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瑪格麗特《飄》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1.62W

瑪格麗特《飄》讀後感多篇

瑪格麗特《飄》讀後感1

“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當你面臨挫折時,是否能真正的勇敢面對,堅定地說一切都不是事?《飄》的女主公斯佳麗有着美麗的面孔,甜美的聲音,婀娜的身姿。她容顏傾城,可真正讓人傾服的是她的勇氣和信念。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裏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這是俄國詩人普希金的希望。原本萬事無憂的斯嘉麗,遭遇種種變故。財富泯滅,故親離世,至愛磨滅,而她仍舊滿懷希望,計劃着未來。

我的未來只有我做主。不管是雨有多大,風有多強,雷有多響,我們也要鎮定自若,堅信明天的到來,懷着憧憬說一句:“明天,你好。”

一個正確的目標對於現在的我們而言是多麼的重要啊,不要因現在安逸的生活而沉淪,因爲這樣只會讓你在面對挫折時顯得不堪一擊,誰能保證自己在面對困難時像斯佳麗那麼堅強,那麼勇敢?我們要珍惜當下,更要感恩當下!

瑪格麗特《飄》讀後感2

在昨天,我學完書法,和媽媽一起來到了書店,想買幾本書。來到書店,我看見了世界名著——《飄》。翻開看看,覺得很有趣,便把它買了下來。

我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開始看。《飄》講述的是赫思嘉的一生,面對被戰火燒燬的家園,她堅定不屈,毫不妥協;面對親人的死亡,她擦乾眼淚,努力振作;面對愛人的離去,她毫不氣餒,重頭再來。

赫思嘉一生經歷許多磨難,她一直愛着衛希禮,但是,衛希禮爲了衛家的名譽,只能娶表妹媚蘭。思嘉被生活所迫,嫁了三個自己根本就不愛的男人。

他們有的生病死了,有的毅然決然的離開了她。思嘉有了三個孩子,但是她還是艱苦的養活他們。

思嘉爲了養活孩子們,嫁了三個男人,忍受了不少痛苦,她的手已經從柔軟、白皙的纖纖玉手變成了長滿老繭的手。

我非常佩服思嘉,她毫不氣餒、堅定不屈,太偉大了!

瑪格麗特《飄》讀後感3

第一次接觸《飄》,應該是看的由它改編的電影《亂世佳人》,三個小時將整個六十多章的故事有了一個概貌。正因爲少了一些文字的細述,也或許也因爲我的理解力差,看完只瞭解它故事整體內容,而真正人物的性格、特點卻知之甚少。所以除了思嘉因最終變得孤苦而博得我不少眼淚外,別的感悟幾乎沒有。最近,看了《飄》的文字之後在這方面就有了深層次的認識。

女主角思嘉刻畫得雖不是完全高貴卻十分真實,讀懂了她,似乎看到了另一個有那麼多不同的自己。她漂亮,有衆多的情人敗在她的石榴裙下;她自私,戰爭都是男人們的事,她只關心艾希禮是否愛她;她自負傲慢,除了眉蘭,其餘女人都極度地討厭她;她做事(像我一樣)衝動,不顧後果,嫁了她不愛的人。

但她對感情是那麼的專一,我也不知道這一點是否好。或許對對的人專一,可以讓你幸福一輩子;而對錯的人專一,則會讓你痛苦一輩子。在我看來她對艾希禮就是錯誤的,艾希禮根本就不愛她,她在對艾希裏的感情裏早已沒有了自己最寶貴的尊嚴——她甚至於祈求艾希裏去愛她,即使只當他的情人:因爲她以爲他是愛自己的。這種以爲,以至於她失去了自己真正的幸福——瑞德?巴勒特,一個真心把思嘉疼到骨子裏去的男人。

但我還是認爲思嘉是一個有愛情信仰的人,她沒有把婚姻當一回事,但是愛情一直是她不變的信仰。我認爲她的婚姻都不過是爲了用來滋養在她心裏那份抹之不去的愛情, 思嘉對愛情的執着是她一生堅不可摧的信仰。爲了實現對希禮的承諾,她在亞特蘭大成爲一片火海之時,堅持照顧她的情敵—希禮的妻子媚蘭,一個即將臨產的孕婦。那份信仰支撐着她跨過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思嘉的生命被她演繹得足夠絢爛,而愛情卻在如秋樹般靜靜地死去。

在十二橡樹的她,是那麼地讓人厭惡:自私自利,心胸狹窄,軟弱無能,貪圖玩樂……而經歷亞特蘭大之災後的她,卻是讓我刮目相看:顧全大局,沉着冷靜,堅強勇敢,永不言敗……困難一波波地出現,儘管她是那麼害怕、無助,但爲了養活媚蘭、她父親和黑奴等人,她勇敢面對現實,頑強支撐到最後。這一點深深把我折服,因爲自己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總是將困難放大,讓自己痛苦,讓自己逃避……這就是我與她的很大不同之處,自己只是只紙老虎,色蒞內荏的人。

另外一個女主人公媚蘭,在我看來她真的算是一個非常完美的人了。媚蘭嬌小的身體總給人一種柔弱的感覺,再加上她那一臉的文靜更增加逆來順受的柔順。但是誰都沒有想到她會是那麼的勇敢堅強,絲毫不亞於思嘉。我覺得媚蘭是完美的,不僅在對思嘉抱有一種自始至終的信任與寬容,同時她的身上具備了她們那個時代那個地方一個好女人應當具備的所有品質,嫺靜、善良、溫柔、賢惠……

她的度量很大,不管多壞的事和人,她都會換一個好的角度去看待。這讓我覺得自己也應該有一個好的心態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對待生活。想起曾經的我,生活給我的是一滴水的困難,我卻覺得就像是整個海洋的水都潑向了自己,不停抱怨,不懂得換個角度去看待。現在覺得之前的自己是那麼浮躁,消極,懦弱,幼稚,天真……

始終覺得自己現在還有很多不足,但我相信自己努力去學習書中人物和身邊朋友的好,一定會達到自己想要的境界與高度。用積極的態度對待生活,就像思嘉絕不向北方佬妥協那樣……

媚蘭生如綠葉,去如秋葉,都是那般靜美;思嘉生如夏花,去時又會如誰?

瑪格麗特《飄》讀後感4

“《飄》是一本偉大的小說”,這句話從小到大不知道聽多少身邊的人跟我說過了。其實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在我國中的時候,那時候讀書,也無非是看個熱鬧,必然也體會不到一本書的味道在哪。時隔多年,我又重新讀起這本,感悟良多,我相信在以後的每一年,反覆的去讀這本書,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國中的時候讀《飄》,覺得梅蘭簡直是女人中的極品,以那時候的觀念來看,梅蘭就是我以後最想成爲的一種女人,儘自己的努力最大限度的對整個世界溫柔,善良,活得成熟,知書達理,懂事,完美無暇。同時在小說裏,她有一個真心相待的愛人,按部就班,互相陪伴共渡一生,對於很多女人來說,這也算是人生的一種完美了吧。但是小說總不免片面,過於完美的人物形象在現實生活中當然不存在,一個越成熟懂事的女孩子,心裏越是苦累。或許由於作者的偏愛,小說從來沒有剖析過她的陰暗面,但是想要當梅蘭,可是相當不易的。若說千年修得巴得勒,那女人想要修得梅蘭,想必要有億年了。首先你要忍受的是世界的惡意,你要學會一個人接納一切,陌陌忍受一切苦難,然後把它們化作一顆糖,送給別人;然後,你要拋棄自己的很大一部分,從小我,變到無私,時時刻刻爲別人設身處地的着想,愛他人;其次,你要有一顆平靜如水的內心,不卑不亢。單說做到第一點的女孩子又有多少呢?從小到大,我們有無數的受傷的可能,感情上,生活上,事業上,多少人能保持一個人不吭一聲的消化掉所有的惡意,然後以一顆勇敢的心微笑的面對未來呢。身邊太多的人,都是在感情中受傷以後黑化,無所謂的活着,養備胎,傷害別人。這樣來講,斯嘉麗的影子在生活中反而常見一些。

整本小說我沒有絕對喜歡的人物形象,因爲小說裏的人物難免極致化,但是要說讓我覺得最鮮活的,那一定是斯嘉麗了。看完書,我最大的想法就是,斯嘉麗一定和我一樣是獅子座吧,哈哈。這幾天讀着讀着,我總覺得,自己跟她真的很像,或者說,她是我的升級版。衝動,自我,任性,堅韌,好強,自由,自信,虛榮。這樣說來也很奇怪,一個從國中開始就羨慕梅蘭的女孩,怎麼越活越像斯嘉麗了呢?事業上人們對我的評價總是,精明,聰明,總是能把事情做到極致,但是在愛情上,我和她一樣奮不顧身,我和她一樣永遠在乎自己得不到的,看不透的。我喜歡一個人,就會直接的,大膽的告訴他,我會勾引他,吸引他,然後睡了他。同樣的,我和她有一樣悲慘的命運,就是永遠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就算得到再多人的青睞,也還是得不到“艾希禮”的心。可是我這樣的女生,甚至有時候連我自己都覺得不知道我的自信從何而來,但是總是莫名的充滿對明天的信心。

在之前遇到一個“男神”,我喜歡他,他失戀了,我安慰他,陪伴他,我追求他,直接大膽,他也不拒絕,就這樣很久,我們在一起了,在一起以後很久,突然有一天,我才明白,他從來沒有愛過我,他愛的不過是我身上他前任的影子,而我沒有辦法爲了他去變成另外一個人。在和他相處的過程中,我纔開始懂得,所謂心目中“男神”,不過是穿了一層華麗的衣服,當然這衣服也是我自己的虛構,然後給他硬是套在了身上,於是我就看不清他真實的模樣,其實我愛的一直是他的衣服,而不是他這個人。有一次做愛過後,我們躺在牀上聊天,他說我是個自我的人,我沒有辦法否認。可是愛情裏面的每一個人又何嘗不是呢,歸根結底,在戀愛中,我們愛的還是愛情中的自己。

瑪格麗特《飄》讀後感5

郝思嘉,任性如小孩,夢幻如女孩,堅韌如女人。她的存在,是偶然的湊巧、宿命的必然。

作爲《飄》中當仁不讓的女主,她的身上不單有普遍女主有的閃閃發光的優點,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還拋棄了那些僅有虐死人不償命的女主光環,致力於“一生只做一件事”,使得郝思嘉性格更加矛盾多面,也使我漸漸對她轉恨爲愛、轉惡爲憐。

16歲以前的她,是一個出生於南方種植主家庭的所謂“富家女”,生活似乎從來沒有對不起過她,捧於衆人掌心中,萬衆矚目,於是傲嬌甚至任性。她認爲漂亮的衣裙和清秀的面孔是征服命運的武器,而她擁有了這一切,便註定常駐於成功,直到得知自我的夢中情人衛希禮要與他的表妹媚蘭結婚的消息,她第一次嚐到受挫的滋味,在遭到他的拒絕、逃婚後,賭氣地嫁給了媚蘭的弟弟查理。然而,美國的南北戰爭間接導致了查理的死,但這並沒有給她帶來多大的傷悲,唯一遺憾的是她有了遺腹子並且有了寡婦的稱號,而之後又因貧窮勾引了妹妹的未婚夫並間接導致他的死,之後又嫁給了一向默默愛着她的白瑞德。

郝思嘉毫無疑問是一個與當時的時代格格不入的人,她沒有理所應當地成爲大家閨秀,甚至對南方上流社會的條條框框嗤之以鼻,她的一系列離經叛道的行爲帶來了止不住的流言蜚語,而她卻並不對此十分在意。她是社會的反叛者,又是自我的犧牲品。她虛榮自私,爲了自我的目的,在三段婚姻中,葬送了別人的幸福,卻不爲此深感抱歉,戰亂後一切都面目全非時,卻能夠因爲金錢使一些卑劣的狡詐伎倆,無情地間接害死了好幾個人。

然而,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全然的壞人,郝思嘉也並非沒有可敬之處。歷來爲人稱道的是她在戰爭中體現出的堅韌。她一向信守着當初對衛希禮的承諾,冒死保護媚蘭母子,熱了回憶,卻不讓承諾變冷。回到塔拉後,發現精神支柱沒有了——媽媽去世,爸爸之後也瘋了,兩個妹妹大病初癒,家裏還有兩個聲稱只幹家務不幹農活的黑人,她還要撫養韋德、媚蘭母子,全家的重擔全壓在了郝思嘉肩上,然而她卻沒有棄大家於不顧,並努力保住父親口中唯一永恆的東西——土地。

在我看來,她的可貴之處還在於她的獨立,當時社會要求女孩做個“柔軟無助、依靠性強,有着小鹿般眼睛的可人兒”,但她卻自我經營鋸木廠,公然與這個“男人的世界”反抗。

書中還有兩條爲人矚目的感情線——她與衛希禮、她與白瑞德的感情糾葛。她一向以爲自我愛的是衛希禮,而正如瑞德所說“她愛他只是因爲她得不到他而已”,而她的本性根本無法容忍一個男人愛上別的女人而不是她自我,她的這份愛,就像一個小孩子要東西吃,要馬騎,要一張柔軟的牀一樣,既簡單明瞭,又不可理喻,而她卻不瞭解他,否則不會愛他。同樣她也不瞭解白瑞德,不然就不會失去他。相比衛希禮,白瑞德不是那種公認的紳士,他嘲笑甚至欺辱郝思嘉,但這卻是因爲他愛她,甚至瞭解她,他說他們是同一類人,郝思嘉是他所認識的女人中唯一一個用實用眼光看問題的機會主義者,然而,再永恆的愛也會有磨光的時候,最終他心灰意冷,選擇離開……

小說的最終一句“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引人遐思,“所有隨風而逝的都屬於昨日,所有歷經風雨留下來的纔是面向未來”,是郝思嘉,教會了我們堅韌,更教會了我們要珍惜當下,希冀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