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忠誠與背叛讀後感精彩多篇

讀後感2.19W

忠誠與背叛讀後感精彩多篇

《堂吉訶德》讀後感 篇一

《堂吉訶德》是塞萬提斯最傑出的作品。故事發生時,騎士早已絕跡一個多世紀,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諾(堂·吉訶德原名)卻因爲沉迷於騎士小說,時常幻想自己是個中世紀騎士,進而自封爲“堂·吉訶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區的守護者),拉着鄰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僕人,“行俠仗義”、遊走天下,作出了種種與時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徑,結果四處碰壁。但最終從夢幻中甦醒過來。回到家鄉後死去。

《堂吉訶德》書中寫的人物有七百多,是歐洲最早的長篇現實主義小說之一,是國際聲望最高、影響最大的西班牙文學著作。作品出版後,上至宮廷,下至市井,到處傳誦。該作已用100多種文字譯成數百種譯本。

俄國批評家別林斯基說:“在歐洲所有一切文學作品中,把嚴肅和滑稽,悲劇性和喜劇性,生活中的瑣屑和庸俗與偉大和美麗如此水乳交融……這樣的範例僅見於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

還有文學評論家稱《堂吉訶德》是西方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

《堂吉訶德》讀後感 篇二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把自己公衆號裏寫的一篇《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讀書筆記又看了一遍,知道了閱讀一本書時,你需要問自己四個問題:

1、這本書的主旨是什麼?

2、這本書的結構是怎樣的?

3、這本書有哪些東西是作者還未解答的?

4、這本書與你何干?

這是非常有必要問的四個問題,否則你讀這本書是爲了什麼呢?

來說說堂吉訶德里面的兩個最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徵和處事原則和思想。一個就是堂吉訶德自身,一個是他的侍從桑喬。

堂吉訶德是一個勇敢、正直、善良、有同情心、慈悲心的人。對於世界他有自己的一番理解,在他眼裏,世界就是他看到的樣子,但是他同時又有點自欺欺人,是一個活在自己世界的人。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別人很難打破,他自踽踽獨行,不理會世人的眼光。堂吉訶德又是一個學識淵博的人,他對婚姻、對愛情、對教育、對文人武士都有自己堅定又很有道理的看法,論述起這些來頭頭是道。作者似乎是要借主人公之口來表達自己對這些話題的看法。

堂吉訶德是一個行動派,是一個說走就走,說幹就幹的人,他敢自己一個人上路,踏上騎士冒險征程,是非常有勇氣的,他的騎士之旅是豐富多彩的,因爲見識了很多人,經歷了很多事,從旁觀者看來應該是對他羨慕不已的,儘管他總是被弄得狼狽不堪,帶來很多笑料,但是相信很多人其實還是羨慕的,因爲這樣的經歷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的。

桑喬,是一個有慾望的人,但是是希望通過別人去實現自己的慾望,是一個把成功寄託在別人身上的人,不會自主決定自己的命運,他其實是一個得過且過的人,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普通大衆,是一個再現實不過的人。也是一個樂觀的人,一個活在當下的人。

堂吉訶德到了後期開始變得悲觀,變得沒有那麼威風凜凜,尤其是在被白月騎士打敗之後,這是一個關鍵的轉折,而他在公爵和公爵夫人的城堡裏待了很多天的那段時間裏,他其實已經開始比之前少了意志,因爲在那個城堡裏他幾乎什麼都不用幹。

堂吉訶德始終守着對杜爾西內亞的忠貞,這一點真的是讓人非常佩服,一點都不爲阿爾蒂西亞所動。

堂吉訶德是理想主義者,而他所代表的騎士精神其實都是偉大而值得推崇的,但是作者偏偏要以一種讓堂吉訶德難堪,讓人覺得滑稽而諷刺的手法去表達他所想要傳達的這樣一種精神來諷刺騎士精神傳承的不易。不是騎士精神有問題,也不是堂吉訶德有問題,而是這個社會有問題,社會被封建所腐化,被世俗化,所以才容不下堂吉訶德的正義、勇敢、善良、公平。

我總算是看明白了作者想要表達什麼。

《忠誠與背叛》讀後感 篇三

讀完《忠誠與背叛》,我的心中留下了兩個字——堅守。從書中,我看到了無數個大義凜然的共產黨員前仆後繼,用生命和鮮血捍衛黨的尊嚴和機密,配合武裝鬥爭,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反動氣焰。他們堅守着自己內心的信念。正是有他們的堅守,纔有共和國今天的繁榮昌盛和國泰民安!

革命同志們在獄中相互鼓勵,互相支持,堅信勝利一定會屬於人民,屬於中國共產黨。他們爲了堅守信念,在獄中悄悄縫了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時刻準備着慶祝勝利。

江姐,她面對老虎凳、竹籤的威脅,不但沒有被嚇倒,而且大聲呵斥了敵人的卑鄙行徑,深深激勵了監獄中的革命志士,她的至死不忘爲祖國革命的頑強精神,使人佩服。

"小蘿蔔頭",他長着大而有神的眼睛,因爲挨餓受凍而顯得又瘦又高,他被獄友們憐愛地叫做"小蘿蔔頭"。他不懼怕敵人,擔負着爲獄友們送信的任務。

許雲峯,面對死亡,作爲一個革命者,是多麼無用的威脅。“他神色自若地蹣跚地移動腳步,拖着鏽蝕的鐵鐐,不再回顧鵠立兩旁的特務,徑自跨向石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階上,忽然回過頭來,面對跟隨在後的特務匪徒,朗聲命令道:‘走!前面帶路。’”這是對許雲峯將要被特務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寫。面對着步步逼近的鬼門關,許雲峯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害怕,反而更加堅定革命信念——即使海枯石爛、天崩地裂,也不會動搖。這是何等的從容堅強!

但是,我認爲對這些可敬可佩的戰士,國民黨反動派只能給他們肉體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了他們精神上的絲毫,反而更使他們的鬥爭精神豐富起來!讀到他們的事蹟,我無法自已,在他們面前,我感到無限的敬佩!

對於當代的教師來說,說到堅守,可能大家會馬上想到堅守在偏遠山區的鄉村教師們!然而,當我們將堅守的含義再定的寬泛些,將目光再放得近些,放到身邊,作爲育英的教師, 我們也要堅守教育的信念。

一、堅守持之以恆的責任心對待工作

作爲育校教師的我們,有教書育人的責任。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挫折。有時,全心全意地付出許多時間,花了很大力氣輔導的同學,學習成績卻一籌莫展。我們都知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再掘一步,便得黃金”的道理,經常教育學生學習上要學會堅持,可有時我們卻沉不住氣了,灰心,失望,讓我們的工作積極性下降,讓我們少了堅持的力量。提高學生的素質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教育不能急於求成。在課堂診斷的一系列的活動中,我們更加堅信搞好教學工作在於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們必須認真地開展好教育教學工作,嚴格要求每一個學生,用耐心去啓發學生,用愛心去關懷學生,用寬容去理解學生,關心學生的成長和進步,這樣才能搞好教學工作。責任,是教師之本職。

二、堅守平和寬容的心態對待學生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有着這樣得困惑,自己認真的準備了一節課,上課飽含激情而投入,但學生學習的效果卻偏偏差強人意。在七年級的教學改革中,通過實踐,我知道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學習每一個新知識點都有一個理解、接受的過程,而且不同的學生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我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允許學生在學習中出現錯誤,允許教學過程出乎教學預設之外。其次,凡事要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順其自然,切不可看得太重。以平和寬容的心態去指導學生,學生會更順暢地學習。

三、堅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愉悅、寬鬆的情緒,對認知具有組織作用。寬鬆、和諧的教學環境,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迸發出創新的火花。在我和學生們的努力下,七年級12班有一個和諧、寬鬆的環境。首先我將愛心撒播在學生中間,要以和藹可親的態度對待學生,以溫和親切的語言感染學生,以優美的語言調動學生的情感。同時,給以一定的創新時間,這樣,他們就可以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相互討論,質疑問難,操作,觀察,做練習等。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堂質疑、解疑、創造性的作業設置,學生們生成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新思想。

紅巖精神就象一面鮮紅的旗幟,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熱血青年爲理想和信念奮鬥不息。無數個大義凜然的共產黨員前仆後繼,用生命和鮮血捍衛黨的尊嚴和機密,配合武裝鬥爭,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反動氣焰,正是有他們的努力,纔有共和國今天的繁榮昌盛和國泰民安!作爲教育界的一員,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發揚新時代的紅巖精神,堅守自己的教育崗位,堅守自己的教育理想,要始終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教育的實際出發,因時制宜、突出重點,從本職工作做起,從具體工作入手,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立足崗位,不斷提升自己的修養,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爲教育事業作出一份貢獻!

忠誠與背叛觀後感 篇四

很久都沒有到過電影院了,昨天和同事一起觀看了電影《忠誠與背叛》。作爲一名共產黨員、紀檢監察幹部,總的感覺這是接受黨性修養和黨性鍛鍊的一次深刻洗禮,同時被王荷波、楊匏安等黨的紀檢監察幹部的先驅們在面臨選擇時,放棄個人利益和家庭幸福,威武不屈、不畏艱險、剛直不阿、視死如歸、忠於革命、忠實履職,以生命和熱血捍衛黨的`純潔性的崇高氣節和忠誠品格而深深地感染着。影片中多次引用的“我們的事業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引自馬克思在自己中學時代的一篇題爲《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思考》的作文)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起了我對“選擇”的進一步思考。

選擇是必須的。每個人不論生活在什麼時代,也不論處於社會何階層;不論信奉何種信仰,也不論參與了何黨何派;不論對人生持何種態度,也不論其生命過程的長短,都必須在需要的時刻做出選擇。面對選擇而不做出“選擇”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只是就其選擇的具體內容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而言,有積極的和消極的、正確的和錯誤的、明智的和盲目的區分罷了。

選擇是經常的。人們或許只會記住類似大學聯考後選擇什麼樣的學校和專業;在茫茫人海中選擇與誰結爲百年之好;是報考國家公職人員還是自主創業等人生重大的決定,其實,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選擇無處不在。不論是事關前途命運的重大選擇,還是生活中雞毛蒜皮的瑣事都面臨着選擇,不同的人會做出不同的選擇,不一樣的選擇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選擇是不易的。正如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該買什麼?面對五花八門的廣告和巧舌如簧的營銷該相信誰?面對標準化考試中的多項選擇該選哪些備選答案?每個人都爲選擇所累,每個人都在爲選擇或喜或憂。雖然許多選擇只是個人圍繞生活做出的決定,但在很大程度上,這些選擇深受所處社會文化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所以,要做出正確的選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選擇是多元的。當歷史的長河進入二十一世紀,當改革開放將我們帶入今天這樣一個價值取向發生深刻變革的時代,客觀上可選擇的機會增加了,正如我們可以選擇看電影還是看電視、錄像,選擇到普通醫院還是專科醫院就診就醫。主觀上做出選擇的心理動因更加趨於功利化,比如有的人選擇放棄社會公德和誠信,不顧他人的利益製假售假、坑蒙拐騙、損人利己。

無數革命先烈雖然遠離今天這個時代,但他們在面臨選擇時,義無反顧地忠誠於黨和人民,忠誠於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壯舉永遠寫入了中共黨史,他們的精神將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投身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中。今天,同樣有許許多多的英雄模範爲我們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給出了答案、做出了榜樣。浙江省杭州市“最美媽媽”吳菊萍、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最美教師”張麗莉、浙江省杭州市“最美司機”吳斌……當他們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急時刻,沒有選擇做一個旁觀者,更沒有選擇放棄和逃避,而是果敢地選擇了挺身而出、勇於擔當、捨己救人。我想,他們就是當年無數革命先烈那種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在生死抉擇的緊要關頭鎮定自若、視死如歸、正氣凜然、頂天立地的英雄化身。也正是因爲有了他們所做出的選擇,才使我們進一步明確了做出選擇的價值方向,才使我們在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時候不再那麼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