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博物館參觀觀後感600字【多篇】

觀後感1.15W

博物館參觀觀後感600字【多篇】

博物館觀後感 篇一

今天陽光明媚,天氣晴朗。我和爸爸正在去公交車、站,因爲爸爸要帶我去海洋博物館。我在路上一直在想,海洋博物館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來到海洋博物館裏面,看見許多展示臺,我走到一個展示臺前,驚訝地“哇”了一聲。那個展示臺裏有一層灰白色的細沙,沙子上面有許許多多的貝殼。那些貝殼形狀變化多端,顏色各不相同,非常漂亮,有的像一個球,有的像甜甜圈,有的像小魚……有的是紫色,有的是黃色,有的是藍色……在這裏面最突出的就是一個大紅色的貝殼了,那大紅的貝殼上還有一些小白點,很漂亮。

然後,我們可以看到一面用來展示的牆,牆上都是各種各樣的。貝殼。這面牆旁邊就是一個超級大的屏幕,裏面記錄了海里面動物的日常生活。

海洋博物館裏還有一塊大石頭,我剛路過的時候,我想:把這麼大的石頭搬到這個地方來幹嘛呢?這塊大石頭又不好看。後來,我仔細地看了看,原來那塊大石頭上有很多小貝殼啊!

那塊大石頭上有很多小貝殼,它們一個個都藏在石頭的某個地方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我在一個小小的縫隙裏看見了一個黑色的小貝殼,它自身的顏色和大石頭的顏色融爲一體了,不仔細看的話還真找不到。

海洋博物館有那麼多關於海洋的東西,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大家一定要保護海洋哦!

博物館觀後感 篇二

星期五下午,我們班王老師帶我們去參觀了位於市中心廣場東北角的柳州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可真大呀,共有5800平方米呢!它還是世界上第一個全場景式的古生物陳列館,從遠處望去,真是雄偉壯觀。

一樓的展廳是古生物陳列。剛進入展廳就有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頂上的放映屏幕時不時“竄”出個恐龍來,要不是和隊伍走在一起,我起碼要被嚇死。我們參觀了從古生代到中生代到新生代的各種生物化石,讓我打開眼界。就在我的恐懼感快要消失時,一具巨大的真恐龍骨架又把我嚇倒了。這是一條大約長17米多的霸王龍,看樣子它正在捕食。在這黑暗的環境中,把這條龍襯托得更加逼真。它旁邊還有一條脖子很長的似乎是蛇頸龍的龍,在它的脖子骨架右[]側有一處沉凹,表明它是被咬死的。

我們接着又上了二樓,那裏有兩個展廳,分別是歷史廳的民族館。歷史廳裏栩栩如生地展現了中國古人類的生活,我們不禁爲古人類的智慧讚歎。

接着,我們沿路返回上了3樓,3樓是青銅館和書畫館。青銅館裏的青銅紋刀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上面雕有鳥和花,很是惟妙惟肖,我們無不爲其歎爲觀止——古人雕刻的技術真是鬼斧神工啊。

這次博物館寫生,不僅讓我們懂得了古人類歷史的知識,還知道了恐龍時期的各種生物,收穫真大呀。

博物館的觀後感 篇三

進入博物館,我立馬就被大廳中心的標本給吸引過去了。那些標本做的栩栩如生,有鯊魚、麋鹿,還有恐龍頜骨。觀賞完後,走入側門,裏面竟然全是恐龍頜骨。最長的達到了37米之多。那些恐龍,或站立,或仰天長嘯,走入恐龍博物館,彷彿進入了恐龍世界。走出恐龍世界,來到了觀賞石陳列處。初次走入,我在心中一遍又一遍的問着自己:這,真的是石頭嗎?眼前陳列的石頭,罕見度最少、絕對超過三星。“奶奶,奶奶,你快來啊,這塊石頭好冰哦。”一個小女孩把手搭在一塊水晶上,興奮的招呼着自己的奶奶。忽然,我看見遠處閃爍着紫色的光芒,強烈的好奇心驅使這我。我走過去一看,原來是“紫晶洞”。紫晶洞美極了,彷彿一切形容美的詞用在它身上,對它來說,都是一種褻瀆。

不知不覺,那些精美絕倫的“石頭”,來到了三樓。三樓的展廳中央,一隻老虎標本虎虎生威,讓人心中生起一種敬畏感。旁邊,種滿了紫蘭花。不經意間擡頭,嚇了一跳。頭頂竟然懸掛着一條鯊魚。這時,老媽的聲音響起:“走,站那,拍個照。”我走了過去,身體不知怎麼的,要往後倒,糟了,我再心中暗叫,後面是溼漉漉的泥土,如果碰到了,我的褲子就遭殃了。可是,靠上後,沒一點感覺,我用手碰了碰,竟然是假的,害我白擔心一場,可是,這做的也太太太太太太真了吧。眼力再好的人,也看不出來。

接着,去二樓。來到二樓,我還納悶:咦?他們是怎麼把這一棵棵參天大樹給移進來的,一摸,竟然也是假的。真是鬱悶到家了,他們怎麼做到的啊。這時,我又驚奇的發現,可以走山洞誒。進入山洞,陰森森的。“啊,痛死我了!”我小聲抱怨到。真是的,山洞做這麼低幹嗎啊,害得我頭撞到。

博物館觀後感 篇四

我們坐着舒適的輕軌列車,來到曾家巖。同學們手拉手緊跟着老師們一起去參觀三峽博物館。

我們先到環球似的電影院去看了環球電影,在電影中,我們去了小三峽、小南海、白帝城、風都鬼城……那美麗的風光,使我們心曠神怡。特別是看到了舉世聞名的白帝城,我便想起了李白站在船上,輕吟∶“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提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白帝城很美,李白的詩讓白帝城更加美麗。

看完電影,我們來到二樓,去參觀了藝術展,從宣傳牌上,我知道了三峽博物館總建築面積4.25平方米,展廳面積23225平方米。我們還看到了抱琴騎馬俑、女廚俑、披衣俑,栩栩如生;撫琴俑,一女子於中,三男子位於其左右,或撫琴、或仰天歌唱、或側耳傾聽,神態各異、惟妙惟肖。

三樓是動物標本展廳,從中我知道一級保護動物有十種,二級保護動物有五十四種,我們還看到了狗熊、白兔、山雞……的標本。看完三樓的展覽,我們還去看了《重慶大轟炸》日本鬼子轟炸了我們重慶炸得到處都是火海,死傷了很多中國同胞,我很難過。

四樓是古人用巧手刻出來的鍋、碗等,看得我們眼花繚亂。

出了博物館的大門,我深深體會到三峽博物館裏的每一塊石頭,每一株植物,都是三峽文化的符號,這是中國人的驕傲。

再見了,美麗的三峽博物館,再見了,古老的三峽博物館,再見了,記載着三峽歷史,使人永久不能忘記的三峽博物館。

博物館觀後感 篇五

期末考試後,學校組織我們參觀了位於北京西四羊肉衚衕的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有:地球廳、礦物岩石廳、史前生物廳和國土資源廳。地球廳主要介紹內動力地質作用:以板塊運動、褶皺斷裂、火山、地震等地質作用爲重點;外動力地質作用:主要介紹了水和風的地質作用。礦物岩石廳展示了自然界種類繁多千姿百態的礦物岩石,這些精美奇特的礦物標本生動地向我們訴說着它們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在自然界中所形成的原因和它們自身的特點。

寶石廳展示寶石、玉石、有機寶石、貴金屬等展品。這些展品旁的文字說明簡潔,再加上講解員的認真介紹,使我們很快了解了它們的形成過程。來展廳參觀後,我們還可以基本掌握寶石的鑑別方法,區分天然品與相似品、合成品與模仿品的本質。還可以在顯微鏡下放大並觀察一些礦物體的顯微結構,直觀地認識寶石。

史前生物廳以生物進化過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爲線索,向我們介紹生物的發展路程和各地質時期常見的化石,展示地球上生物的發生、進化和滅亡的過程。

通過一個下午的參觀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收穫頗多。既拍照了許多值得留念的照片,同時又學到了地質科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在娛樂的同時又豐富了自己的課外知識,可謂是娛樂、學習雙豐收。

參觀博物館的精選觀後感心得600字 篇六

放暑假的時候,我姨姨夫帶姥姥、姥爺、媽媽、我和飛飛一起去玩。

我們先去了林州的太行山大峽谷的桃花谷,哪兒的風景真美呀,然後我們還去了安陽的文字博物館。我認爲安陽的文字博物館最好玩了。

博物館一共分爲三成,第一層講的是甲骨文的出現時間和發現過程,第二層講的是甲骨文的來歷和製作方法,第三層講的是文字的發展和各個民族的文字。

一層:甲骨文一殷商時期就被髮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以前,當地的農民在採收花生時,偶然撿到一些龜甲和獸骨,被當成中藥賣給藥鋪,清末金石學家王懿榮和學生趙軍偶然在中藥材的“龍骨”片上發現有古文字,於是開始了對此的蒐集和研究。

二層:甲骨文的內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紀錄。商朝的人皆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問,有些占卜的內容是天氣晴雨,有些是農作收成,也有問病痛、求子的,而打獵、作戰、祭祀等大事,更是需要卜問了!所以甲骨文的內容可以隱略瞭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歷史發展的狀況。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綿延使用了一段時期。

三層:現代漢字的發展,也許炎黃子孫根本不曾留意,隨着現代信息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有着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文明賴以傳承和延續的工具———古老的漢語言文字,在目前以英文爲主導的現代信息資訊世界,正面臨激烈挑戰。香港文化傳信集團有限公司以發展和弘揚民族文化爲己任,幾年來,他們投入巨資,組織力量,刻苦攻關,奮勇拼搏,終於使這種被動局面得以徹底改變,並轉危爲安。

文字真是太奇妙了。

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 篇七

星期天上午,陽光明媚,蝶舞蜂喧。我和媽媽興高采烈地來到餘姚博物館參觀。

遠遠望去,博物館是一個長方體的建築,青瓦粉牆,非常獨特。

走近博物館,門前還有一個研學隊伍在拍照呢!他們一個個揮舞着小紅旗,非常威風。我和媽媽來到了餘姚博物館內,“迎接”我們的是一位老翁,他頭戴斗笠,兩手握着一根細細的竹子,撐着一葉小小的扁舟,好像載着餘姚七千年的歷史向我們駛來。我們再往裏走去,裏面展出了許多文物:有戰國時期的薰爐、西晉時期的雞首壺,還有元代的粉彩大盤……啊!歷史上的餘姚是多麼富饒啊!

緊接着,我們就走上館內的“通濟橋”,來到了二樓。印入眼簾的是學堂一樣的陳設,桌上端端正正地擺放着文房四寶。往裏走,經過了介紹餘姚四先賢的走廊,讓我瞭解了餘姚名人可真不少,內心充滿了敬仰之情。隨後,我們又來到了“古城餘姚”。好一個熱鬧的街市,街市上有着許許多多賣蔬菜的攤子,攤子上有胡蘿蔔、茄子、玉米等。我們還看到街邊的戲臺上正在演出的是餘姚最出名的灘簧,舞臺上的演員一個個畫着濃濃的妝,穿着美麗的衣裳,正在賣力表演。臺下還坐着幾排觀衆,他們一個個拿着西瓜,一邊看着表演一邊大口大口地吃着。我心想:這不就是現在的“吃瓜羣衆”嘛。往左邊瞧,古橋上有一隊人在舞龍,前面的在鳴鑼打鼓,一位官人正坐在轎上巡遊。我和媽媽還駐足觀看了關於餘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製作視頻,學到了不少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參觀結束後,我和媽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博物館。回家的路上,我感到此行真是受益匪淺,學到了許多歷史文化知識,期待着下次再來參觀時有不一樣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