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貨幣戰爭》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1.93W

《貨幣戰爭》讀後感精品多篇

貨幣戰爭讀後感 篇一

金融是一個奇妙的字眼,它見證了世界各國的崛起,見證了華爾街的建立,見證了人們對金錢無窮無盡的瘋狂追求。

從《貨幣戰爭》一書中,我看見了圈套與陰謀、商機與遠見,龐大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如何用“金融”這枚棋子叱吒風雲。

正是遠見,使得這個家族如此驕傲地立足於世界頂峯。那個時候“國際化”這個詞語還沒被人們所熟悉,梅耶·羅斯柴爾德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並讓兒子們分別在法蘭克福、倫敦、巴黎、維也納和那不勒斯建立自家銀行和產業鏈。無形中,一張金融的情報網籠罩在上空。你可能想象不到羅斯柴爾德家族從中獲得了數不清的財富。

利用這張網,他們在戰爭的硝煙中捕獲商機——內森·羅斯柴爾德預知滑鐵盧戰爭的結果,在倫敦交易市場中帶頭拋售英國公債,導致民衆誤以爲英國將戰敗,跟風拋售。結果在人們爭相拋售後,內森以低價購回大量英國公債,玩轉股票市場!

這種手段揭露了銀行家的狡猾,同時也引起我們思考。由於那時是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市場,以致衆多股民泥足深陷。聯繫到我們國家的市場狀況,不透明程度更高,損壞了其他市場參與者的利益。市場內幕就像一塊黑布,把市場參與者矇在鼓裏,嚴重缺乏公平性!

我們就拿ST股來舉例。證券市場上的ST股票都有着大起大落的架勢,只有激進的投機者嘗試在“風浪”中撈一筆。可惜的是,大多數人都賠了夫人折了兵,淪爲幕後“黑手”任意擺佈的棋子,用他們的“犧牲”換取豐厚利潤。所以說,只有建立穩健的、有效率的市場,就必須消滅操控市場的“黑手”,還大家一個信息透明的市場環境。從國情來看,這對經濟發展起長遠作用。

從羅斯柴爾德家族可看出商人重利這真實寫照,但並不代表商人可以通過損害消費者的利益來賺錢。良知,應該是心裏的道德底線。中國市場中的衆多僞劣產品,嚴重踐踏了“良知”二字。幾年前,奶粉事件轟動全國。不法商人“潛規則”地用過量製作“營養”牛奶,甚至一些大品牌也參與其中,霎時間“不可信任”產品滿街都是,人們對奶粉或奶製品的需求劇降,造成不少的經濟損失。但是,無形的財富損失得更多。連大品牌都如此,消費者還能相信什麼企業呢?其實到頭來那些不法商人損害的就是自身的利益。損人不利己的事爲何要去做?因爲他們被金錢迷住了眼睛。近期,意大利來中國打假,發現有三十多家企業冒着意大利的品牌高價出售商品,欺騙消費者。實在是丟臉丟到國外去了。這樣的行爲多到不可勝數,我們的市場機制是不是該改進了呢?特別是監督機制!

《貨幣戰爭》此書真的讓我感受良多,見識到什麼是“金融”的威力,什麼叫銀行家的手段。我從未想到可以通過收購再拋售國債強迫一個國家低頭,間接控制匯率,把持住它的經濟命脈!

近年來,美日強迫人民幣升值和匯率浮動,引起各界關注討論。中國的匯率制度十分特別,既不是浮動匯率,也不是固定匯率。我認爲這種制度比浮動制更適合中國國情。現在的中國,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金融市場。一旦完全變成自由市場,以現今的實力,無法立穩腳跟,容易被外國金融勢力擺弄。中國的貨幣供應量、利率水平、物價水平都要服從匯率條件下的調節機制,更顯出匯率是一道重要關卡。等到中國的市場完全成熟後,再適當調整匯率制度,這纔是明智的做法。

有人說,看書使人明智。的確是的,從書中我們得到思考的餘地,不僅拓寬知識面,還帶來啓發。正所謂品讀經典,感悟人生。

《貨幣戰爭》讀書心得 篇二

在家過節休息,兒子給了兩本書,一個任務,兩篇讀後感!第一本是宋鴻兵編著的一本名爲《貨幣戰爭》。據說這本書最先是以博客的形式在網絡上進行連載的,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點擊超過50萬人次,並被各大網站、論壇爭相轉載,從而引發了廣大讀者與財經媒體的強烈關注。我拿到手後,兩天兩夜,除了吃飯、睡覺,基本上手不離(本站★)卷,讀了以後也覺得開闊了我的視野,在許多問題上能夠說是聞所未聞的,在覺得收穫很大的同時基本上顛覆了我腦海中原有的傳統政治經濟學得概念,我有一個衝動那就是:我們國家都這麼危險了,主席明白不明白,總理明白不明白,要趕緊告訴他們,要讓他們把美國債券都賣了,全買成黃金!看完後我和我老婆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咱別做股票了,買黃金吧!”

我相信書中的一些猜測是對的。

我們今日的世界正在被一個叫“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家族統治着,家族名言:只要讓我控制貨幣,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西方國家的債務就是貨幣,貨幣就是債務,國家政府向中央銀行借錢,發行貨幣,這是普通的貸款,需要抵押“人民的稅收”,也需要支付利息。簡單說就是國債=貨幣。“羅斯柴爾德家族”做夢都要想控制世界的貨幣發行,讓人民向銀行家繳稅,其實美國的被“美聯儲”控制着貨幣發行,而“美聯儲”是私有銀行,它也被“羅”家族控制着!爲了控制美國政府的貨幣發行權。他們先後暗殺了美國總統傑克遜、林肯、肯尼迪、里根。甚至不惜挑起發動弟一次世界大戰,資助--打第二次世界大戰!打着扶貧的名號發放貸款,這些貸款用來修建高速公路,鐵路,電廠等基礎設施,由他們控制得美國公司承建,極少的比例能用來救助貧困。被這樣金融洗劫過的國家,自然資源被掠奪走了,國家政府負債累累,政局混亂,人民創造的財富無休止地支付利息。

《貨幣戰爭》歸根結底講的是一個貨幣發行權的爭奪問題,而提出的症根是黃金的地位問題。其中的道理又讓你覺得的確危機四伏。她指出美國表面放棄金本位,否定金本位的作用,但暗中卻在很多囤積黃金,以備一旦美元紙幣崩潰、黃金本位再起後所用。在這些年裏,美國不聲不響地積攢下了8000多噸黃金儲備,而英國卻在上世紀90年代拋售了幾百噸黃金,中國目前總共僅有650噸黃金儲備。這樣一種格局,一旦美元崩潰,黃金出來說話時,中國可就慘了。因而未雨綢繆是有價值的。一個國家如果沒有這麼一點防小人的意識,那這個國家經濟就危險了。

看完這本書讓我對金融和經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我在網上查閱更多得資料,也準備花一些時間做更多得了解。雖然書上講得不必須全對,可是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認識,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吧,細心撐得萬年船!

《貨幣戰爭》讀後感 篇三

最近讀了曾經風靡一時的財經類圖書《貨幣戰爭》,結合當下的國際金融形勢,收穫頗豐,下面就表述一下該書的一些基本知識吧。

先說一下羅斯柴爾德家族吧!這是一個人類歷史上最爲龐大的金融帝國,在世界兩百多年的金融,政治和戰爭的殘酷旋渦中所向披靡,貨幣戰爭一書對其財富做了一個保守的估計,50萬億美元,天哪!這是個什麼數字啊!本人前文中爲泱泱中華的4萬億RMB擊節叫好,而這個數字僅相當於羅斯柴爾德家族財富的近百分之一。而這樣龐大的家族卻很少有人知道(除了金融行業的圈內人)。這是爲什麼呢?

接下來再來談一談美聯儲(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到底是誰擁有,這裏也只能引用一下該書的結論,不再此作詳細的解釋和說明了,美聯儲事實上是英格蘭銀行的複製品,只不過是銀行家在美國人民心目中形象太差了,爲了掩人耳目成立的,它具有一切中央銀行的職能,但其沒有一點政府的股份,成爲了徹底的私有的中央銀行,其幕後的股東是所謂的華爾街巨頭們和歐洲的羅斯柴爾德家族。

美元是美聯儲發行的,不知道這樣是否能解釋剛纔所說的鉅額財富,而爲什麼一般人只知道蓋茨,巴菲特們的原因了,他們是不願意人們知道真相,繼續壟斷財富。每發行一美元的貨幣,美國政府就欠美聯儲一美元的債務,所以說他們用盡一切方法控制政治,製造戰爭,甚至於誘發通貨膨脹,然後再通過通貨緊縮進一步的製造財富,控制財富。出國留學網

以上基本是貨幣戰爭一書給我們揭示的或者說披露的金融故事,當然我在這裏只能結合我的理解做一下簡單的介紹,至於金本位和布雷頓體系等在這裏就不作介紹了,如果讀者感興趣的話就去讀一下該書。

有這點基本的瞭解,我就提一下自己的問題。

這次的金融危機和十年前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有着很大的不同,這次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出了問題,次級貸本身的損失可能不能導致目前的金融危機,而爲什麼會突如其來的縱深化,並迅速傳導全球?美國政府爲什麼不在關鍵時候拯救一下雷曼兄弟們,而把原先百億美圓這個數量級可以解決的事情拖到現在光美國政府都不是花個幾千億能夠解決,更何況世界各國爲此受影響的又何止幾萬億?

貨幣戰爭讀後感 篇四

最近,我在看宋鴻兵寫的《貨幣戰爭》。

《貨幣戰爭》一共有四部,第一部講的是私人銀行家掌控經濟,掠奪財富的方法和手段;第二部講的是各個金融家族爲了掌控經濟命脈展開的明爭暗鬥;第三部講的是金融對於中國近代史的影響和“金融高邊疆”的意義;第四部則是對當下的經濟做出了評判。早年在學校裏的時候,就聽說《貨幣戰爭》是一套顛覆了常人理解的書,有人認爲這是一本奇書、好書,有警醒世人的功效,也有人說這是妖書,應當毀滅。當我開始看這部書的時候,我雖然早就知道這書讓人難以置信,但還是感覺到心驚。我覺得無論對於這套書做什麼樣的評判都有道理,但都不全面,畢竟這本書的內容廣博,也有些驚世駭俗。我個人覺得這套書的內容雖然有些難以接受,但這畢竟也是對近現代經濟的一種解說,其內容也應當引起我們的警覺。貨幣的發行權應當屬於國家,而不是屬於私人。金融活動應當接受不爲私人掌控的政府的監管,不允許有大規模的投機行爲。貨幣發行必須依據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

《貨幣戰爭》讀後感 篇五

隨着國內房價的不斷攀升,我們也在向通貨膨脹不斷前進。是什麼主導了這個過程呢?前兩天看完的《貨幣戰爭》已經給了我明確的答案,那就是人民幣的超量發行。爲什麼人民幣會超量發行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老百姓拿出自己未來10年甚至20年的錢來買房子,銀行爲了眼前的既得利益,不斷以個人購房的名義將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鈔票轉賬到了地產商、政府以及一手房東的手裏,而這些既得利益者爲了明天更高的回報,又把這些鈔票拼命的撒向社會。一時的繁榮導致了國內的人民幣數量猛增,而看看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你就知道了,還是那個房子,還是那斤豬肉,原來要1個銅板的東西,現在要一個金幣才能買到了,這就是通貨膨脹。

書中揭示了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

一、以債務爲貨幣發行的抵押,而非實物,這樣就讓有些機構有機會做一些不負責任的濫發貨幣行爲;

二、現在銀行的部分儲備金機制。美聯儲就有憑藉美元是世界貨幣的優勢而濫發貨幣的嫌疑。以前美國憑藉國債發行美元導致本國的通貨膨脹,現在很多國家都有美國的國債,就相當於美國通過國債將通貨膨脹轉嫁到其它國家。中國也是持有大量美國國債的國家。因此中國的通貨膨脹也是跟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持有美國國債的增加)有很大關係的。

通貨膨脹會導致兩個互相矛盾的現象:資產價值(如房子)的提升和其它貨品價值的降低(由於生產力的提高)。資產價值的提升恰恰體現了人民對擁有財富的不安全感的一種表現。

政府爲了平易通貨膨脹,只能想辦法讓老百姓手中的貨幣原地不動,怎麼辦呢?答案很簡單,讓這些貨幣在股市裏窩着去,只要不出股市,這些多餘的貨幣就不能去肆意的拔高商品貨幣價格。於是,今年年初,我們如期看到了股市上揚,如期看到了外資撤退後國資殺入的場面。但國資還能撐多久呢?作爲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我們怎樣能度過這個難關呢?

首先就是要想盡辦法讓你手中的貨幣保值。例如,將貨幣兌換成房產或是金條。當然,如果負債買房的話那也要承受一定的風險,因爲在通貨膨脹的過程中,銀行將快速大比例的提高貸款利率,也許今天你要爲供房付出5K,第二天醒來,已經要爲房子月供1W了。

其次現在是人類重新認識金錢的時候了,人不能成爲金錢的奴隸。人應成爲金錢的主人,金錢應爲人服務,而不應成爲魔鬼的化身。人類需要全新的制度,全新政治,全新的文化。使金錢變成鳥籠中的鳥,爲人類服務的鳥。人與錢,人與權,權與錢和諧相處的社會,以人爲本的社會。重義輕利,重正義,重感情的社會。

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現代人如何在不斷變化的貨幣政策,產業環境下生存?是一個很值得人們思慮的的問題。

讀了這本書我有了許多的感觸,作爲一箇中學生,我們也有義務關心這些世界經濟歷史,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貨幣戰爭讀後感 篇六

經局裏推薦,我閱讀了《貨幣戰爭》這本書。它是一部從貨幣博弈的角度揭祕世界財富流向與金融騙局的財經通俗讀物,立足於自英格蘭銀行成立以來300年間的西方近代史與金融發展史,通過揭示大量不爲人知的歷史真相,再現了國際金融ji團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雲覆雨的過程,通過分析統治世界的精英俱樂部如何通過煽動政治事件甚至戰爭、誘發經濟危機,控制世界財富的流向與分配等,闡明中國在全面對外開放下扞衛國家金融安全與穩定的必要性。該書用暢銷書的手法去寫作,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去講述嚴肅而重大的問題。他以“國際銀行家”爲主角,以一個個歷史事件爲依託,穿起來一個邏輯框架,並輔之以很多歷史進程中鮮爲人知的幕後故事,讀起來妙趣橫生;同時又給出了振聾發聵的警告,提出了明確大膽的應對政策, 給讀者帶來了巨大的衝擊。該書可讀性很強,特別對我們瞭解金融知識非常有幫助,讀後很受震撼,也很驚愕。

一、作者宋鴻兵先生在第一章講述了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爲代表的“國際銀行家”操縱世界300年工業化歷史的故事。他所講的那些故事聽上去令人震驚。羅斯柴爾德家族以嚴密的家族控制,完全不透明的黑箱操作,像鐘錶一般精確的協調,永遠早於市場的信息獲取,徹頭徹尾的冷酷理智,永無止境的金權慾望,以及基於這一切的對金錢和財富的深刻洞察和天才的預見力,使得羅斯柴爾德家族在世界兩百多年金融、政治和戰爭的殘酷旋渦中所向披靡,建立了一個迄今爲止人類歷史上最爲龐大的金融帝國。看了令人震驚。

二、作者宋鴻兵先生在第三章美聯儲:私有的中央銀行中揭開了美聯儲的私有性質,這一點是我不曾想到的。通過閱讀該書,我才知道美聯儲其實是私有的中央銀行。所謂“聯邦儲備銀行”,其實既不是“聯邦”,更沒有“儲備”,也算不上“銀行”。我一直認爲是美國政府發行着美元,實際情況是,美國政府根本沒有貨幣發行權!1963年肯尼迪總統遇刺後,美國政府最終喪失了僅剩的“白銀美元”的發行權。美國政府要想得到美元,就必須將美國人民的未來稅收(國債)抵押給私有的美聯儲,由美聯儲來發行“美聯儲券”,這就是“美元”。

三、宋先生利用歷史的分析,說明了亞洲金融危機與上世紀日本經濟低迷、衰退的金融之迷,重點分析世界金融資本操作手法,並提出中國面臨的危險。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利用自己的低廉的勞動力和引進外資,成爲了世界製造地,外匯儲備一路飆升,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不斷增大,而在近幾年中國的股市與房市也是異常火暴,國際資本“熱錢”在中國兩市場上的推波助瀾,使中國面臨被世界金融寡頭“剪羊毛”的危險。

四、《貨幣戰爭》一書告誡了人們警惕潛在的金融打擊,讓人思考。隨着中國金融的全面開放,國際銀行家將大舉深入中國的金融腹地。昨天發生在西方的故事,今天會在中國重演嗎?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快30年了,而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就是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應該講,我們對外開放的重心是放在了貿易與投資之上,而在金融領域的開放則十分謹慎。實踐證明這樣做在策略上是正確的。然而時至今日,既有主動的一面也有被動的一面,中國已經開始迎接金融全球化的浪潮。我們的金融服務業正在逐步開放,外國銀行的戰略投資者在進入中國,外匯儲備累積到天文數字且還在飛速增長,國際國內出現資產泡沫和市場調整,人民幣升值壓力巨大,不知不覺中我們走到了一個歷史的十字路口:究竟是積極參與創建亞洲單一貨幣,或是使人民幣成爲獨立的國際貨幣,還是建立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如果把金融自由化比作一條河,那麼我們一隻腳已經踏進去了。水究竟有多深我們不清楚,河有多寬也不太清楚,過河途中會不會風平浪靜,水中的生物是否危險兇殘,這一切都是問題。

貨幣戰爭讀後感 篇七

最近,有幸拜讀了宋鴻兵的《貨幣戰爭》一書,感受頗爲豐富。總之,看完這本書我和所有其他的中國人一樣,頓時熱血沸騰,好像這個世界的陰謀畫卷一下子展開在我的眼前,好像我明天就能夠看穿這個陰謀的世界。然而,無論怎樣說,這本書的確是展現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以前也讀過幾本金融史類的書籍,瞭解到黃金非貨幣化,瞭解到摩根銀行的崛起,瞭解到《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等影響了國際金融世界走向的歷史。但是,這本書卻赤裸裸的把這些歷史背後的故事展此刻了我的眼前。這本書講述了,自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以來的300年間,幾乎每一場世界重大變故背後,都能看到國際金融資本勢力的身影。他們透過左右一國的經濟命脈掌握國家的政治命運,透過煽動政治事件、誘發經濟危機,控制着世界財富的流向與分配。能夠說,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謀求主宰人類財富的陰謀史;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陰謀史。

我堅信,無論你的年齡,你的職業,看完這本書,你必須對這個叫做羅斯柴爾德的家族印象深刻。正如前面講述的,這本書能夠說重點講述了這個“恐怖”的家族是如何從德國起家,隨後掌控英國經濟,進而將觸角伸至美國,然後一統世界經濟。不知道,你是否聽幹過這樣一句話,“世界百分之七十智慧在中國人的腦袋裏,世界百分之七十的財富在猶太人的口袋裏。”反正這本書正好印證了這麼一句猶太人的俗語。

想一想看,原來我們的生活是這麼的無聊。我們的大腦在做着化學反應,我們的財富永遠都不在我們的口袋。哲學家問我們來這個世界做什麼,這本書讓我麼一下已明白了,原來我們只是在別人鋪好的軌道上按部就班的行走。這世界就是一場陰謀!這樣的結論讓我們這些平民百姓怎能不激動,怎能不亢奮,生活已經很無聊了,這不是雪上加霜嗎!於是,年輕人開始奮起反擊,人們紛紛拜讀這本揭露一切的書籍。然而,興奮過後,我們用理性來考量一下,世界真的是如此嗎?

《讀者》以前刊登過這麼一篇文章,大概講述了一個記者在拜讀過《貨幣戰爭》後前往歐洲的羅斯柴爾德銀行,進行了一次小小的專訪。最後的結果讓人大失所望——這但是是一家措施機遇的頹廢了的以前的王者。這是,很多人都開始反駁。有人說這但是是一個小記者的調查,事情的真相怎沒可能是如此的呢?真相要是這麼輕易就能夠被記者瞭解到,那還有什麼陰謀可言呢?話是如此,但事實卻不必須如此。我不認爲這個世界沒有陰謀,不認爲羅斯柴爾德家族就真的沒有控制政治,我只是認爲這個陰謀這是衆多陰謀中的一個。

按照書中所述,羅斯柴爾德銀行擁有一筆威廉國王的鉅額存款,作者認爲,按照一般利率,這筆錢爲羅斯柴爾德帶來的財富早已超過了比爾蓋茨的幾萬倍。但是,作者忘記了,從羅斯柴爾德家族誕生到此刻,經歷瞭如此多的金融危機。更重要的是,在槓桿率如此高的這天,羅斯柴爾德的幾次操作失誤早已會致使財富損失過半。因此,他這天仍舊能夠生存,已經實屬不易了,如果還讓它去控制美聯儲這樣的龐然大物,這的確強人所難了。想想看,巴林銀行這個巨頭是如何倒下的,一切就簡單多了。在這個世界上,尤其是金錢的世界裏,沒有錢,就想控制別人,無論如何都是辦不到的。如果能夠,股份制公司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不知各位讀者如何看待。

在宋鴻兵之前,其實就已經有很多陰謀論廣爲人知了。而陰謀論通常是指對歷史或當代事件作出個性解釋的說法。此類個性解釋不一樣於一般廣爲理解的解釋,將事件解釋爲個人或是團體祕密策劃的結果。而且此類個性解釋中個性激進者還會進一步駁斥那些廣爲理解的解釋,認爲那些是陰謀策劃者的掩飾。我們所熟知的陰謀論還有諸如林肯遇刺、共濟會、羅斯維爾等等,在他們誕生的時候,也都曾激起了一陣狂烈的海嘯。但畢竟他們都只是猜測,時刻久了,也只有少數人還會記得它們。

回到現實,我們的生活絕不可能只是別人的陰謀。在每個人都生活裏,每個人都是他們自己的主角。而我們的金融市場也是一樣。比起很多年前,當今的金融市場,尤其是國際金融市場,早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我們只能把錢用來買股票,我們只能從銀行借來貸款,一切的風險都只能任由其暴露給對手。而此刻,我們擁有了歐洲貨幣市場,我們擁有了掉期交易,有了股票期權交易,這一切都讓我們擁有量數不清的投資方式,數不清的借款方式,數不清的規避方式。比如,在以前,一個公司向擁有一筆在未來一個月要是用的外匯,他就真的只能提前一個月到銀行借一筆錢,兌換外匯,那裏面存在着恐怖的風險。但此刻,他能夠採取貨幣互換的方式,透過銀行,和所需外匯國家的另一家有着反向交易需求的企業,進行貨幣互換,然後以最低的風險,以最佳的利率拿到所需的款項。正如我們所知,我們的金融世界豐富多彩,能夠說是我們人類最燦爛的思想之花之一。而這一切,真的能夠被某一個人所謀劃嗎?如果是,上帝也無奈了。

最後,我還是想說明一下,《貨幣戰爭》這本書雖然以陰謀論的形式展現了一個偏激的畫面,但是這本書裏還是有很多引人深思的故事。比如,索羅斯做空南亞金融市場,導致了日本、南亞諸國一蹶不振。作者也在書中告誡我們,中國正在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索羅斯對待南亞的手段,斯羅索也能夠同樣運用於中國,讓我們的經濟砰然着陸。因此,書中種種的警示,也是需要被我們認真對待的。

我們的生活不是陰謀,美麗的金融世界也不是一本厚厚的策劃。

《貨幣戰爭》讀後感 篇八

2011年3月初,墨西哥首富斯利姆遭遇祖國“審判”。一看新聞,我笑了。斯利姆,何許人也?其乃墨西哥電信工業壟斷者。他,濫用壟斷,阻礙國家經濟發展。壟斷是造成墨西哥貧富懸殊、缺乏競爭機制的社會矛盾的最好體現。

我笑,是因爲釋然。英美德意等資本主義國家,雖名爲“大國”,可他們的重要國民經濟命脈卻被掌握在極少數的資本家手中。你不信?那就讓我們翻開《貨幣戰爭》的第三章,“華爾街七巨頭”,讓歷史上溯到19世紀,定格在美國金融業,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鐵路大王詹姆斯·希爾、鋼鐵大王卡耐基,這些人的大名,您恐怕也是如雷貫耳吧?但您知道,“大王”的同義詞便是“壟斷”。“壟斷”在資本主義國家屢見不鮮,卻少有人對此提出異議。然而,墨西哥這一第三世界國家卻敢向壟斷大亨說“不!”,並且重拳出擊。我爲他叫好!我覺得大快人心。我釋然,是因爲我聯想到我們祖國。我們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決定了,壟斷是不會出現的,這也是中國經濟迅速騰飛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鄧小平提出了改革開放,共產黨明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三十多年過去了,正當中國人陶醉於國家的經濟騰飛併爲之歡欣鼓舞時,宋鴻兵卻拋出個炸 彈,《貨幣戰爭》,這一石破天驚的巨響,驚醒了國人。

雖然這本書裏的一些專業金融知識我不懂,但作者對於中國這一經濟航母的航速、航線、航程等的深深擔憂,經過他的深入淺出的分析,我倒也十分理解。中國作爲社會主義國家,一步步地走到今天,實在是太難了,走過多少坎坷,走過多少彎路。但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的發展總體還是向前的。奧運會的召開,世博盛事,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中國身上。“樹大招風”,競爭的慘烈永遠存在,中國正面臨着許多挑戰和威脅。但“危機越大,機遇就越大”,中國 ZF並沒有退縮不前,而是奮鬥不止。

儘管我也有深深的擔憂,但我更願意選擇相信。現在,越來越多的金融“海龜”紛紛回國效力;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開始着手研究中國及世界金融現狀;我國ZF也加大力度來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如此種種,我們看到了希望。

前幾天,我看了一個訪談節目,訪問的是大衛·羅斯柴爾德,這是一個金融業的領袖,是大道無形的世界鉅富。他談到了“長壽”、“保守”以及許多關於金融方面的內容。有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保守是一種小心翼翼的創新,它是你中長期發展的目光,是你成功的必經之路。”

提到羅斯柴爾德,是因爲我希望並相信,只要我們同心協力,一定能夠是這場看不見硝煙的金融大戰中的贏家!

《貨幣戰爭》,它不僅揭露了西方金融寡頭斂財的內幕,揭示了金錢的厲害關係,同時也驚醒了國民的神經,使我們變得清醒。

在黨的領導下,清醒的我們,熱心的大衆,強烈的民族凝聚力,艱苦卓絕的奮鬥精神,將成爲中國披荊斬棘前進的有力後盾,這絕不是童話,我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