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河燈的故事名言結束讀書筆記

第一篇:《信念是燈》讀書筆記

河燈的故事名言結束讀書筆記

信念是什麼?信念是在野外迷路時的路標,是路標給了我們希望,是路標指引了我們前進的方向。信念也是如此,只要我們擁有信念,我們就會成功。

魯西南深處有一個貧窮的村子叫姜村,後因有好幾個人考上大學,碩士甚至是博士而聞名於世,再後來這個村的名字改爲大學村。上大學的孩子們並不是因爲生活條件變好了,也不是因爲吃什麼東西而變得聰明瞭,而是因爲這個村子新調來了一個新教師,這個教師給他們灌輸了這樣一條信念:他們將來都是傑出的人,上天給了他們一個美好的未來,倘若現在不好好學習,那麼將來將一事無成。就這樣孩子們變得愛學習了,不貪玩了,最終幾經努力成爲國家棟梁之才。這不能不證明信念的重要。是信念改變了孩子們的命運,是信念成就了孩子們的未來,又是信念實現了孩子們的價值。又是信念給了他們成材的希望,又是信念成就了他們的成功。

相反,沒有了信念就沒有了希望,沒有了希望就沒有了鬥志,自然會失敗。看看生活中無所事事的人,再看看生活中沒有作爲的人,他們與其他人少了什麼?是智商嗎?是才能嗎?不,都不是!而是他們從小就失去了人生的路標,從而一落千丈。

由此可見,信念是燈,他在困境面前給人們照亮了路,讓人們實現了價值。信念是劍,他給人們面對困境的勇氣和力量,助人們一路成功!

第二篇:讀書的名人故事、名言

讀書的名人故事:

聞一多醉書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裏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裏找到了他。他仍穿着舊袍,手裏捧着一本書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華羅庚猜書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衆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着書思考一會,然後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佈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象力,不至於使自己淪爲書的奴隸。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國小,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爲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爲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着狂風,冒着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裏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覆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覆覆地念了半年多。因爲經常的反覆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唸書啊,簡直是吃書。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裏嚼着,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爲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爲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牀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爲三腳牀。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牀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牀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牀,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爲班內的三傑之一。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爲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衆不同。他每看一本書,不是一上來就從頭至尾地去讀,而是對着書本閉目沉思,猜想書中寫了些什麼。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後

再打開書。如果書的內容與自己的猜想一致,他就不再讀了;如果與猜想的不同,他就認真地去讀。華羅庚的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且培養了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孔子一生勤奮學習,到子晚年,他特別喜歡易經。易經是很難讀懂的,學起來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覆誦讀,一直到弄懂爲止。因爲孔子所處的時代,還沒有發明紙張,書是用竹簡或木簡寫成的,既笨又重。把許多竹簡用皮條編穿在一起,便成爲了一冊書。由於孔子刻苦學習,勤展書簡,次數太多了,竟使皮條斷了三次。後來,人們便創造出了“韋編三絕”這句成語,以傳誦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

戰國時的蘇秦,夜以繼日地讀書,實在太累了,就用錐子刺腿來使頭腦清醒;漢代的孫敬,爲了防止讀書時瞌睡,便用一根繩子把自己的頭髮系在房樑上,只要一打瞌睡就會被扯醒。這就是歷史上“刺股懸梁”的故事。

晉朝的車胤、孫康、匡衡,家裏都很窮,連點燈的油都買不起。夏天的晚上,車胤用紗布做成一個小口袋,捉一些螢火蟲裝進去,藉着螢火蟲發出的光亮看書;孫康在嚴寒的冬夜坐在雪地裏,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讀;匡衡在牆上鑿了個小洞,“偷”鄰居家的一點燈光讀書。成語“囊螢映雪”和“鑿壁偷光”所講的就是這幾個故事。

明朝著名散文家、學者宋濂自幼好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讚譽爲“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有一次,宋濂爲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並沒有接見他。因爲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候,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後來,宋濂爲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爲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夜深了,佛殿裏忽然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小和尚們嚇壞了,以爲裏面有鬼,立刻報告給老和尚。於是,老和尚帶領小和尚捉鬼,沒想到“鬼”原來是一個叫劉勰的窮孩子,他在借佛燈讀書呢。劉勰經過刻苦學習,終於成了偉大的文學理論家。

蘇廷吹火讀書

“少不得父意,常與僕伕雜處,而好學不倦。每欲讀書,總無燈燭,嘗於馬廄中,借火照書誦焉,其苦如此。”

董仲舒三年不窺園

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後雖然有一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讀書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鑽研學問,使他成爲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管寧割席分坐

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爲同窗好友。有一天,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管寧見華歆與自己並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寧其後終於事業有成! 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爲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藉着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爲命,爲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爲大嫂所不容,爲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着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爲美談。終有一老着,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裏。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啓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爲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羣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屈原洞中苦讀

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颳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裏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爲一位偉大詩人。

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爲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啓示着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裏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裏,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5、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臧克家

6、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華羅庚

7、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葉聖陶

8、不怕讀得少,只怕記不牢——徐特立

9、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10、與肝膽人共事,無字句處讀書——周恩來

11、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餘秋雨

12、如果把生活比喻爲創作的意境,那麼閱讀就像陽光——池莉

13、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魯迅

8、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高爾基

9、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

10、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雨果

11、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誇美紹斯

12、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獈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

13、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14、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魯巴金

15、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眼睛看到紙的背面——歌德

16、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這樣的讀書使我獲益不少——盧梭

17、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18、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富蘭克林

19、與其用華麗的外衣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武裝自己——馬克思

20、知識是珍貴寶石的結晶,文化是寶石放出的光澤——泰戈爾

21、知識就是力量——培根

22、書籍——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窗口。住宅裏沒有書,猶如房間沒有窗戶——威爾遜

23、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蘇霍姆林斯基

第三篇:讀書(心得,故事,名言)

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爲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爲了早早起牀,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牀,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牀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牀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爲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鑑》的大文豪。

宋濂冒雪訪師:

明朝著名散文家、學者宋濂自幼好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讚譽爲“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這次,宋濂爲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並沒有接見他。因爲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候,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後來,宋濂爲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爲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名人名言

●孔子聖人,其學必始於觀書。——蘇軾

●學會讀書,便是點燃火炬;每個字的每個音節都將發射火星。——雨果

●有能力而不願讀好書的人和文盲沒有兩樣。——馬克·吐溫

●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培根

●讀傑出的書籍,有如和過去最傑出的人物促膝交談。——笛卡爾

●一個人如果他不知道學習的重要,他永遠也不會變得聰明。——毛澤東

讀書心得

過去,無數優秀人物用自己的成長經歷作了驗證。今天,100多個國家以“讓世界每個角落的每一個人都能讀到書”的現實選擇作了回答。

從“開卷有益”的古訓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勸勉,從“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源泉”的激情召喚到“書是人類發出最美妙聲音”的深情吟唱,人們相信,一切時代的精華盡在書中,書籍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讀書豐富人生。讀書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寬度。人生在世,除了物質生活之外,還應有自己的精神生活,而這往往是從讀書開始的。一本好書,就象一艘航船帶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廣闊海洋,延展生命的有限疆域。“生命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書籍是哺育心靈的母乳、鑄造靈魂的工具、啓迪智慧的鑰匙。讀書,使我們的精神不再貧乏,生命不再貧弱,人生不再孤獨,讓我們成爲有信念、達情理、知榮辱的人。

讀書改變人生。閱讀對人的成長影響至巨,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的精神成長,與他的閱讀息息相關;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誰在看書,看哪些書,決定了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反映了一個社會的精神面貌,影響着這個國家的未來走向。“人若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觀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一個不愛讀書的社會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社會,一個不願讀書的民族,是創造力貧乏的民族。崇尚讀書,才能讓民族的發展保持生命的活力。

第四篇:名人讀書的故事和名言

名人讀書的故事和名言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裏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着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陳毅吃墨水

陳毅小時候非常喜歡讀書。有一次,他正在看書,媽媽端來餅和芝麻醬,叫他蘸着吃。他一邊看書,一邊吃餅。書桌上有一個大墨盒,他竟把餅蘸到墨盒裏,一口一口吃得很香。媽媽走進屋,看到他滿嘴都是墨,吃驚地叫了起來。這時,他才發現蘸的不是芝麻醬,而是墨水。

媽媽一邊責怪他,一邊心疼地拉他去漱口。他卻笑着說:"沒關係!吃點墨水好哇,我肚子裏的'墨水'還太少呢!"

牛頓的故事

牛頓一六四二年出生在英國一個普通農民的家裏。在牛頓出生前不久,他的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在他兩歲那年改嫁了。當牛頓十四歲的時候,他的繼父不幸故去了,母親回到家鄉,牛頓被迫休學回家,幫助母親種田過日子。母親想培養他獨立謀生,要他經營農產品的買賣。一個勤奮好學的孩子多麼不願意離開心愛的學校啊!他傷心地哭鬧了幾次,母親始終沒有回心轉意,最後只得違心地按母親的意願去學習經商。每天一早,他跟一個老僕人到十幾裏外的大鎮子去做買賣。牛頓非常不喜歡經商,把一切事務都交託老僕人經辦,自己卻偷偷跑到一個地方去讀書。

時光漸漸流逝,牛頓越發對經商感到厭惡,心裏所喜歡的只是讀書。後來,牛頓索性不去鎮裏營商了,僅囑老僕人獨去。怕家裏人發覺,他每天與老僕人一同出去,到半路停下,在一個籬笆下讀書。每當下午老僕人歸來時,再一同回家。

這樣,日復一日,籬笆下的讀書生活倒也其樂無窮。一天,他正在籬笆下興致勃勃地讀書,趕巧被過路的舅舅看見。舅舅一看這個情景,很是生氣,大聲責罵他不務正業;把牛頓的書搶了過來。舅舅一看他所讀的是數學書,上面畫着種種記號,心裏受到感動。舅舅一把抱住牛頓,激動地說:“孩子,就按你的志向發展吧,你的正道應該是讀書。”

回到家裏後,舅舅竭力勸說牛頓的母親,讓牛頓棄商就學。在舅舅的幫助下,牛頓如願以償地復學了。

匡衡鑿壁偷光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於家裏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幹許多活,掙錢餬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他的鄰居家裏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藉着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着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

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裏白乾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孫敬頭懸樑

——漢朝時儒學大師孫敬小時候讀書十分刻苦,經常讀到深夜,因爲怕自己睡着,就把頭髮用繩子系在屋樑上,每當自己昏昏欲睡,頭垂到一定的時候頭髮就會被拉得很痛,從而防止自己打瞌睡犯困。

蘇秦錐刺股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於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是蘇秦"刺股"的故事。

聞一多醉書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裏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裏找到了他。他仍穿着舊袍,手裏捧着一本書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魯迅賣獎章

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因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沒有戴此獎章,作爲炫耀自己的憑證,而是拿到鼓樓大街把它賣了,買回幾本心愛的書和一串紅辣椒。每當讀書讀到夜深人靜、天寒體困時,他就摘下一隻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裏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裏流淚,嘴裏“唏唏”,頓時,周身發暖,睏意消除,於是又捧起書攻讀 車胤

東晉人車胤,年幼時好學不倦,勤奮刻苦。他白天幫大人幹活,夜晚便捧書苦讀。可是由於家境貧寒,常常沒錢買油燈,書也讀不成了。他爲此十分苦惱。

一個夏夜的晚上,車胤坐在院子裏默默回憶着讀過的書上的內容,忽然發現院子裏有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舞。他忽然心中一動,要是把這些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借它們的光不就可以讀書嗎?於是,他開始捉螢火蟲,捉了十幾只,把它們裝在白紗布縫製的口袋裏,掛在案頭。從此,他每天藉着螢光苦苦地讀書。

讀書名言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毛澤東

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藏克家

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獈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高爾基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托爾斯泰

第五篇:《巨流河》讀書筆記

譚捷 2014080161

飽含歷史溫情與敬意

——讀《巨流河》有感

看罷《巨流河》,合上書的瞬間,我看到的是幾十萬同胞們倉皇地沿着雄雞狀地圖逃竄。他們拖家帶口,扶老攜幼地從東北出發,順着黃渤海來到南京,隨即浩浩蕩蕩的沿着秦嶺-淮河線奔跑,途徑漢口、湘鄉、桂林、懷遠至重慶。當本以爲可以結束征程迴歸原點時,卻被迫無奈的撤退至距離更遠的臺灣島,至此終生未能還鄉。

這一路上無不伴隨着對炮火轟炸的恐懼,對親人離世的悲痛。在顛沛流離中,每到一處陌生的地方,唯一的希望就是可以擁有永遠的家,不再居無定所。可是,國已破,家何在?

這就是《巨流河》的世界。齊邦媛以回顧自己的一生折射時代的動盪不安,見證一代人的成長曆程。從東北巨流河起,輾轉回歸到臺灣的啞口海。至今,兩條河流依然川流不息,她們能否領略兩代人心中的痛?

戰爭無情

與龍應臺《大江大海1949》通過訪問不同的戰爭親歷者還原戰時殘酷場面不同,齊邦媛筆下的戰爭,並沒有強大的視覺衝擊力,沒有多的戰爭情景,也沒有通篇的場面描寫,所有的細節只是淡淡的貫穿於生活中。正因如此。在閱讀間,我很多時候以爲自己暢遊在小說的世界中,一切發生的那麼自然,就是一個從東北輾轉大半個中國的小女孩的故事。就在我被帶入了小女孩世界的時候,突然,有個小男孩說,不知道爲什麼爸爸的頭顱被掛在了城門上。這突如其來充滿現場感的描述令沉浸在小說世界的我不寒而慄——原來這並不是小說,是事實,是抗戰時期一個小女孩真真切切的生活。

這種衝擊,令人有合上書閉眼思索片刻的衝動。腦中所想盡是天真無邪的孩子與冷酷無情的戰爭,這兩者撞擊在一起,心中平靜的湖面立刻激起千層浪。最真實的文字,往往才能迸發出如此強大的力量。我想對於當年還是小女孩的齊邦媛來說,並不懂得何謂戰爭,她還不能理解爲什麼小男孩爸爸的頭顱會掛在城門上。可是身爲讀者的我們理解了,並且被深深觸動。對於半帶自傳式的回憶錄,這種低調的敘述方式再恰當不過了。

當然,我們在作者細膩的描寫下仍舊可以感受戰爭的殘酷和人們的恐懼。江蘇、無錫失守後,南京漸成孤城,人們瘋狂地蜂擁而至火車站。“成千上萬,黑壓壓地穿了棉襖大衣的人,扶老攜幼都往月臺上擠,鋪蓋、箱籠滿地,哭喊、叫嚷的聲音將車站變成一個沸騰的大鍋。”車廂內坐不下的,就蹲着;蹲不下的,就站着;站不下的,就爬到火車頂上。只要能上車,就能活着。滿載“求生”夢想的火車,日以繼夜地行駛,不會因爲誰在過隧道時失足掉落而停下。因爲此時大家心裏都想着,如果晚走一刻,難保身後的日軍炮彈落下,炸到粉身碎骨。年僅13歲的齊邦媛目睹了這些人性脆弱的一面,難怪感慨“那些淒厲的哭喊聲在許多無寐之夜震盪,成爲我對國家民族,漸漸由文學的閱讀擴及全人類悲憫的起點。”

逃亡沿途所經之處,在齊邦媛看來都是美麗且難忘的。不管是“山明水秀”的湘鄉還是“璀璨發光”的懷遠,都代表着短暫的太平與安寧。的確,當人生的最大希望只是活下去的時候,身邊的一切都變得如此美好。

教育:絃歌不綴

齊邦媛的父親齊世英博覽羣書,從德國留學歸來後一心致力辦教育。先擔任同澤中學校長後創立國立東北中山大學。漫長的逃亡路上,他總不忘帶着近千學生共同橫跨大半個中國疆域。不論什麼時候,只要找到能容下數十人之處,就是老師上課的地方;不論什麼時候,學校“永遠帶着足夠的各科教科書、儀器和基本設備隨行。”常常在行進的隊伍中,父親忙於疏導逃難的學生無法與家人同行,因爲“在他的心中,那近千人的學生,都是他的孩子,都必須帶到安全的、有希望的地方去”。對許多喪失至親的孩子來說,老師就是他們的父母,學校就是他們的家,讀書就是他們回報國家、趕退外敵的最好方式。

國家淪陷,領土與日俱減,南開中學校長張伯苓感慨:“積弱至此,苟不自強,奚以圖存?而自強之道,瑞在教育。”當年張伯苓由水師學堂畢業,在通濟輪實習時目睹面黃肌瘦、精神渙散的中國士兵與英姿颯爽、神采奕奕的英軍。兩者相對,勝負不言而喻。國人在國難當頭之際依然毫無紀律毫無尊嚴,慵懶至此境界,他堅信,唯一能夠振奮起民心的只有教育。於是果斷離開海軍,大辦教育。這與魯迅當年棄醫從文有異曲同工之妙。兵力上的不足可以靠師夷長技解決,但是精神上的萎靡,知易行難。

齊世英和張伯苓等前輩們清楚意識到教育才是根本,他們傾其心爲下一代人創造儘量穩定的教育環境,外面戰火紛紛,課堂依舊書聲琅琅。如今太平盛世,社會卻浮躁萬分,真正定下心來做學問的人少之又少。與戰亂中顛沛流離,每一天存活下來都是奢侈的年代依舊堅持讀書學習的那輩人相比,我感到慚愧無比。南開臭蟲圍困,重慶夏天酷熱,川西面臨隨時撤往雷馬屏娥危機,齊邦媛等人依舊挑燈夜讀不曾摒棄學業。反想今日大學生,從學生宿舍到教室不過二十分鐘路程卻依賴於電動交通工具,在校方下令禁行時怨聲載道,更有甚者稱夏日炎炎此禁行舉措會削減學生上課興致。決定求學與否是求學之心而非其他外在因素,無心向學者就算在溫室中也無法專注,就像張伯苓校長看到的中國士兵,穿着正統的服裝,依然精神渙散。這樣看來,我們今天的教育又進步了多少?

而對齊邦媛來說,文學是她在接受教育過程中收穫的最大喜悅。不論是撒石灰的童年接觸的文學作品抑或後來從雪萊的《雲雀之歌》和濟慈的《夜鶯頌》感受到的心靈共鳴,甚至未來遠赴美國深造文學,一路走來,文學溶於她血液中,是安撫幼年戰爭創傷的有效藥劑。這麼說來,抗戰結束後她赴臺灣是最正確的。如果留在大陸,動盪的文革十年將令以文學爲生命的齊邦媛受到何等折磨,也許比戰爭更可怕。

教育與文學,始終貫穿《巨流河》全文,是串聯全書的兩條重要線索。前者承載着齊世英那輩人富國強邦的心願;後者則保存齊邦媛動亂中心靈的純淨。讓我們看到,亂世中總有曙光,勝利在即,絃歌不綴。

獻身文學

在我看來,最讓齊邦媛終生懷念的與其說是故鄉東北,不如說是重慶沙坪壩上與父母共度患難的家。她於東北的情誼更多的是源於父母親對東北揮之不去的懷念。那裏有母親在牧草中歌唱的“蘇武牧羊”,更是父親心中渡不過的巨流河。晚年繚繞在齊世英心頭的仍是巨流河那場拉開東北災難的戰役,儘管齊邦媛在書中反覆表示“歷史不可假設”,但在行文間無不流露出改寫家鄉命運的希冀和渡不過巨流河誘使東北淪陷的惋惜。可對於齊邦媛自己,東北只是她出生和幼年成長的地方,記憶中更多的是少不更事漫山遍野奔跑的情景。甚至抗戰結束離開川西后,她只是徘徊於上海和北平,未踏足東北半步。

但正是在東北,奠定了齊邦媛的文學情懷,用她自己的話說,是母親“把那蒼茫大地的自然現象、虎狼豺豹的威脅,和那無法言說的寂寞人生化作許多夏夜的故事,給我童年至終生的啓發”。

齊邦媛是幸運的,在戰亂的年代,依舊獲得連續學習的機會,並且父親對待她的教育十分認真,不是因爲女兒身的緣故而無視教育的重要。在南開求學時,有幸接觸《時與潮》雜誌的編輯們,閱覽外國著作,大學期間更遇到了朱光潛等教授的教導。凡此種種,奠定了她日後獻身文學的堅持。從頭至尾重溫那段動盪歷史,不難理解齊邦媛後半生爲推動無政治文學和文學編譯所做的努力。

“所謂對其本國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這是錢穆先生《國史大綱》首頁所述。我想,重溫中國半世紀動盪的歷史和飽受摧殘的人性,這是現世人們所必修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