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目錄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篇: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第二篇:《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第三篇:《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第四篇:堂吉訶德_讀書筆記第五篇:讀書筆記堂吉訶德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堂吉訶德(讀書筆記)

《堂吉訶德》:塞萬提斯著,楊絳譯,人民文學出版社95年版。

疑問:

1. 堂吉訶德臨死前的覺悟很突兀。這樣一個堅信騎士道的人,最後大徹大悟,

而且沒有理由的。

2. 前部寫堂吉訶德的冒險故事,雖然滑稽可笑,但是他確實是在“冒險”在路

上,但是後部中,堂吉訶德卻是被人操縱着,成爲一個被人愚弄的小丑,失去了自主性——即使決定仍是他自己做出的,也是在別人假設前提的條件下做出的——是具欺騙性的自主。很可惜!

3. “非作者”式的敘述方式目的。爲什麼設置一個摩爾人作爲《堂吉訶德》的

作者,而且有相關的敘述:怎樣找到書稿的細節。這是否多餘?

4. 中間幾個愛情故事目的是什麼?我只是覺得通過這幾個故事,對當時的社會

環境更瞭解了,卡迪紐的愛情故事可見,當時的貴族還是很浪漫的,思想和堂吉訶德很像,不一樣的瘋。堂吉訶德的“瘋”和卡迪紐的“瘋”的關係很耐人尋味!

一、楊絳的序,很有意思。兼論《堂吉訶德》的敘述語氣。

① 語言風格和作品風格一致。一種“講故事”的腔調。輕鬆、有趣。作品語言

風格,小市民的語氣,故作世俗,聰明卻在內裏。

② 提出的幾點建議:對於讀者來說,一個好的譯者的建議是很重要的,是我們

閱讀的指南,可以明確大概的方向。我的經驗是看書首先按照作者的建議來讀;然後避開作者的方向,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後面的一點非常重要,否則容易被作者的思路限制。

二、書中的喜劇效果,如何營造的?

1、主角:住在拉·曼卻的一個村上的紳士。

① 村名不想提。拉開了故事和聽衆的距離,類似於“很久很久以前??”的開

頭方式。帶上了童話和傳說的味道,故事內容通常會偏離生活的常識。 ② 紳士的性格可以從他的生活中看:一些象徵貴族傳統的東西,通常都是徒具

其形、中看不中用的:“廠槍插在槍架上”說明是“擺看的”,沒有實際的用處;“古老的盾牌”更可能是因爲看上太破舊;一匹“瘦馬”;獵狗也應該是條“老狗”。注意飲食的派頭、場面,但是勉強的奢華用去了大部分收入,爲了吃而吃,並不是真的對飲食講究。衣服講究,但是呆板,勉強。一年到頭,閒的時候居多,看騎士小說。

③ 他最喜歡的騎士小說:“會繞着彎兒打比方”例如“你以無禮對待我的有理,

這個所以然之理,使我有理也理虧氣短;因此我埋怨你美,卻是有理”。洛可可的風格,裝模作樣的風雅,借用王朔的一句話“見過擰巴的,沒見過這麼擰巴的”,可見這個紳士的爲人也是一根筋的。

總結:基本上,他是一個鄉下的小鄉紳,收入剛剛夠用,或許還稍微有點餘裕,沒有什麼實際的事務需要操心。時間是有的是,多餘的時間就用來讀騎士小說。因爲這樣,所以現實對他沒有什麼意義,每天一樣的生活,現實的時間也就停止了。所以他有可能在虛擬的“騎士小說”建構的生活中繼續生命。

2、事件:

①誇大的事件:“變賣了好幾畝田去買書看,把能弄到手的騎士小說全搬回家。”/“他的馬,蹄子上的裂紋比一個瑞爾所兌換的銅錢還多幾文,毛病百出。”/費了四天功夫給它取名字,“他心裏打着稿子,擬出了好些名字,又撇開不要,又添擬,又取消,又重擬”

評論:用不合情理的事件給書帶上一種“戲說”的味道,雖然不合情理,但是有趣,我寧願相信這是真的,這就是故事的魅力!

②縮小的事件:擦洗祖傳下的一套盔甲,發現沒有掩護整個頭臉的全盔,光有一隻不帶面甲的頂盔,巧出心裁,用紙板做了一個面甲,一劍斫下,就把一星期的成績斷送了,用鐵皮襯着重新做了一個,自以爲夠結實了,不肯再檢驗,就當它是堅牢的、帶面甲的頭盔。/“他沒把心上的打算向任何人泄露,也沒讓一個人看見,他瞧見自己的大志初步行來竟這麼順利,非常得意。”

評論:我看到的並不是一個大人的愚蠢,而是一個孩子的天真可愛!整個過程就像是個孩子在辦家家酒。隨便找個東西,就可以充當他心目中的那件寶貝;害怕現實的檢驗,而自欺欺人;他要做的那件事,是孩子心裏的“偉大事業”,爲了恐怕大人的責怪,他偷偷地進行,還偷偷地樂着。

③時空錯置的事件:第二十二章,堂吉訶德釋放了一羣罪犯,並解釋“我認爲人是天生自由的,把自由的人當做奴隸未免殘酷??”/堂吉訶德第一次出門,碰到兩個妓女,“美人應該舉止安詳,況且爲小事大笑也很愚蠢。”/當堂吉訶德要求商人向他的高貴女性致敬時,一個商人開玩笑,要瞧過才能承認。堂吉訶德說,“我要是讓你們瞧見了,我說的就是明擺着的事,你們承認了有什麼稀罕呢?關鍵是要沒看見就相信,死心塌地地奉爲真理,堅決衛護”/堂吉訶德和桑丘就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島嶼,說得有板有眼,分析得頭頭是道。

評論:思想和行爲的矛盾:堂吉訶德說的話(做的事就不算在內了!)經常會涉及到普世價值,但是他所處的環境卻是鄉間村民,最高雅的人也就是牧師和學士,所以,他的普遍價值便在實際生活中遭遇困境,變得可笑。這令我想起“飛越瘋人院”,平淡的實際生活無法承受旺盛的生命力和狂歡的精神,所以那些具有狂歡精神的人只能是“瘋子”。/島嶼是一個假設的前提,具有虛擬性,這是因爲這樣才顯得堂吉訶德和桑丘的談話滑稽可笑,如果海島總督是個真實可行的事物,那麼堂吉訶德和桑丘也就失去了其可笑性。

④ 經典的非正常場景:第一次和商人的戰鬥,因爲在和對手交戰之前,劣馬先把堂吉訶德摔倒了,所以堂吉訶德被暴打一頓,最後被老鄉拖回家。/風車大戰。評論:場景描寫,給人最強烈的視覺感受,就像看電影的感覺。“他滿不理會,橫着念頭那是巨人,既沒聽見桑丘叫喊,跑近了也沒看見是什麼東西,只顧往前衝。”把浪漫騎士的行爲寫得可笑而且可愛。

3 、敘述的語言:①太陽都上升得很快,而且炎熱得可以把他的腦子融化掉,如果他有些腦子的話。/勇士堂吉訶德的打不平,原來是這麼回事。關於那匹劣馬的描寫真的絕妙!②運用俗語,民諺。今天失掉的,明天會到手;有時候好人替

壞人受罪;出去剪羊毛,自己給剃成禿瓢等。③唐僧的句式:堂吉訶德聲明說“不論桑丘喜歡怎麼哼,或什麼時候哼,不論他是忍不住要哼或不哼也可,反正他儘管哼好了,因爲他還沒有讀到什麼遊俠騎士的規則不準侍從哼痛。”第十四章,瑪塞婭的話也很有唐僧的精神:我天生很美,還你們不由自主地愛我;因爲你們愛我,我就應該也愛你們??

評論:①敘述者的口吻,是個促狹的小市民,表面上總是拿堂吉訶德開玩笑,把他當作一個傻瓜。但是結果,卻把堂吉訶德寫得如此可愛,不得不說,作者真的很厲害!②這些民諺,樸實卻說明了最智慧的哲理,這種矛盾也增加了本書的戲劇性。③唐僧式的句子會有什麼效果?小妖都自殺了!——因爲實在太惡搞了!

4、一羣性格幽默的人物形象

堂吉訶德第一次出門時的店主、半路上碰到的商人,還有他故鄉的理髮師、神父,以及他後來碰上的一些人。“恰好”,他們都是一些一下就看出堂吉訶德“有瘋病”,但是性格幽默,喜歡開玩笑的人。

評論:一些愛捉弄人的人往往喜歡逗着堂吉訶德說話,或者做什麼事,這樣我們的“奇思妙想的騎士”纔有舞臺表演,否則,他很可能會像“飛越瘋人院”中的主角一樣,成爲一個無人理會的瘋子,一旦他給人惹麻煩,就被切去腦葉,成爲植物人、白癡。從這個角度來看,堂吉訶德所在的社會比“飛越瘋人院”的時期要好一點,還允許狂歡精神以瘋狂的行爲存在!酒神時期,狂歡是人性的正當表達,是正當的;堂吉訶德的時候,理性壓抑人慾,狂歡成爲一種瘋狂;當瘋狂都被禁止的時候,也就到了黎明前的黑暗,勢必引起最強大的反抗!

三、關於桑丘。其實這個問題,是我感覺難以把握的問題。

1、桑丘·潘沙和堂吉訶德的一致性。

評論: ①作者敘述 第一次出場:假如窮苦人也可以稱爲“好人”,那麼這人該說是個好人,不過他腦袋裏沒什麼腦子。作者一次寫到堂吉訶德“太陽都上升得很快,而且炎熱得可以把他的腦子融化掉,如果他有些腦子的話。”兩處驚人地一致。這樣他們就都是當時自以爲聰明的小市民眼中的“沒腦子的人”。②事實證明 第七章,“一切齊備,桑丘沒向老婆和孩子告辭,堂吉訶德也沒向管家媽和外甥女告辭,兩人在夜晚離開了村子,沒讓人和人看見”。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是堂吉訶德和桑丘商量好一起不告而別的,這種不約而同的一致行爲,只能說明,他們主僕真的很默契、很合拍!③互相需要 堂吉訶德和桑丘有不同的目的(堂吉訶德追求騎士道的精神,桑丘只想獲得世俗的好處)但是手段卻是相同的——冒險。④本質相同 堂吉訶德的鬧劇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其言行和實際生活的錯位,桑丘亦是。他說,“只要有好吃的,自己一人站着吃,不輸坐在皇帝身邊吃,還吃的更香呢”這些都是實情,但是卻是不應該說出來的真理!

2、對於海島,他有自己的看法:“我就不信。我自己肚裏有個計較,即使老天爺讓王國像雨點似地落下地來,一個也不會穩穩地砸在瑪麗·谷帖瑞斯頭上。”對於堂吉訶德所稱的治傷神油,“我估計一兩油至少值兩瑞爾,哪裏都賣得出,單靠這種油就夠我下半輩子過得又體面又舒服的了。不過我得先問問,這東西的成本貴不貴?”

評論:桑丘是個很實際的人。他想問題、辦事情時,有一個思路是逃脫不了的,就是生活教會他的實用主義。同時他還有一點狡猾。“以後我就在袴褳袋裏給你裝上各種乾果子,因爲您是一名騎士;我呢,不是騎士,我就給自己另外採辦些雞鴨之類和經飽的東西。”

3、下部桑丘形象的改變

在上部中,桑丘基本上是一個別動的侍從,因爲他的主人堂吉訶德的言行異於尋常,而他的身份和教養與堂吉訶德差距也大,所以鬧出一連串的笑話,但是在下部中,桑丘突然變得如此聰明,不僅看出堂吉訶德的傻,也洞悉世事,而且自己會主動逗樂湊趣!反差太大!

四、關於思想內容

1、第五章,他瞧自己實在動彈不得,就應用慣技,默想他書上讀到的那些情節。而且他應用得很對景。/在風車大戰中,他看到的風車就是幾個揮舞着手臂的巨人。/在兩羣羊經過時,他看到的就是兩支軍隊在戰鬥。

評論:堂吉訶德是那麼相信他所相信的,但是在別人眼裏,他卻是瘋了。換個角度來看,做個“荒謬的假設”:堂吉訶德看到的纔是真實的事情。這樣,堂吉訶德就不再是一個戲劇角色,而是一個悲劇角色。而且是布魯諾似的“偉大的”悲劇角色。當“太陽繞着地球轉”是所有人的共識的時候,布魯諾說“地球是繞着太陽轉的”,無疑就像堂吉訶德說,你們看到的風車其實是巨人!到底是風車,還是巨人?又有誰能說得清呢?

2、“碩士先生,請您屋裏灑上聖水吧。咱們要把書裏那許多魔術家趕出人世呢,別留下個把在這裏興妖作怪,對咱們報復。”“碩士瞧管家媽那麼實心眼,忍不住笑了。”

評論:堂吉訶德把魔術師當成是現實的存在,那是一種平等的存在,而管家媽平時把堂吉訶德言論斥爲“荒謬”的人,居然如此相信他的力量。和堂吉訶德不同的是,管家媽是把他當作一種異己的力量,類似於“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本來最應該相信異己力量的人,卻笑了,認爲聖水,妖魔之說最不可信;這些對比頗可玩味!

3、堂吉訶德襲擊了兩個教士,桑丘還搶了其中一個的東西。然後當他們知道襲擊的是教士後,堂吉訶德“呵呵地笑了”,說按照教會的條款,應該被驅除,但是他又狡辯“可是我確實知道自己並沒有動手,只動用了這支槍,而且當時沒想到是冒犯了教士或教會的什麼東西”還引用熙德·如怡·狄阿斯的故事,說他“當着教皇陛下把一位國王使節的椅子砸了,因此給驅逐出教會”可是按照他那天的這種行徑“實在是一個很有體面、很勇敢的騎士。”/堂吉訶德寫了封信給他的意中人,然後對桑丘說“你可別去找法院的文書,他們那種公文字體連魔鬼都看不懂的。”

評論:堂吉訶德對教會的態度可以說是“漫不經心”,他並沒有把教會看成神聖不可侵犯的,甚至,他認爲侵犯教會的行爲是很體面的、很勇敢的。這裏透露出的是堂吉訶德身上的桑丘的特徵——狡猾的實用主義思想。/在堂吉訶德看

來,教會、魔鬼都是一路的,沒有什麼不同。

4、堂吉訶德和桑丘總是就那個根本不存在的海島說得津津有味。但是作者又說,“桑丘喝着酒一路走去,早把東家許他的願拋到九霄雲外,覺得四處冒險儘管擔驚受怕,也不是什麼苦差,倒是很舒服的。”

評論:其實桑丘骨子裏和堂吉訶德一樣,是喜歡“在路上”,但是生活使得知道要遵循實用主義的原則,這是一個矛盾。作爲聯繫二者的紐帶“海島總督”是作爲物質好處出現的,但是實際上,它又是虛擬的、不可能實現的,這又是一個矛盾。

5、在講述牧羊的青年因爲愛情而死的時候,前半部分是由牧羊人說的,後半部分是第二天去墓地的路上聽到的;在講述卡迪紐的故事時,設置卡迪紐講到一半的時候發瘋,後半部分在神父和理髮師面前講出來。

評論:運用故事中套故事的方法,在講述各人的故事的時候,適當地運用某些手段斷開,後面繼續。這是講故事的好方法。

第二篇:《堂吉訶德》讀書筆記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

《堂吉訶德》的作者: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年-1616年)是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小說家、劇作家、詩人,1547年9月29日出生,1616年4月22日在馬德里逝世。他被譽爲是西班牙文學世界裏最偉大的作家。 塞萬提斯的一生經歷,是典型的西班牙人的冒險生涯。16世紀的西班牙,那是個激動人心的時代。隨着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促進了殖民主義的興盛,西班牙逐漸成爲稱霸歐洲的強大封建帝國,但是西班牙的強盛極爲短暫,專制君主腓力普二世對外發動多次失敗的戰爭,既耗盡了國庫的資產,也使西班牙喪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在國內,封建貴族與僧侶還保持着特權,各種苛損雜稅繁多,使得貧富分配不均的現象更爲突出,階級矛盾日益激化。儘管專制王權與天主教會勾結在一起,利用宗教裁判所鎮壓一切進步思想與人民的反抗,但人文主義思想仍然得到傳播,涌現出一批優秀的作家。

在這樣的背景下,塞萬提斯出生於一個貧困之家,顛沛流離的童年生活,使他僅受過中學教育。24歲時參加了西班牙駐意大利的軍隊,4年後結束了軍旅生涯踏上返國的歸途。不信的是,在途中遭遇海盜,被擄到阿爾及利亞,在那裏塞萬提斯組織了一次又一次的逃跑,卻均以失敗告終,但他的勇氣與膽識卻得到俘虜們的信任與愛戴,就連奴役他們的土耳其人也爲他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折服。直到他34歲才被贖回。以一個英雄的身份回國的塞萬提斯,並沒有得到腓力普國王的重視,終日爲生活奔忙。擔任過軍需官,稅吏,又數度被陷害入獄,他那不朽的《堂吉訶德》也有一部分是在監獄裏構思和寫作的。1616年他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在塞萬提斯的諸多作品中,以《堂吉訶德》最爲著名,影響也最大,是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和歐洲最傑出的作品。評論家們稱他的小說《堂吉訶德》是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同時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

經典段落摘要:

可憐的紳士被諸如此類的話語攪得神魂顛倒,爲了弄懂和揣摩其中的涵義竟至徹夜不眠,其實,即使亞里士多德專門爲此而再世也未必能夠說出什麼名堂來。他尤其是對堂貝利亞尼斯致人和自身所受的刀劍之傷不能理解,因爲,依他推斷,雖經高手調理,終究難免在臉上和身上留下累累疤痕。不過,儘管如此,他倒是對作者在書末留下將續寫那永遠講述不完的故事的承諾頗爲讚賞,而且也曾無數次動過提起筆來,如書中許諾的那樣循其思路將之補足的念頭,若不是中間不斷產生許多更爲重要的想法,他無疑會這麼做,而且也肯定能夠如願。

他曾多次同當地的神父卜位西古恩薩畢業的博學之士)爭論英格蘭的帕爾梅林和高拉的阿馬迪斯之間,到底誰是更爲出色的騎士,不過,該村的剃頭師傅尼科拉斯認爲他們倆誰都不及太陽騎士,如果說有誰能夠與之相比的話,也只有高拉的阿馬迪斯的兄弟堂加拉奧爾,

因爲此人充分具備各種品德,不是個忸怩作態的騎士,也不像他哥哥那麼動輒就涕淚縱橫,而論驍勇,卻決不遜色。

總而言之,他是那麼沉迷於這類書籍,以至於晚上從黃昏讀到黎明,白天從日出讀到日落。這般廢寢苦讀終於耗盡了他的腦汁,使他失去了理智。他的腦袋裏裝滿了從書上看來的什麼魔法、打架、挑戰、對陣、傷殘、調情、戀愛、憂喜以及其他種種難以想象的荒誕至極的胡言亂語,而且內心深處,還以爲讀到的那些瞎編出來的異想天開的東西全都確有其事。對他來說,除此之外,世界上再也沒有信史可言。他認爲熙德·魯伊·迪亞斯確實曾經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騎士,但又覺得他沒法同只是一揮手中寶劍就腰斬了兩個兇蠻的龐然巨人的火劍騎士相比。他更爲讚賞卡爾皮奧的貝爾納爾多,因爲他曾經運用赫丘利懸空扼殺地神之子安泰俄斯③的計謀,在龍塞斯瓦列斯將有魔法護身的羅爾丹置於死地。他還特別稱頌巨人莫爾幹特,因爲傲慢無禮的巨人族成員中只有他溫文爾雅。

作品主人公堂吉訶德是一個不朽的典型人物。書中寫道,這個瘦削的、面帶愁容的小貴族,由於愛讀騎士文學,入了迷,竟然騎上一匹瘦弱的老馬洛稷南提,找到了一柄生了鏽的長矛,戴着破了洞的頭盔,要去遊俠,除強扶弱,爲人民打抱不平。他僱了附近的農民桑丘·潘沙做侍從,騎了驢兒跟在後面。堂吉訶德又把鄰村的一個擠奶姑娘想象爲他的女恩主,給她取了名字叫託波索之達辛尼婭。於是他以一個未受正式封號的騎士身份出去找尋冒險事業,他完全失掉對現實的感覺而沉入了漫無邊際的幻想中,唯心地對待一切,處理一切,因此一路闖了許多禍,吃了許多虧,鬧了許多笑話,然而一直執迷不悟。他把鄉村客店當作城堡,把老闆當作寨主,硬要老闆封他爲騎士。店老闆樂得捉弄他一番,拿記馬料賬的本子當《聖經》,用堂吉訶德的刀背在他肩膀上着實打了兩下,然後叫一個補鞋匠的女兒替他掛刀。受了封的騎士堂·吉訶德走出客店把旋轉的風車當作巨人,衝上去和它大戰一場,弄得遍體鱗傷。他把羊羣當作軍隊,衝上去廝殺,被牧童用石子打腫了臉面,打落了牙齒。桑丘·潘沙一再糾正他,他總不信。他又把一個理髮匠當作武士,給予迎頭痛擊,把勝利取得的銅盆當作有名的曼布里諾頭盔。他把一羣罪犯當作受迫害的紳士,殺散了押役救了他們,要他們到村子裏找女恩主去道謝,結果反被他們打成重傷。他的朋友想了許多辦法才把他弄回家去。在第二卷中,他繼續去冒險,又吃了許多苦頭,弄得一身病。他的一位朋友參孫·卡拉斯科假裝成武士把他打翻了,罰他停止遊俠一年??他鬧出了很多愚昧的笑話,最後敗歸故里,但是可憐的堂吉訶德到死前才悔悟。

這個人物的性格具有兩重性:一方面他是神志不清的,瘋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則、無畏的精神、英雄的行爲、對正義的堅信以及對愛情的忠貞等等。他越瘋瘋癲癲,造成的災難也越大,幾乎誰碰上他都會遭到一場災難,但他的優秀品德也越鮮明。桑丘·潘沙本來爲當“總督”而追隨堂吉訶德,後看無望,仍不捨離去也正爲此。堂吉訶德是可笑的,但又始終是一個理想主義的化身。他對於被壓迫者和弱小者寄予無限的同情。從許多章節中,我們都可以找到他以熱情的語言歌頌自由,反對人壓迫人、人奴役人。也正是通過

這一典型,塞萬提斯懷着悲哀的心情宣告了信仰主義的終結。這一點恰恰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舊的信仰解體、新的信仰(資產階級的)尚未提出的信仰斷裂時期的社會心態。

書中除了堂吉訶德以外,他的侍從桑丘·潘沙也是一個典型形象。他是作爲反襯堂吉訶德先生的形象而創造出來的。他的形象從反面烘托了信仰主義的衰落這一主題。堂吉訶德充滿幻想,桑丘·潘沙則事事從實際出發;堂吉訶德是禁慾主義的苦行僧,而桑丘·潘沙則是伊壁鳩魯式的享樂派;堂吉訶德有豐富的學識,而桑丘·潘沙是文盲;堂吉訶德瘦而高,桑丘·潘沙胖而矮。桑丘·潘沙是一個農民,有小私有者的缺點,然而到真正把他放在治理海島(實際上是一個村)的位置上時,他又能夠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貪污受賄。後來由於受不了貴族們的捉弄離了職。他說:“我赤條條來,又赤條條去,既沒有吃虧,也沒有佔便宜,這是我同其他總督不同的地方。”朱光潛先生在評價堂吉訶德與桑丘·潘沙這兩個人物時說:“一個是滿腦子虛幻理想、持長矛來和風車搏鬥,以顯出騎士威風的堂吉訶德本人,另一個是要從美酒佳餚和高官厚祿中享受人生滋味的桑丘·潘沙。他們一個是可笑的理想主義者,一個是可笑的實用主義者。但是堂吉訶德屬於過去,桑丘·潘沙卻屬於未來。隨着資產階級勢力的日漸上升,理想的人就不是堂吉訶德,而是桑丘·潘沙了。”

從創作方法上分析,塞萬提斯善於運用典型化的語言(本站)、行動刻畫主角的性格,反覆運用誇張的手法強調人物的個性,大膽地把一些對立的藝術表現形式交替使用,既有發人深思的悲劇因素,也有滑稽誇張的喜劇成分。儘管小說的結構不夠嚴密,有些細節前後矛盾,但不論在反映現實的深度和廣度上,還是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比歐洲在此以前的小說前進了一大步,標誌着歐洲長篇小說創作跨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歐洲許多著名作家都對塞萬提斯有很高的評價,如:

歌德:“我感到塞萬提斯的小說,真是一個令人愉快又使人深受教益的寶庫。”

拜倫:“《堂吉訶德》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發笑,則越使人感到難過。這位英雄是主持正義的,制伏壞人是他的惟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發了瘋。”

海涅:“塞萬提斯、莎士比亞、歌德成了三頭統治,在敘事、戲劇、抒情這三類創作裏分別達到登峯造極的地步。”

雨果:“塞萬提斯的創作是如此地巧妙,可謂天衣無縫;主角與桑丘,騎着各自的牲口,渾然一體,可笑又可悲,感人至極……”

別林斯基:“在歐洲所有一切著名文學作品中,把嚴肅和滑稽,悲劇性和喜劇性,生活中的瑣屑和庸俗與偉大和美麗如此水乳交融……這樣的範例僅見於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

從藝術成就上來分析,《堂吉訶德》乍看似乎荒誕不經,實則隱含作者對西班牙現實深刻的理解。作者採用諷刺誇張的藝術手法,把現實與幻想結合起來,表達他對時代的見解。現實主義的描寫在《堂吉訶德》中占主導地位,在環境描寫方面,與舊騎士小說的裝飾性風

景描寫截然不同,作者以史詩般的宏偉規模,以農村爲主要舞臺,出場以平民爲主,人數近700多人,在這廣闊的社會背景中,繪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聯繫的社會畫面。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虛實結合的,否定中有歌頌,荒誕中有寓意,具有強烈的藝術性。對此尼日利亞著名作家奧克斯頗動感情地說:“人生在世,如果有什麼必讀的作品,那就是《堂吉訶德》。”

本書脫離了傳統的騎士文學的悲壯和典雅;表現出了另類的騎士文學荒誕,彷彿是周星弛的無厘頭電影這般那般。如果把《堂吉訶德》這部小說說是爲了抨擊騎士小說的話,那是把它放在當時的文藝復興的文化氛圍來說的,也許是剛好應了時事的發展。但是從更深入的角度去分析,作者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理想都寫進去了,思想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現實,直至描繪了西班牙社會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成爲我們瞭解和研究西班牙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風俗習慣的一部百科全書。由此看來書中所展現的廣闊的社會畫面和流溢出的豐富的思想就遠遠不是出自要掃除騎士小說這麼一個簡單的動機。其次,從藝術角度講,塞萬提斯通過《堂吉訶德》的創作奠定了世界現代小說的基礎,就是說,現代小說的一些寫作手法,如真實與想象、嚴肅與幽默、準確與誇張、故事中套故事,甚至作者走進小說對小說指指點點,在《堂吉訶德》中都出現了。比如在堂吉訶德身上,愚蠢和聰明博學,荒唐和正真善良,無能和勇敢頑強就這樣矛盾地融合在一起.這是一個可笑但並不可不惡,甚至是相當可愛的幻想家.桑丘,這位侍從的性格特點與他主人之間,既有相同方面的陪襯烘托,也有相反方面的襯托對比,而且又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相比之下,如果堂吉訶德是幻想型,那麼這位侍從則屬於現實型.他無論幹什麼,都不會忘記自己的現實利益,即使冒傻氣時也不例外。他更不是一味的傻乎乎,在“總督”任上的那一番審案,也頗有那麼一點智慧的閃光,如果說:堂吉訶德是一位聰明的傻瓜,那麼桑丘則應該是傻瓜中的聰明人。除了這個兩個個性突出,對比鮮明的主人公外,書中還塑造了700個不同的職業、不同的性格的人物形象,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反映時代、反映現實,它所帶來的意義,也許對於整天充斥着音樂影象電子多媒體合成的各種多維刺激的現代人感受不深,但是在當時,人們的唯一娛樂方式就是挑燈讀書,因而能早在17世紀——文學剛剛啓蒙復興的時代,塞萬提斯就寫出了《堂吉訶德》,它給予近現代小說的發展就是深刻的、革命性的影響。所以說他是現代小說第一人,正因爲他是第一人,他的《堂吉訶德》對西班牙文學、歐洲文學,乃至整個世界文學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

《堂吉訶德》是一部史詩,而堂吉訶德是這部史詩中的英雄。堂吉訶德要維護的正義是和現實衝突的,然而他並不在乎他的目的(不論是否虛構)最終能夠達到。拋開外表的滑稽,這部書講述的是一部悲劇,正義在被捉弄的情況下產生的悲劇,英雄失敗了。然而,更深的悲劇在於,英雄沉湎於自己假想的失敗中,世俗的人繼而調戲這種失落和悲傷。

“昔者莊周夢爲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爲胡蝶與?胡蝶之夢爲周與?”《堂吉訶德》必然具備着史詩主題,這種視角在堂吉訶德身上體現出一種真實性。他沉浸於自己的夢幻,不許任何人打破在肉體的摧殘和言

語的論爭方面,堂吉訶德都是作爲一個英雄的形象存在的。

《堂吉訶德》給我們帶來的啓示使它成爲一部偉大的作品,無論談及理想和現實,主觀與客觀,人性的複雜,宗教式的信仰還是別的什麼,我們都可以在其中發現,任何事物因爲複雜因素的存在而變成唯一的。

一部經典著作,永遠給人以不同的感受,給人以新的啓迪。不同時代的人,不同生活經歷的人,不同人生理想目標的人,都會有着不同的理解。這樣的作品,纔會不僅當時會被譯成多種文字,而且隨着時代的演進,不斷會有新的譯文出現,這就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堂吉訶德》就是如此。

第三篇:《堂吉訶德》讀書筆記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英國詩人拜倫評價曾說:《堂吉訶德》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發笑,則越使人感到難過。這位英雄是主持正義的,制伏壞人是他的惟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發了瘋。”

《堂吉訶德》的作者塞萬提斯是近代西班牙偉大的小說家、戲劇家、詩人。他出生在一個沒落貴族家裏。他的一生充滿着冒險和苦難。他曾在勒班多海戰中受傷而成爲“勒班多的獨臂人”。他的文學創作達到了西班牙文學“黃金世紀”的高峯。《堂吉訶德》是塞萬提斯的代表作。作者寫作這部長篇小說的宗旨是“把騎士小說的那一套掃除乾淨”。但這部作品的社會意義卻遠遠超出了對騎士小說的嘲諷和抨擊。

在這部小說裏,出現了近700個人物,描寫的生活畫面十分廣闊,它全面而真實地反映了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西班牙的封建社會現實,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國的各種矛盾,譴責了貴族階級的荒淫無恥,對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同情。

在閱讀這篇小說前,我就聽說過堂吉訶德這個有趣而值得深思的人。小說的開場背景是在西班牙的拉·曼鄉村,這裏住着一個50多歲的窮紳士吉哈諾,閒來無事就埋頭讀騎士小說,讀得滿腦子盡是遊俠冒險的荒唐念頭,完全喪失了理性,想入非非,決定當遊俠騎士去行俠仗義,救苦濟貧,揚名天下。

他把曾祖傳下的一套生鏽發黴的盔甲當作堅固的頭盔戴在頭上。他用了4天的工夫給他那匹皮包骨頭的馬取了個高貴、響亮的名字——駕難得,表明它過去雖是駑馬現在當上騎士的坐騎卻是世上少有而難得之事。他還給自己取名堂吉訶德·臺·拉·曼卻,意思是,自己是拉·曼卻地方鼎鼎有名的堂吉訶德騎士。他還認爲,遊俠騎士決不能沒有意中人,於是他把自己偷偷地慕戀着的養豬女子當作意中人,並給她取了一個有公主意味的名字:杜爾西內婭·臺爾·託波索。一切準備就緒,他騎上駑難得,戴上頭盔,挎着盾牌,拿起長槍離開了家門。堂吉訶德到了郊外,忽然想起了他並沒有授封爲騎士。晚上來到一家客店,他把客店想象成一座城堡,把那個跑江湖的流氓騙子店主想象成城堡主人。他把店主叫到馬房,雙膝跪下,乞求店主封他爲騎士。店主看他是個瘋子,怕他胡來鬧出亂子,便在馬房裏舉行授封儀式。店主用登記騾夫草料的賬簿當《聖經》,唸唸有詞,接着在堂吉訶德的頸窩上狠狠打了一掌,還用堂吉訶德的劍在他肩膀上使勁拍了一下,最後叫兩個妓女給堂吉訶德掛劍。儀式完畢,堂吉訶德急不可待,就騎馬出去獵奇冒險了。

堂吉訶德他堅信:世上最迫切需要的是遊俠騎士,而遊俠騎士道德的復興全要靠他一人。他不但自己要繼續冒險行俠,而且還去遊說貧苦農民桑丘當他的侍從。他對桑丘許願說:他征服一個海島後,就讓桑丘當海島總督。桑丘終於拋下老婆孩子充當了堂吉訶德的侍從。

一天夜裏,堂吉訶德帶着侍從第二次偷偷地離開了家。他們來到郊野,遠遠望見三四十架風車。堂吉訶德把風車當成巨人,不聽是從的勸告,反而責備侍從膽小怕事,不懂冒險。一陣衝殺後,堂吉訶德翻滾在地,狼狽不堪。事後,堂吉訶德始終不信他刺的是風車,硬說是魔法師與他作對,把巨人變成風車,來剝奪他勝利的光榮。

主僕二人離開客店後繼續前進。一天,正當他們邊說邊走時,忽然看到前面塵煙滾滾而來。堂吉訶德立刻興奮地對桑丘說,這是數不清的民族組成的兩支大

軍,開到這曠野裏來打仗的,而他自己準備大顯身手,協助其中正義的一方,攻打邪惡的一方,幹一番青史留名、永垂不朽的事業。桑丘仔細一看,根本沒有什麼軍隊,只有兩隊羊羣揚起的塵土,他還聽到了公羊母羊的叫聲。堂吉訶德堅持說那是百萬大軍,而不是羊羣,甚至他還聽見了蕭蕭馬嘶、悠悠角聲和鼓聲。昏了頭的他,這時根本聽不進桑丘的勸告,衝進羊羣,舉槍亂刺,好像真在刺殺他的宿世冤家一樣。牧羊人大聲喝他不住,就解下彈弓,將拳頭大的石頭不斷打來,打破了他的頭皮,打掉了他幾個牙齒。牧羊人看到自己闖了禍,便集合羊羣,把七八隻死羊扛在肩上,急忙跑了??

幾番冒險後,堂吉訶德回家以後一病不起。臨死前他的神智清醒過來,終於認識到那些騎士傳奇都是胡說八道,自己也不是什麼遊俠騎士堂吉訶德,而是爲人善良、號稱“善人”的阿隆索·吉哈諾。據公證人說,在騎士小說裏,從沒看見過哪個遊俠騎士像堂吉訶德這樣安詳、虔誠、臥牀而死的。

這部小說成功地塑造了堂吉訶德這個充滿戲劇性的人物。堂吉訶德的性格具有兩重性:一方面他是神智不清的,瘋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則、無畏的精神、英雄的行爲、對正義的堅信以及對愛情的忠貞等等。他越瘋瘋癲癲,造成的災難也越大,幾乎誰碰上他都會遭到一場災難,但他的優秀品德也越鮮明。桑丘·潘沙本來爲當“總督”而追隨堂吉訶德,後看無望,仍不捨離去也正爲此。堂吉訶德是可笑的,但又始終是一個理想主義的化身。他對於被壓迫者和弱小者寄予無限的同情。從許多章節中,我們都可以找到他以熱情的語言歌頌自由,反對人壓迫人、人奴役人。也正是通過這一典型,塞萬提斯懷着悲哀的心情宣告了信仰主義的終結。這一點恰恰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舊的信仰解體、新的信仰尚未提出的信仰斷裂時期的社會心態。

整個故事充滿了荒誕可笑的成分,卻能給人以深思。我覺得這正是這部作品的意義所在。

第四篇:堂吉訶德_讀書筆記

徐炎華11321033化學2+2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

在第10周之後我有幸看了《堂吉訶德》一書,我從這書裏可謂獲益良多。首 先我先簡要介紹一下這書的作者吧。作者塞萬提斯是西班牙最著名的作家,他的經歷非常複雜,當過小吏,當過兵,甚至在一次海戰中連胳膊也殘廢了,這在他的小說裏也有描述。他也曾不止一次被捕下獄,原因是不能繳上該收的稅款,也有的卻是遭受無妄之災。就連他那不朽的《堂吉訶德》也有一部分是在監獄裏構思和寫作的。1616年他在貧病交加中去世。塞萬提斯50餘歲開始了《堂吉訶德》的寫作。《堂吉訶德》是寶貴的文化遺產。書中堂吉訶德在遊俠生活中的遭遇,揭露了社會的黑暗,抨擊教會的專橫,揭示人民的困苦。他塑造的堂吉訶德和他的僕從桑丘,是西方古典文學中的兩個典型形象。

《堂吉訶德》原名《奇情異想的紳士堂吉訶德·臺·拉·曼》,作者在序言中申明:“這部書只不過是對於騎士文學[3]的一種諷刺”,目的在於“把騎士文學地盤完全摧毀”。但實際上,這部作品的社會意義超過了作者的主觀意圖。在這將近一百萬言的作品中,出現了西班牙在16世紀和17世紀初的整個社會,公爵、公爵夫人、封建地主、僧侶、牧師、兵士、手藝工人、牧羊人、農民,不同階級的男男女女約七百個人物,尖銳地、全面地批判了這一時期封建西班牙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學、藝術以及私有財產制度,使它成爲一部“行將滅亡的騎士階級的史詩”,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文學名著。

作品主人公堂吉訶德是一個不朽的典型人物。書中寫道,這個瘦削的、面帶愁容的小貴族,由於愛讀騎士文學,入了迷,竟然騎上一匹瘦弱的老馬洛稷南提,找到了一柄生了鏽的長矛,戴着破了洞的頭盔,要去遊俠,除強扶弱,爲人民打抱不平。他僱了附近的農民桑丘·潘沙做侍從,騎了驢兒跟在後面。堂吉訶德又把鄰村的一個擠奶姑娘想像爲他的女恩主,給她取了名字叫託波索之達辛尼婭。於是他以一個未受正式封號的騎士身份出去找尋冒險事業,他完全失掉對現實的感覺而沉入了漫無邊際的幻想中,唯心地對待一切,處理一切,因此一路闖了許多禍,吃了許多虧,鬧了許多笑話,然而一直執迷不悟。他把鄉村客店當做城堡,把老闆當做寨主,硬要老闆封他爲騎士。店老闆樂得捉弄他一番,拿記馬料賬的本子當《聖經》,用堂吉訶德的刀背在他肩膀上着實打了兩下,然後叫一個補鞋匠的女兒替他掛刀。受了封的騎士堂·吉訶德走出客店把旋轉的風車當做巨人,衝上去和它大戰一場,弄得遍體鱗傷。他把羊羣當做軍隊,衝上去廝殺,被牧童用石子打腫了臉面,打落了牙齒。桑丘·潘沙一再糾正他,他總不信。他又把一個理髮匠當做武士,給予迎頭痛擊,把勝利取得的銅盆當做有名的曼布里諾頭盔。他把一羣罪犯當做受迫害的紳士,殺散了押役救了他們,要他們到村子裏找女恩主去道謝,結果反被他們打成重傷。他的朋友想了許多辦法才把他弄回家去。在第二卷中,他繼續去冒險,又吃了許多苦頭,弄得一身病。他的一位朋友參孫·卡拉斯科假裝成武士把他打翻了,罰他停止遊俠一年。堂吉訶德到死前才悔悟。

這個人物的性格具有兩重性:一方面他是神智不清的,瘋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則、無畏的精神、英雄的行爲、對正義的堅信以及對愛情的忠貞等等。他越瘋瘋癲癲,造成的災難也越大,幾乎誰碰上他都會遭到一場災難,但他的優秀品德也越鮮明。桑丘·潘沙本來爲當“總督”而追隨堂吉

訶德,後看無望,仍不捨離去也正爲此。堂吉訶德是可笑的,但又始終是一個理想主義的化身。他對於被壓迫者和弱小者寄予無限的同情。從許多章節中,我們都可以找到他以熱情的語言歌頌自由,反對人壓迫人、人奴役人。也正是通過這一典型,塞萬提斯懷着悲哀的心情宣告了信仰主義的終結。這一點恰恰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舊的信仰解體、新的信仰(資產階級的)尚未提出的信仰斷裂時期的社會心態。

在創作方法上,塞萬提斯善於運用典型化的語言、行動刻畫主角的性格,反覆運用誇張的手法強調人物的個性,大膽地把一些對立的藝術表現形式交替使用,既有發人深思的悲劇因素,也有滑稽誇張的喜劇成分。儘管小說的結構不夠嚴密,有些細節前後矛盾,但不論在反映現實的深度和廣度上,還是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比歐洲在此以前的小說前進了一大步,標誌着歐洲長篇小說創作跨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歐洲許多著名作家都對塞萬提斯有很高的評價,歌德說過:“我感到塞萬提斯的小說,真是一個令人愉快又使人深受教益的寶庫。”

記得以前在中國文學批評家的嘴裏聽到的堂吉訶德形象,總是那種庸衆的代言人,他們用庸俗的眼光把偉大的堂吉訶德評論成一個深中“騎士小說”之毒的傻瓜。堂吉訶德先生假如在世,他聽到中國的文學批評家對他的評價,他一定會憤怒地告誡他的外甥女:“你要是嫁給那些蠢驢,就休想得到我的遺產。”堂吉訶德發這樣的火氣是很有道理的,道理很簡單,因爲他是一位真正的勇士和智者,他已經用過人的膽識穿越了庸俗的世界,他已經看清了庸俗世界那荒唐和充滿欺騙的醜陋嘴臉。堂吉訶德所謂迷戀的“騎士小說”,其實就是人類迷信的世俗觀念。

堂吉訶德在沒有做出挑戰世俗觀念之前,他跟所有沉淪在世俗觀念裏的庸人一樣,對世俗觀念是深深迷信的。不過他很偉大,他的偉大在於他敢於用實踐來檢驗自己迷信的世俗觀念。他帶着桑丘和騎着老掉牙的駑辛難得,去挑戰世俗觀念尋找真理。

堂吉訶德的“遊俠騎士夢”在他的實踐尋找中,一次次的失敗和不斷鬧出荒唐的笑話,其實這正是整個人類沉淪在世俗觀念裏的悲劇縮影。

堂吉訶德的精神之所以萬歲,是因爲他敢於用實踐來檢驗自己迷信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並且在真理面前他敢於面對現實,而決不是那種逃避現實一條道走到黑的迷信者。

我深深地喜愛上了堂吉訶德的精神:

追求理想

西歐的中世紀是個特別“黑暗的時代”。基督教教會成了當時封建社會的精神支柱,把上帝當做絕對的權威,人們似乎喪失了對美好事物追求的權利。堂吉柯德的行動也說明他不安於平凡閒暇的生活。他不僅有理想,而且爲了實現理想可以不顧個人安危,不顧失敗。有人說塞萬提斯筆下的唐吉柯德是一個可笑的人物:“他騎着一匹瘦馬,手握長矛,心中愛戀着他的情人開始了他的騎士生涯。”但正是他這種“單槍匹馬”的形象,才向我們展現出一種堅持理想、奮不顧身的獻身精神和鬥爭精神

所以最後唐吉訶德回到自己家裏後,他被作爲一個受人愛戴的、心靈高尚的紳士與世長辭了。

堅定信念

與其說他是幻想者,不如說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在那個“黑暗的時代”

裏,他遭受了無數人的譏諷,卻依然堅定自己,他的所作所爲的出發點有着高尚的一面,奉行一種崇高的原則。他要做一個行俠仗義的騎士,要鋤強扶弱、伸張正義,併爲此而奮不顧身,具有自我犧牲的精神。在衆人的譏諷之中,有多少人能夠堅定自己的理想,始終爲之努力奮鬥,又有多少人能夠堅持自我,在茫茫人海中不隨波逐流,又有多少人能夠微笑面對挫折,越挫越勇。雖然他幻想的事物也許是可笑的,但這種堅定的信念,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第五篇:讀書筆記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有感

莊喻涵

六年二班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位高尚得人談話;讀書如交友;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這些有關書籍的名言警句,一直鼓舞着那些求知如渴的人們。

說到這,使我不由得想起,前幾天我讀過的《堂吉訶德》,堂吉訶德也是一個愛看書的人。他看過上百本的騎士小說,幻想着成爲一名騎士,他是一個生活在幻想中的人物:他釋放了一羣知恩不報的壞蛋,而這些壞蛋卻偷走了他的灰驢;他爲了那個“尊貴無比”的小姐,脫光衣服去創石頭;他自以爲受了魔術師的影響,把理髮師的銅盆當成自己丟失的頭盔。他是多麼愚蠢!

讀了這本書,讓我深刻的認識到:人不能生活在幻想中,要生活在現實中,要腳踏實地,不能好高務遠。否則,就會像唐吉訶德一樣,鬧出笑話。

現實生活中,我雖然沒有唐吉訶德那樣可笑,但靜靜的想一想,有時也有他的影子。記得小時侯,曾經迷上了“還珠格格”,認爲那裏的人物,既美麗,又快樂,還不用學習,整天無有無慮。真讓人羨慕。於是我整天模仿劇中得人物,模仿他們的語言;模仿他們的動作;連他們的思維方式都要模仿。弄的媽媽哭笑不得。現在想一想,真的很好笑,那畢竟是虛構的人物和情景,脫離現實。現實生活需要努力、勤奮、拼搏。痛苦、快樂都有才活的更真實,更精彩。

親愛的同學們,你有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

本網推薦訪問其他精彩範文:

讀堂吉訶德有感筆記

堂吉訶德讀書報告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

《堂吉訶德》讀書報告

《堂吉訶德》讀書報告don quix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