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好奶爸育兒經讀後感

讀後感2.12W

第一篇:好奶爸育兒經讀後感

好奶爸育兒經讀後感

好奶爸育兒經讀後感

收到了《好奶爸的育兒經》就迫不及待的打開來看。這本書是一本教男人怎樣愛老婆孩子的教科書,作者王曉東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合格的好奶爸,值得許多奶爸的學習。

書中從教你怎樣找老婆開始到怎樣準備懷孕再到怎樣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寫的非常詳細。好多事情也都是如我們自己親身經歷一般很親切,我自己也是32歲剖腹生下了寶貝女兒,我和老公都很興奮也很茫然,面對那麼小的孩子真是手忙腳亂,幸好有婆婆和我姐的幫忙照顧才讓我們在實踐中慢慢的學會了照顧女兒。從女兒4個月開始就是我自己一人獨立照顧女兒,由於奶水不多有那麼一個多月厭奶期女兒拒絕用奶瓶自己吃奶粉,我只好用調羹一勺一勺的喂,天天忙得真是不可開交,後來想了一個辦法把橙子切開了擦在奶嘴上然後塞進女兒的嘴巴里,由於橙子是甜甜的味道女兒就咀了,這樣才又自己吸奶瓶了,那天正好是三八婦女節我至今還是記憶猶新呢,真是很感慨做媽媽的不容易啊。老公那時候也表現不錯,每天早上就要買菜,把鯽魚蘿蔔絲湯還有飯給我做好再去上班,沒有什麼事情也會盡量的早點回家幫忙照顧女兒,晚上還要起來衝奶粉,兩個人是累並快樂着。看着女兒一天天的長大心裏真是比喝了蜜還甜。都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才能真正的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雖然公公婆婆還有我的父母由於條件不容許幫忙帶女兒,但是我心理沒有任何的怨言,因爲我覺得照顧女兒本來就是我們兩人自己的責任不能強加給父母,父母把我們養大供上大學已經很不容易了。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女兒生病看醫生了,一去就是一天的時間排隊打吊針,看着孩子痛苦的樣子真是希望自己能夠替代孩子生病。這樣磕磕絆絆到了2週歲10個月送去幼兒園我才稍微的輕鬆一些。從準備懷孕到女兒幼兒園託班上學期我一直都是全職主婦,直到女兒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託班下學期我纔在家門口很近的地方找一份工作來做,既能接送女兒又能與社會接軌了。

現在由於老公的工作比較忙,平時女兒的生活學習都是我管的多些,老公只是在大的方向上把把關,希望老公能多抽出點時間參與到教育女兒上來,有時間也讓老公好好地看看這本書,像我們的作者王曉東老師多多的學習。感謝安康的各位老師給我們精心挑選這麼多精彩的育兒書籍,您們辛苦了!

第二篇:《莫扎特效應》讀後感--音樂育兒經

《莫扎特效應》讀後感--音樂育兒經

在懷孕的時候,就知道了給寶寶進行胎教的作用,但是自己不會唱歌,只好在網上找一些胎教音樂用mp4播放給寶寶聽,當時沒有什麼功利目的,只是按照現在比較流行的方法給寶寶培養點樂感而已。

看過《莫扎特效應》這本書之後,突然意識到當時那樣做是多麼明智,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沒有給孩子專門選取胎教音樂,更沒有選擇莫扎特的音樂。以前只知道莫扎特是個偉大的音樂家,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從這本書中瞭解到莫扎特是個音樂天才,因爲父親是宮廷樂師,所以他母親懷孕的時候就已經進行“胎”了,三歲開始彈琴,6歲開始作曲,8歲寫了第一部交響樂……這些天才的表現讓我們望塵莫及,但是因爲他下了寶貴的音樂財富,才讓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莫扎特的音樂,用音樂喚醒孩子的頭腦、健康和創造力。

我家孩子有兩歲半了,這段時間對音樂有了自己的感覺和詮釋,每當聽到音樂聲起,就會左右晃動身體,或者搖頭晃腦,如果是吃飯的時候聽到了音樂,就會把筷子當成鼓槌,在碗上敲敲打打,配合着音樂在那裏自娛自樂。我想或許這就是我懷孕時候胎教和他出生之後給他用音樂“磨耳朵”起的作用吧。

以前對孩子進行音樂薰陶,只是簡單播放音樂,因爲自己不懂,所以也沒法指導,有一段時間孩子聽煩了,只要我打開音響他就關掉,我在反思是否我的方法錯誤了。正在這個時候看到了《莫扎特效應》這本書,這本書不僅介紹了莫扎特的音樂才華和創作的優秀作品,更是把孩子從嬰兒期到幼兒期劃分爲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對孩子的發育特點、如何引導孩子進行音樂薰陶、莫扎特音樂的獨特作用以及可供選擇的莫扎特曲目,都有詳細的說明和介紹。比如第五章是跳舞和玩耍爲主題的1歲半到三歲,分爲大腦的新旋律,搖一搖、敲一敲、滾一滾、耳朵的音樂、聲音之橋、尿布之舞、同聲歌唱、莫扎特音樂選曲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既有理論知識的普及,又有身邊案例的分析,也有針對這個階段孩子如何運用莫扎特音樂喚醒孩子的大腦案例分析,非常豐富,便於父母尤其是不懂音樂的父母操作,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音樂啓蒙書。

很慶幸,這個時候看到這本書,今天就忙着在網上下載莫扎特的音樂,根據我家寶寶的年齡進行音樂教育了,呵呵。

第三篇:育兒經

感 謝 信

我們是新世界百貨2014年以來的vip老客戶了,從2014年至今都非常喜歡貴商場的購物氛圍和節假日舉辦的各種活動。就在今年的1月10日下午,我和家人在kisscat和roat專櫃購物以後,因爲趕時間就匆匆忙忙回到了家,結果回家後才發現錢包不知不覺什麼時候弄丟了,最重要的是裏面放着身份證和醫保卡,醫院的就診卡以及各種重要的證件,真不知還找不找的到的。

正當我們抱着僥倖的心理在趕回貴商場的路上時,接到了貴店一樓的樓層主管石學麗的電話詢問“是不是我們丟了一個錢包“,”在我們商場被戶外爵士一郎專櫃的員工石學良撿到了”,“請我們趕快回來認領一下”。接到這個電話以後,我們的心總算安定了下來,於是趕到了貴商場的總檯順利的找回了丟失的錢包。

真的非常感謝“戶外爵士一郎”專櫃的“石學良”先生,也非常感謝新世界百貨能擁有這樣的員工,非常謝謝!衷心的希望你們的商場蒸蒸日上,希望你們能擁有像我們一樣越來越多的老客戶。

你們的老客戶

彭芳彭媛

二o一o年一月十一日

第四篇:育兒經

一是把好選任責任關,進一步強化幹部選拔任用責任意識。一是把好選任責任關,進一步強化幹部選拔任用責任意識。把好選任責任關在每次開展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前,廳黨組專門召開會議,明確了堅持原則不動搖,執行標準不走樣,履行程序不變通,遵守紀律不放鬆,違反紀律必追究的原則,提出了按照《條例》和中紀委、中組部《關於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風進一步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的意見》以及有關法規要求, 做到不符合規定的不上會、不研究、不任免,同時還對選拔任用工作的各個環節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強調了責任追究,對負責具體實施和紀檢監察的人事處、紀檢組提出了嚴格要求,在召開羣衆推薦大會之前,廳領導專門就提任崗位及職務、提任條件、資格和崗位要求進行了說明。在選任工作的具體承廳過程中,人事處帶頭執行和模範遵守《條例》,制定了具體的實施計劃,按照規定的基本條件、任職資格、方式、程序和範圍進行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如實向廳黨組報告民主推薦、民主測評等情況,考察組和紀檢組各司其責,認真履行考察和紀檢監察職責,保證了選拔任用工作的各個環節得到有效的把控及整個幹部選任程序規範運行。是重視民主推薦,進一步強化幹部羣衆的參與權。二是重視民主推薦,進一步強化幹部羣衆的參與權。兩年的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在決定擬提拔人選前,首先在全廳範圍內公開擬提任崗位,同時按照提拔擔任相應職務幹部應當具備的資格,將廳機關和 xx 中心全體幹部中符合條件的人員名單全部予以公示,隨後召開幹部職工大會,採取會議投票方式進行民主推薦。三是把好考察關,進一步強化幹部羣衆的選擇權。三是把好考察關,進一步強化幹部羣衆的選擇權。

第五篇:羅傑斯的育兒經

近來,在新加坡的南洋幼稚園,經常能看到一個年過六旬的外國老頭接送幼女的身影。令人驚訝的是,這個老頭竟是世界投資界的傳奇人物、國際著名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他被股神巴菲特稱爲“對市場大趨勢的把握無人能及”,而如今他對愛女的人生投資方式,更是成爲富豪圈裏的佳話。

2014年12月,羅傑斯的《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12封信》一經出版,就在世界範圍內颳起了一股旋風!一時間,投資大師如何爲女兒投資成了世界衆多父母矚目的焦點——

爲上幼稚園,搜遍全世界

1942年10月,吉姆·羅傑斯生於美國南部亞拉巴馬州的一個普通家庭。從耶魯大學畢業後,羅傑斯繼續在牛津大學深造,後來進美國陸軍服務。退役後進入華爾街工作,1970年,他與合夥人共同成立了面向全球的量子基金。此後的10年裏,該基金贏利超過4000%,而同時期的標準普爾指數只上漲了不足50%,他創造了至今爲止無人能超越的投資奇蹟。1989年至1990年,他開始實施自己一生的夢想:駕駛摩托車環遊世界,其間跨越了六大洲並創造了吉尼斯紀錄。在環遊世界途中,他也沒忘記在所經過的國家繼續投資。

直到1998年,55歲的他邂逅了29歲的丹麥美女佩奇·派克後,他這種狂熱的工作狀態纔得到調整,他們的愛女也來到人世。這讓人羅傑斯欣喜若狂,他不僅給女兒取了小名叫“happy”,還給她又起了箇中文名字“樂樂”。從此,只要女兒需要,他可以放下手頭任何事,隨叫隨到。他常用中國名言形容自己對女兒的態度——俯首甘爲孺子牛!

隨着樂樂長到3歲,羅傑斯卻有了新煩惱——他不知道哪個幼稚園最適合女兒?他的眼光並不侷限在美國和歐洲,而是全世界。於是,他開始了世界大搜索。而符合他標準的第一要素竟是——要有良好的華文環境!

圈裏的朋友推薦了紐約貴族幼兒園,蓋茨的孩子都曾在那就讀。羅傑斯卻不以爲然,因爲在貴族學校就讀的孩子,接觸面太窄,並不適合自己女兒的成長。

“那就去英國吧!”又有朋友向他推薦。然而,考察了之後,他發現英國教育出來的孩子雖然紳士,但都很刻板,讓人感覺到暮氣沉沉,這樣的孩子是跟不上世界潮流的。

那陣子,羅傑斯的朋友們都知道,這個金融大鱷在餐桌上緘口免談一切金融問題,卻對各國幼稚園和國小的狀況熱切詢問。他甚至對一個香港的朋友說,他立志要讓女兒到上海讀書,並且早就給女兒請好了來自中國蘇州的保姆。

就在他爲樂樂四處尋找幼稚園的時候,佩奇帶着3歲的樂樂回到家鄉丹麥,打算讓女兒在丹麥上幼稚園。羅傑斯頓時急壞了,他立即趕往丹麥。他難以理解妻子的選擇,一個人口只有700萬的國家,又如何融入世界呢?佩奇卻認爲他小題大做,羅傑斯耐心地向妻子解釋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舉的例子竟然是中國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

見妻子難以理解,他就武斷地把孩子帶回了美國,那是他們夫妻第一次爭執。此後,佩奇也不再過問孩子的教育,她認爲羅傑斯或許是心血來潮,折騰累了,就安靜了。然而從那

之後,羅傑斯又把目光瞄準了亞洲,印度、日本等國家,但還是難以找到最適合女兒的幼稚園。

佩奇原以爲丈夫會放棄,可讓她想不到的是,2014年,羅傑斯突然對她提出到中國永久居住的想法。佩奇完全不能理解,那是一個和美國完全不同的國家,別說是孩子,就是大人也可能一時難以適應。而羅傑斯卻告訴她,二十一世紀是中國的,只有在那樣的國家,女兒才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天啊!又是孩子,佩奇對羅傑斯的狂熱非常不解,他這是愛護孩子?還是又一次把孩子作爲了投資對象呢?那時,他在自己的《風險投資家環球遊記》序言表示:“在我遊歷的116個國家中,我最喜歡中國,很想在中國上海定居。”

爲女學華文,富豪做義工

然而,羅傑斯也不能完全忽視佩奇的意見。他規定保姆只能對女兒講中文,他甚至希望女兒在學會講英文之前先學會講中文。也就是從那時開始,羅傑斯開始用日記的形式,記錄女兒的成長。可中文畢竟是一種難學的語言,保姆更不是母親,樂樂的學習興趣並不高。

爲了提高女兒的興趣,羅傑斯決定和女兒一道學中文。父女倆牙牙學語讓佩奇也開始對東方古國產生了濃厚興趣。於是,她同意跟着羅傑斯到中國上海的宋慶齡幼稚園考察。那裏完善的教育方法和淳樸的民風讓他們覺得很滿意,可佩奇畢竟是在歐洲長大的,她很難一下子適應中國的生活習慣,她也不會說漢語,不會用筷子,母親都不適應,孩子怎麼會適應呢?

隨後,羅傑斯夫婦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前往新加坡考察。佩奇一下子喜歡上了這個花園城市:這裏空氣清新、學校教華文,醫療衛生好,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完美的城市。的確,新加坡有85%的華人,中華文化在那裏有着長期的影響,羅傑斯覺得這是佩奇適應中國的一個橋樑。於是,2014年他們得到了新加坡永久居住權。

而在新加坡定居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新加坡的南洋幼稚園和南洋國小。2014年6月,羅傑斯打聽到新加坡著名的南洋國小,於是前往聽了王梅鳳校長主持的小一報名講座,王校長介紹這所重視華文,強調紀律,培養學生向上向善品德教育的學校。這場普通的講座竟感動了羅傑斯,會後他緊緊握住王校長的手,一再請求她收留自己的女兒。

王校長雖然認出了眼前的家長竟是大投資家羅傑斯,但也十分爲難。後來羅傑斯瞭解到,學校現有學生400人,很多家長是懷孕了,就立刻打電話到學校報名,一般都在孩子入學3年前就報名了。之後才報名的,入學機會很渺茫。這可急壞了羅傑斯夫婦,新加坡又是個制度嚴肅的國家,怎樣才能進校呢?

羅傑斯不斷請求王校長,但毫無進展。就在他一籌莫展之際,有個熱心的家長建議道:“可以做家長義工!但只怕你放不下架子!”確實,一個超級富豪、投資大師,如果到國小做義工,一定會成爲一條重磅新聞。但羅傑斯還是興奮地跑去找王校長,提出甘願當義工,只要能爲女兒爭取優先權。王校長被羅傑斯的愛女之心感動了,答應了他的要求。

在羅傑斯辛勤地工作下,女兒樂樂終於在等候名單上排到了158名,不過希望仍然渺茫。羅傑斯再次找到校董,一再表示對中華文化的喜愛,還表示他一定會堅持做義工。經過校董的斡旋,這才敲定了優先錄取。可羅傑斯還是放心不下,因爲女兒是否能適應纔是關鍵!

一天午後,樂樂像往常一樣騎在羅傑斯的脖子上,羅傑斯故意問道:“寶貝,爸爸怎麼老說不了?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呢?”這是中國傳統繞口令,也是樂樂喜歡的節目。女兒雖然只有4歲,卻好爲人師,她摟着爸爸的脖子說:“我知道了,你是想讓我教你學中文。”樂樂的興趣問題逐漸在羅傑斯的有效“投資”安排下迎刃而解了。

舉家遷獅城,書信寄父愛

爲了樂樂上學方便,羅傑斯開始在幼稚園附近1公里內尋找住所。但接連看了40套房子,他都不滿意。作爲父親他考慮得太細緻,他堅信童年的時光,會影響人的一生。

2014年9月,樂樂終於進入了南洋幼稚園,而羅傑斯夫婦卻開始了他們的家長義工之旅。佩奇積極地爲學校的英文課程貢獻力量。而羅傑斯會幫助校園修剪花草,爲此,他推掉了一些演講。他的行爲讓校董大爲感動:“我以爲你只是說着玩玩!”羅傑斯卻正色回道:“言出必行!”就這樣他共做了近百小時的家長義工!面對媒體的好奇,他解釋道:“我很高興能通過家長義工來幫助樂樂入學,我覺得做義工並沒有什麼不妥,我可以邊做義工邊瞭解這所學校!”

在幼稚園,羅傑斯非常低調,但還是有不少老師前來請教投資心得。羅傑斯態度友好,如果有人願意教他學中文,他會高興地像個孩子,樂樂也因此很受大家的喜歡。

樂樂被排在的一年級的“尊敬班”,班級華文教師鄭麗芳說:“樂樂的華語講得很流利,人很好學,做什麼都要做得盡善盡美。如果因爲生病缺課,第二天到校,總是先把課業做好才玩。老師同學都很喜歡她。”羅傑斯欣喜地看到女兒適應得非常好,而且克服了一些嬌生慣養的毛病。而羅傑斯也不像其他富豪專僱保姆接送孩子,只要他在新加坡,他總會按時接送孩子。對待別人的不理解,他解釋說:“這是紀律,我們不能要求孩子遵守紀律而忽略了自身的修養。”

以前是羅傑斯鼓勵女兒學中文,可樂樂掌握中文後,在家幾乎都說中文,羅傑斯帶比畫地還能瞭解大概,而佩奇卻猶如聽天書了。“我們是不是錯了?”佩奇忍不住擔心,確實,羅傑斯的行爲也受到很多質疑,但他一直認爲:一件事情如果遭受到衆多的質疑,那就離成功不遠了。

他對佩奇說:“我們確實錯了,我們應該同時也學習中文,孩子現在是我們的中心!”之後,他請來了優秀的中文教師,一家人都成了學生。羅傑斯是個不看電視的人,但他讓女兒看dvd學華語和西班牙語。他說:“女兒看《灰姑娘》,不懂西班牙語版說什麼,卻可以看華語版來了解。她的華語比西班牙語行。”

樂樂的進步不僅是語言上的,她在金融上的看法也深受父親的影響,雖然只是孩童稚語,卻也有主見。一次,樂樂在爸爸看財經新聞時說道:“美元並不保險,要讓媽媽持有人民幣!”

2014年,羅傑斯的第二個女兒“小蜜蜂”在新加坡出生,而他隨即作了一個讓世人側目的決定,賣掉紐約的資產,在新加坡長久居住。在外人看來,這是夫唱婦隨,但他們夫妻內部卻發生了爭執。“紐約是我的第二故鄉,對那裏的一草一木都飽含深情。難道你打算讓我

們以後回到紐約時,充滿漂泊感嗎?”佩奇無法理解羅傑斯的決定。

“只有專注,才能成事!”這是羅傑斯一貫的觀點,他在資本市場上投資是如此,在選擇居住國家上,他更表現得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佩奇一怒之下回了丹麥。

在兩人分離的日子裏,羅傑斯給佩奇寫信道——要知道把兩個女兒扶養成人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探險。樂樂還在你肚子裏的時候,我已經替她準備好一張世界地圖及一個地球儀,還有一個小豬撲滿。當然,我也會替碧兒準備好。這般深情的父愛終於喚回了妻子的支持。

在新加坡,羅傑斯除了爲世界知名媒體撰稿外,還必須到世界各地巡迴演講,但再忙他也會抽出時間陪伴家人,而且他找到了更好的方式來表達愛意。他用寫信的形式爲女兒積累財富,因爲信裏包含着他對投資及人生的理解,更包含了他濃濃的父愛。

其實,讓孩子學中文,只是他教育的一部分,他把畢生的智慧和濃濃父愛都濃縮在《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12封信》裏。他教育孩子不要受別人影響;他的孩子可以不聽他的話,但必須遵守道德倫理;還有擁抱理想、終生儲蓄及善於在普通的信息裏發現機遇等等。羅傑斯已經爲樂樂準備了5個小豬儲蓄罐,樂樂也儲存了不少錢。羅傑斯還爲11個月的小女兒開了銀行賬戶,有瑞士的,也有中國的,卻沒有美國的銀行賬戶,因爲他並不看好美國經濟。

在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採訪的時候,羅傑斯說:“我是一個喜歡讀歷史的人,據我所知,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那樣,能夠大起大落四五次之多。我看埃及,只興盛了一次,羅馬只興盛了一次,就連英國也只興盛了一次。中國卻興盛了四五次,他們當然也有過四五次的衰敗。我不知道爲什麼他們有這個能耐,也許是這個國家的基因使然吧。”

看來,投資大師不僅僅對中文有興趣,更對中華歷史倍加崇拜。“我會在新加坡至少居住12年,直到孩子們都國小畢業,我最大的夢想還是去中國定居!”

羅傑斯的行爲是否正確,需要時間去驗證,但他對女兒濃濃的父愛及對中華文化的推崇,卻向世人展現了一個冷靜睿智的投資大師內心最溫情的一面。羅傑斯這樣寄望於女兒:我不在乎她們成爲什麼,只要她們做她們喜歡做的事情就行。如果她們喜歡做飯,我希望她們能擁有一家飯店;如果她們喜歡成爲園丁,我希望她們能有一個花園;如果她們喜歡投資,我希望她們成爲投資家……

奧巴馬日前接受《essence》雜誌採訪時談及家長應如何幫助孩子學習的問題,奧巴馬錶示,無論家庭經濟狀況怎樣,家長在這方面肯定可以做的一件事情,是禁止孩子在非節假日和週末的晚上看電視。他還指出,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很重要。

奧巴馬告訴《essence》,自己的兩個女兒瑪麗亞和薩莎在上課的日子晚上不看電視。奧巴馬說,兩個女兒放學後先做功課。如不能在晚飯前完成功課,她們要在飯後繼續。做完功課後,她們可以看書至睡覺。瑪麗亞睡覺的時間是晚上9時,薩莎比姐姐早半小時上牀。

總統教育子女的經驗之談還包括,家長應與孩子的老師保持接觸。奧巴馬說,雖然擔任總統以來公務繁忙,但他從未錯過一次家長會。

第一夫婦還從小就培養兩個孩子對自己教育的責任感。兩個女兒從4歲開始就學會定鬧鐘、自己起牀,自己整理牀鋪,自己準備好準時上學。奧巴馬與第一夫人米歇爾身爲家長只起監督作用。

在女兒還是嬰兒時,奧巴馬與米歇爾就開始給她們讀書,同時鼓勵她們珍惜教育的機會。奧巴馬說,毫無疑問,與其他家長相比,他與米歇爾有較多的資源和特權,但他指出:「我不管你有多窮,你可以在一週的上學時間關掉電視。」奧巴馬在本月較早時給國會遞交的2014年預算草案中,在提議凍結大部分國內開支的同時,卻提議給教育領域增加撥款40億。此外,在7870億元的振市案中,也撥出43.5億建立競爭性的獎勵計劃,給進行教育改革的州撥款。總統重視教育由此可見一斑。

此次採訪刊登在《essence》的3月刊中,並於本週在市面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