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跨過鴨綠江》電視劇觀後感多篇600字

觀後感5.03K

《跨過鴨綠江》電視劇觀後感多篇600字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跨過鴨綠江》,其宏大題材、高遠立意、頂尖陣容、精良製作上的四大看點,將點燃大國豪情,帶領觀衆走進70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下面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了“《跨過鴨綠江》電視劇觀後感5篇600字”,歡迎閱讀與借鑑!

《跨過鴨綠江》電視劇觀後感1

這幾天在看跨過鴨綠江電視劇,被志願軍的精神和犧牲深深得感動着,他們確實是最可愛的人,他們爲了祖國的和平,很多人永遠的留在了朝鮮,上甘嶺戰役中,那些在坑道中咬着牀單死去的傷員,那些一聲都不敢發出痛呼的傷員,黃繼光,邱少雲,一個個鮮活的在我的腦袋中來回浮現,幾乎數次淚流滿面,最近我經常跟父親爭論,爭論人性中的自私,爭論天下皆爲利,兩個人爭來爭去,現在我真爲自己的淺薄和無知感到羞愧,但是其中我覺得欣慰的是,我說我愛我的祖國,愛這個社會,即便現在的社會有很多人,很多現象都不值得去愛,但是,我們的父輩用自己的鮮血爲我們換來現在的生活,我有什麼資格不去愛她,與守護她呢,我的祖國人們勤勞,勇敢,聰明,努力,我又有什麼資格去嫌棄她們呢?

父親老是說覺得活着真沒有意思,又說他活的也夠本了,家人不懂,抱怨父親說這樣的話至子女於何地,不懂現在的生活這樣富裕,這樣平穩,爲何老是覺得活着沒有意思,而我突然好像稍微有點懂了,父親出生在1955年,他的三爺是烈士,他的爸爸從小就被日本人綁在吊繩上要他說出三爺的下落,父親因爲生在烈士的家庭倍感驕傲,從小接受的都是這種精神,他的父輩的犧牲是爲了實現真正的社會主義,爲了讓每個人都能平等的活着,所以在父親的心目中,利益反而淡化,人性中的自私在這種大無畏的面前也不值得一提,所以我的爭執,我說的人性中的自私和涼薄他不是不懂。他是更加嚮往那樣的生活。

最可惜的是父親這一輩子沒有當兵,爺爺死的早,家裏沒有壯勞力,他作爲家裏最大的孩子,必須和奶奶頂起這個家,他的一生,平淡安寧,但他心中一股火,一股精神,這股精神不在乎他是不是軍人,不在乎他能拿到多少錢,不在乎他現在吃什麼東西,住什麼房子,在家人輪番勸說和洗腦下,孤獨的支撐,倔強的站着,這就是我的父親,你說他傻麼?不,那些爲了抗戰勝利的人們都是這樣的,有這樣的信仰支撐着,纔有了我們今天的生活,這個多麼寶貴,而我一度想要去改變他,再一次爲自己的無知而感到羞愧。

現在社會發展太快,快的我們早就不提革命前輩,早就沒有了犧牲自我的精神,人性中的自私,趨利避害的本性,以及高速發展的社會,每個人都在想多掙點錢,多兩套房子,無可厚非,人的本性,但如果有一天國家需要我的話,我會二話不說的獻上我的生命。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觀後感2

2020年10月19日,前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參觀“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主題展覽”時強調:“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爲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其中,飽含了對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抗戰羣衆敢於鬥爭、敢於犧牲的大無畏氣概的欽佩與讚揚,抗美援朝精神猶如一座被鮮血點亮的時代座標,讓英雄事蹟世代銘記,讓革命精神代代傳承!

黨羣一心、衆志成城,彰顯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

人民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最大底氣,這種底氣來源於共產黨黨性與人民性的高度統一。意識到國家領土安全和人民利益受到威脅,黨中央迅速作出抗美援朝偉大決定。中國人民志願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揚捨生忘死、馳而不息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用19萬英雄烈士的鮮活生命托起了民族尊嚴、人民安康。黨爲人民,人民愛黨。抗美援朝期間需要金錢、物資與人力支撐時,全國上下涌現出老人送兒子、妻子送丈夫、兄弟爭相入伍的感人場景,青壯年、醫務人員、農民工、普通老百姓送人力、送技術、送軍糧,忠誠的意志、無私的品質、團結的力量,爲抗美援朝的勝利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力量。處於和平開放新時代的中國,戰爭的硝煙早已遠去,但黨愛民、民擁軍的寶貴品質早已融入中華兒女血脈,代代相傳;團結統一、愛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在新時代依然綻放光彩,熠熠生輝,指引黨領導中華兒女砥礪奮進、一往無前。

尊重科學、實事求是,彰顯實踐性與科學性的統一

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顯著特徵,是指導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的重要法寶。抗美援朝戰爭作爲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既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又是一次殘酷的鍛鍊;既考驗了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科學性,又通過實踐檢驗了我國的國力和軍力。“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在迫切需要和平環境恢復國力發展生產的大背景下,面對美軍越過三八線,嚴重威脅中國安全的背景下,唯有實事求是、科學研判,才能形成正確的抗戰經驗與鬥爭成果,爲我國國防安全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在今天,“實踐出真知”顯得愈加重要,抗擊疫情、脫貧攻堅、環境治理等重大民生工程中,每一次科學決策,每一條政策出臺,都是黨委政府、專家學者、人民羣衆充分研判的集體智慧的結晶,尊重科學、實事求是的抗美援朝精神將指引中華民族在正確的復興道路上,走得更實、更遠。

同仇敵愾、保家禦侮,彰顯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這首創作於抗美援朝時期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在中華大地上70年迴盪,慷慨激昂、歌聲嘹亮。1950年6月28日,隨着黨中央一聲令下,彭德懷元帥帶領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挺進三八線,一路直入朝鮮戰場,用鐵膽軍魂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用熾熱的愛國熱情、無私的大愛情懷與美軍頑強抗爭、殊死搏鬥,用數十萬戰士的熱血和生命保衛了朝鮮、守護了祖國,在戰場上奏響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凱歌。70年過去了,同仇敵愾、保家禦侮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早已成爲偉大民族精神的精彩寫照和時代縮影,指引着我們走向世界、繼往開來,朝着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的世界賡續奮鬥。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觀後感3

“最可愛的人”浴血奮戰,換來了今天的歲月靜好、山河無恙。

70年來我們始終沒有忘記譜寫氣壯山河英雄讚歌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沒有忘記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們。

他們所鍛造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值得我們永遠銘記、永續傳承。當前,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面對難得的歷史機遇的同時,改革發展同樣任務艱鉅,面對着一系列重大風險和考驗,發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就對我們今天堅定信念,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具有了重要的現實意義。

如今,中國人民面對着美帝國主義的安全威脅,正進行新的抗擊美國霸權打壓遏制的事業。在推動現代化建設的路上我們還有很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戰爭歲月裏對國家民族的忠誠是戰場上英勇無畏的衝鋒,今天在和平歲月中的砥礪奮鬥,在平凡崗位的默默堅守就是一種愛國和忠誠。

作爲新時代路橋人我們是祖國交通大動脈的建設者,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深入學習志願軍的英雄事蹟和革命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堅定必勝信念,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踐行時代使命擔當,將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落腳點立足崗位、奮發向上。作爲黨員幹部尤其是紀檢戰線上的我們打鐵必須自身硬,更要注重提升自我,提高思想認識

時代在變,精神不變,我們更應無比堅定、無比自信。

彭德懷同志在《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工作報告》中說:它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如今的中國,經濟、軍事、科技、國防、教育等綜合國力已進入國際前列,政治穩定、人民幸福,已不是百年前任人宰割的羔羊。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增多。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其慘烈和危害極爲罕見。中國在疫情防控鬥爭中,黨中央審時度勢、綜合研判,及時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明確了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總目標。要實現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一體行動,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響應,敢打必勝,才能奪取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和全球戰役的全勝。

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國際局勢徒增變數,回顧那一段風雲歲月,就是要弘揚抗美援朝精神,萬衆一心,奮力拼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黨領導的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鉅繁重,我們面臨着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着一系列重大風險考驗。因此,發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對我們今天堅定信念、勠力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價值。

初心凝聚力量,使命催人奮進,奮鬥成就輝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按照黨的十九大的戰略安排,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直至二〇三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方針、重大戰略、重大舉措,擘畫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宏偉藍圖。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之上,我們應當銘記這來之不易的勝利與和平,從歷史中汲取精神財富,並將之匯聚成勇往直前,無堅不催的強大力量,繼續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攻堅克難、勇於勝利,積極投身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輝偉業,在逐夢新時代中激揚中華力量,努力書寫新時代華章。

偉大的夢想、大有可爲的未來,根植於歷史。歷史無言,精神不朽,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仍然生動,正激勵中國人民砥礪前行,也當堅信,用歷史之光照亮前行的路,必將是光明、勝利、偉大的復興之路。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觀後感4

惹不得”裏有“四氣”

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讓幹部羣衆揚眉吐氣、熱血沸騰,尤其是擲地有聲的“惹不得”三個字,來自於雄厚底氣,彰顯了大國硬氣,傳遞了凜然正氣,激發了高昂士氣,聽着特別“過癮”,引來掌聲如雷。

這“惹不得”來自於飛速發展的雄厚底氣。在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後,中國人民以站起來的身態,傲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徹底扔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機遇。經過近七十年的艱苦奮鬥,經過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國的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已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這雄厚的底氣昭示,咱們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

這“惹不得”彰顯了日益強盛的大國硬氣。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給予侵略者沉重打擊。即使是在鋼鐵年產量不足美國1%的條件下,中國人民志願軍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戰,經過兩年零九個月的艱苦卓絕鬥爭,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讓全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這種硬氣,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不畏強敵的優秀品質。現在,人民軍隊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不移地走強軍興軍之路,極大促進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已具備全殲一切來犯之敵、維護和平發展環境的實力和硬氣。事實證明,咱們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

這“惹不得”傳遞了不畏強敵的凜然正氣。在這場艱苦卓越的戰爭中,中華兒女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這一動員令的感召下,毅然報名參軍,英勇殺敵,涌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有197653名中華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取得了戰爭的偉大勝利,極大提高了中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這不畏強敵的凜然正氣,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歷史發展到今天,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決心沒有變,任何侵犯和分裂祖國神聖領土行徑,必將遭到迎頭痛擊!毫無疑問,咱們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

這“惹不得”激發了敢於鬥爭的高昂士氣。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面對更加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我們無比堅定、無比自信,正從偉大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敢於鬥爭的磅礴力量,勇於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激發出勇於克服一切困難、戰勝一切敵人的高昂士氣,以“雄赳赳、氣昂昂”的一往無前的戰鬥狀態,向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御風前行!事實證明,一個覺醒了的民族是永遠不可戰勝的!任何搞霸權、霸道、霸凌的行徑,都是根本行不通的!咱們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觀後感5

《跨過鴨綠江》用40集的體量全方位展現了抗美援朝戰爭,以“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創作原則還原了歷史的底色。同時,它又以講格局、講謀略、講信仰、講人性的敘事策略深深抓住了年輕人的眼球。憑藉最真實的史,最崇高的情,最深重的義,最溫熱的心,《跨過鴨綠江》強烈感召了年輕一代。

這部被二次元年輕人驕傲地命名爲《吊打十七個堂口,這戰力全球有幾家》《戰勝鷹醬之至高奧義:挖土》《一代天驕空兔:我老師是毛熊,我陪練是鷹醬,我粉絲應援物是飛機》的電視劇在多個平臺引發了海量好評:“該劇吊打電影,總檯出品,必屬精品”“還是得國家隊出手,這電視劇必須5星沒商量”“輿論場就該有這樣的主旋律,向中國人民志願軍致敬,我們今天享受的每一分鐘和平都來之不易”。

沒看過癮,年輕人不僅呼叫B站的UP主更新地圖深度講解劇中提到的戰役,還多次呼喚“嗶哩嗶哩礦業有限公司”趕緊引入該劇,以便大家彈幕致敬。還有人發出感嘆,“中國人民志願軍可是步兵的巔峯,多好的愛國主義題材啊,以這個做一箇中國版的使命召喚,我們就可以讓他們在遊戲裏吃飽穿暖再打仗了。

提及抗美援朝,很容易就能回想到志願軍戰士們浴血奮戰的生死場景,人們更容易以一種仰望者的姿態向他們致敬。但《跨過鴨綠江》在理性主義的指引下心平氣和地審視那場戰爭,憑藉引人入勝的敘事娓娓向觀衆講述那段歷史,我們這才發現:原來,這其實是一羣年輕人用青春熱血拼搏、用生命保家衛國的故事。

拿着炸藥包奮不顧身撲向敵人的特級英雄楊根思28歲;用血肉之軀堵槍眼的特級英雄黃繼光21歲;在烈火中潛伏、一動不動的邱少雲26歲;犧牲在美國人凝固汽油彈下的毛岸英28歲;上甘嶺戰役中拉響最後一顆手榴彈衝入敵羣的孫佔元27歲。

抗美援朝五名特級戰鬥英雄中年齡最大的當時也不過27歲。脫下軍裝,他們不過是20多歲的孩子。穿上軍裝,他們就成了保家衛國的戰士。

在《跨過鴨綠江》中,首批入朝部隊38軍、39軍、40軍、42軍的軍長及政委有較多鏡頭。這八位軍級主官也是年富力強的年輕人,雖然平均年齡還不到37歲,但都有豐富的戰鬥經驗。捨生忘死、浴血奮戰,他們用生命和鮮血點燃青春夢想、踐行青春使命才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偉大勝利。

魯迅曾經這樣描繪年輕人:“你們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闢成平地,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跨過鴨綠江》中的志願軍戰士正是這樣一股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力量。它與年輕觀衆構建起有效的對話渠道、對話方式和對話空間,讓年輕人看到了志願軍戰士的平凡以及他們的不凡,形成共情、共鳴這樣的良性互動,建立起一種“共同體美學”。

作爲後人,我們享受着先烈們給我們創造的優渥環境,依然和他們一樣“燃”。疫情和洪水來襲時,衝鋒在前的主力軍是90後。航天報國的嫦娥團隊、神舟團隊平均年齡33歲,北斗團隊平均年齡35歲,兩棲大飛機團隊平均年齡28歲……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這場接力跑中無數年輕人已經跑出了好成績。

青年、國家、時代,是永遠形影相隨的鐵三角。當代青年如何,國家以後就如何。我們深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在年輕,心裏有火,眼裏就有光。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再生種花家。革命精神永流傳,吾輩建功當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