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悼念瑪麗·居里》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篇:悼念瑪麗居里

《悼念瑪麗·居里》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學習目標: 1、學習居里夫人的高貴品質及人格力量,能體會愛因斯坦真摯的感情。

2、能運用加批註、作摘錄、寫心得等閱讀方法進行自由閱讀。

3、能在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自行設計“探究·練習”題,在獨立研究、合作學習中釋疑解疑。教學設想:

1、這是一篇“自由讀寫”課文,要充分體現“自由”兩字,放手學生用自己掌握的方法進行自由閱讀,教師只發揮指導、引導作用。

2、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有關居里夫人和愛因斯坦的材料,瞭解他們的崇高品質和人格力量,從而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

3、安排一課時。4、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課前學習:利用網絡或書籍收集關於瑪麗·居里的資料。

課堂學習:

一、 情景導入

1、 投影居里夫人的圖片。

2、 講述:相信居里夫人大家都不陌生了,她在科學研究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爲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哪位同學能來簡單介紹一下居里夫人?

3、 學生說一說自己所瞭解的居里夫人。

4、 師生一起走近居里夫人引導學生閱讀有關居里夫人的材料,全面瞭解居里夫人。

5、 談一談你對居里夫人最深的印象是什麼?你如果要寫一篇悼念文章,會從哪裏入手?學生自由發言。

6、 下面我們來學習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在羅裏奇博物館舉行的居里夫人悼念會上的講演《悼念瑪麗 居里》。二、 學生自主閱讀課文

1、 請大家用圈點勾畫的方法閱讀《悼念瑪麗·居里》,並從文中找出相關內容:

(1) 課文着重從哪一方面來悼念居里夫人,並具體論述了哪些內容?

(2) 課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3) 你認爲最好的句子有哪些?簡述理由。

(4) 你不懂的句子或問題有哪些?你能設計幾個問題嗎?試試吧!

2、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3、 總結學習方法

學習本文,你用了哪些閱讀方法?請向同學介紹一種你最喜歡的方法閱讀方法,並說明喜歡的理由。(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三、 拓展閱讀,學習居里夫人的優秀品質。

1、 利用多種閱讀方法,閱讀居里夫人的作品《我的信念》

要求:(1)進一步瞭解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

(2)熟練的應用多種閱讀方法。

(3)自主設計一道探究練習。

2.小組討論、合作解決探究練習。

3.全班交流閱讀方法。

4.教師小結。

課後學習:

1、 繼續練習加批註、作摘錄、寫心得等閱讀方法。

2、 學習《紀念白求恩》的寫法,寫一篇短文《學習居里夫人》。

板書設計:

悼念居里夫人

人格

居里夫人 高貴品質 品德

力量

熱忱

愛因斯坦 誠摯的感情

睿智的思想

第二篇:悼念瑪麗 居里作者簡介瑪麗 居里故事

作者簡介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十大傑出物理學家之一,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在伯爾尼專利局任職,在蘇黎世工業大學、布拉格德意志擔任大學教授。1913年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長和柏林洪堡大學教授,並當選爲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33年因受納粹政權迫害,遷居美國,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教授,從事理論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國國籍。

故事1 獎金的分配

居里夫婦得到7萬法郎的諾貝爾獎金,居里夫人還得到了5萬法郎的歐西利獎金。她將一部分獎金存入銀行,補貼家用和自費招聘一位實驗室助手,把其餘一些獎金捐助了一些學術團體,又給教過她的一位貧困的法國教師匯去一筆旅費,讓老師能重遊故鄉。按下來,她又把剩下的錢一半買了法國公債,一半買了華沙債券。居里夫人把她千辛萬苦提煉出的鐳(價值100萬以上法郎)贈送給了研究治癌的實驗室。有人勸她把這些財產留給兩個女兒,居里夫人說:“我希望女兒長大自己謀生,我只留給她們精神財富,把她們引上正確的生活道路,而絕不給她們留金錢。”

故事2

愛因斯坦晚年時,還堅持勞動堅持鍛鍊,他經常從事一些家務勞動和栽花、澆水、剪枝,還經常邀請朋友去爬山,有意識地磨鍊意志,鍛鍊身體。有一次愛因斯坦和居里夫人及其兩個女兒,興致勃勃地攀登瑞士東部的安加丁冰川。他們按照登山運動員的要求,身背乾糧袋,手持木柺杖,順着山徑往上爬。在旅途中,愛因

斯坦談笑風生,十分活躍,好像年輕人一樣。從此,人們贈給他一個光榮的稱號:老年運動家

課後練習

練習1: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個或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分別是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居里夫人不追求名利;居里夫人還將她獲得的獎,大量的贈送給別人;在科學上居里夫人做出了很大貢獻;使居里夫人取得成功的是失敗,對事業的熱愛,鍥而不捨的精神,和謙虛,謙虛;

她深受壓抑,長期因社會的冷酷和不公而深受困擾這就是造成她嚴厲外表的原因,容易被那些不熟悉她的人誤解——她的極其嚴厲是難以爲任何一個從事藝術的人所相信的。只要她認爲某種方法是正確的,他就會毫不妥協、不屈不撓的追求。 他一生中最偉大的科學成就——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並把它們分離出來——不僅歸功於她大膽的直覺,而且歸功於她在提煉過程中的全身心奉獻和百折不撓。這種艱難困苦實在難以想象,再實驗科學的歷史上是極少見的。如果歐洲的學術界哪怕仍存留一小部分居里夫人身上堅毅的人格力量和獻身精神,那麼歐洲將迎來一個光輝的春天。

練習2:霍金因患“漸凍症”,禁錮在一把輪椅上達40年之久,他卻身殘志不殘,使之化爲優勢,克服了殘廢之患而成爲國際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寫,甚至口齒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造宇宙的“幾何之舞”。儘管他那麼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他的思想卻出色地遨遊到廣袤的時空,解開了宇宙之謎。他這種崇尚科學無私無畏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

第三篇:居里夫人 讀書筆記

et1302譚舒藝2103130211

讀《居里夫人傳》有感

近日閱讀了《居里夫人傳》,再一次爲居里夫人的生命歷程所震撼。記得第一次看完這本書後就激動不已,自覺終於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樣。其實本人一向自恃頗高,很少敬佩什麼人,但對於居里夫人,卻是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折服了。她的一生,對於我,有着太多太多的啓示。

在我看來,這個本名瑪妮雅?斯可羅多夫斯基的普通波蘭女孩日後之所以會成爲舉世聞名的居里夫人,她的家庭、她本人的天賦以及她所處的那個時代都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居里夫人出生時,她的祖國波蘭正遭受沙俄鐵蹄的蹂躪。知識分子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曾擔任過中學校長),賦予了她良好的修養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當然也將知識精英的聰慧和堅韌毫無保留地遺傳給了她。開明和藹的雙親和五個孩子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儘管沙俄施行嚴厲的殖民統治,但身爲小妹的瑪妮雅,還是幸福地度過了短暫的童年時光。斯可羅多夫斯基夫婦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們今人借鑑。他們從未對孩子進行過什麼“啓蒙”,而是放開手腳,讓他們自由玩耍,去盡情地擁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時代埋下的種子。父親雖然是一名頗有才華的理科教師,卻從未刻意引導過孩子的興趣,他甚至不讓小瑪妮雅過早地接觸理科書籍,好讓她在上學後能夠全面地涉獵知識,從而逐漸找到志趣所向。當然,他對於孩子們的學業還是非常關心,並且要求嚴格的。至於母親,則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放棄了女校長的職務,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況下,她仍舊若無其事地操持家務,不遺餘力地爲孩子們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不讓年幼的他們過早地承受心理負擔。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義所在,它不僅是每個人成長的搖籃,更是一個塑造人的大熔爐。因此,年輕夫婦若想爲人父母,必須慎之又慎,因爲從此他們的生活將徹底改變,他們要擔負起一項重大使命——養育一個小生命,將他(她)塑造成一個“人”。這可不比養貓養狗,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爲人父母,責任重大。我認爲如果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決不可隨便嘗試。畢竟,我們不僅要對生命負責,還要對社會負責。斯可羅多夫斯基夫婦的教育是成功的,子女們不但個個成才,而且團結友愛,感情甚篤。居里夫人和姐姐布羅尼雅間的手足之情尤爲感人。姐妹倆先後資助對方完成了大學的學業。其謙讓、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我不由聯想到報章雜誌上的一些社會新聞:某家的兄弟姐妹爲了爭奪財產而對簿公堂,甚至大打出手。在我看來,他們真該爲自己的舉動而懺悔。要知道,大家是一母所生的同胞手足啊!理應好好珍惜這樣的血緣親情纔對,爲什麼一旦牽涉到利益問題,就變 1

得如此自私無情呢?他們爲了一點蠅頭小利,拋棄了生命中最可寶貴的財富,實在是得不償失吶!作爲一個獨生子女,我真的非常羨慕瑪妮雅的家庭,羨慕她與姐姐之間的那份無私真摯的親情。

事實上,爲了給姐姐籌措學費,年少的居里夫人飽嘗了世態炎涼。十七歲那年,她孤身一人背井離鄉,去外省當家庭教師,一當就是六年。這六年寄人籬下的生活,讓她逐漸意識到了社會的複雜,人性的複雜。失戀的痛苦經歷,更教會她該如何選擇終生伴侶,如何從本質上去認識一個人。看來,“長大”的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磨難是不可避免的。。

整本書中,對我觸動最大、也最具現實意義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學的那章。她當時經濟拮据,爲了避免干擾,便從姐姐家搬到了一個陰冷的小閣樓上。每天七點起牀,學習到凌晨三點方纔就寢。冬日的巴黎寒風刺骨,一牀薄被哪敵嚴寒。於是,瑪妮雅只能將所有的衣服都蓋在被子上,甚至將椅背壓在上面,以此來增加重量和溫暖感。僅有的一點生活費只夠她終日以水果果腹,根本談不上添置衣物。她正是穿着打補丁的衣裙和墊着硬紙板的破皮鞋度過了在索爾本大學的求學生涯的。看到這裏,我真的不知該說些什麼纔好了。現在的我,生活得太安逸了,以致於空有雄心壯志,卻拿不出半點實際行動。自訂的學習計劃哪回不是落得個虎頭蛇尾、一紙空文的下場。我實在很想擁有居里夫人拼搏奮鬥時的那股子勁頭,哪怕是三分之一也行。但我清楚,有些東西看的時候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可放下書本,跑到外頭教太陽一曬,那點所謂的“激情”便十有八九揮發掉了大半。要是再耗上幾日,肯定消失得無影無蹤。現在我算是明白了:其實成功的祕訣人人都懂,問題在於真正能身體力行、持之以恆的人只佔少數;所以,成功者寥寥。我若想成功,必須痛下決心,嚴格要求自己我只希望這次的“激情”可以持續地長久一些,但願我能夠儘快找到自我奮鬥的動力。畢竟,一個人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是需要一點精神支柱的。我的支柱究竟在哪兒呢?

也許上面的話題顯得有些無病呻吟,但那確是我目前的疑惑之一。當然,對於人生,除了迷惘,我尚有許多幻想。比如說:愛情、婚姻。那麼,怎樣的愛情和婚姻可稱得上是理想和美滿的呢?我覺得,居里夫婦的例子給了我最好的回答。他們的婚姻揭示了夫妻結合的最高意義——家庭與事業的和諧統一。他們的相戀是那麼的奇特:一場“純學術”的談話讓他們互生好感;簡陋的小閣樓成了他們探討學術問題兼約會的場所;居里先生將自己的學術著作作爲定情之物;最終,“科學”這個共同理想,把兩個天才溶化在了一起。婚禮議程極其簡單,結婚用品除了兩輛自行車外,別無他物,而蜜月旅行便是騎車郊遊。在短暫的十一年的婚姻生活中,他們始終相濡以沫,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發現並提煉了釙和鐳,雙雙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成就了科學史上的一段佳話。這是何等質樸而動

人的愛情啊!或許在愛情觀上人各有志,更何況這樣的“天作之和”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他們的故事至少給了我們一些信心,確切地說,是一種信仰——在這個世界上,還是存在着完美境界的!美好的生活是值得嚮往的!幸福並不是遙不可及的!我想,有了這信仰,那些執着追求理想的人們便又可平添一份力量和勇氣。

不僅如此,居里夫婦的結合更是兩顆高尚心靈的碰撞。這碰撞迸發出耀眼的人性光輝。在這對純粹的學者心目中,科學是最神聖的,是屬於全人類的。因此,他們無償地將鐳的提煉方法公諸於世。在生活上,他們幾乎毫無要求。對待科學研究卻是異常嚴謹,鍥而不捨,孜孜不倦。“榮譽”和“財富”在他們面前顯得如此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居里夫婦爲那些有志於做學問的年輕人作出了最好的榜樣!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將一個嚴酷的事實擺在我們面前:探求真理沒有捷徑可走,那必將是一條清貧而又寂寞的漫漫長路。若無足夠的毅力,千萬不要輕易涉足。最可怕的事莫過於知難而退,臨陣脫逃,繼而變成一個道貌岸然的僞學者。君不見今日的學術界裏,這類招搖撞騙的假學究何其多也!然而,科學研究是容不得半點虛假的,心浮氣躁,急功近利之人,永遠無法踏進科學的神聖殿堂。所以說,真正的學者是心懷宇宙的,也只有具備這樣的胸襟方能發現真理,並且真正懂得真理的價值。

讀罷《居里夫人》一書,我已將我的感悟悉數與大家。書中還有一些感悟東西,忽隱忽現,難以捕捉。那只有一邊生活、一邊體會了。

第四篇:樑衡跨越百年的美麗和愛因斯坦悼念瑪麗.居里兩篇文章寫作角度有何不同

樑衡跨越百年的美麗和愛因斯坦悼念瑪麗.居里兩篇文章寫作角度有何不同 《跨越百年的美麗》是一篇讚美居里夫人的文章,但它與很多同類型的文章有所不同,這篇文章抓住“美麗”大做文章,指出居里夫人最不簡單的一點就是能超越天生美麗的容貌,而爲人類作出偉大的貢獻,實現自己最高層次的人生價值。而且,這篇課文跨度大,內容多,篇幅長,

悼念瑪麗·居里

讀了這篇文章,我心潮澎湃,不禁爲自己的所作所爲而感到羞愧。這篇文章主要寫了瑪麗居里是怎樣工作的。他的工作態度讓我羞愧萬分。

居里夫人對工作的熱枕無不令人讚歎,他執着的信念深深打動了無數人。他淡泊名利,視金錢如糞土,他將獎金捐獻出去,將獎章送給6歲的小女兒當玩具。“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這不正是居里夫人的寫照嗎?他本可以躺在任何一項大獎上盡情的享受,但他卻沒那麼做,他只是一如既往的工作到67歲離開人世。相反,現在又有多少個不看重名利的人?又有多少個勇敢的用自己的信念打倒失敗的人呢?

想象居里夫人再想想自己,我不禁低下了頭。

第五篇:瑪麗居里簡介

瑪麗居里簡介

居里夫人即瑪麗居里(marie curie),是一位原籍爲波蘭的法國科學家。她與她的丈夫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們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釙(po)和鐳(ra),並因此與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爾(henry becquerel)分享了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後,居里夫人繼續研究了鐳在在化學和醫學上的應用,並且因分離出純的金屬鐳而又獲得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

瑪麗居里(1867~1934)法國物理學家和放射化學家。1867年11月 7日(請繼續關注)生於波蘭華沙,1934年7月4日卒於法國上薩瓦省。1883年中學畢業,並獲得金質獎章。由於家中經濟困難和當時波蘭的大學不接受女生,她擔任家庭教師八年。1891年到法國深造,1893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巴黎大學理學院物理系,1894年畢業於數學系。1895年與p.居里結婚。1904年被巴黎大學聘爲助教;1906年p.居里去世後,她接替了丈夫的工作,成爲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她是法國科學院第一個女院士,並被15個國家的科學院選爲院士。

從1896年開始,居里夫婦共同研究起了放射性。在此之前,德國物理學家倫琴(wilhelm roentgen 1845-1923)發現了x-射線(他因此獲得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貝克勒爾發現了鈾鹽發射出類似的射線。居里夫人發現釷(th)亦具有放射性,並且瀝青鈾礦的放射性比任何含量的鈾和釷能夠解釋的要強。居里夫婦於是努力尋找,終於在1898年宣佈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他們最終從8噸廢瀝青鈾礦中製得1克純淨的氯化鐳,還提出了-射線(現在已知它是由電子組成的)是帶負電荷的微粒的觀點。

1906年皮埃爾。居里不幸被馬車撞死,但居里夫人前未因此而倒下,她仍然 繼續研究,於1910年與德比恩(andre debierne,1874-1949年,於1899年從瀝青鈾礦中發現放射性元素錒ac)一起分離出純淨的金屬鐳。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居里夫人用x-射線設備裝備了救護車,並將其開到了前線。國際紅十字會任命她爲放射學救護部門的領導。在她女兒依倫(irene curie)和克萊因(martha klein)的協助下,居里夫人在鐳研究所爲部隊醫院的醫生的護理員開了一門課,教他們如何使用x-射線這項新技術。20世紀20年代末期,居里夫人的健康狀況開始走下坡路,長期受放射線的照射使她患上白血病,終於在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在此之前幾個月,她的女兒依倫和女婿約里奧-居里(joliot-curie)宣佈發現人工放射性(他們倆因此而榮獲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貧的,提取鐳的艱苦過程是在簡陋的條件下完成的。居里夫婦拒絕爲他們的任何發現申專利,爲的是讓每個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們的發現。他們把諾貝爾獎金和其獎金都用到了以後的研究中去了。他們地研究工作的傑出應用之一就是應用放射性治療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