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浮士德讀書筆記

第一篇:浮士德讀書筆記

浮士德讀書筆記

《浮士德》——讀後感

假如浮士德博士的旅行是由地獄到天堂的旅行,那讓我們看看地獄煉獄天堂都有些什麼。

地獄:“人類只有通過種種磨難和考驗才能通往勝利的彼岸。”浮士德的社會就是歌德的社會。歌德在文學、繪畫、自然科學的學習中不斷追求真理,在德國的狂飆突進運動中積極奔走,並在運動的失敗中進一步深化認識,成就了思想的高度和深度。歌德的社會封建專制摧殘人性;作品中,浮士德“枯守這個牢籠......塞滿大堆書本,被灰塵籠罩。”與世隔絕的鑽研卻不能發現知識對改造生活用處;少女馬加雷特飽受等級觀念毒害,對浮士德尊稱之爲“小姐(貴族女士才能擁有的稱號)而驚奇;一羣青年甚至學生在酒吧裏唱着粗俗的歌;教會對未婚生子的女性的極度不公的懲罰......而人間地獄的另一部分則是人性的慾望和罪惡。惡行者、僞善者表面風光無限,實則心驚膽顫!冥冥蒼天,炯炯神眼,原罪的顯現、慾望的暴露。聽!慈悲的天神歌;看!流淚的衆生相。浮士德因爲愛慾而釀成愛情悲劇;對腐朽王朝,虛幻世界的執着終究化爲泡影。達爾丟夫敢於在神明面前犯罪終下場不善。”金庸筆下的四大惡人最終難逃懲罰......這些小說人物都取材於現實,具有典型性和客觀性,而作者對其加工處理不僅是增添小說的可讀性也是對世人敲響警鐘!再次讓已惴惴不安的惡行者心驚。有多少二戰戰犯逃過死刑靈魂卻終生受着煎熬,午夜夢迴的是一具具腐屍和陰慘淒厲的催命聲;一些僥倖出逃的貪官常與親人分居世界各地,既擔心被“一鍋端”又忍受思親之苦;因嫉妒而道人

是非的長舌婦會因心胸狹窄失去朋友孤獨一生......宗教觀念認爲以上惡行足以下十八層地獄,最輕拔舌,重則刀鋸。“善惡在一念之間,存善念則化爲天堂善神,存惡意則化爲地獄惡鬼。”意大利人文主義詩人但丁也諷刺作惡者“形狀多麼猙獰,姿態多麼兇惡。”而那些迫切希望靈魂救贖的作家,藝術家則總能把人類最深處的劣根性表現在作品中。

煉獄:其象徵苦難,象徵懺悔。天堂象徵救贖,這是基督教永恆的主題。煉獄中的懺悔指人的一念,善念惡念,天堂地獄。看到天堂的光輝,美夢將會成真。

浮士德的愛、政治理想以及藝術理想以及藝術思想破滅後開始反思,決定腳踏實地的建立一個理想的自由國度。而歌德也通過“世俗人”與“虔誠的信徒”,教育主義者、唯心主義者、實在論者等對人生觀的探討,思想進一步深化。我想現實生活中的閉門思過,在祖先前悔過,也多少煉獄情結。

天堂:地獄萬惡,地藏以一顆慈悲心與惡鬼同下十八層地獄,永受輪迴之苦,更許下“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願望。神聖的天穹在衆神的光輝中響起天籟,天使清唱萬福瑪利亞;等待新生,用最虔誠的笑意祝福這偉大的新生。

浮士德的知識造福了百姓,造就了和平王國。真誠懺悔與巨大收穫讓浮士德沒有遺憾,終於榮升天堂。歌德也窮盡一生將他的思想完善,表達在作品中,寄予了他希望國家統一,反抗封建社會與教會的思想,激勵後世完成他未盡的事業。

歌德對國家對人性的關懷的確影響我們,他用六十年的光陰證明人經過磨練才能成爲一個智者。至於地獄、天堂等是人生的一個思想過程,是信仰的缺失,後現代主義的無所謂觀念讓我們迷失。慶幸的是隨許多《浮士德》似的作品,還有許多歌德似的人物激勵我們自信自強。

第二篇:《浮士德》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浮士德

浮士德是歌德的著名長詩,這部作品花費了歌德大半生的努力,直到歌德垂暮之年才真正完成。

浮士德的故事其實在德國廣爲流傳,浮士德可能是中世紀一個真實存在過的人物,他能力過人,發明了各種在當時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器具。當時愚昧的人們無法理解他的神通,就傳言他和魔鬼有着交易,是有魔鬼在暗中相助。“魔鬼交易”這一故事類型也就大致在此後流傳開來,大致內容都是:“某人爲了得到知識、永生、權力等等而將自己出賣於魔鬼,昧着良心替魔鬼幹各種骯髒的勾當。”當然,這類故事受到中世紀宗教愚昧(如“獵巫運動”)的影響,在今天看來是有一些可笑和不可理喻的。久而久之“魔鬼交易”就成了浮士德故事的起源。

在閱讀《浮士德》之前,我先大致瞭解了一下這部作品誕生的背景——關於浮士德的優秀作品一共有兩部,一部是馬洛所作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劇》、另一部就是歌德的《浮士德(上.下)》,這兩部作品誕生的時間都是歐洲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時間點:前者是文藝復興,後者則是啓蒙運動向浪漫主義運動過渡的時期。我大致瞭解了一下兩部作品,《悲劇》一文,馬洛主要強調了浮士德博士對知識、權力的追求,以及他向魔鬼出賣靈魂後的自負心理,當他終於意識到自己期限已滿要墮入地獄的時候,才誠惶誠恐追悔莫及,最終在無限的恐懼和悔恨中被魔鬼拖入了地獄。可以說這個故事,就像莎翁的悲劇一樣,充滿了對人的心理描寫,以及對人性脆弱、人性弱點的深刻反省,浮士德在這部作品中是被作爲一個出賣自己靈魂的負面角色來處理的,他的執着進取的正面形象只是一個陪襯。總體來說這是一部好作品,但是把“追求知識、力量,渴望強大和優秀”視爲一種“瀆神”、“僭越上帝權威”的行爲,當成要批判的對象,這中間就流露出了一種中世紀殘餘的“反智主義”、“反科學主義”的思想,在當今看來,是一種反動的思想。而且作品中不斷塑造人的狂妄和人的內疚,不斷強化上帝的權威,也隱含了一種“人類應該跪倒在上帝面前誠惶誠恐”的宗教“罪感”。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雖然接受了享樂主義、接受了追求金錢,甚至有走向縱慾主義的傾向,但是實際上在人們的內心中,人們並沒有放棄對上帝那種誠惶誠恐的心態,並沒有勇敢地相信自己的意志和理性,歐洲人還沒有從宗教所塑造的自卑感中走出來。

到了歌德的時代,情況就已經大有不同了。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是歐洲波瀾壯闊的年代:牛頓定律等自然科學的發展、啓蒙運動的展開、資產階級革命的風起雲涌、工業化的浪潮、自由資本主義的興起、拿破崙的征服、德意志的統一,在這樣一個時代中,傳統的宗教力量大大減弱,自然神論、泛神論和無神論取代了羅馬教廷和道德教條,人們開始相信自己改造自然的力量,並且在國際舞臺上開始勇於去追求權力、相信自己的理性、踐行自己的意志。此時的人們甚至不願意再去理會理性主義時代那些陳腐僵化的教條,而要求實現自我、實現意志的解放。於是,伴隨着藝術界的狂飆突進運動,浪漫主義時代到來了。而歌德的《浮士德》正是這個時代的產物。我們可以在浮士德中看到歐洲自文藝復興後幾百年的發展歷程的縮影,比如在《浮士德》中,歌德宣揚“人難免誤入歧途,但是隻要執着追求,總會到達天堂”,這也正是資本主義崛起後“個人奮鬥”、“自由選擇並自我負責”觀念的體現;比如在《浮士德》中,浮士德斥責故紙堆,追求實踐、有意義、有活力的生活,也代表了工業文明興起後,迂腐的觀念、僵硬的思想觀念受到了人們的拋棄。總之,《浮士德》誕生是的時代與《悲劇》已經很不同了。

浮士德全書由上下篇組成,外面由一個套子套起來,套子的內容是:魔鬼梅菲斯特和上帝打賭,貶損人的尊嚴,說要把一個人引入歧途證明給上帝看看。上帝則對人充滿了信任,相信人一定能自我救贖,從答應了梅菲斯特的賭約。梅菲斯特找到了不願意沉迷於故紙堆的浮士德,還給他青春,帶着他四處遊歷

《浮士德》上篇是全書最精彩、戲劇衝突最複雜的一部分,也是最常被引用、改編的一部分,上篇主要介紹浮士德和少女瑪甘淚的愛情悲劇:浮士德愛上了瑪甘淚,瑪甘淚爲了與之幽會而給媽媽下了安眠藥,失手毒死了媽媽。他們的愛情被瑪甘淚的哥哥發現,爲了殺人滅口,浮士德殺死了瑪甘淚的哥哥,然後逃走。後來瑪甘淚懷孕生子,因爲害怕事情敗露而淹死了嬰兒。最終事情事發,瑪甘淚被判死刑,浮士德趕回來相救,但瑪甘淚拒絕了。她死後,被上帝接進了天堂。這個故事之所以非常吸引我,是因爲這樣的愛情悲劇至今仍在各處上演着。在今天的報紙上,我們仍然能經常看到諸如“少女懷孕殺嬰”、“男生爲愛情鬥毆而殺人”、“叛逆少年誤殺父母”之類的人間悲劇,而此類題材也經常成爲“殘酷青春”類型藝術作品的素材。很多人認爲這是“每個青春期少年長大成人必經的階段”,當然我是不太贊同這種評價的,成長不需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但是剛剛長大的人確實不懂得很多事情的分寸,做事情超過了必要的限度,不論是多了還是少了,都最終會害人害己。在這篇作品中,作者讓瑪甘淚上了天堂,並讓浮士德從罪惡感中解脫,並沒有因爲他們的罪行而對他們進行道德審判。這說明浪漫主義時代的人更加註重的是人內心的感情,對符合人性但不符合道德的感情和行爲有了更多的寬容和理解。正如《悲劇》一文中一樣,《浮士德》的上半篇藉着浮士德的悔悟、瑪甘淚對自身罪惡的恐懼,深刻地描寫了人類的內疚感和恐懼感。其實內疚感是性格悲劇的本原,與命運悲劇那種極力抗拒外界力量卻不得相比,性格悲劇通常都是當事人因爲性格的某些缺陷或者行動的某種過失而導致了自己不想要的結果。當人做錯事的時候會感到內疚,所以內疚感就成了性格悲劇“悲劇感”的來源——一種對自身行爲憎惡而又無可奈何的感情。

《浮士德》的下篇是歌德垂暮之年才發表的,凝結了歌德一生的經歷,所以它有了更多歷史和哲學的內涵,也有了更多的情節。但是垂暮之年的歌德卻不再有青春時代的激情,所以相比起上篇而言,這篇在戲劇衝突方面要遜色得多,在文藝史上的影響也要弱得多。在這篇中,歌德讓浮士德爲國王工作,通過發行紙幣而解決財政危機。浮士德讓梅菲斯特造出了人造人,並在他的帶領下回到了古希臘和海倫結婚。後來浮士德又想要填海造陸,無奈魔鬼暴力“強拆”一對老夫妻的房子,浮士德愁瞎了雙眼,最後終於滿足地倒下了。浮士德死後,上帝將他帶去了天堂與摯愛瑪甘淚相見。在浮士德的下篇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歐洲當時的影子。浮士德濫發紙幣來解決財政危機的行爲可能是當時統治階級常用的做法;後來浮士德搞“人造人”、要回到古希臘,可以看出自然科學發展的影子,其中也有着現在科幻小說中“克隆人”、“時空隧道”的影子,人們的科學意識已經取代了宗教意識。浮士德下篇中最重要的就是最後的兩段:浮士德和海倫結合,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愛好飛翔,最後摔死在浮士德眼前。這段明顯是出自古希臘伊卡洛斯的神話,有人認爲這是在影射拜倫的死亡。這段標誌着:浪漫也好、理性也好,實際上它們都是靠不住的。從文藝復興到浪漫主義時代,歐洲人一直崇拜古希臘古羅馬,可是歌德認爲:古希臘和古羅馬都已經過去了,古希臘的復興並沒有拯救被基督教統治了一千年的歐洲,歐洲要尋求於一種新的文明——一種地球上前所未有的文明,那就是大工業時代。於是就有了浮士德最後試圖填海造陸的一幕。浮士德想要征服大海,讓他的人民在新的土地上幸福地生活,最後

他終於滿足了。這也代表了大工業文明時代的到來,而那兩個被害死的老夫婦也代表了工業文明對農業文明無情地征服。

《浮士德》中的幾個人物都有着明顯的象徵意味。浮士德代表着永無滿足的實踐、浮士德的助手代表着當時迂腐的經驗主義哲學、梅菲斯特則代表着虛無主義和犬儒主義、瑪甘淚是一個無知的少女。他們並沒有明顯的善惡之別,其實他們都是人性的一部分,歌德的《浮士德》其實就是人性的大雜燴。把所有人和在一起,就是整個人類。

黃山學院12級戲劇影視文學

王瑞涵2014.6.23

第三篇:浮士德讀書筆記 讀後感

《浮士德》讀後感

“一度我也曾英俊像個少年,但那時我生澀的詩脆弱不堪,我的詩神也很蒼老,現在我已蒼老且患風溼,形體不值一顧,但我的繆思卻年輕起來了,我甚至相信,她永恆地向青春的歲月前進像,使維登堡靈視所見的那些天使一樣。——葉芝”

看過了《少年維特之煩惱》,那是在我大一時,看的是歌德25歲時的作品。現在看了《浮士德》,那是在我大三時,看的是歌德59歲(第一部),83歲(第二部)時的作品。 作爲第一部我在閱讀時升起只恨不懂原文的作品,我很難給予這部作品更高的評價。按照前言中所述,“理想的一本應當在幫助堵住比較接近原著的真諦之後,是他得魚而忘笙,對原著產生一窺全豹的渴望。”這大約是我第一次在閱讀外國文學作品時產生這種感覺。甚至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自己不必去摘引一些心有慼慼的文字,因爲全文都是那樣精彩。

但這並不表明這部作品就沒有瑕疵。首先的問題是用典太多,以至於對於對希臘神話都幾乎一無所知的我來說,想讀懂那些詩樣語言背後的寓意實在有些困難,這影響了我對這部著作的理解。更算是未能堅持一氣讀完的一個原因。雖然詞人中我愛極辛棄疾,但遇到通篇砌典時也只能徒呼奈何。

其次則是譯本的事。以後我要想着不去看什麼“大學生必讀”,哪怕是人民文學的譯本也是一樣!什麼資產階級的侷限性啊!!!坑爹呢啊!!!最討厭神馬價值觀一類的主觀教導了!!!有木有啊!!!解釋一下概念就解釋啊!!!加上階級教育有毛用啊!!!搞毛啊!!!最後是書本身的瑕疵。還是不夠完整啊。第一幕自成體系。第二幕雖然將故事深化了許多,但完整度明顯不足。第三幕(海倫)是原來寫得放入暫且不提,第四幕實在有些可惜,感覺筆力不足,幸而第五幕是之前就寫就的,一下子將《浮》一書提升到了至高的境界。倘天假年,再給歌德老先生以十年時間,那時的《浮》一書,必定能讓異國讀者亦能手不釋卷一氣讀完吧。

由這本所謂“歐洲四大名著”中的最後完成之作,我不由想起了相應的一本寫作時間相差不大的鉅著,成書於1784年的《紅樓夢》。 正是這種對比令我唏噓。同爲悲劇,卻給讀者以截然不同的感受。我有時甚至在想,《紅樓》就這樣截然而止,也是種很好的結局了。連“二木頭”都還活着,雖然很苦。釵黛還在等着寶哥哥,湘雲還在夢着嫁入衛家。所有的美夢還沒醒,儘管有些敏感的人已經寫着誄詞。如果真要把一切結局都赤裸裸地攤開,等到

釵在奩內待時飛,等到質本潔來還潔去,等到雲散高唐水涸湘江,等到紅顏枯骨,等到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時,那一份悲涼又是怎樣讓人難過。還不如就這樣吧,把最後的悲劇留白,給人心一點溫慰的遐想空間。

就像有的時候我希望《哈利波特》到第五本就結束,這樣哈利和赫敏還能有着一點點小小的曖昧。此時相望不相聞。而不是我們沒有在一起至少還像家人一樣,總是遠遠關心遠遠分享。也許是這個原因吧,我發覺自己已經記不起《混血王子》和《死亡聖器》的大半劇情,也不想再去看。

好吧,迴歸正題,《浮士德》也是悲劇啊。個人的生活碰壁了,格蕾琴崩壞了。大世界更是悲劇得一塌糊塗,入仕反成弄臣,追求海倫終也是海倫已隨那清風去,化成了一片白雲,最後填海也終如精衛,被憂愁吹瞎了雙眼,在錯覺中死去。可爲何讀着卻是能讓嘴角掛上微笑呢?特別是那句“逗留一下吧,你是那樣美!”有一種令人情不自禁讀出來的力量。彷彿“給我更多的燈吧!”,全不似《紅樓夢》中那種眼睜睜看着韶華遠逝的無力與虛無。圈子兜兜轉轉,還是回到了剛剛咆哮過的屁話上。十八世紀末的清朝,是所謂“康乾盛世”的迴光返照。老邁的賈家已經負擔不起過往的榮耀,庚吃卯糧,糊裱匠勉強修飾。十九世紀初的歐洲,是拿破崙的時代,是神聖同盟最後的迴光返照。用雨果在伏爾泰墓前的講話:“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裏出來!”一個新時代即將到來。

社會如此,文壇亦如此。

讀到了,去翻看歷史,那個時代真得令人振奮。歌德,席勒,拜倫,雪萊,貝多芬,康德,黑格爾,高斯,拉普拉斯,拿破崙??一片星空閃耀,不由神往啊。有點理解“青藤門下牛馬走”的感覺了。

於是也真得難怪魏瑪古典時代會走向希臘,難怪浮士德要溯柏涅俄斯河而上去尋找海倫而梅菲斯特卻隨河而下,難怪浮士德想征服海波。確實有一團火燒在那個時代歐洲人的心中啊!從少年的維特,到成年的浮士德,那是一個冬天的童話!是衷心信仰着“凡人不斷努力,我們才能濟度”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過往的一切易於蓋棺定論,如今呢?狂飆過了頭,懷疑否定一切之後,當下的時代是什麼?物理學的大發現過去了,互聯網的普及過去了。下一個科技的突破點在哪裏?生物學,還是

心理學,社會學?民族國家組成了,世界大戰打過了,全球化和恐怖主義出現了,下一個世界趨勢是什麼?是進一步地更完整地融合,還是在各種壁壘阻礙下分開?歐洲的哲學與詩歌,美國垮掉的一代,《哈利波特》的全球化流行,下一種文化是什麼?需要在速食文化中保持深刻嗎?還是這本身其實是個僞命題。

再看《浮士德》時,大三的我,這個時代的我,並不很激動。感受着熱情的同時,我在懷疑着熱情的破壞力。可若當下懷疑太多的我去學習去拾取這樣一份激情呢?也許會是件好事吧。

第四篇:浮士德讀書筆記

當城中學班主任讀書筆記

姓名李娜新 (2014年5 月15 日)

《浮士德》

上大學時便一直想拜讀歌德的詩劇《浮士德》,但奈心情浮躁而未打開書本,去年買了幾本書,其中一本就是本部著作,終於得以平靜心情好好感受《浮士德》的魅力了。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是十八世紀初德國的偉大詩人、作家、思想家和批評家,歌德的創作將德國的文學推向了一個向所未有的高峯,同時也對整個歐洲的文學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歌德的作品有很多,比如《歡會與離別》《五月之歌》等,但讓我們真正認識歌德的卻是他的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維特熱”的產生以及文學中的自殺風的出現,讓歌德一躍而成爲德國乃至西歐最享盛譽的作家。

歌德的思想和著作都是博大精深的,但作爲資產階級的一個代表,他又無法擺脫這個階級與生俱來的庸俗氣和妥協性,所以,他的一生充滿矛盾。恩格斯曾說:“在他的心中經常進行着天才詩人和法蘭克福市議員的謹慎的兒子、可敬的魏瑪的樞密顧問之間的鬥爭;前者厭惡周圍環境的鄙俗氣,而後者卻不得不對這種鄙俗氣妥協、遷就。因此,歌德有時非常偉大,有時非常渺小;有時是叛逆的、愛嘲笑的、鄙視世界的天才,有時則是謹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狹隘的庸人……他的氣質、他的經歷、他的全部精神意向都把他推向實際生活。”而《浮士德》作爲歌德的畢生的

代表作,其藝術魅力、文學價值等都可讓我們足見歌德的思想精神與文學造詣。

《浮士德》的構思超過60年之久,其創作歷史可概括如下:初稿《浮士德》(1768——1775),《浮士德》片段(1788——1790),《浮士德》悲劇第一部(1797——1808),《浮士德》悲劇第二部(1825——1832)。

浮士德是德國16世紀民間傳說中的一個神祕人物。據說德國宗教改革時期有一個跑江湖的魔法師約翰·喬治·浮士德,他用自己的血和魔鬼訂約,出賣靈魂給魔鬼,以換取世間的權力、知識和享受。歌德童年時候就通過傀儡戲接觸過浮士德的故事。從1857年出版的《約翰·浮士德博士的生平》到1791年德國“狂飆突進”運動時期的作家克林格爾寫的“浮士德的生平、事業及下地獄”的長篇小說,關於浮士德的作品有很多。歌德60餘年的慘淡經營,有歷史資料的依據,有先驅作家的啓發,更重要的是總結了西方啓蒙運動以來的事變及他個人長期的經驗和體會,並把這些藝術地加以集中概括於作品中,以歐洲的近代歷史和現實爲背景,以浮士德一生不懈地追求、努力探索真理的歷程爲主要情節線索。

《浮士德》作爲一部歷史經驗的藝術結晶,閃爍着人類智慧的光芒,顯示了永久的藝術魅力。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都經常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過劇中的詩劇。列寧在流放西伯利亞時,隨身帶了兩部德國的古典文學作品,其一就是歌德的《浮士德》。

對於《浮士德》,我亦有着很多喜歡的詩句,下面摘抄幾例: 黑暗的部分,它生出光明,傲慢的光明,如今跟黑暗母親把古老的地位和時間爭,卻不能成功,儘管它努力,因爲它總是依附於物體。光自物體流出,使物體美麗,物體卻又阻礙它的進程。

我不該妄想與你相似!我有力量召你來此,卻沒有力量將你留住。在那幸福的以剎那,我感到自己渺小又偉大。你殘酷地將我推進人類變換的命運。我向誰請教?迴避什麼?我該聽從內心的焦渴?我們的行爲如我們的煩惱,都將我們生命的進程阻撓。 我又激起久已忘懷的渴望,渴念那莊嚴、沉寂的幽冥世界,如風神之情,我微吟輕唱,飄忽的語調,喁喁切切,我渾身戰慄,淚水汩汩而淌,我苦澀的心,變得溫柔親切,眼前的一切,彷彿已經遠逝,早已逝去的,又轉變爲現實。

你們帶來往日快樂的景象,親愛的幽影又翩然上升。彷彿古老的故事,似忘非忘,青春的愛情與友誼又萌生。痛苦再次更新,還有那悲傷,喚我重溫迷宮似的人生。

第五篇:浮士德博士讀書筆記

題目:

院(系):外國語言文學系專業:英語學生姓名:學號:指導教師:

2014年10月30日

summary

faustus was the tragical hero in the renaissance time. his tragedy was the tragedy typical of a humanist at that spirrit embodied renaissance man’s pursuit of new knowledge, worldly power and wealth, and the resistance of medieral spirit as well had been given corresponding interpretations. there were also the matic studies concerning his fall and redemp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chetypal theory and christian. key words:tragical hero; renaissance;

main body

1.introduction of major characters

faustus is a brilliant sixteenth century scholar from wittenberg germany, and well-respected by people. he is dissatisfied with the limits of traditional forms of knowledge—logic, medicine, low, and religion, then he decides to learn to practice magic. his ambition for knowledge, wealth and worldly mignt makes him willing to pay the ultimate price—his soul—to lucifer in exchange for supernatural powers. mephastophilis—a devil whom faustus sommons with his initial magical experiments. mephastophilis’s motivations are guessing because on the one hand, his oft-expressed goal is to catch faustus’s soul and carry it off to the hell; on the other hand, he attempts to persuade faustus not to make a feal with lucifer and warns him about the horrors of hell.

overview

faustus renounces henven and god, swears allegiance to hell, and demands that mephastophilis rise to serve him. lucifer is the master of mephastophilis, what’s more, he is owner of the hell and the opposition to god. faustus is willing to pay his soul for 24 years’ service of mephastophilis. all of these faustus did just because he wants to conquer the german by using supernatural powers.

in fact, lucifer and mephastophilis never forced faustus to pay his soul, faustus himself makes the first move. at first, faustus begins to waver in his conviction to sell his soul. after the fiercely discussion between good angel and devil angel, fausts finally decides to make the bargain and write the deed in blood. it is meaning that faustus can never go back on his word. in faustus’s mind, the hell is a fable, if it exists, it cannot be any worse. this thought makes faustus cheat himself all the time, as the play progresses, his fear to the hell is decreacing gragually, and he did many practical jokes by magic that suggests he has forgotten initial ambition.

the degradation of faustus’s initially heroic aims continues as the play proceeds, with faustus coming to resemble a clown more and more. when faustus goes to call on the emperor charles v, he came true the emperor’s fulfill that to see alexander tha great and his lover. now there is a question that faustus cannot create the actual bodies but instead of spirits resembling them. it is obviously that all of mephastophilis’s power can, in faustus’s hands, produce only impressive illutions. in other words, nothing of substance emerges from faustus’s magic, in this sence or anywhere in the play. faustus’s downward spiral, from tragic greatness to selfindulgent mediocrity, continues in 10-11 ing one’s soul for power and glory may be foolish or wicked, but at least there is grandeur to the idea of it. marlowe’s faustus, however, has lost his hold on that doomed grandeur and has become pathetic. the final night of faustus’s life has come, and he tells the scholars

of the deal he has made with lucifer, and they are horrified. when the clock strikes eleven, faustus feels very horrified. as the last one hour passed, the devils enter and carry faustus away as he screams,“ugly hell gape not! come not, lucifer!/i’ll burn my books—ah, mephastophilis!”

lusion

the author christopher marlowe wrote this book in early 1590s in england. faustus of marlowe’s play is an arrogant, self-aggrandizing man, but his ambitions are so grand that we cannot help being impressed, and we even feel sympathetic toward him. he represents the spirit of the renaissance, with its rejection of the medieval, godcentered universe, and its embrace of human possibility. faustus, at least, early on in his acquisition of magic, is the personification of possibility.

notes 1. 2. 3. 4.

referenc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