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讀後感(精選多篇)

讀後感2.62W

第一篇:《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讀後感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讀後感(精選多篇)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讀後感 兒子已經快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便對幼兒教育格外的關注,尤其對近幾年幼兒園興起的蒙式教育方式更感到好奇。前年,身邊一個朋友的孩子上幼兒園了,跟她一起交流時得知她的孩子上的幼兒園裏的蒙式班,這是我第一次聽說這個新式的教育名詞,蒙式班是個什麼樣的班呢?蒙式班的教育方式和別的普通班的教育方式會有什麼不同嗎?我上網查找了很多關於蒙式教育的資料,才弄明白何爲蒙式教育?原來,“蒙”指的就是蒙臺梭利,她是世界著名的幼兒教育專家。近百年來,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一直對世界幼兒教育產生着積極的影響。蒙臺梭利教育法是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及潛能開發的一種優秀教育模式。隨着對蒙式教育的瞭解,我對這種新產生的教育模式越來越感興趣了,也逐漸明白了爲什麼蒙式班會這樣受到家長們的青睞。一日,在書店閒逛,正好發現了一本關於蒙臺梭利早教類的書籍,便不假思索地買下它,回到家中細細品讀。

在書中的作者簡介裏得知,瑪麗亞.蒙特梭利是意大利現代教育的先驅,她因蒙特梭利教學法而聲名遠播流傳至今。她是第一個獲得羅馬大學醫學位的女性。畢業後她開始從事心智障礙兒童的教育工作,並在那段期間研究出她的教學法。她的教學法在於讓孩童透過感官教育來發展智力,並強調讓孩童選擇自己的學習工具。她相信兒童透過學習成就並獲得自主學習的快樂後,便能產生學習興趣。她的著作被譯成了37種語言文字,許多國家設立了蒙臺梭利協會或蒙臺梭利培訓機構,以她名字命名的蒙臺梭利學校遍及110個國家。讀完全書,有這樣兩點感受:

一、尊重孩子,給他們自由

蒙臺梭利把她辦的學校稱之爲“兒童之家”,她認爲兒童有種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一種積極的、活動的、發展着的存在,它具有無窮無盡的力量。教育的任務就是激發和促進兒童“內在潛力”的發揮,按其自身規律獲得自然的和自由的發展。她主張,不應該把兒童作爲一種物體來對待,而應作爲人來對待。兒童不是成人和教師進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蠟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劃的木頭;也不是父母和教師培植的花木或飼養的動物,而是一個具有生命力的、能動的、發展着的活生生的人。自由是兒童不受任何人約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強制與壓抑的情況,可以隨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愛的活動,生命力的自發受到壓抑的孩子決不會展現他們原來的本性,就像被大頭針釘住了翅膀的蝴蝶標本,已失去了生命的本質。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們總會再三強調學生們要守紀律,在課堂上不許隨便亂動,或像啞巴一樣不作聲,也許孩子們會這樣去做,但是這只是一種高壓政策下的不容辯駁的“不許動”,此時的孩子們只是一個失去自我的人,而不是一個守紀律的人。那麼作爲老師的我們,爲人父母的我們,究竟怎麼樣才能在給孩子自由的同時教會他們守紀律呢?蒙臺梭利指出:只有當孩子成爲自己的主人並遵循一些生活規則時,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爲,我們才認爲他是一個守紀律的人。但這裏所謂的給孩子自由,不同於放縱或無限制的自由。蒙臺梭利說:“讓孩子學會辨別是非,知道什麼是不應當的行爲。如任性、無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礙團體的活動,都要受到嚴厲的禁止,逐漸加以根絕。必須耐心地輔導他們,這是維持紀律的基本原則。”在兒童之家的教室裏,我們會看到所有的孩子在教室裏自由地走來走去,但都在做一些有益的、充滿智力的自覺活動,沒有任何的粗魯行爲,這些孩子纔是真正遵守紀律的。

二、讓孩子學會獨立

沒有獨立就沒有自由,因此,我們必須指導孩子的個性得到自由、積極的表現,使之通過自己的活動達到獨立。蒙臺梭利指出:有效訓練小孩的所有教育活動,都必須幫助孩子們在獨立的道路上前進。我們必須幫助他們學會走路,學會跑,學會上下樓梯,學會撿起掉落的東西,學會自己穿衣服和脫衣服,自己洗澡和吃飯,清楚地表達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所有這些,都是獨立教育的一部分。可往往在現實生活中,作父母的總是習慣性的侍候孩子。就像我吧,兒子已經二歲八個月了,好多他本應該自己做的事情卻都是我幫助做的。實際上很多時候,兒子都特別想獨立,好多事情都一直要求自己做,但是作母親的我總是擔心他這做不好,那樣不安全,所以好多事情總是拒絕他獨立完成。而這種做法是極端錯誤的,這不是在愛孩子,用蒙臺梭利的話說就是在奴化他們,這樣還很危險,因爲這將抑制他們有益的、自發的活動。作爲家長的我們都傾向於孩子就像木偶,爲此我們像對待洋娃娃一樣給他洗澡,喂他吃飯。我們從來不會停下來想一想這些什麼都不知道的孩子的感受。孩子必須自己做這些事情。大自然賦予了他們進行各種活動的身體條件和學會如何去做的智力因素。作爲家長的責任應該是,在任何時候幫助他們征服大自然所賦予他們的有益活動。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這本書,是蒙臺梭利博士對自己親手創立的“兒童之家”的經驗總結,她獨特的教育觀念——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自由地學習,讓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無論是在兒子今後的成長道路上,還是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要做到的是:要給予孩子們充分的尊重與理解,讓他們自自由地發展,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想這是我能做到的,也是我應該做到的。

第二篇:《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讀後感

紀律的真正面目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讀後感

從蒙臺梭利的著作中,令我體會最深刻的是她的濃郁的人文氣息。她尊重兒童,解讀兒童,並且從不斷的實踐中摸索並得出教育真理。我在閱讀中時刻能感受到內心受清泉一般的洗滌,每每在書中有所啓發都激動不已,當我走出圖書館時那輕快的步伐和跳躍的心是滿滿的幸福感的體現。蒙臺梭利就是有這樣一股魔力,她使你滿心歡喜地接納幼教這份充滿挑戰和趣味的職業。我也正是在閱讀中不斷地確立了自己從事幼教的信念。現在,我懷着無比感激的心情,將讀書當中的心得體會與大家一起分享。

濃濃人文,暖暖溫情。現在社會最缺的不是什麼gdp,而是民生,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和溫情。蒙臺梭利向我們闡釋兒童的角度就儼然是我們面對社會的心態。真正的幸福是溫情。

獨立與自由

“沒有獨立就沒有自由。”蒙認爲,我們應該先教會孩子獨立。獨立體現在吃飯,穿衣等日常行爲上。她反對人們溺愛式,保姆式的教養方式,這樣是扼殺孩子自我發展的,是使之奴化,弱化的毀滅過程,成人應該建立這樣一種觀念:孩子有自發地完善自己來適應社會的力量,把他當作是有尊嚴有能力的個體,在孩子爲了自我發展而各種自發活動時做一個被動的觀察者和教育者。也許這樣說有些繞,但是也確實是這樣的,成人們要在不斷地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把握這種“幫助”的力度。

紀律與工作

蒙認爲,工作是通過教具來完成的自我教育。當兒童投入到工作時,一種安靜地,高度自省的紀律產生了。“真正紀律的第一線光明來自工作。”紀律是通過自覺工作來發展的,而工作需要精確,必須是人類本能渴望的。蒙強調生命的需要,的確,我們應該傾聽內心,不要被外界的浮雲影響自己的判斷。而兒童是未經歷社會的最純粹的個體,他們只追示最純粹的東西,他們自律,他們工作,都是聽從一種聲音,那就是內心渴望自我發展的聲音。

另外,成人需要謹記的,當你的孩子沉浸在重複的事物上時,你千萬不要以爲那是在浪費時間,那其實就是他在自我發展的一種途徑罷了,僅僅是內心最真實的需要。有些成人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如果被認爲是自己需要想做的事情,他會不辭辛苦地重複吧,儘管在外人看來是不可理喻的事,而你卻自得其樂。我想,這也許就是所謂的“無所事是的快樂”,這時候的你恐怕也是最接近生命本初的樣子,而兒童就是這樣一批處於生命本初的人類,他們比任何都少看見浮雲,他們追求的就是無比純粹的,純粹之於他們就是換得成長。

重複的工作是自律的萌芽。

紀律與內省

“所有的孩子在教室裏走來走去,做一些有益的的事、充滿智力的自覺活動,沒有任何的粗魯行爲。在我看來,這樣的孩子纔是真正遵守紀律的。”紀律的本質是自律,一種內省之外有自己的行爲選擇,然後再有自己的獨特個性。而我們如今奉行的迥然不同。在普通的教育機構中,我們所採取的往往是一種對教育對象的強迫式紀律。不對就阻,對就順從。天哪!那些孩子什麼都不懂,你如果遇到的是正好符合你紀律觀念的行爲倒也罷,但如果是被你否定的,你就立即採取否定的行爲,那些孩子的自我發展探索就被阻斷了。這種強迫是違逆人性自然成長的,顯然地。那麼,我們面對與紀律不容的行爲,我們應該對孩子做些什麼呢?蒙認爲,我們是要做一個被動的觀察者,指出幼兒哪些行爲絕對要阻止,哪些行爲要慢慢制止,哪些行爲必須不能做,讓孩子慢慢地辨別好與壞,對與錯。並且教師跟家長必須在指導方向上保持一致性,以避免孩子處於手足無措的境地。在此過程中,不要讓孩子在行爲上有所束縛,我們要讓他們明白,井然有序是好事,成人應當教育而不是對其強迫接受。

最後,總結一點,對於孩子的教育,蒙書中講的就是遵循教育孩子辨別好與壞——有所選擇地工作——自我教育——自律——紀律——個性——自由。

從來沒有人否認教育是件不易的事,跟愛情一樣千轉百回,當中艱辛也只有當局者清了。不過幸好,世間還有一種所謂的教育的幸福感,也正是這個幸福感不斷激勵着我們前行。

第三篇: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讀後感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讀後感 野蘆溝完小靳紅梅 一部好的教育著作就如同好的經典小說,《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這本書有太多的教育內容,蒙臺梭利把她辦的學校稱之爲“兒童之家”,她認爲兒童有種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一種積極的、活動的、發展着的存在,它具有無窮無盡的力量。

在書中的作者簡介裏得知,瑪麗亞.蒙特梭利是意大利現代教育的先驅,她因蒙特梭利教學法而聲名遠播流傳至今。她是第一個獲得羅馬大學醫學位的女性。畢業後她開始從事心智障礙兒童的教育工作,並在那段期間研究出她的教學法。她的教學法在於讓孩童透過感官教育來發展智力,並強調讓孩童選擇自己的學習工具。她相信兒童透過學習成就並獲得自主學習的快樂後,便能產生學習興趣。她的著作被譯成了37種語言文字,許多國家設立了蒙臺梭利協會或蒙臺梭利培訓機構,以她名字命名的蒙臺梭利學校遍及110個國家。

書中講到,我們要尊重孩子,要給他們自由,蒙臺梭利稱自己的學校爲“兒童之家”,她主張不應該把兒童作爲一種物體來對待,而應作爲人來對待,按着自身規律獲得自然的和自由的發展。兒童不是成人和教師進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蠟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劃的木頭;也不是父母和教師培植的花木或飼養的動物,而是一個具有生命力的、能動的、發展着的活生生的人。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們總會再三強調學生們要守紀律,在課堂上不許隨便亂動,或像啞巴一樣不作聲,也許孩子們會這樣去做,但是這只是一種高壓政策下的不容辯駁的“不許動”,此時的孩子們只是一個失去自我的人,而不是一個守紀律的人。那麼作爲老師的我們,爲人父母的我們,究竟怎麼樣才能在給孩子自由的同時教會他們守紀律呢?蒙臺梭利指出:只有當孩子成爲自己的主人並遵循一些生活規則時,他才能管住 1

自己的行爲,我們才認爲他是一個守紀律的人。但這裏所謂的給孩子

自由,不同於放縱或無限制的自由。蒙臺梭利說:“讓孩子學會辨別是非,知道什麼是不應當的行爲。如任性、無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礙團體的活動,都要受到嚴厲的禁止,逐漸加以根絕。必須耐心地

輔導他們,這是維持紀律的基本原則。”其次,讓孩子學會獨立,沒

有獨立就沒有自由。所以,我們必須要引導孩子的個性得到自由、積極的表現,使之通過自己的活動達到獨立。蒙臺梭利指出:有效訓練

小孩的所有教育活動,都必須幫助孩子們在獨立的道路上前進。我們必須幫助他們學會走路,學會跑,學會上下樓梯,學會撿起掉落的東西,學會自己穿衣服和脫衣服,自己洗澡和吃飯,清楚地表達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所有這些,都是獨立教育的一部分。我們時刻要停下來

想想孩子的感受,幫助他們學習征服大自然賦予的一切。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這本書,是蒙臺梭利博士對自己親手

創立的“兒童之家”的經驗總結,她獨特的教育觀念——讓孩子通過

自己的努力去自由地學習,讓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無論是在兒子今

後的成長道路上,還是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要做到的是:要給予

孩子們充分的尊重與理解,讓他們自自由地發展,健康快樂的成長。

我想這是我能做到的,也是我應該做到的。

同樣,作爲老師的我會用自己的熱情,微笑,語言來和孩子們

一起工作。這樣來接近孩子,引起他們的興趣。還要充分尊重的人格,

老師就是觀察着,而孩子就是被觀察着。兩者之間應該有着密切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愛是一件極其親密的事情。孩子是如此的單純,可

愛。現在人們普遍關注幼兒衛生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研究以及人類思想。我們作爲一名教師,充分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引導好孩子,讓

孩子們的生活更加絢麗。

2014.6.182

第四篇:《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讀後感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讀後感

鄧飛

我是一名從事蒙臺梭利教育五年的蒙臺梭利導師,蒙臺梭利女士的教育理念深深吸引着我,讓我不斷的追尋、探究它,爲了豐富蒙臺梭利知識,上學期末我讓朋友幫我從省外帶回《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這本書,寒假期間我好好的把此書細看一番,受益匪淺。

瑪麗亞.蒙特梭利生平,瑪麗亞.蒙特梭利是意大利現代教育的先驅,她因蒙特梭利教學法而聲名遠播流傳至今。她是第一個獲得羅馬大學醫學位的女性。畢業後她開始從事心智障礙兒童的教育工作,並在那段期間研究出她的教學法。她的教學法在於讓孩童透過感官教育來發展智力,並強調讓孩童選擇自己的學習工具。她相信兒童透過學習成就並獲得自主學習的快樂後,便能產生學習興趣。她的著作被譯成了37種語言文字,許多國家設立了蒙臺梭利協會或蒙臺梭利培訓機構,以她名字命名的蒙臺梭利學校遍及110個國家。對於創立了這樣一套風靡全球的教學法的偉大教育家,她的精神和智慧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尊崇!看完此書我的感觸如下:

一、尊重孩子,給他們自由

蒙臺梭利把她辦的學校稱之爲“兒童之家”,她認爲兒童有種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一種積極的、活動的、發展着的存在,它具有無窮無盡的力量。教育的任務就是激發和促進兒童“內在潛力”的發揮,按其自身規律獲得自然的和自由的發展。她主張,不應該把兒童作爲一種物體來對待,而應作爲人來對待。兒童不是成人和教師進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蠟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劃的木頭;也不是父母和教師培植的花木或飼養的動物,而是一個具有生命力的、能動的、發展着的活生生的人。自由指是兒童不受任何人約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強制與壓抑的情況,不影響他人不影響環境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可以隨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愛的活動。生命力的自發受到壓抑的孩子決不會展現他們原來的本性,就像被大頭針釘住了翅膀的蝴蝶標本,已失去了生命的本質。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們總會再三強調學生們要守紀律,在課堂上不許隨便亂動,或像啞巴一樣不作聲,也許孩子們會這樣去做,但是這只是一種高壓政策下的不容辯駁的“不許動”,此時的孩子們只是一個失去自我的人,而不是一個守紀律的人。那麼身爲老師、父母的我們,究竟怎麼樣才能在給孩子自由的同時教會他們守紀律呢?蒙臺梭利指出:只有當孩子成爲自己的主人並遵循一些生活規則時,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爲,我們才認爲他是一個守紀律的人。蒙臺梭利說:“讓孩子學會辨別是非,知道什麼是不應當的行爲。如任性、無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礙團體的活動,都要受到嚴厲的禁止,逐漸加以根絕。必須耐心地輔導他們,這是維持紀律的基本原則。”在兒童之家的教室裏,我們會看到所有的孩子在教室裏自由地走來走去,但都在做一些有益的、充滿智力的自覺活動,沒有任何的粗魯行爲,這些孩子纔是真正遵守紀律的。

二、讓孩子學會獨立

沒有獨立就沒有自由,因此,我們必須指導孩子的個性得到自由、積極的表現,使之通過自己的活動達到獨立。蒙臺梭利指出:有效訓練小孩的所有教育活動,都必須幫助孩子們在獨立的道路上前進。我們必須幫助他們學會走路,學會跑,學會上下樓梯,學會撿起掉落的東西,學會自己穿衣服和脫衣服,自己洗澡和吃飯,清楚地表達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所有這些,都是獨立教育的一部分。可往往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總是習慣性的侍候孩子。如現在我帶的小班個別孩子,都已經兩歲半上幼兒園了,不敢扶把杆上樓梯,不會自己脫褲子,幫他脫了褲子拉尿還尿到褲子……好多他們本應該自己做的事情卻都是別人幫助才能做。實際上孩子們都是想獨立,但是很多家長沒這意識,總認爲他們小,總是擔心他們這做不好,那樣不安全,所以好多事情總是拒絕他們獨立完成。而這種做法是極端錯誤的,這不是在愛孩子,用蒙臺梭利的話說就是在奴化他們,這樣很危險,因爲這將抑制他們有益的、自發的活動,增加孩子心理壓力,我們要想一想孩子的感受。孩子必須自己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提高他們獨立生活能力,才能讓他們更自信!大自然賦予了他們進行各種活動的身體條件和學會如何去做的智力因素。作爲家長的責任應該是,儘量的提供給他們征服大自然所賦予他們的有益活動,不斷的提高孩子們的獨立生活能力。

三、教育的順序問題:自然教育--感覺教育--智力教育

1、自然教育,人類在成爲社會人之前首先是自然人,所以教育之初應該順應這種自然性,而不是去壓抑或者使其與自然隔離。方法有:使兒童親近自然,感覺自我是自然的一部分;種植植物,體會生命的過程,培養對生命的責任感。

2、感覺教育,事實上成人所從事的勞動都必須建立在“感覺”基礎之上,“感覺”是一種體驗,對於周圍環境的一種靈敏度。是生物體的本能,而傳統教育往往更注重智力和理論的教育,而忽略了增進這種生物本能的優越性,創造出的是“脫離世界而生活的人”所以蒙臺梭利認爲“感覺教育”應先於“智力教育”。教育方法較多,不一一累述。

3、智力教育,在幼兒期要注重孩子智力的開發,知識的學習、獲得途徑在於爲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這是什麼。

四、蒙臺梭利還告訴我們老師、父母在育兒實踐中的一些注意點:

1、蒙臺梭利認爲孩子的發展具有階段性,每個階段敏感期不同,我們要把握孩子敏感期對孩子適時教育,這樣可起到事半功倍效果;每個兒童對不同事物的敏感時期不同,當我們指導他接觸某種訓練,而他卻沒有表現出興趣,或老是出錯時,我們需要換個別的時間再試,因爲他還沒有到達這個敏感期,強迫學習只會適得其反。

2、蒙臺梭利還提醒我們對幼兒指導時語言要明確、清晰、簡單,而不要用其他“複雜的語言”來對某一概念作進一步的說明。引導孩子進行物體識別時,要做到“從對比鮮明的開始”。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這本書,是蒙臺梭利博士對自己親手創立的“兒童之家”的

經驗總結,她獨特的教育觀念——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自由地學習,讓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無論是在我當蒙臺梭利教師還是作爲人母的生涯中,它將永遠指導着我,我要做到的是:我要給予孩子們充分的尊重與理解,讓他們自由地發展,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想這是我能做到的,也是我一定做到的。

第五篇:淺論蒙臺梭利的早期教育法

淺論蒙臺梭利的早期教育法

學號:11103213姓名:夏渝系別:學前教育本科2班

【內容摘要】:蒙臺梭利在對兒童的創造性潛力、學習動機以及作爲一個人的權利的信念的基礎上,對所進行的教育創新理論原則,傳授“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自由學習”的方法,是孩子培養自己的秩序意識和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詞】:蒙臺梭利、兒童、自由、教育

蒙臺梭利(1870—1952年),意大利醫生,兒童教育家,曾被譽爲世界學前教育史上自福祿貝爾以來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接觸的女性學前教育家。他提出“兒童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問題,而不是醫學問題”。她堅信心理缺陷和精神病兒童通過運動和感覺訓練活動,可以使身體協調,智力也能得到發展。她所創立的蒙臺梭利教育法,在世界各地引起強烈的反響,並形成了蒙臺梭利運動,影響至今。對於教育方法她是這樣描述的:“我研究兒童,我獲得的是兒童所贈與並且表達給我的東西,而這就是所謂的蒙臺梭利方法。”⑥

蒙臺梭利在觀察了整個歐洲的教育方法後,在羅馬進行了2年的智障兒童教育工作。他嚴格遵循塞昆的《教育中的心理衛生治療》中的教育方法,並從伊塔德著名實驗中獲得很大幫助。他製造了大量各種各樣的教學儀器,幫助教師教學。他將應用在智障兒童身上的教育方法應用到正常兒童身上,效果顯著。他認爲人剛出生的時候(更多請搜索:),其實都是差不多的,即使是資質平平的孩子,如果能得到儘早的、合適的教育,都可以成才。她不斷創建“兒童之家”,推行他的教育方法。

一、給孩子合適的環境

(1)在孩子的健康方面,蒙氏首先對兒童進行定期滲透劑檢查,以後定期綜合內外科檢查。他認爲要讓孩子健康成長,不是不斷地讓他吃東西,必須保持孩子的飲食衛生,包括個人清潔、環境衛生和食物衛生等,非常重要。

(2)兒童的飲食問題非常重要,在控制兒童飲食過程中一定要聯繫實際情況。

(3)給孩子一個優良的環境,不能限制孩子自由自主表現自我。

(4)合理分配學習和生活時間,制定“兒童之家”時間表,內容爲秩序、清潔、姿勢、會話。

(5)自然教育。分五個階段培養兒童對自然的學習。他認爲在孩提時代,人必須從自然中獲取力量,以促進身心健康發育。

(6)感覺教育。他認爲感覺訓練是實驗心理學獲得兒童活動記錄的重要途徑,⑥ 《關於你的孩子你所應該知道的》布內特出版有限公司,1948。

認識顏色是兒童獲得快樂的源泉。但是她也強調“不要把生命截然切分爲兩個方面,即一方面靠運動來活動四肢,另一方面以閱讀來鍛鍊心智。生命必然是一個整體,尤其是在生命的早期階段,當孩子正在建構他自己的時候。”⑦

二、用自由的方式教育孩子

“兒童對自然世界獨立自主的征服始於他的生命之初。”⑧蒙臺梭利指出,當兒童在自由活動中專心於某一件事、某一種活動時,當他專注於表現自己的個性時,他就是在形成自己的良好紀律。所以自由活動不僅是兒童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形成良好紀律的重要方式。蒙氏同盧梭一樣,反對用“說理”去規範兒童。“紀律必須通過自由獲得”,他認爲無論是教師還是父母,都必須是觀察者的立場,探究早期兒童。他認爲“教育不應該以傳授知識爲主,而是應該去找到一條新的途徑,以求人的潛能釋放”⑨,因此幫助孩子自由發展身體、心靈和精神的個性不要讓他們成爲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個體,通過物體判斷、重量判斷、形狀認識自由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能夠體驗到最高精神上的愉悅,切忌對孩子胡亂命令,有耐心地等待孩子各式各樣的重複操作。這樣纔是教師向善之道。

三、嬰兒時期的智力開發

首先要了解兒童心理,“關於兒童心理,我們擁有的偏見遠多於智慧。迄今爲止,我們都還想着去引導他們的方式來征服他們。”⑩學校推行自由制度,建立集體秩序。要求教師上課簡單明瞭、客觀。教育遵守循序漸進原則,這樣孩子們可以自由地展現其個性和愛好。通過自由繪畫、填充繪畫、泥塑手工、色感練習幾何圖形分析等方法開發兒童智力。在智力領域裏,首先要排除思想中的各種先入之見。他認爲在孩子能理解並且欣賞書本之前必須先培養他們的邏輯能力,主要以培養和發展口頭語言爲目的。數學教育要趁早。智力開發越早越有利於塑造兒童個性,“個性是一個整體,是不可見的,但是所有的精神態度都要以此爲中心。孩子向我們證明了他在一邊動手做工一邊發展着他的智能。”11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重視實踐操作和自然教育的結合,有着較爲完善的教育體系,掀起了新教育運動,把教育帶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其教育思想在歷史上有重大影響。 ⑦《爲了一個新世界而教育》 卡拉克西特拉,1948。

⑧《有吸納性的心靈》中國發展出版社,2014。

⑨《爲了一個新世界而教育》 卡拉克西特拉,1948。

⑩《兒童的發現》 卡拉克西特拉,1948。

11 《開發人的潛能》 卡拉克西特拉,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