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種子的信仰》讀後感

讀後感3.04W

第1篇:《種子的信仰》讀後感

《種子的信仰》讀後感

《種子的信仰》讀後感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信,肯定對各類書信都很熟悉吧,書信是一種向特定對象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應用文書。寫信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種子的信仰》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着別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顆還沒有動靜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的看着長大,陪着他(她)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相信孩子,靜等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爲他是一棵參天大樹。”這段曾在網上很流行的話給了我深深的震撼,而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又讀了梭羅的《種子的信仰》,讓我相信,我手裏的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

梭羅在《種子的信仰》一書中,用詳細的筆觸介紹了關於種子的一切。梭羅明亮的眼睛不斷深情凝視每一顆形狀不一的'種子,他以日記的形式細細觀察種子的活動區域,記錄下種子成熟和傳播過程中的所有環節,幽默地與種子對話,快樂地與種子交流,從種子堅定的生存意志中,探尋大自然的神奇與玄奧。這本書與其是在說“種子”,莫不如說是梭羅在對生命滿是敬意的謳歌,是對大自然頑強意志的崇敬,是在教人如何做人、育人。一粒子就是一顆魂歸自然的心靈,無數顆種子演繹成綠色的希望。相信這顆種子會創造奇蹟!做教育其實就是在“播撒種子”!

也許,在常人看來,一粒種子從孕育到破土而出,再到成長爲一株成熟的植物,是非常的瑣屑無聊的事情。而在作者梭羅看來,這所有平淡的一切中都蘊含着無限詩意與無窮樂趣。他很認真地記錄下第一株勿忘我開始結籽的時間,第一顆五針鬆種子掉落的季節,第一顆被紅松鼠折斷的果球,第一枚白楓木大大的翅果如何漂浮在河上。他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敘說着種子的傳播、生長繼而形成茂密森林和碧綠田野的足跡。而在閱讀的時候,我也恍然領悟,每一顆種子都是值得期待,值得熱愛的。不管他們是低矮的灌木,高大的喬木,所有的種子不分高低貴賤在作者眼中都是可歌可泣值得讚美的。而我們所教育的每一個學生何嘗不是如此。他們就是一顆顆的種子,他們之中或許有着不同的出身,有着不同的資質,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可是這每一顆種子都值得我們平等的對待與熱愛,他們的未來都有着無限的可能。“種子,是靜待破土而出的希望,它朝氣蓬勃,有朝一日終會長成參天大樹。”

教育不可能按照教育者預設的方式發生,在真實的教育現場,每天都可能面對不同的教學挫折。我想給孩子更多的自由,但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真正在規則之內享受自由。而教育正是在不斷地衝突、妥協中走向進步的。我願意在這個過程中,給這些“種子”們多一點的信心和耐心。因爲“誰又能知道它們到底可以飛出多遠,誰又能說出它們傳播的極限?”“我相信種子裏有強烈的信仰,相信你也同樣是一顆種子,我已在期待你的奇蹟發生。”

第2篇:《種子的信仰》讀後感

這就是你要找的《種子的信仰》讀後感範文,邏輯嚴謹,脈絡清晰。

種子的信仰讀後感

薛麗

翻了幾頁《種子的信仰》,突然想起《萬物簡史》。一直以爲《萬物簡史》是很深奧的科普知識,真正讀來,才發現語言風趣幽默,風格清新明快,很是吸引不喜歡科普讀物的我!記得文中說,浩瀚的宇宙就像我們的指甲,人類的歷史就是指甲尖最邊緣的部分,一不小心就會被鑷掉……多麼渺小呀,讓我不禁產生興趣,讀一讀人類的起源。

同樣,《種子的信仰》雖然寫的是種子的傳播,但是詞句卻很委婉,唯美,似乎能看到作者那份細膩的情感,將種子成林的堅韌娓娓道來:每一粒種子不僅是秋的語言,更是純潔的希望和明證!每一粒種子都有自己的力量和夢想!

“我一直站在那裏觀察着,直到它消失,我還保持着極高的興致,有如對此情有獨鍾的勞利亞特。然而,一想到它下落的情景,剛纔的興致便消失殆盡了。想想這個小精靈,它將遇到多少危險啊!也許是夜裏,風停了下來,空氣中的露水開始凝結,已被沾溼的它便再也逃不出下降的厄運,最終它落到了某片林地上,隨後又被林中永無休止的風捲起,又飛入了某個陌生的山谷。如果幸運,或許會碰到一條小溪,在風歇的時候落下去,這一段危機四伏的旅程也就如此結束了。然而,今天的沉淪不正預示着明天的崛起嗎……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它們就這樣活躍在湖面、林間和山巔,生生不息。”

人類又何償不是這樣,生息繁衍,代代傳遞着愛與擔心。我們如此愛孩子,但是對於她人生旅途中的種種挫折,我們又只能無耐地袖手旁觀,無法替代、無法幫助,因爲這是她必須自己經歷的成長過程,經歷了,纔會真正成長!“誰又能知道它們到底可以飛出多遠,誰又能說出它們傳播的極限?”只能順其自然,隨風去吧,雖然擔憂,但是充滿希望,因爲種子自有它的力量!

小時候,鐺鐺吃西瓜,總是不吐籽,我們就嚇唬她,如果再不吐籽,西瓜就會在她肚子裏發芽,結大西瓜,把肚皮撐破。後來,她總是擔心,小心翼翼地吐籽。我們把種子發芽結果的共識種在了孩子心裏,每個孩子都認爲種子的生成是一件最自然不過的事情,如果我們把孩子們的生成也種在他們的心裏,讓他們明白自己的成長就像種子一樣自然,也會長葉、開花、結果,那孩子們成長的過程是不是會更從容些呢?其實我們大人總是站在前面等孩子,看她走得那麼慢,就會着急!我們也沒有耐心觀察一朵花的開放,但是我們並不着急,因爲我們知道花早晚是會開的!其實孩子們就是花,我們不用去看他們,不用去急他們,早晚會開的!我們靜等花開即可。

那些暫還沒有開的花,可能是因爲“有些植物只生長於溼地,它們的種子或許仍然在到處傳播,但是隻有遇到溼地時才能紮根。”

李振村說,只有自己想發芽的種子,才能長成大樹!沒有一顆種子不想發芽,這就是種子的信仰。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種子的力量!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種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就像小胡桃。“在良港山上,我仔細研究了長勢不同的幾棵樹苗,包括最弱小的、最挺直的、最完好無損的。我發現,那些樹苗與我曾經鋸斷的3棵差不多,至少都有過一次‘死亡’的經歷,當然,這從生長在地面之上的部分是看不出來的,但是,只要在根部向下挖1英寸就非常清楚了。它們的根部總是有好幾根莖,結構非常特殊,如果稍微換個地方,恐怕就會碰到徹底死掉的殘芽。有時當一個芽死掉後,同時會長出兩個甚至更多的芽來,往往都很茁壯,但是彎曲着,很像鉤子。就是這樣的嫩芽,很多都會成長起來,當一棵棵挺拔茂盛的大樹屹立在面前的時候,曾經的傷痕也就不再明顯了。”我們有時被挫折打敗,有時被打垮,我們會負氣地放棄一切,什麼都是浮雲,但是這都停留在表面,並沒往心裏去,隨着時間推移,我們就能長出新的根,還會再長大,只要心不死,一切都會好起來!就像洪校長曾說,要學會爲自己搭臺,如果別人拆臺,我們要做的不是放棄,而是馬上另搭,再搭的肯定會更堅固,更長久。

讀着《種子的信仰》,讓我不自覺地觀察家裏的植物,驚奇地發現綠蘿也是在頑強地生長着。婆婆爲我們種了一棵綠蘿,希望它越長越長,能圍着客廳爬一圈。現在它長得就夠長了,但是稍部的營養似乎不夠了,離根太遠了,所以葉子就越長越小,越長越稀,我以爲也就這麼長了,不會再長了。但是它爲了給葉子補充營養,居然在莖上又長出了根,在離根很遠的莖上又長出了根,可能是想讓這些根再扎進泥土,作爲一個補給站,給後面的葉片補充營養,使整棵長得更長。只是這些根發出的地方沒有泥土,就暴露在空氣中,但是它照樣努力地生成,狠狠地向下延長,它的信仰就是紮根土壤,爲葉片的生長提供營養!不禁產生敬意,感受到生命延展的力量!

讀着《種子的信仰》,每一句話似乎都話中有話,向我們傳遞着一種力量。我猜校長之所以推薦這本書,就是想讓我們認識到這種力量,存在我們心中,並向外輻射到孩子們心中,新學校的心中,傳遞一種堅韌的正能量!用我們的力量,實現我們的理想,這就是種子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