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國家記憶》紀錄片觀後感

觀後感1.14W

《國家記憶》紀錄片觀後感

國家記憶觀後感篇【1】

《國家記憶》是一部引起我心靈震撼的書。使我震撼的除去書的內容外,還有書中資料的收集過程。書中所用的五百多張圖,是從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數萬張戰爭影像資料中,查出並複製出的23000多中緬印戰場的檔案照片裏精選出來的。如此大量的查找、複製工作的完成,除去有章東磐和他的幾個朋友以及四個熱心的、做義工的美國朋友努力外,還與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資料豐富以及工作人員的周到服務分不開的。

該書的編者章東磐在書中描述其對美國國家檔案館的印象時說:

“儘管我心裏做足了準備,第一眼看見美國國家檔案館,仍然嚇了一跳。……我放眼望過去,連人工建築的影子都沒有,根本就是一片黑壓壓的、遮天蔽日的森林。這座只有六層的檔案館,建在六十公頃森林中間,汪洋大海里的一條船。六十公頃,六平方公里,也就是中國九千市畝土地,是馬里蘭大學捐贈給聯邦政府建國家檔案館的。在那裏工作的幾天,每到眼睛累了,走到窗邊,看到的除了樹還是樹,除了藍天還是藍天。”

以上是環境,關於服務:

“按照國家檔案館的規定,你只要根據它的索引填寫索取表格,工作人員會爲你整個文件夾,整個紙箱,整個小推車,甚至幾個小推車取來原始檔案供你查閱、摘抄、拍照、掃描。因爲不允許帶進館外的紙張和筆,館內備好了專用的紙張和鉛筆,任意取用。潔白的細棉紗手套也是無償提供,並且要求你在觸摸照片時必須戴,每天要換。”“那種裝檔案的不鏽鋼推車裝滿文件夾,推起來其實是體力活。每天晚上工作人員要把文件全部收回去,第二天我們到了,幾分鐘又全部推到我們面前,好像我們是領導一樣。沒有一個人來告誡你,每次少要點,省得工作人員麻煩。而是每天下午特定時間在安靜的屋子裏高聲提醒:還有誰要提交索取卡嗎?時不時工作人員會走到你身邊,輕聲問一句:有什麼要幫忙嗎?”

這是美國的國家檔案館嗎?這是在爲遠道而來、毫無背景的、地球那一端普通作家們服務嗎?他們所受的待遇在他們的故鄉是不能想象的。

但書中所描述的這一切我相信都是真的。我雖沒去過美國的國家檔案館,但我去過同在華盛頓的美國國立博物館、美術館和圖書館,還去過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在那裏,進出是不需要什麼手續或門票。在那裏,無論是什麼人都能享受到優質的服務。在博物館裏,我看到了小學生們在一個個展館裏上課。也是在那裏,我理解了美國爲什麼出了那麼多的人才和科學研究成果,這次我又從這本書裏再次印證了我的結論。

國家記憶觀後感篇【2】

《國家記憶:美國國家檔案館收藏中緬印戰場影像》,章東盤主編,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年10月第一版。

書中所有圖片都是來自美國國家檔案館,二戰時期由美國攝像兵拍攝(美國還有這兵種!)。

這是一本抗戰時期中緬印戰場圖片記錄,從檔案文獻的層面呈現給讀者中緬印戰場的真實情況。

參加中緬印戰場的中國軍隊,謂之爲中國遠征軍。在臺灣劉鳳翰著《抗戰·論國軍與抗戰》一文中有《滇緬戰場》一小節,記有四次作戰:

1.滇緬路作戰(民31.3.19-6.6):中國遠征軍第一路羅卓英統第五軍杜聿明、第六軍甘麗初、第六十六軍張軫與日第十五軍飯田祥二郎中將所轄第十八(牟田口廉也)、三十三(櫻井省三)、五十五(竹內寬)、五十六(太田米雄)師團在緬北――鄂克春、同古、尋達西、斯瓦河、平滿納、毛奇、羅衣考、普羅美、任安羌、棠古、細泡、臘戍、曼德勤、密支那、阿恰布、蘇拉瓦、荷馬林、昔董、雷列姆及滇西――惠通橋、龍陵、騰衝、畹町、孫布拉蚌等地戰鬥,國軍無傷亡記載,日軍傷亡30.000人。

2.緬北會戰(民32.10.24-民34.3.30):中國駐印軍由史迪威統新三十八師孫立人、新二十二師廖耀湘、第十四師龍天武、第五十師潘裕昆與日緬方面軍河邊正三中將所轄第十八、二、四十九、五十六(田中新一、岡奇清三郎、竹原三郎、阪田靜夫(前)、森茂樹(後))師團在孟關、太洛、於邦、瓦魯班、拉班、加邁、西通、密支那、孟拱、八莫、平堡、南坎、新維、臘戍、猛崖等地戰鬥,國軍無傷亡記載,日軍傷亡27.649人,被俘395人。

3.滇西作戰(民33.5.11-民34.1.19):中國遠征軍衛立煌統第十一、二0集團軍、第六、八軍與日第三十三軍本多政材中將所轄五六師團(主力)與十八(同前)、二(同前)、五十三(武田馨)師團各一部在松山、龍陵、騰衝、臘猛、平戛、芒市、遮放、畹町、猛育等地戰鬥,國軍無傷亡記載,日軍傷亡34.017人。

4.緬甸作戰(民33.7-民34.6):中國駐印軍第一軍孫立人會同英印盟軍與日緬方面軍木村兵太郎所轄第二、十五、十八、三十一、三十三、四十九、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馬奈木敬信、山本清衛、中永太郎、河田槌太郎、田中信男、竹原三郎、林義秀、宮崎繁三郎、佐久間亮三)等師團在緬甸中南部作戰,日軍逐次抵抗掩護主力撤退,傷亡頗重。

“國軍傷亡無記錄”,不是沒有傷亡,四次滇緬作戰日軍傷亡9萬餘人,國軍可能要加一倍以上吧?在網上查是20多萬(非官方)。可以想見滇緬作戰的殘酷。

這本書的圖片就包括這些作戰的記錄。

書中記錄了國軍跟我們所聽到的不一樣,他們穿草鞋,骨瘦如柴,抵禦比他們強大得多的日本兵。甚至還有童子軍。

他們爲國家的獨立付出了流血犧牲,他們是國士,但卻沒有得到國士的待遇。“我由此更加困惑對中緬印戰場的紀念,由於我們自己的政權更迭,由於當年盟友的反目,竟然從此擱置。六十五年了,每一年諾曼底海岸吹響軍號,當年爲自由而戰的軍人得到全世界致敬的時候,我們的怒江邊寧靜如常,只有水牛在巨大彈坑形成的塘子裏打滾。”這是作者在序言中的感嘆。這感嘆傳遞給我,傳遞給所有的讀者,產生的是更強烈的感嘆。

可是我們的國士卻至今遭冷落,在中國本土連一塊安息的地方都沒有!印度的蘭伽、緬甸的八莫中國遠征軍的墓地大部分被毀,屍骨被棄荒野。臺灣的資料記載,孫立人得知新38師在緬甸的墓地被毀掉後,仰天長嘆,每年清明節,都會到後山上給這些緬甸的孤魂野鬼燒紙紀念。

前些時候,黑龍江方正縣政府出資,爲日本開拓團建公墓,還建了一面長6.9米,高3.8米,漢白玉和青石的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牆。日本開拓團在中國的土地上“開拓”,分明是掠奪者,連他們都有了公墓,我們的國士卻沒有,這有點說不過去。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們承認國軍是正面戰場,到現在30多年過去了,只是影視作品上有些突破,宣傳國軍抗戰的題材多了起來,但是如果在對待戰死的或活着的抗日國軍個體的問題上,有一些實質的突破,比如給他們建公墓,給他們撫卹,豈不更好!那樣纔算是正視歷史。

國家記憶觀後感篇【3】

近幾年,關於南京的紀錄片層出不窮,如《南京大屠殺》、《南京》、《南京夢魘》、《南京城》等,還有很多紀實性的欄目等都講述着南京的過去與現在。南京是中國苦難最深、文化底蘊深厚的一座城市,沒有哪一座城市像南京這樣與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如此緊密相聯。《紐約時報》的一篇評論更爲精闢:“中國人的口號可能有50條。但他們實際上只需要一條就夠了,那就是‘牢記南京’……”①此言不無道理,確實,南京曾經經歷過華夏乃至世界最慘痛的記憶,也經歷了中華民族最爲旺盛的輝煌。

一、影像記憶

南京素以“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名世,2480多年的建城歷史書寫着其無數的輝煌。然而,很多人對於南京卻是由一段最刻骨銘心的記憶——“南京大屠殺”開始的,這已經成爲全中國乃至世界都不可忘卻的記憶。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日軍侵佔南京,在短短的六週之內,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屠殺我國30多萬的平民和士兵,史稱“南京大屠殺”。自20世紀80、90年代至今,全世界人民開始關注這段令人震撼、驚訝和恐怖的歷史記憶,以“南京大屠殺”爲題材的紀錄片也隨之涌現。

正如表格中所列的紀錄片一樣,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文化,人們對“南京大屠殺”的解讀也就不同。

《南京暴行紀實》是迄今記錄南京大屠殺最早的一部紀錄片,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如果說日記、信件可以讓那些日本右翼分子拿出來造謠生事的話,那麼這一部紀錄片應該讓他們啞口無言。這部片子是德國牧師約翰·馬吉冒着生命危險用一架不常見的16毫米的攝影機在南京的各個大學、醫院和其他一些地方拍攝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真實畫面,日軍入城式、難民區慘景、南京街頭到處都堆集着燒焦的白骨……由於當時條件和技術的限制,畫面的剪輯比較粗糙,只是簡單地刪減幾個鏡頭,然後組接在一起。然而時隔多年,一些影像依然清晰,後期許多紀錄片中的很多影像都來自於這部紀錄片。

在我國國內由於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因素,真正關注“南京大屠殺”的則是在20世紀80年代之後。1982年,日本通過修改教科書否認“南京大屠殺”一事,激起國人的憤慨,也喚起全世界對“南京大屠殺”的關注。同年,中國新聞電影製片廠製作了一部紀錄片《南京大屠殺》,這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豐富翔實的資料把1937年那個真實可怕的“南京城”充分展現在觀衆面前,擊敗和極大諷刺了日本右翼分子的愚蠢的謊言。然而當時電視機仍未普及,電視觀衆少,所以導致這部紀錄片最終的反響不是很大,很多觀衆對“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仍不是很清晰。真正開始有些影響的紀錄片是1987年,爲紀念“南京大屠殺”70週年,南京電視臺拍攝了系列片《南京大屠殺》,值得關注的是這次片子不僅侷限於國內,而且也到了日本,有侵華第16軍團曹東史郎的反省和謝罪,也有愛知大學教授江口圭一對日軍暴行的揭露,更有受害人夏淑琴、李秀英等對日本軍國主義展開強烈的控訴。同時也向觀衆展示了當年守衛南京的將領孫元良和工兵(營長)紐先銘,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檢察官顧問桂裕等一系列的珍貴鏡頭。②國內關於“南京大屠殺”題材的紀錄片宏觀性強,力求還原歷史的真實,很多細節和畫面是通過人物口述或者解說來解讀“南京大屠殺”的,故教化的意味比較濃。

2008年,南京市委宣傳部攝製的《見證南京大屠殺》則是對前兩部的拓展,影響範圍廣,並獲得業界一致好評。該片主要以紀實爲原則,所有的拍攝剪輯都是從“見證”角度出發的,以當事人所見所聞爲主。據悉,該片採訪遍及國內16個省市,遠赴美國、日本、德國、丹麥和中國臺灣等9個國家和地區拍攝收集史料。創作者們爲了便於人們更準確地瞭解當年日軍大規模集體屠殺地點的選擇和當年國際安全區的位置,在攝製中使用直升機對上述地點和今日南京城區、古城牆、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進行了大規模的航空攝影,以表現歷史的滄桑與厚重,取得了較好的影像效果。據悉,這次航拍是國內外迄今爲止第一次就“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題材所進行的航空攝影。③另外,新世紀以來,國外媒體對南京大屠殺也越來越關注,國際上也先後出現了幾部影響甚廣的紀錄片,最有影響力的要屬《南京夢魘》、《南京》、《張純如—南京大屠殺》,它們不但向西方社會揭露日本當年“南京大屠殺”的恐怖暴行,其獨特的敘事特點也給國內創作者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影像記憶之建構提供了重要的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