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教育尋真》讀後感(精選多篇)

讀後感5.38K

第一篇:《教育尋真》讀後感

《教育尋真》讀後感(精選多篇)

《教育尋真》讀後感

今年寒假我閱讀了《教育尋真》這本書,是由李鎮西老師撰寫的,我覺得寫的非常棒!也發自內心的佩服他。說到李鎮西老師,其實我很早以前就聽說過這個名字,也初步瞭解了他的故事,他曾在農村中學執教近十年,一直任教語文並當班主任,培養出了一大批的大學生。他一直不斷的努力和學習,獲得蘇州大學教育哲學博士學位,並被評爲語文特級教師,曾榮獲四川省成都市優秀專家、2014年“全國十傑中國小中青年教師”提名獎。現任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校長。讀完他的這本書,我覺得受益匪淺,我被他對教育的認真態度、對學生負責任的心、對學生的愛和對生活的用心所深深折服。

在書的總序中,他就談到讀書、寫作的重要性,強調要做一個“反思型”的老師,要提高自己的專業化水平,要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寫作、不停地思考,在不斷的反思中得到提高,他自己也是這麼做的。然後在書籍中他用文字細細記錄了他對中國教育新理念的理解及中國傳統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在序言中他就引用了陶行知先生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句話道出了我所理解的教育的真諦。我想每個人都應該是活在最真實的世界裏,師者,不僅傳道、授業、解惑,我想今天的教育者更應該要教會學生求知的方法與技能、讓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以及生存的能力。我們老師儘可能不欺騙學生——哪怕是無意的欺騙,也是我們最起碼的教育良心,也是我們教育者的信心所在,我們要用道德培養道德,用心靈贏得心靈。可是在我們的現實教育中似乎都是唯分數論,分數就能說明一切、就能代表一切。難道真的一切盡在分數中嗎?什麼時候我們的教育才不需要靠分數說話呢?現在終於有越來越多的願意拋開分數談教育了,雖然我們不能完全放棄依據考試成績而評價學生,可是我們更應該理性的去分析不同學生的考試成績。用不同的標準評價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與愛護,讓其能感受學習的快樂、領會成長的喜悅!

在書中他也更多地提到了德育工作暨班主任工作,向我們分享了他的班主任管理經驗心得體會。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輯——武侯楊帆,在這一章節中,他講述了他爲什麼要當校長?在我們的眼中,校長就是“官”,但他不這樣認爲,他認爲,真正的校長不是官,雖然他擁有着某些教育行政管理的權力,但這種權力的最終目的還是爲了教育。說得多好啊,只有這樣的校長,才能真正實現“官”的價值。同時他在開學典禮上講話的主題“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這句話,我也非常欣賞,因爲我知道這普普通通的十幾個字蘊含了豐富的情感,而要真正做到更是談何容易。但看了李老師的這本書,我覺得他做到了,真正做到了讓人們因爲他的存在而感動幸福!因爲在書中,他展示了很多他曾經寫給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的信,以及他的教學日記,我深深被他感動了,在這些字裏行間,充分滲透出了李老師對學校老師、對學生家長,以及對孩子們的愛,同時也向我們詮釋了他的懵懂、成長和快樂、幸福。我想現在有多少個老師能像李老師這樣用心的與老師和家長溝通,與學生交流、共同成長,並這麼有心地保留那些珍貴的記憶?太令人折服了!

我想:李老師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用文字書寫了他的青春,用愛心譜寫了教育的(更多請關注)新篇,用愛譜寫了一個又一個的傳奇,因爲他認爲:愛,是一種依戀;愛,是一種尊重;愛,是一種智慧;愛,是一種浪漫;愛,更是一種責任,只有這樣,你才能感受學生的快樂,體會當老師的幸福,因爲“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讓我們都去尋找教育的“真”,去感受教育的幸福吧!

第二篇:《林徽因尋真》讀後感

《林徽因尋真》讀後感

林徽因——一個讓人產生無限遐想的名字,不僅有着絕美的容貌,更集無限才華與一身。身爲一名才女,她的故事自然被人們津津樂道,媒體的報道、電視劇的熱播自然也層出不窮,然而對這麼一位曠世才女,僅從這些方面去認識未免片面了些,況且這些作品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史實錯訛乃至無中生有、捕風捉影的情節,讀者和觀衆看到的是一個失真的林徽因。《林徽因尋真》便是作者蒐集各種史實資料和訪談錄、從各個方面道出了隱藏在林徽因背後的真實故事,還讀者一個真實的林徽因。

本書作者是現代文學研究專家,多年關注林徽因其人其事及詩文創作,立志還林徽因於真實,他一面走訪林氏親屬,一面辛苦爬梳於紙頁泛黃的民國舊報刊中,積十餘年之功,鉤沉索隱、辨析考證,發現了不少林徽因佚文、佚詩和佚簡,得到了大量切實可信、有根有據的資料。

林徽因愛過徐志摩嗎?林徽因的詩歌名作《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寫給誰的?同爲著名才女作家,林徽因與冰心、凌叔華爲何發生齟齬?從民國才女到清華園裏的建築學家、共和國國徽的設計者之一,林徽因走過了怎樣的人生道路?這些被人津津樂道的話題,或許一直被人們錯誤地流傳着,甚至被奉爲佳話。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林徽因總是和徐志摩扯在一起,一般的傳記,對兩人之戀總是要花費筆墨渲染一番的,然而事實是,林徽因根本沒有愛過徐志摩,他們之間的戀情純屬子虛烏有!這着實讓人一驚,卻又不得不相信,因爲作者的大量資料和考證着實讓人信服。

關於林徽因與冰心結怨的說法,作者也進行了簡略的描寫“爲了《我們太太的客廳》,林徽因與冰心生了嫌隙”,但這種說法也並非絕對,“她倆均爲傑出女性,但屬於性格、氣質乃至處世態度、人生哲學都很不相同的類”,關於兩位女作家“結怨”的是非曲直本文也就沒再做詳細敘說。

此外,本文還從各個方面講述了林徽因,如林徽因未完成的劇本、林徽因與林微音、林徽因的譯作、美術作品、筆名和佚詩、人格和才華等等,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全面而又真實的林徽因。

讀完此文,不得不佩服作者追根究底的能力和求知探索的精神,與此同時,也對一代才女林徽因有了一個真實而深入的瞭解。她美麗的一生讓人讚歎!她用愛和浪漫點綴了生命!她用美麗的一生爲我們留下了這樣美好的一首詩篇!

第三篇:教育尋真

《教育尋真》讀後感

邱館國小 劉紅梅

今年1月份,學校開展教師“讀書交流”活動,校長給我了一本名叫《教育尋真》的書籍,是由李鎮西老師撰寫的,讀完整本書,我覺得受益匪淺,我被他對教育的認真態度、對學生負責任的心、對學生的愛和對生活的用心所深深折服。

在序言中引用陶行知先生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句話道出了我所理解的教育的真諦。我想每個人都應該是活在最真實的世界裏,師者,不僅傳道、授業、解惑,我想今天的教育者更應該要教會學生求知的方法與技能、讓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以及生存的能力。他還談到讀書、寫作的重要性,強調要做一個“反思型”的老師,要提高自己的專業化水平,要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寫作、不停地思考,在不斷的反思中得到提高,他自己也是這麼做的。

在本書中他還對教師們提出四點建議:一是教師應該做讀書人,老師只有不斷地更新知識,才能應付不斷變化的學生。二是教師應做文化人,做一個有知識、令人尊敬的人。三是教師應該做教育思考者,在教學和學習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反思自己,在不斷思考中成長自己。四是教師應該做寫作帶頭人,寫作是生命傾訴的高雅形式,是情感的流露與思想的表達。最後他送給老師一句話:“願讀書成爲我們老師的一種生活方式”,聽完這句話,我明白了,我們要發自內心的去讀書,用心地去讀書,要把讀書當做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一種休閒、放鬆的生活方式,在讀書中去享受快樂,收穫成功。

第四篇:尋路中國讀後感

在路上尋找中國的真相

——讀《尋路中國》有感

我讀的這本書叫《尋路中國》,它的副標題是“從鄉村到工廠的自駕之旅”,它引發了我關於中國在短短三十餘年間如何從一個最大的農業國到最大的世界工廠的無窮想象,我想知道這些深刻重大而又細小微妙的變化是如何發生的,我也想借一個外國記者的視角,沿着連接中國廣闊農村與城市的道路,去找尋隱去的鄉村的背影,去還原一個真實的影像中國。

這本書的作者叫彼得·海斯勒,他的中國名字叫何偉,他是《紐約客》駐北京記者。這本書講述的是他駕車漫遊中國大陸的經歷。從2014年夏天開始的此後七年中,他駕車漫遊於中國的鄉村與城市。這七年是中國汽車業的高速發展期,也是中國道路交通建設的高速發展期。僅僅兩年多的時間,中國政府在鄉村所鋪設的公路里程數,就超過了此前半個世紀的總量。可以說飛速轉動的車輪和迅速擴張的道路交通網是“中國速度”最形象最貼切的標誌,而這一讓世人矚目的“中國速度”不僅屢創經濟奇蹟,也改變着我們記憶裏的中國。

《尋路中國》一書有幾條不同的線索。它首先敘述了作者由東海之濱沿着長城一路向西,橫跨中國北方的萬里行程;另一條線索集中講述了一個因中國汽車業的高速發展而發生鉅變的鄉村,作者特寫了一個農民家庭由農而商的變化過程;最後,則是中國東南部一個工業小鎮的城市生活場景。書中所描述的這種由農而工而商、由鄉村變身城市的發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來中國所發生的最重要的變化。《尋路中國》追蹤經濟發展的源頭,探究個人對變革的應對,以及時代在個人命運投下的暗影。它還研究了中國的核心議題,但並不通過解讀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來實現這個目的,也不做宏觀的大而無當的分析。它而是通過敘述普通中國人的經歷來展現中國變革的實質。作者經常在一個地方連續呆上數月、甚至數年,跟蹤變化實地記錄。用作者自己的話說,他不會僅僅聽主人公自己講述,還會睜大眼睛,看着他們的故事在他面前一點點展開。這本書還是彼得·海斯勒“中國三部曲”的最後一本,這三本書橫跨了中國從1996至2014年的歷史時期,這個處於世紀之交的十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關鍵的時期之一。正是在這十年中,中國經濟實現了騰飛,中國對外部世界的影響力開始增大。更重要的是,這是鄧小平去世後的第一個十年。在這十年中,中國歷史的面貌開始變化,大規模的政治事件與強力領袖開始從中退卻。相反,中國鉅變的推動者變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農民、邊學邊乾的企業家,他們的能量與決心是過去這十年中推動歷史車輪的決定因素。

在浙江的沿海山區中,何偉發現了一片幾乎不爲外人知曉的新興產業區,在那兒,一個城區生產一種產品。比如說,溫州生產世界上70%的打火機;義烏生產世界四分之一的塑料吸管;而大唐鎮生產世界三分之一的襪子。當地的企業家們都來自農村家庭,大多並沒有受過多少正規的教育,但已經掌握了發財的祕訣。何偉還遇見了一位小老闆,他花了一個小時在信封背面描畫他的新工廠。他的產

品是胸罩背後的金屬小掛鉤,設備是根據一位一字不識的技術員對以前操作過的德國機器的記憶仿造出來的。他僱傭的員工們大多是有着驚人耐力和決心的年輕女性。何偉與他們的家庭深入交談,一同進餐,拜訪他們簡陋的家——除了他們偶爾從老闆那裏爭取點兒額外的獎金外,何偉看到在很多方面政策的缺失或不到位。

所以在中國,我認爲在表象之下的中國,實際的中國,跟大家認識的,就是跟真實的中國之間距離非常大。何偉給我們提供的東西就是通過自己的姿態,自己的親自考察,來試圖用自己的一種真誠描述他眼中的中國,眼中的中國內陸,我認爲這個態度影響非常大。也就是說,這些東西對中國的認識方式,會改變很多。這種擺脫書本到實際生活當中去腳踏實地的認識事物的方式,能拋棄很多教育、宣傳給你的東西。

第五篇:尋路中國讀後感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讀《尋路中國》有感

“當美國的新興城鎮剛剛開始成型時,第一撥居民往往是商人和銀行家,跟他們一起來的還有律師。當人們還在住帳篷的時候,當地的第一份報紙已經刊印。最先修好的永久性建築物一般是法庭和教堂。然而,中國的新興城鎮裏存在的,只有商業這一樣東西:工廠、建築材料供應點、手機卡銷售商店等等。自由市場決定着發展初期的雛形,娛樂項目很快就出現了,卻很少有社會組織現身此地。”這段讓我茅塞頓開的言論正是出自《尋路中國》作者的筆下。

《尋路中國》是上海譯文出版社今年一月出版的新書。也是今年的兩大話題書籍之一。該書主要講述了作者何偉在2014年到2014年駕車漫遊中國大陸的經歷。作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偉,曾任《紐約客》駐北京記者,以及《國家地理》雜誌等媒體的撰稿人。讀完該書之後,讓我想起蘇東坡《題西林壁》裏的那句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不得不承認,自己從未料到一個外國人竟能如此瞭解中國。甚至比許多中國人更瞭解中國。

該書分爲三條線索:《城牆》、《村莊》和《工廠》。它首先敘述了作者由東海之濱沿着長城一路向西,橫跨中國北方的萬里行程;另一條線索集中講述了一個因中國汽車業的高速發展而發生鉅變的鄉村,特寫了農民魏子淇一家由農而商的變化經歷;最後,則是中國東南部小鎮浙江麗水的城市生活場景。書中所描述的這種由農而工而商、鄉村變身城市的發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來中國所發生的最重要的變化。從1996年至2014年,十年時間,中國歷史的面貌開始變化,海斯勒說:“大規模的政治事件與強力領袖開始從中退卻。相反,中國鉅變的推動者變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農民、邊學邊乾的企業家,他們的能量與決心是過去這十年中的決定性因素。”

從小生活在城市裏的我,在這本書中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中國。而這卻是大部分人生活的中國。作者字裏行間充滿了幽默和詼諧。例如在《城牆》這一部分,作者逐一描述了:“可怕”公路告示牌——“前方路段已經死亡33人”,通往內蒙古草原的高速公路上整齊排列着一個個假警察的雕像。透過他的描寫,我發現原本習以爲常的種種,其實是如此可笑,而我生活在其中,卻渾然不覺。書中還提到:“在中國,很多駕駛員使用道路的方式直接沿用行人使用道路的方式——人們怎麼走路,就怎麼開車。他們還擅長於即興發揮。他們可以把人行道作爲超車道使用,如果能夠快那麼一點點的話,他們可以在環島交叉路口逆向行駛。收費站也可能十分危險,因爲多年排隊的經驗,使人們形成習慣,總在不斷地估量什麼纔是最佳選擇,並以此快速做出判斷。駛近收費站時,駕駛員們喜歡在最後一刻變換車道,因此事故頻發。”

同時他又調侃了中國駕駛考試的試題:“

352題如果別的駕駛員停車向你問路,你應該:

a) 不告訴對方。

b) 耐心細緻地予以回答。

c) 給他指一條錯誤的道路。

這類東西方差異的冷幽默無時無刻充斥在全書的各個角落。

如果認爲作者只滿足於調侃一下中國,那就太小瞧作者的功力和《紐約客》的用心。作者對中國的瞭解遠遠超過絕大多數的中國人。

事實上作者十分客觀,不像通常西方人評論東亞的那種居高臨下的語氣。十分中立和客觀的描述改革中的中國。通過它的描述和分析,對於同樣的問題,我意識到自己看待問題有

點過激。可以說這本書改變了我的價值觀。讓我更中性的看待目前中國的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作者認爲目前中國的一些不良現狀正是經濟飛速發展和改革所必需付出的犧牲。中國之所以和美國發展過程不同的原因,正如本文開頭所引用的一樣,而不是中國比美國差。

除此之外,作者還一針見血的挖掘出了中國的很多現實問題:

說到“溫州模式---經商策略很簡單:低投入,低質量,低盈利”(p276),而作者卻看到“??根本的問題似乎是缺乏一套完善的體系。工廠沒有設立管理委員會,沒有制定投資計劃,沒有人在乎法律契約,也沒有人在乎預先訂好規約”(p349),而且,“在經濟開放區,沒有人想什麼長遠的事情,也沒有人反思過什麼事情”(p348)”

“在中國,整個國家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外來務工人員和中小創業者的積極性,而這些私人投資者正好充當了抵禦金融危機的緩衝器。他們在心理上已經做好了應對經濟衰壓力的準備:大家見慣了動盪和艱難時世,心裏都很清楚,機遇總會有來有往”“中國人已經在改革開放時期學到了很多新的技能,他們變得反應敏捷、足智多謀、善於思考。不過,他們也會耐心等待---這是他們所具有的一種古老的品德,跟這個國家一樣歷史悠久”(p405)

從這本書上我不僅看到了中國年的變遷和發展,也在這中間感受到了中國人的一些特質和社會現象,它是真真實實存在的,通過這本書我瞭解了一個立體的中國。它正處在變革之中。雖然有着諸多不足之處,但這都是快速變革當中必須要經歷的。有進步必然要有犧牲。中國的崛起將帶給世界一個全新的格局。因爲近兩百年來,都是歐美在領導整個世界。然而近年來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正在飛速發展。據高盛公司的數據顯示到2014年,中國將達到美國的經濟總值。而包括中國在內的這些亞洲國家佔據世界總人口的1/3,這麼多人正在走向發達和進步,這是世界近代史上從未有過的,必將帶來世界重大的變革。處在這樣變革時期的中國年輕人,我時常問自己,我的能力是什麼?我能爲這個社會做些什麼?該做些什麼才能順應這種變革?這也是此書除了開闊了我的視野以外,更引人思考的內容。變革中的中國,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