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2.14W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精品多篇】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一

2022年的第一天,我有幸閱讀了《被討厭的勇氣》。這是一本勇氣心理學,探討自我的枷鎖和解放。我們常常會迷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怎樣才能更加幸福?讀完後有種醐醍灌頂的感覺。

一、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

讀了弗洛伊德和榮格的書,我們會認爲一切不幸的源頭來自於原生家庭,不幸的童年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創傷,使我們失去了追求幸福的能力。但這本書告訴我們,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因爲再怎麼找原因,也無法改變一個人,而改變的第一步是理解。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選擇”的,你的人生應該取決於當下,而非過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去改變我能改變的。

二、一切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追求優越性是人的天性,但無法達成理想的自己會產生一種自卑感,越自負的`人越自卑。自卑感來自主觀的臆造,問題在於我們怎麼看待以及賦予它什麼樣的價值。

對認可的追求,扼殺了自由。所謂的自由,就是有被別人討厭的勇氣。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中,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別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

人生不是與他人比賽,健全的自卑感來自與“理想的自己”的比較,價值在於不斷超越自我。

做好人生三大課題:交友課題、工作課題和愛的課題。

人生的課題,行爲目標:

1、自立:我有能力、有價值,就有勇氣。

2、與社會和諧共處:人人都是我的夥伴。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圖的中心。找到共同體感覺:把他人看着夥伴,並從中感到“自己的位置”。意識上的平等,堅持自己應有的主張。把自己執着變成對他人的關心。

表揚或批評,是有能力者對無能力者的評價。把所有人際關係看着“橫向關係”,不是“縱向關係”。獲得幸福的勇氣是鼓勵,不是批評或表揚。

三、認真的人生“活在當下”。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納自我,才能不懼背叛的做到“他者信賴”;視他人爲自己的夥伴,才能做到“他者貢獻”。有甘於平凡的勇氣,最重要的是“此時此刻”,人生的意義,由你決定。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二

初看《被討厭的勇氣》的書名,我覺得這個書名就是一個噱頭,就像很多雞湯式的暢銷書,給你羅列很多觀點,卻對於生活的改變並沒有什麼意義。還好,最近在一次諮詢中被推薦了這本書,認真拿起這本書開始閱讀,真的有一種相見恨晚的可惜,可是各種觀點也在腦子裏混作一團,通過以下文字作簡單的梳理。

首先,介紹一下這本書的基本情況,這本書是由哲學家岸見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賀史見合著的,內容以青年和哲人對話形式呈現。阿德勒生於1870年,逝於1937年,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與弗洛伊德、榮格並稱心理學三巨頭。

下面,我就分別理一下每一章的心得體會

第一章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這裏介紹了阿德勒哲學的基本立場,即否認弗洛伊德的“原因論”,提出如何認識現在的“目的論”。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這樣的我,即某種生活方式——狹義上稱爲性格,廣義上是世界觀或人生觀,但是我們瞭解到生活方式這個概念的時候,我們有責任選擇繼續原來的生活方式或者重新選擇生活方式。人在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可以改變的,之所以不能改變是我們下了“不改變”的決心,改變是需要勇氣的。人之所以不幸,不是過去或環境影響的,也不是能力不足造成的,而是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第二章一切煩惱來自人際關係,這裏探討了自卑感、追求優越、自卑情結和優越情結,自卑感是感覺目前有所欠缺的狀態,要通過努力和成長,如刻苦學習、勤奮練習和努力工作;追求優越則是與過去的自己相比,不斷朝前邁進。而不是比別人高一等;自卑情結則是因爲我沒有A所以做不到B,是一種逃避和藉口,而優越情結則是表現的好像自己很優秀,繼而沉浸在一種虛假的優越感之中。阿德勒提出人在行爲和心理方面的目標,行爲方面——自立、與社會共處,心理方面——我有能力、人人都是我的夥伴。而我們要通過克服工作、交友、愛着三大課題去實現。阿德勒的心理學是勇氣心理學,是使用心理學,使用自己的手來選擇自己的人生何生活方式,我們用自己的手來選擇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第三章讓干涉你生活的人見鬼去,這裏主要介紹了課題分離——這是阿德勒心理學給出的具體而且你改變人際關係煩惱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觀念,一切人際關係的矛盾都是起因於隊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必須從“這是誰的課題”這一觀念出發,把自己的課題和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不干涉他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如何判定誰的`課題?只需要考慮一下“某種選擇帶來的結果最終由誰來承擔?”阿德勒否定追求認可,“不想被人討厭”是我的課題,但“是否討厭我”卻是別人的課題,即使有人不喜歡我,我也不能去幹涉,獲得幸福的勇氣包括“被討厭的勇氣”——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人討厭、不追求他人認可。“人際關係卡”總是掌握在自己手裏,問題在於我有沒有下定決心。

第四章要有被討厭的勇氣,談論了阿德勒心理學是如何看待整個人際關係的以及我們應該與他人締結怎樣的人際關係。上一章的課題分離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終點在於共同體感覺——把他人看作夥伴並且能夠從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態,要理解共同體感覺,首先可以從“我和你”爲起點,把對自己的執著變成對他人的關心。阿德勒心理學認爲歸屬感不僅僅是靠在那裏就可以得到,必要要積極參與到共同體中去才能夠得到,就是積極主動去面對工作、交友和愛的課題。課題分離帶來了良好的關係,而“橫向關係”則是形成互相協調與合作的關係。人只有在能夠感覺到自己有價值的時候纔可以獲得勇氣,只有在體會到我對共同體有用的時候才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橫向關係不是說將任何人都變成朋友或者像朋友一樣求對待每一個人,而是意識上的平等以及堅持自己應有的主張。

第五章認真的人生“活在當下”,進一步闡釋“共同體感覺”,進一步引申到“幸福是什麼”這一主題。建立起共同體感覺需要從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等三點做起。自我接納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誠實地接受這個“做不到的自己”,然後儘量朝着能夠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對自己撒謊;信賴是無條件的相信;他者貢獻是體驗到我的存在對別人有用的主觀感受。幸福就是“貢獻感”。如果你能夠擁有“甘於平凡的勇氣”,那麼對世界的看法也會不同,拒絕普通的你也秀把“普通”理解成了“無能”,普通並不等於無能,我悶沒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優越性。人生實際是點的連續、是連續的剎那,我們只能活在“此時此刻”,要聚焦“此時此刻”認真而謹慎地做好現在能做的事情。沒有目標也無妨,認真過好此時此刻,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不要把認真和深刻混爲一談。人生最大的謊言就是不活在“此時此刻”。人生並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義,能夠賦予你人生意義的只有您自己。以他者貢獻爲引導之星,就一定能有幸福相伴,有朋友相伴,而且我們要像跳舞一樣認真過好作爲剎那的此時此刻,即不看過去也不看未來,只要過好每一個完結的剎那。沒必要與誰競爭,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會到達某一個地方。對你而言人生的意義在於認真跳好“此時此刻”的時候就會逐漸明確。如果我改變了世界也會改變。

最後,讀完此書我的感想如同以上梳理的脈絡一樣生硬甚至不成邏輯,但是確實是思想上的一個衝擊,以後我還會多去了解阿德勒的思想,希望也能夠擁有這份簡單的幸福。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三

《被討厭的勇氣》描述了一位失意的青年與日本哲人的一系列對話。日本的哲人重點向青年講述了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要義,告訴人們:“世界及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現在很多人都不會完全認可這種觀點,大家都生活中充斥着競爭、壓力和煩惱,複雜的人際關係總會把人們壓的喘不過氣。我想也正是這樣一種極具爭議的觀點才讓這本書變得更具魅力。這本書的筆記我整理了兩遍,寫下這些文字也僅僅是要對這本書的內容再次梳理而已。其實每一章都值得去吸收和消化,我僅僅是粗淺地記錄一下主線供大家參考:阿德勒心理學概要、自我接納、他者依賴—課題分離、他者貢獻、關於幸福的總結。

阿德勒心理學

阿德勒心理學簡單的理解是:“個體心理學”、“使用心理學”也可以看作是“勇氣心理學”。他不同於大名鼎鼎心理學家佛洛依德的地方在於,阿德勒否定“心理創傷學”。佛洛依德認爲很多成年人的煩惱和痛苦來自於成長過程中的創傷,也就是每個人都揹負着曾經經歷過的種種陰影。而阿德勒認爲:“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也就是說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他認爲我們每個人都爲了某種“目的”而活。比方說,一個人形容自己說話總是臉紅,他不敢去與人溝通。那麼按照佛洛依德的觀點也許要探究這個人小時候是否收到過某些“傷害”從而不敢表達自己。而按照阿德勒的理論來說,這個人也許是因爲”害怕被他人拒絕“這個目的從而選擇了”臉紅“這個自我逃避的手段。又比方說有的人經常掛在嘴邊說自己脾氣不好,那麼按照此理論,他只是爲了”震懾“住別人或者用更少的溝通控制別人這個目的,利用”發脾氣“這個手段去大發雷霆。臉紅也好,發脾氣也好都是可以改變的,關鍵在於這個人是否有勇氣去改變。

“如果一味地關注過去的原因,企圖僅僅靠原因去解釋事物,那就會陷入”決定論“。也就是說,最終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的現在甚至未來全部都由過去的事情所決定,而且根本無法改變。”阿德勒心理學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一直依賴原因論,就會永遠止步不前。”所以想獲得幸福的關鍵也在於我們是否有勇氣承認我們是有能力改變的,並真切的付諸行動改變。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不足,比起用”兒時陰影“、”外界因素“爲自己找藉口來說,改變其實是很難的。對大多數人來說保持現狀都是更加安心,更加簡單的事情。這也是爲什麼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不幸福。改變難同等於幸福難。

自我接納

很多人都有羨慕別人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要真的問問自己:“你想成爲別人嗎?”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成爲別人,這件事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所以獲得幸福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做到—自我接納。我們要知道“我”這個容器不可以更換,但是可以更新。”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這些賦予意義的方式彙集起來的概念就可以理解爲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也可以看作是人的性格,廣義來說也是一個人的世界觀或者人生觀。阿德勒鼓勵人們分清“可以改變的事情”和“不可以改變的事情”。當然我們的出身、父母、家庭、國籍等因素都是無法改變的,但是我們可以自由的對可改變的事情進行“重新選擇“。我們要告訴自己:”無論之前的人生髮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自己。“如果想獲得幸福就要擁有改變自己的勇氣,學會更新自己的生活方式。

課題分離

說到他人的問題就不得不的提到煩惱二字。書中提到一切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我覺得這樣的煩惱在我們國家就更爲明顯。因爲中國的文化裏有一種“恥文化”,人們都十分在意自己的“面子”。在過去的農村就更爲明顯,就像李銀河老師說提到過的,在過去的農村人們會花很多錢去辦“紅白喜事”也不會投資錢在改善生活和教育子女上。這種落後都在於人們太在意別人的評價,在意自己所謂的“面子”。阿德勒心理學也提到所有的煩惱都是來自於人際關係,但是人們又不得不面對人際關係這個課題,這就好比是每一個人的義務一樣無法逃避。所以切斷煩惱的根源也在於如何去處理人際關係。書中提到了一種方法那就是做好—課題分離。我們要做到不去妄加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要讓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判斷是誰的課題的方法很簡單,只需要考慮一下”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如果不需要你承擔的結果那就是他人的課題,也就真的不需要你去妄加干涉了。書中阿德勒舉例說,心理諮詢輔導認爲,被輔導者是否改變並不是輔導顧問的課題,最後還是要被輔導人自己去下決定做決定,輔導顧問師不能干涉的。正如一句諺語所說:“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其喝水。”

課題分離很容易被消極化,其實他並不是讓我們對他人放任不管,而是幫助他人找到自己的課題,讓自己和他人由自己處理課題的自信和能力。尤其在親子關係中更是如此,作爲父母更要讓孩子認識到哪些是自己的課題,如何把自己的課題做好,爲自己做好。

人際關係按照距離和深度大致分爲工作課題、交友課題、愛課題。這三個課題的分離難度是遞增的,給人們帶來的煩惱也是遞增的。其實人生這三大課題中工作課題是相對簡單的,倘若有人不喜歡這個工作大多都是因爲在工作中受到了批評、被貼上了無能的標籤、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而當你離開這個工作的時候,這個煩惱也被剪斷了,工作課題是很容易被處理的。再者就是交友課題,在這樣一個”友船翻“的時代,很容易瞬間失去一個所謂的閨蜜或者知己。愛的課題其實最難的,按照深度來看親子關係又難於夫妻關係。因爲親子關係是不會被任何因素割裂的。因此父母對孩子做好課題分離也是幫助自己和孩子獲得幸福的關鍵。

以最難的親子關係爲例,父母和孩子也要做好課題分離。這種分離和放任完全不同,放任是指:“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麼的態度。”相反阿德勒主張:“在瞭解孩子幹什麼的基礎上對其加以守護。如果就學習而言,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課題,在他想學習的時候父母要隨時準備給予幫助,但絕不對孩子的課題妄加干涉。在孩子沒有向你求助的時候不可以指手畫腳。”能做到親子關係的課題分離是一個相對較大的課題,這樣是幫助父母減少生活的煩惱和負擔更是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課題,給他們獨立和自信的能力,更是給予孩子獲得幸福的勇氣。只有接納自己,過好此時此刻的自己纔是幸福的開始。

做好課題分離,幸福的人際關係是幸福的重要指標。

他者貢獻

做好課題分離只是人際關係的一個入口,只需要我們記住:”在意我們臉的只有我們自己。“那麼人際關係的終點在於:“共同體感覺”即“把他人看做夥伴並能夠從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態,就叫做“共同體感覺”。阿德勒告訴我們要把對自己的執着變成對他人的關心。這一點其實是讓我們找到幸福的導航,我們要按照這樣的方向去生活,不去向外尋求認可和肯定(那是他人的課題不是自己的課題)只需要從心底信賴別人,相信別人是自己的夥伴(至於別人怎麼對待我們也是他人的課題),從我們自己做起不去計較別人的反饋,由內而外的獲得自由的幸福。比如工作也是一種他者貢獻,我們工作更多的是要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歸屬感,而非單純的滿足,在我們做好自己對集體貢獻的同時,收穫了歸屬感從而回歸到自我價值的實現(即自我接納)。

共同體的概念無限大,可以讓我們用宇宙觀的。視角看問題從而也可以化解一切問題。你不在這裏工作,也會在家庭中找到歸屬感,離開家庭你還有國家,離開國家還有世界。.。.。.有無限大的共同體讓你找到自己的歸屬和價值,因此每個人都無需活在害怕關係破裂的恐懼之中,那是爲他人而活的一種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在實踐中阿德勒提出了“橫向關係”的概念,我們在使用語言的時候要做到“不表揚”也“不批評”,因爲這樣的表達方式都來自於你對他人的不平等關係。比如你表揚別人,那一定認爲那個人的位置比你低,一定有等級產生。批評就更是如此。這樣有等級對對話都是一種“操縱比自己能力低的對方”的縱向關係。阿德勒心理學強烈否定賞罰教育也是因爲它是爲了操縱孩子。我們只需記住無論是老闆、公司職員、家庭主婦、同性戀、異性戀都跟人的價值毫無關係。人與人之間“雖不同但平等”。學會用鼓勵性的語言去表達,尤其是一句”謝謝“真的足夠表達你對他人的感謝和肯定了。這也讓我想起《零極限》那本書中提到的四句箴言:”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這些都是橫向關係的很好的展示也是獲得幸福的人際關係的核心。

還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用”存在標準“代替”行爲標準“,每個人的意義在於他的存在而非他的行爲。這一點特別能夠幫助老人和失業的人找到幸福的座標。很多”工作狂“都只能狹隘的靠”行爲標準“來認可自己的價值,這就是爲什麼很多家庭的不和諧來自於“生產者”。他們很容易因爲自己是生產者來以不平等的方式對待其他家庭成員。比如很多父親會以掙錢養家爲由拒絕陪伴孩子、對妻子動怒、支配家人等等。書中提到每個人都有不是生產者的時候,退休的人、重病的人等等。我們要有勇氣用“存在標準”來接受自己從而不再需要他人的認可。比如媽媽是一名家庭主婦,她做的美味可口的飯菜就是對他者的貢獻,這種貢獻就是一種幸福。很多貢獻都是看不見的,而我們自己要感受這種“貢獻感”,這種感受就是幸福。甚至是重病在牀的老人,他即使無法做事,全家也因爲他還活着而倍感幸福和喜悅,這也是一種貢獻感,更是一種“存在標準”下帶來的幸福和自我接納。

關於幸福的總結

“世界及其簡單,人們隨時都可以獲得幸福。”人生不是一條設定好終點的線而是點的連接。我們只要此時此刻充實就可以獲得當下的完整和幸福。你的世界只屬於你自己,不能靠他人改變而智能靠“我”來改變。阿德勒說:“必須有人開始。即使別人不合作,那也與你無關。”從接納自己開始不去妄加干涉他人的課題也不被他人妄加干涉;信賴他人,無條件的相信他人視他人爲自己的夥伴而非敵人;從我開始進行他者貢獻,體會貢獻感帶來的幸福感,最後找到自我的價值和歸屬;最後再次迴歸到對自我的接納。

哲人說:“認真過好此時此刻,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請不要把認真和深刻混爲一談。人生很簡單,並不是什麼深刻的事情。如果認真過好每一個剎那,就沒有什麼必要令其過於深刻。並且還要記住一點。站在現實性角度的時候,人生總是處於完結狀態。”

願我們每個人可以認真但不深刻地過好每一個幸福的當下。.。.。.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四

《被厭煩的志氣》是對阿德勒哲學思想的解讀,以類似《志向國》中的對話形式,通過青年與哲人之間關於人生問題的探討,對阿德勒的心理學做了很好的詮釋和示範。

這本書通過青年和哲人五個夜晚的探討,透過生活中各種苦惱的表象,樸實平直地闡釋這些束縛產生的緣由,並試圖讓我們讀者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

第一夜

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

面對改變帶來的“擔心“和不變帶來的“不滿“,大多數人會選擇後者。同樣,面對市場競爭和更新迭代的壓力,傳統行業在轉型和戰略調整上,總顯得有點兒力不從心。

企業過去的業績與閱歷、一貫以來的工作方式、內部的改革阻力,也讓不少企業止步不前,無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攫取新的成長機會,甚至走向衰落。變更,須要壯士斷腕的決心。變更,也是從不幸中解脫出來的第一步。

變更不幸的第一步是要理解現狀,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通過選擇變更的志氣和決心,擯棄“保持現狀“的平安感,變更與世界的溝通方式,甚至變更自己的行爲方式,重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駕馭華蜜的主動權。

其次夜

一切苦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在人際關係中,大多數人太膽怯

被他人輕視或拒絕、膽怯

在人際關係中受傷,看到身邊的人活躍華蜜的姿態,簡單心生嫉妒或者感到特別焦躁,進而產生一種劇烈的自卑感,而選擇縮在自己的殼裏,避開與人發生關聯。適度的自卑感,假如處理得當,也可以成爲努力和成長的催化劑。追求優越性,並非是要盡力超越他人甚至通過排擠他人來取得晉升,而是主動地看待自己與別人的差異,接納自己的不足,利用自己的特長,與“志向的自己“相比較,不斷前進,不斷超越自我。

生活中尤其是網絡上,經常見到年輕人怨天尤人,用父母的社會地位、經濟實力或者兒時的經驗作爲自己糟糕境遇的藉口,將自己當前的窘境歸咎於他人。比如“我因爲學歷低所以無法勝利“之類的“因爲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理論,將原本沒有任何因果關係的事情說明成好像有重大因果關係一樣,卻根本不考慮“因爲我學歷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自卑感源於我們的競爭或輸贏意識,因爲經常拿自己跟別人相比就會產生“優於這個、步入那個“之類的想法,自卑情結或優越感就會隨之而生。

競爭或輸贏意識,不知不覺就會把他人乃至整個世界當成“敵人“。而因爲這種競爭關係,人一旦確信“我是正確的“,就會步入權力之爭,通過發怒、責難對方,試圖讓對方屈服,想要通過獲勝來證明自己的力氣。夫妻關係是如此,父母兄弟姐妹之間是如此,同事之間甚至上下級關係更是如此。假如遭人辱罵或者公然挑釁,我們不妨退一步想想對方的隱藏目的是什麼。“不由得發火“之類的話,其實是藉助發怒來進行溝通,藉此讓對方屈服。一旦破除這種競爭關係,我們就能克服自卑情結;直麪人生課題,不給自己找藉口,才能擺脫人際關係苦惱的擺佈。

第三夜

讓干涉你生活的人見鬼去

首先我們要了解“課題分別“的概念,即把自己的課題和別人的課題分別開來,一切人際關係衝突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而辨別原委是誰的課題的方法特別簡潔,只須要考慮“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擔當?“過分追求別人對自己的認可,滿意別人的期盼,不想被任何人厭煩,經常會扼殺我們選擇的自由。在人際關係中,自由的代價就是被別人厭煩。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膽怯

被人厭煩、不追求被他人認可,假如不付出這些代價,那就不能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無法獲得自由。

在中日韓這幾個推崇賞罰式教化的國家,幾乎全部人都會實行“滿意別人期盼“這一手段,來得到別人的認可,因爲做了恰當的事情就能夠獲得表揚和獎賞。對於年輕人來說,父母的認可和希望,很大程度上確定了他們所學的專業和從事的工作。身邊有個摯友重點高校畢業,畢業後開了家餐館,雖然工作辛苦,但幹得特殊充溢,每個月也能淨盈利兩萬。但摯友的家人對他開餐館一事特殊反對,認爲餐飲是低級的工作,三天兩頭跑去店裏找他吵架。摯友最終迫於壓力,把餐館轉讓了出去,去當地一家小出名氣的企業幹起了文員,每天鬱鬱寡歡,覺得相當苦痛。

第四夜

要有被厭煩的志氣

假如說分別課題是人際關係的動身點,那麼“共同體感覺“就是人際關係的終點。對於華蜜的人際關係,獲得共同體感覺極爲重要,即把對自己的執着變成對他人的關切。這也就要求我們意識到自己是共同體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一味在意“他人怎麼看“的生活方式其實是隻關切“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只有直面工作、交友、愛之類的人際關係課題,主動主動地去面對,參加和融入共同體,思索“我能給別人帶來什麼“,才能在共同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獲得歸屬感。

第五夜

仔細的人生“活在當下“

人生中最大的謊言就是不活在“此時此刻“。人們糾結過去、關注將來,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體,自以爲看到了些什麼。過去和將來根本不存在,起確定性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時此刻“。

《尼布爾的祈禱文》裏有一段很出名的話:“上帝,請賜予我安靜,去接受我無法變更的;賜予我志氣,去變更我能變更的;賜我才智,辨別這兩者的區分。“活在當下要求我們分清能夠變更的和不能變更的,通過爲他人做點什麼,發掘“我有實力“的意識,更主動地與社會和諧共處,從而達成共同體感覺,給予人生以意義。

阿德勒的心理學,通過對簡潔案例的探討,把讀者從過去、人際關係和將來的羈絆中解放出來,而且讓我們意識到,真正讓自己裹足不前的,原來正是我們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五

去年九月份偶然遇到這本書,斷斷續續讀到現在終於讀完了。如果說一本書能夠影響一個人,那《被討厭的勇氣》於我的意義應該就是如此。遇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正處於一個低谷期,對自己失去信心、不想說話、不願社交、將自己封閉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只想逃離外部世界。幸而讀到這本書,讓我逐漸打開自己,重新獲得擁抱世界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哲學課,第一次接觸到心理學和哲學竟然還存在聯繫,屬實有點震驚了。在本書中,阿德勒強調:一切煩惱皆來自人際關係。我們和自己、家人、朋友、陌生人之間的關係都屬於人際關係。努力做到“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人生的色彩會更加豐富多樣。

“現在的人生還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當我們這麼想的時候,我們就把現在貶低成了實現未來的工具。但現在確實是我們唯一真正經歷和擁有的。”我似乎一直秉持的觀點是:我現在還小,我的人生還沒走入正軌。我還需要不斷努力才能攀爬到山頂。殊不知,通往山頂的沿途風景,纔是我真正經歷和擁有的。假如無法攀頂,那我的人生就沒有開始過嗎,沿途的風光又算什麼?擺正自己的態度,立足當下,珍惜眼前,活出風采,足矣!

“你之所以不幸並不是因爲過去或者環境,更不是因爲能力不足,你只不過是缺乏“勇氣”,可以說是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經歷一次次失敗之後,我開始懷疑自我,否定自我,總感覺有股陰影籠罩在頭上揮之不去。直到拿起這本書,我才逐漸意識到,我缺少的只是正視自己的勇氣。敢於承認自己的平凡普通,認真生活,經營好自己的人生,這就是一種幸福。

感謝這本書的出現,讓我重拾擁抱生活的勇氣。天氣漸暖,春暖花開,打開房門出去走一走吧,沐浴一下陽光,感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