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觀看萬里歸途觀後感【多篇】

觀後感1.32W

觀看萬里歸途觀後感【多篇】

《萬里歸途》觀後感500字小學生 篇一

在今年10月1日國慶節,我看了由張譯和王俊凱主演的《萬里歸途》,這部電影的背景是在2011年,北非努米亞共和國撤僑的故事。當時努米亞發生內亂,中國華僑都被困住,而中國政府去努比亞將全部華僑接回祖國。

這部電影扣人心絃,剛剛開始的時候就死了一個人,可見這部電影的火藥味真的濃呀!努米亞共和國的政府軍太弱了,連自己國內的內亂都平定不了。國力太弱,經濟水平跟不上,武器落後,政府軍根本打不過叛軍。可見,一個國家要經濟水平發展,軍事素要高,武器先進才能夠將自己的國家平穩發展下去。例如以色列,也是個小國,但是,他們經濟也好,武器也好,連美國都跟它走。

在這部電影中,宗大偉(張譯)的滿分作文網表現非常好,一下子就把中國外交官的骨氣提了出來,不怕死,敢擔當。爲什麼說他有擔當?因爲他共有兩次撤離的機會,都已經進了中立地帶,立即可以坐飛機回家。而他卻找個藉口推辭說:“車沒座位,我不能走”。同樣第二次他仍然推辭說:“飛機沒座,我不能走。”然後他們就找白嫿了,白嫿是誰呢?是電影剛開始死的那個人的妻子,也是“華興公司“的人,白嫿後面也有許多人多在這個市場裏。他們找到後,就帶這125人去油田,而中國車隊就在那裏等待,最後克服了很多困難,才把全部中國人都接回祖國。

看完這部電影,我最大的體會就是一個國家的強大,非常重要,我能生在中國這樣一個既強大,又和平的國家,我很開心。

《萬里歸途》觀後感500字國小生 篇二

今天,我看了一部愛國題材的電影——《萬里歸途》。

這部電影講述了2015年的努米亞內國**的事情。讓我重新認識了外交官的工作,以前我認爲外交官只是在外交部工作,都是一些召開會議、電視曝光、以及在臺上發言講話;通過這部電影,我知道了外交官有時還需要冒着槍林彈雨,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險去執行任務。

電影中的外交官宗大偉就是這樣,他不惜一切的保護中國公民的安全。電影中有一個情景使我很難忘:當宗大偉被叛軍首領逼迫拿着證件錄製視頻承認那個首領獨立建立國家時,他一口拒絕了,嘴裏喊着“不怕犧牲”的宣言。但是,在另一個情景裏,也表現了他的膽怯,當叛軍首領讓宗大偉玩“手槍輪盤”的遊戲時,他也很害怕,他也在想着自己的孩子、妻子以及父母。他我猶豫不決,最後鼓起勇氣開了最後一槍,人們懸着的心也都落了下來,我也喘了口氣。

這部電影不僅讓我重新認識了外交官,還讓我知道了祖國的強大,無論在異國他鄉,我們有強大的祖國做後盾真好。作爲中國人,我深深感到自豪。在戰亂的國度裏生活,那將是多麼痛苦的事情。

有一句話說的好: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和平,只不過我們生在和平的國家罷了。看完這部電影,我們更應該珍惜這個和平的環境,將來爲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觀看萬里歸途觀後感 篇三

電影《萬里歸途》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同伴在撤僑大巴前等待張譯、王迅、殷桃的音訊。所有人的眼睛一直眺望着前方高坡的地平線,期待着那條輪廓線有所起伏……尤其此處饒曉志導演特意用了一個小女孩的主觀視角鏡頭來呈現,就更加讓人共情了。

電影《萬里歸途》多處用敘事節奏來故意“欺騙”觀衆,調動觀影時的情緒。

比如電影的。一開頭,就讓主角們陷入了麻煩,然後一番交涉問題解決,隨即高興離去……讓觀衆以爲危機解除,跟着心情放鬆了下來。結果下一幕就突然來個大場面,以此不斷撥弄觀衆的情緒。使得電影節奏緊湊,基本能一直吸引住你的注意力。

前面一度被我認爲是“槽點”的反派與張譯互射橋段,還好有後面的“梅開二度”。一方面算是做了合理的解釋,反派只不過是通過“不對等的信息騙局”讓別人在自己面前膽怯、求饒,從而彰顯自己狐假虎威式的“強硬”。同時也再次callback了電影的經典臺詞“面具戴久了,真以爲是自己臉了?”。

另一方面,也給了張譯這個角色救贖的機會,爲宗大偉正了名。

張譯飾演的宗大偉絕對是充滿正義感的人物,只是他的勇敢又夾雜了一份隱忍和牽掛。正是多了這份顧慮,讓人物才更真實,更具立體感。不得不說張譯老師把這個角色拿捏的準確、自然。

王俊凱飾演的成朗,就像曾經的宗大偉。這一對歡喜冤家,一個初出茅廬,一個久經沙場。一個莽撞勇猛,一個圓潤變通。從起初的互相看不上,到最後互相欣賞、互相理解、互相中和。

電影插曲《星星點燈》歌詞和旋律,與當時電影的那段“逆行奔赴”劇情也很貼合,這首老歌我早已聽過太多遍,但第一次聽得這麼激昂、動容。

雖然自己身上的“平安符摘下送人必領盒飯”的定律依然存在、個別幾處臺詞也略顯生硬、作爲領銜主演王俊凱演技還有待提高……

但整體上看電影還是很不錯的,故事不卑不亢,沒有空喊口號,也沒有用“國家的特殊性”推進劇情,敘事重點放在了不斷遇到困難,然後協作解決困難的坎坷撤僑路上。

直白的說就是主旋律含量沒有預想的那麼多,電影交火爆炸場面也比預期激烈。

最後張譯從天安門駛過天安門,突然有點夢迴《士兵突擊》。

觀看萬里歸途觀後感 篇四

小女孩吟誦的童話穿過努米亞無邊的火焰與黑夜,飄散在黃沙大漠中。理想主義終將掠過死,迎接生。在這之前,“人們緊緊攙扶着,凝望漆黑的海面”。

即便導演是饒曉志,我還是抱着對國慶檔電影大概是命題作文的猜疑坐在了影院。而到頭來我最想誇的,居然是人物弧光的完整性。我看到的每一個人物都是可愛的、可信的,更是可敬的。

我上過一門名爲公共外交的課,課上講每一個人都是外交的主體。有這麼一羣人,他們是影片中的成朗、宗大偉、章宇;他們是現實生活中的親人、朋友、師長,他們作爲國企員工、翻譯、記者、學者或是外交官;他們因爲相信人與人之間有超越國界的理解的可能性而行走在中國的國境線之外;他們每一個人都踐行着中國外交的智慧與尊嚴。我爲他們驕傲。

其次,想說一下影片中讓人眼前一亮的細節留白。宗大偉爲什麼用中興手機?後方外交人員爲什麼能迅速衛星定位?爲什麼在努米亞有這麼多家國企,這麼多中國人在這裏長期生活工作?

回望中國的基礎科學與工業發展歷程,有一羣人在固執地夢想。他們想把中國的衛星導航系統取名“北斗”,想用高鐵代替駱駝重走絲綢之路,想着現代化或許真的有另一個方案。外交展現的不是宣傳的叫嚷,而是一個國度的氣量。宗大偉和成朗用自己的人格贏得了這份榮光。

再次,想說一下影片創作的藝術性。給我印象最深的童話獨白自不必說,影片中的配樂、空鏡和特效都服務於情感,又渲染地恰到好處,展現出中國電影在新場景的新可能。有一羣人還在固執地夢想。他們想賦予人物靈魂而不是技巧,他們有視聽語言的審美與工業化的野心,他們有誠意講一個好故事給觀衆聽。

最後,想談談最觸動我的成朗。朗哥,25歲,外交部新聞司新人,滯留努米亞,沒見過戰爭。他是懵懂的,所以也是理想的。他在廠房跑來跑去安排工作,他拿過話筒一遍遍鼓勵人們,他舉起攝影機,記錄歷史的第一卷草稿。他上一秒能爲自己的想法辯護,下一秒也能迅速承擔起責任。他像一顆剛破土的種子,生機勃勃,每一幀鏡頭都盡情揮灑着魅力的高光。不得不說,王俊凱真的是個很神奇的演員,前面剛看過他《斷·橋》裏演一個少年殺人犯,現在我又被這位英俊瀟灑的青年外交官迷倒了。

至於我嘛,我這一生,真的很想有一個瞬間能夠舉起攝像機,感受成朗的那滴淚到底是如何落下的。

理想的境況從來都是相似的。在那之前,人們緊緊攙扶着,凝望漆黑的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