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參觀博物館觀後感700字

觀後感7.06K

參觀博物館觀後感700字

參觀博物館觀後感700字範文精選1

今天我與少通社的其他十九位小記者一起參觀了莆田市博物館。在衆多展廳中我最喜歡的是“開普來學”以及“閩中抗日戰爭”。

“開普來學”中的每一個字都令我們莆田人驕傲無比。從唐至清,莆田出了二千四百八十二名進士,僅狀元就有十一名武狀元便有二名,而最小中進士的只有十四歲,最大的有六七十歲,因此莆田有“一科兩狀元”、“魁亞佔雙標”、“一家九刺史”、“一門五學士”和“兄弟兩宰相”等科甲佳話也不足爲奇,更令我自豪的是咱們莆田的盡是名人清官:名臣蔡襄、彭韶、彭鵬、林潤……著名史學家鄭樵、柯維棋、黃仲紹,理學家林光朝,以及民族英雄陳文龍等。作爲正宗的莆田人,我爲祖先的智慧而驕傲,爲祖先的清廉而敬仰,爲祖先的勤奮苦讀而欽佩。

“閩中抗日戰爭”這一部分令我十分的難忘。抗日戰爭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國家自衛戰,全國各地都受到了日軍殘酷無比的攻擊。作爲抗海的莆田只能放下使用了千年的筆桿子,與中央紅軍一起扛起槍桿子,進行了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開創了閩中游擊根據地,爲最終贏得抗日戰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閩中的抗日勇士們在海上堅持毛主席打游擊戰:“敵進我退,敵疲我打,敵駐我擾”的原則,堅持抗日鬥爭,最終於1949年8月21日,莆田解放;8月25日,仙遊解放。我讚美莆田的抗日勇士。讚美他們的寧死不屈,讚美他們的吃苦耐勞,讚美他們以身殉國的高尚情操!

參觀完莆田市博物館,我參觀完莆田市博物館,感到自豪無比。“文獻名邦,海濱鄒魯”,莆田,毫不愧於這個稱號。我一定要傳承華夏人民“學而優則仕”的家國情懷,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爲己任,奮發讀書,學成後報效祖國,爲國奉獻,從而重振我興華!

參觀博物館觀後感700字範文精選2

良渚文化博物館位於良渚遺址西南側,共設有“發現求真之旅”、“走進良渚古國”和“良渚文明傳天下”三個展廳以及一個臨時陳列廳,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據介紹,良渚文化博物館新館整體設計以“一把玉錐散落地面”爲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個長條形建築組成,形成了外部錯落有致、內部互聯互通的空間形態。

博物館外牆全部用黃洞石砌成,遠遠望去猶如玉質般渾然一體,在碧水藍天的襯托下,隱於綠色蔥蘢的景緻中,體現出一種藝術與自然、歷史與現代的和諧融合,另有三個天井式主題庭院體現了中國園林建築的元素。新館有“發現求真之旅”、“走進良渚古國”、“良渚文明傳天下”3個常規展廳以及1個臨時展廳,展廳被佈置成原始村落的樣子,良渚人物模型在這裏制玉、製陶、蓋房。

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年至4000年、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的“良渚文化”因1936年被首先發現於杭州餘杭區良渚鎮得名,分佈面遠及環太湖流域的浙江、江蘇、上海,是中國新石器時代長江下游最重要的考古學文化。2007年11月被發現的“良渚古城遺址”在今年4月被評爲“200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國家文物局認爲,這麼大規模且保存完整的古城遺址,爲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找到了最有力、最直接的實證。 新館有“發現求真之旅”、“走進良渚古國”、“良渚文明傳天下”3個常規展廳以及1個臨時展廳,展廳被佈置成原始村落的樣子,良渚人物模型在這裏制玉、製陶、蓋房。新館將展示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等1000餘件良渚文化珍品,不少是良渚古城遺址新近挖掘出來的文物據介紹,在良渚文化時期,在表面刻紋飾的玉璧極少。

此次展出的“刻符玉璧”直徑約爲24釐米,正面雕有精細的“鳥立高臺”紋飾,表層刻紋淺到只有用顯微鏡才能看清楚,正因如此,展出將配以放大後的清晰樣圖。據瞭解,這種雕刻技藝就算現在都難達到,而這樣的“刻符玉璧”目前國內僅3塊。

參觀博物館觀後感700字範文精選3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參觀蘇州博物館。這是世界上有名的中國建築設計師貝聿銘先生的大作,他可是設計了法國巴黎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的啊。我們的心情像水面上激起的浪花,翻騰着,跳躍着……

博物館位於拙政園的東園,從外面看是傳統的粉牆黛瓦。走近它,一股清新雅潔的江南風韻撲面而來。站在大廳裏,迎面看到的是由池塘、假山、小橋、亭臺、竹林等組成的創意山水園,這就是貝大師的獨特的設計風格,波光粼粼的湖水給安靜莊嚴的博物館帶來了活力,讓人不得不佩服貝大師的神來之筆!

轉入西部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代祕色瓷蓮花碗。導遊介紹說:“這是國家級文物,是蘇州博物館的珍藏品之一。”仔細端詳,這件色瓷蓮花碗,碗口爲深腹底足;盞託形狀如豆,盤口外翻,束腰,圈足外撇。碗身外壁、盞托盤面和足均飾重瓣蓮花,如淺浮雕狀突起。蓮花碗的藝術造型與藝術價值是無與倫比的。它的釉色滋潤內斂,捩翠融青,呈現出玉一般的溫潤感,令人嘖嘖讚歎。

走進旁邊的“塔放瑞光”展區,一座珍珠舍利寶幢呈現在眼前。導遊告訴我們:“寶幢主體由楠木構成,分爲須彌座、須彌山海、幢殿、剎四部分。須彌座造型極爲精美繁複,通體描繪寶相、纏枝、幾何圖案,細如纖毫。須彌山海勾欄平階之內,一週立面及圓形平面上雕出的浪濤滾滾的大海,整體描金。大海中央如蘑菇雲般突起透雕的山柱,柱上盤繞一條鎏金銀絲串珠編制而成的九頭蟠龍。珍珠舍利寶幢造型之優美、選材之名貴、工藝之精巧,舉世罕見,人們無不讚嘆創造者的鬼斧神工。

旁邊,一件銅鎏金掐絲琺琅甪端也格外引人注目。 ”‘甪端’是一種傳說中的神獸,在官場上,象徵光明正大、秉公執法;在民間,象徵吉祥如意風調雨順。“導遊微笑着說。細看,這甪端體態渾圓,四肢粗壯有力,昂首向上,雙目炯炯,使人歎爲觀止。

蘇州博物館的每一件展品都是藝術珍品,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這次參觀博物館,讓我大飽眼福,也增長了許多歷史知識。

參觀博物館觀後感700字範文精選4

今天下午,我們乘車去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那可是一個放着“南海I號”的“水晶宮”!大家別提有多興奮了,一路高歌,恨不得長出翅膀一下子飛到“海絲館”去。

一進展館,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仿古船上用品。隨後,我們進入了真正的展廳,這裏擺放着各種閃閃發亮的瓷器。看,這是產自江西景德鎮官窯的碟,那是產自浙江、福建等地的碗……它們個個玲瓏剔透,在館內微黃色的燈光下泛着金光,上面的釉光滑無比,細膩清潤。瓷器上的花紋千姿百態,捲縮着,翻滾着,扭動着,猶如一條受驚的蛟龍,又像一隻冬眠的黑熊,有的圖案是凹進去的,有的又是凸出來,這一個個的瓷器看着看着,會讓人感到一股股透心的清爽、純淨、潔白,忘掉一切不愉快的事情,彷彿置身仙境。

參觀完瓷器展館,我們來到了“南海I號”——這個神祕的宋代古沉船。這個長達30多米,高達4米多,寬達9米多的龐然大物爲什麼會靜靜地臥在海底下800多年呢?難道是因爲承載的貨物太多?不大可能;難道是因爲海盜的襲擊?也不可能;又難道是因爲遭遇了風浪?關於“南海I號”的沉沒之謎,種.種疑問,至今都沒有人能給出滿意的答案。忽然,我腦海裏浮現出了奇怪的一幕:商貿繁榮的宋代,高涼(今陽江)港口上,裝滿貨物的“南海I號”商船正準備啓航,給海上絲綢之路的各國帶去各種精美的瓷器。下午,大家出發了,突然風起雲涌,暴風雨吞噬了整一艘船,瞬間人、貨、船都被甩到了茫茫大海,“南海I號”慢慢地沉入了海底深處……

過了好一會兒,我醒過神了,隨着隊伍進入另一個展廳,這裏展出的是除瓷器外的其他物品,以及當年船員生活的模擬展示。

一個小時一下子就過去了,快樂的時光過得真快呀,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海絲館”。

參觀博物館觀後感700字範文精選5

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要開館啦!這個消息讓同學們和我振奮不已。相信大家都記得上海老自然博物館的馬門溪龍的巨大身影。我們好想看看新館裏有什麼更加精彩的展品啊。沒想到,經過努力,我們竟然得到了提前進館參觀的機會,並能夠作爲主要參觀團體的小學生羣體,向館方提供自己的建議!

2月5日,我們十個小夥伴興沖沖地來到了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剛邁進第一個主展區,我們就被深深地震撼了。新館的風格與老館大不相同――館內色彩明亮,光線充足,既宏偉壯觀,又不失自然清新。生命長河從二樓到一樓,以S形坡度緩緩彎曲下行,仿若生命演變的長河,各種生物種羣以原物大小的標本或模型形式展現,龐大的恐龍搖頭擺尾,還時不時發出來自遠古的吼聲,金絲猴頑皮和老海龜的沉靜,都在這裏得到的完美的體現。館內的展品琳琅滿目,令人不禁嘖嘖稱讚。其中最令人難忘的是這樣兩個展品:

變色龍!在一個玻璃箱裏,一個渾身色彩斑斕的小傢伙正趴在一片葉子上,它爬到哪裏,身上的顏色就會隨之變化。雖然這個知識我們早就瞭解了,但當我們親眼看到這樣的變化,還是非常地驚歎。小變色龍似乎知道來了這麼多的客人,也興奮地爬下了葉子,伸長了脖子,伸了出小舌頭一下一下地舔食起葉上的水滴來。那個可愛的樣兒惹得我們大家發出了一聲歡呼,急忙拿出照相機給它拍了段錄像留作紀念。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生命智慧“展區。一臺圓形的展示臺映入了我們的眼簾。展示臺的邊緣設有許多播放屏幕,中間則是一幅地圖。講解員老師笑着說:這裏有一個演化的故事:汪洋大海上有一個這樣的小島,島上有二十多種不同的鳥類,而研究表明,它們都來自同一個祖先!“原來,當原始的種類來到不同環境時,它們就會產生不同的變化,以維持種類繁衍的繼續。

我們不禁感嘆大自然的奧妙。同時,生命爲了適應自然的變化,展示了它無窮的智慧。相信人類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