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國中生悲慘世界讀後感

讀後感1.45W

國中生悲慘世界讀後感

《悲慘世界》是法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雨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描寫了法國大革命前夕社會各階級階層人民的不同命運,反映了當時世界的重重矛盾,歌頌了人性的善良與純真,鞭撻了統治階級和上流社會的相互傾軋的醜惡現象,下面爲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國中生悲慘世界讀後感,請您閱讀。

國中生悲慘世界讀後感1

陰暗的囚牢裏,一個衣衫襤褸的囚犯獨自悽苦而茫然的坐着。年僅2歲的他只因飢餓的孩子而打碎一塊玻璃,拿走一塊麪包而被判了年的苦役。後因想念自己的家人,不堪監獄的勞苦,多次越獄,又被追加到9年的苦役。陰暗潮溼的監獄裏,只有牆縫中露出的一縷微光照在他絕望的臉上。

這個不幸的囚犯就是法國偉大的作家最著名的作品裏的主人公——冉阿讓。他經歷了長期的牢獄子苦,終於獲得了自由,當他一所說有的走上社會而又陷入衣食無着的困境時,受到了主教的關照,然而,由於冉阿讓犯有前科,儘管他有着強健的身體,仍無法被社會所接受,就連他的好意有時也往往回遭到人們的誤解……冉阿讓又一次被捕了,,他被戴上終身的紅帽子,在船上服苦役,一個海員在修理桅杆時不慎掉進大海,冉阿讓不顧安危救了他,自己卻失足掉進了大海,後來在法國大革命的戰場上,有人又看見過冉阿讓的身影,他英勇無謂,在槍林彈雨中戰鬥救助別人……

夜,沒有星光,一片漆黑,在黑暗中,可能有一個站着的天使展開着雙翅,在等待着這個靈魂

其實,在當今社會也不乏有一些爲了眼前利益而不擇手段的卑鄙小人。如一些憑藉職權貪污受賄者;在重大賽事中爲得到好成績而服用興奮劑者;還有小到考試作弊的人……

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是:做一個真正的自己,任何刻意的僞裝都將被識破,虛僞在事實面前只有被革滅。另一種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寬容的擁有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後的冉阿讓變得寬大、善良。正是那個慈悲爲懷的心感化了冷酷、固執,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長沙威。

每個人都有愛。但有的人只愛自己,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冉阿讓的愛卻是給世上所有可憐的人、貧窮的人、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的。

冉阿讓離開了悲慘的黑暗的世界,但他的爲人,做事都深深印在我的心中。願我們身邊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願他們像純潔的天使般永遠守護着人們心中那份慈悲爲懷的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爲樂、見義勇爲的隊伍中來。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世界需要這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我們的生活,創造出一個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國中生悲慘世界讀後感2

19世紀的法國,就像當時世界的一個縮影,封建專制,無不是國家和社會的毒瘤,由此派生出了種種畸形的思想與觀念,權利者高高在上,底層人民身陷水深火熱,壓迫剝削時時刻刻上演,就連法律這一人類社會的無上光明正義也淪爲專制者的幫兇,由此使得人間也成地獄,無盡的黑暗籠罩着底層社會,所以纔有了悲慘的世界。

我喜歡雨果筆下的米里哀和冉阿讓。前者是權利階級但他信仰上帝,看透人間疾苦,以善行濟世,後者是苦役犯,前途更是黑暗渺茫,卻被米里哀感化,靈魂得以洗禮,後終於走上正途。這兩個人代表了千千萬萬的善良與渴望做良善之人。然而裏面有一個叫沙威的警探,雨果將他刻畫成一個冷酷無情的人,法律成了他手中的兇器,他是封建社會忠實的擁護者,不惜把善良正義以法律的名義送進牢籠,他一手製造了芳汀的悲劇和悲慘結局,任何陽光都無法照進他的世界,他也只會給社會帶來無盡的悲慘。

然而我們所處的時代已經再難感受到那種畸形的社會帶給人民的種種苦難,但雨果筆下的悲慘世界依然能給現代文明深刻的啓示,一法律永遠要站在正義一邊,站在人民一邊,決不能淪爲少數人爲非作歹的幫兇;二傳統習俗文化堅決摒棄糟粕,決不能讓人民羣衆深受毒害;三對於兒童的教育培養關係到社會未來的發展走向,決不能不管不顧。

雨果的自序中清楚地表達了《悲慘世界》的意義所在:值此文明的鼎盛時期,只要還存在着社會壓迫,只要還藉助於法律和習俗硬把人間變成地獄,給人類的神聖命運製造苦難;只要本世紀的三大問題:男人因窮困而道德敗壞,女人因飢餓而生活墮落,兒童因黑暗而身體孱弱,還不能全部解決;只要還在一些地區,還可能產生社會壓抑,即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萊說,只要這個世界還存在着愚昧和窮困,那麼,這一類書籍就不是虛設無用的。

由此我們可以想象,即使今天的世界仍不是一個真正和平的世界,悲慘的消息依然從遙遠的異國地域傳來,悲劇依然在一些地區上演,如何讓悲慘的世界變得和平美好,這是人類永恆的思考。

國中生悲慘世界讀後感3

主人公冉阿讓原是個誠實的工人,一直幫助窮困的姐姐撫養七個可憐的孩子,有年冬天由於找不到工作,爲了不讓孩子餓死而偷了一塊麪包,被判了五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獄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十九年。出獄之後,苦役犯的罪名永遠地附在他身上,他找不到工作,連住宿的地方都沒有。後來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決心棄“惡”從善。他改名換姓埋頭工作,終於成了大富翁,並且當上了市長。他樂善好施,興辦福利,救助孤寡,然而執法者卻不放過他。他爲了不連累無辜的人毅然上法庭承認自己的真實姓名,併爲救助孤女而再次逃離監獄的魔爪。然而當局不容他,社會不容他,連他辛辛苦苦帶大的孤女也誤解他。他多次捨己救人,最後卻在孤寂中走向死亡。

這無疑是當時黑暗世界的悲慘典型,在當時的社會中,人們麻木了,被金錢和權利衝昏了頭腦。這本書中,冉阿讓的形象在我的面前高大起來,在當時的社會是多麼巨大,但那時的統治者的行爲和本質,導致了整個法國人民的品質低俗,思想的封建。冉阿讓在一位主教的感化下棄惡從善,說明他的本質還是善良的,他也是爲了救幾個孩子而入獄的,但那無理荒謬的法律使他永遠帶上了苦役犯的罪名,獄中的鐵門鎖上了他的自由,同時也鎖上了他的良知。那位主教的心胸是何等的寬廣,試問當今社會能有幾人像他那樣用慈悲去對待一個苦役犯?他用慈悲融化了鎖住冉阿讓心中的那把鎖。冉阿讓的善良在黑暗的社會面前是蒼白無力的,他自身的改變最終並沒能改變他的命運。他的精神是我所不能比的,他在我面前就是個巨人,他在誤解中死去,卻沒有一句怨言。也許現在再也找不出這樣的人了吧!我同情他,但我更敬佩他,我也憐憫當今社會的人們,爲了利益可以不惜友情甚至是親情來換取。在公交車上,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扶着扶手卻無一人讓坐。爲什麼呢?膽怯?不好意思?還是根本不當一回事?心裏想着:別人都不讓,我爲什麼要讓啊,好不容易坐一會,還要讓她坐?那請大家想想,當你白髮蒼蒼的時候,也無一人讓坐,你是什麼感受?老人們已經爲社會奉獻了他們的青春,換了的卻是這個嗎?

冉阿讓的遭遇只是那是社會中衆多窮困人民的一個,時代在變,我們也在變。但我不想看到“悲慘世界”在當今社會再度發生!

一本書,一個大智慧。

國中生悲慘世界讀後感4

讀罷《悲慘世界》這本書,我心中五味雜陳:有生氣,有憤怒;有愉悅,有驚喜;有崇敬,有佩服……但洋溢我胸口最多的還是一個字:愛!這部小說,讓我感受到愛的力量原來可以如此強大。

書中的主人公冉阿讓,幼年時沒受過教育,長大後迫於生計,成了一位園丁,幫助貧苦的姐姐照顧七個孩子,生活是無比的艱辛。一次,他爲了姐姐和那七個孩子,偷了一塊麪包,被抓入獄,成了一名苦役犯。一次又一次想逃出去的他,最終服役十九年,只因爲偷了一小塊麪包。

十九年,如此的漫長,冉阿讓嚐盡艱辛,心靈受盡折磨,在他眼中,這個世界只剩下醜惡,原本善良的心蒙上了一層黑暗的紗。

刑滿釋放後,冉阿讓因一張黃色通行證遭到了各種不公的待遇,他已經沒有了法律的束縛,卻因曾經犯過法而被這個社會排擠,變得無人問津。後來,他遇到了卞福汝主教,這位特立獨行的天使,沒有因冉阿讓的身份而對他投去厭惡的目光,而是敞開心扉接納他,逐漸感化他,讓冉阿讓的靈魂得到了救贖,從而救贖了一位又一位深陷悲慘深淵的人。

冉阿讓終於棄去了心中的黑暗,像主教那樣用愛去對待每一個人,救贖了許多靈魂。他在蒙特伊城開設工廠,讓無數窮苦之人從困境中看到希望;他救濟悲苦的芳汀,將她送入醫院;他拯救寄人籬下的珂賽特,悉心教育和照顧她;他不計較與沙威曾經的過節,將他釋放;他不顧自身安危,在戰場上救下了馬呂斯;最後成全了珂賽特和馬呂斯這一對戀人,甘願自己承擔一切痛苦……冉阿讓一次又一次地拯救了他人,他擁有了一顆金子般的心,我爲這樣一個偉大的人而感動,也爲那時法國專制社會下的人民感到悲哀。

讓一個囚犯發生瞭如此翻天覆地轉變的,就是神奇的愛,是愛創造了奇蹟,是卞福汝主教的愛感化了冉阿讓。愛,註定是這個世界最珍貴無價的情感;愛,就是如此偉大聖神,擁有無盡的力量!冉阿讓用愛拯救了他人,更用愛拯救了自己。希望我們每個人心中都能充滿無盡的愛,用愛來對待世上所有的生靈與萬物,讓生命因愛而變得富有光彩!

國中生悲慘世界讀後感5

不能因爲人犯過一次錯誤,就特意疏遠和嘲諷,畢竟人總會有一次破繭重生的機會。

當我懷着虔誠讀完《悲慘世界》這部長篇後,內心涌起的是一浪接着一浪難以言說的感動,它讓我的心靈得到一次洗禮,讓我對故事的主人公肅然起敬。

冉阿讓是一位淳樸的普通勞動者,他每天幸苦工作,但飢餓和貧窮還是時時困擾着他。有一天,他耐不住飢餓偷了一個麪包,結果被抓入監獄。他因惦記着家人,四次越獄,卻被加刑至十九年。長期的牢獄生活養成了他陰鬱叛逆的性格,他開始仇視法律,仇恨這個不公平的社會。出獄後,他沒有住處,幸好得到仁慈的莫里哀主教的幫助。但他卻偷走了主教家的銀器。主教沒有怪他,反而寬恕他,放他走了。主教的感化讓冉阿讓心靈受到震撼,他原本善良的心受到了喚醒,重新燃燒起對生活的希望。

讀到這,我由衷爲冉阿讓感到高興,他就像正在逐漸復甦的蠶,正吐露着從善的細絲準備把自己改變。是的,他要開始改變了,不再是令人躲避的對象了。

冉阿讓改頭換面,化名馬德蘭來到蒙特勒伊小城。經過多年打拼,他從一個成功的商人變爲一市之長。成爲富翁的他仍不忘主教的教誨,熱衷慈善事業,經常幫助一些貧窮的市民。冉阿讓的慈善舉動引起警察沙威的注意,因爲法律濫判無辜,冉阿讓再次入獄。

冉阿讓再次入獄的遭遇令我着實氣憤。爲什麼?爲什麼他都已經從善了仍擺脫不了以前的罪名,爲什麼法律不長眼,一直糾纏着一個洗心革面的人呢?

等他出獄回到小城後,他花重金就住了女工芳汀的私生孤女珂賽特。他帶珂賽特隱居,做了一名默默無聞的園丁。珂賽特在他的愛護和照顧下長大成人,後來與一位心地善良的青年項鍊,找到了她的幸福。但冉阿讓卻因爲他的過去揹負着沉重的十字架,一度不被?人原諒。在孤寂中走向生命的盡頭。

冉阿讓的一生是悲慘的,但也是精彩的,令人感嘆的。他曾經是個心中失去愛的逃亡者,但他並沒有完全失去本性,在主教的感化下,他的心得到洗禮,得到昇華。儘管之後一再落入法律的魔爪,但他不再暴躁,不再埋怨,始終懷着一顆聖人之心,用愛與寬容去對待所有人。在我心中,他就是一個化繭重生的冉阿讓,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冉阿讓,過去的罪惡並不能阻擋他慈善的腳步。

在生活中,我常常因爲受了一些委屈,而去抱怨別人,也曾在心底記恨一些人,在讀完《悲慘世界》之後,我明白了寬恕的重要。以後,我一定要放寬心胸,寬容的對待別人,這樣我才能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