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艾青詩選讀後感600字左右國中【精品多篇】

讀後感3.22W

艾青詩選讀後感600字左右國中【精品多篇】

國中艾青詩選讀後感500字 篇一

“假如我是一隻鳥,我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擊打着的土地……”

這是《艾青詩選》的其中一首詩,也是讓我感受最深的一首詩。它不僅讓我感受到了艾青先生對祖國的熱愛,還有那對人民悲慘命運的同情。

艾青先生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一位詩人。他的詩風悲傷沉重,但是這恰恰就是當時社會的現狀。他的詩反映出了祖國土地和人民遭受的苦難及不幸,也反映出中華人民的悲慘命運,同時又激勵人們爲民族和土地的解放而鬥爭。

《艾青詩選》裏面的詩,讓我更容易地瞭解到在二十世紀世紀和革命時期的故事。同時還有社會主義革命爲人民帶來的影響和對人民生活的改變。在艾青先生早期的詩中,他以革命的現實主義手法,深沉憂鬱地吟唱出改革時的曲折歷程。

結合歷史,我們可以知道艾青先生他經歷過人民公社化運動、大躍進,還有最爲致命的大革命。可想而知,他是見證了新中國這樣曲折前進的過程。在詩中我們也可以非常容易地讀出作者對當時社會的悲觀想法。後來在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成功走上了富強之路。

最後再來看看艾青先生的詩的好。他通過短短的一小篇詩,表達了他內心的真正想法,真情實感,讓我們更好的瞭解當時作者的心情。把他的詩總結成三個詞,那一定是:歌頌土地,歌頌人民,禮讚光明。這就是對艾青先生的詩的一個評價。同時也在告訴我們,要多看多瞭解這些回顧歷史的書,以免再次犯同樣的錯誤。

國中生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二

我喜歡叫醒世界的太陽,重複着光明。

午後,一縷風吹來,帶來了遠方田野的味道,帶來了夢中陽光的明媚,坐下來,靜品一首艾青先生的《光的讚歌》,感人至深……

“暴風雨中的雷聲特別響,烏雲深處的閃電特別亮,只有通過漫長的黑夜,才能噴涌出火紅的太陽”。是啊,那個時代,中國農村亙古的陰鬱與農民無休止的勞頓,讓他怎能不對未來美好生活有着執着的信念,又怎能不對那照耀四方的光明有着深深的眷戀。因爲有了光明,艾青看到了“楊花飛絮的春天”,看到了“百花爭妍”的夏天,看到了“金果滿園”秋天,看到了“大雪紛飛的冬天……看到了中國未來的希望。光明的存在是偉大的,是威嚴的,它坦蕩的照射人間的一切,任何貪婪無厭的人在光明的照射下便會原形畢露。光明也是無私的,世間萬物在它的滋潤下,蓬勃生長,它帶領着我們從愚昧走向智慧,從落後走向崛起,從迷茫走向希望。不只是這樣,中國人民在它的照耀下,將從小康社會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我曾經數次不經意間用手遮擋住了太陽,因爲它刺痛了我的雙眼,讓我無法看清遠方的道路;我也曾試着直視它,但都以失敗告終。後來,我明白了,地球上光明並不單單指太陽,它指的是“山野的篝火”“港灣的燈塔”“夏夜的繁星”……以及人心靈的善良。我們的心靈因爲具有光明而閃亮,因爲具有光明而睿智,因爲具有光明而高尚。光明,照亮了一絲黑暗,讓天空映紅了笑臉,讓我們照亮了世界。

因爲《艾青詩選》,我的人生至此追光。

國中生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三

作爲推動一代詩風發展的重要人物,艾青的詩採用本站,突出了對光明的熱愛與嚮往。

他創作了許多著名的詩歌,膾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屬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了。

這首詩語言樸實,卻在文字背後隱藏了對大堰河真心的讚美、歌頌。起初的“大堰河養育了我”,令作者艾青生出感恩之心。以至於在獄中下着雪,是作者孤寂淒冷之時想起了他的保姆——大堰河在數九寒冬之時悲苦的境遇。

大堰河對作者如同對自己的親生子女,令作者溫暖,在他回到自己家後“忸怩不安”,回想着大堰河對他的好。

命運悲慘的大堰河辛勤勞動,生活的悽苦使他心力交瘁,最終倒在了時間的車轍中,只剩下“被雪壓着的草蓋着的墳墓”。但在作者心中,大堰河一直活着,作者用感恩的心歌頌着善良而不幸的大堰河。

戰爭也是讓普通人民備受蹂躪的原因,戰爭帶來的是“房子倒了磚飛的那麼高——落下了”。社會底層的,不幸的人民連住所都沒有,只能“擠在一間大房子裏,房子是在曠野上的”。

但是戰爭也錘鍊了他們在艾青的夢中“人們不要回到避難所去,我們應該有一個鋼盔,每人應該帶上自己的鋼盔”;在艾青讀過的書中古人們“生來具有宏偉的心胸,在田野的苦厄裏,早已萌起戰鬥的意志,起來吧”,這包含着人們對戰爭的厭惡,但更濃的是對自由,對光明,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追求。

艾青的詩散發着正能量,鼓舞我們的鬥志,激發我們前進的動力。向前吧!太陽“吻着被人世間醜惡厭倦了的眼睛,吻着爲正義喊啞了聲音的嘴脣”,讓我們,向美好生活前進!

國中艾青詩選讀後感500字 篇四

提到中國的現代愛國詩人,我會第一個想到艾青以及那他那首膾炙人口的《我愛這片土地》,這首詩的後兩句每次都能使我爲之深受震撼,這首詩也成了他不朽的名篇。

但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艾青的瞭解不是很多,僅限於這些。當我閱讀他的第一首詩《透明的夜》時,我並不是很喜歡他的詩,甚至有一些反感他的詩風——我喜歡昂揚向上的詩風。我甚至想過棄書,但是迫於某種壓力,我還是讀了。在往下讀的過程中,我的態度漸漸發生了改變。

第一個改觀出現在《我的父親》那一篇。作者情感地表達非常自然,刻畫的父親的這一形象非常鮮明。我彷彿看見了他的父親,那個溫和忠厚卻又平凡庸碌,進步卻又固步自封的地主。緊接着是和《他死在第二次》,我不禁對他豎起了大拇指,也慢慢能欣賞起作者憂鬱的詩緒。這種憂鬱浸透了詩人的靈魂,是構成他是個藝術特性的要素之一。在這種憂鬱裏,詩人對祖國人民深沉的愛才更深刻的表現出來。

他的詩大部分創作在建國之前,那時戰亂頻發,民不聊生。這就讓我不禁想到了現在的我們,作者在當時戰亂的年代,拿起了筆,激勵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爲神聖的國土而英勇鬥爭。而如今戰亂年代已離我們遠去,身爲新時代的中華兒女,可能思考一些遠大的問題太過於遙遠,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這最美好的年華里,努力奮鬥,不辜負自己,拼盡全力,儘可能的爲實現自己的夢想,然後在不久的將來成爲國家的棟樑,報效祖國!

艾青詩選讀後感600字國中作文 篇五

於嘉蕙

詩人被稱爲太陽和火把的歌手,他像夸父一樣追逐太陽,又將火把點亮在黑夜,用乾裂的脣一遍又一遍呼喚着旭日,以筆爲槍,在大雪覆蓋着的土地上戰鬥。他將熱烈的心跳聲和奔騰的血液化爲文字落到紙上。在獄中看到小小的鐵格子外滿天紛飛的雪,詩人想起了餵養他的乳母,想起了他飽經風霜的祖國,他將洶涌的情感寫了下來,後人讀後都能感到餘溫尚存。

以《大堰河 —我的保姆》爲例,艾青從自己的視角描寫自己兒時由大堰河撫養長大的情景,以及當時黑暗對的社會的憤懣。並以大堰河爲經典化表來寫出當時低層人民的悲苦一生。大堰河是童養媳,開篇便點明她的地位卑微,但即便是這樣,大堰河還是任勞任怨的做艾青家的保姆,把艾青養大,文中也用流露出這個全碧堂皇的家與大堰河的破舊的家作出對比。突出了大堰河與艾青感情深重。在文章最後寫到大堰河既使在臨死前也念叨着艾青。在側面也烘托出了艾青的慚愧。

是的,詩人擅於用意象將讀者帶到他所描寫的情境下,用身臨其境的方式畫面立體的呈現,帶給人以震撼之感 ,情緒隨詩句而起伏,詩人有好的文筆,更有可貴的赤子之心。

當我讀完之章,我不禁感嘆道。過去的社會如此黑暗,而現在的生活多麼美好。國家綜合國力逐步強大起來,如今黑暗的社會早已不復存在。我相信這就是傳說中的雨過天晴見彩虹吧。我很幸運的生活在這樣一個和諧安康的時代。而我們作爲祖國未來的花朵,一定要勤勞多問、刻苦學習,只有功夫夠深,本事夠硬才能讓國家越來越強大!

國中《艾青詩選》讀後感例文 篇六

春風十里,夏花百里,秋雨千里,都不如你———《艾青詩選》!

——題記

讀艾青的詩選,我獲得了生命不止,奮鬥不息的堅韌意志。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培養了我雷厲風()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養成了我遇事不含糊,辦事不拖拉的工作習慣,造就了我不唯書,不唯上,只唯真,只唯實的工作態度。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曾經作爲一名菜鳥的我站在這裏,心裏誠惶誠恐。

記得我曾經說過我要把自己從一個小女人變成女漢子,經過這兩個月的努力,蛻變,今天的我終於華麗轉身!我一直在心裏默默祈禱,來點風,來點雨,讓我生根發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若心中種花,日子便會生香,踏實肯幹,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就會讓名著這朵花嬌豔盛開,也爲自己的人生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讀艾青的詩選,我充滿對精神家園的憧憬,堅定不斷前行的信念。早上5點起來上早自習,天下着不大不小的雨,外面冷嗖嗖的,漆黑一片,一個人走在冷風中,不禁悲從心起,眼淚掉下來!自己其實是個很缺乏安全感的人,當一個人在家的時候,睡覺總不踏實,常常半夜2,3點醒來。

細數人生歷程,感覺還是很幸福的,小時候在家爸媽溫和慈愛,對我疼愛有加,嫁人後老公高大帥氣,女兒乖巧懂事,並且唯我是瞻。無論別人多麼飛黃騰達位高權重,我並不羨慕,更不會嫉妒,我只會祝福,祝福他們越飛越高,前程似錦。人各有志,在人生的每個階段,人的追求和心態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我拾起筆,我的心瞬間清靜如水,澄明透徹,內心奔騰着快樂的水花,那種發自心底的喜悅噴薄而出,無法抵擋。

讀艾青詩選,我體悟到純真細膩的情感,感受到淳淳師生情義。帶了六年的畢業班,自從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我就已經把你們當成了戀人!

國中《艾青詩選》讀後感例文 篇七

《吹號者》,是我在《艾青詩選》這本書中看到比較有感觸的一篇文章。

吹號者,比起那些打仗的士兵更辛苦。從艾青的詩中:

“吹號者從鋪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來了,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溼的泥地上。他輕捷地綁好了裹腿,他用冰冷的水洗過了臉,他看着那些發出睏乏的鼾聲的同伴,於是他伸手攜去了他的號角;門外依然是一片黝黑,黎明沒有到來。”

看出他們是被黎明比較早驚醒的人。天還在黑暗之中,他們就用浸濡着血跡的銅號吹響帶着新希望的黎明。

他沒有任何怨言,他甚至認爲這是一個神聖的事。他看着山,呼吸新鮮空氣,便吹響了銅號,可是誰又能知道在這響亮的號聲背後卻是吹號者的痛苦。

“當他用自己的呼吸摩擦了號角的銅皮使號角發出聲響的時候,常常有細到看不見的血絲,隨着號聲飛出來……”

艾青也是一位不惜生命的吹號者,他不懼痛苦和勞累,爲當時社會的新希望奮鬥着,吹號者的臉常常是蒼黃的,剛開始我覺得有些誇張,可在後面的閱讀中慢慢認爲這是對於他們而言在正常不過了。他們在那些蜷臥在鋪散着稻草的地面上的睏倦的人羣裏,在那些穿着灰布衣服的污穢的人羣裏,比較先驚醒。

在決不回頭的一致的步伐裏,在狂流般奔涌着的人羣裏,在緊密的連續的爆炸聲裏,他吹着比較熱烈的號聲,激勵着熱血奮戰的戰士。在比較後的一顆子彈穿過他的胸膛時,他緩緩的躺下了,卻沒有人發現。

在這首詩裏,他爲我們在中國歷史的廣場上塑立了一個吹號者和浸濡着血跡的銅號的形象,讓我們在今天仍然能清晰地聽到那曾經喚醒了一個民族並激勵這個民族奮勇前進的號聲,也展現了艾青的愛國情懷。

艾青的詩歌讓人蕩氣迴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