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杜富國事蹟作品觀後感

觀後感2.85W

杜富國事蹟作品觀後感

杜富國事蹟觀後感1

他的名字烙在人民心裏,他的功勳祖國永遠銘記。他是祖國土地的守護者,他是保衛人們安全的英雄。他就是掃雷英雄——杜富國。

2018年10月,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在最終一個雷場進行掃雷作業。組長杜富國及戰友艾良發現一顆當量大,危險性極高的彈體,這時,杜富國命令艾良:“你退後讓我來。”當杜富國細心翼翼地趴在地上撥開泥土時,“轟”的一聲,彈體爆了,而杜富國下意識的倒向兩三米外的艾良,正是由於杜富國的捨生忘死,戰友艾良僅受了皮外傷。可杜富國自我呢,防彈衣被撕成碎片,全身血肉模糊。經過了三天三夜的搶救才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可卻永遠失去了雙眼和雙臂。醒來的第一句話,是關心戰友如何。杜富國用特殊的方式向老百姓說明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安全的。

魯迅說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爲帝王將相作家譜寫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輝,這就是中國的脊樑。”而杜富國正是這樣的英雄,從小家到大家,從自我到超我,他無私地堅守着崗位,完成了肩上揹負的使命。

“你退後,讓我來。”六個字鐵骨錚錚,毫不畏懼,完成最終一個掃雷作業後,戰友們手拉手趟過雷場,完成土地的交接儀式。能夠杜富國再也無法與戰友們一齊執行任務,無法看見祖國的大好河山,但他的精神永遠都在,它勉勵着戰友們。“只解沙場爲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當杜富國站上《感動中國》的頒獎臺,每個人的心中都是感動的,掌聲傳遍舞臺。掃過雷的雷場變成了農田,撒上種子,結出果實。這樣的男兒,頂起中國的一片天,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安全,越來越安心。

作爲一個個體,我們都應當向英雄奉獻自我的敬意。英雄們用血淚換來的安全、繁盛,來之不易,我們更應當好好珍惜。

無論世界怎樣變化,總有人把信仰放在利益上頭,把大家放在小家之前,實現超我的精神。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成爲人類英雄,也不必讓每個人都去做人類英雄,但我們應當尊敬人類英雄。

致敬掃雷英雄——杜富國!

杜富國事蹟觀後感2

今年,國內各大行爲媒體爭相報道一位來自湖北來鳳縣95歲戰鬥英雄的故事,他的身份是一名銀行退休幹部。幾十年來默默無聞投身於社會主義事業建設,連家人都不明白他曾是一名戰功赫赫的英雄,這名老人就是近日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的張富清。他用六十年的堅持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品行和奉獻精神,他的不驕不躁和低調品行爲全國的黨員幹部上了一堂生動而又深刻的黨課,值得廣大黨員和政府公職人員學習。

要學習張富清同志艱苦樸素的精神。在觀看張富清先進的紀錄片中,張富清家中簡單的陳設,處處彰顯了他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美德。我想這一輩的人都經歷過了三年的自然災害,他們比我們更懂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可是幾十年如一日的樸素,異常是在改革開放後,經濟突飛猛進的此刻,還能繼續秉承這樣的美德值得我們學習。

要學習張富清同志對黨的忠誠。張富清對黨有着絕對的赤誠和信念,對自我的小家從不研究家庭得失、個人得失,率先垂範,讓原本有正式工作的妻兒下崗、下鄉。他的“舍小爲大”是千萬中國共產黨人披荊斬棘、創造奇蹟的一個縮影。

要學習張富清同志的甘於平淡。張富清轉業之後,把自我在部隊裏的軍功獎章全部鎖了起來,不向團體提出過困難要求。默默地履行着吃苦耐勞的義務。他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在黨需要的時候,越是艱險,越要向前!爲了黨和人民,就是犧牲了,也是無比光榮。”

這是一個經歷過戰火錘鍊的共產黨員,這是一個經歷過生死考驗的共產黨員,在他的心裏,他早已將自我的生死置之度外了,更過分點說,或許在他的心裏,他早已經死過一回了,此刻的他是完完全全爲了黨在活,爲需要他的國家而活,哪裏需要就到哪裏去。

我們很幸運地出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更幸運的是我們還出生在一個經濟比較發達的年代,我們體會不到吃不飽、穿不暖、沒瓦遮頭的痛苦,是革命前輩給了我們這麼完美的此刻,在這麼多誘惑的此刻,我們更應當時時警醒自我,嚴以律己、提高黨性品德修養,樂於奉獻,進取投身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

杜富國事蹟觀後感3

一個有期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近日,黨中央決定授予張富清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老英雄張富清在部隊保家衛國、戰功赫赫,到地方深藏功名、爲民造福。他用自我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作爲新時代黨員幹部,我們要向英雄張富清學習,從先進榜樣中尋找奮鬥方向、從英雄事蹟中汲取前行力量。

學習張富清事蹟,就要淡泊名利、心中有黨,始終堅持“忠誠之心”。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爲他大公無私,是因爲他有一顆爲祖國爲人民的赤膽忠心。今年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戰功赫赫,退役轉業後卻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做最艱苦的工作,過最平凡的生活,爲貧困山區奉獻一生。60多年來,他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軍人信息採集中,張富清的事蹟被發現,這段英雄往事重此刻人們面前。進入新時代,老英雄衝鋒在前、敢於犧牲、不講條件、不計得失,對黨絕對忠誠的品格更加值得我們廣大黨員幹部學習,僅有樹立這種視死如歸、不懼犧牲的信仰,永葆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之心,才能永遠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永遠做黨和人民信賴的人。

學習張富清事蹟,就要無私忘我、深藏功名,始終堅持“奉獻之心”。太陽之所以偉大,在於它永遠消耗自我。張富清老人建設時期本有機會選擇安逸舒適的生活,而他卻主動申請到最艱苦的地方建功立業,把餘生獻給了來鳳縣這片以往毫無關聯的偏遠山區。他先後在糧食局、三胡區、卯洞公社、建設銀行等崗位工作過,數十年如一日甘於奉獻、勇挑重擔,不講條件、不計得失,一心一意幹好每件工作,以滿腔熱情在艱苦環境中盡職盡責、苦幹實幹,張富清生動詮釋了“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的奉獻情懷。作爲新時代黨員幹部,應對新形勢、新矛盾,我們需要像張富清老英雄一樣永葆對黨和人民的“奉獻之心”,要常思肩上沉甸甸的擔子,把職業當事業,把職責當己任,把愛崗敬業落實到工作中、體此刻行動上,在實幹中得到黨和人民的認可。

學習張富清事蹟,就要堅守初心、不改本色,始終堅持“擔當之心”。“要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加強黨性修養、加強品格陶冶,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清清白白爲官,始終做到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這是張富清在2016年版的《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第110頁一段文字旁的標記,這是他的讀書標記,更是他的精彩人生寫照。作爲新時代的黨員幹部,我們需要像張富清老人不忘初心、不改本色,切實把爲人民服務當作一生的夢想而付諸實踐,主動作爲、勇於奉獻、勤懇務實、開拓創新,完成好組織交辦的各項任務,多想實招、多辦實事,把應負的職責扛起來,把本職工作做出色。應對困難敢於迎難而上,應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應對失誤敢於承擔職責,立志做忠誠、乾淨、擔當之人。

歲月流逝、初心不改,英雄浩氣、催人奮進。廣大黨員幹部要以對黨絕對忠誠的堅定信仰和對事業無限負責的奮進擔當,學習英雄事蹟、弘揚英雄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建功新時代、展示新作爲,用實幹續寫新時代“英雄故事”。

杜富國事蹟觀後感4

95歲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蹟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爲民造福。他用自我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是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回顧張富清同志的一生,在戰爭時代,擔任的是最危險的突擊任務,因爲他堅信“越是艱險,越要向前”;退伍之後,堅定信念,秉承着共產黨員的初心,把自我送到祖國最需要自我的地方,他從不炫耀自我的成就,而是把一切都當做是一名共產黨員應當做的事。這是一名共產黨員帶着自我的赤誠之心爲黨和國家在奮鬥,爲新中國、爲人民不畏困難、勇於犧牲。

風風雨雨艱苦奮鬥一生,卻把所有的戰績都歸功於自我的黨員身份,正因爲對入黨宣誓的執念,對自我初心的堅守,纔會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俗的成就,奉獻自我的青春和力量。英雄不忘初心,堅定自我的信仰,哪怕前方是一條戰火硝煙、鋪滿荊棘的道路,也要用自我的身體擋住這些困難,只因爲時刻記得自我是一名戰士,一名共產黨員。

心中有信仰,行動有力量。有了堅定的目標和夢想,纔會爲之而奮鬥努力,不管條件多艱苦,也要本着職責心和愛崗敬業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自我的工作熱情。新時代、新徵程、新夢想,用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信仰力量做堅強的後盾。

杜富國事蹟觀後感5

“讓我來”:雷場上的擔當

同一個班的戰友說,在雷場上,叫別人靠後,“讓我來”,是杜富國的一種習慣,尤其是應對危險性大的爆炸物時,更是搶着上,表現出一名軍人不怕死、勇於擔當的精神。

2010年入伍的杜富國,最初在駐防雲南省的一個邊防連隊。2015年,得知要在中越邊境地區開展第三次大規模掃雷,杜富國主動報名,要求“去最前線”。

2016年,部隊在馬嘿雷場搜排時,杜富國和時任班長許猛在一個組。4月的一天,他們發現了一個危爆品。這時候,許猛對他說:“杜富國,我來,你走開”,但杜富國卻搶着要去,說“班長,讓我來”。兩人爭了一會後,杜富國戴上防爆頭盔,轉身走進雷場。

就是這次,杜富國搜排出一枚反坦克地雷,也由他運出雷場,親手引爆。這種威力極大的地雷,是杜富國所在的掃雷大隊四隊掃除的第一枚反坦克地雷。

據掃雷大隊領導介紹,第三次大規模掃雷至今,掃雷大隊總共發現的這種反坦克地雷,總數也可是10枚。“這種地雷,能炸斷坦克的履帶。如果設置詭計後,人走過同樣能觸發,且威力非同一般。”他說。

還有一次,在搜排過程中,六班發現了一枚防步兵地雷。因工具不夠,六班長馬璽君想到杜富國平時帶的工具全,就在對講機裏喊他。杜富國過來後,說“讓我來”,還在跟馬璽君爭論時,說自我對付這種地雷有經驗,排雷更有把握,從其他班“搶”雷排。

另一次,是在十分複雜的4號洞雷場。當時,杜富國和唐世傑在一組,他們在掃除4枚火箭彈後,又發現10多處報警聲。“我比他小4歲多,入伍晚2年。他說自我的經驗豐富些,讓我往退到50米以外。”唐世傑說,頂着40多度的高溫,杜富國在那裏又掃除20多枚火箭彈,還有6枚地雷。

“這就是我們的戰士,能以生命相托的戰友。雷場上,他們總是把危險留給自我,把安全讓給戰友。”掃雷大隊大隊長陳安遊,一位從1992年起,就在中越邊境參與掃雷行動的老兵,每次說起這些情節,眼眶發紅、聲音顫抖。

他說,自我爲能有這樣兵、這樣的兄弟,感到自豪,“這也將是我一生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