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2020紀錄片《中國》觀後感個人感悟

觀後感2.25W

2020紀錄片《中國》觀後感個人感悟

紀錄片《中國》觀後感個人感悟(一)

科學技術的每一次突破,都對文化生產和傳播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當前,我國文化與科技的交融日益廣泛深入,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創新能力不強,文化創意不多,優質文化產品供給能力不足仍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短板,多元文化的碰撞使得人們在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思想方式的衝突和困惑日益增多。以新的技術手段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是新時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徑。

知識付費讓文化需求有效激活。當下之朝,共享經濟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衝出,網絡帶寬提速,三網融合、智能終端設備的普及拓寬了互聯網應用場景,商業開發者精耕細作,細化的信息消費產品也逐漸浮出。隨着知識付費平臺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人的選擇通過付費的方式獲取知識。無論是“知乎”平臺的頻繁互動,還是以移動支付購買名校學習課程,都滿足人們對優質知識的消費需求,知識付費不僅拓寬了人們提升自我能力的渠道,更是成爲了新時代經濟增長的動力。基於此,我國文化創意產業應朝着知識型、內容型方向前進,利用網絡流量進行宣傳,藉助互聯網提升文化創意產品的影響力。

IP驅動讓文化產業有的放矢。IP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傳播形式,包含遊戲、影視文學、動漫等年輕化的文化創意。“三言兩語,曉故宮的掌故”,故宮獨具特色的文化創意讓文化老品牌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長安花”,西安雅俗共賞的文化特色讓大唐不夜城成爲衆多網紅打卡地;“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二次元文化產業讓名著《三國演義》讓無數粉絲成爲三國里人物的扮演者……在“IP”驅動下文化創意產業模糊了固有文化形式的發展界限,賦予文化產業發展活力,助力文化產業獲取更高經濟收益和乘數價值。

科技文化融合讓中華兒女文化自信。中國古典文學和傳統藝術催生了一代代中國人的東方式靈感。然而,琴棋書畫、戲劇雜技、剪紙泥塑、風箏木偶等集聚古人智慧的民間傳統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漸漸淡出歷史舞臺,手機電腦讓人遺忘了筆墨紙硯,浮躁奢華讓人遺忘了腹有詩書氣自華。現代人還缺少着“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豪放灑脫,“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的樸實無華,崇洋媚外的不正之風吹彎了華夏兒女文化自信的脊樑。曾幾何時,中國古代造紙術、印刷術的發明改變了文化生產和傳播方式,對中國長期保持世界文化中心地位發揮了重要作用。放眼時下,中國文化的發展更應打造科技文化融合載體,以科技迸發文化發展的活力,講好中國文化故事,打造中國文化品牌,彰顯中華民族的文化魅力。

“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科技的最高境界無疑是用其來理解文化之美,實現人類文明的大發展、大繁榮。文化是精彩的,科技也絕非是呆板的。歷經世紀風霜而留存下來的歷史文化,蘊含着需要技術才能充分挖掘的智慧和祕密,唯有“文化+科技”才能爲文化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滿足人民羣衆的文化需求,擦亮中華文化的國際名片,實現中華文明經久不衰,源遠流長。

紀錄片《中國》觀後感個人感悟(二)

“兩個大局”的交匯,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爲宏闊的時代背景。

在這個複雜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追溯歷史,梳理文化源流,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出品方和製作方最根本的初衷,就是追隨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在當下的歷史交匯點,將思考、學習,付諸實踐。而關於紀錄片《中國》爲何以這樣的樣貌出現在大衆面前,他表示紀錄片《中國》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通史,它帶着強烈的主觀色彩和濃烈的思想感情,是從當代人的眼光觀望文化歷史的一種選擇。不僅如此,《中國》也是一次長視頻精品路線嘗試:在製作上,採取了目前紀錄片領域的最前沿技術;在敘事上,放棄傳統紀錄片的線性結構,採用從中間打開和人像展覽式的戲劇結構;在風格上,不討好當今長視頻的種.種流行,特別強調儀式感,特別強調偉大的人物及其典型場景。在觀看體驗上,他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認爲這是一部有文化門檻、需要歷史儲備的作品,也是一部能讓人汲取能量的紀錄片,召喚大衆從歷史學習,把責任、使命放到實踐裏面去。在《中國》中,其中的人物已經成爲歷史長河中的星辰,而在現實中國,他們可以是每一個人。

《中國》總導演、總製片人李東珅從影視創作者的角度,介紹了紀錄片《中國》是如何解讀中國歷史——既伴隨着影像敘事帶來的優勢和限制,也貫穿着個性化、風格化的表達和呈現。李東珅從結構、講故事的方式及視覺呈現三個層面,分享紀錄片《中國》用影像著史的感受。他表示難處有三點,第一是結構很難,如何講中國故事,如何構架篇章。對於創作團隊是極大考驗。第二個難在於表現方式,這次創作者選擇了不同於以往的記錄方式。本子經過了無數次打磨,比一般的紀錄片多出五倍以上的量。從學術本、文學本、拍攝本、剪輯本到解說詞本,不斷雕刻字句,力求最完美的呈現。此外,這次紀錄片還找到了周濤來配音,是試圖從女性的視角,讓女性的聲音爲這部片子注入更多溫暖和溫情。第三難是視覺呈現應該如何處理。李東珅表示《中國》的拍攝是一場艱難的冒險,也是令人激動的嘗試。創作團隊商量了“假定性美學”的方案,基於大量的中國學、油畫審美,把舞臺擺在大自然、錄音棚裏,比如秦始皇回眸的驚濤駭浪,表達人物的內心活動。在攝影指導羅攀的共同努力下,最後呈現的紀錄片《中國》每一幀都像畫一樣美麗。最後,李導引用了紀錄片第一集《春秋》的一句解說詞:“理想主義者孔子用近乎固執的行動去實踐理想,這遠遠超出了成敗本身的意義。”來表達自己對於創作紀錄片《中國》竭盡全力依然誠惶誠恐的心態。

紀錄片《中國》觀後感個人感悟(三)

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12月1日,《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文章指出,縱觀歷史,中華文明具有獨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展歷程,植根於中華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與時代共進步,有着旺盛生命力。文章強調,“要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歷史故事。”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講清楚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和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讓世界瞭解中國歷史、瞭解中華民族精神。

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着過去,也深刻影響着當下和未來;不僅屬於我們,也屬於子孫後代。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要加強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指出:“經過幾代考古人接續奮鬥,我國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歷史軸線,增強了歷史信度,豐富了歷史內涵,活化了歷史場景。”

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本質是建立在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真正有前途、有力量的國家和民族,必然有其燦爛的文明、輝煌的文化。實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必然伴隨着中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然召喚着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鑑,因互鑑而發展。中華文化既蘊含着協和萬邦、天下大同的豐富思想,又具有開放包容、兼收幷蓄的深厚傳統。建設文化強國,需要堅持以我爲主,但決不是搞自我封閉,更不是搞唯我獨尊,而是立足中國、面向世界,更好促進中華文化和各國文化相互取長補短、實現共同進步,爲建設命運與共的美好世界提供持久而深厚的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就此強調:我們要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鑑,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只有堅持推動文明相通、文化相融,拉緊各國人民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精神紐帶,才能更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紀錄片《中國》觀後感個人感悟(四)

姜昆表示,文化交流能讓不同國度、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甚至不同意識形態的人相互理解、彼此欣賞。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在中西之間架起文化溝通的橋樑,從而樹立起炎黃子孫在國際上的應有形象,展現中華民族真正能夠使世界爲之驕傲的傳統文化底蘊和時代精神風貌,是國人共同的心願。

他介紹自己多年來從事文化交流工作的同時,也在觀察如何有效地讓世界認識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從而真正認識中國——認識一個文化的中國、開放的中國、真實的中國和友好的中國。

“一個真正的中國是一個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光輝燦爛文化的古老中國,同時也是一個自改革開放以來煥發出勃勃生機、充滿希望的當代中國。”姜昆指出,“在‘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進程中,我們必須注意到,世界對中國的瞭解還遠遠不夠。”

“對於‘傳統’的簡單展現,使得西方人對中國傳統的瞭解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了傳統文化符號的表面。提起中國,就是紅燈籠、中國結;提起北京,就是烤鴨、長城;提起傳統藝術,就是舞龍、舞獅。”姜昆不無憂慮地說。

對此,姜昆認爲,深層次的瞭解,才能帶來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如何從文化的深層次向世界介紹中國,讓外國人更好地理解中國、理解中國人、理解現代中國人的生活和社會,需要由專家來總結研究。總之,要形象地告訴世界,並讓世界信服地理解一個生動發展中的中國,需要我們在今天多下功夫,在當代多做文章。

“中華文化的名片應該是什麼樣的呢?”姜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對外藝術推廣、對外交流必須存在一條明確的主線,這其中應該涵蓋當代中國的創新文化,應該隆重推出當代中國的創新文化。”

“中華文化走出去,是時代賦予中華文明和中國文化新的歷史責任。我們在對外交流當中,要以一種更加自信的姿態,亮出我們的文化名片,讓世界真正瞭解中華文化的魅力,瞭解中華民族的魅力,瞭解一個前所未有的‘魅力中國’!”姜昆強調道。

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已經連續成功舉辦四屆,本屆論壇由_、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財富傳媒集團、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每日電訊主辦,茅臺集團總協辦,該論壇已成爲中國企業家共享共有的高端交流平臺。本屆論壇以“弘揚企業家精神,融入新發展格局”爲主題,分析研判當前中國經濟形勢,深入解讀新發展格局,探尋企業發展路徑,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

紀錄片《中國》觀後感個人感悟(五)

12月2日,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湖南衛視、北京伯璟聯合攝製的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學術報告廳舉辦發佈會。上百位嘉賓齊聚發佈會現場,見證紀錄片《中國》的揚帆起航,並共同完成一場“穿越”千年,與歷史文化的深度對話。

發佈會上,張華立、李東珅、喻國明、沙武田、王子今等紛紛發表致辭,對《中國》表達自己的期待和祝願。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華立表示,“紀錄片《中國》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通史,它帶着強烈的主觀色彩和濃烈的思想感情,是從當代人的眼光觀望文化歷史的一種選擇。片中的人物已經成爲歷史長河中的星辰,而在現實中國,他們可以是每一個人”。

嘉賓們從不同的職業背景和歷史文化知識結構出發,對《中國》進行深入了剖析。《中國》總導演、總製片人李東珅以影視創作者的角度,從結構、講故事的方式及視覺呈現三個層面,分享紀錄片《中國》用影像著史的感受。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從傳播的角度,對《中國》給予了高度肯定。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導、敦煌研究院絲綢之路與敦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沙武田,同時也是紀錄片《中國》的學術統籌,從歷史角度分析了本片。

嘉賓致辭結束後,一段精彩視頻揭開了整個項目播出宣傳的啓動序幕。隨後《中國》總導演李東珅攜主創團隊聯合總導演周豔,總撰稿鄧建永,學術統籌沙武田,北京演藝集團首席演出官、《中國》配音周濤等,就紀錄片內容展開圓桌哼對談。

紀錄片《中國》的音樂由中日兩國藝術家合作完成,其中日本著名音樂家梅林茂參與了整個作品音樂部分的創作。視覺創作方面則請到了著名攝影師羅攀,團隊以電影級別的標準建構整個紀錄片的視覺創作,片花中多個唯美鏡頭引來了現場來賓的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