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餘秋雨散文祭筆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1.43W

餘秋雨散文祭筆讀後感(多篇)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篇一

我不知道能不能算作看過一本書,也不知道這能不能算作一本書。想必人們對餘秋雨的散文所作的評論已是多如繁星的了,我此舉不免有班門弄斧之嫌。我沒有看過很多所謂的世界名著,只因自己沒有這麼高的品味。然而對這些著作等身的大作家評足論道,又不免太膚淺了。終究還是忍受不住激情的誘惑,心靈的撩撥。

秋雨散文歷史的氣息很濃。像《酒公墓》、《寂寞天柱山》、《陽關雪》等許許多多的篇章其中濃縮了歷史,濃縮了人生。秋雨是年輕的,他能衝着王維的《渭城曲》而去尋訪陽關雪,僅僅是爲了一個多年的夢,爲了一份童真。因而他又是灑脫的,試想在各種現代文明的煩擾下,又有誰有這麼的一份閒情逸致呢。誰心中無一個饒撩的夢想,但誰依然有這麼的一份純真呢?我們對很多在年輕的心中是新奇的東西已見慣不怪了,甚至對於諸如搶劫、盜竊的現象也視而不見,不知道這些能不能看作麻木不仁,但至少說明我們已經失去了那份童真,我們的心已經老了。

秋雨是年輕的卻又如一位睿智的老人。在秋雨的心中歷史雖然有許多美好的東西,更多的是給我們無窮的悔恨。在《道士塔》心中透露的就是這樣一種情緒。人們往往把敦煌石窟的罪人歸結爲王道士。從一個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是,當時的那種所謂“官員”的官員的錯,一個國家都如此的了,又何況一個如此無助的人呢?王道士爲生活的所迫也只能如此的了。作爲華夏子孫莫不對此感到悲憤的,卻很少人像秋雨那樣洞察更深層的原因。對於往事的描述,秋雨能如一位老人用歷史的心態看待,平和而非柔弱,悲憤而能決無忘其所然。秋雨應該對歷史有很深刻的瞭解。

讀餘秋雨散文有感 篇二

寂靜的夜裏,萬物都睡去了,告別了白日的喧鬧與繁華,心歸於平靜,手裏是一本餘秋雨文集,讀着《陽關雪》,我被深深打動。

我不曾到過陽關,只是在十五歲那年,離家出走,攜着少年的憂傷和孤獨,奔赴敦煌,在漫天飛舞的風沙裏,感受了幾許流浪的疲憊與悲涼,我不曾體會他背後深遠的歷史文化底蘊。“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小時候,從課本上讀這首詩只覺得“陽關”很遠,腦海裏出現的是肆虐的風沙,和將要遠去的朋友,牽着馬離去的孤獨的背影,離別的不忍,只好勸朋友再喝一杯酒,陽關迢迢再無故人。

今夜,讀餘秋雨先生的《陽關雪》,我好像看到了一個孤獨的“行者”在漫天飛雪的茫茫大漠裏艱難行進奔赴陽關,在他身上揹負的是一箇中華兒女厚重的歷史文化情感。放眼望去,層疊的樹影,樹下流水不斷,不遠的山峯上呈現荒落的土墩一座,必定是陽關了!

自古屯紮兵馬之處,必是具備此條件的,這是一個俯瞰四野的制高點,走進,視野裏坍塌的烽火臺分明就是先前的土墩而已!在千年之後的寒風裏佝僂着身子,悲壯地見證着當年歷史古戰場的慘烈。餘秋雨先生所觀看的正是這樣一個偉大神聖的廢墟,蘊藏着千年的歷史文化。

是一個懷着悲哀無言的陽關,一個響亮着戰爭號叫和將士吶喊的歷史呼聲的陽關。這兒是軍事聖地,這兒是浴血沙場,這兒是揮別一個個流落官,一個個文人的流放地。這兒有着無數個墳堆,這兒有着無數不屈的靈魂,卻在淒冷的風中孤獨地哀吟,歷史留給了他們的是什麼?是淡漠,是無情,是遺忘!那麼多人,就這樣被一頁頁地翻過?

那麼深奧的文化,就這麼被深深地掩埋?餘秋雨先生不禁慨嘆大詩人王維的唐人風範,在這悽慘之地,竟纏綿淡雅地表達自己的內心境界——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在歷史“吹拂”下,終成廢墟,終成荒原,無人與他做伴,惟獨那幾個土墩。或許,再過幾多歲月,就連那土墩,那廢墟也將化作塵灰蕩盡!陽關,不正是我們中華歷史文化的縮影嗎?

曾經壯美,曾經輝煌,卻被淹沒在了歷史長河的大雪之中。撥開濃重的歷史面紗,清掃沉壓在這歷史文化廢墟身上厚厚的積雪,我們要做的是把這久遠的,悲壯的故事告訴世人,告訴我們的子孫後代,歷史的一頁不應被掩埋,我們有責任讓那歷史的廢墟上重新開出豔麗花朵,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神,決不能被“大雪”掩埋,陽關迢迢,征途漫漫,我們需早日動身!

文化的陽關寂寞着。肆虐的北風在耳邊吼叫,漫天飛揚的風沙狂笑着,枯澀的蘆葦柔弱地嘆着氣,還有那幾個土堆孤寂地哀吟。餘秋雨先生漫步長嘆,繼續着苦旅文化的悲程。陽關大雪又呼嘯而立,文化的哭泣開始縈耳。這是誰在哭泣?或許是文化廢墟,或許是感受文化廢墟的人,更或許是感受文化廢墟後,又來悲憐文化的人……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篇三

我不知道能不能算作看過一本書,也不知道這能不能算作一本書。想必人們對餘秋雨的散文所作的評論已是多如繁星的,我此舉不免有班門弄斧之嫌。我沒有看過很多所謂的世界名著,只因自己沒有這麼高的品味。然而對這些著作等身的大作家評足論道,又不免太膚淺。終究還是忍受不住激情的誘惑,心靈的撩撥。

秋雨散文歷史的氣息很濃。像《酒公墓》、《寂寞天柱山》、《陽關雪》等許許多多的篇章其中濃縮歷史,濃縮人生。秋雨是年輕的,他能衝着王維的《渭城曲》而去尋訪陽關雪,僅僅是爲一個多年的夢,爲一份童真。因而他又是灑脫的,試想在各種現代文明的煩擾下,又有誰有這麼的一份閒情逸致呢。誰心中無一個饒撩的夢想,但誰依然有這麼的一份純真呢?我們對很多在年輕的心中是新奇的東西已見慣不怪,甚至對於諸如搶劫、盜竊的現象也視而不見,不知道這些能不能看作麻木不仁,但至少說明我們已經失去那份童真,我們的心已經老。

秋雨是年輕的卻又如一位睿智的老人。在秋雨的心中歷史雖然有許多美好的東西,更多的是給我們無窮的悔恨。在《道士塔》心中透露的就是這樣一種情緒。人們往往把敦煌石窟的罪人歸結爲王道士。從一個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是當時的那種所謂"官員"的官員的錯,一個國家都如此的,又何況一個如此無助的人呢?王道士爲生活的所迫也只能如此的。作爲華夏子孫莫不對此感到悲憤的,卻很少人像秋雨那樣洞察更深層的原因。對於往事的描述,秋雨能如一位老人用歷史的心態看待,平和而非柔弱,悲憤而能決無忘其所然。秋雨應該對歷史有很深刻的解。

餘秋雨散文祭筆讀後感 篇四

在餘秋雨先生所著的《文化苦旅》的最後幾頁,收錄了一篇名爲《祭筆》的文章。

在本文中,餘秋雨先生從與自己分不開,離不了的筆入手,回想自己幾十年來走過的風風雨雨。那無數個揮舞筆墨的日子,既有他蟄伏隱藏的低谷期,也有他功成名就的高峯期。但最重要的是,無論他做了何種選擇,經歷怎樣的人生,他的手中始終堅定地握着一支筆。

在餘秋雨先生與筆的關係中,其實隱藏着千千萬萬文人的縮影。筆對於文人,就如同槍彈對於士兵,正是因爲有筆,所以文人才可以留下千古流芳的佳作,留下震醒人們的真知灼見,纔可以成爲一個真正的文人。

在電子信息技術越來越發達的如今,鍵盤敲字或許已經漸漸成爲創作的主流,但無論如何,筆對於每一個文人來說都應具有非凡的意義。今日,就讓我們追隨餘秋雨先生的《祭筆》,一看筆對於文人來說,負有何種意義。

1.筆是文人創作最基本的倚仗,文人只有有筆,才能成爲文人

筆作爲一種創作工具,對於文人來說,最基本的意義當然是爲他們提供了創作的倚仗。也許在今天看來有筆無筆都並不能對文人創作產生什麼具體深刻的影響,但在信息技術遠遠沒有如今這樣發達的過去,筆對於文人來說則與身家性命並無二異。

餘秋雨先生在《祭筆》中這樣寫道。

“我看過這臺戲劇後去農場時,把所有的筆都丟進了垃圾桶。因爲發現沒有機會寫字了,到農場後給誰寫信?爸爸那裏不準通信,如果給媽媽寫信,她又能用什麼樣的話語回信?而且,我打聽到,我們勞動的地方根本沒有郵局,寄信要在休息的日子步行很遠的路才能找到一個小鎮,但實際上並沒有休息的日子。”

由此便不難看出,在戰爭時期那些鼓吹教育無用論的反動人士是如何將一衆文人禁錮束縛的。這種束縛不僅僅表現在將他們送往鄉村,讓他們難以重新回到城市,接受教育。還體現在束縛他們的精神,讓文人的滿腔熱忱無用武之地,如今看來,也許這纔是最殘酷,也最“高明”的禁錮方式。精神被打入監獄,遠比身體被囚禁更加令人感到悲痛。

反動人士對文人精神的束縛首先就表現在讓他們無可用筆之地。餘秋雨先生在這一段描述中的一連串疑問引人深思,他之所以將筆扔棄,是因爲無字可寫。與家人的聯繫被完全切斷,自己又孤身一人,身處遠離家鄉的窮鄉僻野,那麼即便筆仍在手中,卻也沒有了下筆的理由。

其次則表現在讓文人無可用筆之機。那些被要求上山下鄉的知識分子,遠離了書本與筆墨,從此一股腦地投入義務勞作的懷抱中。而這樣的義務勞作甚至沒有多少休息時間。據餘秋雨先生所說,“用筆的時間也完全沒有,永遠是天不亮下田,天全黑纔回,累得想不起字,想不起筆,想不起自己是一個能寫字的人”。沒有時間,提筆自然也就成了笑談。

看似不禁用筆,實則以切斷聯繫,限制時間的方式讓文人根本無用筆之地,用筆之機。而反動人士之所以選擇用這樣的方式,還是因爲他們抓住了文人無筆,則難以成爲文人的要點。毀掉一個文人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就是切斷他與筆之間的聯繫。

筆對於餘秋雨的意義如此,對於無數文人來說也一定相差無幾。文人作爲一個羣體,在不同的個性之中又包含着被組織到一起的共性。

誰又能想到,在如今並不是那麼重要的筆,在往昔卻是一代代文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文化一代代傳承下來的重要倚仗,而那小小的筆,也投射着無數文人的縮影。

時至今日,我們依舊可以在這縮影中看到,他們以筆書志,在筆墨之中揮灑着責任擔當與精神追求。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篇五

“高鬆出衆木,伴我向天涯。”是紐約人文學會共同主席——汪班對於作家餘秋雨作品的極高評價,在我讀來,心中亦有這樣的感覺。

作家餘秋雨的作品,我是第一次接觸,看到汪班先生對作家餘秋雨的書有如此高的評價,我心中有一個疑問:真的又這麼好嗎?

第一篇講的是“中華文脈爲何長壽?”看到這個題目,我不禁想“文脈”是什麼,“長壽”又是怎麼回事?一開始他冒着生命危險走訪各地的文化,心中一直與中國文化對比着,後來,他成了中華文化的闡釋者、批評者,我想這是對一種文化怎樣的高深理解,纔可以理智的對文化進行正確的批判。中華文化帶着一種跨越了幾千年的韌勁,經歷了多少次“死亡”、“瀕死”依然重生!僅僅是這個事實,就讓這個民族的很多失意者、自卑者、憂鬱者重新燃起心中的火苗,更是一種對生命的自我確認。

秋雨先生將中華文脈長壽的原因歸於八因:體量自覺、自守自安、力求統一、慣於有序、簡易思維、以德爲幟、中庸爲軸、特殊門徑。可能這些原因以我現在的理解水平來說,很多都無法讀懂,但卻讓我明白了一種文化的傳承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經歷於千載歲月滌盪,才獲得了今天不計其數的文化瑰寶。

《佐臨遺言》中的一些人物也讓我心生敬佩之情。七月七日,日本正式發動侵華戰爭,蕭伯納先生本以爲黃佐臨先生會讓自己介紹一個能在英國長期居住的工作,可黃佐臨先生卻提出要回國,蕭伯納先生吃驚的說:“哪兒已經是戰場,仗會越打越大,你不是將軍,也不是士兵,回去幹什麼?”但他只是說:“我們中國人遇到這樣的事情,多數會回去,我不是將軍,但也算是士兵。”多麼簡單的幾個字,卻表達了黃佐臨深厚的愛國情懷,也贏得了蕭伯納最好的讚揚:“起來,中國!東方世界的未來是你們的。”

在《抱愧山西》中,我瞭解到在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最富有的地方是山西,就像《龔自珍全集》中說:山西號稱海內最富,土著者不願徒,毋庸議。這對於我一個山西人來說是無比的自豪,在那個時期太谷、平遙、祁縣一帶可稱爲“中國的華爾街”,票號、鏢局比比皆是,看來,山西之富在我們上上一輩人心中一定是人盡皆知,我們這輩人對山西的誤解完全是出於對歷史的無知,而有這種誤解的遠不止一人。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由盛而衰的過程,沒有哪個朝代,哪個地方是永盛不衰的,就像唐朝,他輝煌過,可是輝煌過後同樣逃脫不掉蕭條的命運,我們能夠記住他的繁榮,同樣也能記住他的衰敗,對於山西,我們爲什麼就不能呢?總之餘秋雨散文作品始終貫穿着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所謂文化散文家相比,餘秋雨的作品更透着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但餘秋雨老師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我們反思、追問。作爲一名國中生,對餘秋雨老師的作品還停止於淺薄的理解,還不能真正滲透作品的文人憂患意識和那種雅緻高貴的憂傷,神馳古今的浪漫,充滿終極關懷的文化品位。這些品質不僅對我們學生寫作有很強的借鑑性,也必將成爲自己寫作風格最有價值的參考。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篇六

餘秋雨的文化散文,總是有着一股力量,讓人深深的沉入歷史,在靈魂的掙扎中體味那獨特而厚重的美。《道士塔》是這樣,《信客》也是這樣。

這守於兩代信客的故事,這守於信任與不信任的警醒。回溯老信客的一生,我看到了他對這份職業的重視、責任感,甚至是無奈放棄後的深深依戀——在交接信息時的細聲慢氣,在“逼着”年輕信客講各個碼頭的變化後的唏噓聲裏。我着實感動,因爲,不論從現在還是當時來看,信客絕對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兒,老信客幹了一輩子,窮困潦倒,連一個家室也沒有。家中一無所有。沿途投宿,總是揀最便宜的小旅館。吃飯找那種“可以光買飯不買菜”的小店。終年奔波,勞累孤獨,陪伴他的只有胃病和風溼玻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額外的工作,經常幫助寫信、譴信。有時還要充當代理人,某個外出謀生者死去,代表家屬料理後事,收拾遺物。回到家鄉,要通報噩耗,弔唁死者家屬,交出遺物。信客還要遭受無端的懷疑,憎恨和誣陷。可以說是身心俱疲的來往於城市和鄉村,做着那個“最敏感的神經末梢”。

我不禁要想,是什麼讓老信客願意擔當起這份瑣屑和辛苦?這樣的事,放在現代,實在是不可思議。也許,老信客就是我們這個時代丟失的人格。令我感覺驚訝的是,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任勞任怨、恪守職責的信客,怎麼就會栽在那樣一件小事上。

第一,信客只是爲了圖喜慶,撕了一點布邊。這件事,可大可小,大了說,他的確不應該動託寄的物品,這是信用問題;可往小了說,這個行爲,放在平時,就相當於借了別人的肥皂洗了次衣服那樣無足輕重。就事件本身而言,我認爲,實在是小題大做。對老信客,我始終覺得這個行爲很生活化,很真實。就像天使偶爾偷了一回懶。

第二,事態嚴重化的關鍵,就是上海那邊又派了個人隨後到,關照家裏人看布匹頭尾的標記,以免信客動手腳。看到這裏,我覺得人心啊,實在是——不說險惡吧——太具有防備性了。這個在上海闖蕩的同鄉,看來已被城市同化,而信任到了需要被檢驗的時代。不幸的是,從未犯錯,從被信任的老信客被這突如其來的檢驗難住了。唯剩百口莫辯……

第三,最令我心寒的是鄉民的反應。老信客的善良仗義,飽受艱辛,曾經帶來的喜悅和希望,全被他們拋到九霄雲外,宛若不曾發生。也許,他們真是鐵石心腸?也許,他們也是值得我悲憫的受害者——突來的證據,把老信客推到了鄉親們的對面,他們那簡單甚至狹隘的心不能接受,就像被最信任的朋友背叛的孩子,有一種近乎偏執的怨恨,於是,找來許許多多的回憶做證據——老信客已經幹過很多這種事了,他一無所有的家就是通過剋扣賺來的!文章剛開篇到這裏,我便嚐出瀰漫着的諷刺意味。一生的信譽毀於一旦! 老信客失了信譽,懊悔莫及,帶着自殘後的手,獨自到外鄉看墳常信客的工作由年輕信客來繼續。而他,只能“躲在山間墳場邊的破草房裏,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睜着眼,迷迷亂亂地回想着一個個碼頭,一條條船隻,一個個面影”。

這是他幹了一輩子的事,走南闖北,過山過橋,找尋熟悉的身影,那心情,一如在外風塵苦旅的遊子期盼他腳步聲的急切。這算不算“身在曹營心在漢”?亦或是他從來都不曾離開過,年輕信客的腳步就是他的腳步,一次次的重溫漫山遍水的鄉情。年輕的信客謹遵老信客的血的教訓:要誠信!但耿直的信客因壞了同鄉的“好事”,被髮了財而拈花惹草的同鄉誣告爲“私闖民宅的小偷”,將他扭送到巡捕房。這一系列的傷害和兇險令信客心灰意冷,他在老信客的墳前鄭重請求原諒,打算抽身而退。可笑的是,嚐到失去的滋味的人們,這纔想起他全部的好。後來還請他當教師,死了還有很多人來悼念。我不禁爲老信客鳴不平,同樣辛勞一生,這結局卻是慘慘淡淡,是藉着信客的光,順便修修他的墳! 這是爲什麼呢?一個是全身而退,所以“贏得身前身後名”,

另一個,是有了污點,從此被放逐,被打入無底深淵,直至被徹底遺忘。他只是個遊走於兩地的鄉村信客,他不是民族英雄,死後可以被平反,被悼念,然後永存世人心中,光輝照耀大地。但我慶幸,有這樣一段文字,記錄下了那個年代的那些人,一種原生態的喜與怒,堅守與不捨。讓我,可以去感受、思考那源於歷史的無奈和無奈背後的深沉。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篇七

《信客》一文寫兩代信客的人生,雖帶有較強的故事性,但仍然比較偏重於批判舊社會的人們。所以文章寫信客這個特殊行業不是目的而主要是爲了表現它所影響所體現出來的一種人性的缺陷。它的批判意識與全文的基調是一致的。讀《信客》,我認爲至少有兩點值得重視。

第一,在《信客》裏我們看到了信客爲通報噩耗而被人當作“死神冤鬼,大聲呵斥”以充當別人“出氣筒”的可憐,看到了信客爲死者把點點遺物送去卻遭受了“紅紅的眼圈裏射出疑惑的利劍”而到頭來好心得不到好報的可悲,看到了信客爲伸張正義主持公道出示物證卻遭人誣諂並“倒打一耙”的可嘆……作者寫的是“當時”,但我們讀來卻是對“當世”的一種警示和感召。尤其是年輕信客飽經了工作之苦、生活之苦和心靈之苦卻依然保持了這份“誠信”的美德。作者是在尋找,還是在呼喚?

但如果循着作者這條思路,我們似乎發現,其實這又是矛盾的,憑着兩代信客這種頑強的承受力,都不應該告別自己所從事的信客職業:一個去看墳場,一個從教當了校長。那麼,在這裏我們是不是還可以斗膽地揣測一下,作者處在當今這個從業多元化的社會,文章是否力圖去解釋選擇與堅守以及放棄這一社會現象的複雜性?因爲它有一種失敗的無奈,像老信客失信自殘,最終一路寂寞伴墳場,它是一種敏銳的選擇;像年輕信客由於感受到“這條路越來越兇險,我已撐持不了”,才讓人生拐了彎……但他或許清楚地認識到,是30年信客的經歷增長了自己的才幹,纔有了後來適合從教的選擇。《信客》一文中體現出的傳統文化心理以及作者所要表現的文化批判意識是顯見的。

第二是《信客》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老信客一生的信譽毀在了那條窄窄的絲綢帶上。年輕信客從業30年,通報噩耗,無端受氣,出示物證竟遭誣諂,他“一生坎坷”,挑着一副生死禍福的重擔,來回奔忙。四鄉的外出謀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淚,堆在他身上。讀此文,我們除了對人物命運寄予深切的同情外,還將受到人格魅力的感染,那就是兩代信客表現出來的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寬厚待人的職業道德和優秀品格。但細細體味後,就會引發你的深思,在思考中你就會發現,作者在文中傾注的情感態度比較複雜,文中的一系列的人物也都難以用好壞來界定。寫兩代信客,作者一方面傾注了極大的熱情,爲其樹碑立傳;但另一方面也寫出了作爲普通人的正常情感和心態。他們肩上的擔子太重了,他們所承受的太多,最終成爲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他們選擇了放棄。這也正塑造了完整的人物形象。

餘秋雨的文化散文,總是有着一股力量,讓人深深的沉入歷史,在靈魂的掙扎中體味那獨特而厚重的美。《道士塔》是這樣,《信客》也是這樣。

餘秋雨散文祭筆讀後感 篇八

今晚再翻《筆墨祭》。餘秋雨犀利的語言,完成了他對一杆筆,一碇墨的看法。從師宜到二王,從蘇軾到趙孟頫,從對他們字的分析談到他們的人品。一個“祭”字道盡了兩種文化載體毛筆、鋼筆的不同存在價值。

我的毛筆字不太好,是有原因的:現代人不像古人天天用毛筆寫字,如今取而代之的鋼筆也開始退出文化人的舞臺,改用的是今天的圓珠筆。散文作家餘秋雨例舉古代,有的書法家練字的毛筆頭裝滿了大缸,有的書法家洗筆會染黑了池子。他言說古人練毛筆字不是爲了謀生,而是中國人生存的一種精神境界。

五四運動後文化進步人性自由,毛筆字也逐漸的被鋼筆取代,這無疑是社會的進步。然而就我所讀過的古代文學,那些文人墨客或蠅頭小楷,或揮毫潑墨蕩氣迴腸。一杆毛筆撐起了中國文化的一片天空。古人讀書必背,寫文章就揮毫疾書。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們的文思泉涌,筆走龍蛇。讓人更加歎爲觀止的揮毫潑墨間,遺留下來大量的詩詞歌賦,方塊漢字在毛筆的龍飛鳳舞中活了!這無疑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所以我理解餘秋雨用了一個“祭”字來哀悼鋼筆取而代之毛筆的痛徹心扉。

鋼筆字的橫行無忌,無疑是說明了社會在進步,生產力加快發展了。但是隨着毛筆字淡出人們生活。今天,毛筆除了書法繪畫以外幾乎已無人問津。即便有人在用,也無外乎是一些從事這類文化的專業人士,或者少年人的被逼無奈。現代人幾乎沒有人再花心思在一杆狼毫筆與一碇硯臺上了!如今的人們,鋼筆字也少見了,我去年跑遍了縣城也買不到一瓶墨水。墨汁毛筆倒是不缺,只可惜上等的貨色幾乎沒有。文體商店是爲了迎合孩子硬着頭皮去書法班準備的。圓珠筆,方便快捷,寫字圓潤。越來越多的人上衣口袋裏不再別一隻派克金筆,他們只需將一根玲瓏有致的圓珠筆夾在耳際,一天的筆走游龍就解決了!

我覺得,圓珠筆代替鋼筆也應該是取而代之的“祭”了。現如今,計算機,安卓手機,蘋果系列手機幾乎人人手裏都有一部,你只需會26個拼音字母的用法,那圓珠筆都不用粉墨登場了。

表面上看來,社會又進步了。人們的雙手徹底被解放了,但是我看到的是,孩子們不再勤勉,他們懶散,不願動筆,很多人不會寫字,提筆忘字。這樣下去,下一個“祭”的也許是“手祭”或者“腦祭”,甚至是“命運祭”了!

好在我喜歡書法,苦練趙孟頫的字帖,但是對照父親和弟弟還差一大截。今天再來讀《文化苦旅》,讀《筆墨祭》,與當年讀這本書不同的是,那時候是爲讀書而讀,如今是爲修行修爲而讀。越加理解餘秋雨急切而犀利的文字背後的厚重文化了。忽然覺得自己也同現代人一樣懶散,那麼少追求,那麼蒼白,那麼空洞。

原來有太多的時候都是四肢不勤勞苦練,造成了現代人的麻木簡單,太多的時候都是在思想墮落,追求太高。想想《筆墨祭》,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其實時間哪裏會因爲我們的懶散而有片刻停留過,對我們生命的剝奪力,毫不留情。無論你有多努力,都是去日苦多,行走在生命中的時間越來越少,光陰荏苒了歲月!這“祭”猶如醍醐灌頂,其實,對於任何人來說,過去的時光無論你有沒有白站地土,回頭拍大腿的樣子都像是一個“祭奠”。時光一去不回頭,讀《筆墨祭》,何止是隻有筆墨才值得祭奠,其實每一個昨天,每一個前一秒,都曾是今天和下一秒的祭奠……

這周除了結束對《文化苦旅》的閱讀,還是臨帖趙孟頫《春壽宮》。說到做到吧!總覺得以前的日子像白癡一樣過了,過去的時光幾乎虛度。韶華逝去,好在現如今生活中還有壯志激情,歲月如歌,筆墨紛呈,詩情畫意。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篇九

我不知道能不能算作看過一本書,也不知道這能不能算作一本書,想必人們對餘秋雨散文所作的評論已經是多如繁星了,我此舉不免有些班門弄斧之嫌,我沒有看過所謂的世界名著,只因自己沒有這麼高的品味。然而對這些著作等身的大作家平足論道,又不免太膚淺了,終究還是忍受不住激情的。誘惑,心靈的撩撥,我想談談這本書。

這本書是由上海戲劇學院教授,上海寫作學會會長餘秋雨所寫。他是1946年生於浙江,在海內外出版過學術專著多部。出版有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筆記》等。餘秋雨散文的歷史氣息很濃,像《酒公墓》、《陽關雪》等許多的篇章,其中濃縮了歷史,濃縮了人生。在《道士塔》心中透露的就是一種情緒。人們往往吧敦煌石窟的罪人歸結於王道士,從一個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是當時的那種所謂“官員”的官員的錯,一個國家都如此的了,又何況一個如此無助的人呢?王道士爲生活的所迫也只能如此的了。作爲華夏子孫無不對此感到悲憤的,卻很少人像餘秋雨那樣洞察更深層次的原因。

文中又這麼一段“許多非主課老師卻實在有點認不得了,這些非主課老師大多也早退休,今天特地趕來,靜靜地站在路旁,站在樓梯的拐角處,期盼往日的學生能認識他們,我的目光與他們一碰撞,立即感受到他們的期盼,便快步趕上去,一邊呼喊着“老師”,一邊試圖以最快的速度回憶起他們的姓氏。由此可見秋雨心中更有着深厚的師生情誼,友情對秋雨來說也有重要的地位。讀秋雨散文,就如讀着一本厚厚的歷史,更有萬象的人生態度和豐富的個人情感。

道士塔、莫高窟、陽關寄託着他悠遠的憑弔,寂寞天柱山、風雨天一閣,承載着他沉重的喟嘆,白髮蘇州、江南小鎮,蘊含着他深沉的思考。貞節牌坊令人感慨,貴池儺事又警人反思!邊塞大漠中,留下他道道車轍,廬山石級沾上他輕輕的腳印,江南山巷中回想着他的感嘆,殘簡斷垣中閃現他佇立的身影……

去欣賞他吧,你會發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