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逃離》的讀書筆記

[概述]《逃離》的讀書筆記共含5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逃離》的讀書筆記

第1篇:《逃離》的讀書筆記

《逃離》的讀書筆記的寫法與格式是什麼?請參考以下這篇範文。

想當然地覺得《逃離》是一本長篇小說,因爲中短篇小說集在國內難獲出版,更不被普遍患有長篇小說迷狂症的讀者青睞,《逃離》的出版方也在淡化它的中篇小說集形象,事實上,《逃離》由八個略長的中篇小說組成,其中三個是連貫的,但艾麗絲·門羅的小說,每一篇,都足以當做長篇小說來讀。

用閱讀感覺來劃分,中短篇小說可以粗略地、武斷地分爲兩種,一種像核桃、玻璃球,但求暢快、戲劇化,主張精巧和俏皮,發展到極端,就是歐·亨利和星新一,爲了這一段故事不顧一切,傾家蕩產地盛裝上演,刻意破壞人生的肌理,罔顧人生的開放性,我們受這種小說薰陶多年,以至於形成了閱讀上的惡習。另一種中短篇,像截了一段大河,卻不是物理上的那種截斷——那種竭澤而漁的截斷,而是心理上的,爲觀看的方便而截的,前因後果都潛藏着,豐沛奔涌也照舊,甚至比看到整條河流更爲浩蕩。艾麗絲·門羅的小說屬於後一種,她筆致綿密,氣息醇厚平靜,從不因爲寫小說而人爲破壞生活的肌體,刻意製造落差。

這還不是艾麗絲·門羅小說的全部魅力所在,她的小說還體現着她的一種努力——恢復小說的神祕性,她遠離了當代小說那種銳利但卻瑣碎的、簡約但卻留白過多的、剋制到寡情的作風,讓小說重新成爲混沌的、朦朧的、多解的、磅礴的、霧氣繚繞的、根系繁多的,所以,她會被視爲契科夫的傳人,但這也增加了她的小說在被領略時的難度,她37歲時纔出版首部短篇小說集《好蔭涼之舞》,多年來獲獎無數,卻始終呈現出一種沉潛之姿。

《逃離》可以當做一個豁口,讓我們向她的那個世界投以一窺。八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女性,且都生活在加拿大小鎮上,她們的日常生活細節,是當代小說中失落已久的,農活、甜點、清湯寡水的日常交際、萬語千言的日記和書信;她們目光所及處的風景,也是我們久久不曾領略的,楓樹、野菊花、落雨的下午、地毯上的線條;她們所經歷的生老病死,也多半是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所謂的“由自然之力造成的死亡”(death by nature),死於海難,或者惡劣的天氣,這一切是極具加拿大氣質的,提示着作者的地域屬性和文化身份。但他們生活中,那種陰森的現代性卻並沒因此減少,“逃離”就是現代社會賦予他們的悲劇性機緣,以朱麗葉爲主人公的《機緣》、《匆匆》、《沉寂》裏,朱麗葉逃離女校教職去追隨偶然結識的漁夫,她的父親逃離原有的生活去做農夫,她的女兒驟然離家,棄她而去,在另一個地方過着富足的生活。

現代社會爲“逃離”提供了種種便捷:交通、信息傳播,人人都得以望見別處,都試圖逃離命定的位置,想從蘋果變成橘子,或者逃離過分熟悉的生活,以及可以預見的未來,乘火車、輪船、飛機,竭盡一切可能,逃離成爲一種普遍的願望,但艾麗絲·門羅描繪了這種願望,又逐一扼殺了這願望,給所有逃離者——特別是女性——以懲罰,《播弄》的結尾,點出逃離的後果:“若冰的一些病人相信,梳子與牙刷都必須放在一定的位置,鞋子必須朝着正確的方向擺,邁的步子應該不多不少,否則一定會遭到報應的。”逃離的可能中蘊含的現代性,和逃離的後果之中的宿命性,形成一個神祕的謎團。

《逃離》可以被視爲“概念小說集”,八個故事隱隱被一個概念、一種氣質統一,人物的生活背景、遭遇、情感也多有近似,八個故事並無隔離之感,氣韻也並不被阻斷,混在一起組成了長卷。這種傳統的上游,是舍伍德·安德森和詹姆斯·喬伊斯,再龐大一點,還有福克納。

我在立秋的雨天讀這本書,一直想起去南方時,在火車上看到的窗外情景,峽谷或者平原,藏在水汽濛濛中,樹林和田野裏,散佈着房屋——這是艾麗絲·門羅的小說在形象上給我的通感,與當代小說給我的形象通感——白熱的城市的下午,完全不同。

第2篇:《逃離》的讀書筆記

猜你正在找《逃離》的讀書筆記的怎麼寫?那麼就給你這篇範文參考。

《逃離》只爲過一種更爲真實的生活,這是門羅在她的短篇小說《逃離》中的一句話,是否真能逃離,《逃離》會告訴大家。

“我一直感到需要過一種更爲真實的生活。”《逃離》裏卡拉的一句話一下子將我拉回過去的十年。

大學校園裏,無以填補的孤單、對未來漫無邊際的不知所措、等待被愛卻不能得到,渴望而又無從與人分享……那些淺淺的痛楚,雖然從未有過軒然大波,但始終不曾徹底離去。日子似乎垂手可及,可手太無力。

畢業後,找工作、換工作,戀愛、分離。不知道是意識太清醒,還是生活太像夢遊,總是想要向未來一頭扎去,總是以爲這一次是光明坦途,總是覺得留在身後的值得捨棄。沒有去流浪,沒有去私奔,也沒有呼天搶地,但“人生另有活法”的念頭揮之不去。十年裏,爲“另一種活法”付諸了種種努力。

還沒來得及喪失信心,那遙不可知的另一種活法已被歲月漂白得失去了意義。當手找到了合適的位置、腳習慣了每天的姿勢、胃養成了規律,心靈和頭腦在百折千回中沉澱了自己,也越來越清楚地明白每天都已是生活在未來裏。

有了獨立周延的內心,又發現還不太會畫外在的圓。即使是深愛的人,有時候也會覺得多餘,常常想退回到一個人的大圓滿裏去。於是,偶爾會發呆,偶爾會耍賴,偶爾要“告假”,偶爾乾脆直言“我需要經營經營自己”。

第3篇:《逃離》的讀書筆記

給大家帶來《逃離》的讀書筆記範文,供大家參考!

愛麗絲·門羅的作品集來到我家的書架上完全是由於她得了去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她。是某個對我閨女懷有青春期騷動的小子幾乎在諾獎公佈的第一時間弄來了這本書。算得上時髦又風雅的禮物,女兒看上去很喜歡,而我不像小丫頭那樣性急,我得看完它再說。

憋了半年後纔讀它是出於反潮流的情緒,真正的文學和新鮮度無關,相反,經得起時間篩選的纔是好書。

昨天看完了第一篇《逃離》,有點失望。稍後發現錯在我自己,由於諾貝爾的光環,我把它設想成一頓大餐,結果很清淡。清淡不見得就不是美食,扉頁上也說了,平凡和僻靜是門羅的寫作風格。是諾貝爾獎要引領低糖低脂的時尚口味,是那些評委總是喜歡另闢創意,比如:他們可以把反賊和忠良放在同一個獲獎臺上。一點也不像春晚那麼死板,換了誰當導演都是一成不變的奼紫嫣紅。

先得把情節提煉出來,看別人寫讀後感全是這樣的,我以前老是把這個程序省略。

卡拉和克拉克是一對窮夫妻,在一個好像是旅遊景點的地方經營了一個馬場。這個夏天因爲連日陰鬱,暑期裏的生意有點慘淡,連家裏的寵物山羊也不恰時宜地玩起了失蹤。反正一切都糟透了,夫妻倆的壞情緒像潮溼空氣裏的黴斑一樣滋長。丈夫克拉克逼着妻子卡拉去敲詐有錢的鄰居,一肚子怨氣的卡拉反倒在好管閒事的鄰居幫助下起了離家出走的念頭。在逃跑的長途車上卡拉想起了自己更早一次逃離經歷‐‐幾年前她不顧一切的跟克拉克私奔。回憶讓卡拉從逃脫的興奮轉向前途迷茫的恐懼,然後她回家了。天氣晴朗了,明媚陽光下的馬場似乎還是那麼忙碌和美好。然而鄰居的來信無意中揭示了卡拉鍾愛的山羊是被克拉克謀害了,可能這小氣的男人在吃山羊的醋。刺痛卡拉的尖刺依舊存在,不過,現在她選擇了忍受。

要是我的理解力偏差不是太大的話,小說內容概況就是這樣。

其實,這算得上是個好故事,細節的處理上十分精緻,例如:卡拉突然而起又突然熄滅的逃跑念頭,克拉克去鄰居那裏興師問罪時山羊突然出現造成的效果。這些看似非正常的情節在正常世界裏既合理又微妙地流轉着,而且那麼順暢,順暢中帶出了人物內心的隱祕。

作者大概想說的是生活對人的磨損吧?人們在諸多不如意中消磨理想,消磨個性,消磨對事物的敏銳感受。任何逃離都是暫時的,到哪裏都是一張疏而不漏的網。

寫到這裏覺得這主題有點面熟,我們的錢鍾書老先生好幾十年前就寫過類似的人生無奈,只不過東西方的表達方式不一樣,我們是被擠得別無選擇,裏外不是,他們是空蕩得沒着沒落,無路可逃。

第4篇:《逃離》的讀書筆記

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逃離》的讀書筆記範文,希望能幫助到你。

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麗絲·門羅的短篇小說《逃離》,心裏隱隱作痛。這篇文字簡潔、故事平常的小說,看似平靜的溪水,卻暗流涌動,危機時伏,令人不安。

故事講述了女主人公卡拉的三次逃離:第一次是從父母家中出走,嫁給她喜歡的克拉克;第二次是從丈夫克拉克身邊逃走,去尋找屬於自我的生活;第三次是從正在逃離丈夫的路上逃離,又回到原來的生活中。

門羅講故事緊湊而舒緩,含蓄而清晰。故事從卡拉和她的丈夫克拉克分歧最大矛盾最激烈的時刻展開,主要的情節就只有一天,但在這一天的故事裏,穿插了卡拉從少女到人婦的故事,穿插了鄰居一對夫婦的故事,還有卡拉和鄰居遺孀西爾維婭的故事,卡拉父母的故事。給人的感覺,每一個故事都有愛的需要和愛的錯位,每一個人都渴望愛又得不到愛:疏離與孤獨的主題。

卡拉對自己的評價:“中學的所謂差等生,是姑娘們衆口一詞的惡言取笑對象”;父母“不喜歡她,他們連她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哥哥對她“也沒有什麼感情。他老婆更是狗眼看人低”。她從出生以來,唯一真正想做的,就是能夠住在鄉下和動物打交道。因此她剛剛中學畢業就去了一所馬術學校,沒有按父母的希望去讀大學。

在馬術學校,卡拉認識了馬術教練克拉克,被他野性的新鮮的氣質吸引,她稱他是“吉卜賽流浪漢”,她厭煩自己的家庭,看不起自己的父母,於是十八歲的她,離家出走。留了一個字條給父母:“我一直感到需要過一種更爲真實的生活。我知道在這一點上我是永遠也無法得到你們的理解的。”她幻想着和克拉克辦一所自己的馬術學校,蓋一座馬棚。她自信是去尋找真實的生活,而在父母給她的生活裏,看不到生活的激情和真實,只感到日復一日的庸常和被人忽視。她是在尋找存在感,尋找自己可以掌控的、新鮮的生活。

可是,這個“吉卜賽流浪漢”漸漸令他失望。他脾氣火爆,心胸狹隘,常和人吵架;他們的馬術學校生意慘淡,克拉克常常情緒不定;對卡拉沒有柔情,只有指責和厭煩。卡拉在丈夫這裏,在自己爭取的婚姻裏依然是個被忽視的角色。她的靈魂依然是孤獨和漂泊的。爲了取悅丈夫,她添油加醋地編造關於自己和鄰居詩人的色情故事,“她急切地想討他喜歡並刺激他,同時也使自己興奮起”,兩個人都能樂此不疲地從這故事裏汲取生活的激情。她愛克拉克,恰如張愛玲說的“願意低到塵埃裏”,可是塵埃裏卻未能開出鮮豔的花朵。

她編的這些虛無的故事後來成了丈夫想敲詐詩人的理由。他們的鄰居——詩人賈米森去世了,聽說在他去世前五年得過一筆爲數不少的獎金,是一項詩歌獎。克拉克想借此敲詐一筆錢。卡拉和丈夫的衝突終於不可迴避,克拉克逼卡拉去找西爾維婭,卡拉不肯。在極度的矛盾和絕望之中,卡拉求助於西爾維婭,並得到她的幫助,順利逃離丈夫,準備去多倫多開始新的生活。

然而,當一切安排妥當,當卡拉提心吊膽躲過丈夫,走上通往自由的道路時,她坐在大巴車上,越來越猶豫,越來越恐懼,她恐懼未知的世界、陌生的人羣,她發現自己離不開克拉克,還是回家最安全。終於她喊停疾馳的大巴,停住逃離的腳步,她給丈夫打電話:“來接我一下吧。求求你了。來接接我吧。”她從正在逃離的道路上逃離了,逃回那個“恨她”“指責她”忽視她的丈夫身邊。

這個被父母、被丈夫忽視的缺乏自信的女人,這個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的女人,並不知道,或者說並不在意有一個人喜歡她,迷戀她,欣賞她,全心全意地幫助她。這個人是西爾維婭,教植物學的大學教授,她的女鄰居。西爾維婭和自己的詩人丈夫賈米森幾十年的婚姻也未能培養出共同的愛好和感情,丈夫一死,她把所有與他有關的東西迅速處理乾淨,好像他們共同居住的地方什麼也沒有發生過。

她感覺和卡拉那麼默契,她欣賞卡拉勞動時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姿態,欣賞她有着淡淡雀斑痕的皮膚、鬆散的頭髮、可愛的捲髮,欣賞她專注、單純的努力。她爲卡拉精心挑選禮物,她不遺餘力地幫助卡拉尋找自由的生活。可是她對卡拉的愛,連她自己都不敢正視,“迷戀上一位年輕姑娘”,她自欺欺人地解釋爲“移位的母愛”。

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人與人的關係本質上就是疏離,所以需要愛需要結合。只是因爲安全的需要、生存的需要,人才聯結在一起。卡拉和丈夫養了一隻小山羊弗洛拉,它是卡拉的最愛,是她最溫暖的夥伴,但是走失了,卻在克拉克威脅西爾維婭的那個夜晚突然出現。它使“兩個因敵意而分成兩個陣營的人……產生出一種聯繫”,使他們“在人性的共同基礎上”“以最不可思議的方式聯結在了一起”。西爾維婭和克拉克因爲弗洛拉的出現受到驚嚇,兩個相互充滿敵意的人竟盡釋前嫌,相互依賴,相互諒解了。

人爲了尋找自我而逃離原有的生活,可是新的生活永不可滿足真正的自我。因爲真正的自我就是孤獨的存在,想要擺脫它,就彷彿是揪着頭髮要離開地球。這是多麼令人悲哀啊!即使真有一個這樣的生活,人又終不可逃脫自身的膽怯和迷茫。這又是多麼令人絕望啊!孤獨,疏離,渴望愛;膽怯,迷惘,又錯過愛。

卡拉只得又回到了原來的生活,甚至更加投入原來的生活。她留下來,和這個一點一點剪去自己自信的男人生活在一起,甚至還將繼續討好他,取悅他。就像她因爲懼怕陌生而向生活妥協一樣,她一點一點接受曾經厭惡的曾經抗拒的曾經不屑的生活,這是她父母的生活,是詩人和女教授的生活,是一切小鎮上的男男女女的生活。他們都被未知的世界、陌生的世界嚇住了,被自己的恐懼和膽怯俘虜了,成了自己的囚犯。

這正是生活的本質,作家靜靜地又無情地告訴你,生活就是這樣的。可是,這樣生活着,如果會痛,人就還是活着的。卡拉還會痛,儘管她似乎成了一個安守本分的女人,正適應和習慣着當下的生活。可是“她像是肺裏什麼地方扎進去了一根致命的針,淺一些呼吸時可以不感到疼。可是每當她需要深深吸進去一口氣時,她便能覺出那根針依然存在。”隨着“鼓舞人的、收穫季”的到來,“埋在心裏那個刺痛她已經習慣了”,再也不劇痛了。

她猜到那個能給她溫柔情緒的小山羊被丈夫殺死了,卻沒有憤怒和失望。她欺騙自己——也許丈夫已經放了它。可是那個猜疑又不斷誘惑她,她需要不斷提醒自己抵抗這個誘惑。不要執着於真相的探求,真相只會帶來深深的傷痛。這些是始終笑着的門羅的思考嗎?我不知道。

第5篇:《逃離》的讀書筆記

《逃離》的讀書筆記範文精選系列,如果你喜歡可以下載全文。

《逃離》整本書由八篇短篇小說構成。八個關於逃離的故事。

小說的主人公都是女性,她們都想逃離。

在鄰居的幫助下,卡拉逃離男友,坐上去多倫多的大巴尋找新的生活,逃開那個讓她再也受不了的男友。逃離負重的生活。可就在對未來有無數種遐想之後。卡拉崩潰在途中。卡拉最終哀求男友來接接她。對於卡拉,逃離是痛苦的,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有太多孤獨和陌生足以超越原本令他厭倦的日子。於是逃離在半途擱淺。當他們在車站相見。一切都顯而易見。自己唯一的救贖卻還是自己想要逃離的那個地方,那個人。

格蕾絲要逃離的是自己的結婚對象工程師莫里。莫里的哥哥尼爾出現的時候,格蕾絲髮現這纔是自己想要的那個人。於是她坐上尼爾的車開始一場逃離。可最終,逃離失敗,尼爾的酗酒讓格蕾絲無法忍受。當格蕾絲再一次離開的時候。尼爾因爲事故死在橋上。尼爾一樣是個想要逃離的人。只不過他選擇的方式是死亡。

逃離不一定那麼舉步維艱,也不見得就是偏頗的個例。門羅證明,逃離無所不在,那種想要逃開的慾望在這個繁華也荒涼的星球上每秒上演。逃離可以是爲了追逐自己夢寐的生活,可以爲了奔向突然迸發的愛情,也可以漫無目的。可逃離就是逃離,它包裹着一個殘酷的標誌,就是逃,哪裏都可以,做什麼都行。只要遠離從前的那個地方那些人那種生活。

朱麗葉21歲已經獲得古典文學碩士學位,正在撰寫博士論文。可已算的上是完美了。可是一切並不單純。生活總是麻煩不斷的。作爲一個女人,結婚是到了一定年齡就必須要做的,否則,四周的壓力便會接踵而至。如果結婚,那麼以前所學的一切都會浪費,而如果不結婚,她會變得高傲孤僻。更會變成別人眼中的古怪分子。終於,朱麗葉也開始逃離,千里迢迢的投奔在火車上偶遇的打漁男。不理會他已有的妻子和諸多情人。就那麼投入生活。或許生命就這樣悄然繼續,一切看起來會更好些。可生活從不理會這些,毅然殘酷着繼續。男人因爲出海失事。並被就地火化。朱麗葉在經過幾十年的逃離生活之後,還是返回到過去,繼續完成她的博士論文。

有人把門羅和契科夫很想。我想,那是因爲他們可以精準的抓住生命力那些細如毛髮卻烈如火焰的絕望和真相。

朱麗葉抱着女兒回家的時候,母親已經奄奄一息。母親說:“到了我真的不行的時候,你知道我會想到什麼嗎?我想——快了。很快我就能見到朱麗葉了。”朱麗葉只是背過身去,收拾廚房,“把一切都放到原處去。”。這裏是我所印象深刻的地方之一。假裝沒聽到不作迴應。這是多麼令人絕望的悲傷。當我反反覆覆閱讀這裏之後卻發現。換做我,換做所有人,遇到這個場景這些言語,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假裝,假裝看不到聽不到感受不到。因爲無話可說。朱麗葉逃離家庭的起源是父母婚姻的解體。她說:“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

平平常常的人,平平常常的故事。門羅一樣給我們機會讓我們可以假裝沒看過不知道,不去訴說不去想起。可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卻一字一句的掠過大腦如此深刻。許多人都在逃離,或許只是爲了逃離妻子的絮叨,逃離工作的壓力,甚至是更細微的原因。或許吧,逃離好過庸常,好過獨自面對。

可逃離依然帶着倉促,更多的人倉促中找到一些事,一個人就此過着一種生活。可或許終其一生才能發現,原來一切也不那麼盡如人意。命運總是冷着臉看我們如何抉擇。當我們離開停頓以爲找到結果,以爲過去終要結束的時候。卻不知道或許這一切依然是個錯誤,一切只是開始,另一個開始。

如同門羅的那些故事,逃離原本的自我,家庭,愛情,舊固的環境後,依然還有無盡的孤獨,措手不及的變故。可回到老地方卻發現,有些東西已經再也回不去了。它們被撕的支離破碎,佈滿灰塵。

它們,我想說的是那些或許庸常日子,那些我們曾經厭倦的卻真實瞭解的人和大家藏在心裏的那種永遠不想彼此分離的美好時光。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5篇《逃離》的讀書筆記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逃離》的讀書筆記範文。

標籤: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