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德育工作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德育工作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德育工作心得體會 篇一

一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狠抓德育工作常規、創新德育工作特色、加強學生品德教育、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以強化學校文明禮儀教育爲重點,來推動學校德育常規工作的順利開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全面啓動,取得明顯成效。

今年初,教工委與教育局聯合出臺《關於在全縣中國小生中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的實施方案》(雲委教[xxxx]7號)的通知,各學校能按照通知的要求,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教工委與教育局於xxxx年12月16日—19日,對全縣14所中學、20所國小、3所民辦學校的文明禮儀教育情況進行階段性的檢查評估,主要採取聽、看、查、議、測、評的評估辦法,學生的文明禮儀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得到提升。

二、推優創先活動深入開展,樹立榜樣作用。

1、開展省、市、縣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和學校先進班集體的評選表彰工作,評選了縣級三好學生197名、縣級優秀學生幹部68名和縣級先進班集體60個;將在二月份進行表彰。

2、開展評選特色活動:

(1)創建綠色學校,一中創建省級綠色學校,xx年4月份推薦3所學校(實驗國小、雲師附小、火田中學)創建市級綠色學校活動,這三所經市評估組檢查驗收,全部通過,並受表彰;5月份有5所學校(竹港中學、西林國小、寶樹國小、岱南國小、下阪國小)申報創建縣級綠色學校活動,有4所學校通過(竹港中學、西林國小、寶樹國小、岱南國小),也受到表彰;

(2)創建漳州市學校德育工作先進校,xx年5月份推薦3所學校(西林國小、後埔國小、莆南國小)申報漳州市學校德育工作先進校,西林國小、莆南國小通過。

(3)創建市級文明單位、文明學校、青少年維權崗活動。教育局創建市級第十屆文明單位,元光中學、實驗國小創建省級文明學校,一中、二中、城關中學、雲師附小創建市級文明學校。教育局創建市級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活動,在全市縣級教育局是首創。

3、開展評選xxxx年度感動xxxx優秀教師活動。評選了10名爲xxxx年度感動xxxx優秀教師,20名爲xxxx年度感動xxxx優秀教師提名獎,受到縣委、縣政府的表彰及獎勵,在全縣甚至更廣的範圍內掀起宣傳氛圍,共同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效應。

德育工作心得體會 篇二

從教幾年來一直擔任國小班主任工作。我深知自己面臨的工作的繁雜,但我更清楚肩負的責任。就因爲心中有對他們如對自己孩子一樣的愛,再累,我總能看到希望,所以工作中我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愉快。也是在對孩子們的付出中,我第一次對工作着並快樂着有了深深的體會。

一、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三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自控力差,紀律渙散。我從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入手,利用早讀課,思品課甚至專門抽出時間繼續鞏固。根據學生的表現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在日常學習中,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逐漸養成認真聽課,認真作業。下課好好休息,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

二、加強與家長的聯繫

教育不僅僅是教師的事情,它本身就是由社會、家庭、學校三方面來完成的。社會機制尚未啓動,作爲老師,我們能啓動的也只有家長了。只有喚起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讓他們與我們同步,我們的工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經常與家長聯繫,尤其是一些表現不太好的同學,我更是注意。我常和他們談心,鼓勵他們。一旦發現他們在學習上,身體上,思想上有什麼特殊情況,我總是及時、主動地和家長聯繫,向他們瞭解情況。

三、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

我通過教材,生活中的瑣事、閱讀、班會等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教育他們在感受到家人、老師、同學對自己愛得同時學會去愛別人。讓他們明白“果子大家吃才香甜!一個人好不叫好,大家都好了才叫好!”的道理。這種教育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被學生髮揮得淋漓盡致:小組值日時總有同學主動來幫忙;優等生主動與學困生結對子;優異成績的取得是同學們平時互幫互助的結果,也足以說明愛的教育已經在班裏開花結果了。以上幾點我認爲是我做得比較成功的地方,說出來與大家切磋切磋。當然我的工作中也存在不足之處,相信在學習了大家寶貴的經驗後一定會有所改善。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再接再厲,爭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德育工作心得體會 篇三

記得法國作家盧梭說過:“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學生以任何東西。”法國作家羅曼,羅蘭也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我想,我們每個教師的師德就如同這裏的“榜樣”和“陽光”。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所以說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般地追隨;教師是路標,學生毫不遲疑地順着標記前行。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教師若不是路標,縱然你的理論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藝術性再強,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每個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態,都清晰而準確地印在學生的視網膜裏、心光屏上,這就是無聲路標的示範性,這種示範性將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內化力。

我從小就喜歡教師這一職業。現在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從教至今已經有幾個年頭,我深深地感到教師的物質生活相對清貧,但精神生活卻無比充實。每當看到那一雙雙渴求的目光,一張張專注的面容,不由得讓人身心激動,似乎融入到無比聖潔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贏得了壯麗的昇華。我們的奉獻雖然不見什麼轟轟烈烈的壯舉,但卻是用平凡與崇高的師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純的天地。課堂內外淳淳的教誨,一點一滴,潛移默化,日積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師的道德品格便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正如古詩所云:“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是的,教師的職業是平凡而瑣碎的,教師的生活清貧而艱辛的。但是我們也看到了,老師們臉上卻永遠掛着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爲老師們都願自己像一片綠葉,默默地去成就果實的輝煌,纔有今天的桃李滿天…有一個曾做過教師的人說:教師這工作是少有的淨土,如果能在光榮感之餘再多點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幹下去的。

說起來,教師這職業到底給了我們許多,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態,一種相對安定的生活,一個三餐準時的習慣……所以,那些多年不見的朋友聽說我做了老師,往往都會問:你的薪水高嗎?你的待遇不錯吧?

可是,即使是再關心我的好友,也無人問及,你幸福嗎?

我幸福嗎?

幸福是什麼?也許我們記住了許多快樂的場面,可幸福卻是一種自己靈魂的問答。

當然,你完全可以選擇愛自己的親人和朋友,獲得幸福。但當你身爲一名教師,就有了一份以愛爲主題的職業,那就去愛你身邊的孩子吧,像寬容你親人的小脾氣,和原諒你的孩子的惡作劇一樣,去接納他們的優點和缺點。關愛別人,是一種發自靈魂的芬芳,一種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會縈繞成一團幸福,緊緊裹住你的心靈。

多少次,當你辛勤的工作日見成效,當你發現孩子們一個小小的進步時,無不歡欣雀躍,這樣巨大的幸福感難道還不夠嗎?

幾年的工作經歷,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的愛不同於一般的愛,她高於母愛、大於友愛、勝於情愛。不是嗎?母愛容易出現溺愛,友愛需要回報,情愛是專一、自私的愛。而師愛是嚴與愛的結合,是理智的科學的愛,是積極主動的愛。這種愛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愛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田。雖然有時也會因學生的調皮而埋怨,因他們的退步而急躁,因他們的違紀而失態,雖然有時也感到很累,很煩,但這時心中總會涌起一種強烈的責任感:我是老師,我要給這些尋夢的孩子引路,在他們心裏寫一本最美的書。這強烈的意識不斷激勵我以真誠去擁抱每一個學生。與孩子朝夕相處,我始終想着兩句話,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使我對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寬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責,多了一份尊重。家長把天真爛漫、聰明伶俐的孩子交給我們培養,這是對我們的極大信任。我又怎麼能不全身心地去愛他們呢?我堅信,我們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誠的愛心感動我面對的全體學生。

“起始於辛勞,收結於平淡”。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寫照。但是,我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會無怨無悔,當清晨走進校園,面對一個個標準的隊禮,一聲聲清脆的“老師早”;當走進聖潔的課堂,看到一雙雙渴求甘霖的雙眸,一顆顆等待塑造的無邪的心靈;當課間跟孩子們泡在一起,看到一個個生龍活虎的身影,一張張天真爛漫的笑臉;我又是那麼激動,那麼滿足,終而丟不下九月的承諾,離不開那笑靨的花朵。

今天,網絡時代和知識經濟的並駕齊驅爲教育賦予了全新的內涵,“育人”已不能簡單地理解爲傳授知識,而是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設者的素質要求,做好今日的教育教學工作。我可以培養他們紮實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探求新知的慾望、動手實踐的能力和創造的本領。我願以一個平凡教育工作者的誠摯,投身於教育改革的風尖浪頭,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不斷地豐富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贏得世人的尊敬,社會的肯定,努力實現我真誠的育人理想。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們的教育事業是常青的。我的生命在學生身上延續,我的價值在學生身上體現。我無悔於我的生命,更無悔於我的選擇,在這三尺講臺上,閱歷春秋,苦苦耕耘,用我的愛心、誠心、細心、耐心、操心去換取學生的開心,家長的放心,祖國的振興!

德育工作心得體會 篇四

同學們常把自由看作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標,把獲得自由看作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而德育可以給人自由。德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紀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四個基本方面。德育是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條件。道德是樂園,它指出哪些地方可以光顧,哪些事情值得去做且更具有價值。

一、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德育的自主性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提高學生德育效果十分重要,這就要求建立和諧的師生、生生關係。教師尊重學生,師生纔有真誠的溝通。這是營造良好氛圍最不可忽視的一點。

在這種寬鬆和諧的氣氛中學生思維和觸角便能多角度地伸展,學生的潛能才能充分發揮。在國小生中,真正有效的德育應該爲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爲,而且這種道德行爲是發自內心的自覺行爲,爲使學生具有一個良好的品質,老師必須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耐心細緻,潛移默化地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也不可忽視家庭對學生的影響,所以老師還應該充分利用家長會的機會反饋信息,並利用《素質報告單》和家長及時聯繫,爲學生營造更好的成長環境。學校組織的各種集體活動也是德育的一個重要環節。

教師要學會參與。作爲一名德育工作者,在瞭解學生所思所想的。同時,還必須積極融入到學生中去,直接參與學生的活動。這是師生溝通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這就是說教師對學生的愛是開啓學生心靈之門的金鑰匙。教師愛學生,師生感情好,老師表揚,學生認爲是鼓勵;老師批評,學生認爲是愛護。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中的一切手段和技巧,離開了這一其礎,都將變得蒼白無力。人們在同一年齡對同一知識的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從而形成自己的學習曲線,一個人如果在短時間內提高成績,並不是件難事,但要想改變一個人的行爲習慣,改變一個人的思想則是難上加難,所以在我們對學生的啓蒙教育階段,在學生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並且方方面面、時時刻刻的貫穿在每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讓德育工作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二、精心設計活動,激發學生德育的主體性

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取過程的參與者。”教師要精心設計活動激勵學生參與,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內化知識,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性。認知、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都是通過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實現的,而主客體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學生參與的各種活動。在德育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積極參與教學過程,親自體驗、感受教學過程,領悟道德觀念,讓他們真正成爲認識的主體、學習的主人。

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兒童學習的最根本途徑應該是活動,活動的過程即是學生參與的過程。約翰·洛克講:自由並不是每個人的爲所欲爲。人的自由是在一定規則內的自由,人們只有在掌握這些規則之後才能真正獲得自由。在德育活動中,讓學生在小組內講有趣的故事,學生積極參與。有的學生講妹妹用口紅擦臉,塗成了大花貓;有的學生講包餃子時,包成各式各樣的小動物,妹妹專挑這些特殊的餃子吃……學生講的都是真實的故事,興趣盎然,學習積極性很高。在辨析哪些行爲是好,哪些行爲不好時,設計如下幾組情境讓學生來演一演:

①媽媽生病時,小明只顧自己玩,不幫媽媽拿藥還說沒看見;

②小紅在家認真做作業。媽媽下班回家說太累了,小紅主動幫媽媽揉揉肩;

③電視廣告:小男孩看到媽媽幫奶奶洗腳,自己也端來水幫媽媽洗腳。

學生在對比中得出要孝敬長輩。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結合自身實際,學生說出應如何對待長輩,自己還存有哪些不足,以後應該怎麼做。學生了解知識關鍵要落實到行動中去。

寬容、理解學生,是教師熱愛學生的基礎。“每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十分豐富和複雜的世界。在每個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有一根獨特的琴絃,撥動就會發出一種獨特的音響。

三、發揮圖片因素,激發學生德育的創造性

在德育活動中,老師給學生提供多組圖片讓學生觀察,觸景生情,圖片具有特殊的意義和感染性。教師在教學中緊緊抓住這些情感的激發點,引導學生自主地學習,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提高他們的道德認識。出示三幅圖片:

圖片一:出示兩個無家可回的孩子,手中拿着空碗;

圖片二:一次洪水後小朋友無家可回,失去了家園;

圖片三:地震後場景,一片淒涼,房屋倒了兒童都無法上學。

觀看圖片後,學生髮自內心對那些孩子表示同情,爲他們的遭遇難過。自己與圖片中的孩子相比較,現在的生活真是多幸福。在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圖片因素優勢過程中,道德認識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在德育過程中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證學生獨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權利,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聯繫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德育的能動性

道德修養是指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方面的自我鍛鍊、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達到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把一定的社會道德轉化爲個體的道德,關鍵是個體自身的道德修養。德育老師要深入瞭解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實際,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爲動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老師讓學生說說長輩是怎麼關心自己的。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想說的真多。有的說下雨了,忘了帶傘,媽媽給我送傘,回到家時,發現媽媽衣服都溼透了,我卻沒有被雨淋着;有的說在生活中,奶奶不吃瘦肉,把瘦肉給我吃,她卻吃肥肉;有的說家離學校很遠,有一天烈日炎炎,爺爺送自己上學,當到學校時,爺爺大汗淋漓,衣服溼了。學生講的是身邊中的點點滴滴小事,從中可看出長輩爲自己的成長付出了很多。自然引入到家庭中,國小生可以做些什麼。可以幫媽媽洗衣服;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學會騎自行車,不要父母接送。此時老師勿需多語,學生就明白了道理。德育老師要努力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善心、每個學生都有潛能、每個學生都有改變、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

道德情感是人們形成一定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礎,對學生主體性發展起着激發動因的作用。道德信念是個體認爲自己一定要遵循的並決心要去實現的信條。它不單是某種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認識、強烈的道德情感和頑強的道德意志的有機統一;它是道德動機的高級形式,是個人產生道德行爲的真正內在動力,在人的道德心理結構中處於中心環節。自然它應成爲學校德育追求的最高的目標。

總之,在德育工作中,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生理需要,確定德育內容,營造民主、和諧、寬鬆的師生關係,同時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德育教師要將關注班級裏的留守兒童,要將不同類型的監護人分期辦班,在辦班過程中,同家長交流孩子學習、生活、思想的狀況,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讓德育之花在孩子心裏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