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浪漫鼠得佩羅》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篇:《浪漫鼠得佩羅》讀後感

《浪漫鼠得佩羅》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這幾天我看了一本獲得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金獎的書《浪漫鼠得佩羅》。這本書中的主人公是一隻名叫得佩羅的老鼠。它從小體弱多病,和哥哥姐姐們生活在一起,它喜歡讀《英雄救美》的故事。有一天,它喜歡上了一個名叫“豌豆”的公主,公主也喜歡上了它。因爲女僕討厭耗子,可憐的公主被他們騙到了一個黑暗的地牢,得佩羅單獨一個人救出了公主,使公主脫離了危險,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的故事。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只要有愛,一切皆有可能。因爲愛是偉大的,是光明的,是充滿力量的。在我們生活中也同樣……

前段時間我國玉樹地區遭受了大地震,好多人都被壓在厚重的水泥或者鋼筋板磚瓦下面,沒有水喝,沒有東西吃。可是好多人還是活了下來!因爲他們心中有愛,他們爲了要見到自己的親人,他們要活下去。這就是一種愛的力量,是愛支撐着他們,給他們一種要活下去的信念。

所以,“愛”,這個字大家都會說,它既簡單又複雜。朋友之間的愛,親人之間的愛……讓我們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這個既簡單又複雜的“愛”吧!

第二篇:浪漫鼠德佩羅

《浪漫鼠德佩羅》讀後感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橋實驗國小六(1)張鈺晗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就話我們都明白,最近,我就看了一本能讓我進步的書《浪漫鼠德佩羅》。

這本書是英國作家凱特·迪卡米洛寫的。文中的主人公是一隻非常可愛的小老鼠,他叫德佩羅·締林。他有一雙大耳朵,從小體弱多病很不容易才長大。於是他跟着哥哥姐姐整日在圖書館啃書,久而久之,他學會了認字、學會了閱讀,他最喜歡讀那些“英雄救美”的故事。由於一次意外,他認識了一個叫“豌豆”的公主,且愛上了她,而美麗的公主也喜歡上了這個可愛的小老鼠。後來,因爲女僕的嫉妒,和在壞耗子的唆使下,可憐的公主被他們綁進了地牢裏。就在千鈞一髮之際德佩羅立馬挺身而出,單槍匹馬地救回了公主,使她脫離了危險。

小小老鼠不但上演了一場不可思議的“英雄救美”的浪漫劇。而且證明了:只要有愛,一切皆有可能。德佩羅可以讓我們知道“愛”的真正含義也可以讓大人們懂得,“愛”這個字眼對我們來書,並不是個少兒不宜的。德佩羅單憑一根縫衣針就能救出豌豆公主,這說明,愛是偉大的,愛是光明的,愛是美好的,愛是充滿着魔力的。 最後我希望,人人都有一顆真摯的、充滿愛的光明的心。

指導老師:張海燕

第三篇:浪漫鼠德佩羅讀後感

浪漫鼠德佩羅讀後感

德佩羅·蒂林是一隻小老鼠,他從小體弱多病,好不容易纔長大。德佩羅作爲一隻老鼠,算是一個“鼠才”,勇敢是他最大的優點 ,愛冒險,愛音樂——這些在人類世界很正常,但在老鼠世界很不正常,並且,他不怕貓,不怕人類,是隻特殊的老鼠。 特殊的他,還有一對大大的耳朵,小小的身軀,身高是正常老鼠的一半,對於整個鼠羣來說,他很微不足道

他很喜歡城堡的圖書館,跟哥哥姐姐們在圖書館裏吃書度日,陽光像流水般從高高的彩色玻璃窗傾瀉進來,形成一塊塊黃色的斑光,在這裏他學會了認字,而且熱衷閱讀,尤其喜歡那些英雄救美的故事。

他非常愛聽國王的音樂,誠心誠意地傾聽着,音樂使德佩羅的心靈變得開闊了,輕快了。有一天,他愛上了一位叫作豌豆的公主,公主也喜歡上了這隻可愛的小老鼠。因爲女僕米格的嫉妒和壞耗子羅斯庫洛的憎恨,可憐的公主被壞耗子跟惡女僕關起來了,被他們脅持進了黑暗的地牢。這時德佩羅挺身而出,衝破重重困難,單槍匹馬營救公主脫離了危險。還從此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小小德佩羅上演了一出不可思議的英雄救美的浪漫劇。

看了這個故事,我覺得德佩羅是一隻有主見有夢想有愛心的

老鼠,我非常喜歡它。我希望也能和它一樣,成爲一個有思想有夢想的人。同時,我也被德佩羅的勇敢、自信和堅強給震撼了。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了只要有愛,一切皆有可能;懂得了一切世間真理——愛、友誼、寬容、勇氣、救贖和堅毅的道理。

我的爸爸媽媽也給了我許許多多的愛,我也給了他們許許多多的愛,那是真實的愛,剛纔我說的那個故事德佩羅也給了公主許多的愛,這也是真實的愛。我讀了這本書知道了什麼叫“愛”。這個故事了也包含了勇敢的道理,我獨自想了想,德佩羅是個弱小多病的老鼠,他還能救一個人,地牢裏像迷宮,無邊無際,還沒有光明,這就是他的勇敢,他的這種品格值得我們去學習。

我今後也要向德佩羅好好學習,遇到困難不低頭、不害怕,充滿信心地向困難挑戰,做一個勇敢的人。德佩羅他的善良、勇敢、堅強也充分的鼓舞了我,就像我學拉丁舞時,一開始時練功怕吃苦,也學得不好,想中途放棄。不過最後我還是戰勝了自己堅持了下來。這更讓我明白了德佩羅堅持不懈的精神,爲了自己的夢想,堅持就是成功。是呀!只要勇敢,只要心中有愛,一切皆有可能。因爲愛是偉大的,充滿光明的、無私的,更是有無限力量的。在我們身邊,應該多一份這樣的愛,因爲只有愛,我們的社會纔會充滿健康 、美麗、 和諧。

503羅希玥

第四篇:《浪漫主義的根源》讀書筆記

伯林的浪漫主義研究

【摘要】以賽亞·伯林是英國當代著名的哲學家和政治思想史家,《浪漫主義的根源》是其代表作品之一。伯林對浪漫主義的研究集中體現在《浪漫主義的根源》一書中。伯林並不打算爲浪漫主義下一個準確的定義,而通過採取回溯浪漫主義的歷史,解讀其代表人物的觀點的方式向大衆展示他所理解的浪漫主義。伯林關於浪漫主義的研究對文學史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關鍵字】伯林,浪漫主義,思想運動

berlin’s research about romanticism

abstract:isaiah berlin is a famous contemporary british philosopher and historian of political thought. the roots of romanticism is one of his masterpieces. it is the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berlin’s research about romanticism. berlin is not intended to define what is the exact meaning of romanticism,he demonstrates what it is that he thinks romanticism to be by take an approach to look back upon the history of romanticism and unscramble the opinion of representative personages. berlin’s research about romanticis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keywords:berlin, romanticism,moves of thought

《浪漫主義的根源》並非是以賽亞·伯林爲浪漫主義所著的書,而是後輩根據他在1965年關於浪漫主義的梅隆系列講座的演講收集整理而成。儘管是一本依賴於脫稿演講的集子,伯林行雲流水般的風格依然不減其大師風采。伯林學識淵博,旁徵博引,憶古訴今,本書具有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全書由六章構成:尋找一個定義、對啓蒙運動的首次攻擊、浪漫主義的真正父輩、拘謹的浪漫主義者、奔放的浪漫主義、持久的影響。

伯林首先表示自己不願陷入界定浪漫主義的困境中,只想向衆人傳達他所理解的浪漫主義。在《編者序》中提及伯林的一段筆記,“我從未想過給浪漫主義的性質和目的下個定義”,所以伯林採取的是一種迂迴委婉的研究方法,“不僅是思想史,就連其他有關意識、觀念、行爲、道德政治、美學方面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主導模式的歷史。”“爲了確定一種文明,爲了闡明該文明的種屬,爲了理解人存身其間思考、感受、行動的世界,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儘可能地分離出這種文化所遵從的主導模式。”伯林認爲浪漫主義也是一種主導模式。伯林的論題是“浪漫主義運動是一場如此巨大而激進的變革,浪漫主義之後,一切都

不同了。”伯林認爲浪漫主義的興起之處既不在英國,也不在法國,而在德國;而且伯林所談論的浪漫主義不是一種隨處可見的永恆的精神狀態,而是特定歷史階段發生的事件即十八世紀後期發生的革命。

浪漫主義是繼啓蒙運動之後興起的,打破了啓蒙運動所創造的安靜和諧的社會局面。兩者之間又有何關係呢?伯林認爲兩者之間無任何關係可言,甚至可謂是背道而馳,啓蒙運動強調的是集體的普遍的,浪漫主義追求的是個體的特殊的。在1760年到1830年之間,歐洲意識領域中價值觀發生了轉變,人們普遍的開始接受信仰的狀態是最重要的這一道德態度即情感的純潔、完整、投入、奉獻。伏爾泰關於默罕默德的戲劇、人們對悲劇的不同態度都說明了人們觀念的變化。司湯達、歌德、尼采、海涅、施萊格爾等傑出的作者都對浪漫主義下過定義,但這些敘述中毫無共同點。不僅對浪漫主義的界定混亂無章,各家對浪漫主義的特點的說法也是繁雜不一。浪漫主義是統一性和多樣性。

伯林不認同洛夫喬伊和博厄斯認爲無法談清浪漫主義真義的看法,伯林相信“浪漫主義運動的確存在,它的確有個中心概念,它的確引起了思想革命。”伯林也不贊同瓦雷裏和庫奇勳爵的失敗主義,伯林再次強調浪漫主義運動是迄今爲止西方意識最重大的變革,最重要的思想運動,他堅持利用歷史的方法解釋清楚他心中的浪漫主義的根本含義。

西方傳統的三個支柱性命題:一是所有的真命題都能得到解答,無法解答的問題不能稱之爲一個問題;二是所有的答案都是可知的;三是所有答案必須是兼容性的。啓蒙運動隊這一傳統做出了修改,認爲傳統不是獲得答案的方法,正確運用理性是發現答案的唯一方法。啓蒙運動也是一種主導模式,它的一般模式是生活或自然。理性首先在物理和化學領域獲得成功,繼而發展到政治、倫理、美學等更加複雜的領域。啓蒙運動雖然對於具體方面有不同的看法,例如人性、靈魂,但是形成了一個共識:美德最終在於知識;只有理解自我,掌握方法,才能獲得幸福的生活;所有的美德是相互兼容的。

在啓蒙運動內部存在着一些特殊的聲音,孟德斯鳩強調地域、土壤、氣候、政治制度的重要性,這些提供人們生活所需和成長環境的因素對與人的欲求和選擇具有重要的制約甚至決定的重要意義。孟德斯鳩還認爲世上並不存在永恆的東西,必須要靈活應對。休謨的觀點更值得注意,休謨對啓蒙運動的兩個命題存在懷疑:首先是,我們能否直接感知到因果關係,他認爲因果關係不是一種固定的範式,一者並不一定會產生另一者,兩者無依賴制約的關係。休謨的第二個命題的懷疑更爲重要,人無法用邏輯推導出自己如何知道有一個外在客觀世界。他認爲外在的客觀世界已經作爲一個信念存在於人的腦海中,信念不存在推導性。

孟德斯鳩和休謨並沒有對啓蒙運動產生大的影響,真正對啓蒙運動造成攻擊的是德國人。德國的虔敬運動可說是真正的浪漫主義之源。虔敬運動強調自我精神,反對集體活動。這是面對通往自我完善路程中的外在困難束手無策時逃向自我這一小塊精神之地的自我沉溺。伯林把這種受傷的民族情感和可怕的民族屈辱的產物說成是酸葡萄心理的宏大表述,“引發了一種強烈的內心生活方式,大量感人、有趣但是相當個人化和情緒的文學以及對知識分子的仇恨”。

對啓蒙運動給予了最沉重的打擊的是約翰·格奧爾格·哈曼。哈曼影響了很多作家,例如赫爾德、歌德、克爾凱郭爾。哈曼認同休謨對啓蒙運動的懷疑,信仰是認識宇宙的途徑,是一切行爲的前提。法國人善於運用科學的一般性概念來處理問題,但無法解決現實社會生活中特殊情況產生的特殊問題。唯有特殊纔有意味。如果運用科學來解決所有問題,將會嚴重扼殺人們的創造性和活力。科學如果被引進到人類社會中,將會產生官僚主義。哈曼認爲神思、奇想和熱情是藝術的必需品。,藝術應是自由的。

伯林繼續闡述哈曼的思想觀念,還提及了萊布尼茨、沃爾夫、拉瓦特爾等人,是爲了說明十八世紀反科學、興人慾的社會氛圍。哈曼的基本觀點是:上帝不是幾何學家,不是數學家,而是詩人。神話承載了生命和世界的神祕性。威廉·布萊克追求重獲對精神因素的控制。狄德羅宣揚兩種人格。盧梭推崇理性主義。伯林儘管如此烘托哈曼,但在他看來,真正的浪漫主義之父只是赫爾德和康德。赫爾德的三個觀點對浪漫主義存在重要意義:一是表白主義的觀點,二是歸屬的觀點,三是真正的理想之間的不兼容性。

赫爾德認爲表白是人的基本行爲之一,表白時個體自身具有的特性。藝術作品也是一種表白。狄德羅認爲藝術作品的價值只與它自身的性質有關,但赫爾德卻認爲藝術作品還與藝術家的生平、精神狀態、寫作動機以及整體素質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赫爾德把詞語看做表白的重要工具,地域差別體現在人們的生活狀態的不同,創作者的創作目的與作品關係緊密。爲了瞭解某種藝術作品,首先得清楚地知道藝術作品創作的社會背景。

歸屬感建立在瞭解一個陌生的環境是瞭解那裏的人的基礎的觀念上的。這個觀點與世界主義有着根本性的差異。赫爾德認爲每個人都體現了他所成長的環境的特徵,他的民族的特性。每種文化都會擁有它自己的重心。一種文化不應該被另一種文化消滅,每種文化都應保持其最原始的模樣,沒有一種理想能夠得到世界上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人的認可與接受。正是這種文化的多樣性與差異性使得我們生活的世界顯得多姿多彩、生機勃勃。

所以對於“什麼是生活的完美理想形式”這一問題無法得到一個最終的答案,因爲真理性的答案是不能同時成立的,是不可兼容的。每個地域的人類只能按着自己民族的特性追求完美的生活形式,世界上不存在適合所有人類羣體的生活模式,也不存在永恆的真理、永恆的哲學。伯林認爲赫爾德反對大同,反對凝固不變,人們只能生活在自己看到、瞭解、經歷的世界裏。

伯林繼續在第三講中未完成的對另外一位真正的浪漫主義之父的介紹,同時對浪漫主義進行了拓展,爲我們闡述了哲學家康德、席勒和藝術家費希特的理念。

康德反對浪漫主義,崇尚科學。伯林之所以推崇康德是浪漫主義之父是因爲他的道德哲學。自由是康德的道德哲學中的中心觀念存在。康德認爲自由是人不可剝奪的天賦的權利,是區分人和自然界其他事物的標準,人可以不受限制,完全憑自己的意志自由選擇,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必須接受相應的規則與準則。康德反對剝削、欺侮和非人化,反對任何一種人支配人的形式,只有每個人才能爲自己做出選擇,“人是目的本身”,價值是人願意爲之努力、爲之而死的東西,是存在於人的內心的。康德反對與任何一種自由與道德都不相容的決定論,特別是機械決定論。人有選擇生死的權利,也有選擇是否生病的權利。人不需要慷慨與同情,那是一種惡,那是對人的道德和尊嚴的侮辱。

康德的自然觀同樣得到伯林的推崇。在康德之前,人們將自然看做是人最終迴歸的家園,是人們逃避一切、自我安慰的方法,人要遵循自然的規律。康德則將自然看作是人的敵人,或者是一種材料。自然壓抑了人的天性,抑制了人對自由的欲求。康德認爲人可以通過完全掌握自由,從而控制自然,改造自然,成爲自然的主人。康德完全推崇人的意志的自由,所以他反對任何限制自由意志的方式,反對專制統治,反對權威,唯一值得擁有的毫無限制的自由。

席勒是康德的追隨者之一。席勒堅持人之所以爲人是因爲人能夠壓倒自然,控制自然,改造自然,他提倡精神性的自由,用“獨立”代替“自由”。人的遭遇不是悲劇,人對境遇的反抗纔是悲劇。人們觀看戲劇接受教育,戲劇就具有了某種保護的作用,戲劇是依賴人性而存在的,是爲了展示人性特徵的行爲方式。席勒學說的核心是“自然是一個本質性的、反

復無常的、或許有因果聯繫的、或許是偶然爲之的實體,而人,具有道德,能夠辨別慾望與意志、責任與利益、正當與錯誤,能夠採取相應的行動,即便因此觸犯自然。”席勒的理念中心是人與自然的區別在於人能夠用意志自由的選擇。

席勒認爲人類要經過三個階段:矇昧狀態、不矇昧狀態、理性階段。在矇昧狀態下,人受自然的控制,沒有自己的理想。不矇昧狀態雖比矇昧狀態有所進步,人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但仍然受到自然規則的嚴格控制。理性階段是席勒夢寐以求的黃金時代,而實現的手段是藝術,只有藝術才能解放束縛。在席勒看來藝術是一種遊戲的形式,只有當人類成爲遊戲規則的制定者時才能“調和自然的必然性和嚴苛的戒律”。後來的浪漫主義者接受席勒的觀點,開始向奔放的方向轉變。

費希特是康德的另一個追隨者。費希特說“只要提到自由二字,我的心馬上敞開,開出花來,而一旦說到必然性這個詞,我的心就開始痛苦地痙攣”,他極其痛恨“自然的永恆法則及其嚴格的必然性”。費希特認爲生命源於行動,知識只是認識世界和服務於生活的工具。自由的濫用會導致暴力,能夠制止暴力的不是知識而是道德。

費希特認爲人是一系列的行動集合體,不是行動者。人是一個空間三維體,受到自然的嚴格限制,能將人解放出來到達完全自由的是精神。這種精神不是個體的精神,而是共有的精神。他將個體置於個體之上,進而將民族置於民族之上,民族可以爲了本族的發展而攻擊他國,這就產生了費希特的國家理論,這使得費希特成爲狂熱的民族主義者。

伯林認同奔放的浪漫主義者施萊格爾的看法:費希特的知識學、法國大革命以及歌德的著名小說《威廉·邁斯特》分別從美學、道德和政治方面影響了浪漫主義。

費希特提出“自我”,認爲自我不是在認識中產生的,而是外力強行進入的結果。他最根本的觀點是“我願故我在”。“自我”在衝突與矛盾中產生“非我”,與自我分離,自我的行動非常重要,這可能與政治相聯繫。伯林提到費希特對德意志民族的演講費希特宣揚的並不是沙文主義,而是愛國主義,是爲了喚醒德意志的民族精神。“它主要的思想在於區分生者與死者,區分那些隨聲附和的人與那些直抒胸臆的人,區分附庸和真品,區分附庸與棟樑。”

謝林堅持一種神祕主義的活力論。費希特把自然看做是一種材料,謝林則認爲自然是有生命的,是一種精神性的自我展開,世界來源於自然的無意志。藝術家通過內向的自我挖掘,自我開發,產生創作的火花,完成藝術品的創作,而真正藝術品是尚不具備完整意識的生命,也只有這樣的藝術品是成功的、鮮活的。

費希特的意志理論和謝林的無意識理論結合產生了浪漫主義的核心——象徵主義。簡單地說,有兩種象徵類型:一種是傳統的符號,另一種是精神性的象徵。傳統符號的象徵意義具有規定性、固定性。普適性。精神性的象徵符號則指向那些無法表達出來的內蘊,就如意識的表達,必須藉助物質的幫助。伯林用“深度”來解釋這種不可言說的虛無感。“深度”是不可窮盡的、具有“不可化約性”,永遠無法得到它的全部價值。

這種思想導致了兩種現象:一種是思鄉情結,另一種是妄想狂。思鄉情結表現爲我們永遠無法到達無限的盡頭,永遠在追着無限的腳步,永遠都懷着對無限的“嚮往”。所以我們一直在努力,這就是浪漫主義的(本站推薦)基本意象,“努力是行動,行動是運動,運動永不終結——它是永恆的運動”。妄想狂既存在於浪漫主義樂觀主義中,也存在於悲觀主義中。樂觀主義認爲只要向前進,人類的未來就是美好的。而悲觀主義則認爲人類無法戰勝世界背後的無意識。妄想狂有多種表現形式,例如尋找歷史的各種陰謀即歷史陰謀論等。

具有重大影響的第二個因素是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有着崇高的理想,理性、和平、和諧、普遍的自由平等、解放以及博愛,那麼法國大革命最終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人們認爲是因爲人們看不見人類社會的大部分不爲人類感知的部分,“人性”、“無意識的黑暗力量”、

“生產力”、“理念”類似於這一類的東西。這一觀念派生衆多的神義論:馬克思主義神義論、黑格爾神義論等。

歌德的小說《威廉·邁斯特》是第三個具有重大影響的因素。浪漫主義者對其推崇備至的原因在於:第一,它描述了一個自由不羈的意志通過自由而成爲天才的過程;第二,它表現出的從詩歌到散文,從迷醉到科學描述的敏捷的轉換,這是藝術作品創作應遵循的理念。即使歌德對浪漫主義並不看好。伯林提及“浪漫主義反諷”的概念,伯林說“在施萊格爾看來,反諷是反抗死亡,反抗僵化、反抗任何形式的一成不變、反抗生命之流凍結的唯一武器。”伯林在最後提出構成浪漫主義運動的重要的兩個因素:一個是“自由無羈的意志及其否認世上存在事物的本性”,另一個是“試圖破除事物具有穩定結構這一觀念”。

在最後一講中,伯林提出自己對於浪漫主義的核心的見解。伯林雖然重提在第二講中提及的西方的古老傳統,但是並未重新解釋那三個命題,而是從“知識即美德”這一古老命題入手。人們對哪種知識才能稱得上是美德各持己見,但是“他們都承認確實存在着這樣一種知識”。這個觀點的實質在於人們得遵守美德,美德是事實,事實是科學,科學是知識。浪漫主義則持着與之相反的主張:一是“不屈的意志”,二是“認爲世上並不存在事物的結構”,這與上一講的末尾前後遙相呼應。

浪漫主義反對理智與計劃,反對標準、規則或公式。伯林認爲“理解”不是一個非常恰當的詞,因爲“理解”這一次的存在前提是將主觀的自我與客觀的現實分離。當人們無法回答理解一問題時,神話和意象成爲其藉助對象。伯林認爲“一切藝術都在試圖通過象徵激發對永恆運動(即生命)的無以言傳的願景”,浪漫主義運動的核心是“使現實裂成碎片、從事物結構中掙脫、說出不可說的種種努力”。

浪漫主義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並不僅僅侷限於藝術,在政治、法學、歷史、音樂等領域都產生一定的影響。解釋浪漫主義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把浪漫主義運動說成是一個民族受辱後的反抗是比較平和且易於接受的。伯林再次強調德國是浪漫主義的發源地及發展壯大的家園。拜倫引領浪漫主義思潮後,其信徒崇尚意志和世界結構的缺席。伯林認爲浪漫主義的本質是“意志,以及作爲行動的同義詞、作爲因其永遠在創造而無法被描述的人;你甚至不能說它在創造自己,因爲沒有自我,只有運動。”

浪漫主義在當今仍然有着重要的影響,受其影響而發生的運動有存在主義、情感倫理學、法西斯主義等,但伯林認爲只有存在主義是浪漫主義的繼承人。存在主義走得更遠,它拒絕形而上學,拒絕結構,它的禁慾主義直接來源於浪漫主義。浪漫主義具體給我們留下了藝術自由的觀念,世界上統一性的答的觀念案。讓人詫異的是浪漫主義的結局與其初衷截然相反,伯林認爲浪漫主義的結局是自由主義,然而也許正是因爲這樣,浪漫主義沒有對人類產生危險的影響。

《星期日獨立報》評價說:“(本書是)以賽亞·伯林的巔峯之作。”《時代週刊》評論道:“閱讀它,是一次令人興奮不已的思想挑戰。”伯林不僅援引史實使文本內容豐厚,而且提供了一種思想性的研究方法,《浪漫主義的根源》是伯林思想匯流而產生的一次富有感染力的精神浪潮。

參考文獻

[ 1 ] isaiah berlin. the root of romanticism [m ] . edited by 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 2 ] 以賽亞·伯-《浪漫主義的根源》-譯林出版社-2014

第五篇:羅曼羅蘭讀書筆記

羅曼羅蘭:

他不滿足浮光掠影的涉獵

上演《仲夏夜之夢》,迫克的小貓可愛的形象和柔媚,至今還映在我的眼底微笑。 當一切在你周圍土崩瓦解的時候,怎麼知道在他的心裏是否會找到廢墟呢?······

青年時代的所有夢想煥然一新,詩意的森林和散發出迷人的芬芳的愛情花園是那樣和諧一體······不過莎士比亞長大了。我以前感覺不到的,如今發現了:思想和藝術的成熟豐富,經驗的寶庫,自我的駕馭,平靜,高度理智的微笑,這微笑凌駕於他的生活和夢想之上。克莉奧佩特拉評論安東尼的話適用於他:

這個人懂得把一切人類激情結合起來,並主宰這些激情

“他想到什麼就要說出來,不讓一點芥蒂留在心裏。”

“在聖誕節既不渴望雪,也不渴望五月節日的玫瑰,”——“品味每樣東西,每樣東西都有它的季節”

“最柔弱的人最容易受幻想的激動。”哈姆雷特中國王以動人的善良語氣援助爲難的妻子(節選)

“衣不蔽體的不幸的人們,無論你們在什麼地方,都得忍受着這樣無情的暴風雨的襲擊,你們的頭上沒有什麼瓦片遮身,你們的腹中飢腸轆轆,你們的衣服千瘡百孔,怎麼抵擋得了這樣的氣候呢?啊!我一向太沒想到這種事情了。安享榮華的人們啊,睜開你們的眼睛來,到外面體味一下窮人所受的苦,分一些你們享用不了的福澤給他們,讓上天知道你們不是全無心肝的人吧!”

這種憐憫甚至越過人,擴展到大自然。在《皆大歡喜》中,流亡的公爵傾聽着樹葉的沙沙聲,看的是流水這本書,探索着石頭的道德。憂鬱的傑奎斯爲受傷致死的鹿啜泣。

詩人的天才就是這樣探索着聯結一切人之間的鏈環。他們之間的一個通過大家來傳播。在他身上,就發出這種顫動聲:因爲對我們來說,一切都是共同的,在宇宙這部悲喜劇中的每一頁中,我們找到的是自己。(羅曼羅蘭)

“做君王的如此下場,”《李爾王》中的愛德伽說,“使我忘卻了自己的憂傷。最大的不幸是獨抱牢愁,任何歡娛兜不上心頭;倘有了同病相憐的侶伴,天大痛苦也會減去一半。”——連怨恨也消失了。目睹非正義,不會引起以牙還牙的慾望。關鍵的話,在這部交響樂最美的和絃之上飄蕩的歌聲,就是閃閃發光的氣精愛麗爾啓發普洛斯佩羅的那句話:“你們有罪過,希望別人不再追究。”

他們的目光由於經常觀察和分析而變得銳利。爲此,他們既需要勇氣,又需要理解力。理解力要不同尋常,勇氣也要不同凡響。

人類心靈有一個很小的場地,由社會習俗的荊棘籬笆和偏見的壕溝緊靠着圈起來。精神馴順地在固定的草場上吃草。只有幾隻稍微大膽的牲畜,纔敢越過障礙偷看一眼外面。至於越過障礙,那是膽大妄爲!惟有像尼采或帕斯卡爾那樣的瘋子才放膽一試!

“對於這個世界,我是太天真了·····”(第一幕第三場)

“戰爭孕育和平,和平醞釀戰爭,一個給另一個藥方,一個是另一個的醫生。”《雅典的泰門》第四幕第三場

藝術如同一座大山一樣。在一定的高度,一切偉大的作品,不管主題是什麼,都要取悅心靈。

在最崇高的天才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亞這樣的戲劇家那裏,真實和夢想這兩種力量的平衡,得到最好的保持:這是他們的身上的太陽的偉大祕密。

“人生只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畫腳,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下。“《麥克白》第五幕第五場

霍茨波在狂跑中失足落入深淵,查看着虛空:“思想是生命的奴隸,生命是時間的弄人。俯瞰全世界的時間,總有它的停頓。“《亨利四世》上篇第五幕第四場

“我沒有學者的憂慮,那是好勝;也沒有侍臣的憂愁,那是驕傲;也沒有軍人的憂愁,那是野心;也沒有律師的憂愁,那是狡猾;也沒有女人的憂愁,那是挑剔;也沒有情人的憂愁,那是集上面一切之大成。我的憂愁全然是我獨有的,它是由各種成分組成的,也是從許多事物中提煉出來的,是我旅行中所得到的各種觀感,因爲不斷沉思,把我籠罩在一種十分古怪的悲哀之中。“傑奎斯

詩人正是犧牲他自己的生命和個人幸福,買下他的精神王國。就像普洛斯彼得那樣,他的法力是由他的生命和日常回憶的本質 構成的。

掌握自己性格的力量······

“不能忍受絕望的人,就不應當活下去!”

它宣稱一種壯烈的悲觀主義:“但凡安慰都是卑劣的,而絕望是責任。”

亞歷山大·埃朗熱在思想深邃的集子《歌德的思想》中,有理由以兩個特殊的標題來論述它們:“您說,總之,自然企圖按照溫柔和敏感鍛造我們的心······總之,它永遠也不會這樣做;感謝天主,不如說它使之變得強硬。”

“世界不是由稀粥和果醬構成的······有的硬東西要去嚼;必須消化掉,否則就會窒息。” 愛情,不僅是女子的愛情,而是朝向火焰的願望。

奧佩多克萊斯“心臟周圍的血液,對人來說是思想。”

靈與肉的複雜關係——甚至天才(藝術的、演講的)也由物質的稟賦所制約,——夢和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