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大國重器》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1.05W

《大國重器》觀後感(精品多篇)

大國重器的觀後感 篇一

《大國重器》觀後感 過去的三十年,我國依託三峽機組、大秦鐵路等國家重大工程,重大技術裝備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按圖加工到自主設計、從單機生產到工程總包的偉大目標。 今天,國家之間的競爭,從來就是實體經濟的競爭,強大的裝備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在全球,機器製造每天都在創造着奇蹟,機器製造的競爭每時每刻都體現着國家之間的博弈。 百萬千瓦水電機組、特高壓輸變電設備、連鑄連軋成套裝備、百萬噸乙烯成套設備、海上石油鑽井平臺、高速動車組等一大批重大技術裝備不僅書寫了裝備工業的輝煌歷史,更爲工業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國重器》用獨特的視角和震撼的技術,記錄了中國裝備製造業創新發展的歷史,再現了中國裝備製造業取得輝煌成就背後的艱辛歷程。展現30年來中國裝備工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記錄和傳播爲振興中國裝備工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人物及事蹟,以及他們爲“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所做的孜孜不倦的探求。 裝核心技術是王道。實現技術突破,纔有討價還價的資格,才能勇敢地對老外說不。從百萬噸乙烯工程到高端數控機牀,再到工程機械的全面超越,國際壟斷被一一衝破。後來者居上。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在實現趕超的征程中,中國的裝備企業默默堅守並勇往直前。“智”造轉型勢在必行。在智能製造引領全球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向“智造”轉型,向“高端”升級,中國企業深諳順其“自然”。創新驅動是關鍵。在創新驅動的戰略下,我們實現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向裝備強國的陣營進發。製造強國漸行漸近。隨着關鍵核心技術的攻克和突破,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縮短着

從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的距離。

《大國重器》緊追爲實現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和我國工業發展的“中國夢”。展示和宣傳我國裝備製造業的自主創新成果,將使人們在感受機械加工的神奇造化及中國裝備非凡歷程的同時,更加提振信心,並矢志爲工業轉型升級和打造裝備強國而不懈努力。激勵當代裝備人傳承幾代人的希冀與夢想,爲把我國建設成爲裝備製造業強國,再創輝煌。

大國重器觀後感 篇二

《大國重器》,一部記錄新中國工業崛起的長歌史詩;《大國重器》,一簾見證中國工業創新裂變的長廊畫卷。這股從民族工業血脈中迸發出的最強音在11月的深秋,劃破寂靜的夜空,向全球昭示中華民族工業的全面崛起。

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與成就,作爲建國以來第一部記錄中國裝備製造業振興發展歷程的大型高清電視紀錄片,《大國重器》將鏡頭對準了普通的產業工人和裝備製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創新中的關鍵人物,真實記錄了他們的智慧、生活和夢想,通過人物故事和製造細節,鮮活地講述了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製造故事,再現了中國裝備製造業從小到大,到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背後的艱辛歷程。

從這個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裝備製造業的迅速發展及巨大的潛力。從幾十年前我國的裝備不被其他國家認可,出口一臺機器簡直比登天還難,還要看盡外商的臉色,但如今世界各地的施工現場上都有中國製造的機械裝備的身影,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每個中國人都爲之自豪的轉變。

例如在世界上最大的磷肥選礦廠,這也是沙特政府礦業開發的一個重要項目,這個項目需要很多的設備,把幾百家生產的設備集合起來,變成一套完整的設備,如果沒有一套完整的設備系統,就無法做世界上工程的總承包,而在這個項目中有中國製造的機械在參與運轉。裝備製造,尤其是高端裝備製造,在一個國家的發展中是不可或缺的,裝備中國是爲整個中國的發展提供一個基礎的手段。

裝備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僅僅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以前中國是磷肥進口國,但現在我們所用生產的這套機器核心設備已經完全國產化,中國現在是磷肥第一大出口國,這就是裝備製造業對一個國家的影響。現在中國已經擠進全球225家承包商的行列。這些發展與我國各行業的創新是離不開的,我國有着自我研發系統,有些技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數控機牀,這是裝備製造業的核心,一個國家數控機牀的發展對一個國家有着很大的影響。我國現在的各項裝備都是依靠自主研發,這些研發都是那些創新人才的努力,還不乏一些女性,這是讓我尊重與崇拜的。

中國在進步,由以前的進口到現在的出口僅僅在幾十年之間,我們已經追上了世界發展的腳步。這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感到自豪的,我們不會因爲沒有獨立自主的技術而讓其他國家小看,這是我們的能力。看到那些機器發揮它們各自的功能時,我覺得真的是很震撼。但是我們有些技術還是要依靠其他國家,還不能與世界上強大的裝備製造國相比,例如美國和德國,我們還是要努力,我們現在已經意識到裝備製造業對一個國家的影響,這不僅僅影響裝備製造本身,還對新能源發展有着重要的影響。

我們要靠設備發現及利用新能源,我國新能源佔到全部能源僅僅百分之幾,與有些國家的將近一半還是有很大差距,所以尚未獲得真正的成功,我們還是要努力,但我對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有着無窮的信心,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的潛力是巨大的。

大國重器觀後感 篇三

11月6日,我國第一部大型高清工業電視紀錄片《大國重器》在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正式開播,吸引了全國人民的眼球,更是成爲行業關注焦點。

這部電視紀錄片歷時兩年多的時間,攝製組北上南下,深入中國裝備製造業的工程機械、重型裝備、通用裝備、港機裝備、軌道交通、關鍵零部件等十餘個重點領域,精選了全國18家行業領軍企業,講述了中國裝備製造業《國家博弈》、《國之砝碼》、《趕超之路》、《智慧轉型》、《創新驅動》、《製造強國》系列專題故事。該片重點關注重大裝備企業自主創新和轉變發展方式的成功經驗,以全景式、史詩式、政論式的磅礴氣勢,用感人的講故事手法,展現和謳歌了中國裝備製造業的“國家隊方陣”,反映中國裝備製造業艱難發展的曲折道路,以及振興與崛起於當代的輝煌歷程。

現在我們都在學習《大國重器》,這讓我不得不想起清末的洋務運動,而洋務運動接下來還有預備立憲、戊戌變法和摧毀了封建社會的辛亥革命。如果眼光再延伸一點,甚至能讓我想起日本的明治維新。大國重器的蓬勃,讓我藉助現代的傳媒手段,通過些許的想象,看到在洋務運動時期的江南製造總局、輪船招商局、唐山胥各莊鐵路、上海機器織布局等等興旺起來的民族實業,也能透過記憶中路過的風景看到的榮宗敬榮德生們滿懷救國大義的一腔熱血,還有我自己曾經待過的湖北自強學堂,路過的漢陽鐵廠遺址。

回到《大國重器》。我看到了很多高精尖的設備,看到了高端製造業中聰慧的善於創新的現代工人,也看到了國內這些走在行業前沿的領軍企業如何在國際商業環境中衝鋒陷陣。就連歐洲人在北車集團面對即將出廠的CRH系列動車組也在感嘆,這纔是歐洲的大工業夢想啊!可是很遺憾,我依然只看到“器物”層面的革新和創造,對於制度層面的改革,我沒有很深的體會。

作爲新時代的青年學生心中還有很多感想要說,而我要提的是,中國高端技術產業的研發和生產產業是必不可少的民生文化;並且,它與美國、西方乃至整個星球在進行着如火如荼的科技創新、市場競爭,及國力、國民智慧、毅力的較量。這句話其實在一開始要說的,“中華的全體爲高端產業奮戰在第一線的工人們、技術員、工程師們,您們辛苦了,你們的故事,比衣着華麗的明星們要耀眼、感人得多,你們憨厚的面孔,其實展現着樸實無華的東方面孔的美……辛苦了,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這個世界,追趕的時間、追趕的是速度,這個世界,不管哪個領域,我們要用勤勞、堅強、勇敢和實力來贏得人們的尊重和欽佩。加油!還有很多感想要說,從今天起,我學會了尊重科研的這一羣人,製造產品的這一羣大衆,我敬愛你們,尊重你們的貢獻,欽佩你們的勤勞,加油。現代化,國家要強大、民族要富強,我們不能停止我們追趕世界的腳步!

大國重器的觀後感 篇四

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與成就,作爲建國以來第一部記錄中國裝備製造業振興發展歷程的大型高清電視紀錄片,《大國重器》將鏡頭對準了普通的產業工人和裝備製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創新中的關鍵人物,真實記錄了他們的智慧、生活和夢想,通過人物故事和製造細節,鮮活地講述了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製造故事,再國現了中裝備製造業從小到大,到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背後的艱辛歷程。

從這個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裝備製造業的迅速發展及巨大的潛力。從幾十年前我國的裝備不被其他國家認可,出口一臺機器簡直比登天還難,還要看盡外商的臉色,但如今世界各地的施工現場上都有中國製造的機械裝備的身影,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每個中國人都爲之自豪的轉變。

例如在世界上最大的磷肥選礦廠,這也是沙特政府礦業開發的一個重要項目,這個項目需要很多的設備,把幾百家生產的設備集合起來,變成一套完整的設備,如果沒有一套完整的設備系統,就無法做世界上工程的總承包,而在這個項目中有中國製造的機械在參與運轉。裝備製造,尤其是高端裝備製造,在一個國家的發展中是不可或缺的,裝備中國是爲整個中國的發展提供一個基礎的手段。

裝備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僅僅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以前中國是磷肥進口國,但現在我們所用生產的這套機器核心設備已經完全國產化,中國現在是磷肥第一大出口國,這就是裝備製造業對一個國家的影響。現在中國已經擠進全球225家承包商的行列。這些發展與我國各行業的創新是離不開的,我國有着自我研發系統,有些技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數控機牀,這是裝備製造業的核心,一個國家數控機牀的發展對一個國家有着很大的影響。我國現在的各項裝備都是依靠自主研發,這些研發都是那些創新人才的努力,還不乏一些女性,這是讓我尊重與崇拜的。

中國在進步,由以前的進口到現在的出口僅僅在幾十年之間,我們已經追上了世界發展的。腳步。這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感到自豪的,我們不會因爲沒有獨立自主的技術而讓其他國家小看,這是我們的能力。看到那些機器發揮它們各自的功能時,我覺得真的是很震撼。但是我們有些技術還是要依靠其他國家,還不能與世界上強大的裝備製造國相比,例如美國和德國,我們還是要努力,我們現在已經意識到裝備製造業對一個國家的影響,這不僅僅影響裝備製造本身,還對新能源發展有着重要的影響。

我們要靠設備發現及利用新能源,我國新能源佔到全部能源僅僅百分之幾,與有些國家的將近一半還是有很大差距,所以尚未獲得真正的成功,我們還是要努力,但我對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有着無窮的信心,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的潛力是巨大的。

《大國重器》觀後感 篇五

第一集 國家博弈

這一集內容比較多,首先講的是沙特政府就投資50億美元的磷肥選礦項目進行世界範圍的招標,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招標項目之一,17家有實力的工程公司投標,在極端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中國甕福集團拿下了這個項目,這憑藉的是中國強大的裝備製造能力和甕福集團獨有的氟提取技術。

後面講的是大噸位自卸車的生產,澳大利亞力拓公司是一個開採勘探和加工礦產資源方面的世界級公司,自卸車是礦山開採最常用的設備,設備性能決定了開採效率,以前力拓公司一直使用的是美國生產的自卸車,到後來中國有了大噸位自卸車生產技術以後開始爲力拓公司開始採購中國的自卸車,這種車在國內也得到了普遍的應用。

之後講的是風力發電機的製造技術,中國在掌握這套技術之前風力發電量只佔2%,較西方先進國家10%相差很遠,掌握技術之後兩極都有了中國的風力發電機。

最後講的是港口機械、海洋運輸船、石油鑽井平臺、石油鋪管船等海洋工程裝備的設計製造,不僅修復了鋼結構的美國舊金山海灣大橋,鑽井平臺的鑽井深度達到了近萬米的世界先進水平,打破了之前鑽井平臺的建造都由西方國家壟斷的狀況。

這集主要思想是:裝備製造業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技術水平,國家之間的比拼多半是裝備製造的比拼,而中國的裝備製造業正在崛起。

第二集 國之磚碼

首先講西氣東輸工程,天然氣輸送管道長達15000公里,每200公里就需要一個加壓站,加壓站的核心設備是壓縮機組,這些機組在最初的10年全部依賴進口,後來中國瀋陽開始製造這些壓縮機,舉一國之力來研發關係到國家能源等戰略發展的關鍵設備。

後面講乙烯設備的研製生產,乙烯在國家中的地位幾乎和鋼鐵同樣重要,在中國的鎮海,百萬噸乙烯工程需要製造壓縮機,後面講到了壓縮機的葉輪和外殼研發、製造過程,乙烯壓縮機的國產是中國在重化工領域的一次重要突破。

壓縮機的製造要依賴國外高端的數控機牀,數控機牀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具有超經濟價值的戰略地位,中國數控高級工程師于德海研製中國的高端數控機牀,後來陳虎對數控系統還有精度進行了完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最後講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製造的崛起,裏面主要講到了世界上最大的起重機的生產和極限吊裝試驗。

一個國家不受制於人,有些東西就必須要自己製造。

製造什麼和怎麼製造決定着一個國家在世界的地位。

第三集 趕超之路

中國唐山製造中國最快的動車,裏面講到的零缺陷焊接,裏面列隊背誦是崗位的工藝要求和操作流程很適用與我們現在的生產。裏面還講到電路接線六萬根無差錯覺得不可思議,反應了工作超乎尋常的的嚴謹和熟練,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學習。

在彎管制造裏講到蘇健將自己的經驗彙總成12000多個數據並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套彎管軟件,這裏我體會到了總結和積累的重要性。這集中間講的是對德國科堡公司的併購讓我們掌握了重型龍門數控機牀技術,這裏面提到了技術併購的重要性,

這集最後講的是世界上最大的運送液化天然氣的LNG船的製造。

一個國家要富強必須要加強裝備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是我們國家的脊樑。以前看美國金融方面很厲害就覺得能控制錢所以強盛,現在才懂得裝備製造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這更堅定了我們生產、改進和研製新設備的決心。

第四集 智慧轉型

這集講到中國製造業崛起和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中低端產品過剩,高端機械零部件卻需要依賴進口,核心部件中國不能造,中國開始研發高端產品,裏面具體講了山推集團對高端推土機的製造,陝西鼓風機公司,還有瀋陽機牀集團對中國機牀的數控系統的研發,全球第一臺只能數控機牀誕生等。

國力的競爭就是實體工具製造的競爭,中國越來越多的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經歷從中低端產品生產到高端機械研發的蛻變過程。

第五集 創新驅動

這集開始講到濟南二機牀廠5條大型智能汽車衝壓生產線的生產包括他的創新設計,獨有的衝壓技術,自主研發的智能技術讓他們全部生產實現了智能化,這條生產線得到了福特公司的認可。2009年中國第一次超越美國成爲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國。

這集中間講上海汽輪機廠,百萬千瓦超臨界汽輪機組的研製,先進的汽輪機技術會大幅度減少煤炭能源消耗,裏面講到高級焊接是一項世界級的技術,中國掌握這項技術以後從火力發電機組進口國一躍發展成爲全球火力發電設備產銷量第一的製造強國。

這集最後講到中國每年要消耗全球將近一半的煤炭資源,提高發電廠的熱能利用效率,是當前最有價值的新能源科技,之後講到了熱泵減少煤炭消耗和空冷塔降溫技術減少水資源的消耗的事例。

這集主要講中國在轉型高端設備研發、生產以後開始對能源利用方面進行的一些創新。

第六集 製造強國

第六集將雖然中國在機電設備、數控機牀、港口設備、船舶製造等諸多行業裝備製造量佔有領先地位,中國裝備正在裝備着世界,但是低端過剩高端不足的問題依然是困擾中國的大問題,使中國從裝備製造大國變成裝備 製造強國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這集裏講到正泰集團變壓器生產、發電裝備、輸變電裝備、光伏太陽能製造、飛機、高端數控機牀、機器人,內容比較多。雖然我們已經開始轉變,但是距離裝備強國還有一段距離。

實施五大戰略將實現我們從裝備製造大國到裝備製造強國的轉變。中國在路上,在追趕中,距離自己的強國夢越來越近。

看完這一系列的宣傳片,我對裝備製造及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程度有了初步的瞭解,加強了我對公司機械研發製造的信心和決心,在研發製造的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學習和創新,必要的時候可以考慮轉型和技術併購,同時要堅持我們的4大戰略,工作的時候要嚴謹要精益求精。

《大國重器》觀後感 篇六

第一集:《國家博弈

裝備強則國強。古往今來,國與國之爭,實質是裝備製造業之爭。當前階段,高端裝備之爭已上升爲大國之間博弈的核心和不可或缺的利器。中國甕福集團在與歐美20多家公司的角逐和博弈中取勝,成功中標沙特全球最大磷肥裝置的選礦項目;振華港機通過不斷地鑽研,以具有國際水準的技術佔據了全世界的港口;湘潭電機廠以電機爲動力驅動輪子轉動的幾層樓高的300噸礦山電動輪自卸車,馳騁在國內外的大型礦山;

第二集:《國之砝碼》

講述了沈鼓集團,大連光洋集團和徐工集團憑藉着自主研製的核心技術衝破了我們一直依賴進口的尷尬局面,並且打破了國際壟斷的格局。事實證明核心技術是王道。實現技術突破,纔有討價還價的資格,才能勇敢地對老外說不。

第三集:《趕超之路》

唐山客車廠,北京第一機牀廠,滬東中華集團在借鑑國外技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僅消化了原來的技術還加以創新,達到更高的水平。後來者居上。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在實現趕超的征程中,中國的裝備企業默默堅守並勇往直前。

第四集:《智慧轉型》

“智”造轉型勢在必行。在智能製造引領全球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智造”轉型,向“高端”升級,中國企業深諳順其“自然”。山推集團將自己生產的各類工程的關鍵零部件打入其他發達國家並且藉助研製的心產品向全產業鏈進軍,陝鼓集團轉型作能量轉換的系統服務商和總包商使其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不僅轉危爲安而且利潤上升,瀋陽機牀更是改變了世界機牀的生產銷售和服務方式。

第五集:《創新驅動》

創新驅動是關鍵。在創新驅動的戰略下,我們實現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向裝備強國的陣營進發。濟二機牀和雙良集團憑藉着自己的研發分別實現了從分包商變成了總包商和解決了全球能源問題,在創新驅動的戰略下實現了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裝備強國出發。

第六集:《製造強國》

製造強國漸行漸近。隨着關鍵核心技術的攻克和突破,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縮短着從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的距離。瀋陽新鬆把自己的移動機器人裝上了位於長春的德國汽車製造生產線上,無錫葉片和正泰集團憑藉對質量的苛求向世界進軍,他們都用着各自的努力縮短着從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的距離。

《大國重器》以獨特的視角記錄了中國裝備製造業創新發展的歷史。該片將鏡頭對準了普通的產業工人和裝備製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創新中的關鍵人物,真實記錄了他們的智慧、生活和夢想,通過人物故事和製造細節,鮮活地講述了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製造故事,再現了中國裝備製造業從無到有,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背後的艱辛歷程,展望了中國裝備製造業邁向高端製造的未來前景。每每看到我們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就感到無比自豪與興奮,爲我們中華民族的智慧而驕傲。

看過這部紀錄片後,對我觸動很大,作爲中國大機械的一份子,一種民族榮譽感油然而生。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大型裝備製造業是國家強盛的脊樑,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石,是國家產業安全的重要保障。抓住核心產品,核心技術,核心工藝,核心人才,不斷的在學習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不斷的固化學習的成果,堅持持續的改進和升級,形成具有自己核心競爭力的創新能力。注重核心員工的國際化的培訓和學習,給創新人才以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使其具有國際化的視野和能力,發揮其標杆和榜樣的作用,支撐企業的發展。注重核心團隊的建設,注重向國際先進企業學習,注重產學研的長期合作,培養核心人才,培養高級技術工人,培養規範的企業核心工藝,培養具有嚴謹工作態度的員工隊伍,有力的保障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注重整合資源,注重系統的集成能力,以國際化的視野,已自身的核心技術爲主導,整合全球化的供應鏈,作好產業方向的調整,持續不斷的在產業升級和技術提升方面持續的投入,引領和突破行業的技術憑瓶頸,推動市場佔有率的提高和擴展。最後應該注重行業系統服務的能力建設和創新,在研發,服務領域的創新推動創造更大的價值,提高產品的品質和企業適應市場/客戶需求的能力,讓核心競爭力落到實處。

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在現階段經過近30年的技術追趕我們再裝備製造業取得了一部分成就,也在縮短着和世界頂尖水平的差距,但作爲機械行業的一員我們更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現在很多方面特別是高精尖技術上與國際頂尖水平的差距,不能沉醉於目前取得的一部分成就,以強烈的危機感鞭撻自己,切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自主開發能力,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突破發達國家及其跨國公司的技術壟斷,爭取更爲有利的貿易地位和競爭優勢,爲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提供重要支撐。作爲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薄弱、核心技術缺乏任然是一個不爭事實,這已成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一方面,以傳統制造業爲主導的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模式,只一味熱忠搞招商引資的發展思路,使我們受制於人,爲他人“做嫁衣”。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爲國家戰略已經擺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

要發展就要創新,個人是這樣,企業是這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更是這樣。只有堅定不移地走創新之路,我們才能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