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血色浪漫觀後感(精選多篇)

觀後感2.42W

第一篇:血色浪漫觀後感

血色浪漫觀後感(精選多篇)

<血色浪漫>人物點評及觀後感

《血色浪漫》一部時代變遷的紅色經典,講述了文化大革命後期北京一些紈絝子弟高中畢業生的命運,其中情感糾結命運多折,鍾躍民、周曉白、張海洋、鄭桐、袁軍、高鑰、秦嶺、寧偉、李奎勇、吳滿囤、葉楚良都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每一個年齡段的成長故事都深入人心。(重點在最後,不愛看的直接看最後)

鍾躍民,不甘於平凡的一個人,他適合浪跡天涯孤獨終老,雖然結局的時候高鑰前去找尋鍾躍民,但是否在一起還是未知數。在感情上,他是一個失敗者,他不敢去愛不敢接受別人的愛,他覺得欠周曉白的,欠秦嶺的,欠寧偉的,欠高鑰的,他不敢去面對。卻要裝出一付滿不在乎的樣子,油嘴滑舌是他的天性,風趣幽默是他的性格,玩世不恭是他的選擇。但最終的歸宿或許還是屬於高鑰和他共同創造的飯店。

張海洋,一個富有正義感,重友情的人,是個好漢子。在友情上,爲了鍾躍民他把感情放到了第二位。在公事上,爲了抓寧偉他把友情放在了第二位。他對周曉白纔是真的愛,也只有張海洋才能帶給周曉白幸福。在他和鍾躍民和周曉白的感情糾紛中,他始終在堅持,在等待,就像周曉白堅持愛着等着鍾躍民一樣,不過到最後,張海洋還是勝利了,我想他是幸福的。

鄭桐,出生書香世家,從一開始就戴着那幅大眼鏡,一直到結局也沒說換一個。他的幽默感不次於鍾躍民,油嘴滑舌也不知是天生的還是近朱者赤(是不是用近墨者黑更好一些?)。插隊之後逐漸醒悟,回頭是岸開始研究學問,並且最終選擇了堅持。插隊對他來說絕對是件好事,因爲他撿回來一個好老婆蔣碧雲。

袁軍,正宗的高幹子弟,小時候就從家裏偷瓷器往外賣,賣完了買兩大桶冰激凌??到最後八成也就他混的最好了,這名字起的也好,袁軍袁軍——原來是軍人。當兵之後就沒脫下過軍裝,到最後還混到了國外。他絕對是最幸運的了,從馬上要插隊去了他老子就被放出來就可以看得出來。

李奎勇,從小就是個窮孩子,講義氣,明知小混蛋前去赴會必死無疑,他還是義無反顧陪小混蛋去着死。生死關頭被鍾躍民救了出來並和鍾躍民成爲了生死之交,他是整部電視劇中最接近我們生活的一個角色,在鄉下回城後開起了出租車養家餬口爲生活奔波忙碌,但最終還是沒有擺脫命運的捉弄,死於癌症??

吳滿囤,比李奎勇還要窮的窮孩子,張海洋說滿囤沒到部隊之前連包子都沒吃過,導致發生了還想把包子郵回家讓父母嚐嚐的笑話,躍民和海洋雖然有時候欺負他,後來三人還是成了好兄弟,滿囤連走正步都走不好,但是憑藉着頑強的毅力和精神最終提幹留在了部隊,在雲南的一次生死任務中爲了阻止張海洋前去排雷第一次出手並打暈張海洋,排雷過程中遇到毒蛇爲了救身邊的戰友滿囤不幸犧牲。

寧偉,小時候就是一跟屁蟲,可能是看見哥哥被殺之後變得有些嗜血,到了部隊之後遇到了躍民、海洋和滿囤,並虛心學習躍民的格鬥技能、海洋的神射槍法、滿囤的攀爬技巧,這些都間接導致了寧偉被迫離開部隊和越獄成爲殺手並最終走向死亡的道路。鍾躍民覺得欠

寧偉的,寧偉也覺得欠鍾躍民的,所以寧偉寧可從三樓跳下去逃跑也不敢向鍾躍民開槍,寧偉並不是一個冷血殺手,如果他最終不去拜祭父母他或許還有一條活路,如果他選擇的是拼死反抗,他最少可以殺死幾十人。但是他面對躍民和海洋兩位大哥,他還是卸下了彈夾選擇了死亡。值得一提的是寧偉的紅顏知己珊珊也選擇了追隨寧偉,開槍自殺。如果真的有地獄,他們一定會很幸福。

葉楚良,很有錢的一個男人,鑽石王老五級別的。爲了秦嶺可以放棄一切,包括男人的尊嚴!算是一個好男人吧,沒有鍾躍民的幽默;沒有張海洋的陽剛;沒有寧偉的兇猛。但不管放在現在還是那個年代,這絕對是個搶手貨。誰叫他那麼有錢呢!可是他偏偏愛上了秦嶺這個女人,黔驢技窮的他應該吃些補腦藥了??不然會頭疼的緊。

周曉白,早期死去活來的愛着鍾躍民,共同創造了一出愛情悲劇,最終也沒讀懂鍾躍民的她還是選擇了張海洋,或許她也不明白到底愛誰多一些。但是不管是歪打正着還是回心轉意,選擇了張海洋,幸福也就離她不遠了,因爲張海洋不僅栓住了她的心,還栓住了她的胃。

秦嶺,這個女人讓人感到可怕,她對愛情的冷靜讓人很無解!但同時她也是悲情的角色,爲了救鍾躍民,她心甘情願的跟了葉楚良去新加坡,不過她的心是爲了鍾躍民而情願。滿腦袋都是愛情路標的她竟然也有暈頭轉向的時候,看來小秦同志還是愛小鐘同志多一些。順便替小葉同志默哀下??

高鑰,美貌少女,女人極品中的極品,男人的尤物,就連一向狡猾的鐘躍民都差點中了她的美人計,由此可見一斑。對待感情,她即不像周曉白那樣約束鍾躍民,也不像秦嶺那樣對感情直觀,她可以隨着鍾躍民去做鍾躍民想做的任何事,這樣的女人才適合鍾躍民,她纔是讀得懂鍾躍民的那個人。話說鍾躍民攤一煎餅就弄到了一個極品媳婦,真不知道這小子走的什麼狗屎運。

順便說一嘴,看完了這部電視劇的女人都想找一個“像葉楚良那麼有錢的,像鍾躍民那麼幽默的,像張海洋那麼認真的,像鄭桐那麼有才的,像袁軍那麼有權的,像吳滿囤那麼老實的,像寧偉那麼有安全感的男人。”結果呢,往往嫁了一個李奎勇那樣的男人??

血淋淋的現實啊,世間能有幾個那麼完美的男人??大部分都是李奎勇,也包括我,可是,誰願意嫁給我呢???哈哈??想嫁的下面報名哈,僅限18至22歲女性。

第二篇:血色浪漫觀後感

《血色浪漫》觀後感

這是我第二遍看《血色浪漫》了,不知道爲什麼,我會對那個年代如此的着迷。那些出生於50年代,成長於文革的青年,那是怎樣的青春,我不清楚,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們比現在的那些非主流、頹廢的、哀怨的年輕人要健康向上的多。我想也許正是這樣沉重、陽光、經過歲月洗禮的東西纔是那樣值得我們去回味。

到今天,我第二遍只看到第11集,可是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寫點東西了。這電視到了第11集,主要講了兩件事情:男主角鍾躍民在北京城的頑主生活,以對付小混蛋爲主要線索;第二件事情是他到陝北插隊的知青生活。也主要講了兩段愛情:鍾躍民和周曉白在北京純潔美好的初戀和鍾躍民在陝北時與秦嶺知音般的熱戀。

在北京,鍾躍民他們在念高中,自從66年後就沒怎麼讀書,整天混混,卻也是充滿歡樂和樂觀的生活。印象最深的是鍾躍民他們的口才,說話一溜一溜的,特別貧。他臉皮也厚,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卻很義氣,充滿血性。感覺那個時候的鐘躍民,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那樣的男生北京城裏多了去了。要說他有什麼值得別人喜歡的,那也就是他比別人長的帥一點。那時的他像個不懂事的小男孩,其實,很多男生的普通就在於他們永遠停留在了那個階段,但鍾躍民卻沒有。在陝北,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漸漸成長的鐘躍民,開始成熟起來了。

當然,在北京的時候,鍾躍民還是有與衆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在聽柴可夫斯基的音樂時講的那段話,真的很美。我覺得鍾躍民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他會有那種不知名的憂傷,不管表面他有多麼滿不在乎,他是一個敏感的人。這樣的憂傷也許是與生俱來的,也許是來自生活,但這樣的敏感卻肯定是因爲熱愛生活。所以說,他是一個充滿血性卻有浪漫的人,那也就是最讓我喜歡的一個詞:鐵漢柔情。

是的,不管一個時代多特殊,多深刻,最讓我關注的還是愛情。不知道爲什麼,也許因爲愛情本身就代表了許多:美好、傷感、離別、現實、甜蜜以及結果。在鍾躍民身上的這兩段愛情,可以說很經典。

我喜歡周曉白這樣單純的女生,可惜愛上了鍾躍民這樣的男人。周曉白傳統,鍾躍民不羈,他甚至連承諾都不會給。就像歌中唱的,他們都沒錯,只是不適合。他們的感情從一開始就不公平:周曉白一顆心全在鍾躍民的身上,他就是她的唯一。而鍾躍民他的心在哪裏他自己也不清楚,飄忽不定,他從來沒把自己當做一個歸人,他只是個過客。所以,不能怪鍾躍民什麼,因爲他是真誠坦率的,他沒有想過玩弄別人的感情。只是,愛了就愛了,不愛就不愛,轉身離開。就像是他到了想談戀愛的年紀,他卻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人是什麼樣子的,遇見了周曉白,他覺得那就是自己喜歡的人了,所以就在一起了。而當他長大了,認清現實了,他就變得很理智,不會兒女情長。說到底,鍾躍民就是沒有像周曉白愛他那樣去愛周曉白。

我也很羨慕周曉白這樣可以執着的人。大多數男生應該都喜歡對自己如此癡情的女生,但你們也不應該怪很多女的不執着,因爲執着的代價太高。不是每個女生都有像周曉白那樣的資本,自己想要的就一定能得到的資本。可以不用擔心工作、不用擔心和你耗個幾年青春沒了,還照樣會有其他人來娶,專心的只愛你一個人。如果周曉白父母也受過文革的拷打,她受過挫折,她有過很想要得到一樣東西而不得的經歷,那麼,她便不會是像現在這樣信心滿滿的執着着,任性着,驕傲着。我覺得周曉白就是一個非常理想化的女生,這樣的女生實在太少了,我們不應該責怪這樣的單純,而且好的男人就是應該保護這樣的女生,讓她永遠如此純潔,美好。當然,也不是每個男生都值得擁有像周曉白這樣的癡情。我覺得鍾躍民也不配,他比周曉白現實多了,沾染了世俗氣,而且他又不愛周曉白。我始終覺得單方面的愛情不叫愛情,不值得一個人去執着,特別對方已經明確拒絕了你。你有自信固然好,始終堅信對方會回到你身邊。但如果真的愛一個人,就應該讓他自由,讓他去追求他想要的,誰叫人家已經不愛你了呢。

鍾躍民遇見了秦嶺,她是在那個年代特別少見的女孩。他說,我從來沒有遇見過像你這樣的女孩,很特別,也很理智。我覺得秦嶺和鍾躍民有相同的氣質,這是讓他愛上她的主要原因吧。秦嶺和鍾躍民有着一樣的理念,這是他和周曉白所沒有的。周曉白就是認定了不會變了而秦嶺和鍾躍民卻覺得要隨緣,遇見更好的彼此是自由的。所以,遇見秦嶺這樣的女孩,鍾躍民一開始就處於了劣勢,他愛她,她沒那麼愛他,這樣反而讓他更愛她。男人就是這樣的,我覺得不是犯賤而是人之常情。我們總是會爲這樣的若即若離而着迷,特別是男的,會因爲這樣的曖昧而興奮,越是得不到越想得到,他們喜歡這樣的刺激。

電視看到這裏,我就感覺鍾躍民慘了。周曉白的信像雪花一樣飄過來,他卻很少回,他早就和她說了,隨緣吧。現在,秦嶺和他隨緣了,他的信寄過來,她壓根看都不看。鍾躍民肯定要受不了,他那樣對周曉白現在就嚐到了那種不被重視的滋味。所以說,男的說的無所謂,說的隨緣,那都是因爲他們沒有遇見真正愛的人。如果,真的遇見了,就像鍾躍民對秦嶺,他也就沒輒了,不敢說那樣的大話了,變得屁顛屁顛的。哎,這就是愛情啊,可以讓人說話不算話,可以讓人迷失,可以讓人充滿熱情,充滿動力。

我覺得秦嶺就是不一般,可以制服鍾躍民這樣的頑主,周曉白是制不服的。看到秦嶺的第一眼,我們還是會被她的青春氣息所吸引,平凡中透露着不簡單,很難想象以後她會變成什麼樣子。周曉白是可以讓人一眼看到底的那種人,估計多年後還是那個樣子了。秦嶺的聲音很甜美,感覺她更適合江南婉轉的歌曲。信天游在我看來還是鍾躍民唱的多一點滄桑和悲涼的感覺。

看到陝北的風光,聽着信天游,我真的很羨慕那些演員,我不知道親身體驗是何種感覺,但是從那些畫面中,我已經感受到了很多的沉重與深刻。我想,那樣的地方會引人陷入深思。

鍾躍民說那裏雖然窮,但精神不窮。秦嶺說,那是因爲有幾千年文化的積澱。

他們兩個是有共同語言的,不光是來自音樂的。那是愛情的基礎,一起經過一些東西,那些是用言語難以表達的。這正是周曉白的不幸,她的出身太好了,她沒受過苦,所以她無法全面真正的瞭解鍾躍民,沒有一起經歷過一些言語也說不清的刻骨銘心。所以,如果他們真的在一起,也會很累的。她越是愛他,她的愛就越會是他的負擔。

秦嶺則不同,她壓根沒有想過要永遠擁有鍾躍民,這樣反而讓他覺得特別。她說,她更看重過程。她說她不討厭他,沒說喜歡他。他們在一起是因爲寂寞,如果多年後沒有比鍾躍民更精彩的男生在她身邊,那他們還是可以在一起。他們彼此自由。我覺得秦嶺很聰明,這樣的理智有點像男生。但她終歸是個女生,不管說的有多無所謂,她還是爲鍾躍民流了淚。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喜歡秦嶺,這樣的女生很不平凡,她不壞,只是比較有想法,雖然很現實,但也是很可愛的。

鍾躍民真的很幸福,遇見了這麼好的兩個女孩子愛他。現在,他從陝北入了伍,當上了兵,在部隊裏遇見了昔日的哥們張海洋,我期待他們以後的故事。

第三篇:血色浪漫觀後感

血色浪漫

花了整整四天時間,終於看完了《血色浪漫》這部電視劇,結局很傷感,一個特殊的年代,一羣北京人的成長史。現實是殘酷的,有時它都不會給我們任何喘息的機會,我們只能一直向前。多少人在社會的洪流中,迷失了自我,昔日的夢想不再鮮活思想中,除了順應歷史的滾滾江河,別無選擇。然而還有這樣一羣人,時刻保持着近乎童真的爛漫,奔跑在原野中,偶爾停留在一棵蒼天大樹下,休息片刻,繼續遠行,因爲在他們心中最美的不是某個未知的目的地,而在於那變化莫測的沿途風景,風雨兼程,永不停息前行的腳步。

劇中主人公鍾躍民,拿着鐮刀的詩人,他身上煥發着青年的桀驁不馴,兼具詩人的浪漫氣質,正如劇名《血色浪漫》。鍾躍民的一生很難停留在某個地點,他總是生活在別處。他的一生愛過三個女人,也許會更多。

性格決定他無法擁有永恆的愛情,生命中的美好總在不經意間錯過。在滑冰場上,邂逅周曉白,兩顆青春的心,一經碰撞,瞬時火光滿天襲來。他們的相愛既是偶然,抑或必然。青春的日記裏,有太多的美好無法名狀。然而激情過後,各自迴歸平靜。周曉白對愛情的執着,對平靜生活的嚮往,(來自好範 文網)成了一把枷鎖緊鎖着鍾躍民遠行

的心。他只能逃離,他也必須逃離,在陝北插隊的歲月,他毅然與周曉白分手。那段孤寂的時光,他很快適應自己的角色,在青黃不接的時候外出要飯,享受生命的點滴,坎坷的黃土地上,留下了他歡快的足跡。偶爾的辛酸,卻如春雨過後,被雨水沖洗過的泥土,煥發着淡淡的清新泥土的味道。

何時開始,他迷上了信天游。荒涼的大地,詩人且歌且行,命運再次將緣分降臨。秦嶺走進了他的生命,更確切點是他也同時走進了秦嶺的生活。兩座隔斷的懸崖,兩顆孤寂的心,彼此用歌聲架接一座心靈之橋,鴻雁互傳,共奏浪漫。秦嶺的獨立性格,華麗的陝北信天游,深深融入了他的記憶,宛如酒窖的貯酒,愈久彌珍。特殊的年代,容不下海誓山盟的戀情。他走了,去了部隊。她也離開了,進入社會的大熔爐。滄桑更迭,歲月變遷,再次見面秦嶺已迷失。即使昨日猶在眼前,已經再也找不到曾經。她最終還是走了,帶着遺憾與悲傷。他還是他,驛站沒了,又該重新上路了。

人生如戲,我們都必須演好自己的角色。從部隊復員回來,鍾躍民紅紅火火火的當起了個體戶。開了煎餅攤,從此也有了合夥人高玥的牽掛。高玥也許是他生命中最後一個深愛的女人,他們有着相似的性格,在內心深處都視過程爲人生的真諦,結果並不重要,只要曾經笑過、哭過,下一站又是一片新的天地。他們一起在正榮

集團工作,在合夥的飯店裏打拼,最終還是沒能阻止鍾躍民活躍的靈魂。他收拾行囊,告別高玥,獨自踏上征程,去了青海的可可西里,成爲了一名反偷獵者,揮舞着槍支,訴說着人生的另一段精彩與輝煌。高玥最終還是決定陪他遠走天涯,也許他們會有結果,不過是在過程中才能有結果。終點最美,也只是瞬間;旅途最真,卻是永恆。

第四篇:血色浪漫

血色浪漫

一個現代的遊吟詩人,在世事紛紜中高歌自己的信仰。一個現代的俠客,仗劍天涯,義字爲先。一個始終在路上的行者,掙扎着妄圖衝破身上的藩籬。一個面對任何辛酸困苦,屹然挺立的勇士,一個笑傲江湖,隨遇而安的強者……你始終活得地道,腳下的身影都是個大寫的“人”字。你最痛恨怯懦,最怕一成不變,最怕預知一個故事的結局——完全被世俗淹沒,棱角被柴米油鹽、日常瑣事磨平,沒有盼頭,沒有希望。那個年代裏,沾染血色的浪漫,不羈的魂靈竟然感染了平凡的衆生。

以前對於國產劇集是不抱太大興趣的,因爲觀看對象彷彿都是上了年紀之輩,人與人的關係描述得相當牽強。或許是大多數人的生活太過平凡,融入社會形成的套路彷彿是每個人所應揹負的責任。被命運安排好的生活,大多數人都只有接受,不管是否欣然和從容。電視劇裏總是一波三折,將鬧騰的人生展覽,觀看者再將自己平淡的人生與之對比,心裏未免失落、慨嘆。《血色浪漫》也是這類片子,塑造一個鐘躍民,突出於平常人的生活,不是社會的英雄,而是自己的英雄。這樣的英雄具有致命的個人魅力:對於男人,表現在衆多哥們兒力挺,緊密地團結在以其爲中心的小圈子裏;對於女人,表現在相互之間不是比較誰愛得深,而是比較誰更瞭解。人之一生,得此良友,彷彿在黑暗中的一座燈塔,即使曾經怯懦卻也變得勇猛,敢於面對慘淡的人生。若是女子,則能體會在繁文縟節中出走的大丈夫作爲,縱使已成記憶的一段情也勢必覺得此生有此愛足矣,“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他並非凌駕於衆人之上,而是在揭開他嬉皮笑臉的面具,瞭解他的真實心境後越發感覺易於接近。他不是遊離於生活之外的純粹理想主義者,而是生活得有聲有色,比一般人遠遠來得真實和地道。在這個世界上,爲情,爲財,爲名,爲地位,鮮有人背離世俗眼光,特立獨行甚至公然地不屑。我們都以爲自己最爲聰明,明哲保身,激流勇退,看得比別人透,品德比別人高。可是在衆多誘惑迷離眼眶的時候,忘記檢查自己的心靈是否已經蒙塵。在面對真正的智者的時候,自知不如,自慚形穢。鍾躍民是這樣的智者: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審時度勢提出解決的最佳辦法。朋友危難之時,伸出援手,心對心的溝通。不管未來如何,始終專注於當下,踏實地一步步前進。永遠飽滿的精神和勇氣,絕不妄自菲薄,自暴自棄。積極地發現,使人生的每一段都有驚喜而無可替代。最爲重要的是,始終探尋生命的意義,但是決不停滯怠惰,一邊生活一邊思考。擁有這些智慧,即使不成大事,爲國爲民,僅僅對於一個人存在的意義而言就足以稱之爲偉大。

電視劇講述了二十年的光陰。二十年對於人的區區百年來說不算短了,尤其對於人生最黃金的青春年華。還年輕的時候即在哀嘆自己衰老,等到真的不再年輕的那一天,回憶起來,結果全是由一個個哀嘆組成的驚歎號。還好,總還有一些在哀嘆之餘實實在在的生活,總還有人生難得的驚鴻一瞥,總還有我們一個串一個的支離破碎的夢想。你現在的夢想是什麼呢?是否話在嘴邊卻難以表達?是否朦朦朧朧沒有具象?是否根本算不上夢想,只是偶爾浮現於腦際的畫面,反反覆覆,冥冥中的味道?

先是俄羅斯風光的大背景,

遼闊無垠的草原,綺麗的外高加索風光,

波濤洶涌的伏爾加河,圓頂的東正大教堂,

耳畔似乎又響起了那熟悉的俄羅斯民歌,

那歌聲憂鬱而深邃,讓人心裏酸酸的,忍不住要流淚。

一個幽靜的湖泊,岸邊是茂密的白樺林,深秋的白樺林色彩斑斕。

秋風輕輕掠過,白樺樹瑟瑟作響。

小船在靜靜地划動,漿聲輕柔,水波盪漾。

林中的夜鶯在婉轉的歌唱。

此時,你的心裏,沒有悲傷,也沒有歡樂,有的只是那淡淡的若有若無的惆悵。你的眼眶裏貯滿了淚水,它自己不會掉落下來,它會慢慢地被你的眼球所吸收,會自己乾涸。

在如此氛圍下,你的心裏只有感動,只有柔情,還有一種深深的眷戀。

小船漸漸遠去,槳聲在消逝,漣漪在水面消失,帶走了感動,帶走了柔情,還剩下什麼呢?

剩下的只是那淡淡的若有若無的惆悵,

在心裏久久徘徊……

六月,船歌,柴可夫斯基,把我們帶入了幽深的心靈之湖,澄淨,平和,無慾無求。所有那些關於征服和佔領的夢想在這樣的心境下被徹底擊潰。將這段場景反反覆覆地看了不下二十次,每次都幾欲落淚,終究淚水還是像鍾躍民所說的“自己乾涸”。那淡淡的若有若無的惆悵,終究潛藏於心底,久久徘徊散不去。我的人生也走過二十載,那淡淡的,若有若無的惆悵到底是什麼?我始終沒有找到答案,只是感同身受,也確認很多人都有這般相同的瞬間。

總有一種內在力量支撐着生命,如果這股內在力量足夠強大,那麼外界任何艱難困苦又何所懼?一笑置之的大境界實在不是大多數人所能抵達。而大無畏的精神,正是鍾躍民的本色:面對周曉白位高權重的父母,面對要置奎勇於死地的憤怒的羣衆,面對陝北的道道溝壑和黃土遍天,面對密集的地雷和垂死的戰友,面對徒弟兼兄弟彈無虛發的槍口……始終無所畏懼,以一個高大的人的形象站在前沿。最給人以震撼的莫過於這樣一個畫面:一輛飛馳的自行車,兩條血性的漢子,後面好似千軍萬馬在追趕,那個先農壇廣場的早上十點……義氣和勇氣的結合,往往最具感人的力量,因爲那絕對是無條件的付出,不要求對方有所回報。義薄雲天的氣質,不因物質動搖,不因世俗左右。

張海洋同樣具有血性和勇氣,如果沒有鍾躍民,也可能成爲一個團體的領軍人物。他在智慧方面稍弱,但是有極寬廣的心胸,是做好兄弟的不二人選。託張海洋辦事,絕對最爲牢靠。鍾躍民可能是創造性地完成任務,而張海洋則是穩妥踏實型地完成任務。當然,鍾躍民的藝術氣質是張所不具備的,這也是鍾躍民之所以是鍾躍民而且在周曉白心中無法替代的原因。

有勇還要有謀,片中的黎援朝和寧偉正是鍾躍民有謀和有勇的兩個極端。黎是現代生意人的鮮明寫照。道貌岸然,見利忘義。面對小混蛋搶票時的囂張氣焰,把票奉上的同時只能仗着人多咬牙切齒一番;面對小混蛋要求單打獨鬥的挑戰宣言,將早就想好的給自己臺階下的說辭說的冠冕堂皇;面對鍾躍民的五十萬事件,立即與之劃清界限,之後遠走高飛。現代社會這類人多如牛毛,即使大家都不齒的行爲,發生在自己身上時,總是有這般那般的藉口和託辭。最令人嘆惜的是,大多數的父母都是這樣教育子女的:面對比自己強大的對手要忍氣吞聲,朋友有難時千萬別把自己搭進去,做任何事都給自己留一手,比如找人監視昔日的盟友,實質是不相信任何人。當我們身邊有太多的黎援朝時,一個寧偉,相信不只是鍾躍民認爲他是條漢子,大多數人都會贊同和佩服他的義氣和勇氣。但是如果當事人是我們自身,可能沒有人會劍走偏鋒,走上這樣一條不歸路。俗話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寧偉是有能力的,甚至可以稱作是遠遠勝過常人的超能力,但是他的遭遇,促使這種能力轉化成的責任成爲負值。看到他的一步步作爲,不合法理,合乎人情。在軍隊裏,見義勇爲成爲“軍民魚水情”的犧牲品;被老同學欺騙,上學時爲人單純未懂人性情有可原,何曾想在社會上打拼多年仍然識不破簡單的謊言,甚至連借條都不打一張拱手給人五十萬——在那個年代不是小

數。後來越獄,殺人,成爲全國通緝犯。看得人心酸。做事欠思考,把事情單純化,在當代社會早已證明是行不通的。寧偉,這個悲劇英雄,和當年林沖被“逼上梁山”如出一轍。編劇幾乎是把林沖的悲慘命運在寧偉身上重演,讓觀衆眼睜睜看着最耿直的人性是怎樣被複雜的社會所扭曲。

“順,不妄喜;逆,不惶餒;安,不奢逸;危,不驚懼;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鍾躍民身上的力量,如果加以正確導引,是在每個時代都可以成爲傑出領袖的。可最使他與大衆不同的是,他心底深處始終“在路上”的那種情結,使得他所參與的每一件事都合情合理。印象最深的是鄭桐說的辛辛苦苦供了十年的房子突然被付之一炬,大多數人尋死的心都有,而鍾躍民則絕對是個無事人,因爲他所關注的東西不在這兒。他關注的是經歷,是過程。之所以秦嶺吸引着鍾躍民,而曉白的“軸”勁使得鍾躍民遠離,都是因爲或同或異的人生觀。這種“在路上”的心境,也對他大無畏的精神的形成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袁軍和鄭桐從小即在鍾躍民左右,可是他們的人生觀是偏向於結果而非過程。袁軍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物,從自己家裏順東西,哥們兒被關禁閉用吞釘子威脅,後來也大有作爲。編劇前半部分將袁軍塑造得有血有肉,可是後來卻很少着墨,有虎頭蛇尾之感。鄭桐是典型的知識分子,能力稍遜一籌,因此時不時還是透露出一股酸勁兒,即使他與蔣碧雲之間的談話,很多都涉及到鍾躍民,對鍾躍民心境的間接描述也幾乎都是借他之口。鄭桐的生活軌跡也具有普遍性,尤其對於經歷過文革的老一輩。家裏沒有太多權勢,靠學知識學文化改變自己一生的命運,有個相愛的戀人,也好似註定會攜手一生。無可否認,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是這樣。生活本來是相當平常,幸而由於身邊的人強大的精神力量才終於有一絲亮色。李奎勇也算是和鍾躍民一塊兒長大,他所代表的中等偏下層的勞動人民,一生中幾乎沒有可以記取的東西,生活混沌、被動,不光是自身的原因,社會的大環境也由不得他有太多的選擇。本分的人,往往順着潮流走最明顯的最直截的道路,總是“身不由己”。臨死前的獨白,聽得人揪心。在每個時代,幾乎都大量存在着這樣的人,生活艱難,舉步維艱,不具有大抱負,更沒有徵服和戰勝的決心和勇氣。

鍾躍民生來的大丈夫氣質,註定要吸引衆多的紅顏。周曉白,秦嶺,高玥,估計在她們行將就木之時大腦中晃動的仍然是鍾躍民的影子。“在路上”的心境決定了鍾躍民的一生,周曉白的軸勁兒他受不了,秦嶺則更多的是鍾躍民自己獨立個性的寫照,高玥只是一個合夥人,鍾躍民真的可能桀驁一生,最後孤家寡人。大多成功的男人,背後的女人都是足夠的“小”,溫柔可親,婉約細膩,視線所及的最遠處就是男人的身影。鍾躍民不需要成功,也不需要這樣的女人,愛情對於他來說僅僅是點綴,即使在片中有那麼多鏡頭在描述關係和感情。《血色浪漫》裏各色人等均有:領軍人物鍾躍民,血性和正義的化身張海洋,知識分子鄭桐,社會底層的李奎勇,極端和罪的化身寧偉,老謀深算的黎援朝,踏實肯幹的吳滿囤……社會的長卷在他們所走過的二十年裏鋪開。那個年代的天空總是昏黃,似未開始,即已結束。身上的戎裝和腳下黃褐的土地,冬日枯萎的矮草,遠似一番不會醒來的夢。嚼着的青色橄欖,澀味。味過之後,突然就酸酸的,眼前的景物驟然邈遠起來……

第五篇:讀《血色浪漫》有感

在好友的推薦下,我看了電視劇《血色浪漫》,後來又細讀了都樑的原著《血色浪漫》。雖然電視劇與原著相比,改變了些情節,也引起許多原著讀者的不滿,但我覺得電視劇還是能體現作者想表達的中心思想,語言方面也基本上符合原著。下面我談一下看完原著後的感想。

《血色浪漫》描寫的是從六十年代起,以鍾躍民爲代表的一代年輕人的生活。在作者詼諧風趣的語言下,我被深深吸引了。作者並沒有在賣弄文字,而是通過文學藝術的形式,寫出了自己那代人的想法。而鍾躍民正是都樑想表現的魂。我覺得可以用小說中周曉白一句話來概括鍾躍民,這個傢伙身上有種很特殊的氣質,既浪漫又現實,甚至還有幾分無賴,幾分玩世不恭,幾分遊戲人生的生活態度,這傢伙簡直是個奇妙的混合物,和他相處,你會感到很快樂。他無論走到哪裏都能找到好玩的事,而且馬上就興致勃勃地玩起來,還玩得一本正經,玩得很像那麼回事兒。這句話絕對能體現鍾躍民的個性特點和爲人處世。鍾躍民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他把生命視做一種過程,無時不忘去體驗人生。相比之下我的生活太蒼白了,沒有太多的社會經歷。

作者通過這麼長篇幅的描寫,其實是想傳達給人們一個訊息:人爲什麼活,人要怎麼活?通過鍾躍民的口,批評了目前一般人的人生觀,出生讀書上大學工作結婚,換個角度就是生存、追求發展,求權求利求地位求財富。全民都是這個目標,一樣的人生目標。又通過鍾躍民的經歷表達了多元的人生目標。不在乎白領藍領、只在乎生活閱歷;不在乎辛苦享受,只在乎過程。一種平和的人生觀,將會帶給一個人快樂的生活。樂觀勇敢地面對生活,在不同的經歷中品味生活的滋味。人爲活着而活着。人既然活着,就該活得有自己的想法。因爲那是你的生活,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我是個出身在八十年代的人,對文革期間事除了歷史教科書之外知之甚少,父輩們提到時也是一句話帶過。通過《血色浪漫》使我對五六十年代的人有了更爲具體的印象。也明白了我們這代人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更要爲之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