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2021年學生觀看《跨過鴨綠江》有感心得

觀後感1.01W

2021年學生觀看《跨過鴨綠江》有感心得

雖然時代在變,但每一個時代的人向上奮進的決心,是不會改變的。從這個角度看,《跨過鴨綠江》能夠將歷史照進現實,是一部應時代之名、人民之需而作的好作品。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準備2021年學生觀看《跨過鴨綠江》有感心得五篇,歡迎參閱。

學生觀看《跨過鴨綠江》有感心得一

近一個月來,始終在追《跨過鴨綠江》,彷彿把思緒拉回到70年前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聽着片首這鏗鏘有力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就已經讓自己熱血沸騰、慷慨激揚了。

通過該劇不僅讓大家再一次感受到老一輩革命家、軍事家的雄才大略和崇高風範,更讓我們體會到什麼是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不僅記住了五大戰役,更讓鬆骨峯、長津湖、砥平裏、上甘嶺等因戰役而聞名的地理名稱刻在印記裏;不僅更加了解了38軍、39軍、50軍、63軍、12軍、15軍等一支支英雄部隊的輝煌戰績,更熟悉了範天恩、楊根思、邱少雲、黃繼光、張桃芳等一個個戰鬥英雄。

抗美援朝再一次證明了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劣勝優的光輝典範,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抗美援朝精神更是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永遠繼承和發揚。

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是我們的優良傳統。從我軍誕生那一天起就是在不斷地學習中戰勝敵人,不斷地壯大自己。抗美援朝不僅讓以劣勢裝備的志願軍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強大美軍,而且還讓志願軍學會了在沒有制空權、沒有炮火支援的情況下如何保存自我、戰勝敵人的先進戰法。正是這種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的優良傳統讓強大的美軍寸步難行,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時過7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措手不及,疫情爆發初期確實給我們帶來了諸多問題與困難。但英雄的中國人民更多是對疫情的抗擊以及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不斷總結抗疫經驗、不斷改進抗疫措施,最終戰勝疫情。

抗擊疫情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髮展壯大的過程,如何我們已經形成應對疫情的強大體系。與世界各國特別是一些西方大國出現抗疫失敗、復發相比,中國的抗疫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快速。一次次的零星爆發,各地各地果斷、迅速採取有效措施,在一個週期內就完全控制疫情。

相信歷史會再一次證明,疫情之後的中國必將更加強大。

學生觀看《跨過鴨綠江》有感心得二

疫情侵襲,病毒肆虐,不顧感染風險,熱血出征的,是你;日夜值守,嚴陣以待,舍小家顧大家,加班加點的,是你;鏖戰之時,壁壘森嚴,響應政策,隔空加油的,是你;國有所需,走出家門,在流水一線,復工復產的,是你……在這場抗疫大戰中,各行各業扛起責任,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衝鋒陷陣,醫院、企業、慈善機構、養老院等積極出力,武警部隊、公安民警奮勇擔當,廣大科研人員奮力攻關,數百萬快遞員冒疫奔忙,千千萬萬個平凡的你我,識大體、顧大局,默默奉獻,14億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生死較量不畏懼、千難萬險不退縮,爲社會生活的正常運轉貢獻自己的涓滴之力,最終匯成抗疫的磅礴偉力。“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抗擊疫情帶給我們的經驗啓示與精神力量,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的自覺擔當,也極大增強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將激勵我們在新徵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

過去的這一年,我們與疫情作戰的同時不忘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這一年,我們向深度貧困堡壘發起總攻,精準施策,壓茬推進,832個貧困縣摘帽,近1億貧困人口脫貧,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貧困地區的面貌得到徹底改變,生產生活條件實現了質的飛躍,羣衆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我國提前十年實現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這一年,我們不斷進行科技攻關,“天問一號”開啓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奮鬥者”號實現海底萬米下潛,爲探索深海科學奧祕、合理利用海洋資源提供了又一利器;“嫦娥五號”飛天攬月採樣成功,爲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九章”量子計算機實現200秒的“量子算力”,推動全球量子計算的前沿研究達到新高度;北斗導航系統全面建成,開啓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這一年,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區;這一年,我們慶祝深圳等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上海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抗美援朝70週年;這一年,我們抵禦洪澇災害,把損失降到最低……舉國上下團結一心、共克時艱,創新創造、艱苦奮鬥,用盡“洪荒之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的優秀答卷。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百年來,共產黨人帶領着億萬人民乘風破浪、昂揚奮進,從嘉興南湖的一葉扁舟,發展成爲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強國號”巨輪。“我們通過奮鬥,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千山。我們還要繼續奮鬥,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進入2021年,開啓“十四五”新時期,這是乘勢而上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在我國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義。藍圖繪就千般景,揚帆破浪正當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當有繼續大踏步前進的凌雲志,對照“時間表”“路線圖”謀發展、強推進;當有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大擔當,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傳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接力棒”,讓高質量發展的列車跑出“加速度”;當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新作爲,千方百計多解決一些人民羣衆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最美的風景在下一程。2021年,我們要做新時代的奮鬥者、實幹家、追夢人,永葆初心、牢記使命,以永不懈怠、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乘風破浪,勇毅前行,續寫中華民族復興新篇章。

學生觀看《跨過鴨綠江》有感心得三

小時候我就對戰爭片、反特片情有獨鍾,即使是現在,我也會經常關注一些主旋律的影視作品。不久前,在央視播出的反映抗美援朝題材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就是一部很不錯的作品,今天我又一口氣接着看了好幾集,一時胸潮澎湃,彷彿一下置身於那個保家衛國的火熱年代。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一曲雄壯的志願軍軍歌在耳畔響起,每每讓人熱血澎湃。觀看了這部電視劇,對於朝鮮戰爭爆發的時代背景,我們又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這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它的意義不言而喻,志願軍戰士打出了國威,爲新中國迎來了至少幾十年時間的和平發展時間。“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今天我們不得不爲偉人“保家衛國,抗美援朝”的高瞻遠矚而感到由衷的欽佩。

對於是否出兵朝鮮,當時國內還是有很大爭議的。新中國百廢待興,一窮二白,工業基礎相當薄弱,甚至有些地方還沒有解放。當時的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完整化的工業體系。與美軍作戰,我們毫無勝算。然而偉人審時度勢,認爲“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不是武器裝備,而是人的意志。他們所發動的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也是註定會失敗的。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真實的再現了抗美援朝的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塑造了一大批英雄的人物形象。“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彭總臨危受命,擔任了志願軍總司令,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鄧華、洪學智、韓先楚、樑興初、毛岸英等人的形象栩栩如生,讓人印象深刻。

志願軍戰士勇敢頑強、敢於犧牲的精神令敵人膽寒,連美軍都哀嘆,他們還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樣的部隊。縱然敵人有飛機、大炮和坦克,武裝到了牙齒,在英勇無畏的志願軍戰士面前,依然擺脫不了失敗的命運。那些最可愛的人許多經歷了抗日戰爭、國內解放戰爭等大大小小無數的戰鬥,有着多年豐富的作戰經驗,早已百鍊成鋼,即使是遭遇對方的王牌之師,也一樣打得敵人丟盔卸甲,沒了脾氣。

無論是趴在烈火中一動不動、嚴守紀律、寧可燒死也不暴露目標的邱少雲,還是爲保護戰友、奮不顧身、以血肉之軀捨身堵槍眼的黃繼光,以及喊出“向我開炮”的王成式的英雄人物蔣慶泉,他們都是中國軍人的驕傲。更不用說上甘嶺的焦土與硝煙,長津湖的血戰與冰雕,中國軍人在異國他鄉譜寫了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壯歌!

觀看了這部電視劇給我的一個印象是,歷史是不應該忘記的,那些爲保家衛國而犧牲的英烈們,將永遠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永垂不朽!

今天當那個霸權國家又在中國的南海耀武揚威、興風作浪,炸我使館,阻撓我和平統一大業之時,我們一定要丟掉幻想,準備戰鬥,繼承和發揚志願軍戰士保家衛國、敢於戰鬥的精神,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學生觀看《跨過鴨綠江》有感心得四

雖然並不是每一個男孩都有過當兵的經歷,但相信大多數人小時候都曾經有過綠色軍營的夢。我也是這樣的一個人,而且我還可以勉強算得上軍迷。平日由於工作及喜好緣故,各類影視劇基本與我無緣。今年春節未回老家過年,少了走親訪友、噓寒問暖的奔波。爲了打發這難得的閒暇時光,就趁機觀看了電視劇《跨過鴨綠江》。雖然我並未看完整部電視劇,但是思緒卻飛出去很遠很遠……

現代的青年人能靜下心來觀看愛國主義教育題材影視劇的不是太多,就算觀看也並不一定能得到家人的大力支持。作爲一個80後,對於我觀看《跨過鴨綠江》,媳婦孩子都顯得不屑一顧。媳婦說我太土、太老古董了;兒子則說我太LOW了。他們的話語最終成爲了引起我思考的源泉,或許自己的思想有點落伍,跟不上形勢是真實情況。但我覺得,無論是曾經逝去的歷史,還是正在進行的現在,英雄人物永遠都不會過時,永遠都需要我們去敬仰;而且無論處在哪個時代,我們都需要英雄,人民更需要景仰英雄。一個沒有英雄、沒有信仰,或者說人民不懂得敬仰英雄的國家或者民族,也不太可能長久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自己並不是一個合格的軍迷,但是對於抗美援朝的歷史還是有一定的瞭解和認識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我只匆匆看到了第14集,不再繼續觀看的原因則是後面將出現毛岸英犧牲的劇情,我不忍心看到那慘烈的一幕,更害怕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儘管自己已經多年未曾流淚。爲了彌補缺失的部分,我又觀看了《保家衛國—抗美援朝戰爭紀實》,通過北影廠赴朝鮮戰場的攝影師、錄音師等老前輩之口和一些資料影片,系統地梳理了抗美援朝重要事件及整個過程,也加深了自己對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理解。

在這之前也曾經看過一些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影片,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上甘嶺》、《英雄兒女》、《鋼鐵運輸線》等。影片《上甘嶺》中郭蘭英老師一曲“我的祖國”,曾經勾起無數人的鄉愁,又激發出無數人的鬥志。之所以沒用長江、黃河,而是用“一條大河”,是喬羽老師創作時故意爲止。每一個戰士心中都會有一條不一樣的河,這條河可以是長江,也可以是黃河,更可能是自己村邊的那條河。沒有確指,反而進一步增加了大家想象的空間。而《英雄兒女》中王成一句“爲了祖國,向我開炮!”也曾經深深地震撼了無數60後、70後甚至80後的內心,成爲了大家做遊戲時引用最多的話語。反觀現在,諸如奧特曼、超人、鋼鐵俠、蜘蛛俠之類的虛擬形象,反而成爲了很多小朋友心中的英雄,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深刻反思嗎?

小時候母親給我講《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龍梅和玉榮就成爲了我心目中的榜樣。上學後,《學習雷鋒好榜樣》則成了我們每天必唱的歌曲,後來還曾經學習過一個救火的小英雄—賴寧的故事。這些人物都直接影響了我們那一代人的價值觀。那時的學校似乎也比較注重愛國主義教育,記得有年暑假期間學校曾給辦過觀影卡,10元錢可以觀看10場電影。諸如《大轉折》、《千里挺進大別山》、《狼牙山五壯士》等影片都是我那時觀看的,也均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現在我們偉大的祖國越來越強大,人民生活也越來越富足。再也不需要大家過吃一口炒麪就一口雪的苦日子,也不需要大家成爲長津湖戰役中那令人動容的冰雕,更不需要大家成爲邱少雲、黃繼光、楊根思一樣的英雄人物。但是,我們卻不能忘卻他們,因爲只有時刻銘記歷史,才能倍加珍惜當下。時代在發展,英雄也輩出。新的時代有新時代的英雄,諸如國家貢獻獎獲得者、國家人民英雄榮譽獎獲得者、載人航天英雄,或者其它各行各業的先進人物,都應該成爲我們學習的對象。只有不斷的推崇英雄、學習英雄,我們纔有可能真正地成爲英雄,才能更好地凝聚起民族的力量。

梁啓超曾在《少年中國說》中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近百年前,先輩既有如此覺悟,那我們現代是不是應該給孩子樹立更好的榜樣呢?通過學習英雄人物來激發他們的內心,讓他們每一個人都成爲自強不息、承載祖國未來和希望的新一代,而不是被手遊或者舶來文化產品毒害的一代。畢竟時代的發展需要英雄,青少年們更應該敬仰英雄!

學生觀看《跨過鴨綠江》有感心得五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爲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進,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熟悉的歌曲、優美的旋律,這是上個世紀50年代人激動人心的美好、重要的回憶。

中國一向提倡和平,不願引發戰爭,但這種表現卻被其他國家認爲是軟弱、無能的行爲。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晚清與民國時期,中國簽署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對於世界各國列強的侵略中國均選擇了退讓,但中國一味的忍讓卻沒有換來各國列強侵略的魔爪,導致中國的國土一塊塊被分隔。幸運的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漸漸的擺脫了“東亞病夫”、“支那”等污辱中國人的字號,尤其是60多年前的那一場抗美援朝戰爭。

知名作家李峯,參考了大量有關抗美援朝歷史的圖書,精心創作出了一部全景式再現朝鮮戰爭歷史風雲的經典作品《決戰朝鮮》,全書共分爲上、下兩冊,七個章節,共六百多個頁次。全書以一種恢宏的氣勢和凝練的語言,加上翔實的史料與多維度的視角記述,全景式的再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鮮抗擊美軍的戰爭歷史。

抗美援朝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朝鮮的一項羣衆性運動。朝鮮戰爭於1950年6月25日在朝鮮內部爆發,美國立即出兵干涉其內政,中國人民解放志願軍攜海、陸、空部隊在1950年10月19日越過中朝邊境援助朝鮮抗擊美軍,抗美援朝戰爭持續了兩年九個月零八天,於1953年的7月27日朝鮮時間22時停戰協定正式生效。

那究竟是一段什麼樣的抗戰歷史呢?中國是如何在一個裝備極其落後、後勤資源保障薄弱的境況下抵抗一支現代化裝備的美軍,讓美軍不得不宣佈停戰的呢?那個時期,中國軍人沒有防彈背心,也沒有接受過“斯巴達式”訓練,更沒有火力強大的HK53、M16A2卡賓槍作爲火力支援,有時候甚至三天三夜都沒有食物供給。但他們依舊憑藉着自身頑強的信念與作戰意志,加上滿懷着對新中國幾億人民負責的精神力量,才使中國軍人在世界上贏得了尊嚴與生存。

著名軍事戰略專家、國防大學教授戴旭就對抗美援朝一戰對中國的影響,作出如下評價:

“抗美援朝戰爭是終結中國近代史的一戰,不僅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也一掃近代史上中國屢敗於西方列強的屈辱紀錄。”

美國作家莫里斯·艾澤曼在《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書中提到“身穿打着補西的棉製軍裝的中國士兵在這件事情上勝過地球上任何國家的士兵;他們能夠在夜色的掩護下極其祕密地滲透到敵人的陣地中去,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中國軍隊的裝備雖然落後,但他們懂得利用自身的優勢加上抓住敵人的弱點,還有不畏犧牲的精神,才能在戰役中獲得成功。在這一次戰役中,有多名英雄壯烈犧牲,

一級戰鬥英雄邱少雲,因美軍燃燒彈發落在邱少雲潛伏點附近,火勢蔓延全身,爲避免暴露潛伏部隊,他放棄自救,壯烈犧牲,時年26歲。

一級戰鬥英雄孫佔元,在上甘嶺戰役中,他率突擊排對敵人陣地實施反擊,在雙腿被敵炮彈炸斷的情況下,仍舊以堅強的意志來回爬行指揮,用機槍掩護戰士並摧毀3個火力點,敵人反撲過來,他打退敵人兩次衝擊,斃傷敵人80餘,拉響最後一枚手雷與敵人同歸於盡。

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在上甘嶺戰役中,進攻部隊受到機槍火力壓制,他身體多處受傷,突然迎着敵槍口,挺起胸膛撲上去堵住了敵機槍口,用生命爲部隊開闢了勝利前進的道路。

“不勝,毋寧死。”爲抗美援朝英勇獻身的中國軍人還有千千萬,他們的精神令敵軍都爲之肅然起敬,同時也令我們這些後輩感到驕傲不已。

這一段戰爭歷史成爲了我國社會發展的催化劑,它使那些一直覬覦中國國土的國家不再敢任意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