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經典小說《許三觀賣血記》的讀後感

讀後感2.3W

經典小說《許三觀賣血記》的讀後感

經典小說《許三觀賣血記》的讀後感1

即使生活不曾優待過你,你依然砥礪前行。這是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給我的大體感覺。作者平平淡淡的文字裏,慢慢的構建成一幅畫卷,讓你感受到畫卷里人物鮮活的生命力,他們面對每次苦難的強大求生慾望。

正如作者的序言,書中的人物像是有生命般,自己講述着他們自己的人生經歷。透過話語這又像一場激動人心的電影,又像一段深植人心的過往,在腦海裏飄蕩着許三觀血的一生。許三觀最珍貴的是他自己的血,幫他渡過了一個個難關,跨過了一道道險阻的血。

許三觀賣過十一次血。

第一次賣血是因爲好奇,跟隨同村的龍根和阿方進城賣血。賣血後在勝利飯店,學到了龍根和阿方那一句“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給我溫一溫”。這句話也成了許三觀生命中的一句話,像是勝利凱旋的戰歌。從此許三觀開啓他賣血之路的征途。隨後,許三觀用這次賣血捷足先登取了許玉蘭爲妻。許三觀和許玉蘭的婚姻是吵吵鬧鬧,平淡樸實,家長裏短,相濡以沫,共同進退……這是他們婚姻生活平實的面貌,一起攜手渡過一次次難關。在_時期,許玉蘭被污衊爲妓女而遭到批鬥。許三觀則一直守護着許玉蘭身邊,爲她送水送飯,爲她按摩因站了一天而麻木的雙腳。在一次家庭批鬥會上他們也打開彼此的心扉,也珍惜患難與共的情感。

第二次賣血爲了兒子一樂。一樂打傷了方鐵匠的兒子要賠醫藥費,但對於一樂不是自己親兒子令許三觀很不是滋味。對一樂又愛又恨的矛盾心理一直折磨着許三觀,他愛是因一樂的行爲和性格與他如此的像,他恨是因所有的人都說一樂不像他,不是他親生的。

第三次賣血爲了一直暗中喜歡的林芬芳。絲廠女工林芬芳因摔斷了腿而在家中養傷,許三觀去她家中探病,乘虛而入得到了她。爲了報答林芬芳給她買肉骨頭、黃豆又賣了一次血。

第四次賣血爲了讓全家人不捱餓。在大饑荒的環境下,吃了五十二天玉米粥的許三觀一家實在受不了,而他爲家人走進了醫院。讓我倍感溫情的是許三觀背上一樂去勝利飯店吃麪條,他對一樂感情的矛盾和他的做法深深的觸動了我的每一根神經。許三觀是他四叔揹回家的,而他揹着一樂回家。從許三觀能放下執念接受了一樂,也讓我感覺到許三觀溫情的一面。許三觀用菜刀在自己臉上劃了一道口子,又伸手摸了一把流出來的鮮血,他對所有的人說:“你們中間有誰敢再說一樂不是我親生兒子,我就和誰動刀子。”也讓我感受到許三觀的溫暖。

在之後的大躍進,_,知青下鄉的背景下,許三觀先後爲了得了肝炎病的一樂下鄉和宴請二樂的生產隊長去賣血。最後,爲了治療一樂的病許三觀又賣了五次血。從林甫到長寧,在賣血的路上許三觀也體會到路人給他的溫暖與真情。命運多舛的許三觀面對着生活不間斷給予他的苦難絕不放棄,也讓我感受到他的責任,親切,善良,堅韌,樂觀。

這也讓我想到在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互聯網給我呈現了許多在底層生活掙扎奮鬥的可愛的人。如在北上廣深生活在城中村的人們,他們和每座城市如此近又顯得如此遙遠。曾在自媒體看過《巡邏現場實錄》的節目,有一期描述巡警發現了某房屋的合租房。而每間合租房裏都有兩張上下鋪的鋼架牀,安全通道則擁擠不便,節目巡警的說法這是危及生命安全的合租房。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的人又何嘗不是爲了在這些大城市生存、夢想、目標、人生賣血呢?

書的最後,醫院的血頭早已換人,是個年輕的小夥子,嫌棄許三觀的血,並嘲諷他年老的血只能用來當豬血讓人來刷漆,讓許三觀痛哭流涕。爲他的生活拼盡一切的血,承載着他風風雨雨而寶貴的血,挽救他家人生命的血卻被血頭說成一文不值。這難道還不足以讓許三觀潸然淚下嗎?平凡,普通的生命卻譜寫着驚濤駭浪的人生,演繹着獨特生命話劇。命運猶如一座大山壓的每一個人都喘息不過來,但每一個生命都永不放棄,而且拼盡一切。

經典小說《許三觀賣血記》的讀後感2

講述了許三觀的人生因爲賣血發生的改變。第一次賣血後娶了許玉蘭,第二次賣血因爲一樂打了人,第三次賣血是想給林芬芳的補償,第四次賣血因爲飢餓,想給全家人吃點好的,其實最感人的就是在他們餓得都受不了的時候許三觀說要用嘴給每一個人炒一個菜,寫的很生動也很心酸。第五次賣血是因爲二樂,請二樂的隊長吃飯,後來的幾次是因爲要給一樂治病,就沒了命的去賣血。

最後一次是要爲了自己吃炒豬肝喝黃酒,可惜血頭不要。其實整本書雖然寫了不同時期社會對人造成的影響,人甚至要爲了生活去賣血這種殘酷的事實,卻也描繪除了人性的閃光點,比如許三觀,首先在他知道一樂不是自己的兒子之後,雖然嘴上說怎樣怎樣不是我兒子,是替別人養,可是關鍵時候還是顯出了偉大的父愛,和他人性的正直與善良。

何小勇招魂那次,他跟許玉蘭一樣在聽說讓一樂去的時候都態度很強硬很決絕,然後轉過來就替別人着想,設法說服一樂。還有方鐵匠,在抄家的時候表現出的善良和樸實,以及後來許三觀去何小勇家借錢,何小勇的妻子的表現其實都展現了人的友善的一面。其實,善良還是本性。

經典小說《許三觀賣血記》的讀後感3

已經記不起來是第幾次看許三觀賣血記了,這本被譽爲餘華作品的成就的書也的確是名不虛傳。餘華這兩個字就代表了一個作品風格吧,風趣中帶着沉重,第一遍看覺得很搞笑的情節,第二遍看,第三遍看時會覺得愈來愈沉重。活着,許三觀,兄弟,都是如此。餘華慣常都是描寫一個普通人,普通到有點平庸的那種人。描寫他的一生。所以看起來有種爽快感,一個下午就可以看完別人的一生。但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愛吧。我們誰又不是一個普通人呢。

許三觀就是這樣一個普通人,少年喪父,又失去了母親,但是他的爺爺和四叔給他的愛一點也不少。在根龍和阿方的帶領下第一次賣了血,拿了35元錢,並通過這錢娶了媳婦。本來平平靜靜挺好吧,但是又搞出了烏龜風雲,讓這個家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驗。每次考驗都是以許三觀賣血得錢來拯救。爲了彌補兒子犯下的錯,他儘管不情願賣了第一次血。同時是爲了報復許玉蘭的出軌吧,他也出了一次軌,同時賣了第二次血。用許玉蘭的話,我們兩個這下就扯平了。

最感人的,大概就是當何小勇被車撞的時候,許三觀儘管叫着惡有惡報善有善報,在許玉蘭要求他去救何小勇時候還說去救就是孫子。但是在對一樂說的時候,仍然包含了滿滿的善意,儘管那是個讓他當了十幾年烏龜的男人,他有無數理由讓自己不去管他,同時也不會有人去指責他,他還是去選擇了救人。當然最後也是善有善報,一樂生病的時候,何小勇的妻子和女兒借給了他最多的錢。

還有就是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一家人都吃不上飯,許三觀去賣了血,讓家裏人飽飽的吃了一頓麪條。可能我的點和別人不一樣吧,當一樂因爲他不帶自己去吃麪條而出走時,到了晚上他去找到一樂後,一樂問他是不是帶自己去吃麪條,許三觀溫柔的說是。突然覺得再大的困難都不可能打得倒這個人吧。

還有就是在_時期,許玉蘭因爲莫須有的妓女罪名被批鬥。許三觀給他送飯時候,表面上只送了白米飯,實際上在下面埋了好多好多肉的時候,還有就是在許玉蘭說許三觀也出過軌許三觀趕緊讓她小聲點,理由是現在只有我能照顧你,我下水了你就沒辦法了。真的突然淚目。還有就是幾個兒子都看不起自己母親的時候,許三觀巧用家庭批鬥,把幾個兒子的心態給轉了過來。真的這樣一個說自己老婆給自己帶原諒帽的男人,最後是真的處處都在保護自己的老婆。

還有就是很有名的用嘴炒菜片段了。真的如果有人說餘華的描述功力不行用這段分分鐘打臉。最喜歡的就是許三觀生日許玉蘭多煮了一碗糖粥時許三觀說反正誰喝了都會變成屎屙出來,就讓三個孩子多屙一點屎吧這一段以及最後給自己用嘴炒了爆炒豬肝之後,所有人都在吞口水,許三觀高興的說今天是我的生日,大家都來吃我的爆炒豬肝吧這裏。平凡人也有平凡人的偉大吧,心裏就突然涌上了這句話。

愛有很多,有孔子所言仁愛愛民之愛,也有普普通通的愛。相比之下我覺得這種樸素而又純真的愛更加動人吧。愛自己的妻子,_時候冒着別人的指指點點給妻子送飯,晚上給站了一天的妻子泡腳。愛自己的孩子。爲了彌補一樂的錯去賣血,在送一樂下鄉時候去賣血給一樂二樂錢只是爲了讓他們生活好一點。二樂的生產隊長來的時候,他賣血去請隊長吃飯,這次他得知了阿方賣血賣敗了身子,根龍因爲賣血死在了他眼前。但是爲了孩子他還是選擇一次又一次的賣血。天底下所有的父親可能都是這樣的吧,爲了孩子,自己累一點無所謂。還有就是對陌生人的愛吧。甚至可以說是仇人了。讓自己孩子去給讓自己帶綠帽子的人喊魂,他也是恨何小勇的吧,但是愛蓋過了恨。還有就是最後由於不能賣血而在大街上哭泣。在他眼裏不能賣血就代表着如果這個家又遇到了挫折,他就沒辦法去拯救了。對自己家庭每個成員,對周圍每個人這樣的愛,大概就是餘華想要表達的吧。第一遍看完只覺得經歷了一個人的一生很爽,第二次看看到了苦,許三觀一輩子都是在坎坷中過去的。後來看,看到了愛。大概愛才是餘華先生寫這本書想表達的吧。這樣一種樸素而又純真的愛,可以說在哪裏都可以看得到,但是我們卻習以爲常。餘華先生寫出了這份愛,大概目的也是讓我們珍惜這樣的愛吧。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大概是這個世界上的悲劇吧。

經典小說《許三觀賣血記》的讀後感4

是一個簡單的故事,文字也樸實,不需要做摘抄

故事很簡單,講了農村人許三觀在城裏絲廠上班,通過賣血娶了油條西施許玉蘭,生了三個兒子,一樂、二樂和三樂。一樂9歲的時候被大家八卦不是三觀的親生兒子,反而跟何小勇長得像。小城裏就是沒有祕密的,結婚之前和誰搭訕過,戀愛過,都是大家茶餘飯後的八卦。

三觀當然很生氣,因爲他被大家指點爲烏龜,被老婆戴了綠帽子還幫別人養兒子。他更生氣的是,偏偏他最喜歡的是一樂。一樂也跟他最親近,不像二樂,戀母,同玉蘭有說不完的話,也不像三樂,自己跟自己玩的呆孩子。

遇到了書中第一個揪人心絃的點,一樂陪着三觀去井裏撈木桶,因爲木桶的把手翻到了最下面井水裏,勾子無法起作用,一樂提出來要三觀用繩子系在自己的腰上,卸到井裏,自己下水把木桶撈上來,因爲自己可以在洗臉盆的水裏憋氣1分鐘23秒。

所以一樂爲了二樂和三樂,把方鐵匠兒子的腦袋砸了個窟窿。三觀讓一樂找何小勇拿錢。何小勇寧願斷後也不願意認回這個孩子。不是窮,不是妻管嚴,而是因爲面子所以薄情。

三觀當然不會丟下一樂不管,所以他二次賣血。他最開始的撒手不管,讓方鐵匠抄家是爲了賭口氣也是爲了讓一樂和玉蘭知道自己的付出。

生活步入正規的時候,遇到了人民公社時代,統一勞動,統一吃飯。他們一家勉強可以吃飽。

又到了大鍊鋼時代,鍋碗瓢盆統一充公,趕上災荒,勉強可以活着,一天只能吃兩頓飯,爲了餓的慢一點,喝完稀飯就要躺在牀上,免得消耗體力。這些飯還都是玉蘭未雨綢繆,之前一口一口省下來的。

三觀有天生的幽默,他用說的給全家人炒了四份紅燒肉和一份爆炒豬肝。

天亮之後,三觀去賣了第三次血,爲了給孩子們解饞,吃上一頓麪條。他不想帶一樂去吃,因爲這是他的血汗錢,捨命賺的錢。可是看到一樂委屈的在大街上哭,在大街上乞求,誰帶他吃麪條他就認誰當爹。他就心軟了,畢竟這也是他看着長大的心頭肉。

何小勇不幸出了車禍,衆人求一樂救何小勇,一樂卻不同意,因爲他記得何小勇不認他。最後一樂聽三觀的話,一樂說他的爹只有三觀。三觀感動,直到孩子沒白養,他拿菜刀在自己臉上放血,表示自己的決心,以後誰再說閒話,他跟誰拼命。

過了災荒,他們又要經歷文化_。玉蘭被舉報被批鬥,被剃陰陽頭。三個孩子中一樂和二樂覺得恥辱,三樂還什麼都不懂。不過從結尾他們三個嫌棄三觀在大街上哭,嫌他丟人,我猜如果那是三樂懂丟人現眼的話,他也會嫌棄自己的母親。幸好三觀還有農民的小智慧,知道心疼玉蘭,爲她送飯,把肉藏在米飯下面。

過了文化_,又迎來了知青下鄉。一樂二樂受苦生病。爲了給一樂生活費,他第四次去賣血,爲了討好二樂的生產隊長,他第五次賣血。

一樂生病,需要去上海治療。三觀無計可施,只好一路賣血去上海。奈何人生多舛,因爲賣血太頻繁,失血過多而休克。賺的錢又還給了醫院,一路上咬牙吃鹽灌河水的苦白受了。

路上遇到的人真善良,有人送他鹽,送他茶水,還送他去旅館,尤其是同住一個房間的老大爺,還把小豬送給他暖被窩。老大爺還特別小心翼翼的先問他:用不用小豬。因爲老大爺怕城裏人嫌髒,嫌棄小豬。這個小細節,特別真實,農村人面對城裏人就是有這麼一種難以名狀的自卑。

阿方和老根把三觀帶上了賣血的道路,三觀把來順來福帶上了賣血的道路,是福還是禍,就看個人對生命對身體有沒有敬畏之心了。

講到三觀來到上海見到玉蘭和一樂,作者就跳到了結尾。省略了一樂治病的費用到底從哪裏來。結尾是個和諧的結局。三觀再也不用賣血就可以吃到爆炒豬肝喝到黃酒。

可是現實中也真的有這麼幸運的三觀嗎?現實會比較殘酷,也許早在第五次賣血的時候就沒有以後了。也許在去上海的路上就沒有下文了。

終於寫完了故事大綱,可以說感想了。

我覺得書沒有自己想象中的好看,也許是因爲結局完美,不像活着和平凡的世界那樣帶有悲劇色彩。所以不足以令人震撼。

故事沒有一波三折,也許就不足以打動人心。

人物塑造還是太單薄,能夠表達性格的細節還是少。玉蘭的漂亮和潑辣,三觀的樂觀和奉獻,三個孩子的個性還是塑造太少了。

如果想看苦難,就看平凡的世界,如果想看與苦難鬥爭的人,就看第九個寡婦,如果想看被苦難折磨的人,就看活着。

經典小說《許三觀賣血記》的讀後感5

聽說餘華的《活着》讓許多人大呼喚起了自己心中無限的抑鬱,彷彿把心肝脾肺都要嘔吐出來,彷彿對於這個世界只有消極可言。沒看過這本書的我先入手了這本《許三觀賣血記》,純黑的封面,醒目的紅字“餘華”好似是那沾了血的手描繪出的黑暗中的一絲希望,又那麼絕望。幸而許三觀還是幸運的。

這本書充斥着舊社會的人們的在今天看來的無知而產生的搞笑,與此同時又不禁他們的可憐。許三觀在我看來,對於許玉蘭是很大男子主義的。他用了自己的“本領”娶到了油條西施,生子後本該過着幸福快樂的生活,可是這個時代不允許,他們的命運也不允許。許一樂作爲這場“悲劇”的核心人物,他是許玉蘭與和何小勇所生,讓許三觀的世界觀一些些崩塌,又一點點建立。可以說,一樂既是許三觀人生的敗筆,又是他這顛沛人生的全部。

迴歸到賣血,每次的賣血,都是對許三觀的人生的不同階段的一次總結和反饋。在迷茫打拼中,他隨着阿方和根龍的“指引”,用自己的力氣,賺了來之十分容易的錢財,娶了許玉蘭。在出軌時,用身上的血,去犒勞他上的女人,好在他只是一時起色心。在大躍進期間,他用自己的血,換來全家人能喝上熱粥,帶家人去勝利飯店吃一碗熱騰騰的面。在二樂當兵期間,賣血給他的上級請酒飯,送禮物。在一樂生肺炎時,更是一月內賣四次血,差點把自己賣死了過去,命運對他們還是充滿善意的,救活了一樂,也救活了全家。每一個階段,許三觀一點點發現,家庭對自己來說其實是最重要的。即使一樂不是自己親生的,即使許玉蘭也有過片刻的不貞,即使三個兒子都不那麼孝順,他對家庭的責任就是他一生的責任。

當許三觀讓許一樂去招何小勇的魂歸來時,深切感受到他的矛盾,縱使那個人給自己帶來過恥辱,他也要放下自己的自尊去救一條人命。許一樂的哭,許玉蘭的哭,一個人的過錯,需要兩個家庭承擔,然而許三觀在那時又是冷靜而理智。每一個的意外,都會讓許三觀的內心更加堅強,宛如被打上了石膏,抑或是被千錘百煉,體悟出人生的意義,有些事那麼有所謂,有些事又有什麼所謂呢,人在,一切都好。

看到許三觀在醫院不要自己血時候同聲大哭,不禁憐憫這個老人。一生以賣血來救別人,卻不曾想過自己,即使兩鬢斑白,賣血仍是他心底救人命,救家庭的方式。是的,他還硬朗,他的身體,對他的家庭來說,永遠硬朗着。

且不說當時的醫療條件,許三觀連續賣血,最終膝下有兒孫,三代同堂,歷經_大躍進,生活也算小康,他仍是幸運的。這個不悲觀的結局確實是在那個透不過氣的時代,走偏了一點就會深陷沼澤的道路上的一絲光亮透進的縫隙,能讓人看到那麼一點生存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