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關於大學生飄讀後感1000字

讀後感2.34W

關於大學生飄讀後感1000字

“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我則從一本小小的《飄》之中看到了美國內戰的各種紛爭,也參透了一點道理,戰爭乃生命之摧殘,也像一種催化劑,逼人,錘鍊人,改造人!國家可以在戰爭中興亡,種族也可以在戰爭中存滅,小小的人更是如變色龍一般,千變萬化。下面爲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大學生飄讀後感1000字,請您閱讀。

大學生飄讀後感1000字1

哪怕一種最堅貞不渝的愛也會消磨掉。我的愛已消磨殆盡了。瑞德千百年來,愛是什麼?即使是哲人也討論不出個所以然來。如果愛是有定義的,就像數學公式那樣,那麼,世間的癡男怨女就可以對號入座了。

對於思嘉這個人物,我的感覺是矛盾的,討厭卻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個非常有個性的人物,她一生中愛了兩個男人,而她卻沒一個是了的。她像個小孩子一樣,對自己想要的東西異常執着,而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卻不屑一顧。一面拼命讓自己幸福,一面又不斷地把幸福推離,把愛人推向深淵。第一個愛上的是阿希禮,可阿希禮卻不要她。就像瑞德說的,阿希禮是個君子,只是生在了一個和他格格不入的時代。他還是用舊世界的遊戲規則生活,只會撞得一鼻子灰。思嘉不瞭解阿希禮,所以她愛他,想盡一切辦法得到他,而當她認清他時,她再也不愛他了。

思嘉是個矛盾體,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來,當她面對困難時,她選擇迎接,當她面對責任時,她選擇擔負,可當她面對愛的抉擇是,起初,他選擇矇蔽自己,當她終於認清,要面對時,卻爲時已晚。而她,在無能爲力時,就會告訴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會好了,Tomorrowis another day。她在整個故事中,都是個充滿生氣、充滿鬥志的人。我最欣賞的,便是她的這句“Tomorrow is anotherday。”。永遠充滿了希望和鬥志,永遠不會放棄,不會絕望。

思嘉真正愛的是瑞德。瑞德在他們婚後,一次又一次給她機會,而她就像瑞德所說的,像一個頑固的小孩,固執得可愛。他愛思嘉,但他更瞭解思嘉,所以他從不說,只是通過行動表達,而思嘉卻總是利用別人對她的愛來轉化成鞭子,一下下鞭打愛她的人,也從來不曾想去了解他。最後,他絕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沒有勇氣重複去嘗試,他累了。最終,把他對她的愛消磨殆盡。她悔悟得太晚了。他的心,已死。當他女兒離開他時,他的心,就再也回不來了。他說過,他從來沒有那個耐心把破碎的東西縫好,再告訴自己這就和新的一樣,自欺欺人罷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縫,再也不是原來那樣了。

是誰將思嘉從守寡的抑鬱中拽拖出來?是誰一而再再而三地縱容着思嘉的嬌縱和無理取鬧?是誰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出現,從容淡定地擺平一切。瑞德那麼耐心地等待着思嘉長大,而思嘉卻那麼無知愚蠢地等待着希禮長大。金錢不曾讓瑞德失望,而思嘉卻讓瑞德絕望了。

我不知道,一個在最後才明白自己是深愛着那個一直深愛着她的人,而那個人卻決定永遠離開她時,那會是怎樣一種心情?無助、迷茫、痛苦、後悔亦或是心碎?無論如何,那種感覺肯定是不好受的!

這本書無聲的訴說講盡世界的多姿,人生的美好,人心的醜陋,世俗的不堪,那樣真實,又那樣夢幻。隨風而逝,也許說的是歲月,也許說的是性命。《飄》完美的表達了作者的想法,思嘉就像一片落葉,乘着一陣陣風,卻抓不住任何東西。

大學生飄讀後感1000字2

從小我對書就有一種固執的癡迷,有姐姐們的教科書和一些課外書可以看,是小時候覺得自己有三個姐姐的唯一好處。大姐比我大5歲,二姐比我大4歲,所以在我國小畢業前我基本上就把國中的語文和歷史自習了一遍,所以要不是後來教科書改版的話我的國中生活可能會變得很輕鬆。那時候看姐姐們的書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畢竟書裏面難說有她們青春的祕密。所以我一般都是偷了她們的書躲到窗外看,在偷偷摸摸中,我看完了堆起來有我這麼高的口袋書和稱起來肯定比我重的教科書。不過魯迅先生在幾十年前就爲我的行爲作出了辯解,文化人的東西,能算偷嗎?這麼多年過去了,每當我想起國小那段時間的自己,頭腦裏就會有一個孩子雙腿搖晃在窗戶鐵欄空隙中面向天空看書的剪影。

第一次看《飄》,可能是在國小六年級的時候,那時候四樓的書桌上就有一本付東華先生翻譯的《飄》。那本書是沒有封面的,以至於看完它的我還不知道看的就是《飄》。那書之所以讓我印象深刻,一方面是裏面主人公的名字起的確實有特色,郝佳麗,衛希禮,白瑞德,梅媚蘭。我很佩服付老先生有天才般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勇氣把奧哈拉翻譯成郝,可能是那時代的人活得都很牽強吧。另一方面是因爲那本書只有半部,也就是隻有講到斯嘉麗見到從回家鄉的埃希裏,感謝偉大的瑪格麗特女生在我那麼小的時候就讓我接觸到小說結尾留懸念的寫作技巧,因爲那時候我一直以爲作者寫到這裏就截然而止是要給讀者想象空間。雖然《飄》真正的結尾也是一個懸念,但那已經是後話了。高二的時候,在六都圖書館有限的藏書中,我發現了《飄》,但是那時候的我並不知道在五年前自己和這本著作就有過美麗的邂逅,而坑爹的六都圖書館一次只可以借兩本書,因爲很多原因,我當時只借了上部,六都圖書館裏面的書是誰翻譯的我沒印象了,只知道那書裏的郝佳麗已經變成斯嘉麗了。但是,這次偶然的重逢沒能促使我看完了這書,於是《飄》就成了我心中的《富春山居圖》之憾,這種未能聯袂的遺憾也一直陪伴我度過愁雲慘淡的高中。

廣商的圖書館的確不錯,如果在天氣熱的時候它能及時開冷氣那就更好了。有時間的時候,我喜歡上到三樓,去文學書庫漫無目的的遊蕩,尋找讓我心動的書名,期待與文學的美妙邂逅。清明節的時候,去圖書館淘了七本書,那到2樓辦借閱手續的時候,一個老師詢問我是不是人文學院的,在聽到否定回答後,她告訴我我只能最多借五本書,在借閱臺上我做了艱難的選擇,但是我第一本選擇借走的就是《飄》。一方面是因爲十多年來的遺憾,另一方面是我想看看經歷十年成長的我的愛情觀和人生觀有什麼改變,而這本書似乎是一面很好的鏡子。幸運的是,瑪格麗特和她的《飄》沒有讓我失望。

在南北戰爭結束後,提包黨和共和黨統治了亞特蘭大,解放了的黑人更加無所適從。在重建的城市中,流浪無所事事的黑人與潦倒的白人,成爲這座城市的不安定因素,一部分忍受不了苦難的南方人拋棄了自己的歷史和信仰,投靠北方人,而北方人也用軍事管制企圖奴役戰敗的南方人。在政治壓迫下的亞特蘭大人選擇了抗爭,他們改變了以前奢侈的生活,但是沒有改變自己的氣節。但是,人終究要生活。面對塔拉需要撫養的一羣人和高額的稅款,斯嘉麗無奈色誘巴特拉,欺騙勾引了弗蘭克,爲了她珍視的人能夠永遠遠離窘迫的的生活狀態,她不惜放棄自己的聲名去賣壞木材,去和北方佬做生意,這一切都是正統的南方人所不能接受的,要不是埃希裏的妻子梅蘭的保護,她絕對會被完全排斥在南方人的生活圈之外。斯嘉麗的愛情之路也極爲坎坷,她一直以爲自己愛的是埃希裏,甚至因爲埃希裏娶了梅蘭而賭氣嫁給了梅蘭的弟弟查爾斯。在查爾斯死後,爲了維持塔拉以及埃希裏一家人的生活,她又陰謀成了弗蘭克的妻子,只爲了拿到300元的稅款。在她心中好像一直愛着埃希裏,但是她又不明白自己對待另一個生命中重要的男人瑞德巴拉特是什麼感覺。於是在沒有正確判斷自己感情的基礎上她一直執着的認爲埃希裏就是自己的真愛。知道梅蘭去世她才如夢方醒,埃希裏只是她心中一個美好的夢。但是在少女情竇初開的時候,一個模糊的影像是如此刻骨銘心,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在她不知情爲何物時她就爲情所縛,無可自拔。蔡智恆在小說《孔雀森林》裏講了一個故事:有個人的右邊有一塊很大很大的石頭,幾乎像山一般大的石頭。這個人很想爬上石頭頂端想看看上面的風景,可惜嘗試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最後他放棄了,只好往左邊走。但不管他走了多遠,看了多少美景,他依然念念不忘右邊的石頭,甚至還會折返,再試一次。”在斯嘉麗的愛情世界裏,埃希裏就是那塊右邊的石頭,雖然他並非最適合斯嘉麗的人,但是因爲沒有得到過他,斯嘉麗一直在心裏預留了他的位置。知道巴特拉決定離開她,一直支撐她的梅蘭死去,她才知道自己最喜歡的一直都是巴特拉。紅塵滾滾,我們都會遇到讓自己怦然心動的人,但是在愛情面前,我們要懂得保持理智,畢竟很多時候一廂情願的愛情只會改自己帶來無限的煎熬,而且,你心中的她往往不是真實的她,這個社會是如此虛僞,以至於我們的愛情會被現實的幻像欺騙。因此,我們要給自己的感情坡打上防滑栓,不要讓自己氾濫崩潰的感情傷害到自己,更不要波及別人。沒有人會是自己生活的全部,在難以擺脫的情感面前,我們更要控制自己。

我不知道斯嘉麗的愛情最後是一個什麼結果,但是,tomorrow is anotherday,從作者的樂觀自信中我們可以窺測一二,至於真正的答案,可能就像鮑勃迪倫歌中唱的: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wind.

大學生飄讀後感1000字3

然後我們分析玫蘭妮。玫蘭妮是一個天使一般的人物,除了身子比較瘦弱外,幾乎沒有什麼缺點。有爲難能可貴的是她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看待的,總能從人的身上找到優點。由於人都有被肯定的渴望,所以她成爲受幾乎所有人歡迎的人,甚至連爲人所不齒的妓女都願意爲她冒着危險做假證。她純潔的如一張白紙,就像一座不設防的城市,也正是因爲如此,這種人最有可能受傷害,同時又最沒有可能有受傷害。說她有可能有傷害是因爲她對任何一個圖謀不軌的壞人都沒有防備,欺騙她易如反掌。說她最沒有可能受傷害就是她這種優秀的品質正好觸及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人們受其感化不忍心傷害她,同時會下意識的保護她不受其他人的傷害。還有一點就是她柔弱卻不軟弱,她有一顆剛強的心,有自己的主見,讓人心生敬佩。人們總是願意與具有高尚品質的人交往。因爲跟這種人交往不需要玩弄什麼心計,不用活得很累,而且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只要不是自我封閉,是很容易處理好人際關係的。

巴特勒是一個非常值得分析的人物。除了他對斯佳麗始終如一的愛戀讓很多男生汗顏之外,他駕馭人際關係的能力也很值得探討。他與南方種植園主的關係經歷了不受歡迎飽受非議到成爲英雄般的人物。然後他又自毀名譽,因此變得臭名昭著,當他意識到這種處境對自己女兒的未來不利時,他又略施小計,力挽狂瀾似的重新獲得了種植園主們的青睞。在很多人眼中巴特勒是一個卑鄙小人,而按常理來說,卑鄙的人應該是不受歡迎的。爲什麼巴特勒能遊刃有餘的處理好人際關係?答案是他是個聰明人。他能準確的把握住人性的弱點,並且能夠用他充滿智慧的大腦巧妙的利用人性的弱點,用的那樣的不露痕跡,讓南方的那些太太們絲毫察覺不到的就被利用了,甚至到了這種程度:即使有個明智的人向他們指出他們受了巴特勒的蠱惑,被他利用了,他們不僅不會幡然醒悟,還會爲巴特勒辯護。

巴特勒第一次受歡迎是在戰爭期間,而受歡迎的原因就是他走私亞歷山大人所需要的貨物。於是他被看作是冒着生命危險爲人民謀福利的鬥士,正如我前面的所說的,他滿足了人們的需要並因此被看成高尚的人,所以他受到讚譽和歡迎。當他預感到南方軍隊要戰敗的時候,爲與南方上層劃清界限以取得戰後有利的地位,他開始自毀名譽,以至於亞歷山大人無不對他充滿不屑與鄙視,當然除了玫蘭妮。戰後他過着養尊處優的生活,但是南方昔日的種植園對他處處抵制。當他意識到這對女兒未來發展不利,同時他知道南方種植園主必然會重掌乾坤。於是他展開了他的計劃。他知道太太們熱心公共事業他就向裏面捐錢。他對女兒關懷備至,並拿一些簡單的問題詢問太太們,使她們產生被需要的感覺。當太太需要借款的時候他主動擔保,輕而易舉的解決了這個難題。他還幫着南方種植園主們拉選票,重獲政治權利。

大學生飄讀後感1000字4

終於迎來了期盼已久的長假。放假的第一天,我便再一次捧起了我最喜愛的那部小說——《飄》。

記得上一次讀《飄》,應該是一年以前的事了。那時,我偶然地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了一篇關於《飄》的文章,內容不記得了,但讀後卻記住了“飄”這個好聽了名字。於是很快,我就到書店把它買了回來。懷着一股好奇,在幾天的時間裏一口氣將它看完了。我想,這應該是我所讀過的最能吸引我的一書了吧。

《飄》是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遺世之作,自問世以來,便靡全球,並且暢銷全球,而主人公斯佳麗與瑞特巴特勒在美國南北戰爭及重建的背景下展開的愛情故事也成爲歷久不衰的愛情經典。

當我第一次讀的時候,我深深地被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所吸引着,而這一次,更能吸引我的,則是小說中作者所塑造的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勇敢無畏、爲生存用盡手段的斯佳麗;英俊優雅頗具紳士風度的韋爾克斯阿希禮;善解人意的玫蘭妮;投機倒賣,發“國難財”卻又機智幽默不乏紳士風度的巴特勒……這些個性鮮明的平凡小人物身上,都散發出一種獨特氣息與魅力,吸引着我。

而在這些人物中,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斯佳麗。

這位從小深受南方文化傳統薰陶而血液裏卻流淌着叛逆因子的女子,在戰爭前一心只想着如何憑藉自己的美貌吸引全縣所有青年才俊特別是阿希禮的目光,而戰後,爲了生存,爲了她所視爲生命的土地,她用她那稚嫩的肩膀承擔起了一切,包括養活她情人和她情敵在內的一大家人。

爲了生存,她開槍打死了闖入塔拉莊園企圖搶劫的北佬軍官;爲了保住塔拉莊園,她可不擇手段,搶走自己親妹妹的未婚夫;爲了三百美元,她也可以下嫁給“流氓”巴特勒……

在她以前所熟悉和生存的世界被戰爭徹底顛覆後,她並沒有因此而倒下,而勇敢地站了出來,“以自己的豪俠氣概去征服世界”。

儘管斯佳麗的手段卑劣,愛錢如命,但這一切都只是生存,爲了挑起整個奧哈拉家族的重擔,儘管她有時會怨天尤人,垂頭喪氣,但她卻永遠不會喪失對生活的勇氣與希望,無論處境多麼艱難,她都不會放棄。

“after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

說得真好!畢竟,明天是新的一天了,這是故事結尾斯佳麗面對深愛自己的巴特勒最終離去時說的一句話。“明天,我一定有辦法留住他!”看,這就是斯佳麗的信心與勇氣,無論怎樣,永不言棄。如同梁靜茹在《勇氣》中所唱的那樣:“我是宇宙無數超級勇氣美少女。”這,就是斯佳麗的豪俠本色,無所畏懼,一往無前。

《飄》所帶給我的,是一種信心,更是一種勇氣。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一個人在戰鬥,就像斯佳麗那樣需要獨力去撐起塔拉莊園。但《飄》讓我懂得,即使一個人,只有你的勇氣還在,就一定能夠走出困境,只要你的信心不垮,就必定會到達理想的彼岸。

讀《飄》,讓我懂得。

大學生飄讀後感1000字5

《飄》是一個常在我家買東西的老主顧說送給我看的,看它這麼厚的一摞,我就害怕,當時我還瞪了她一眼,什麼不好“飄”,“飄”本這麼厚的《飄》,我哪有耐心把它看完啊!於是這本《飄》就被我擱在了牀頭,每天只是純粹的陪我入睡而已。直到前不久我感冒發燒,只能去掛鹽水然後呆在家時,看完了所有的雜誌,無書可看了。突然想起了這本被我打落冷宮的《飄》,隨手拿起翻了幾頁,沒想到這一翻就不想停下來,不然會一直心不在焉的想後面會發生什麼,於是我一口氣花了三個白天四個晚上把它看完。

也因爲有了對它的感觸,我甚至還和外號叫“飄”的同桌開玩笑:“同桌啊,你真應該去看一看《飄》,然後再好好對比一下你差到哪去了,嘿嘿……”

對《飄》的主題思想,有很多說法,多是說它寫亂世中佳人的命運,寫飄然而逝的美國南方文化。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深受美國南北戰爭的影響。戰爭改變了那些女人,她們內心的想法也在改變,她們在戰火和硝煙中守護着自己的土地,她們勇敢、堅強、不服輸,因爲“Tomorrowis another day”……用今天的話說,非常“正能量”。

但是,它給我的第一感受卻是強烈的氣憤和悲哀。

氣憤和悲哀的感覺怎麼說?恩,氣憤於女主角郝思嘉的卑鄙、殘忍不擇手段甚至陰險。我在心裏譴責了她上千遍,難道別人也這樣對她,她會好受?以往所看到的女主角要麼溫良賢淑、大度寬容或者純潔善良,或者歷盡艱辛最終找到真愛和愛人幸福在一起了。不想,小說剛開始沒多久,郝思嘉就在衛希禮和媚蘭的訂婚宴會上,爲了報復衛希禮而色誘媚蘭的弟弟。很快他們就結婚並且還生了一個兒子,看到此處我很生氣,期望中女主角清純的形象蕩然無存。她傲嬌、貪婪、虛榮,爲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更不是手下留情的人,她的決絕在後面的劇情中一一展現。她渴望愛情,不顧別人的看法,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但當感情和現實利益相沖突時,她也會毫不猶豫爲了錢。爲了300塊陶樂的租金在向白瑞德騙錢被識破而未果後,又故伎重演色誘甚至還是她妹妹未婚夫的乾癟老頭弗萊,無奈只因爲這個乾癟老頭有一個小小的木材廠,能夠提供她300塊。

對於人生的善與惡,我不敢妄加評論,因爲,我走的路也就19年。十九歲的我,看不透人性,想法也很幼稚。其實我氣憤之餘,又涌出一點同情和佩服。

同情郝思嘉,對於其“不擇手段”的“自私鑽營”,可能那些是她不得已而爲之的權宜之計,都是爲了生存。不過想想也確實如此,如果我生存在那個年代,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那麼好。在郝思嘉所處的那個動盪變革的時代,一個弱女子根本無法養活一個家庭,沒有朋友,就只能靠自己。郝思嘉通過用斤斤計較的賺來的錢,通過各種“殘酷手段”,換得了自己的新生,換得了朋友家族的新生。這樣的結果可比我看過的很多“穿越”的故事要好得多,或許這樣也可以讓人欣慰一點吧。

另一方面,郝思嘉對待媚蘭也是很好的,是關愛備至的,只是有些情況是迫不得已。可能這其中是出於對衛希禮的愛而愛屋及烏,但到了後來則完全不是。這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卻達成了“到老,兩個沒牙的老太太;到死,兩具乾癟的木乃伊”的結局,這樣的結果也是讓人開心大於悲哀了吧。

雖然《飄》只是小說,但是通過《飄》,我也瞭解了一些遠離我們的歷史,關於南北斗爭,關於那些美國人敢於爭鬥敢於擺脫困境的精神。同時,讀過《飄》後,我也能看到,南方奴隸制中也有溫情也有情誼,北方對南方進行的戰爭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一種侵略,摧毀着南方的秩序和關係,在某些方面反而激化了白人和黑人的種族衝突。歷史是勝利者歌功頌德的工具,細節只能從字裏行間慢慢品味了。

幾天時間,看完了整本小說,我記下了自己喜歡的兩句話:

“美貌並不能使人高尚,衣着也不能使人尊貴。”——警告貪慕虛榮的人。

“我向來不是那樣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些碎片,把它們黏合在一起,然後對自己說這個修補好了的東西跟新的一模一樣。一樣東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寧願記住它最好時的模樣,而不想把它修補好,然後終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從氣憤悲哀到同情敬佩,可能經典給人的感受就是這樣,要咀嚼了幾遍纔看出點東西,心裏的感受才越發深了,所以有時,我和累了一天的大人一樣,不想動腦,便喜歡看《雪豹》、《黑狐》,喜歡看到中國最終勝利所帶來的簡單的喜悅。

可能很奇怪,細想想,又很正常。讀“經典”,讀到深處,果然是件勞心費神卻又往往讓人悲喜莫辨、樂在其中的事情,呵呵……

標籤:讀後感 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