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爲奴隸的母親讀後感(精選多篇)

讀後感2.59W

第一篇:《爲奴隸的母親》讀後感

爲奴隸的母親讀後感(精選多篇)

《爲奴隸的母親》讀後感

魯迅的狂人日記裏吃人的人和被吃的人,一開始我還讀不懂,到後來自以爲的認識深刻,也還是一種思想上的清晰,意識上的模糊,封建禮教是吃人的的元兇,而這個封建禮教是一個抓不着又似乎能感覺到得東西,它不是具體的某一個人,而是一種制度,一種以男權爲主導的社會制度。

而我所讀的這篇文章就是具體的實例,它描寫了一個以民國初年的浙東農村爲背景的悲劇故事。丈夫染上賭博酗酒等惡習,兒子春寶又久病不愈,無奈之下,丈夫以100塊大洋將妻子出典給渴望能生一個兒子的老秀才。3年中,妻給老秀才生下了兒子秋寶,秀才大娘子不容典妻的存在,3年期滿後,妻不得不離開秋寶回家。當她回到依然難改惡習的丈夫身邊時,典妻卻發現自己的兒子春寶已經奄奄一息……

一個臨產的農村女人,在家裏產下一女嬰,母親還沒來得及給抱女兒一下,那個“呱嗒呱嗒”叫聲很重的女嬰就被她的親生父親親手放進了裝滿沸水的桶裏,看到這裏我有些不敢相信,覺得很費解,親生父親親手殺死自己的女兒。我記得我從小讀的書大多是國外的童話,除了公主就是王子,結局是從此他們過着幸福的生活,看了這篇文章後內心有着說不來的悲涼。以前我讀的文章大多是柔和的,而這篇文章的處處似片片刀片,稀薄而又鋒利,在生活的暗處伸出來,上面寫着慘淡的血和血的真實,這裏的血有女嬰的真實的血,也有母親精神

上碎裂後滴下的無聲的血,每流一滴,都是痛的。

中國有句俗話:好死不如賴着活。只要活着,無論如何地賴都是可以的,因爲好歹可以保住性命。丈夫是可惡的,竟然將妻典當了出去,丈夫也是可憐的,他的心裏也不好受。妻被轎子接走的那天,他低着頭,坐在那裏,一句話也不說。這是怎樣的可惡,又是怎樣的恥辱呢。可是他再痛苦,也還是一個始作俑者,真正的弱者,還是女人,是那個母親,春寶的娘。

命運,有時候真的不在自己的手裏,尤其一個女人的生命,又在那樣一個封建而又貧窮的年代。於是,春寶的娘成了一個物件,可以被丈夫典當以延續他們生命的物件,像是一件衣服或者首飾。同時,在這裏,她成了一具爲財主家延續香火的生育工具。而女人的天性決定了她有母性。人,是有感情的,她在被當做一件物件來被丈夫和財主做成交易完成使命後,她必須離開了,而她留下的卻是她的骨肉,母子連心,這是怎樣的一種痛?財主想多留她幾年也只是爲秋寶考慮,丈夫典她出去也是爲了自己和春寶活命,這兩個名義上的丈夫,誰都沒有爲她考慮。和秋寶在一起,母親會思念春寶,和春寶在一起,母親會思念秋寶,究竟是誰活生生的拆散了母子?是丈夫?是財主?追根到底,還是那個萬惡的舊社會,封建禮教在害人,貧窮在害人,女人經濟上不能獨立,精神上不能自主,都是造成這幕悲劇的原因。

也許,這也正是小說的成功之處。每一句話都在言說,每一個章節都在言說,但言說的這個東西,你能深刻的感覺到,但卻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它。

第二篇:爲奴隸的母親讀後感

爲奴隸的母親讀後感

《狂人日記》裏“吃人”的故事,已經讓我震撼。又讀《爲奴隸的母親》,對於“吃人”的封建禮教,我似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封建禮教是“吃人”的元兇,而這個封建禮教是一個抓不着又似乎能感覺到得東西,它不是具體的某一個人,而是一種制度,一種以男權爲主導的社會制度。

悲傷殘酷的現實生活往往讓我們不得不低頭。而這篇小說似乎就有這種懾人的力量,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奴隸制社會的殘酷與悲哀。

這篇文章是具體的實例,它描寫了一個以民國初年的農村悲劇故事。丈夫染上賭博酗酒等惡習,兒子春寶又久病不愈,無奈之下,丈夫以一百塊大洋將妻子出典給渴望能生一個兒子的老秀才。三年中,妻給老秀才生下了兒子秋寶,秀才大娘子不容典妻的存在,三年期滿後,妻不得不離開秋寶回家。當她回到依然難改惡習的丈夫身邊時,典妻卻發現自己的兒子春寶已經奄奄一息……

一個臨產的農村女人,在家裏產下一女嬰,還沒來得及抱女兒一下,那個“呱嗒呱嗒”叫聲很重的女嬰就被她的親生父親親手放進了裝滿沸水的桶裏,看到這裏我有些不敢相信,覺得很費解,內心有着說不來的悲涼。而這篇小說處處似刀,稀薄而又鋒利,在生活的暗處伸出來,上面寫着慘淡的血和血的真實,這裏的血有女嬰的真實的血,也有母親精神上碎裂後滴下的無聲的血,每流一滴,都是痛的。

婦人是一個既可憐又可悲的角色。三年前,她的丈夫將悲慘的抉擇擺在她面前:去不去?三年後,又一個問題擺在她面前:回不回?抉擇歸抉擇,問題歸問題,其實不管是被丈夫典出還是被秀才的妻子踢出,都是由不得她來作主,從始至終她僅僅是一個奴隸,一個生兒育女的工具,她的價值可以用一百元來衡量。母愛是婦女的天性和權利,但她卻被折傷了天性,被剝奪了權利,無論哪個時期,她都生活在矛盾中,生活在“不情願”中,命運似乎也處處與她作對。這所有的一切都導致她的內心極爲痛苦,但是她也只是一味地忍讓,一味地謹小慎微,沒有作半點的反抗,這不得不讓我們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覺,這也就是所謂性格決定命運也!

但是在那個時代背景下,這樣一個性格軟弱的婦人又如何能不被命運擺弄呢?她有反抗的能力嗎?在很大的程度上,又是什麼造成她這樣的性格呢?一個從舊社會一路走來被剝奪受教育權利的婦女,矇昧無知,在她的思想裏,只有三從四德,她又拿什麼去跟命運抗爭?

婦人的悲劇,是對其自身命運的習以爲常,欲有所動,又無從表述。小說的悲也就悲在這裏,這是一個妻子的悲劇,這是一個母親的悲劇,這更是一個女性的悲劇。而造成婦人這樣命運的典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封建社會下閉塞農村傳宗接代的封建觀念,封建的宗法制使女性淪爲了傳宗接代的工具,反映了封建社會勞動婦女的悲慘命運。在男性中心社會裏,女人會被擠壓到這樣的邊緣地帶的,這樣被踐踏的境遇,就不難理解了。

靜靜地沉思,我們真的應該爲自己生存在這個平等、自由、民主的社會而感到幸福,在這個個性張揚的時代裏,我們可以和男性平分秋色,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拋開物質來講精神,我們可以非常有尊嚴地去愛與被愛,我們的命運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受任何人支配。

“爲奴隸的母親”,這是一個命運悲劇,這是一個性格悲劇,這更是一個時代的悲劇。我們應該通過那個時代的悲劇來提醒這個時代的幸福,從而塑造人格魅力來主宰自己的命運。

第三篇:柔石爲奴隸的母親讀後感

柔石爲奴隸的母親讀後感

張羣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每一個被束縛的奴隸都可以憑藉他自己的手掙脫他的鎖鏈。”有形的鎖鏈容易被打開,可是無形的枷鎖一旦將你捆住,你便會深陷自己所構造的囹圄之中,感覺到的是一種壓迫,一種被奴隸的痛苦,卻無法掙脫。

黑暗的社會,慘淡的人生

在讀完柔石的《爲奴隸的母親》的時候,內心始終被小說中悲劇式的人物和悲劇式的結局所牽動,讓我在感覺到悲痛傷感的時候,也有一種悲憫、嘆息的感覺,讓我不由得慨嘆當時那種腐朽沒落而又殘酷黑暗的社會扼殺了多少人的希望,造成了多少人的悲哀。

在小說的開頭,曾經提到過春寶孃的丈夫皮販子。他勤勞樸實,每天除去做自己的皮貨生意,還在空閒的時候做一些農活,並且做得十分賣力,“假如有五個人同在一個水田內,他們一定叫他站在第一個做標準”。然而當時黑暗的社會總是殘酷的,辛勤的勞動卻沒有使他有多少財富的積累,境遇反而一天天變壞。後來,他逐漸因貧窮而變得墮落,變得兇狠,變得殘暴。迫於生存,他竟然親手用開水燙死了自己剛剛生下不久的女兒。最後甚至被逼無奈,將自己的妻子——春寶娘,用一百元典當了出去。作爲一個原本老實本分的農民,他勤勤懇懇地做事,卻依然使自己的境遇逐漸困頓下去,而與此相對比的是秀才家,他們這些人每日呆在家中,卻依然有萬貫家財。在這樣一種社會背景下,生活在其中的人有如此截然不同的不公正待遇,是造成這一故事悲劇的根源,也是春寶媽被“奴隸”的根源。

回眸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歷史,女性的地位一直比較地下,作爲“夫權”社會下男性的附庸品,女性甚至被當做一個物品,一種可以買賣的物件,一件只爲傳宗接代的工具。就像小說中的春寶娘,她沒有獨立和自由,作爲一個奴隸在皮販子和秀才間來回買賣。或許,他們對她也有過愛,可是這種愛更多的是一種佔有,把她所做的一切(包括傳宗接代)都看做是一種理所當然。對於當時這樣的一種封建社會不由得讓我想到了魯迅先生曾經在他的第一本白話小說《狂人日記》裏提到的那樣:“我翻開歷史一查…每一頁都寫着‘仁義道德’…仔細看了半夜…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

正如有人曾經說過的那樣,母親一旦失去了母愛的權利,母愛便成爲造成母親靈魂創傷的直接因素,而這種因素的產生,歸根結底在於造成她奴隸地位的那個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春寶娘如同這個社會制度的不幸犧牲品,她的心逐漸在這種環境下被羈絆、被鎖住。

不幸的命運,不爭的性格

如果說當時那種黑暗的社會就猶如一塊沉重的幕布籠罩在整個中國上空,但至少我們還有雙手可以讓我們一起掀起這塊幕布,去追尋光明。但可悲的是,有些人沉浸於黑暗中太久了,卻反而失去了追尋光明的能力。或許世界上最悲哀便是有些原本可以做到的事,卻沒有做到;原本可以讓自己自救的行爲卻沒有讓自己得到救贖。

主人公悲劇式的命運說明麻木、自小的綱常理論已經使他們在潛意識裏被物化了。如果一個人自己甘願被無形的枷鎖束縛,甘願將自己關閉在一個自我構建的牢獄中,那麼他自己只能成爲一個可悲的奴隸。小說中的母親善良、溫順,可是卻缺乏一種敢於抗爭的精神。當她被自己的丈夫看作一件物品,看作一個奴隸,把她賣給秀才家時,儘管她內心痛苦、不願,可是她只是默默地、發癡似地,帶着顫音小心翼翼地問了幾句,就對丈夫的要求順從了,卻沒有一句反抗的話。甚至當她生下的第二個孩子因爲是女嬰,被丈夫用熱水活活燙死,她也不敢有多少怨言,只是“剜了心一般地昏過去了”。

也許,我們會說是春寶娘太善良了,然而這善良的背後,是一種甘願忍受痛苦的心酸,是一種甘願屈從於當時封建制度的妥協。可是我不禁在想,她爲什麼不去大膽地衝破這一切,爲自己的權力去進行一次抗爭,卻甘願做一個心靈被束縛的奴隸呢?

這是一個被中國傳統封建觀念和自身思想所束縛的母親,她就像一個身上揹負者沉重鎖鏈的奴隸,終將在勞苦中耗盡自己的心力,默默地死去。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應當積極地走出內心中的那個囹圄,勇敢地去追尋自由與獨立的天堂,就像羅曼?羅蘭說過的那樣:“多快樂呵,獨立不羈,完全自主!多快樂呵,擺脫了他人的束縛,擺脫了往事的糾纏,擺脫所愛所憎的面目的騷擾!多快樂呵,生活而不爲生活所俘虜,做着自己的主人!”

第四篇:《爲奴隸的母親》觀後感

《爲奴隸的母親》讀後感

——關於她,關於我

週六這天上午,本着以學習的心態拜讀了近代作家柔石先生的《爲奴隸的母親》這篇散文,心情卻逐漸由輕鬆轉向沉重。在我看來,它不僅僅是一篇抨擊當時社會的黑暗、向吃人的舊社會提出的血淚控訴,更是一記敲響世人的警鐘,怵目驚心、發人深省!

整個故事的敘述,柔石先生以十分嚴峻冷靜的筆觸,採用白描手法,將深摯的情感蘊含在樸素、真切的生活描寫中,不誇飾、不渲染,冷靜諦觀人生。20世紀二十年代的舊中國農村,阿秀,一個樸實簡單的農村女子,嫁給了一個本來老實本分的人——阿祥,又生了一個兒子——春寶,本來是多麼平常的生活和故事。可是,就是因爲環境和時代的不同,故事中的人物的命運發生了難以想象的變化:阿祥嗜賭患病,基本無勞動能力,阿秀被“典”去秀才家做傳繼香火的工具,而可憐的小春寶,在被迫與摯愛的母親分開三年。再相見時,已視她爲陌路人??整篇文章,在嚴峻解剖現實的同時,讓我們從清晰的生活畫卷裏去探索思考重大的人生問題,表現了深刻的現實主義精神。

在我看來,所有的主要人物:善良淳樸卻又逆來順受至最後悲愴悽苦的母親阿秀、不思進取且不負責任的男人阿祥、純真可愛而後卻目光呆滯的可憐孩子春寶、猥瑣狡詐且虛僞自私的秀才、可憐可悲卻又可恨可嘆的秀才夫人以及最不起眼的下人黃媽??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數阿秀和黃媽了。首先是阿秀,本來是一個平凡的母親,卻在難以繼續的生活中被自己的丈夫買給別的男人做延續香火的工具,而且期限是三年;在秀才夫人的頤使氣指中低聲下氣的活命,只爲一個目的:爲秀才生個一男半女。懷了孩子,是寶貝;當地主的目的達到之後,又立馬成了秀才夫人的出氣筒和秀才家的苦力,爲了自己生命垂危的春寶能有錢看病,拼了命的去搶那個鐲子,卻被冠上“偷盜”的罪名;後來,她又被迫和另一個兒子秋寶生離死別。她拖着黃瘦疲憊的身體,帶着癡呆麻木的神情,離開秀才家;回到自己那間破屋的時候,已經奄奄一息,而分離了三年的兒子春寶又陌生得不認識她了??

想到這兒,心裏不由一陣抽搐,這樣的社會,這些這樣的人!也許,我不該這麼武斷的說出這樣的話,畢竟當時是一個大環境: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舊社會,地主封建勢力軍閥武裝力量橫行,生靈塗炭,民不聊生;而更多的勞動人民大部分只是麻木不仁,行屍走肉??當阿秀想念自己家中的兒子想念自己的丈夫,哭泣傷心並說:我心裏想啊!只記得黃媽說了一句:像我們這樣的人,還要什麼心吶?!要是我能的話,我就給他(秀才)生十個八個的,多賺點錢!讓人寒心並且傷心的話。在這個故事裏,黃媽的身份地位算是最低的了,所以,她應該是代表了大多數當時的底層人民罷,也許他們的理想就是不餓肚子就足夠了。她們基本上沒有反抗,沒有鬥爭,甚至連掙扎都沒有。所以,她們只能承受命運的折磨和生活的摧殘,在艱難悽苦中度過自己的一生,沒有自我,更沒有思想。她們,是讓人心痛的,可是,也更是能讓人深刻反省的。此刻,我又想起了20世紀初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女英雄秋瑾。她也是位女士,可是她卻積極投身革命,策劃領導了中國歷史著名的萍瀏醴起義。起義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秋瑾也爲革命獻身。但雖敗猶榮,她的精神、她的思想卻永遠影響激勵着後來的我們,她的努力也爲後輩們的鬥爭樹立的不可磨滅的標杆。連孫中山先生都爲紀念她獻上:“江戶矢丹忱,感君首贊同盟會;軒亭灑碧血,愧我今招俠女魂。”的輓聯。

還記得,革命鬥士、思想家魯迅先生爲喚醒四萬萬同胞所作出的努力和鬥爭,

以及同時期的李大釗、胡適等先人,他們深刻的認識到只有思想被喚醒了,身體上的”健康“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從這個故事以及前輩們的啓發中,我明白了,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不管是鬥爭時期的革命還是和平時期的建設,只有思想上真正樹立了正確的觀念,從人生觀、價值觀上徹底醒悟,纔能有去追求和進取,纔會真正爲了理想去鬥爭去努力。不管是過去的前輩,還是現代的成功者,都深刻的印證了這個道理。

因此,通過這次的學習:今後我會更加端正自己的態度,珍惜現有的幸福環境,努力學習知識和道理,多去實踐和經歷,並時刻記錄自己的心得和感悟,多向前輩和身邊的人學習。通過歷事練心,讓自己從認識到思想都能日日更新,讓身體和靈魂隨着勇敢而又理性的心向前走去,相信自己:人生,一定會有一個不一樣的明天。

2014.24

第五篇:從《爲奴隸的母親》

文學院097班李祝連學號:2014432104

《爲奴隸的母親》 中的悲劇人物---生命的無奈和生存的執着

【摘要】:柔石的《爲奴隸的母親》是一部蘊含着豐富的悲劇美學特徵和美學意義的作品。 車爾尼雪夫斯基曾對悲劇給予如下的概括:“悲劇是人底偉大的痛苦和偉大人物的滅亡”。這就是說,構成悲劇,必須是合理的、正義的、美好的、善良的人物,陷於不幸、痛苦或滅亡。這些悲劇人物,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着人民真的、善的、美的品德、願望和要求,他們或爲正義、爲真理、爲人民利益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或爲個人的幸福和生存權利而艱難地掙扎,

【關鍵詞】:爲奴隸的母親、春寶娘、典妻、悲劇命運、典者

柔石的《爲奴隸的母親》講述的是一個悲涼的典妻故事。小說中刻畫了一具被壓迫、被摧殘、被蹂躪的貧苦婦女--春寶孃的形象。因生活所迫,她不得不忍痛撇下5歲的兒子春寶,被丈夫典到鄰村一個地主秀才家當生兒子的工具,生下了和秀才的兒子秋寶。當地主的目的達到之後,她又被迫和兒子秋寶分離。但當她回到依然難改惡習的丈夫身邊時,她發現,當初典身換回的一百元大洋絲毫沒有改變家裏的貧窮狀況,等待她的惟有漫漫長夜裏的無盡啜泣。

這個家,人難留,那個家,情難捨。

三年前,滿懷屈辱與不捨而去的女人;三年後,又痛苦而彷徨地回來。 親生的兩個孩子天各一方,一個是窮人家的孩子,一個是大戶人家的少爺。 這是我看完柔石的《爲奴隸的母親》的感受。

“典妻”這種“習俗”,據說在浙東農村裏發生過這樣的事,別的地方大概也會存在。這種習俗的背後最明顯不過地存在着貧富懸殊的階級地位所帶來的人的不平等,這裏既有封建經濟和宗法關係下的野蠻殘忍,又有商品交換情況下的冷酷與塢。在這裏,“典妻”體現出封建宗法社會裏“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的子嗣承續觀念,又是商品交換關係裏,把人作爲商品來典當的行爲,”典妻“是這二者罪惡結合的產物。作品中暴露階級壓迫與掠奪的罪惡,暴露剝削者的殘酷與野蠻,反映婦女被凌辱的社會地位。作品似乎在告訴人們:婦女的苦難,除了社會的原因之外,她自己對孩子的觀念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她之所以不得從奴隸狀態中解脫,反而越陷越深,原因之一就是爲子女所累,而絲毫沒想到要拯救自己。

第一個悲劇是“爲奴隸的母親”,她的身上有着無法言說的悲劇命運。她沒有姓名,沒有尊嚴,苟且地活着,她生活在沉重的命運壓迫之下,就像世間的一切渺小蟲蟻一樣,逆來順受,在痛苦中煎熬,心中存在着一絲看似無望的希望,這是支撐她生存下去的信念。然而,上天對她是殘酷的,連這點點僅存的希望也隨着現實一點一點的破滅,她的生活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她那近乎

欲訴無言,忍辱受屈的深沉痛苦表現在那默默地而習以爲常的情勢之中,從而升騰出血淚的控訴,具有內在深沉的感情衝擊力量。作品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剝削制度的冷酷無情和封建道德的虛僞墮落,有力地揭示了勞動人民特別是勞動婦女所遭受的沉重苦難。

首先,從階級分析來看,她是一個統治階級壓迫的奴隸。她之來到這個世界上,似乎就只是爲了做一個奴隸的母親,她這一生有過兩次做母親的機會,每次都以不同的方式在她的肉體上和精神上造成深重的磨難和痛苦。她原來的丈夫本來是個勞動能手,“然而境況總是不佳,債是年年積起來了,他大約是因爲境況的不佳,煙也吸了,酒也喝了,錢也賭起來了,”不僅染上了黃疸病,連脾氣也變得兇狠起來,這樣,在家中同樣受着歲月煎熬的她,還不得不受着丈夫的折磨,這種折磨歸根結底也是封建社會和剝削制度通過“夫權”施加給她的。至於她被典的事實,更是令人觸目驚心,在富裕的秀才家裏,她一面做着傭人的工作,一面從“人”的地位降爲生孩子氣“工具”生下的孩子只能叫她“嬸嬸”,而把喪失了生育能力的秀才的大妻叫做“媽媽”,這就是說,她不只剝削了體力,也被剝奪了母愛的感情。後來,自己生養的兩個兒子,一個永別了,一個陌生了,她那熾熱的母愛被命運無情地摧殘了、剝奪了,伴隨着她餘生的將是對春寶的無限負疚和對秋寶的無盡思念。她以被侮辱爲代價換來的依然是沒有盡頭的奴隸生活疾病和貧困仍然像暗夜包圍着她。承受的屈辱有多個層次,一是來自這場交易加給的屈辱,她從人降爲物;二是來自周圍的人的異樣的目光,這些目光在同情、感嘆,但是事不關己的同情感嘆;三是來自秀才家的娘子包含嫉妒的有意羞辱。但是這些都是來自外部的屈辱,它們是外在性的。更深恥辱來自於她自身:“她實在是願意永遠在這個新的家裏住下去,她想,春寶他爸不是一個長壽的人,他的病一定要在三五年之內帶他到不可知的異國裏去.於是,她便要求他的第二個丈夫,將春寶領過來,這樣,春寶也在她底眼前。”秀才是施加羞辱的權力結構的一部分,但是這又有什麼呢?生存的艱難已經讓她無法顧及日後生存可能面臨的悲慘,因爲即使秀才願意對她好,她在秀才家的地位也不外是泄慾和生育工具以及日常生活的傭人位置,難道真的會有愛情出現在他們之間?但是,成爲秀才的第二個妻子成了她最大的願望。這種來自人性自我保護本能層次的計劃最後也落空。我們並不是要高高在上地指責她不該有這種幻想,如果閱讀是一種自我生存體驗與敘事者呈現的世界的融合過程的話,那麼在柔石這裏看到的是我們自己。柔石展示了人性中讓人沉淪的無名力量。

《爲奴隸的母親》把典妻陋習放在比較高的文化層次加以體現,作者表現這野蠻習俗的發生不僅是由於窮人生活的壓迫,而是有深刻的經濟和文化的根源,即封建宗嗣和封建倫理。被典者是一個悲劇,而典者是另一個悲劇。文中的典者是一個50歲的知書達禮的,文質彬彬的秀才。他“溫柔和善”,對妻子“結婚了三十年,沒打過她一掌,簡直連指甲都沒有彈到她的皮膚上過”,他還有些“懼內”,對大妻的嘮叨,只能聽之任之。他典妻不是爲了享齊人之福,

如果是爲了享齊人之福,他完全可以納妾。他有納妾的財力:家有兩百多畝田,有房產,還能僱長工,他也有納妾的理由:男子年過四十而無男性後裔,按規定是可以納妾的。可是他沒有。他典妻就是爲了傳宗接代。他飽讀詩書,他明白,如果他膝下無子嗣,他就對不起祖宗,他就是宗族的罪人。因爲懼內,所以他選擇了典妻。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典者也是傳宗接代的一種工具。這又何嘗不是一個悲劇?文中說到,在春寶娘生下秋寶之後,“有時在夜裏,人家談着話,他卻獨自拿了一盞燈,在燈下,讀起《詩經》來了: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他看來,傳宗接代的任務的完成比“所謂‘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還要快樂。後來,秋寶一天天長大,春寶娘要離開了,秀才因爲愛子的關係,向他大妻提出要買春寶娘,可是遭到大妻的拒絕“你要買她,那先給我藥死罷!”。文中接下說到,秀才聽到這句話,當時非常生氣,但是,過了一會兒,他反而笑臉地,從中可以看出,在那個封建時代,做爲一個知識分子,連孩子的親生母親都沒權決定,這對於秀才的生活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悲劇。

文中的悲劇人物還有老婦人,她的悲劇不是一般封建婦女的悲劇,作者沒有把她寫成一個逆來順受的農村婦女。她是一個封建強勢的象徵,在家裏有着重要的地位,她罵秀才“老東西”,幷包辦着家裏的大大小小,她可以阻止秀才納妾,但是,她也可以很殷勤的張羅秀才的典妻之事,在春寶娘生下秋寶後,她深知那個時代的“母憑子貴”,所以她就要趕春寶娘走。她罵燒飯的,她也像是在罵自己,她不能生育,她已經犯了舊社會的“七出”之條,她感到委屈,她只有以泄憤的方式來表達。她自己已經沒有了“(更多請你搜索)自我”,她還要秋寶失去親生母親的疼愛,讓秋寶,讓秋寶娘,不能在一起,可見,這個老婦人爲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做出這樣無恥的事,她的人生,她的一切,就是爲了維繫自己在家裏的地位,她的人生是毫無意義可言的。

生活的本身就是爲了更好的活着,《爲奴隸的母親》通過對悲劇人物的刻畫,反映了舊社會勞動人民對生命的無奈和對生存的渴望。並且揭示了落後的封建制度對農村勞動婦女的殘害,同時揭示了這種典妻制度的罪惡的根源是封建宗嗣和封建倫理的不合理存在。千百年的封建陋習對勞苦大衆的身心迫害活生生的擺在人們面前,更是讓民衆對這種殘無人道的封建制度的深惡痛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