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2021年新版羅生門讀後感

讀後感1.27W

2021年新版羅生門讀後感

短篇小說《羅生門》是日本近代作家芥川龍之介大學時代的作品,下面是爲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羅生門讀後感,請您閱讀。

羅生門讀後感1

小說《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發表的第一篇小說,故事梗概是:大災後,一名被主人辭退的僕役,在京都的羅生門下避雨。走投無路的他,起了“除了當盜賊,別無他法”的念頭。他爬上羅生門的門樓準備暫過一夜,卻發現一個老嫗正在薅死者的頭髮。他心中猛然升騰起正義感,質問老嫗。老嫗回答說用死者頭髮做假髮賣錢來維持生存,而且,這些死者,生前也不是善良之人。僕役對老嫗的憎恨之心慢慢減弱,最後竟剝下老嫗的衣服在黑夜中逃遁——也許賣了去換頓飯吃吧。

小說中的奴僕爲生存所迫,一開始就有了當盜賊的念頭。但是當看到老嫗薅死者頭髮時,他心中的善良和正義感還是本能地表現出來。他聽了老嫗的解釋,那種當盜賊的念頭又重新升上心頭,罪惡感慢慢消解了——這是個複雜的社會,許多人爲生活所迫而走上邪惡之途。或許,社會本身就存在邪惡,對邪惡的邪惡,也算不上缺德。甚至,他在剝老嫗的衣服時,爲自己找到了打劫的理由:“我不這麼做,就得餓死嘛。”

面對複雜的社會,善與惡都不是那麼容易定義的。更何況,人心之複雜多變,善惡觀是以人對社會認識的深度和目標取向爲依據的,作爲一般人,總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向。

只有在生活無憂、風氣淳樸的社會裏,人才會活得有尊嚴,有善良的願望和對罪惡的憎恨。在一個貧窮、不公正、風氣惡劣的社會裏,罪惡感會被消解,善良和正義成爲一種擺設和藉口。

當下,人們對社會公權力的濫用已經習以爲常,對官員和國企經理貪污款額的接受程度已經越來越高,對各種各樣的愚弄和欺騙已經不再憤怒,對種種的不公平已經無話可說。罪惡感正在道德的集體淪喪下慢慢消解,並且,催生新的罪惡。

芥川龍之介是日本大正時期的重要作家,短篇小說巨擘,也是當時新思潮文學流派的柱石。他的短篇小說並不像我們所熟悉的衆多短篇小說那樣有個完滿的結局,而往往給讀者帶來的是出人意料的結尾。這也正是芥川龍之介之所以被稱爲日本現代文學史上的鬼才的重要因素之一。《羅生門》裏發生的故事就好像是大千世界中截取的一個小小片段,實質平常所見的事情,卻在特定的環境下放大來看竟顯得如此這般的醜惡與突兀。

作者在《羅生門》中細膩的描寫了主人公內心世界的細微變化。

從性本“善”到最終的惡,過程中看到了主人公內心的複雜轉變,同時也向讀者展示了人類內心的懦弱。人們相信正義鄙視邪惡,在現實中卻不能堅持正義,並存僥倖心態爲自己的軟弱找藉口,最終屈服於邪惡且不自知。人性的醜惡在這本書裏被淋漓的刻畫,我們看到的故事如同被人一件件撕扯下了外衣一樣,狹隘、自私、卑鄙,人們不想也不敢直視的東西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羅生門》以令人窒息的緊湊佈局將人推向生死抉擇的極限,從而展示了“惡”的無可迴避,展示了善惡之念轉換的輕而易舉,展示了人之自私本質的醜陋,傳遞出作者對人的理解,對人的無奈與絕望。

羅生門,一隅殘破的斷壁頹垣,在瓢潑的雨水中,邊嗟嘆人世的紛亂邊試圖爲躲雨的凡夫俗子示範接受洗禮的暢快。然而,在這個悖逆的時代,說教顯得如此蒼白,各種人性的罪惡與墮落早就以失控的速度滋長,道德瓦解,價值崩潰,連基本的底線在利益面前都不堪一擊。

一、無望的惡中寄寓有限生的希望

《羅生門》中,具有芥川特色的那種濃重陰沉的氣氛得到了最大的發揮。荒涼景象中,便有狐狸和強盜來乘機作窩。白晝,這些烏鴉成羣地在高高的門樓頂空飛翔啼叫,特別到夕陽通紅時,黑魆魆的好似在天空撒了黑芝麻,看得分外清楚。所以一到夕陽西下,氣象陰森,誰也不上這裏來了。

二、惡的謊言的對立面不是真誠

《羅生門》從頭至尾保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風格,這也是背景部分簡化的優點。家將思維的變化,從起初的“當強盜還是餓死”到見到老嫗後“對一切罪惡引起的反感愈來愈強烈”和最後急轉而下的“這也是爲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餓死”的“惡”的覺悟,《羅生門》是對人性中“惡”的暴露、揶揄和鞭撻。

總之,這是一篇將人性自我困惑集中在如此密集的時間空間加以劇烈地激化呈現的作品,作者用冷峻的語氣磨平了世俗思考問題時略帶慣性的棱角;用簡潔的文字把“惡”那光怪陸離的醜態直接暴露於作者面前進行審視與拷問。

罪惡感的消解,是社會的悲哀。

羅生門讀後感2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恆。——莫言《檀香刑》

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聞名於世,所表達的東西觸及人的最心底,表達方式又自有東方人的含蓄,看完一篇,我常常會深入想一想,事實上,深入不過是再細化罷了,真正想表達的,已經直截了當地表現在字裏行間了。但正是因爲在文字之中看到了人性之惡,才覺得惶恐。

對於《羅生門》在看之前就做好驚歎的準備了。但當我真正看完時,留下的是驚駭,內心暗暗發顫。

日本的小說總包含較多人性的陰暗面,確實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即不存在絕對的完美也不存在絕對的醜陋。一直很崇拜芥川龍之介的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這樣說:“世間”就是人與人的集合體。熱鬧、佈滿言論壓力的世間,我們就是其中的一體。而在芥川眼中的世間又是怎樣的呢?《羅生門》像是一本揭露凡人自私唯我,在利益面前各種面貌的小說。不帶誇張卻透着神祕,平靜的敘述中彷彿看見芥川龍之介那冷峻的面孔在字裏行間中凝視着世人。他的世間真實而又冷漠。

芥川以精細的描寫體現了一位武士在生存與道義中的掙扎,通過故事情節,人物的語言將小說一步步推向高潮。下雨的夜,陰森積滿死屍的羅生門,武士的刀刃……可怖的環境就氛圍烘托了人物的內心狀態,也暗襯了世態炎涼,以及註定不會讓人歡喜的結局。爲了生存,人們不僅乞求着他人原諒,也在心中乞求自己,諒解自己所做的一切惡行。當這位武士從一個即使落魄也堅守道義的人,變成爲一己利益殺人越貨的惡賊時我一點也不覺得驚訝。這歸功於芥川龍之介細緻而縝密的心理描寫。

人本就是矛盾的集合體,一個人的存在即是善也是惡,世界也是有善就有惡,芥川龍之介並沒有把善惡對立起來。他肯定善的存在,可也更傾向於站在個人自私慾望的角度看待世界,傾向於更陰暗的一面吧。一個人心中究竟想着什麼,也許連他自己也不明白。對於人來說,能否爲心底最深處的利益而活着纔是最無法抗拒的誘惑,無關於善惡言行。

看小說《羅生門》時,也許會在小說中找到另一個醜陋的自己。或許很多人難以面對,但既然是自己的一部分,就要學會去接受。芥川那揭露人性醜惡、社會黑暗的文字,看似冷漠諷刺,實際上比誰都渴望人間的真善美,所以擺脫不了人世有醜惡一面的痛苦。

羅生門讀後感3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芥創作的短篇小說,本身是一個來自佛教禪經裏面的故事。

《羅生門》尤其精短,在他的小說中什麼也沒說,他只講了故事,他沒有任何議論和交代,故事甚至講的有些唐突,初讀《羅生門》時,不太能懂其中的深層含義。其實即使現在,我也不確定自己理解是否正確。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每一次讀《羅生門》都會有種莫名的壓抑和憂悶感。小說開場即描述了一個地獄一樣的場景:日落黃昏,陰霾密佈,淫雨綿綿,杳無人煙的街道,斷壁殘垣的廢墟,頭上盤旋着吞噬人肉的烏鴉,腳下重疊着無人認領的屍體……總之是滿目瘡痍。

其實無論是那個不積陰德的老婦,還是那個由樸實農民蛻變成的強盜其實都是可悲而可憐的。天災人禍,爲了生計,這是一切犯罪的藉口,也是致使人性墮落的原因。這就是說吃不起飯的時候什麼都幹得出來,這樣推理下去,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作出的任何事都是可以原諒的。然而縱觀中國歷史,違背這種生存至上理論的不在少數。古有“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不爲五斗米折腰”“貧賤不能移”等等說法,就正好論證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人的尊嚴。

面對複雜的社會,善與惡都不是那麼容易定義的。更何況,人心之複雜多變,善惡觀是以人對社會認識的深度和目標取向爲依據的,作爲一般人,總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向。

只有在生活無憂、風氣淳樸的社會裏,人才會活得有尊嚴,有善良的願望和對罪惡的憎恨。在一個貧窮、不公正、風氣惡劣的社會裏,罪惡感會被消解,善良和正義成爲一種擺設和藉口。

當下,人們對社會公權力的濫用已經習以爲常,對官員和國企經理貪污款額的接受程度已經越來越高,對各種各樣的愚弄和欺騙已經不再憤怒,對種種的不公平已經無話可說。罪惡感正在道德的集體淪喪下慢慢消解,並且,催生新的罪惡。

《羅生門》是一篇風格特異,技巧精湛的短篇小說,其文就如他的作者一樣,清晰而沉重地看到了問題,展現了問題,卻無計解決問題,看到那黑暗之中光明的門扉,卻只能在門外的黑暗中無力的嘆息。大概是這樣的困惑並不只是侷限在一個時代,而是人類自我的終身枷鎖。可在某一個國度,某一個時代裏,又有幾人能擔負起這種思索的重任呢?

羅生門讀後感4

我看的是一本以《羅生門》爲名的小說集,小說第一篇即名爲《羅生門》。這不同於電影《羅生門》,電影《羅生門》實際上是根據芥川龍之介的另一篇小說《叢林中》拍攝。

據說《羅生門》本身是一個來自佛教禪經裏面的故事。講的是在戰爭年代,一個破產的農民因迫於生計,拿起屠刀,決心作強盜。但是或許是因爲他人心本善,抑或是膽子太小,總之一直沒狠下心來動手。一天,他來到一個剛剛經歷了浩劫和瘟疫的城市。那裏到處是殘垣斷壁,且屍橫遍野,一片蕭索絕望的情景,他希冀能在此尋到一些財物。結果在一處廢棄的門樓裏他發現有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婦人正從一具年輕女屍頭上拔頭髮。他衝上去怒斥道:“你這個沒人性的,竟然對死屍也不放過!”老太婆說她只是想用這些頭髮做個頭套賣錢謀生罷了,“而且,你以爲她生前是個善人嗎?她可是把蛇曬乾了當成鱔魚來賣。”“我這麼做完全是爲了生存啊!”。這一番話讓強盜完卻放下了最後的一點善心了,既然是爲了生存,還有什麼是不可以的?丟棄了僅存的良知後,他就搶走老太婆的衣服,揚長而去。

初讀《羅生門》時,不太能懂其中的深層含義。其實即使現在,我也不確定自己理解是否正確。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每一次讀《羅生門》都會有種莫名的壓抑和憂悶感。小說開場即描述了一個地獄一樣的場景:日落黃昏,陰霾密佈,淫雨綿綿,杳無人煙的街道,斷壁殘垣的廢墟,頭上盤旋着吞噬人肉的烏鴉,腳下重疊着無人認領的屍體……總之是滿目瘡痍。據說爲了描寫屍體,作者芥川龍之介曾專程到醫科大學的解剖室去取經。真是佩服他,爲了完成這篇小說對着恐怖的屍體看上幾個小時,還要忍受屍體濃烈的腐臭味。也許正是這些描寫及小說人物的爲了謀生的舉動讓人感受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人們的苦難。

其實無論是那個不積陰德的老婦,還是那個由樸實農民蛻變成的強盜其實都是可悲而可憐的。天災人禍,爲了生計,這是一切犯罪的藉口,也是致使人性墮落的原因。這就是說吃不起飯的時候什麼都幹得出來,這樣推理下去,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作出的任何事都是可以原諒的。然而縱觀中國歷史,違背這種生存至上理論的不在少數。古有“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不爲五斗米折腰”“貧賤不能移”等等說法,就正好論證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人的尊嚴。

羅生門讀後感5

短篇小說《羅生門》是日本近代作家芥川龍之介大學時代的作品,自此,芥川正式步入文學創作之途。芥川生於1892年,卒於1920--年,天資聰穎、博聞強記、多愁善感,創作時討厭平庸,討厭直露浮泛,討厭隔靴搔癢式的含蓄和自然主義的寫實。行文精雕細琢,立意獨闢蹊徑,構思縝密嚴整,然文風冷峻,用詞樸素壓抑,擅長對人性中“惡”的暴露、揶揄和鞭撻,時常流露出厭世主義傾向所導致的對藝術的執著與癡迷。

羅生門是坐落於京都的一座破廟,故事年代,京都連年遭災:地震、龍捲風、大火、饑荒等不一而足。整個京城尚且衰敗不堪,何況小小的羅生門,於是,樂得狐狸來棲,盜賊入住,羅生門裏的佛像和祭祀用具俱已損毀,塗着朱漆或飾有金箔的木料被人推在路旁當柴出售。

社會經濟低迷,人們普遍生活窘迫,在生存壓力下,道德和良知失去約束,人性的“惡”漸露猙獰。由此犯下羅生門下的五宗罪。

第一宗罪。由於京都城的衰敗不堪,僕人被多年的僱主解僱,以致僕人走投無路,迫得在破廟棲身。經濟壓力下,僱主的冷漠與僕人的弱勢形成強烈對比。僕人對僱主不能說無怨無恨,卻也是無可奈何。僕人的當務之急是設法籌措明日的生計,但在經濟大蕭條的背景下,即使想方設法也是無法可想。爲生計所迫,是僕人蛻變爲盜賊的原動力。

第二宗罪。在蕭條的大背景下,廟宇因無人修繕而衰敗不堪倒也罷了。但無主屍體被遺棄於羅生門樓上且日久成俗,任由食屍鳥啄食,以致日暮時分羅生門的上空昏鴉蔽日。人世間重生輕死本是常情,然而對死者的遺棄卻超出了“輕死”的度,一個對死者失去尊重的社會必然見利忘義,死者的無助折射出整個社會弱勢羣體的無助。

第三宗罪。爲生計所迫,老太婆竟然去撥死人的頭髮做假髮。對死者的褻瀆,必然導致生者的同類相殘。無論這個得瘟疫死去的女人生前有多麼的十惡不赦,死亡等於清算,應該能洗去其一生的罪孽。然而,老太婆連死人也不肯放過,求生的本能淹沒了道德的界限,良知輕易地滑向罪惡,其行爲之惡劣可與當年午子胥掘墓鞭屍相提並論。

第四宗罪。僕人三下兩下扯掉老太婆的衣衫,一腳把抱住自己腿不放的老太婆踹倒在死屍上,然後把剝下的絲柏樹皮色衣服夾在腋下,轉眼跑下陡梯,消失在夜色深處。僕人阻止老太婆對死人的褻瀆,是出於善的本能,然而當他去剝去老太婆衣服時,卻是以懲惡的名義在作惡。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弱者無力抗爭強者,就將矛頭指向更弱者。

第五宗罪。被拔頭髮的死去的女人,生前曾把蛇一段段切成四寸長曬乾,說是魚乾拿到禁軍營地去賣。禁軍們都誇她賣的魚乾味道鮮美,竟頓頓買來做菜。東京都當年的食品安全問題與當前的中國何其相似。一個唯利是圖道德淪喪的社會裏。

貧窮是人性滑向“惡”的首要推手。正如樑曉聲所言:“與富足相比,貧窮更容易使人性情惡劣,更容易使人的內心世界變得黑暗,而且充滿沮喪和憎恨。”羅生門裏一共出現四個人物,包括僱主、僕人、老太婆、死去的女人。爲了生存,僱主解僱僕人、僕人欺侮老太婆、老太婆褻瀆死去的女人,而死去的女人生前又去欺騙士兵。他們嚴格遵循叢林法則,剝去溫情的道德外衣,把人性的“惡”發揮得淋漓盡致。

正義缺失是人性滑向“惡”的另一推手。人在盛世,道德是束縛“惡”的軟力量,社會越和諧,道德的約束力越強大;刑律是束縛“惡”的硬力量,如果爲惡觸及底線,必然受到懲罰。然而當亂世來臨,爲“惡”得不到道德的譴責,得不到正義的懲處,社會整體道德淪喪,底線無人看守,爲惡者獲利豐厚,爲善者舉步唯艱。而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在本能的驅使下,叫人如何不去善從惡,歷來改朝換代時期的盜賊蜂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善”與“惡”就象寶劍的雙鋒,當爲善超出“適度”的圍疇,會滑入“惡”的行列,善與惡之間只是一步之遙。這與當前的計劃生育政策何其相似,超生的人須支付一筆的社會扶養費,政府收費具有懲罰性質,其本意是通過經濟手段抑制超生者的生育衝動,達到少生優生的目的。然而,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卻悄然變味,部分基層政府通過老百姓交錢就給生育指標的方式,動員富人超生,從而達到創收的目的。

類似的現象何其多,我們僅以交通罰款爲例。交通違章處罰本是規範交通秩序的手段,卻越來越象一個個不懷好意的玩笑。君不見,當有車羣體越來越龐大的時候,城市的停車場卻越來越稀少;街道上密密麻麻的交通攝像頭,規範交通秩序用得着這麼多價值不菲的攝像頭嗎?攝像頭橫杆上的雷達感應系統,利用超聲波原理感知移動目標,相當於全天候免費爲過往的行人車輛打B超,是爲了老百姓健康着想嗎?與攝像頭配套的大功率燈泡,刺眼的強光直射汽車前擋,行車者途經交通攝像頭時,經常眼前一片空白,埋下巨大交通隱患;交通警察終日忙於違章停車罰款,卻對交通要道的擁堵怠於疏導。交警系統本是社會交通秩序的忠實守護者,是道路正義的伸張者,然而在物慾橫流的當今,卻逐漸演變爲盈利組織,打着維護交通秩序的旗號全力創收。

與交警罰款類似的,還有工商罰款、環保罰款、衛生罰款、公安罰款、城管罰款等等不一而足,以罰代管現象遍地都是。猶如《羅生門》的僕人,本該守着“善”的職能,卻不知不覺步入“惡”途。這是誰的失職,誰該爲他們的趨惡性埋單。

經濟社會中,人既有善的本能,也有惡的衝動,大多數人在道德的倡導和法律的震懾下,不敢爲惡而轉而行善。同樣,公權力也有善惡兩面性,對於它的去惡揚善,該由誰來倡導誰來約束呢?對於行政權力濫用,社會道德是不能起倡導作用的。那麼法律呢,法律本該可以約束公權力的越界使用,但大多數法律法規就是政府部門參與制定的,法律的制定者和執行者本是上下級關係,是利益共同體。出臺一部法律無非是爲執法者的爲所欲爲披上合法的外衣。

所幸的是,中央政府已經意識到問題的癥結所在。這些年來,一次次的政府機構改革、一批批的取消行政審批項目、一部部法律的重新修訂、一年年的倡導服務型政府。我們看到中央政府正在逐步把公權力關進籠子,正在努力打造有限政府。

2021年最新羅生門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