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戰拖有術讀後感

讀後感7.94K

第一篇:戰拖有術讀後感

戰拖有術讀後感

戰拖有術讀後感

五月份參加安康的活動幸運的獲得了《戰拖有術》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人傑弗瑞。考姆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給了我們很多的見解和幫助。

首先讓我真正的瞭解了什麼是拖延症,拖延是一種習得的行爲,但某些先天性的人格特點會增加一個人採取這種行爲的可能性。拖延就如同大腦和環境共同譜寫的舞曲。

書中詳細的介紹了拖延者的六種類型以及各類型的特點:神經質完美主義者;大買賣追逐者;習慣性擔憂者;叛逆型拖延者;戲劇性上癮者;憤怒的給予者。在書的最後面還配有拖延小測試,可以幫助你確定自己當前拖延程度,也可以讓你清楚的知道,需要採取哪些步驟來執行你的戰拖計劃。我也測試一下結果是16分屬於第二14---23分階段的:你的拖延靠近習慣性拖延的邊緣,你需要一次徹底的調整,儘可能擺脫雜亂和拖位。測試的結果還是很準確的。

書中還介紹了康復中拖延者的七個習慣1,用時間管理自己2,制定小目標,一天一小步3,專注於任務本身4把事情寫下來,5,消除讓人分心的事物6,有回報意識7,學會自我評估的技能

看完這本書對自己的拖延程度有一個具體的定位,接下來就是努力的戰勝拖延,只要平時多用心,堅持住相信我們會有很大的改善。感謝安康提供這麼好的書給我們,謝謝!

第二篇:貨幣戰讀後感

《貨幣戰爭》讀後感

讀完宋鴻兵的《貨幣戰爭》,覺得書裏所寫事件的因果關係應該可以歸爲陰謀論,全書以歐洲乃至世界久負盛名的金融家族——羅斯柴爾德家族爲主線,描述了從19世紀初到現今,這些銀行家們通過控制貨幣,導致了美國獨立戰爭,美國1929的經濟危機,兩次世界大戰,這些銀行家甚至控制了戰爭的慘烈程度。 《貨幣戰爭》顧名思義,是以貨幣爲手段發動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首先,書中開篇便以著名的滑鐵盧之戰作爲導火索,引出了羅斯柴爾德家族利用這場戰役的勝敗而發動的英國公債收購戰。而這只是金融寡頭們開始逐步控制貨幣的首戰。但是隨後將至的事件告訴我們,貨幣戰爭並不是沒有硝煙的,銀行家們爲達到他們的利益目標,不擇手段甚至挑起戰爭,他們的野心遍及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1812年,美英戰爭爆發,爲的是第二合衆銀行的貨幣發行權;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爲的是解決歐洲積重難返的財務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被強迫承擔了龐大的戰爭賠款,這次有悄悄地爲1939年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買下了禍根;1973年中東戰爭爆發,爲的是給美元解套……在這些硝煙瀰漫的戰場背後,金融大財團是始作俑者也是最終的獲利者。 下面就書中的案例發表一下我的感想:

一、 私有性質的中央銀行——美聯儲

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其實既不是“聯邦”,更沒有“儲備”,也算不上“銀行”,美聯儲的存在使得美國沒有貨幣的發行權。美國政府想要得到美元,就必須將美國人民的未來稅收(國債)抵押給私有的美聯儲,有美聯儲來發行“美聯儲券”即“美元”。

由此可以看出,一個國家掌握貨幣發行權是極其重要的。美國式

由死人銀行掌控貨幣發行權,而中國則是由國家(中國人民銀行)壟斷貨幣發行權。如此一來:①可避免貨幣分散發行時帶來銀行倒閉、金融混亂事件的發生,便利商品的流通保持經濟穩定發展;②有利於國家對貨幣流通量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適當比例,保證通貨的穩定;③有利於加強中央銀行加強自身的經濟實力;④有利於推行國家貨幣金融政策,便利政府利用中央銀行手中的貨幣工具來管理和調節國民經濟,實現國家的宏觀經濟目標。

“只要我空號只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這是老羅斯柴爾德的一句名言。這句話更是深刻掲示了現代社會一切活動的經濟根源,所以羅斯柴爾德家族才能以此控制了歐洲及美國的經濟和政治。相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的是,中國走的是社會主義道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同時,上層建築是制約和反作用於經濟的,國家的權利掌控了中國的貨幣發行,因而中國的金融命脈、工商業命脈和政治命脈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然而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的大浪潮中,能否牢牢把握住本國的貨幣發行權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挑戰。

目前世界最熱門的金融話題之一就是美債和歐債危機,他們的走向將直接決定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特別是歐盟在歐元這一統一區域貨幣下如何解決好希臘、西班牙等國的政府債務問題將對整個債務解決的結局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這是經濟層面的。在美債和歐債危機中其形成的機理很多程度上是相同的,但在解決問題的機制上卻是決然不同的。這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就是貨幣發行權。對於歐元區的歐

債危機而言,其解決問題的最大的難點也在於貨幣發行權。歐元的出現是作爲歐元區的統一貨幣而發行和流通的。在歐元機制下,加入歐元區的各國必須放棄本國的貨幣發行權而改由歐洲中央銀行發行統一的貨幣歐元,同時,加入歐元的國家必須達到歐洲央行所確定的政府債務與財政收入、gdp的規定比例標準。這兩個條件實際上就是限制了政府的無限度支出,也從而束縛住了歐元區各國政府的行政能力。但在歐元內,各國的歷史經濟基礎條件和各國的國民福利狀況、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等存在一定的差異,這樣,在有限的政府財力範圍內既要保持和促進經濟的增長——特別是在次貸危機爆發而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狀況下,又要維持國民福利不降低確實給各國政府——特別是弱小的希臘等國,出了個不小的難題。在此形勢下,貨幣發行權是徹底失去了,但政府發債的權利卻沒有完全失去而僅僅是得到了監管和控制,也就是說,爲了解決本國的國民福利和經濟增長問題,依然可以行使國債發行權。但是,沒有了貨幣發行權所支撐的國債發行,就好比一個人失去了一支左腿,剩下一支右腿,而只能蹣跚走行。更何況,其所發行的國債必須要獲得投資者的青睞才能不斷的發行,這就依然需要各國的銀行等金融機構購買其發行的國債。其發行國債的成本以及對市場的吸引力要依賴於其經濟的發展前景和政府的償債能力,一旦其國債評級遭到降低,就意味着其融資成本的上升,而如果此過程不斷繼續,最後就要失去市場吸引力,從而引爆債務危機,最終走向國家破產。這就是當前希臘等歐元區國家的債務危機。

歐債危機的進一步發展,必然會拖累整個歐元區國家。事情的發

展是很明確的,失去貨幣發行權後的希臘等債務危機國家,最後只能是通過歐洲中央銀行的救濟才能解決。這就好像地方政府出了問題必須最後由中央政府解決一個道理,也可以稱爲“子債父還”。支配歐洲央行的是法國、德國等大型經濟體及經濟狀況較好的國家,如果歐洲央行大力不惜代價的救助遇到危機的國家,就必然會犧牲自身的國家經濟增長和國民福利,甚至使自己的國家背上沉重的包袱,這就相當於給失血的人輸血,而輸血的最終結果也是不確定性的,不知道病人能夠恢復自我造血機能。這也就使歐洲央行的救助行爲成立了“雷聲大、雨點小”。

因此,迴歸問題的本質,已經揹負沉重債務負擔的希臘等危機國不可能再發行新的債務,而只能是削減財政支出,這包括削減國民福利、裁員、削減刺激經濟的支出,其最後的結果將會引發全民的不滿,以及經濟發展停滯,甚至倒退,失業率高居,這也許會危及到國家和政府的穩定;歐洲央行則擔心大量發行貨幣而救助危機國會引發歐元區的通貨膨脹,以及主導歐元區貨幣政策的法國、德國等強勢國家會擔心損及自己的經濟增長和引發全民不滿,這也註定歐洲央行不會不惜代價實施救助措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救濟也並非免費午餐,其也會與歐洲央行無異,要求危機國削減國民福利和政府支出,而正是危機國根本上所不能承受的。這樣,最後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危機國只能退出歐元區,而重新掌控貨幣發行權。而這樣的結果,必然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最終導致歐元的破滅。

所以,從根本上講,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應該失去自己的貨幣

發行權,而歐元區這樣的區域性貨幣則只能成爲一種貨幣體系的嘗試。歐元區繼續存在的唯一條件,就是建立歐洲大聯邦政府,從而在執行諸如經濟救助等行爲上不會患得患失,而實施集中有效的救治。這就是譬如的現在的美利堅合衆國。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政府已經停擺,阿諾所領導的我們所向往的加利福尼亞州也不斷瀕臨破產的邊緣,美國的債務危機及其影響甚於希臘等任何一個歐洲危機國,但其掌握着美元這一世界貨幣的發行權,幾乎沒有人擔心美債會最終出現違約。這就是掌握貨幣發行權和不掌握貨幣發行權的根本性區別所在。

我們不得不說,作爲一個國家,如果失去了貨幣發行權,那麼就失去了主導這個國家經濟和政治的權利。

二、 “剪羊毛”與美國1921年農業衰退

“剪羊毛”是銀行家圈子裏的一個專用術語,指通過創造通貨膨脹再製造緊縮來獲利。而能引起通貨膨脹的唯一原因就是貨幣的發行量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國民經濟增長速度。通貨膨脹對經濟而言就是一場噩夢,那麼歸根結底還是回到了前買說到的貨幣發行問題。就如發生在美國的“剪羊毛”事件,美國政府沒有貨幣的發行的權力,私人中央銀行美聯儲纔是真正的貨幣發行者,它的存在是爲這些私人銀行家牟取利益的工具,美聯儲在1914~1920期間肆意發放大量貨幣,造成通貨膨脹,而在1920年下半年突來的貨幣緊縮使得美國的農民大批破產也迎來了1921年的農業衰退。

第三篇:《服務營銷戰》讀後感

引言服務正在營銷戰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爭勝角色,做酒店也就是做服務,只有優質的服務才能帶來優質的酒店產品;優質的酒店產品才能獲得賓客的認同,進而獲得企業所需的利潤,本書爲我們打開了一扇服務營銷 “武器庫”的大門。

一、服務完善產品

以含服務的標準來分,所有的企業都分爲以下幾種情況:1、所有產品都是有形的,幾乎沒有服務的影子,例如某些製造企業爲客戶提供貼牌加工或者來樣加工業務,只需要提供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即可,銷售與服務都由客戶來負責;2、含有服務的有形產品,譬如家電、汽車燈製造行業的生產廠商,不但要經銷商提供必要的服務,還要爲消費者提供必要的服務;3、是有形產品與服務共存,既銷售產品又提供服務,酒店就是其中之一;4、以服務爲核心,提供輔助性產品,譬如航空公司;5、完全服務,沒有產品交易產生,譬如公交公司、足浴桑拿等等;那麼對於酒店業來說,服務是一種核心產品,無論酒店提供的牀和菜餚有多麼舒適,多麼美味,缺少了相應的服務,這些實物產品就會大打折扣。如果一位客人到北京出差,選擇了一家五星級酒店入住,但得到的是四星,甚至三星的服務,那麼他對酒店的感覺只有四星或者三星,而入住一家三星級的酒店卻獲得了五星級的服務,那麼他對酒店的評價則是四星或五星的水準,因而對我們酒店而言,只有超越客戶預期的服務才能使優質服務,並獲得顧客的認可。酒店的服務是用來完善酒店硬件產品,甚至能起到提升酒店產品品質的左右,就是需要我們切實地,用心地來做 “滿意+驚喜”的服務。

二、服務打造品牌

以服務來打造品牌,將服務品牌化是目前酒店業的大勢所趨。其核心動力是產品的同質化。各酒店都想以品牌使得同質化的服務產品有差異,因此對於酒店來說,品牌從某種角度來說能代表一切。而用服務打造的差異化品牌,能將酒店龐大的服務體系特色化、人格化、形象化,不但讓客戶更容易、更快速地認知酒店,更能直接體現於競爭對手在服務上的差異,讓客戶更容易記憶,更容易識別。因此酒店通過服務來打造品牌,更容易快速地在客戶心中開闢一塊 “印象根據地”。那麼酒店服務成爲一塊 “金字招牌”,會有以下特徵:1、品牌資產價值高。2、品牌的文化含量高。3、品牌抗危機能力強。4、市場佔有率高。5、品牌盈利能力強。目前看來,世界級的酒店品牌如洲際、萬豪、希爾頓、卡爾森、雅高等都有着以上幾個特點。而內資品牌,開元、錦江、金陵、華天等也多少能在這些特徵裏面初露端倪,但還是有頗大的差距。那麼就要求我們這些國內的酒店品牌在服務體系的建設,服務產品的設計以及服務產品的推廣上要加大努力,逐步完善提高。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塑造品牌形象內涵。酒店應該根據自身服務提供能力、競爭對手優劣勢以及目標顧客需求特性確定合適的星級、檔次與類型,並提供相應的服務產品。爲了讓公衆知曉酒店形象,營銷活動非常必要。酒店可實施usp策略 (獨特的銷售主張),即實施一系列獨具個性化的舉措,使品牌形象人格化,提升形象知名度。比如,可以舉辦大型交流會、關心社會公益福利事業活動、開展軍民共建活動等,通過各種大型活動,塑造酒店社會形象,促進顧客美好期望的形成。 (2)實現酒店承諾。品牌的內涵體現於顧客入住時的感知。如果顧客感知符合預期甚至超出預期,說明品牌聲譽建設不僅對外營銷得力,對內服務也如意。實現對客服務承諾對顧客忠誠很重要。斐濟的攝政酒店在發生軍事政變時由於旅遊業衰落遇到了嚴峻的問題。夏威夷大學旅遊管理學院的院長吉·查克給出的建議是: “不需要做什麼特別的事。別裁員,別停電,別降低食物或服務的質量,僅此而已。”查克的理由是,既然攝政酒店當初定位成一個豪華的度假酒店,那麼就必須繼續提供這個檔次的服務,哪怕只有一個顧客。這也正是中國古語中 “一諾值千金”的含義所在。服務承諾的完美體現有助於顧客信任感的產生。 (3)與顧客建立學習型關係。品牌聲譽建設並不只是做一些廣告,開展一些活動就能完成,而是需要實在內容的擴充。與顧客接觸中不斷了解顧客需求,改進各種服務措施才能塑造酒店形象。顧客對於酒店的期望具有模糊性、隨意性、變化性的特點,因此,酒店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產品。

三、服務建立情感

衆所周知,情緒、情感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部分,當人的心理目標趨向實現、或形成新的心理目標時,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情感;反之,如果目標的現實化受阻、倒退或破壞時,就會產生消極的情緒、情感。酒店要通過服務產生的情感信任來獲得顧客的忠誠,其實質就是通過情感信任使顧客感知到企業對顧客的情感,而後,需要得到顧客對酒店企業的情感回報——再次、多次選擇酒店的服務。這樣一個使顧客感受情感到使顧客進行情感回報的過程,就是酒店顧客情感價值的體現過程,也就是顧客對酒店服務由感知到認知的過程。所謂酒店企業的顧客情感價值實際上就是:顧客對酒店提供的情感分享的一種感知,這種感知使顧客產生了對酒店服務的感情,從而促使顧客通過自己的行爲對酒店進行情感回報。這裏的情感價值,包括顧客的情感感知和顧客的情感回報。作爲服務性質的企業,酒店業出售的是以服務爲主的產品,其質量需要顧客的主觀感知才能判斷優劣,因此,在酒店顧客價值研究中,將顧客價值界定爲顧客情感價值顯得更爲貼切和適合,體現了顧客對於價值的高度主觀感受性。事實上,顧客對酒店的情感價值,不僅僅停留在對酒店的情感信任感知方面,顧客在感受情感的同時也會釋放自己的情感,也就是對酒店進行重新選擇,再次選擇,以便把自己的情感回報給酒店。

(1)增強互動溝通。酒店應有定期的顧客聯絡計劃,通過上門拜訪、電話溝通或者網上交流等形式不間斷地與重要顧客保持一定聯繫。一方面通過聯繫增進與酒店感情,另一方面也從溝通中挖掘出更多的顧客個性化的信息,以利於更好的價值投入。例如,對於商務顧客,可以調查該顧客的商務業績或者計劃,以確定其未來走向以及是否可從中獲取更多的顧客份額等。

(2)提供個性化服務。情感性的聯繫在住店期間主要體現於個性化的服務與接觸。個性化服務是指酒店在滿足顧客一般的共同的需求之上,提供一對一的針對性服務。因爲顧客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並且又是複雜多變的,在服務過程中員工應靈活掌握,因時制宜。這樣,顧客就不僅僅是感到滿意,而是會獲得一份驚喜,並且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讓顧客感受到酒店對他的關注程度。我在徐州開元工作期間,十分注重服務營銷的理念灌輸,員工的個性化服務也的確爲酒店帶來了很高的美譽度和客戶的忠誠度。例如,我們的樓層服務員經常爲一些長住客洗滌襪子等物品,使得客人十分的高興和感動。

(3)打造積極的消費體驗經歷。顧客積極的消費體驗有助於建立顧客與酒店服務的情感紐帶。體驗的每個部分,如消費現場環境、服務本身、顧客服務和事件體驗等應緊密結合而保持和諧一致。實踐證明,把情感和體驗聯繫在一起能夠加強顧客溫馨愉悅的感覺。通過演繹服務的特定風格,吸引顧客的參與互動,促使顧客接受服務所傳遞的信息,同時通過積極的消費體驗,與酒店建立積極的情感聯繫。

(4)結構聯繫。除了服務人員和營銷人員與忠誠顧客的聯繫,在相互關係更進一層的基礎上,酒店還應該對忠誠顧客附加更深層次的結構性聯繫。所謂結構性聯繫,即提供以技術爲基礎的顧客化服務,從而提高了爲顧客服務的效率和產出。這類服務通常被設計成一個傳遞系統。例如,馬里奧特發明了快速結帳系統,顧客在頭天晚上便接到帳單,如果認爲帳單沒錯,只需將帳單連同鑰匙放到前臺就可以。如今,大多數酒店聯號都使用類似的快速結帳系統,有些酒店讓顧客通過電視來覈對帳單,甚至用客房電視結帳。類似做法任何酒店都可有所借鑑。

四、服務帶來忠誠

首先,顧客對酒店情感信任的感知能夠直接影響顧客忠誠。酒店和顧客間的關係終究是一種追求各自利益與滿足的價值交換關係,酒店得到顧客的價格付出,顧客必然需要對等甚至更多的價值獲得。當顧客對不同競爭者、同一系列的產品或服務進行選擇時,是基於顧客對酒店服務價值的感知的。顧客評價酒店服務的價值結構所包含的價值因素有核心價值、附加價值、品牌價值、情感價值以及認知成本等,這些因素因人而異,既包含了產品的功能特性、價格高低,也反映了不同購買者的心理要求等。由於顧客對服務是一種主觀上的感覺,因此,各人有不同的看重,在所得中,有的看重數量,有的要求質量,有的要求便利;付出也不同,有的關注金錢,有的重視時間或者精力等。

其次,顧客對酒店情感信任的感知能夠直接影響顧客滿意,然後影響顧客忠誠。顧客的情感體驗直接影響着顧客滿意的程度,不同程度的顧客滿意對顧客忠誠會造成不同的影響。顧客滿意是 “一個人通過對一個產品的可感知效果 (或結果)與他的期望值相比較後,所形成的愉悅或失望的感覺狀態,高度滿意和愉快創造了一種對品牌的情感上的共鳴,而不僅僅是一種生理性偏好,正是這種共鳴創造了顧客的高度忠實”。這說明顧客滿意對忠誠起着很大的驅動作用,但是由於受到隨機因素的影響,顧客滿意與忠誠之間雖不是強相關關係,但具有正相關關係。這也說明,酒店如果長期堅持完善與顧客的溝通,能給顧客一個長遠的期望值並不斷滿足顧客的期望,就能在贏得顧客滿意的基礎上培養顧客忠誠。總之,顧客忠誠和顧客滿意存在着密切的關係,這個關係在顧客高度滿意時可能形成滿意到忠誠的轉化。因此,顧客滿意儘管不是忠誠的充分條件,但也是一個重要的必要條件。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知,顧客對酒店情感信任的感知是驅動顧客忠誠的關鍵因素。顧客在購買前的價值判斷是購買決策的基礎,而購買後是否滿意的心理狀態會影響再次購買。重新購買時,顧客仍會進行價值判斷來決定是否購買,滿意度通過影響顧客對各評價指標值的判定,從而間接影響購買決策。因此,顧客對酒店情感信任的感知是驅動顧客忠誠的根本因素,顧客滿意從過程中影響顧客對酒店服務的感知價值,進而影響顧客忠誠。

第四篇:營銷戰讀後感

《營銷戰》讀後感

在讀《營銷戰》之前,我已經看了許多關於“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與一些商道相結合”的書。它們以一系列的用兵原則、謀略爲基礎,將其思想移植到商道之中,並鋪以實例來說明,讓人在戰爭計謀中領略“商業經營、商業策劃等方面”獲勝的訣竅和思路,所以初讀《營銷戰》,我感覺並無多大新意。在此,我向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謀略家們致敬!並強烈呼籲全國從國小起,結合現今形式開設《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博弈論》等系列課程。

言歸正傳,我們知道,洋人的“市場營銷觀念”,至少領先我們50年。雖然同是將戰爭思想移植於商道之中,但就其先進性和創新性等方面,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營銷即戰爭”,這點我很是贊同,現今社會,是充滿競爭的社會,“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的現象天天上演! 在我看來,市場營銷無非就是1.市場調查2.生產顧客需要的東西3.將產品或服務賣給顧客(6ps,4cs)4.得到錢然後又是1.2.3….周而復始。但《營銷戰》說"今天的市場營銷的本質並非爲顧客服務,而是在同競爭對手的對壘過程中,以質取勝、以巧取勝、以強取勝。簡言之,市場營銷就是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敵人就是競爭對手,而顧客就是要佔領的陣地"。即市場營銷就是“同競爭對手搶生意”。這確實蠻有

意思,細想起來就是這樣(競爭無所不在啊)。我覺得這很有創造性,因爲它在傳統觀念之外且不反對主流營銷管理理論。但我覺得,現今社會不可能純粹以競爭對手作爲參照對象。因爲我們資源有限,只是在實戰中強調面向競爭對象是片面的。人才是競爭的主體,就目前中國企業而言,人才跳槽率相當高。人事不穩定,發展談何容易?還有目前中國物價飆升得無比厲害,原材料採購佔去大量資金,提價又是阻礙重重,提價或者減量不減價令低收入消費者忍聲吞氣多久(“營銷觀念與顧客導向並不能保證企業生存與發展”,怨聲載道的社會造反了怎麼辦?)?又如利比亞,一個戰爭不斷及不穩定的環境,如何安定發展?上述幾種,競爭有何意義?雖然逆境之中也有優秀的公司採取諸如可以歸類到《營銷戰》裏的策略取得成功,但畢竟只是少數。

現在回頭來看看《營銷戰》,作者借用了偉大的軍事戰略家克勞塞維茨的兩條戰略原則來分析這些戰爭,包括兵力原則和防禦優勢原則。一場戰爭,參與者無非進攻、防禦二事。進攻就要集中優勢兵力,好到用在刀刃上。至於防禦中說的“防禦這種作戰方式就其本身來說比進攻這種作戰方式強“,我覺得不盡全對,法國二戰時的馬奇諾防線,還不只是個擺設?

營銷戰的陣地是你的頭腦而不是顧客的辦公室或者商店。在頭腦中,你要結合目前情況選擇防禦戰原則、進攻戰

原則、側翼戰原則和游擊戰原則,然後投入到實踐中去。接下來的我認爲是此書的精華部分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具體來說,防禦戰原則僅適用於市場領先者,包括:ⅰ只有市場領先者才應該考慮進行防禦ⅱ最好的防禦策略是進攻自我的勇氣;ⅲ要時刻準備阻止競爭者的強大營銷攻勢。

進攻戰原則適用於處於市場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公司,包括:ⅰ考慮的重點應該是領先者在市場中的強勢;ⅱ要找到領先者強勢中的弱點,並攻擊此弱點;ⅲ在儘可能狹窄的陣地上發動進攻。

側翼戰原則包括:ⅰ一次好的側翼進攻行動應該在無人競爭的地區展開;ⅱ戰術奇襲應該成爲計劃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ⅲ追擊同進攻本身一樣重要。

游擊戰原則適用於大多數公司,包括:ⅰ找一塊細分市場,要小得足以守得住;ⅱ不管你多麼成功,也不要使自己的行爲像一個領先者;ⅲ一旦有失敗跡象,隨時準備撤退。書中所選的例子都是按照上面的原則進行展開,讓人較能理解。

總而言之,它給我們提出了一種以競爭爲基礎的新的市場營銷觀念,結合兵法思想,附上詳細的作戰原則(我國兵法與商道結合的書上所講的原則性沒有其明確,強烈),明確不同競爭者的適用原則(書中所規定的“防禦戰領先者用,進攻戰第二、三位用,其他少數幾家打側翼戰,剩餘打游擊戰”太過於刻板),它爲我們描述了一副現代化市場經濟下的

營銷競爭。但盡信書不如無書,要結合實際,謹慎合理地去實踐。因爲每個企業都不一樣。

第五篇:《營銷戰》讀後感

《營銷戰》讀後感

再次讀里斯-特勞特的《營銷戰》這本書,又有一些新的感觸。

在如今這個物質非常豐富的時代,營銷從原來的“面向顧客”轉變爲“面向對手”。營銷不再是滿足人們的需求和需要,而是一場戰爭,一場公司之間的戰爭。我們都說商場如戰場,營銷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既然是戰爭,就應該有戰爭裏面的一些要素。無怪乎,孫子兵法受到大家的推崇。既然商場如戰場,營銷精英的戰地在哪裏?在於我們客戶的心智裏面,只有牢牢佔領客戶的心智領域,我們就牢牢佔據了陣地,制高點。當人們口渴的時候就想喝可口可樂,當人們用電腦的時候就想用英特爾的芯片,當人們用手機的時候就想用iphone等等,這些想法往往是進攻者最爲想攻陷的陣地。爲此絞盡腦汁的是百事,amd和htc們。

許多人有一種誤解,就是隻要產品足夠優秀,就能打贏營銷站。其實不然,在今天的市場營銷中,我們所做的惟一最白費力氣的事就是企業改變人的心理,心理一旦形成,幾乎是無法改變的。營銷戰是一場頭腦風暴,很難改變人們對於事物的既定看法,即使一時相信,也可能會動搖。所以要充分意識到營銷的重要性,端正態度,在此前提下,纔有可能打贏這場戰爭。

那麼根據自己所處位置不同,採取的戰略也會不同。如果是領先者,那麼應該採取“防禦戰”。如果你在市場上是僅次於老大的老二、老三或老四,那麼你應該採取“進攻戰”。如果你無法直接與領先者進行對抗,那麼應該採取“側翼戰”,出奇制勝。如果你的規模不大,只想生存下來,那麼應該採取“游擊戰”,在一小塊地盤(細分市場)佔地爲王。

怎麼才能更好地打擊對手?那就要打擊他們最驕傲的弱點,因爲那樣對手根本不能在短時間內回擊。記得最清楚的成功案例莫過於可口和百事的案例。由於可口可樂的標準化特別好,推出了全世界統一的瓶子。百事看見有機可趁,推出了大瓶裝,同樣的價格比對手多20%,可口可樂想回擊,怎奈要替換那麼多的可樂瓶子不是一朝一夕做得到的。只能這樣眼看着百事在自己眼皮底下大賣,卻束手無策。等可口可樂也推出大瓶裝的時候,百事開始發動另外的營銷戰。在人們的心智中,可口可樂是正宗的可樂,配方獨一無二。百事於是利用這一點大做文章,把可樂做得更甜一些,並推出了一系列廣告,標榜自己的新潮和年輕,給正宗成功戴上老氣的標籤。一舉打開市場,生存並壯大成世界級的飲料公司。

整篇文章論點建立的基礎是兵力優勢理論,即兵力強大的一方會獲勝。進攻戰是這樣、防禦戰是這樣、游擊戰也是這樣,即在戰役上或局部戰鬥中投入比對手更多的兵力就會獲勝。廣告就是我們手中的槍,因爲廣告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打入人們大腦心智的方法,但是打哪裏,怎麼打,什麼時候打就大有學問,這要根據公司及產品做相應策劃及調整,《營銷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些很好的借鑑,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