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多篇)

觀後感2.61W

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多篇)

我的姐姐觀後感 篇一

《我的姐姐》這部電影讓我看得淚流滿面,可能是緣由我也是一個姐姐的身份,因此只要看到影片中姐弟兩相互嫌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相偎、相互成長、相互治癒的場面,我就會莫名覺得心酸和感動。不過這大概就是好電影的妙處,它總是能用最貼近現實的情節來感動和吸引最平凡、最普通、最敏感的我們,所以越來越多人會被這部電影所折服也是情有可原的。

《我的姐姐》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一個名叫安然的獨立女孩,她因爲父母突然去世而不得不撫養自己的弟弟,這無措的窘境讓她覺得無比絕望、委屈、茫然和無助。尤其是在面對前程、未來、家庭的問題上,安然的弟弟無非成爲了安然的負擔和累贅,這讓安然覺得很是苦惱和猶豫,因此爲了讓弟弟可以儘快被收養,安然不得不選擇好好引導弟弟生活和生存。

而安然的弟弟也是一個可愛、懂事、堅強、仁義的小小男子漢,爲了不讓心愛的姐姐拋棄自己,他一直在努力成爲一個會自理、自立、自強的大人,這讓人不得不覺得唏噓和憐憫。可正也是因爲這種磕磕絆絆、彆彆扭扭、相依爲命、溫情脈脈的細節演繹,所以我的眼淚像是失控的水龍頭一樣止也止不住。

正所謂長姐如母,就因爲佔了一個長輩的身份,所以姐姐就要承擔起一切壓力和責任,這種規矩和傳統不得不讓人覺得亞歷山大,尤其是對於一個年輕懵懂、夢想初始、前途無量的小姑娘來說,要努力去照顧一個從未見謀面、幼小無知的小孩子,這簡直就是滅頂之災。而《我的姐姐》這部電影就是這樣一部感人的影片,它讓我們真切體會到了中式家庭的傳統和倫理,而這種獨一無二的血緣情親是中華兒女絕對無法割捨和丟棄的,因此保護家人、愛護家人應該成爲我們最想要追求的品質。

《我的姐姐》是一部良心之作,無論是它的製作、導演、編制,還是它的情節、情結和情感,這都讓我們感到驚喜和感慨,因此我衷心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爲這部電影加持。

《我的姐姐》觀後感 篇二

長姐如母

《我的姐姐》是部好電影,看了這部電影,我才真正明白了什麼是“長姐如母”,這四個字並不是至高點的道德綁架,而是同胞姐弟之間的骨肉情深的愛意。

父母雙亡,弟弟對姐姐的態度由最初的不屑鬧脾氣到後來的依賴喜歡。在他們相處的這段時間內,讓我最感動的一段對話是:

姐姐:“我的生活不只是你啊!”

弟弟:“可我只有你了,姐姐,你能不能等等我。”

到北京去是姐姐的夢想,現在機會實實在在的出現了,於是弟弟便要被好滿分作文網人家領養了。十分不捨的姐姐與弟弟相互依偎着,於是便有了上面的對話。

最後,看到弟弟漸行漸遠的背影,姐姐反悔了,她撕毀了領養協議。姐姐做出了一個關乎她一生的決定,她帶走了弟弟,讓弟弟同她一直到了北京,從此他們開始了艱難的生活。因爲什麼?也許是愛吧,又或許這就是傳說中的長姐如母吧。

血緣是他們感情的基礎,它構成了一把大而安適的保護傘,這是一把由弱小肉體強大心靈構成的保護傘,姐姐對弟弟的愛是對這段相處的認可。小孩的世界是渺小的,脆弱的,姐姐的保護傘是堅固的,是溫暖的。

我也有一個姐姐,在我眼裏她是那麼煩,直到那一天的到來。

空中,雲突然遮住了太陽,風猛烈地颳着,我的一顆心懸着。傾盆大雨毫無徵兆地來臨,雨滴落在大地上發出難聞的氣息,天越發的黑,黑得伸手不見五指。我哭了起來,蜷縮着身子躺在牀上,忽然,是一個溫暖的抱。她輕輕拍着我的背安撫着我,她身上的氣息和媽媽的一樣讓我安心,可我記得她也是怕的呀,伴着巨雷一道閃電照亮了屋子,一閃而過地是她柔和的臉龐和強大的身軀。長姐如母啊!

愛是偉大的,她能使脆弱變得強壯;愛是無私的,她能讓整個家庭變得溫馨;愛也是可見的,長姐如母便是她最好的先例。

《我的姐姐》詮釋了愛,告訴我們如何去愛,向全世界宣告姐姐的愛也很強大。這部電影讓人既悲也喜,更促人思考,值得我們去觀看。

我的姐姐觀後感及心得 篇三

生活影響着人,改變着人,也成長着每一個人。

這部電影值得一觀!

沒有華麗麗的煽情,卻讓你的眼淚忍不住迸發。沒有大牌明星的站臺,卻吸引你的視線目不轉睛。沒有生搬硬套的做作表演,卻在娓娓道來中讓你感到情不自禁。一個真實簡單的故事背後,反映出一個深刻的社會倫理,“兩代姐姐”在面臨現實抉擇面前不一樣的掙扎。整部影片真實感人,直刺人心,讓你在欣賞的過程中淚腺分泌,引發共鳴。強烈推薦朋友們前往影院觀看,絕對不虛此行!

作爲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這部片子反映了二胎政策後家庭出現的矛盾以及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遇到的困境。

在父母發生車禍,雙雙亡故的情景下,是撫養弟弟還是追求個人生活獨立,從而演繹出一系列的親情故事。這是這部電影所要講述的主旨。

女主角張子楓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在校學生,去年暑假出演這部片子時僅有十九歲,但她確實將姐姐這個主角演活了,影片中她是一個桀驁不馴,追求自我,最初甚至有點不通人情,冷漠疏離的獨立女性。父母重男輕女,傳統思想根深蒂固,爲了想生一個男孩,硬是騙街道說女兒腿有殘疾,期望獲得一個二胎的生育指標。最終最終心想事成,生了一個兒子,兩個孩子之間的年齡相差十幾歲。在女兒大學聯考畢業時,本來她能夠考上北京的醫學院臨牀醫學專業,將來出來當醫生。父親卻偷偷地改變女兒的志願,讓她最終上了四川當地的一個醫學院護理專業,結果女兒大學畢業當了護士,所有目的就是想讓她不遠離家鄉,早點工作,賺錢養家。

從姐姐和弟弟的回憶對話中也能夠看出父母對兩個孩子的偏愛,弟弟想念爸爸做的紅燒肉,姐姐想起的卻是爸爸的“竹筍燒肉”,在街道辦工作人員來家瞭解姐姐是否真有殘疾時,爸爸對女兒不願意裝瘸子被揭穿而表現的憤怒至極,進而狠狠地教訓女兒。這種家庭境遇也培養了姐姐從小就追求生活獨立的基因。

但所有的一切因爲一場車禍而改變。影片伊始,就是災難現場,告知觀衆故事的背景。這時的姐姐已經是醫院的護士,正在和男朋友進取準備考研,期望一齊到北京去讀研究生。禍從天降,父母雙亡。一個並不十分熟悉的弟弟一下子推到她的面前。那裏也可看出成年後的姐姐與這個原生家庭的疏離,父母更愛這個弟弟,對姐姐就有些淡漠。其實影片裏也有一些暗示,說明他們對姐姐的“關懷”,譬如將那個房產寫在姐姐名下,母親給姐姐洗頭的畫面,以及在車禍發生前夕不停的打電話給姐姐,雖然這十幾個電話,姐姐最終都沒有看到。

姐姐一下子無法理解撫養弟弟的現實,她最初的想法就是找個好人家把弟弟送走,然後自我和男友考研出去生活。姐姐和弟弟相差十幾歲,除了那一層同父同母的親情紐帶,實際上真正的感情卻並不多。現實生活裏因爲年齡代溝,他們之間難有交集和共同語言。這也反映出當下二胎政策後許多中國家庭正在面臨的現實,兩個孩子間的年齡差和相處問題。當國家允許放開二胎政策之後,許多家庭的大孩子都已經十多歲了。

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 篇四

和我的妹妹看了我的姐姐,妝都哭花了。有時候在想如果不當姐姐,我的人生會不會更輕鬆一些,不用揹負太多的責任會不會活得更灑脫一些。電影裏反覆在說:“因爲你是姐姐啊。“因爲你是姐姐所以需要以身作則,因爲你是姐姐所以你要樹立榜樣,因爲你是姐姐所以你該承擔姐姐的責任。我沒有覺得這個理論有什麼問題,和安然姑媽一樣因爲從小就是這麼認爲的。

今年過年的時候和媽媽喝了些酒,我開始認真的跟媽媽說了一些真心話,其實這些話永遠放在心裏可能也會過去。但是我希望我能在人生這個旅程中更通透些,在父母都還健在的時候敞開心扉,解開心裏的結不留下遺憾。我說爸爸媽媽你們從小到大都按你們的意願來要求我,從來都沒有問過我喜歡什麼。我現在都記得我小時候我喜歡畫畫還喜歡捯飭家裏各種各樣的線團布匹,還因此被媽媽各種吼罵。我順便藉着這個機會告訴老公,我脾氣暴躁不是我自己能控制的,我的父母脾氣都很暴躁,所以不能怪我,我老公的性格和安然男朋友一樣,也只是笑笑。

我告訴媽媽我現在都記得國小時全校買校服就我一個女生是買的藍色(男款)的,還要求我只能留短髮,每個月必須去理髮店剪頭髮是我當時最不情願的一件事。我認真的告訴媽媽,我小時候不被允許做的事我現在都允許我女兒做。話說的太重可能傷到了媽媽的心,她也認真的告訴我:“我最後悔生下的'就是你。”當然我完全沒有把這句話當真,媽媽是一個看似堅強又無比敏感的人,說完那席話的第二天我們就和好了。其實我真心是過了一個很自由快樂的童年,只是誰的原生家庭會如此完美不曾留下過一點遺憾呢,我媽媽說那幾年她真的沒有那麼多精力來顧上我,在我童年歲月裏的很多年媽媽都在忙着生下一個又一個。

而現在的我也越來越相信命運和緣分這個東西,我告訴羅先生我兜兜轉轉最後還是回到仁懷可能就是爲了在那個時間和他相遇,相信了這一點,我連和他吵架都沒有興趣了,命運安排好的,接受就是了。我是姐姐這一點我也相信是命運安排了的,緣分是個玄學,我更相信是緣分把我們這一家人聚在了一起

。媽媽雖然在我童年裏感覺缺席了很多年,但是依然不影響她是一個好媽媽,不影響我對她的尊重和愛。可能到現在我也沒有解開”爲什麼你們一定要生兒子“這個結,但是我現在更明白了獨立個體的概念,父母是獨立的個體,那是他們的選擇,同時他們也爲此承擔了這個選擇的後果和責任,他們活在他們的年代,有那個年代的認知體系。他們給予我生命之後,我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有自己的認知體系,不是互相都能在一個頻道上溝通和交流的,但不影響我們依然是最親的人。

如果我是安然,我最後也會做出和她一樣的選擇,只看時間點做選擇會太計較眼前,看人生這條線上,會明白人生很短,每個人都很忙,能一直陪伴左右的真的只有家人。

我的姐姐觀後感 篇五

電影《我的姐姐》由殷若聽執導,遊曉穎編劇,張子楓領銜主演,肖央特別主演,朱媛媛、段博文、樑靖康主演,金遙源、王聖迪特別介紹出演,於4月2日全國上映。

這是一部現實題材的親情電影,電影《我的姐姐》講述成長於重男輕女家庭環境中的姐弟兩個,原本關係冷漠疏離,但在爸爸媽媽車禍去世後,面臨撫養弟弟還是追求個人獨立生活抉擇的姐姐,重新意識到了親情深處血濃於水的意義。

張子楓在劇中扮演安然,受原生家庭影響,攜帶情感創傷,性格獨立且強勢,渴望走出去,闖出去,日常面對不公平常,她直來直往,勇敢說不。即便含着淚,也會也會大口吃飯,她說“一個從小不在爸爸媽媽身邊長大的女生,當她讓人欺負的時候,她打的贏要打,打不贏也要打”這句話給我非常深的印象,也使我相信她在以後面對任何困難中也可以有這份勇氣與信心,成長爲更好的自己。

同時電影故事題材新穎吸引人,也是國內市場極少的家庭女人題材電影,可能大多數人一想到女性就應該坐在家帶小孩,幹家務。這部電影所呈現出來姐姐性格獨立且強勢,想走出去,闖出去。不甘於目前的狀況,這恰恰與中國式獨立女人相呼應,心中有我們的追求,做事情偏向於強勢。

電影中的一處弟弟和姐姐的對話,使我印象很深刻:你等等我不可以嗎;我的生活不是隻有你一個啊;我只有你了。面對二胎弟弟,弟弟從出生,姐姐就沒被當成自己人,這也反映從中國式傳統思想重男輕女的思想觀,爲了延續香火,不惜使小孩生活存在不公平。但面對爸爸媽媽去世,只剩姐姐和弟弟相依爲命。人類之間,有着連綿的情感,但深刻,有凝聚力的,是親,是愛,是親情。親情人類永恆的話題,影片圍繞姐弟兩展開了中國式親情深處的常見矛盾與溫暖。

我的姐姐觀後感 篇六

《我的姐姐》可以說得上是一部溫情電影。張子楓主演的姐姐安然,從小和爸爸媽媽關係淡漠,十分獨立。剛剛大學畢業,在醫院當小護士,和男朋友一塊備戰考研,同時也到了談婚論嫁的程度。而這所有都被一場車禍打破了。在車禍中,爸爸媽媽雙亡,留下從未見面的正在上幼兒園的弟弟安子恆。弟弟是父母在安然上大學後生下的。

安然和弟弟的首次見面是在爸爸媽媽的葬禮上。安然一個人蹲坐在地上燒着紙,弟弟被幼兒園老師送來站在外面,兩人對看着。葬禮後,家裏長輩讓安然照顧弟弟,由於年幼的弟弟什麼都沒,而安然還有爸爸媽媽留下的一套房屋。剛開始,安然是堅決反對和抵制的。在安然看來,自己上大學後,從未花過爸爸媽媽的一分錢,與安子恆更是從未謀面,憑什麼爸爸媽媽雙亡後,剛剛畢業工作的她,面臨着考研升學的重壓,就要承擔着養育弟弟的責任,這所有都是不適當的。所以她反抗,她抵制。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感覺到了辛酸。安然的姑媽,作爲姐姐,“長姐如母”,一直飾演着犧牲者的身份。而到了安然,她反抗這現實,剛出社會的她又有哪些錯呢?弟弟,更是沒錯。又該如何解決呢?所幸,最後還是在親情的感化下,安然選擇照顧弟弟。由於弟弟的世界只有她了,而她是姐姐,彼此是唯一的親人了。安然難以捨棄、割裂。這讓我想起了《歡樂頌》裏面的樊勝美,對於樊勝美的處境也多了幾分理解。由於親情,難以割捨,所以她一直在苦苦掙扎中。

惟願世間滄桑,儘管痛苦、難過,人間真情永存!

我的姐姐觀後感 篇七

生活影響着人,改變着人,也成長着每一個人。

這部電影值得一觀!

沒有華麗的煽情,卻讓你的眼淚忍不住迸發。沒有明星的站臺,卻吸引你的視線目不轉睛。沒有生搬硬套的做作表演,卻在娓娓道來中讓你感到情不自禁。一個真實簡單的故事背後,反映出一個深刻的社會道理,“兩代姐姐”在面臨現實抉擇面前不一樣的掙扎。整部影片真實感人,直刺人心,讓你在欣賞的過程中淚腺分泌,引發共鳴。

作爲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這部片子反映了二胎政策後家庭出現的矛盾以及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遇到的困境。

在父母發生車禍,雙雙亡故的情況下,是撫養弟弟還是追求個人生活獨立,從而演繹出一系列的親情故事。這是這部電影所要講述的主旨。

女主角張子楓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在校學生,去年暑假出演這部片子時只有十九歲,但她確實將姐姐這個角色演活了,影片中她是一個桀驁不馴,追求自我,最初甚至有點不通人情,冷漠疏離的獨立女性。父母重男輕女,傳統思想根深蒂固,爲了想生一個男孩,硬是騙街道說女兒腿有殘疾,希望獲得一個二胎的生育指標。最後終於心想事成,生了一個兒子,兩個孩子之間的年齡相差十幾歲。在女兒大學聯考畢業時,本來她可以考上北京的醫學院臨牀醫學專業,將來出來當醫生。父親卻偷偷地改變女兒的志願,讓她最後上了四川當地的一個醫學院護理專業,結果女兒大學畢業當了護士,所有目的就是想讓她不遠離家鄉,早點工作,賺錢養家。

從姐姐和弟弟的回憶對話中也可以看出父母對兩個孩子的偏愛,弟弟想念爸爸做的紅燒肉,姐姐想起的卻是爸爸的“竹筍燒肉”,在街道辦工作人員來家瞭解姐姐是否真有殘疾時,爸爸對女兒不願意裝瘸子被揭穿而表現的憤怒至極,進而狠狠地教訓女兒。這種家庭境遇也培養了姐姐從小就追求生活獨立的基因。

但所有的一切因爲一場車禍而改變。影片伊始,就是災難現場,告知觀衆故事的背景。這時的姐姐已經是醫院的護士,正在和男朋友積極準備考研,希望一起到北京去讀研究生。禍從天降,父母雙亡。一個並不十分熟悉的弟弟一下子推到她的面前。這裏也可看出成年後的姐姐與這個原生家庭的疏離,父母更愛這個弟弟,對姐姐就有些淡漠。其實影片裏也有一些暗示,說明他們對姐姐的“關懷”,譬如將那個房產寫在姐姐名下,母親給姐姐洗頭的畫面,以及在車禍發生前夕不停的打電話給姐姐,雖然這十幾個電話,姐姐最終都沒有看到。

姐姐一下子無法接受撫養弟弟的現實,她最初的想法就是找個好人家把弟弟送走,然後自己和男友考研出去生活。姐姐和弟弟相差十幾歲,除了那一層同父同母的親情紐帶,實際上真正的感情卻並不多。現實生活裏因爲年齡代溝,他們之間難有交集和共同語言。這也反映出當下二胎政策後許多中國家庭正在面臨的現實,兩個孩子間的年齡差和相處問題。當國家允許放開二胎政策之後,許多家庭的大孩子都已經十多歲了。

影片裏姑媽和舅舅是兩個性格反差較大的人,也是姐姐和弟弟可以依賴爲數不多的親人,但是他們也無法給予姐弟更多實質性幫助。姑媽是中國傳統女性的代表,她逆來順受,任勞任怨,吃苦耐勞。影片名稱是《我的姐姐》,看似指張子楓扮演的二代姐姐,其實還包括着朱媛媛扮演的一代姐姐。當年她與霞姐去俄羅斯紅場打工,想掙幾個錢時,接到母親電話,說弟弟孩子即將出生,讓她回國幫忙。她二話不說,回到國內。後來,二代姐姐就在她家裏長大,是他這個姑媽幫襯着弟弟一家養育孩子,而她自己也有孩子,她的丈夫還半身不遂癱在輪椅上常年需要她的照顧。當弟弟夫妻遭遇不幸,她希望年輕的姐姐,也就是她的侄女也能像她一樣肩負起照顧年幼弟弟的重任,可是兩代人價值觀明顯不同,因此發生了許多碰撞。

肖央扮演的舅舅是一個不靠譜的人,吊兒郎當,喜歡打麻將,也沒有成家,彷彿鑽到錢眼裏。譬如,從車禍“肇事者”那裏騙來兩萬元;提出他來照顧年幼的弟弟,從而要從賣掉老屋子分到一杯羹等等。其實他是在生活的角落裏一直默默關心外甥子女,也是這一對姐弟的親人。有一場戲,姐姐第一次去男友家裏吃飯,在宴席結束走出家門時,弟弟突然出現,面向姐姐和男友一家大聲喊媽媽,這讓姐姐非常難堪,在男友家人面前很是丟臉。舅舅是這場戲的始作俑者,他其實也害怕弟弟從此無家可歸吧。

姐姐心理上潛移默化的變化是這部電影的看頭,也是電影蒙太奇的神奇。首先我們看姐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她有個性,在男友家的廚房她不吃男友遞過來的蛋糕導致碟子被打碎。她勇敢,在醫院看到醫生下錯了方子就大膽指出來,沒有因爲那個醫生背景強硬而屈服。她善良,看到高齡孕婦冒着生命危險還要生第三胎,她追在車後的大聲疾呼就是醫生的良知。她溫柔,特別是當弟弟趴在她的背上說,你身上有媽媽的味道時,所有的觀影人從心底深處都會有一絲顫抖,伴隨着影片的節奏跌宕起伏。

最初,姐姐似乎“拒絕”照顧這一個“從天而降”的弟弟,她忙着爲弟弟找寄養家庭,爲此多次與姑媽發生衝突。兩代姐姐對弟弟的愛在這裏交集併發生碰撞個差異,但這所有的一切都隨着生活的點點滴滴在慢慢地發生着改變。弟弟要吃肉包子的故事;弟弟坐在窗外說着“本是同根生。”的詩句;姐姐的內心從“不情願”到“冰雪融化”有一個過程,這也反映出當代女性在現實面前的抉擇。最後姐姐給弟弟洗澡,雷雨天弟弟害怕時,兩姐弟共睡一牀,到影片最後,在寄養家庭那裏,對方提出要姐姐簽字承諾姐弟永不相見時,姐姐終於義無反顧拉起弟弟的手,開啓他們的生活。

一部影片,一個道理。影片通過姐弟之間的真實情感,還原女性走出原生家庭傷痛的成長過程,深刻揭示出女性在抉擇中自我覺醒,將女性在家庭、社會中面臨的困境等的現實話題拋給觀衆,發人深思。

我的姐姐觀後感 篇八

剛剛看了電影《我的姐姐》,回到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幸虧去的時候帶了紙巾,回來的路上還在流淚。本部電影講訴了一個因車禍失去雙親的姐姐安然,是繼續追求自己的生活,還是撫養年幼的弟弟,展開的一系列的故事。

在電影的前半部分,給人一種很壓抑、灰暗的感覺。父母的車禍;沒有安然在的三個人合影;弟弟的撫養權爭吵;沒有能力勸阻的孕婦;姑媽沒有完成的夢想,都給人或多或少的壓抑感。小時候父母重男輕女,爲了生弟弟,讓安然裝成瘸子,才順利辦出來二胎準生證,這是安然心裏無法釋懷的陰影,也是安然一直不喜歡弟弟的原因。

電影對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安然去姑媽家,姑媽給她用勺子挖了西瓜瓤,姑媽是疼愛她的,但姑媽家的生活也是一地雞毛,就像是那個沒有底座的娃娃。姑媽是善良慈愛的,但她又是不幸的,她從小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她一直爲家默默奉獻着,年輕時她考上心儀的大學,卻把上學的機會讓給了上中專的弟弟。“我是姐姐,從生下來那天就是,一直都是”,因爲她是姐姐,她的一生都要給弟弟讓路。無法改變命運,她也坦然接受。在她拿着俄羅斯套娃,最後說出的俄語是“我愛你”,我的心被刺疼了,即使生活過的再糟糕,她也沒有忘了心中有愛。其實,現實中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爲了家庭和弟弟,犧牲了自己的前途。

她看着安然,又彷彿看到以前的自己,心疼而又無奈。她知道安然也有夢想,她拿起套娃“套娃也不是一定要套在一起啊。”是啊,不是每個安排你就要去執行,你可以去選擇抗拒的。最後,她不再堅持要安然撫養弟弟,選擇支持安然去追尋,她未曾追尋過的人生。

小演員弟弟的表演也非常棒,他那麼小,還在上幼兒園,父母的突然離世,把他從一個受寵的小王子,一下子變成了一個不受姐姐待見的拖油瓶。從開始的對姐姐“吐口水”,搞破壞的小霸王,慢慢的,他開始離不開姐姐。姐姐對他說:“我的人生可不止你一個人啊,”弟弟說:“可我只有你啊。”一句話讓觀影的我淚奔。一個小孩子的眼裏失去了父母,姐姐就是他唯一的親人!

到最後他爲了姐姐能順利去北京讀研,他偷偷的給領養他的人家打通電話,並表示“我想和你們過”。他爲了姐姐能安心的離開,甚至把姐姐推倒“你走,我不要你啦。”弟弟突然間長大了,懂事了,他們彼此成全着對方。看到這裏我的心裏像刀絞一般,眼淚止不住的留,多懂事的弟弟啊,可憐的弟弟爲了不耽誤姐姐的前程,把唯一的親人也推開了。

在安然去父母墓地告別的時候,說道“謝謝你們,是你們讓我從小就學會了獨立”“常常會夢到媽媽的,帶花椒的肉包子”。其實安然一直努力的學習,她想脫離不如意的工作。堅強的活着,就想有一天站在父母面前,讓他們說一句“這個女兒還不錯”。最後安然也釋然了,小時候父母親也是愛她的,這一刻她又何嘗不想念父母呢?

安然去北京之前去看了弟弟,領養的家庭拿出一份協議,說:“你簽字吧,以後儘量不要再見他啦!”安然拿筆的手,遲遲落不下來,她的眼淚奪眶而出,簽下名字,就代表着和弟弟永遠不再相見。她的心突然間好疼,她看到弟弟在窗外複雜的眼神,終於下定了決心,她拉起弟弟飛快地跑了出去。

電影的最後,在雨裏姐弟兩個人狂笑着奔跑,整部影片也變得鮮活起來,我壓抑的心也有了些許輕鬆,隨着他們邊笑邊哭。弟弟撲倒姐姐懷裏,嘴裏喊着“姐姐,姐姐”,安然淚流滿面!她大聲地哭着,我想她應該是慶幸沒把弟弟送走吧!

電影的結尾導演給了觀衆一個開放式結局,讓我們自行想象安然是否接受了弟弟,是繼續撫養他,還是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即使她選選後者,我想我們也不該指責她,畢竟對於弟弟的撫養她沒有責任,而且安然也給弟弟找到了一個好人家,並留下了一筆屬於弟弟的財產。但我更願意相信姐弟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雖然前方的路充滿坎坷,但他們走的義無反顧,因爲親情血緣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