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個人讀傅雷家書感想與感悟

讀後感7.77K

個人讀傅雷家書感想與感悟

個人讀傅雷家書感想與感悟1

愛,是一種十分微妙的東西。愛,是一種習慣,無法預料,無法言語。愛,是一種無私的不求回報的付出。愛,是一件糖衣甜而不膩。

自從,我讀完了《傅雷家書》這本書。我對愛的理解更深了,尤其是父愛。每個人都有父母親,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是他們養育我們長大。在成績長過程中,我們都得到了父親的教侮,母親的慈愛。

傅雷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文藝評論家,妻子朱梅馥是一個溫柔善良、賢淑的東方女性。他們的教育,讓兒子成爲了一個世界著名的鋼琴演奏家。傅雷夫婦在長子傅聰留學波蘭期間書寫了長達186封的性情家信,信中既有父親對文化藝術的探討,又有思想上的交流,還有母親對生活瑣事的“嘮叨”。

那一封封家書,傅雷先生放下做父親的尊嚴,毫無顧忌地向兒子懺悔自己的過錯,吐露自己的心聲,消除父子間的隔閡,彷彿傅雷就在我身旁,從信箋中拿出一封信,深情地念給我聽,讓我陶醉着,沉浸着,銘記着。

“爸爸這一年來似乎衰老了許多,白髮更多了。我也較去年廋了許多,常常要臉腫腳腫,都是心臟不健全的跡象。”這一句話是母親寫給兒子的。話語中,滿滿的都是父母的老態,在經歷了歲月與人世的雙重摺磨,年紀纔不過百的傅雷夫婦愈發衰老,身體和精神也較之前差了許多。而此時,兩個兒子都沒有陪在他們身邊,不免讓人感受到“英雄遲暮。”的無奈與淒涼。

是啊,現在的兒女在外爲自己的事業而拼搏,拼出一片天地。又可知,家中的父母爲他們而擔心,他們的臉被歲月的痕跡佈滿,一顆顆“老人斑”烙印在臉上。頭頂上的頭髮被歲月染上了白色顏料,父親的頭頂,莫名的地被歲月變成了一片“荒原”。可這一切,又不是父母對兒女的掛念與擔心所付出的代價。又有的兒女不孝順,在外外面花天酒地,追求潮流,揮霍着父母的“血汗錢”。不孝的兒女們在你們做着對不起父母的行爲時,你們是否想過你們父母臉上的烙印,頭頂的白髮和“荒原”,醒醒吧,他們生是爲了你們,死也是爲了你們,難道你們不應該感恩他們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傅雷夫婦的家書,親情溢於字裏行間,深深地讓我感動,一股親情的力量感染着我。這讓我想到了我的父母親。我的父親對我的愛,絕不亞於母親對我的愛。在雨天,母親把傘送到我手中,這是雨中的母愛,淅淅瀝瀝。在網上,父親爲我蓋被子,讓我依然在牀上酣睡,這是溫暖的父愛。

在這裏,我想對我的父母說一聲:“我愛你們!”

個人讀傅雷家書感想與感悟2

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讓我做父親的得到新鮮養料。

同時也可以傳給別的青年;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是做人還是其他方面。

在那麼多封家書中,我看到最多的除了父親對兒子傅聰的教導,還有是傅雷先生在藝術,音樂方面的造詣很深。幾乎,每一封信中都向孩子談音樂作品,談表現技巧,藝術修養等,而不僅僅是希望孩子一天天沒有節制的訓練,而是講究技巧,從事物中領悟情感,才能不做它們的奴隸,用心書寫自己的創作。

在家書中,不管是聰去波蘭留學,還是後來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先生始終關注着兒子在音樂藝術道路上的成長,不時給予指點,還不時寄給中國古典的文學名著及藝術方面的畫,書籍。

在傅雷先生教導孩子中,還有是怎樣叫孩子面對壓力,如何正確處理生活中的問題,也能看出傅雷先生望子成龍的心更多在孩子在成長道路上的發展,所遇的困阻,同時細心的給出自己以往的經驗,拳拳愛子之心,更是溢於言表。

個人讀傅雷家書感想與感悟3

身邊一向有人給我引薦這本書,但我一向沒有去了解。今天一看,確是讓我形象深入。

讓我得到這樣感觸的原因——傅雷先生有着異樣的品格魅力。

“真實的光亮絕不是永沒有漆黑的時刻,僅僅永不被漆黑所掩蔽算了。真實的英豪絕沒有卑賤的情趣,僅僅永不被卑賤的情趣所服氣算了。”這是傅雷先生對咱們品格上的鼓舞,言外之意流露出他品格的尊貴。就好如他批評八股文,以爲八股文是使人思維懶散,感覺麻木,遇事不認真負責的產品。

而這種共同的品格魅力不只體現在文學方面,還在於藝術和人生。他從前說過:“先做人,其次做藝術家,再次做音樂家,最終做鋼琴家。”他將層次講的很清楚,也說明晰沒有一步登天的事,沒件事都是要一步一步做起的,而這全部的根底便是做好人。

也正因如此,他對孩子們的教育也脫不開品格,乃至是着重於品格。這種教育方法令我入神,我以爲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這讓我知曉成果並不是處於榜首位的,品格纔是。只要具有傑出的人品,纔會讓一個人的文明素質提高,才能使一個人獲得更加優異的成果,纔會懂得什麼是感恩以及怎樣去感恩。

我期望每個家庭都能懂得這個,我期望他們不會再一味地尋求孩子的好成果,而忽視對他們品格的培養,我期望那些因一些瑣細小事而引發的弒親事情不會再呈現在人們的視界中,期望當今的社會越來越潔淨.

我信任這個社會會越來越陽光,每個家長教育也會更加明麗。我也會做好我的本職工作——學習,真實做到從我開端,爲子孫做好的典範!

個人讀傅雷家書感想與感悟4

傅雷家書顯真情,苦父用愛暖子心。———題記

“真誠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建築在瞭解自己瞭解別人上面的愛,纔不是盲目的愛”……一句句經典而又耐人尋味的話語貫穿整本《傅雷家書》,讓人深深體會到其中飽含的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傅雷家書》,收錄了1954年間到1966年間傅雷及其夫人寫給兩個兒子的家信100多封,是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是充滿着父愛的教子名篇。

他,傅雷,用不捨表明對孩子的愧疚,五三年正月父子之間的激烈爭論,使他良心上的責備消釋不了。直到兒子離家遠行——留學於亞歐大陸另一邊的波蘭時,“胸口抽痛,胃裏難過”的痛苦滋味他才嚐盡。他用那一封一封不捨的書信來抒發自己對兒子無限的愧疚之情。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他,傅雷,用自身藝術造詣將孩子的道路鋪向未知的前方。他常在信中大量篇幅談美術,讀音樂作品,談表現技巧,談藝術修養。不管是留學波蘭或是獲國際大獎,還是赴各地演出,他始終關注着兒子在音樂藝術道路上的成長,不時給予指點。

他,傅雷,用做人的道理澆灌孩子懵懂的心田。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做人是第一位的。在信中,他常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爲例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謙,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既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又是一位嚴厲、盡責同時不乏愛心的父親。在生活中,雖然也有像他那樣飽含父愛的父親,但給予孩子的卻是溺愛。他們將自己的孩子泡在蜜罐裏,當作溫室的花朵呵護着,卻不思教育其做人之理。我們期盼像傅雷一樣的父親。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這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樓適夷這樣評價《傅雷家書》。

家書是真情的流露。他,傅雷,用苦心孤詣的父愛填滿了兒子的心靈,指引了兒子的人生。

個人讀傅雷家書感想與感悟5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得到了一本《傅雷家書》,無意間一翻,便被它吸引住了。

這本憶是由傅雷寫給兒子傅聰的幾十封家書組合而成的。“把人家的讚美報告給我們,是你對我們最大的安慰;但同時必須深深地檢討自己的缺陷”。短短一句話,就體現出傅雷對兒子的良苦用心,不僅誇讚了兒子,還告誡了他不能驕傲自大。

在傅聰在外留學的二十多年中,傅雷便一直用書信的方式與兒子交流,教給他人生的哲理、做人的基本要求、與人相處的方法。即使他們父子間隔着萬水千山,也阻止不了父親對兒子的教誨,因爲只有真心愛他的人,希望他好的人才會把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教給他。

這讓我想起了朱自清的父親,他一人獨自承擔着家裏的重擔,面對家裏不景氣的生活,他也沒有抱怨和氣餒,甚至安慰自己的兒子。朱自清去了其他地方學習,父親仍然與他快保持聯繫,時常問候他的身體狀況。

同時,我也想起了我的父親,他在外地打工,即使我們各在一方,也能用電話聯繫。父親在電話中關心着我,教育我要好好學習。父親就是這樣,說的話總是很少,但他每次都能理解我們。

父親的教誨簡潔而明瞭,包含着他對我們的關愛。父親的教誨親切而又細心,包含着他對我們的期望。父親的教誨溫暖而又重要,包含着他對我們的無私教導。父親每句教誨中都充滿了父愛。

所以,父親的教誨是無私的,我們都應該聽取父親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