感 篇四

人難免孤獨的。我一直認爲孤獨者也有不同,有的人站在了時間和時代的前列,一覽衆山小,感到了孤獨;有的人被歷史的車輪碾壓遺棄,也感到了無望的孤獨。 在衆人認爲連殳被社會殺死了的時候,我反思。 時代環境固然惡劣,難免有人彷徨,但覺不至於死啊!連殳是被自己的無望殺死了,許多時候,許多方面他可以站在時代前列,但是他的內心並不夠堅強。當他放棄了自己的操守和堅持,爲五斗米折腰時,內心是痛苦的,一種絕望的痛苦,連對自己的身體都不再愛惜。

然而,爲什麼要絕望呢?歷史的車輪會因你的絕望而停頓麼?有幾個可以稱得上成功人士的人,背後沒有傷心故事?成功的背後支撐的甚至是屈辱啊! 這或許有些讓人感到冷。我是極其厭惡自殺的人的,連死的心都有,爲什麼沒有活的勇氣?寧可滿懷信心戰鬥而死,也不要無望悲哀而亡。 我想,鴻鵠總是懂得愛惜自己的羽毛的。不能飛時,就先整理一下自己的羽毛吧!

孤獨者讀後感 篇五

魏連殳在世俗人的眼裏是一個不被理解的人,是孤獨的。就連自己的本家看來,他彷彿也是一個外國人一般。他的行爲:所學的明明是動物學,卻去做歷史教員;對人愛理不理,卻常喜歡管別人的閒事;不重視家庭,卻極孝順祖母。在別人眼裏是古怪的。以至於在他祖母的葬禮上,他們都要嚴陣以待的對付他。因爲他是“吃洋教”的新黨,向來就不講什麼道理。他這樣的命運其實是當時五四時期啓蒙者的普遍命運——不被世人理解。所以他只能在祖母的葬禮上,用嚎啕大哭來哀悼自己的祖母,哀悼像他自己一樣不被理解的孤獨者。這哭聲裏透着淒涼,悲哀,無奈,憤怒。

其實他早已看明白了,像他這樣的人,是親手造成孤獨,又放在嘴裏去咀嚼的人。所以他對別人總是冷冷的,淡淡的,因爲他對着個世界是有些絕望的。然而,他又不是徹底地絕望。他把希望寄託在孩子們的身上,就算是看到房東又髒又醜的孩子時,他的眼裏也會出現平時少見的歡喜。在他看來,孩子是天真的,是沒有大人身上的陋習的,是中國的希望。

但最後,他的這一點希望也隨之破滅了。

接踵而來的失業,讓他不得不開始逐漸向現實低頭,甚至願意去幹“鈔寫”這樣的活,此時的他還想活下去,爲自己活下去。但是生活的殘酷,卻不給他機會,使他連寫信的郵票都買不起。

他一點點的被逼是“死”了,終究向現實低了頭,得了一個杜師長顧問的職位。一個在別人眼裏是前途無量的職位。但他知道此時自己已經死了,在別人眼裏所謂的成功,在他看來他是徹底地失敗了。活着的只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軀體。風光的背後有着無奈和悲傷。

其實魏連殳就是五四時期啓蒙者的縮影,他們懷着滿腔的熱情與夢想想改造這個社會。卻不被人理解。是一些在心靈上和生活中的孤獨者,世人眼中的異類。後來很多人不得不向現實屈服,過上世人眼裏的“上層生活”但他們的內心仍舊是不如意的,煎熬的,

正如魏連殳一樣,他用今天買進,明天賣出,弄破來表達他的不滿,所以最後他死了反倒是解脫了,讓他顯得十分的平靜,用含着冰冷的微笑,來嘲笑自己,嘲笑這個社會。

但魯迅先生並不是絕望的。文章的結尾用“濃雲已經散去,掛着一輪圓月,散着冷靜的光輝,說明他還是感覺到有些希望的。

《孤獨者》讀後感 篇六

我本不該在晚上上自習的時候來寫 這篇讀後感,但有些東西一旦逝去就再 也回不來了。也不知是懶了還是習慣了。好了, 廢話就這麼多了。今天,看了「彷徨」 裏的[孤獨者]。我想了很多,我更喜 歡看魯迅這樣不帶有多少話語的小說, 更多的只是淡淡的描寫,卻在字裏行間表達,傳遞,也讓人遐想。

小說裏的連殳是故事主角。我想他 一直都是孤獨的。他在發達之前和發達 之後。發達之前的孤獨是他是有知識 的,沉默寡言的人,發達之後他依然 是,除了死去後屍體旁多了些帶金邊之 類的陪葬品外,他依然是孤獨的。之 前,他相信人性本善,是環境把人改變 了,可“我”卻從佛教裏得出結論:人 性本惡。他喜愛孩子的天真。可經歷了 更加的窮困和潦倒之後,他爲了生存下 去,找到了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他卻再 也不喜歡孩子,他卻再也不相信這世間 有美好的東西,即使是和他交流過,有 些共同語言的“我”。足見他的心裏早 已冷化成冰,對世間失望至極。在知道 自己要死的時候,他破壞着自己能破壞 的一切,把錢花光,他不願留給誰,因 爲誰也沒有給過他什麼。他之前孤獨一 是因爲家庭,父親早逝,孤獨無依,二 是因爲身邊的親戚人爲了他的房產巧言令色,自己讀了很多書,關注的東西不一樣,難免和小鎮上的人沒有共同話題,哪家今天多買了幾斤豬肉,哪戶人家又來了幾個親戚,哪家的主人又和其他太太談笑風生了……發達後雖然物質富 足,人們對他的態度從落魄時的唾棄到 主動迎合,這變化來得太快,他知道那 不是因爲他,而是他的物質,他依舊孤 獨,一直孤獨。

他算得上是一個悲劇。可這不就 是人的一生。孤獨,且悲劇的一生。我 沒有看很多關於佛學方面的書,但我隱 約知道,在佛學裏,人是有罪的,從你 出生的那刻起,你就是有罪的,人的一 生都是在贖罪,對自然界的植物和動 物,人和人之間。也許到死那一刻,人 才真正歸於平靜,寂靜。解脫。我一直 都願意相信親情,愛情,我總覺得世間 已如此不堪,還是要去相信點什麼。那 麼來自父母的感情,以及和你有着密關係的愛人會不會讓你不那麼孤獨一 點。像小說裏主人公的非親生祖母,連 殳在她死去後痛哭,畢竟她對他有一絲 情分,他對她有一絲不捨。這是不是人 性中值得歌頌的部分呢?這些溫暖會不 會讓你不那麼孤獨呢?

《孤獨者》讀後感 篇七

《孤獨者》是一個獨戰多數的孤獨者的悲劇。魏連殳常說“家庭應該破壞”,樂於接待失業、失意的人,認爲孩子總是好的,將老屋無限期地租給女工住,愛發沒有顧忌的議論,可見不乏進化論、人道主義、個性主義的思想及民主、自由的新觀念,是個敢於獨戰多數的具有五四新時代精神的新青年,對於閉塞、停滯、守舊、自私、愚昧而且容不得異類的一般大衆而言,他確乎是個異類。魏連殳的思想、個性與強大而守舊的環境的衝突,決定了他孤獨者的悲劇的命運。通過魏連殳的故事,魯迅在小說中展開了“現代”受到傳統中國圍困的主題,其提出的“現代知識分子的歷史命運與道路”的主題,在中國現代思想史、小說史上具有開創意義。

“送殮”一場表現了魏連殳獨戰多數的丰采。族人排好了陣勢,村人們興奮地等待兩面的爭鬥,可是魏連殳一句“都可以的”,便以無戲可看向看客們復了仇。雖然復仇,被那些呆滯、冷漠、麻木的“羣”包圍着,其內心是痛苦、孤獨的。魯迅小說中曾經反覆寫過孤獨的個體被麻木的“羣”圍困的場面:路人向“狂人”射出吃人的目光,黑暗中看客們伸長了如同鴨頸般的脖子品味夏瑜的就義,鹹享酒店的長衫客與短衣幫合力賞鑑孔乙己的尷尬、頹唐,魯鎮的人們用研究的眼色盯着祥林嫂額上“恥辱的記號”的傷疤,(它們都是魯迅在日本仙台學習時“幻燈片事件”經驗的紛繁多樣的表現,參見《吶喊自序》、《朝花夕拾藤野先生》)。這些眼睛對於被圍困個體意味着什麼?魯迅在小說中曾寫過懵懵懂懂的阿Q和復仇者眉間尺對於看客們眼睛的感受。在阿Q,它比“又兇又怯”“遠遠地穿透了他的皮肉”的“狼的眼睛”更可怕,“又鈍又鋒利,不但已經咀嚼了他的話,並且還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東西,永是不遠不近地跟他走。這些眼睛們似乎連成一氣,已經在那裏咬他的靈魂。”對於眉間尺,“遇到這樣的敵人,真是怒不得,笑不得,只覺得無聊,卻又脫身不得”,置身於此的魏連殳的感受則二者兼而有之,如同置身無物之陣、荒原,“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裏夾雜着憤怒和悲哀。”孤獨導致悲傷,卻並不必然就失敗。

他有所希望(“孩子總是好的,他們全是天真…。”“我以爲中國的可以希望,只在這一點。”),有所眷顧(“還有人願意我活幾天”),“有所爲”(“喜歡發表文章”,“發些沒有顧忌的議論”)。他有韌的精神,他“願意爲此求乞,爲此凍餒,爲此寂寞,爲此辛苦。”然而,不久,願意他活幾天的“已被敵人誘殺了”,對於孩子的信心也動搖(“一個很小的小孩,…指着我道:殺!他還不很能走路…”),而且他被解職了。活的意義、的價值、的條件均已失去,這是內外雙重的壓迫。生命已經沒有意義。“我自己也覺得不配活下去;別人呢?也不配的。”爲愛、爲希望而活既不可得,乃爲恨而活。“偏要爲不願意我活下去的人們而活下去”―――“躬行”“先前所憎惡,所反對的一切”,以自己的生命向社會進行復仇。魏連殳的悲劇不在於他的死,也不在於他的失業,他的悲劇在於生命意義的喪失。生命已經無處立足,死亡就不是悲哀,死亡只是他自由地使用生命進行復仇的盛典――爲了恨!然而這樣的復仇除了啃齧自己的心――目睹自己的腐爛――之外,於大衆的愚昧、於社會的守舊、於舊勢力無損絲毫。倒是那戴着肩章“不妥貼地躺着”的帶着“一柄紙糊的指揮刀”的屍體,對於主人公不啻是個諷刺,人物的尷尬結局顯示了作者對於其人生道路的冷峻態度。小說的深刻之處還在於,這是一個幾乎無事的悲劇,“這也是向來如此的”,“S城人倒並非這一回特別惡。”並沒有特別的人、特別的事件、特別的迫害,圍困是由“無主名”的日常性的社會生活環境完成的,如此,小說顯示了社會改造的艱鉅性。

小說如一首詩,具有峻峭幽深的藝術風格。小說中的人物“我”既是敘述者,也是一個與魏連殳在精神、氣質上頗有相通之處的人物,他們彷彿是精神上的孿生者,然而他與魏連殳的取向頗有差異,他不信進化論,對魏連殳的多疑,看得人們太壞也不以爲然。他對魏連殳是牽掛的,但又會不由自主地在內心對於魏連殳的“我還得活幾天!”的聲音冷峭地反問“爲什麼呢?”。

這兩個人物其實可以看作雙重性對偶式主人公,他們的關係正是一種論爭性關係,它是魯迅對於中國傳統小說中正副人物分身法的創造性運用。衆所周知,無論是魏連殳還是人物“我”都帶有魯迅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某些特徵,魯迅運用這一獨特的方法表現了他對於孤獨的知識者的命運的複雜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