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2021童年的讀後感800字左右

讀後感3.25W

2021童年的讀後感800字左右

課後的閱讀能夠開拓我們的視野,能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大家所認爲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是所有人寵愛的時期,那你聽說過高爾基的童年嗎?下面小編爲大家整理2021童年的讀後感800字左右5篇,歡迎閱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童年的讀後感800字左右【一】

童年,是美好的夢;童年,是理想的港灣;童年,是記憶裏的甜蜜……

童年,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美好的,但是,對高爾基來說,卻是另一番感受……

前幾天,我讀完了蘇聯作家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內心十分感動。他小時候,媽媽把他寄養在外祖父家中。在這樣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外祖父十分暴躁,兩個舅舅也不斷地爭吵、鬥毆。好在,他還有外祖母,她慈祥、聰明。因爲她,幼小的高爾基的童年,留下的不只是當時社會的醜惡,還有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就在這種艱險、恐怖的生活環境中,他默默地忍受着,默默在這種污濁的環境中掙扎着生存。然而,他依然走了過來,成爲了一名享譽世界的大文豪,爲人類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的名着,流傳千古。

正因如此,我心裏對高爾基油然而生一股敬佩感。但同時,我也感到十分惆悵,還有一種從未有過的壓抑。我覺得彷彿有一堵牆在擠壓着我,我的心都要掉下來了。現在的孩子,許多人就如同那一株株枯萎的桃花心木一般,無法在不確定中生活,無法經得起生活的考驗,無法深入“地下”,無法學會把美好生活的養分轉化爲成長的巨大力量。

我們的童年,很多人沒有煩惱和痛苦,從來不用考慮衣食往行,不需要爲生活去奔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僅如此,有的人整天只活在別人的庇佑下,變得越來越懦弱,遇到一點困難就想退縮,遇到一點苦累就逃避,就想走捷徑……

在順境中長大的孩子,如同沒有經歷風雨的小樹,遇到狂風暴雨,一吹就倒,一蹶不振。我們應該知道,人生沒有任何捷徑可走,要面對的始終都要面對的。自立是成才的第一步,不能自立,也就沒有未來。我們要知道,沒有經過任何風吹雨打,成功是不會長久的。

讀《童年》,我們應該感到慚愧,因爲我們無疑是在糟蹋父母辛勤的汗水。

時光,一觸即去,童年,也隨之流逝。讓我們一起趕上童年的末班車,奮鬥拼搏,脫離有力的庇護,不再依賴別人,靠自己的力量,在生活中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深深紮根,茁壯成長,給自己帶來更精彩的人生。

童年的讀後感800字左右【二】

大家都知道高爾基吧,他有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而《童年》是最著名的,這是一本偉大的書籍,充滿黑暗,又能看見光明,在冷酷無情中又看到人性的光芒。

高爾基三歲那年,父親去世了,他就隨母親寄居在外祖父家,那時外祖父的家業已呈現衰落趨勢。也正因如此,外祖父變得專橫暴躁。高爾基的兩個舅舅爲了分家和侵吞高爾基母親的嫁妝而不斷地爭吵,鬥毆。在這個家庭裏,高爾基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瀰漫着仇恨之霧,連孩子也爲這種氣氛所毒害。

但是在如此惡劣的生活環境中高爾基依然尋得了一絲甜蜜,結識了許多可愛的人。外祖母給高爾基的印象最深,外祖母爲人慈祥,善良,公正,熱愛生活,仁後隱忍,有着聖徒一般的寬大胸懷,歌頌正義和光明。

後來母親再婚,但並不幸福,經常遭到繼父的毒打,貧困和疾病吞噬她的美麗,也讓她變得冷酷,尖刻。而母親卻將這一切不如意都轉嫁到無辜的高爾基身上。

而這時的外祖父已經全面破產,他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困苦。高爾基放學後就與鄰居的孩子們一起撿破爛賣。在這一過程中,他感受到了友誼和同情,但這也招致學校的非難。高爾基在經過一個夏天的思考後,永遠地離開了學校課堂。這時,母親去世了,便安葬了,母親到人間謀生。

在《童年》這部小說中描繪的是一種濃厚的色彩斑斕的離奇的難以形容的生活。那段生活,彷彿是由一個善良而且極端誠實的天才講出來的悲慘童話。然而,再描述了那麼多不忍卒讀的慘事與醜事之後,我們卻發現整部作品就如陽光穿透了樹葉,放射出樂觀主義的思想光輝。高爾基沒有被艱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壓倒,他滿懷信心奮鬥,拼搏,衝破種種障礙與不幸,不斷探索新生活,這種樂觀主義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內容上帶上了積極的色彩。

正如高爾基在談起關於《童年》創作時所說的:“我們的生活是非常奇妙的,在我們的生活中,雖然有滋生各種無恥的敗類和肥沃的土壤,但這種土壤終究會長出卓越的健康,而且富有創造性,你的力量生長出善良和人道的東西,他們不斷激發我們建設光明的人道的新生活的不滅的希望。”

因此,我們讀《童年》不是爲了去體會高爾基那段悲慘的童年經歷有多麼值得同情與可憐,而是讓我們明白,無論生活多麼艱難,環境如何惡劣,總有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只要懷着一顆積極且感恩的心,總會觸摸到溫暖的陽光,看到另一種美麗的風景。

童年的讀後感800字左右【三】

這幾天,我讀了蘇聯着名作家高爾基寫的《童年》,我深受感動。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打動着我:阿廖沙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中,他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疼愛他的父祖母來到了一個處處充滿殺氣的外祖父家,在那兒經常被外祖父毒打,但善良疼愛他的外祖母處處護着他。阿廖沙是一個悲慘、可憐的小孩,他的生活可不像我們現在這樣幸福,充滿陽光和愛。他的外祖父性情暴躁,貪婪、自私;兩個舅舅也很自私、粗暴,這些都在年幼的阿廖沙的心裏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阿廖沙是一個善於觀察的好孩子,能辨別是非,有堅定的、不屈不撓的意志,雖然他生活在一個不太好的生活環境裏,但是他是一個堅強、正直、勇敢、自信的人。阿廖沙還是一個善良的孩子,它很同情窮人,經常幫助他們。後來,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一人踏上社會。他曾在許多地方打工,做雜事。在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他還是熬了過來。因爲他被自己堅強、不屈服與困難的精神與信念一直支撐着。而現在的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而小阿廖沙卻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捱打、受欺辱。悲慘的一幕又一幕,讓我不由得想到:假如我們生活俄國沙皇時期又會怎麼樣?會認爲那根本不是人生活的地方嗎?屠格涅夫說“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學會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須有所付出,纔會長久,有所爭取,纔會得到。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爲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幸福裏,被甜水泡着,被金燦燦的錢堆着……我們是多麼幸福呀!但擁有着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爲家長着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

這本書對我的啓發很大,它讓我瞭解了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家庭。這本書是作者真實生活的寫照,高爾基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再現了黑暗統治下的孩子從覺醒到長大的苦難歷程。我要珍惜,珍惜現在這幸福的童年!

童年的讀後感800字左右【四】

我讀了高爾基的《童年》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小說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生活環境是讓人心酸的,他三歲上父親生病去世了,便跟着媽媽來到外婆家。外公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兩個舅舅也同樣是粗暴、自私的人,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是這樣。阿廖沙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虐待:外公經常痛打外婆及孩子們,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覺,結果大病了一場。在這樣黑暗的的環境下,誰能不覺得恐慌和不安?!我讀了之後心情非常壓抑。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裏,阿廖沙的心靈會不會也被玷污?但幸好這世界也不都是醜陋不堪的,他的身邊還有外祖母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着,他們給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並相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是屬於光明的。其中,外祖母就是他的太陽。外婆總是用她的溫存用她的寬容給予阿廖沙愛的種子,種子發芽了,長成了參天大樹,有了羽翼的保護,阿廖沙的世界就不會再任憑風吹雨打了。外婆用她的愛撫慰了他心靈上的創傷,而真正教他做一個正直的人的是老長工格里戈裏,當然那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小茨岡”也同樣教會了阿廖沙如何面對生活的艱難。但他卻被兩個舅舅給害死了。

高爾基在作品的開頭就寫到:“有時連我自己也難於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辯駁、否認,因爲在那‘一家子蠢貨’的黑暗生活中,殘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黑暗的另一面,還有一種叫做光明的東西在那隱隱發光。所以高爾基又感慨地說:“她(外祖母)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斷的線把我周圍的一切連結起來,織成五光十色的花邊,……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的。”

只要還對光明充滿希望,那麼,這一點點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無限大,直至灑到每一處陰暗的角落!而我所要說的就是不要對任何不堪的現實失去信心,難免會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絕望,但請你相信,黑暗過去之後,太陽總會出來!只要你仍能保持不滅的信心,即就是你眼前可能還是黑暗,即就是你的生活還有悲傷,但你堅持讓自己做一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人,那麼,你一定會迎來生命的輝煌。

童年的讀後感800字左右【五】

最近,我讀完了一本名著《童年》,它是由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高爾基創作的。在《童年》中,作者大多數是以孩子的視角來展開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讓我們不禁感嘆道:“可憐的孩子,誰的童年有你悽慘!”書中再現了19世紀70年代俄國人民生活的社會環境和小主人公阿廖沙自父親逝世後在外祖父家裏度過的艱辛歲月。在外祖父家裏,沒有一點家庭溫暖,爾虞我詐、弱肉強食的事是司空見慣的,很顯然,阿廖沙在這裏生活時,內心充滿了恐懼,膽戰心驚的,生怕做錯了事,但是,還好有外祖母的細心呵護,她成了阿廖沙童年時代唯一的精神支柱。可以說,《童年》是高爾基的真實寫照,也是19世紀70、80年代俄國社會的縮影,它藝術地再現了當時俄國人民,尤其是“鉛樣沉重”的殘忍可怕的小市民世界的生活環境。

童年生活是一個人生命當中最美好的回憶。正在享受童年的孩子就像春天中含苞待放的花朵,充滿着好奇與活力。但是,阿廖沙的童年生活卻是一波三折,懵懂的他整日生活在惶恐、吵鬧的陰影之下,面對兇狠、殘暴的外祖父和自私自利的'小舅舅雅科夫,阿廖沙必須學會堅強、學會忍讓。

在阿廖沙的童年生活中,有一個重要的人出現在他的身邊—外祖母阿庫琳娜。她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着聖徒一般寬大的胸懷。她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她還經常講一些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民間故事給阿廖沙聽。在這冷冰冰的世界裏,只有外祖母的庇護和疼愛,並對他進行了有益的教導。

到了阿廖沙十歲那年,他的母親與世長辭,家中已沒有了依靠,所以他不得不走入社會,獨立謀生。這個不幸的孤兒從此告別了飽嘗善惡的童年,走向苦難的人間。可想而知,處在社會最底層的他一定是風餐露宿,他當過學徒,撿過破爛,做過跑堂的,看門人、搬運工人和麪包師傅。也許,正是因爲他歷盡千辛萬苦,看透了這險惡的社會,整個國家民不聊生,戰亂紛飛,所以他從1892年後,就以筆當槍,用文章來批判這個社會,以至於受到後人的敬仰和稱頌。

自從看完《童年》之後,我覺得21世紀的我們真的很幸福。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爲自己的未來而奮鬥!

標籤:讀後感 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